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混凝土路面常见损坏原因

混凝土路面常见损坏原因

混凝土路面常见损坏原因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建设材料,它具有耐久性和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损坏现象,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质量不合格: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不合格是导致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过早脱模导致路面强度不足,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或掺入了有害的杂质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混凝土路面强度不够、抗冻性差等,容易发生裂缝、坑洼等损坏现象。

2. 负荷过载:混凝土路面承受车辆和行人的负荷,如果超过了路面设计荷载承载能力,就容易导致路面损坏。

特别是在重载车辆频繁行驶的区域,如港口、物流园区等,路面损坏的风险更高。

3.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也是混凝土路面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气候变化、温度差异、降雨等都会对混凝土路面产生影响。

在寒冷地区,冰雪的融化和膨胀会导致路面冻胀、龟裂等损坏现象;而在高温地区,长时间高温会使混凝土路面龟裂、脱落。

4. 施工和使用阶段应力累积:在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荷载、温度和湿度变化等因素,会导致应力的累积。

当混凝土路面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作用而超出其承载能力时,就会发生损坏,如开裂、松动等。

5. 道路基础问题:道路基础是承载路面负荷的重要支撑,如果路基不均匀、松散、不稳定,或者是地下水位过高,都会对混凝土路面造成影响。

如地基变形、沉降、水毁等会导致路面塌陷、变形等损坏现象。

6. 车辆行驶问题:车辆行驶问题也是混凝土路面损坏的原因之一。

如车辆制动、刹车、转向冲击造成的振动和冲击荷载,会使路面受到损坏。

此外,过弯、急速行驶等操作不当也会加剧路面磨损和损坏。

在混凝土路面损坏后,需要及时采取恰当的维修措施进行修补,以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

常见的维修方法包括修补裂缝、填补坑洞、使用铺装修补材料等。

同时,在施工和养护过程中,应注意加强质量监控,合理控制负荷,做好路面养护和维护,以提高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浅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中旧路面路况调查与处治方法

