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辣椒育苗移栽技术总结科技之冬

合集下载

冬季辣椒大棚育苗技术

冬季辣椒大棚育苗技术

冬季辣椒大棚育苗技术
1. 选择合适的品种:选择适合冬季生长的辣椒品种,例如耐寒、早熟的品种。

2.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对辣椒种子进行处理,例如消毒、浸泡等,以提高发芽率和减少病虫害。

3.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并在播种前进行施肥和消毒。

4. 播种时间:在冬季,一般选择在室内或大棚内进行播种,以保证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5. 温度和湿度控制:在辣椒幼苗生长期间,需要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一般保持在 20-30℃和 60-80%的相对湿度。

6. 光照管理:保证辣椒幼苗充足的光照,但在夏季高温时需要适当遮阳。

7. 病虫害防治:在辣椒幼苗生长期间,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8. 移栽管理:在辣椒幼苗长到一定大小后,可以进行移栽,移栽时需要注意保持根系完整,并适当浇水。

冬季辣椒大棚育苗技术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

同时,还需要注意及时清理大棚内的杂草和残株,以保持大棚内的清洁和卫生。

越冬茬大棚辣椒的种植技术

越冬茬大棚辣椒的种植技术

越冬茬大棚辣椒的种植技术一、选种和育苗选择辣椒品种是越冬茬大棚辣椒种植的重要一环。

这一时期适合选用辣椒生长期短、抗病性强的品种,如火焰辣椒、青椒等,这些品种适应低温干旱条件,抗病抗寒能力较强。

育苗工作在越冬茬大棚辣椒的种植中至关重要,一般在11月-12月进行。

要选择良种,优质种子,播种前先浸种,浸种时间根据辣椒品种不同而异,一般用温水浸泡12-24小时。

接着进行播种,播后浇水,盖上保鲜膜。

育苗温度控制在20-25℃,保持适宜湿度,利于幼苗快速生长。

大约20天后,幼苗长至4-5叶时可移栽。

二、大棚选址和改造越冬茬大棚辣椒是在秋冬季节种植,在寒冷的季节里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大棚选址最好朝阳,便于适当调节光照和通风,同时要避开低洼地,防止积水。

改造大棚是为了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大棚内要加设保温门和风道,增加保温性能。

大棚顶部覆盖透明薄膜可有效提高室内温度。

三、土壤准备土壤是越冬茬大棚辣椒种植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选择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具有透气性,提高土壤温度。

大棚内土壤必须做到无温差,无积水。

实施深翻整地,翻晒土壤,使冻土得以解冻,同时施加腐熟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有机质,如新鲜腐熟的有机肥、蛋壳粉、骨粉等,有利于土壤的透气性。

四、栽培管理越冬茬大棚辣椒的栽培管理是一项冗长的、技术性强的工作。

主要包括浇水、施肥、除草、固根等。

大棚内不适宜高湿度环境,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病虫害的生长,因此适当控制浇水次数,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施肥时间根据辣椒的生长状况进行,施用的肥料要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

除草是保持辣椒健康生长的重要一环,要及时进行大棚内的杂草除去,保持大棚内的整洁。

固根是在大棚内辣椒生长后期要进行的工作,开花结果后,适当修剪辣椒主茎,使其茎秆结实,稳定。

五、病虫害防治在越冬茬大棚辣椒种植中,病虫害防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主要包括白粉病、早疫病、灰霉病等。

要及时进行药剂喷雾防治,提前进行预防,防患于未然。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1、育苗设施要求及材料选择1.1、采用日光温室大棚,育苗棚座北朝南,有水源。

大棚膜为无滴聚乙烯膜,盖棚保温材料可以选择棉被或厚草帘。

在棚内中央建一个长5米、宽1米、深0.6米的蓄水池(即3米3),便于以后育苗用水和补肥。

1.2、扣棚及棚内消毒。

2月上旬扣棚膜,提早融冻,提高大棚温度。

棚膜要封严,前侧和顶部留好放风口,便于苗期放风。

在育苗前5天,用250克/亩40—50%的百菌清烟雾剂对大棚熏蒸消毒,以杀死病菌。

封闭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通风。

1.3、苗床的准备。

先将苗床按摆盘宽度设计好,以面积利用率最高为最佳。

为便于管理,一般苗床以宽3米左右较好。

然后每个苗床开条小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以便浇水时排出苗床明水。

再将每个苗床整理成中间略高,两边略低的斜平面,然后在苗床上铺上地膜,以防止幼苗主根扎入土层。

1.4、育苗材料的选择—43万株(穴)计划。

×0.0043米3/盘×2/3=10米3,蛭石亩用量=3500盘×0.0043米3/盘×1/3=5米3。

若采用基质与蛭石按体积3:1混合配置、则基质亩用量=3500盘×0.0043米3/盘×3/4=11.3米3,蛭石亩用量=3500盘×0.0043米3/盘×1/4=3.8米3。

