齿轮传动习题课
(完整版)齿轮传动习题(含答案)

齿轮传动一、选择题7-1.对于软齿面的闭式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为 。
A .轮齿疲劳折断B .齿面磨损C .齿面疲劳点蚀D .齿面胶合7-2.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 .轮齿疲劳折断B .齿面磨损C .齿面疲劳点蚀D .齿面胶合7-3.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为 。
A .轮齿疲劳折断B .齿面磨损C .齿面疲劳点蚀D .齿面胶合7-4.齿轮的齿面疲劳点蚀经常发生在 。
A .靠近齿顶处B .靠近齿根处C .节线附近的齿顶一侧D .节线附近的齿根一侧7-5.一对 45 钢调质齿轮,过早的发生了齿面点蚀,更换时可用 的齿轮代替。
A .40Cr 调质B .适当增大模数 mC .45 钢齿面高频淬火D .铸钢 ZG310-5707-6.设计一对软齿面减速齿轮传动,从等强度要求出发,选择硬度时应使 。
A .大、小齿轮的硬度相等B .小齿轮硬度高于大齿轮硬度C .大齿轮硬度高于小齿轮硬度D .小齿轮用硬齿面,大齿轮用软齿面7-7.一对齿轮传动,小轮材为 40Cr ;大轮材料为 45 钢,则它们的接触应力。
A .H 1 =H 2B. H 1 <H 2C .H 1 >H 2D .H 1 ≤H 2 7-8.其他条件不变,将齿轮传动的载荷增为原来的 4 倍,其齿面接触应力 。
A .不变B .增为原应力的 2 倍C .增为原应力的 4 倍D .增为原应力的 16 倍7-9.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z l = 21,z 2 = 63,则这对齿轮的弯曲应力 。
A. F 1 > F 2B. F 1 < F 2C.F 1=F 2D.F 1 ≤F 27-10.对于开式齿轮传动,在工程设计中,一般 。
A .先按接触强度设计,再校核弯曲强度B .只需按接触强度设计C.先按弯曲强度设计,再校核接触强度D.只需按弯曲强度设计。
7-7.设计闭式软齿面直齿轮传动时,选择小齿轮齿数z1的原则是。
A.z1越多越好B.z1越少越好C.z1≥17,不产生根切即可D.在保证弯曲强度的前提下选多一些7-12.设计硬齿面齿轮传动,当直径一定,常取较少的齿数,较大的模数以。
齿轮传动习题课

b1 b2 5 10 80mm
(4)圆周速度和精度等级
b1>b2? Φd=?
习题课
d1n1 72.930 960 v 3.67m / s 60 1000 60 1000 选7级精度 3.精确计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习题课1.7(精确计算接触强度)
P210/表10-8
习题课
(3)分度圆直径和齿宽
m n Z1 2.5 28 d1 72.930mm o cos cos16.297 m n Z2 2.5 101 d2 263.070mm o cos cos16.297 注意:d应精确至0.01或0.001mm。
b d d1 1.0 72.930 72.930mm 取 b 73mm 注意:b应取整。 b2 b 73mm
a
m n1 Z1 Z2 2.5 28 101 167.75mm o 2 cos 2 cos16 取整, a 168mm
修正β, 1 m n1 Z1 Z 2 1 2.5 28 101 cos cos 16.297 o 16o17'48" 2a 2 168
3
2
3
习题课
三.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习题课1.8(校核弯曲强度)
2KT1 F YFa YSa Y F bd1m 1.求 F K K A K V K F K F 1.5 1.131.811.28 3.93 P195/表10-3 K F K H 1.81 P198/图10-13 K 1.28
K H f Ft , b, 精度 ? 1.0 1.4
P194/图10-8
P195/表10-3
齿轮传动习题集+答案

齿轮传动例1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其中一级为直齿轮,另一级为斜齿轮。
试问斜齿轮传动应置于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若为直齿锥齿轮和圆柱齿轮组成减速器,锥齿轮传动应置于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答:在二级圆柱齿轮传动中,斜齿轮传动放在高速级,直齿轮传动放在低速级。