浅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中旧路面路况调查与处治方法
2 . 水 泥 混凝 土路 面 损坏 状 况调 查
清缝 、 填缝 等恢 复处理。 ( 5 ) 错 台维修 当相邻板块 的错 台高差小于 5 m m时 , 采用切 削机具凿 除错 台。凿 除错台后的纵坡变化应控制 在 1 %0 0 ) 测试值在 1 4  ̄4 0 ( 0 . 0 1 m m ) 之间 时, 视 该板块 为脱空板块, 采用灌浆处理。 3 . 2整 块 换 板 工 艺
1 . 工 程 建设 背 景 及 工 程 概 况
重庆市 内环高速 公路是重庆 市 内联外 接的一条 重要 通道 , 对分流 和缓解主城 区交通压 力及促进城郊经济建设起 重要作 用。通车的数年 间, 交通量迅速增 长 , 特别是过境交通重 载车辆 多 , 超载 比例大 , 导致 内 环高速 公路原水泥 混凝土路 面的加速 破坏 , 局部 路段 已严重影 响了车 辆 的安全行 驶 , 因此对路面进行经常性 的不问断维修 , 大大降低 了路面 原有 的使用 功能。 原 路面为双 向 6 车道水 泥混凝 土路 面。路线全 长 7 4 k m, 分期分段 修建 , 先 后于 1 9 9 9 年 ~2 0 0 1 年建成竣 工通车。
( 1 ) 整 块 破 碎
整块换板 : 采用5 R型液压破碎机 , 从板 中心至板边通过振动 、 挤压 在 旧水泥 混凝 土路 面( 以下简称 旧路面 ) 上加铺沥青混 凝土面层 , 穿孔破碎 。为避免对 周围完好板 块的影响 , 破碎机 的激振力不能太 大 , 其路面结 构的应力分 布 、 应变 特性与新建 沥青 混凝土路 面的弹性层状 破碎孑 L 位与板边距离不得小于 0 . 5 m, 剩余部 分采用 风镐人 工凿除。 局 部换板 : 按 照调 查中确定的换板界限 , 先用切割机将板块 的损 坏 体系有较大差别 。这 种路面结构形式的优点在于 旧路 面提供 了稳定 坚 再破 碎损坏 部分 , 小 范 围采 用风镐 人工 凿 实的刚性基 层, 而加铺 的沥青 混凝土面层提供 了摩 阻系数高 、 平整度 好 部分与 完好部分 切割分 离 , 的柔性层, 两种材料层 的优点 结合在一起 , 体现 了“ 强基薄面 ” 的设计 思 除 。 ( 2) 清 除板 渣 想 。在 旧路面加铺 沥青混凝 土罩面层 的路 面结构设计 中 , 重点在 于如 破碎后 的混凝土板渣 采用 Z L 5 0型的装载机 配合人工 清运 。当遇 何 防治在沥青 混凝 土加铺层 中出现 的反射裂缝 。反射 裂缝 的产生和发 将其一 直清到坚硬 层位为止 。对清 展则 是与 旧路 面的损坏状 况 、 修复质量 及刚柔性层 间的界面处理 等环 到板块下部 分基层松散或 湿软时 , 3 5 混凝土修补 。 节密切 相关 的。因此 , 沥青混凝土 面层加铺前 , 首先 要做的工作就是对 理的基层部位采用 C 旧路 面的损坏状 况进行全 面的调查 与准确的评定 , 以掌握 旧路 面的损 ( 3 ) 维 修 板 边 坏类 型 、 范围 、 轻重程度 、 路表弯沉值 、 接 缝传 荷能力以及板底脱空状况 对需要破 碎但未能破碎 的边 、 角部分 , 使用切割 机 、 风镐等 机具进 等情况 , 以作 为沥青加 铺层结构设计 和确定 旧路 面修复方案 的重要依 步分离 , 使保留板块断面与板的上下面垂 直。 据。 ( 4 ) 维修旧传力杆和拉杆 混凝土板破碎后 , 对能利用 的旧传 力杆 和拉杆 , 清除其上胶结 的 昆 2 . 1 旧路面损坏状况的施 工前调查 内容 凝土 和灰尘 , 用 空 心 撬 杠 将 其 扳 直 再 利 用 。对 长 度 、 直径 、 间距不符合 a . 整块 ( 或连 续 ) 换板位置 ; 要求 的旧传力杆和拉杆 , 在适当位置重新设 置。 b . 局部( 或连续局部 ) 损坏部位 , 并丈量其修补尺寸 ; ( 5 ) 安装传力杆和拉杆 c . 角隅损 坏位 置 , 并 丈量其修 补尺寸; 传力杆 和拉杆 的安装 是换板工作 的关键工艺 , 需对 以下 各环节严 d . 裂缝位置和长度 ; 格控制 。 e . 填 料已脱落或损坏的结构缝 位置和长度 ; £ 结合弯 沉值 和板间 弯沉差及 板面 裂缝挤浆 情况 , 确定其 处理方 a . 成 孔 根 据设 计 要 求 , 经监 理 确认 孑 L 位后 , 传力 杆 孔采 用 钻头 直 径 为 案; g . 结合弯沉值和板间弯沉差及板块错台情况 , 确定其处 理方案 ; 4 0 c m的风钻成孔 , 其孔距 3 0 e a, r 孑 L 深2 2 . 5 c m 。拉 杆采用钻头为 1 6 c m的 冲击钻 成孔 , 孔距 6 0 c m, 孔深 4 0 e m。两类孔 的开孔位置均设在 1 / 2 板 厚 h 确 定混凝土损坏板块 的调查结果和修复方案 。 处。 2 . 2 旧路面损坏状况 的施工前调查方法 b . 传力杆安装 旧路 面的调查 主要采用 目测和弯沉测定相结合 的方法 。对路 段内 按 设计要求 , 传力 杆采用直径 D = 3 0 m m、 长度 L = 4 5 c m的圆钢筋 , 其 所有 的水泥混凝 土板块逐块 进行 了 目 测 和弯沉测定 , 再按照相关 的调 2 . 5 c m插入相邻 的保 留板块 内。 查 内容对板 块损坏的类型 、 位置和形状进行 了划分 和记 录, 然后通 过现 中 2 c . 清孔与涂 固化剂 场分 析确 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和修复范 围。由于板块 的单点弯沉值 和板 传力杆采用风钻成孔 。由于成孔过程 中压缩空气 吹净 了钻孑 L 产生 间弯沉差是确定 修复方 案的唯一定量 指标 , 因此弯沉 测定 的方法 就显 得尤 为重要 , 其正确 与否 将直接影 响到板块 的修复 质量能否达 到预期 的混凝土粉末 和碎 屑 , 安装 时不需要清孔 。 以3 份环 氧树脂 、 1 份 环氧树脂 固化剂和少 量水泥拌 和均匀 , 作为 的 目标 。 调查 中 , 弯沉 的测定采 用的是 5 . 4 m贝克曼梁 弯沉仪 , 百分表 精度 环氧砂浆涂在 1 / 2 长度的传力杆上 , 然后插 入孔 内 , 待其固化。 为0 . 0 1 m m, 测试车为双轮组单轴载 1 0 0 K N的黄河 车。 d . 安 装 拉 杆 拉杆采用直径 D= 1 4 c m, 长L = 7 0 c m的螺纹钢筋 , 插 入相邻板块 的长 3 . 旧路面 损坏 状况的等 级评 定及处治 方案 5 c m。 旧路面损坏状况 的调查结果 , 旧路面的损坏类型主要有板块断裂 、 度为 3 浇注混 凝土前 , 在 靠近孔 口 1 0 c m长 的传 力杆上涂 改性沥青 , 以防 沉降、 错 台和结 构缝损坏 4 大类 型。其中 , 影响路面使 用寿命 的主要 因 素是板块断裂 , 属于结 构性损 坏 ; 而影响路面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沉 锈蚀 。 3 . 3损坏角隅的修复工艺 降、 错台和结构缝 啃边 , 属于变形性损坏。本项 目对 旧路面损坏状况 的 ( 1 ) 修复范 围 等级评定采用了断板率和平均错 台量两项指标 。 a . 对损坏 部分 和未损坏部 分必须进 行切割分 离 , 切割线 与损坏边 3 . 1 具体处治方案 的距离应大于 l O c m。 ( 1 ) 整块换板 b . 为 了使修补角大于锐角 , 切割的修补边 由三边组成。 a . 板块 内有两条以上的裂缝 ; 垂直 于横断面方 向的切割线 与纵 向板边 距离不小 于 5 0 c m, 最大 不 b . 两个 以上 的角 隅损坏 ; c . 一个角隅损坏 , 且面积大于四分之一板块, 同时有错 台或沉 陷 ; 大于1 7 5 c m。 垂 直于纵断 面方向的切割 线与横 向板边 距离不小 于 5 0 c m, 最 大不 d . 基层损坏 , 板块沉 降; 大于 1 0 0 e a。 r e . 板块单点弯沉( B Z Z — l O O ) 值大于 4 O ( 0 . O l mm) ; 横 向切 割线 与纵 向切 割线 之间 的斜 向切割 线 , 其长 度不 小 于 5 0 £ 相邻板块错 台高差大于5 a r m时 。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施工方面的种种原因,造成路面工程的质量通病,如路面胀缝,路面纵横缝不直顺,路面相邻两板间高度差过大,路面板面起砂、脱皮、露骨,路面平整度差和板面出现死坑等种种质量病害,影响着投资效益的发挥。