一般基质和蛭石用量计划可稍微做大5%左右。

2、种子选用及播量2.1、种子选用:原则上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作保障、以效益为中心,按辣椒种植户所需要的品种和数量育苗。

2006年团各连队选用的辣椒育苗移栽品种有铁皮椒系列“美国甜椒”、“墨西哥铁皮椒”,板椒系列“改良美国红”、“金塔1号”、“红海”、“大将”、“大王”等。

选用的种子要求有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生产合格证和种子检疫证,确保种子质量。

冬季辣椒苗培育方法

冬季辣椒苗培育方法

冬季辣椒苗培育方法
冬季辣椒苗的培育方法如下:
1. 播种及母床管理:在选好的塑料大棚苗床地上按1.2m开条盘式的厢,床土过筛后堆放到苗床两侧,将苗床底部按压整平后,浇水至土壤湿度达到饱和。

待水下渗后将两侧堆放的床土回填至苗床,床土厚度6cm左右,回填完成后用刮板将苗床刮平,开始播种。

一般每1㎡播种量10-15g,播种完毕后用30%噁霉灵水剂1000倍液对苗床均匀喷雾,防苗床病害。

喷雾完成后用筛土覆盖,覆盖厚度1cm,盖土后用地膜贴地覆盖保湿。

最后用2m长的竹片或细竹竿间距1m插成小拱棚,覆盖2m宽农膜,播种完成。

2. 分苗:分苗床准备分苗前10天备好分苗床。

在选好的地块上按1.2m开条盘式床,移栽厢面宽1.2m,路厢宽0.8-1m为宜,厢土要求全部过筛堆放,待分苗时再耙平。

分苗用分苗板切好分苗沟后排苗,一般每行12株,排苗深度以子叶露出床面为宜。

请注意,冬季育辣椒苗需要在大棚中进行,并且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防止冻害和病害的发生。

越冬茬大棚辣椒的种植技术

越冬茬大棚辣椒的种植技术

越冬茬大棚辣椒的种植技术
一、选种
1.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茬冬大棚辣椒种植要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如紫金樽、光辣椒等。

二、育苗
1.种子处理:将辣椒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浸泡于0.3%的过氧化学药液中,处理时间为20-30分钟。

2.育苗介质:选择营养土或腐熟的种植土作为育苗介质,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

3.温度控制:育苗阶段要控制好温度,适宜的温度为25-30℃,避免低温导致幼苗生长缓慢。

三、定植
1.土壤处理:清除前茬作物残留物,松土深耕,基础施足底肥。

2.行距株距:大棚种植辣椒的行距一般为1.2-1.5米,株距为0.4-0.5米。

3.定植时间:11-12月份为最佳定植时间,种植要尽量提前,以便辣椒苗在冬季到来之前长出较齐整和壮苗。

四、管理
1.保温措施:设立保温措施,如补加棚膜,保持温度在12-15℃,避免过低的温度对辣椒生长的不良影响。

2.适时施肥:定植后,每隔15天进行一次施肥,以补充辣椒生长所需的养分。

3.合理浇水:冬季辣椒底温较低,浇水应注意避免水分过多,以免引起根系腐烂。

4.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冠枯病、炭疽病等病害,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如使用优质杀菌剂进行喷雾处理。

五、采摘
1.采收时机:待辣椒果实颜色转红后进行采摘,果实表皮红艳,无明显生理疵果。

2.采摘方式:将果实轻轻剪断,避免损伤其他果实。

总结:越冬茬大棚辣椒的种植技术主要包括选种、育苗、定植、管理和采摘等环节。

通过选择耐寒品种、控制温度、施肥浇水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越冬茬大棚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合理采摘辣椒果实,也是种植成功的关键。

越冬茬大棚辣椒的种植技术

越冬茬大棚辣椒的种植技术

越冬茬大棚辣椒的种植技术越冬种植是一种在冬季时期种植作物的技术,特别适用于一些保暖措施齐全的大棚中种植辣椒。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措施,可以确保辣椒在寒冷的冬季仍能继续生长,并获得丰收。