其原因有三点:1)斜齿轮传动工作平稳,在与直齿轮精度等级相同时允许更高的圆周速度,更适于高速。
2)将工作平稳的传动放在高速级,对下级的影响较小。
如将工作不很平稳的直齿轮传动放在高速级,则斜齿轮传动也不会平稳。
3)斜齿轮传动有轴向力,放在高速级轴向力较小,因为高速级的转矩较小。
由锥齿轮和斜齿轮组成的二级减速器,一般应将锥齿轮传动放在高速级。
其原因是:低速级的转矩较大,齿轮的尺寸和模数较大。
当锥齿轮的锥距R 和模数m 大时,加工困难,制造成本提高。
例3 一对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z 1= 25,z 2 = 75,m = 3 mm ,d φ= 1,小齿轮的转速 n =970 r/min 。
主从动轮的][H σ 1 = 690 MPa ,][H σ 2 = 600 MPa ,载荷系数K = 1.6, 节点区域系数Z H = 2.5,材料弹性系数Z E = 189.8 MPa ,重合度系数εZ =0.9,是按接触疲劳强度,求该齿轮传动传递的功率。
提示:接触疲劳强度校核公式为][ )1(2211H H E H ubd u KT Z Z Z σσε≤+=解:由已知条件:u = z 2 / z 1 = 75/25 = 3d 1 = m z 1 = 3×25 = 75 mm b =φd d 1 = 1×75 = 75 mm因为大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较低,故按大齿轮计算承载能力:)1(2][21221+⋅⎪⎪⎭⎫ ⎝⎛=u K u bd ZZ Z T E H H εσ )13(6.12375759.08.1895.260022+⨯⨯⨯⨯⋅⎪⎭⎫⎝⎛⨯⨯== 195182 Nmm = 195.182 Nm 齿轮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为:=⨯⨯=⋅=30970182.1953011ππn T P 19826 W = 19.826 kW例4图示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高速级:mn=2 mm ,z 1=22,z 2 =95,︒=20n α,a =120,齿轮1为右旋;低速级:mn= 3 mm ,z 3 =25,z 4=79,︒=20n α,a =160。
齿轮传动习题课

1.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Z 1=20,Z 2=40,小齿轮材料为40C r ,大轮材料为45钢,齿形系数8.21=Fa Y ,4.22=Fa Y ,应力修正系数55.11=Sa Y ,67.12=Sa Y ,许用应力[]MPa H 6001=σ,[]MPa H 5002=σ,[]MPa F 1791=σ,[]MPa F 1442=σ。
问:(1)哪个齿轮的接触强度弱?(2)哪个齿轮的弯曲强度弱?为什么?附:齿轮的强度计算公式:][211F FS F Y Y md b KT σεσ≤⋅⋅⋅=][)1(2211H E H H ud b u KT Z Z Z σεσ≤⋅⋅±⋅⋅= 解:(1)接触强度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其接触应力相等,即21H H σσ= 由题意可知,[][]MPa MPa H H 50060021=>=σσ, 因此,大齿轮的接触强度弱。
(2)弯曲强度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其弯曲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F SaFa Y Y σ[]024.017955.18.2111=⨯=F Sa Fa Y Y σ []028.014467.14.2222=⨯=F Sa Fa Y Y σ 可见[][]222111F Sa Fa F Sa Fa Y Y Y Y σσ<因此,大齿轮的弯曲强度弱.2.如图所示的直齿圆柱齿轮变速箱,长期工作,各对齿轮的材料、热处理、载荷系数、齿宽、模数均相等,不计摩擦损失。
已知:Z 1=20,Z 2=80,Z 3=40,Z 4=30,Z 5=30,Z 6=70。