(一)胀缝处破损、拱胀、错台、填缝料失落1.现象:混凝土路面当运行一段时间后,胀缝两侧的板面即出现裂缝、破损、出坑。

严重时出现相邻两板错台或拱起。

胀缝中填料被挤出面被行车带走。

2.原因分析:(1)胀缝板歪斜,与上部填缝料不在一个垂直面内,通车后即产生裂缝,引起破坏(见图1-4-1)。

(2)缝板长度不够,使相邻两板混凝土联结,或胀缝填料脱落,缝内落入坚硬杂物,热胀时混凝土板上部产生集中压应力,当超过混凝土的抗强度时板即发生挤碎。

(3)胀缝间距较长,由于年复一年的热胀冷缩,使伸缩缝内掉入砂、石等物,导致伸缩缝宽度逐年加大,热胀时,混凝土板产生的压应力大于基层与混凝土板间的摩擦力(但末超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时),以致将出现相邻两板拱起(见图l-4-2)。

(4)胀缝下部接缝板与上部缝隙未对齐,或胀缝不垂直,则缝旁两板在伸胀挤压过程中,会上下错动形成错台;由于水的渗入使板的基层软化;或传力杆放置不合理,降低传力效果;或交通量、基层承载力在横向各幅分布不均,形成各幅运营中沉陷量不一致;或路基填方土质不均、地下水位高、碾压不密实,冬季产生不均匀冻胀。