一、选种和育苗1. 选择适合越冬种植的辣椒品种,一般选择抗寒性较强、耐低温的品种;2. 提前计划好种植面积和需要的苗子数量,并提前购买或自行育苗;3. 选用富含营养的育苗基质,并控制适宜的温湿度,保证苗子的良好生长。

二、地面准备1. 清理大棚内部的残茬和杂草,同时对地面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虫害的卵胞和病菌;2. 对地面进行整平处理,去除大棚内部的凹凸不平的部分,以利于种植和后期的管理;3. 在整平的地面上进行施肥,尤其需要注意补充磷、钾等元素,提供辣椒生长所需的养分。

三、大棚建设1. 搭建完善的大棚结构,考虑到保温和保湿的功能,选择透明的塑料膜覆盖大棚,同时安装通风设施;2. 大棚内部设置保温设备,如电暖器、增温灯等,以提供足够的温度;3. 大棚内外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排除湿气和有害气体。

四、越冬管理1. 注意温度控制,保持大棚内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通常保持在10-20℃之间;2. 提供充足的光照,辣椒需要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保证正常的生长;3. 控制适宜的湿度,保持大棚内的相对湿度在60%-80%之间,避免干燥或过湿造成病害;4. 定期给予充分的水分供给,根据辣椒的需水量合理浇水,避免水浸根部,防止根部烂泡;5. 定期施肥补充营养,可根据辣椒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施肥,注意平衡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供给;6. 定期疏花、修剪和摘心,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和通风透光;7. 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如防范辣椒疮痂病、炭疽病、黄瓜花叶病毒等病害,同时做好害虫的防控工作。

五、采摘和收获1. 在春季来临之前,根据辣椒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采摘和收获;2. 注意采用正确的采摘方式和工具,避免伤害辣椒植株和果实;3. 在采摘和收获之后,及时清理大棚,并进行下一季的准备工作。

冬暖式大棚秋冬茬辣椒栽培技术

冬暖式大棚秋冬茬辣椒栽培技术

冬暖式大棚秋冬茬辣椒栽培技术
1、选择良好的品种:要求品种适应性强、病虫害抗性强、抗潮性佳。

2、施肥配比:施用有机肥和氮磷钾,其中有机肥比例可以在植株开
花期前分为2次施用,用量每亩0.4-0.6公斤,同时有机肥施用量应控制
在1.2-1.5公斤/亩,氮磷钾分别比例5-6:2-3:2-3。

3、土壤改良:播种前应用1-2公斤/亩的钾肥,以改良土壤的结构,
提高肥力,促进植株的生长。

4、播种施药:用水浸泡种子,加入0.1克/升的杀菌剂,或将种子下
入消毒液中浸泡。

5、灌水:种植后的灌水应细致,控制水分的变化,使大棚秋冬肥湿
度保持较一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6、通风:辣椒种植期间,应保持大棚空气流通,防止叶面凝结水分,减少叶面病害的发生。

7、采收:采收期以辣椒果实变红,外形稍宽大为宜,以保证质量。

冬季大棚辣椒育苗技术

冬季大棚辣椒育苗技术

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第 1 页 共 1 页 冬季大棚辣椒育苗技术 冬季在大棚对辣椒育苗时,要将种子浸泡在热水中灭菌,然后使用湿
布包裹催芽,在辣椒种子发芽后,再将其播撒在使用基土、蛭石、有机
肥混合配制的苗土中,并将温度维持在15度以上,让辣椒幼苗尽快的
长出。

冬季大棚辣椒怎么育苗
1、苗土处理
辣椒适合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土壤中,在冬季大棚对辣椒进
行育苗时,应当使用腐殖土、草木灰、蛭石根据7:1:2的比例混合配制
的土壤,而且土壤在使用前要高温消毒,以免存在病菌或害虫。

2、种子处理
辣椒育苗前,要对种子进行灭菌处理。

首先选择颗粒饱满的辣椒种子,并将其放入55度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保持30度的水温浸泡8小时,等待辣椒种子吸足水分后,即可将其取出。