主动轴Ⅰ的转速n 1=1000r/min ,解: []H H E H bd KT Z Z Z σμμσε≤+=12211,单位为Mpa 由题可知各对齿轮的材料、热处理、载荷系数、齿宽、模数均相同,因此这三对齿轮的Z H 、Z E 、K 、、b 、[σH ]均相等,故在比较各对齿轮的接触强度时,只需比较μμ1211+⋅d T 值的大小即可。
齿轮传动计算题专项训练(附答案)说课讲解

第四章齿轮传动计算题专项训练(答案)2、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副,其传动比i=3,主动齿轮转速n1=750r/min,中心距a=240mm,模数m=5mm。
试求从动轮转速n2,以及两齿轮齿数z1和z2。
3、有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2mm,α=200, Z1=25,Z2=50,求(1)如果n1=960r/min,n2=?(2)中心距a=?(3)齿距p=?答案:n2=480 a=75 p=6.284、某传动装置中有一对渐开线。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常齿),大齿轮已损坏,小齿轮的齿数z1=24,齿顶圆直径d a1=78mm, 中心距a=135mm, 试计算大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及这对齿轮的传动比。
解: 78=m(24+2)m=3a=m/2(z1+z2)135=3/2(24+z2)z2 =66da2=3*66+2*3=204df2=3*66-2*1.25*3=190.5i=66/24=2.755、已知一对正确安装的标准渐开线正常齿轮的ɑ=200,m=4mm,传动比i12=3,中心距a=144mm。
试求两齿轮的齿数、分度圆半径、齿顶圆半径、齿根圆半径。
解: 144=4/2(Z1+iZ1)Z1=18 Z2=3*18=54d1=4*18 =72d2=4*54 =216da1=72+2*4=80 ra1=(72+2*4)/2=40da2=216+2*4=224 ra2=(216+2*4)/2=112df1=72-2*1,25*4=62 rf1=(72-2*1,25*4)/2=31df2=216-2*1,25*4=206 rf2=(216-2*1,25*4)/2=1036、已知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标准中心距a=150mm,传动比i12=4, 小齿轮齿数Z1=20。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模数m和大齿轮的齿数Z2、分度圆直径d2、齿顶圆直径da2、齿根圆直径df2。
解: Z2=iZ1=4*20=80m=2a/(z1+z2)=2*150/120=2.5da2=mZ2=200da2=200+2*2.5=205df2=200-2*1.25*2.5=193.57、已知一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3mm,z=19,试计算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齿顶高h a、齿根高h f、顶隙c、齿顶圆直径d a、齿根圆直径d f、基圆圆直径d b、齿距p、齿厚s和齿槽宽e。
第15次课-齿轮传动习题

• d2((f1h2=*分da+1)-c2*h)]f==3m×z1[-528(-h2*×a+(c1*)+m0.=2m5)[]z=11-66.5mm
• df2= d2-2(h*a+ c*)m=500-2×(1+0.25)×5=487.5 mm
• 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节圆与分度圆重合,所以
• d1'= d1=200 mm d2'= d2=500 mm α'=α=20º • ⑶d2'若及实啮际合安角装α'中发心生距变a化'不等于标准中心距a,则节圆直径d1'、 • 由a‘=(d1’+d2‘)/2=351 及 i= d2’/ d1‘=2.5 得
z1=50 z2=90
d1=mz1=250 mm
d2=mz2=450 mm
ha=h*a m=5 mm
da1=d1+2ha=260 mm da2=d2+2ha=460 mm
db1=d1 cosα=234.923 mm
db2=d2 cosα=422.862 mm
s=e=mπ/2=15.708/2=7.85 mm
• ⑤顶隙 。
db1 db2
• (2)c若安装中心距增至 =102mm,试问:
• ①上述各值有无变化,如a有 应为多少?
• ②两轮的节圆半径 、 和啮合角 为多少?