上述四种情况均会产生错台现象(见图1-4-3)。

(5)由于板的胀缝填缝料材质不良或填灌工艺不当,在板的胀缩和车辆行驶振动作用下.被挤出,被带走而脱落、散失。

3.危害:(1)水泥混凝:L路面损坏所造成的坑洞、错台,是很难修补的,以前只能用沥青混凝十修补、接顺,不仅破坏了路容,同时刚、柔结合也很易使路面损坏。

近年来虽有用速凝水泥混凝卜修补方法,但费工费时效率低、造价高。

一旦修补不及时,很难保证路面经常平坦,如果发生拱胀,严重时还会酿成车毁人亡惨剧。

道路损坏调查情况汇报范文

道路损坏调查情况汇报范文

道路损坏调查情况汇报范文道路损坏调查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对本地区道路损坏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以下是我们的汇报情况:一、调查范围。

我们对本地区主要道路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包括市区道路、乡村道路以及连接各个区域的主干道路,共计涉及XX条道路。

二、损坏情况。

1. 路面裂缝。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道路路面出现了裂缝现象,这些裂缝大多集中在道路中间或者边缘位置,长度不等,最长的裂缝达到了XX米,给车辆行驶带来了一定的危险隐患。

2. 坑洼路面。

另外,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道路路面存在坑洼情况,这些坑洼多发生在车辆行驶的车轮轨迹位置,深浅不一,最深的坑洼达到了XX厘米,不仅影响了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也存在着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

3. 道路标线模糊。

除了路面损坏情况,我们还发现了部分道路标线已经模糊不清,甚至已经完全消失,这给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尤其是在夜间或者恶劣天气条件下,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4. 排水系统问题。

最后,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道路排水系统存在问题,雨水无法迅速排除,导致道路积水现象,不仅影响了道路使用效率,也给行车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和危险。

三、建议措施。

针对以上道路损坏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措施:1. 加强道路维护。

对于路面裂缝和坑洼路面,建议加强道路维护,及时进行修补和养护,确保道路的平整和安全。

2. 更新道路标线。

对于模糊不清的道路标线,建议及时更新和重新划线,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地识别道路情况,提高行车安全性。

3. 改善排水系统。

针对道路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排水系统改善工程,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避免道路积水现象的发生。

四、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本地区道路损坏情况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道路的安全和畅通,为市民的出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高速公路路面破损检测分析

高速公路路面破损检测分析

高速公路路面破损检测分析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也在飞速的发展,因此高速公路的养护与管理技术也必须与时俱进。

路面检测又是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很重要的一部分。

文章在对高速公路路面的破损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针对中国高速公路路面破损特征的检测与识别技术。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破损;检测技术;识别技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客流量和货流量大大增加。

2012年,高速公路的客流量占91.7%,货流量占78.3%。

汽车保有量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

虽然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之快和建设规模之大,在世界公路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随着高速公路通车时间的增长,路面的破损问题就逐渐凸显出来。

因此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路面养护与管理的任务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繁重。

而路面检测是路面养护与管理的第一步,如果可以提高这一步的工作效率那么将会减轻路面养护与管理的任务。

下面就国内外两方面论述一下路面检测的发展情况。

一、路面检测与破损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一)国外发展状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路面破损特征自动检测系统开始逐渐出现,如加拿大的Roadware公司在1969年开始了路面数据采集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其客户已经遍布全球17个国家。

还有日本的Komatsu系统、美国的ETC公司的PCES系统、IMS公司的“PAVUE”系统、瑞士联邦技术研究所的“CREHOS”系统、英国WDM公司研制的路面裂缝检测车等。

但当时的技术还很不完善,其工作原理也不尽相同。

日本的Komatsu系统是利用安装在检测车两侧的激光扫描器发出氩激光照亮路面,通过光电倍增管以一定角度接收从路面反射回来的光,当被扫描的路面上有裂缝出现时,接收的射线数量就会减少。

也就是说,从光电倍增管输出的变化反映出所扫描的区域是否存在裂缝。

(二)国内发展现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迅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也飞速增长,我们在路基、路面设计、施工、管理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从全社会对建设质量的要求来看,高速公路建设也存在一些不理想的地方。

路面破损情况的调研报告

路面破损情况的调研报告

路面破损情况的调研报告引言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城市道路的破损情况,分析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改善路面状况,提升行车安全和舒适度。

方法为了全面了解路面破损情况,我们选择了城市的不同区域,包括市区和郊区的道路进行实地调研。

同时,我们借助卫星地图,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以获取全景图像进行后期分析。

在每个调研地点,我们使用检测仪器检测路面的平整度、间隔的裂缝宽度、路面凹凸不平度等,并记录相关的数据。

我们还与市民、司机、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道路疾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结果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主要结果:1. 路面破损状况普遍严重在我们所调研的大部分地区,路面破损状况都相当严重。