3、进行催芽
灭菌后的辣椒种子,即可进行催芽。

将辣椒种子从清水中捞出,然
后使用湿毛巾或者湿纸巾包裹,并放入30度左右的环境中,每天对辣
椒种子清洗一次,等待种子露白后,就可以播种了。

4、播种育苗
播种辣椒种子时,可以实行穴播的方法。

在配制好的苗土中使用手
指钻出间隔20厘米的小孔,并在每个小孔中放入2-3粒辣椒种子,然
后使用细土掩盖压实即可,假如大棚温度在15度以上,一周后种子就
会发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移栽技术总结▪我团属于大陆型草甸土,土壤盐碱程度中等,但分布不均衡,大部分条田都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危害,每年四月份的倒春寒和雨水天气,致使辣椒幼苗死苗严重,保苗困难,限制了产量的提高,辣椒应用育苗移栽技术后,苗好、苗壮,抗逆性和适应性强,下雨死苗现象大大减少。

并且提前了生育进程,延长了有效结果期,达到了优质、高产的目的,是获取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

今年我团种植辣椒45137亩。

下面就今年的辣椒育苗的成功经验总结如下:1育苗棚及育苗材料的选择▪育苗棚座北朝南,东西走向,有水源,棚膜选择聚乙烯无滴膜,保温材料最好选择棉被,大棚中间建一标有刻度的水池,起蓄水、补肥、增加水温的作用,每棚按需每100平方米准备一个火炉和一定量的煤碳。

2扣棚及棚内消毒:▪11月下旬扣棚膜,保持棚内温度。

在育苗前3—5天,用40%--50%的百菌清烟雾剂250克/亩,封闭熏一个晚上进行棚内消毒,第二天通风透气。

3苗床准备:▪对苗床的设计可以横向也可以纵向。

总的原则是:一是面积利用率要高(我团主以纵向为主)。

二是要便于管理、便于操作。

我团苗床整成中间略低、两边略高的斜平面,纵向开小沟,以便苗期喷水的时候不积水。

一般棚中央建一个蓄水池(水池大小根据棚面积定)。

4育苗材料的选择:▪育苗盘选用长53cm,宽28cm,高5cm的128穴黑色盘。

黑色秧盘有利于吸收热量,提高营养土的温度,利于根系生长。

育苗营养物为基质、蛭石(营养基质和蛭石比例一般为3:1(此比例为江苏淮安基质的比例),适当撒水拌匀(要求:手捏感觉潮,手松后散了,新盘可直接装,旧盘应消毒)。

5装盘、点种、浸盘、摞盘:2月8—10日按比例将混拌均匀的营养基质装入盘中(新盘可直接装,旧盘应消毒),用平滑刮板刮平,每20个一垛摆好,由于重力作用每穴均有等深的孔,每穴点种2-3-2,上面再用营养土覆盖,厚度1—1.5厘米,同时注意把种盘边缘抹干净,把其放到水池中浸盘,根据水池中的水量加入多菌灵进行消毒,浸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把盘浸透,严禁表湿里干,不利于种子吸水,将来造成种子带帽出土,二是浸盘是不能让种子随水漂出。

浸好的盘每两盘并排为一垛,垛高为15-20个盘,摞盘时要注意穴盘的孔要错开,以免影响出芽,盘的下面用砖块和木板腾空20厘米,以免下层秧盘由于温度低、空气不流通而出苗不整齐,摞好后用薄膜整体覆盖,增温、保湿,覆盖时,最上面用苇杆把膜与营养土隔开,以免出芽时顶到膜而烧芽。

6催芽:▪采用集中催芽的方法是保证出匀苗、齐苗、快苗的育苗技术的关键技术措施。

育苗大棚第一天空气温度应控制在22—23℃,24小时后白天增温到30-35度,晚间应保持15℃以上,高于35度应压火降温,加温3—4天后及时检查芽情,当种子露白后适当降温到20-25度,进行“蹲苗”,这一阶段的温度管理很关键,关系到出芽的整齐度,当一盘出芽达到30%时应及时摆盘,以免催芽时间过长,形成高脚芽。

7幼苗的肥、水管理▪椒苗出齐后注意观察苗棚及生长速度,如果幼苗徒长可降低苗床温湿度,加强光照,出现僵苗时是苗床温度过低,床土长期过干或受病害造成。

出现以上上两种情况,首先给幼苗以适宜的温湿度和水肥条件,使幼苗正常生长。

其次是喷施叶面肥。

可用磷酸二氢钾1:300倍,叶霸1:400倍3—5天喷一次,连续喷两次。

等3-4叶龄时结合喷水可用0.2%的尿素+0.1%磷酸二氢钾+辣椒专用微肥0.1%喷洒。

根据苗情适当增加肥量,变换肥料种类,各种微肥元素交替使用,N:P:K肥在喷洒前应提前浸泡一天,待充分溶解后倒入池中搅拌待均匀后再喷,当喷到一半时再搅抖一次以免沉淀,浓度过大烧苗,及时做到防鼠、防病、防虫。