(完整word版)齿轮传动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第十一章齿轮传动7-36.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又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_;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_。
7-37.对于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为_________,一般是按_________强度进行设计,按_________强度进行校核,这时影响齿轮强度的最主要几何参数是_________;7-38.对于开式齿轮传动,虽然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_,但通常只按_________强度计算。
这时影响齿轮强度的主要几何参数是_________。
7-39.在齿轮传动中,齿面疲劳点蚀是由于_________的反复作用而产生的,点蚀通常首先出现在_________。
7-40.齿轮设计中,对闭式软齿面传动,当直径d1一定,一般z1选得_________些;对闭式硬齿面传动,则取_________的齿数z1,以使_________增大,提高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对开式齿轮传动,一般z1选得_________些。
7-41.设计圆柱齿轮传动时,当齿轮_________布置时,其齿宽系数φd可选得大些。
7-42.对软齿面(硬度≤350 HBS)齿轮传动,当两齿轮均采用45钢时,一般采用的热处理方式为:小齿轮_________,大齿轮_________。
7-43.减小齿轮内部动载荷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4.斜齿圆柱齿轮的齿形系数Y Fa与齿轮的参数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有关;而与_________无关。
7-45.影响齿轮齿面接触应力σH的主要几何参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而影响其极限接触应力σHlim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第六章齿轮传动 题目及答案
第六章齿轮传动题目及答案第六章齿轮传动-题目及答案第六章齿轮传动一、简答题:(1)齿轮传动的故障模式有哪些?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一般针对什么样的故障形式进行计算?(2)在齿轮传动中,负载分配的不均匀系数K?涉及哪些因素?如果是K?价值可以采取哪些措施?(3)在设计软齿面齿轮传动时,为什么小齿轮齿面硬度要高于大齿轮一些?(4)为什么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比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好高?(5)在软齿面封闭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中,如果齿数比u、中心距a、齿宽B和用应力不变,减小模数m,并相应增加齿数,则对齿面接触强度、齿根弯曲强度、传动的平稳性和齿轮加工等各有何影响?(6)齿轮传动内部附加动载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减少内部额外开支动载荷可采取哪些措施?(7)一对标准正齿轮,传动比为2,Q:a哪一个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大,为什么?B如果大小齿轮的材料和热处理硬度相同,则小齿轮的应力循环次数n1?106?n0,则它们的许用弯曲应力是否相等,为什么?(8)与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相比,齿轮传动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是什么?(9)荷载系数k的组成部分是什么?考虑了哪些因素?(10)一对直齿圆柱齿轮的齿面接触应力的大小与齿轮的哪几个几何参数有关啮合的接触应力在哪一点最大?在计算接触强度时,通常计算接触应力的点是什么?为什么?(11)为什么把yfa叫做齿形系数?有哪些参数影响它的数值?为什么与模数与我无关?(12)设计齿轮传动中的下列参数:斜齿圆柱齿轮的法向模数与端面模数、圆大端模量和平均模量、齿数和等效齿数、螺旋角、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与齿根直径、齿宽、中心距,哪些应取标准值;哪些应圆整;哪些既没有标准值,也不应圆整,而应算得很准确?哪些应在装配图和零件图上标注,哪些可以不标注?哪几个尺寸有公差?二、填空题:(1)在齿轮传动过程中,如果大小齿轮的材料不同,则大小齿轮的齿面接触应力h1h2,齿根弯曲应力?f1?f2,许用接触应力?h1?h2,容许弯曲应力?f1?f2(2)在圆柱齿轮传动中,齿轮直径不变而减小模数m,对齿轮的弯曲强度、分析了接触强度和变速器工作稳定性的影响。