常见的道路问题包括:- 路面沥青破损、剥离;- 裂缝过大、间隔过密;- 过度凹凸不平导致行车颠簸等。

2. 主要原因分析路面破损的主要原因包括:- 长期使用和车流量大,导致道路磨损;- 不良天气(如暴雨、冰雪等)引起路面冻胀;- 不合理的道路设计和施工质量差。

3. 影响和风险路面破损严重给行车带来了以下影响和风险:- 行车安全风险增加,易造成交通事故;- 车辆磨损加剧,增加了维修成本;- 行车舒适度下降,影响驾驶体验。

4. 建议和措施为了改善路面破损情况,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修路面,及时修复破损的路段;- 加强道路施工管理,提高质量;- 根据道路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 对于特殊气候条件下的路段,加强涂层和排水设施建设。

结论路面破损情况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和驾驶体验。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路面破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市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大对道路的维护和管理力度,提升城市道路的质量和标准,从而改善行车环境,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原因分析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原因分析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原因分析1.重载车辆引起的破坏: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承受长期重型车辆的压力和碾压时会发生破损。

过重的车辆荷载超过了设计承载能力,导致路面发生塌陷、断裂或变形,使路面破损。

2.环境自然因素:水泥混凝土路面经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变化、水分侵入、冻融循环等。

当环境温度发生较大波动时,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热胀冷缩,导致裂缝的形成。

而雨水渗入路面内部,当温度变化时,水膨胀导致路面破裂。

3.施工质量问题: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如果材料和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就会导致路面破损。

比如,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振捣不充分、养护不当等都会造成路面的质量问题,导致裂缝和碎裂。

4.基础问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与基础的质量直接相关。

如果基础太软或者不均匀,会导致路面承载不均匀,从而出现路面破损。

此外,地下水位过高或者排水系统不完善也会引起路面破损。

5.水泥混凝土材料寿命问题:水泥混凝土材料在使用一定年限后,可能会受到疲劳和老化的影响,从而出现开裂和碎裂。

这个问题与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有关,低强度的混凝土材料容易形成裂缝和断裂。

针对以上原因,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减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损:1.加强重型车辆的限制和管理,避免超载行驶,减少对路面的损伤。

2.做好路面的排水设计与施工,确保路面不受地下水位的影响,经常检查维修排水系统。

3.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按规范施工,确保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振捣充分,并养护好新铺设的路面。

4.做好基础工程,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避免基础问题导致的路面破损。

5.定期维护和检查路面状况,发现早期裂缝和坑洞应及时修补,避免破损加剧。

综上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在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减少破损。

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与评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与评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与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逐渐衰退,因此,养护部门应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路面使用状况进行评定。

路面调查的目的:运用各种仪器设备对路面状况各种指标进行检测,了解当时路面状况,以便选择相应的养护措施,制定养护政策,规划养护工程项目,编制养护计划;为建立路面管理系统积累数据,以便进行科学管理。

一、路面状况调查1.路面状况调查内容路面状况调查内容包括路面破损状况、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路面行驶质量、路面抗滑能力、交通状况(包括车辆组成和轴载)、路基和路面排水状况、路面修建和养护历史七项内容。

按调查需求和路面状况的不同,分别选择不同的调查内容和调查深度,采用不同的评定指标和标准。

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调查内容主要是路面破损状况调查、路面行驶质量调查、路面抗滑能力调查、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调查。

(1)路面破损状况调查。

按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分类,对每个路段的各类病害进行现场识别和记录。

路面病害调查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调查的主要内容。

(2)路面行驶质量调查。

采用断面类或反应类平整度仪,测定各路段的平整度指标,并将其转化成国际平整度指数。

(3)路面抗滑能力调查。

采用抗滑系数测定仪测定各路段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系数或横向力系数,或者采用铺砂法测定各路段的抗滑构造深度。

(4)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调查。

路面结构整体强度的调查包含两项内容:一是调查路面板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和厚度,可采取钻芯进行劈裂(或抗压)试验,然后换算成抗折强度;二是采用落锤式弯沉仪或贝克曼梁检测板块边角弯沉。

板块边角弯沉与板厚、水泥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基层类型厚度、板底支撑情况等均有关系,可综合反映路面结构总体强度。

2.路面状况调查频率病害调查、平整度调查应当每年进行1次。

路面板混凝土的实际强度通过钻芯检测调查,仅在拟加铺路段或必要时进行。

抗滑能力调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当每2年进行1次,一般公路仅在必要时进行调查。