8幼苗的病虫害的防治:▪幼苗出齐以后及时进行了病虫害的防治。

猝倒、立枯病主要选用72%的霜霉威盐酸盐(普立克),和3%的恶霉灵800倍液,病毒病的防治可选用20%的病毒A、2%宁南霉素600倍液交替喷雾,7-10天喷一次。

9补苗、定苗:▪在椒苗生长到二叶一心时应及早调查出苗情况,苗盘若有未出苗的空穴要及时补苗。

补苗时可以将苗盘的三株,或将提前在苗床上育好的苗补栽到空穴中,做到每穴双株苗。

双株率不低于95%。

为确保补栽的成活率要边补边浇水,用草帘遮荫。

补栽和移栽苗的同时,可同时进行定苗工作。

(每穴留双株苗)温室大棚辣椒育苗多会出现同一苗盘内大、小苗参差不齐,高矮不一的问题,应对大、小苗分类管理,同时要及时倒盘,达到苗匀苗壮。

10幼苗的温度管理:▪椒苗生长至3片真叶后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0--25℃,温度高于25℃以上应打开上风口,根据棚内温度调节风口大小。

夜间保持温度15℃—18℃左右,正常天气下午6点钟以前放帘子保温,早晨9—10点拉帘子升温。

育苗期间正是春季多风季节,除平时固定好棚膜和草帘外还要及时防风,大风天气白天可将草帘放到棚中间,即保住了棚温和草帘,又能有光照。

待幼苗长到4—5叶龄时打开上风口和中风口逐渐炼苗,6叶龄时棚膜2/3全打开,正常天气夜间和白天不需放棚膜。

炼苗时一定要保证苗床湿度。

6—8片真叶即可出棚。

11育成苗的标准▪椒苗在4月上旬就应达到株高15—18厘米,6—8片真叶,茎粗4豪米以上,叶色深绿,叶片肥厚,提苗时不伤根,无病虫害。

12 定植12.1 定植前的准备▪合理密植、匀植是一个关键因素,在移栽前或在铺膜的同时在覆土滚筒上确定好株距的定桩,提前把洞打好,确保株距的一致性,并且洞深保证在8cm左右,可以保证移栽时的质量,防止后期植株的倒伏,一般铁皮椒的株距为25cm,亩保苗株数为9697株,板椒的株距为18-20cm,亩保苗株数为12121-13468株,为搞好栽苗前的消毒工作和保证移栽成活率,在卸苗的地方修建一个简易的水池,用来浸泡秧盘,在浸盘的同时依据水量加入多菌灵和生根等药剂进行移栽前的最后一次消毒。

12.2 定植管理:▪定植前关注天气预报,在温度稳定在20度时尽早移栽,一般在10/4-25/4之间完成,28/4前结束,栽苗时按株距均匀定植,移栽深度5-8cm,每穴双株,总的原则是:小苗宜栽浅、大苗宜栽深,以子叶节与地面平行为宜,确保栽苗质量。

12.3定植后的田间管理12.3.1水、肥管理:▪一般条田移栽后及时进第一个水,以利营养土与土壤接合,以供给幼苗水份,保证成活率,底墒较好的条田可于移栽后5-7天进一水,此时可发现幼苗根系已扎入土壤,有利于增加植株根系,防止后期倒伏、增加产量,7天之后及时进二水,促缓苗,特别是在个别带点盐碱的条田,及时进二水非常关键,灌水应根据土壤条件和植株的长势、长相确定间隔时期,二水过后能进机车及时进行中耕,2-3次,破除土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根系发育,全期灌水6-7次,因地制宜,以轻灌、勤灌为原则,但是在前期,在墒情一般的情况下,以保证地温为主,能不灌则不灌,因为小苗栽后,地温低于16度生根缓慢,反而不利缓苗,长期低于13度则要停止生长,甚至死苗。

▪辣椒根系不发达,比西红柿易缺水、缺肥,特别是移栽的大果型辣椒,如铁皮椒,由于主根被切断,根系入土更浅,在水肥上反映比较明显,在大田中当大量座果后,在25/6左右有一个明显的水、肥临界期,此时植株叶片发黄、生长势停止,更为严重是有的植株大量的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在这一现象的早期,及时进水带肥。