齿轮传动习题含答案
精品文档齿轮传动一、选择题7-1.对于软齿面的闭式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为________。
A.轮齿疲劳折断 B.齿面磨损D .齿面胶合 C.齿面疲劳点蚀7-2.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
A.轮齿疲劳折断 B.齿面磨损D .齿面胶合C.齿面疲劳点蚀7-3.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为________。
A.轮齿疲劳折断 B.齿面磨损D .齿面胶合C.齿面疲劳点蚀7-4.齿轮的齿面疲劳点蚀经常发生在________。
A.靠近齿顶处 B.靠近齿根处D.节线附近的齿根一侧 C .节线附近的齿顶一侧7-5.一对45钢调质齿轮,过早的发生了齿面点蚀,更换时可用________的齿轮代替。
A.40Cr调质 B.适当增大模数mD.铸钢ZG310-570C.45 钢齿面高频淬火7-6.设计一对软齿面减速齿轮传动,从等强度要求出发,选择硬度时应使________。
A.大、小齿轮的硬度相等 B.小齿轮硬度高于大齿轮硬度C.大齿轮硬度高于小齿轮硬度 D.小齿轮用硬齿面,大齿轮用软齿面7-7.一对齿轮传动,小轮材为40Cr;大轮材料为45钢,则它们的接触应力________。
???? B. <A.= 2HH211HH???? D.≤>.C2HH21H1H7-8.其他条件不变,将齿轮传动的载荷增为原来的4倍,其齿面接触应力________。
倍2 B .不变A .增为原应力的C16 D.增为原应力的倍.增为原应力的 4倍7-9.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z = 21,z = 63,则这对齿轮的弯曲应力________。
2l????<A. B. >11FF2FF2???? D. C. =≤1FF12FF27-10.对于开式齿轮传动,在工程设计中,一般________。
A.先按接触强度设计,再校核弯曲强度 B.只需按接触强度设计C.先按弯曲强度设计,再校核接触强度 D.只需按弯曲强度设计。
《齿轮传动例题》PPT课件
H lim1
H lim2
SH SH
730 664MPa 1.1 620 564MPa 1.1
[ SF
600 480MPa 1.25 510 408MPa 1.25
例题:
某两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用电动机驱动,单向运转,载荷有中等冲击。高速级传 动比i=3.7,高速轴转速n1=745r/min,传动功率p=17kW,采用软齿面,试计算此高 速级传动。 解:(1)选择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方式 小齿轮采用40MnB,调质;齿面硬度为241~286HBS 大齿轮采用ZG35SiMn,调质;齿面硬度为241~269HBS (2)计算许用接触应力和许用弯曲应力
mH 3 2 KT1 u 1 z E z H 2 ( ) 2.8m m 3 u [ ] d z1 H
查表m=3mm
取大齿轮宽度b2=75mm,b1=80mm
b d d1 0.8 3 32 76.8mm
F1
2 KT1YF1YS1 124MPa [ F1 ] 480MPa b1m2 z1
(3)选择两轮齿数及精度等级 假设按8级精度制造。小齿轮齿数Z1=32,大齿轮齿数Z2=i*Z1=118 (4)计算名义载荷
T1 9.55106 p 17 9.55106 2.18105 N .m m n1 745
(5)确定载荷系数及齿宽系数 d 0.8 K=1.5
(6)代入设计公式进行计算
F2
2KT1YF 2YS 2 115MPa [ F 2 ] 408MPa b2 m2 z1
(7)验算圆周速度
v
d1n1
60 1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5】有一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允许传递功率P, 若通过 热处理方法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使大、小齿轮的许用接 触应力[σH2 ] , [σH1 ] 各提高30%。试问此传动在不改变 工作条件及其他设计参数的情况下, 抗疲劳点蚀允许传递 的扭矩和允许传递的功率可提高百分之几?