当路面调查仅是为了了解和评价路网状况以制定养护政策、分配养护资金、规划养护工程项目或编制养护工程计划时,除特别重要的线路外,一般可按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数的10%~20%(每500~1 000 m抽查100 m)进行抽样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o mbi ne dwi ht t he r e s e a r c ha n a l y s i s a r eg i v n , e i no r d rt e op r o v i d ea r e f e r e n c ef o r f u r t he r i mp r o v i n ga n dp e r f e c t i n g t h ed e s i g na n dc o n s t r u c t [ o n o f c e me n t c o n c et r e p a ve me nt .
戴 洁
( 广东交通职业 技术学 院土木工程学院, 广州
DAI J i e
5 1 0 6 5 0 )
( Gu a n g Do n g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 C o l l e g e o f C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G u a n g z h o u , 5 1 0 6 5 0 , C h i n a )
泥混凝 土路面具 有强度高 、 刚度 大 、 扩 散荷载 能力强 、 稳定 性 好和使用寿命长 、 施工简单等优点 , 同时还具有 良好 的耐磨性 和抗冲击性特 点 ,为了满足与 日俱增的交通需求 和超 载车辆
对其病 害的类型及 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 找 出路面病害
形成的原因 ,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广东水泥混凝 土路面设计 和施 工技术 奠定基础 。
随着高速公路 的建设发展 ,我 国水泥混凝 土路面 的里程 迅猛增加 。广东也修建了多条水 泥混凝土路面高速公路 , 如京
的高 质量水泥 混凝 土路面 ,是高速公路建设 中面临 的一道难
题 。因此 , 有必要针对广东省水泥混凝 土路面进 行路况调查 ,
珠南部分路 段、 茂湛高速 、 广肇高速 、 深汕高速公路等 。 由于水
b r e a k i n g 、 mu dp u mp i n g , e v e n j o i n t f a u l t ng、 i b r o k e n s l a b E t c . T h e re a a o f p a v e me n t d i s t r e s s i s v e r y b i g . he T e x t nt e o f d i s e a s e i s v e r y s e r i o u s .
Ac c o r d i n gt o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 a v e me n t d i s t r e s s , he t r ea r ef u r t h e r a n a l y s i s o f t hes p e c i icr f e a s o n sf o r p a v e me n t d i s e a s e s . Ands u g ge s t i o n s
I 工程建设与设计
l C o n s m a : t i o n & D e s i g n F o r P c o j e c t
高 速 公 路 水 泥 混凝 土路 面破 损 调 查 与分 析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An a l y s i s o f Ce me n t C o n c r e t e P a v e me n t Br o k e n o f Ex p r e s s wa y
【 中图 分 类 号] U 4 1 6 . 2 1 6 【 文 献 标 志 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9 4 6 7 ( 2 0 1 5 ) 0 8 . 0 1 1 6 — 0 3
[ D O I ] 1 0 . 1 3 6 1 6 / j . c n k i . g c j s y s j . 2 0 1 5 . 0 8 . 0 3 1
【 A b s t r a c t ] T h r o u g h 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c e m e n t c o n c r e t e p a v e m e n t o f s e v e r a l e x p r e s s w a y i n G 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t h e r e a r e c r a c k 、 c o m e r
1 路 面破 损 状 况 查
调研主要针对深汕 、 茂湛 、 佛 开等高速公 路的水泥混凝土
的不断增加 ,同时节 约沥青资源 ,充分发挥本地水 泥资源优
势 ,发 展水 泥混凝土路面 已经成为广东省道路建 设的重要任
务。
路面部 分路段 的工程情况 、 路面 结构 类型 、 交通量 、 路面破 损 情况分别进行现场调 研和相关资料收集和分析 ,找 出路面病
【 摘
要】 通过对广东省多条 高速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 面破损状况现场调查 , 发 现调查路段 多存在 裂缝 、 角隅断裂、 唧泥甚至错 台、
断板等 病害, 破损 总量 大, 病害严重 。针对路面破损特点 , 深入分析路 面病害的具体原 因, 并结合调研分析提 出建议, 为进一步提
高和 完善水泥混凝土路 面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 关 键 词】 高速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 面; 路面破损 ; 调查分析
【 K e y w o r d s ] e x p r e s s w a y ; c me e n t c o n c r e t e p a v e m e n t ; p a v e m n e t d i s t r e s s ;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n a d na a l y s i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