▪在辣椒移栽前必须进行一遍中耕,以提高移栽苗的成活率,提高地温,缩短缓苗期。

根据生产实践,把辣椒管理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移栽期的管理(4月15日—4月25日)▪1)抓好移栽质量▪移栽田4月15日开始4月25日结束,栽苗前根据各品种定位器(保证合理密度)按株距均匀定植,移栽深度7-8cm,总的原则是:小苗宜栽浅、大苗宜栽深,以子叶节与地面平行为宜,栽苗时覆细土,高培土,以确保栽苗质量。

▪(2)注意事项▪盐碱地移栽时,将苗置于穴内,埋土时不要封死洞口,减少碱土与番茄苗茎的接触,等完全成活后封严洞口。

第二阶段移栽后—6月25日前的苗期管理▪移栽后至6月25日前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

▪1、主攻:促早发根、长壮苗、花芽分化关键期,是搭好丰产架子能否形成高产的关键时期。

▪2、注意事项▪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肥水调控,此期一般需肥30公斤,促根肥400克,灌水4-5次水,以少灌水为好, 强化中耕,蹲壮苗。

3、管理要点▪栽苗后5-7天及时进二水(土质粘重的根据情况9天滴二水,沙壤土地5-7天后再滴二水),滴水时间1-2小时,同时带滴灌肥5公斤,以后每隔7-9天灌一次水,随水带肥,同时加大硫酸锌的叶面喷施,确保秧苗的成活率,缩短缓苗期。

滴水后及时中耕,中耕质量要求贴膜边中耕,深度25厘米以上。

4、每次灌水、施肥量和时间▪栽苗水:滴水2小时。

▪缓苗水:带促根肥400克/亩,滴水1-2小时。

▪三水:滴灌肥3-5公斤+尿素5-8公斤/亩,同时加大硫酸锌的叶面喷施,滴水5-6小时。

▪四水:滴灌肥3-5公斤+尿素5-8公斤/亩,同时加大硫酸锌的叶面喷施,滴水5-6小时。

▪五水:滴灌肥3-5公斤+尿素5-8公斤/亩,同时加大硫酸锌的叶面喷施,滴水5-6小时。

▪在6月25日前,以第三层花能否见果为促控标准。

不能达到标准的需要追施尿素5-10公斤,滴灌肥3-5公斤,使苗相快速达到要求的标准。

第三阶段6月25日后—收获期的管理▪1、主攻方向:保花、促果,壮秧、防早衰,增加单株结果数和单果重,此期是获得高产的重要阶段。

▪2、注意事项▪特别注意水的运用和N、P、K肥及硼肥的喷施,这一时期共需肥50公斤,灌水6-7次,以促进果实膨大和单株座果数的增加。

▪3、栽培要点:▪在促果期每4-5天随水滴肥(沙土4天,壤土5天,粘土8天),每次滴水5-6小时。

到7月15日后,要加大钾肥的量,同时为防止早衰提高产量,停水时间适宜推迟,壤土8月10日、沙土8月20日、粘土7月30日。

▪六水(6月25日后):滴尿素3公斤/亩,滴灌肥3-5公斤,同时喷施硼肥100克/亩。

▪七水:滴尿素3公斤/亩,滴灌肥3-5公斤,同时喷施硼肥100克/亩。

滴水间隔时间4-5天。

▪八水:滴尿素5公斤/亩,滴灌肥5-8公斤,同时滴磷酸二氢钾肥1公斤/亩。

滴水间隔时间4-5天。

▪九水:滴尿素8公斤/亩,滴灌肥5-8公斤,同时滴磷酸二氢钾肥200克/亩。

滴水间隔时间4-5天。

▪十水:滴尿素8公斤/亩,滴灌肥5-8公斤,同时滴磷酸二氢钾肥200克/亩。

滴水间隔时间4-5天。

▪十一水:滴磷酸二氢钾2公斤/亩。

13 病虫害防治:▪温室辣椒育苗移栽,由于苗棚每年都是育的茄果类作物,病菌基数大,并且辣椒幼苗在温室中受高温、高湿环境的影响,幼苗带菌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做好温室大棚辣椒病虫害的防治是育苗移栽取得高产的又一关键性环节。

▪13.1猝倒病:▪幼苗刚出土时遭受低温所致,常见的症状是烂种、死苗和猝倒,出苗后真叶展开前,遭受病菌侵染,致使幼茎基部发生水浸状病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子叶来不及凋萎幼苗即倒伏地面,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