【解】
H
= ZEZH Z
刀具的齿距 p=5p mm,所以刀具的模数为m=5mm
范成法加工齿轮,被加工齿轮的模数等于刀具的模数, 故 m=5mm 被加工齿轮的压力角等于刀具的齿形角,故 被加工齿轮的压力角等于刀具的齿形角,故
a=20º
范成运动时, 刀具的线速度与齿轮的分度圆处线速度相 同, 所以齿轮的分度圆半径及直径分别为 r =v/ω=50/1= 50 mm d = 100 mm Z=d/m = 100/5=20 rb = rcos20º 46.98mm = 用齿条刀具范成齿轮时的运动条件是在节点处的线速 度相同, 即v刀= rω, 它直接决定被加工齿轮的齿数
2
扭矩和功率提高69%
令 df>db 即 mz-2(ha*+பைடு நூலகம்*)m>mzcosa
即 z>2(ha*+c*)/(1-cosa)=2.5/(1-cos20º )=-41.45≈42 结论: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达到42以上时 齿根圆大于基园 【例3】采用齿条刀具加工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 圆柱齿轮。已知刀具的齿形角α= 20°, 刀具上相邻两 齿对应点的距离为5πmm, 加工时范成运动的速度分别 为齿条刀具的线速度v = 60 mm/ s, 轮坯角速度ω= 1 rad/ s。试求: 被加工齿轮的模数、压力角、齿数、分 度圆直径及基圆半径。 【解】采用齿条刀具加工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 柱齿轮时:
【例4】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其m = 4 mm, 齿数z1 =20 , z2 = 30 , 安装中心距a′= 102 mm, 计算此时啮合角。 【解】 本题是关于中心距和啮合角的关系问题 acosa=a’cosa’ 标准中心距 a= m (z1+z2)/2=4(20+30)/2=100mm a’ =arccos(acosa/a’)=arccos(100cos20º /102)=22.89º 【例5】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z1 = 20 , z2 = 50 , 试问:它们的齿形系数是 C 。 A . YFS1 < YFS2 B . YFS1 = YFS2 C . YFS1 > YFS2 齿根弯曲应力是 A 。 A . σF1 > σF2 B . σF1 = σF2 C .σF1 < σF2 齿面接触应力是 B 。 A . σH1 > σH2 B . σH1 = σH2 C .σH1 < σH2
2 0 0 0 K T1 u 1 bd1
2
[
u
H
]
按照强度条件能传递的最大扭矩为
T1 = bd1
2
[
H
]
2 2
u
2000 K (Z E Z H Z ) u 1 [
' 2 H H
令提高后的扭矩和许用应力分别为T1’、[σH2 ’]
T1
'
=
]
T1
[
]
2
= (1 .3) = 1 .6 9
(3)zv=z/cos3b zv1=z1/cos3b =15/cos319.95=18.06>17,故不会发生根切 zv2=z2/cos3b =32/cos319.95=38.53>17,故不会发生根切 【注】此处用斜齿轮的当量齿数是否大于17来判断是 否会发生根切, 【例2】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在什么条 件下基圆大于齿根圆?什么条件下基圆小于齿根圆? d 【解】 f=mz-2(ha*+c*)m db=mzcosa
齿轮传动习题课
【例1】如图所示的机构中, 已知模数均为mn = 2 mm, 齿轮1 , 2 为一对斜齿圆柱齿轮, 齿数z1 = 15 , z2 = 32 , 齿 轮3 , 4 为一对正常齿制直齿圆柱齿轮z3 = 20 , z4 = 30 , 齿轮1 , 4 同轴线。求: ( 1) 斜齿轮的螺旋角为多少? ( 2) 当用范成法加工齿轮1 时是否会发生根切? ( 3) 齿轮1 , 2 的当量齿数是多少? Z2 Z3 【解】 a (1)依题意有: 12=a34 mn(z1+z2)/(2cosb)=mn(z3+z4)/2
cosb=(z1+z2)/(z3+z4) b=arccos(15+32)/(20+30)=arccos0.94 =19.948°=19°56′54″
Z1
Z4
(2)zv=z/cos3b
zvmin=zmin/cos3b
zmin=zvmincos3b
zmin=17*cos319.948= 17*0.943=14.119928<z1=15 范成法加工斜齿轮1不会发生根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