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课件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
1
.
2
.
3
大雁南飞
.
4
白雪皑皑
.
5
“一年有四季,四季景不同”, 通过草木昆虫呈现出不同的情景, 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季节的变换 更替,能够据此来安排各种活动。 自然界就像一个智者,人有人言, 鸟有鸟语,大自然以它独特的语 言向我们展示了它丰富多彩的内 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
.
6
.
7
古 麻雀囤食要落雪。 代
农 谚
蚂蚁垒窝要落雨。
选 粹 燕子低飞要落雨。
.
52
古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代 龟背潮,下雨兆。
农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谚 选 泥鳅静,天气睛。 粹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
53
①“清明前,开秧田”,根据节气来确定开 秧田的时间。
②“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根据物候现象 来确定点豆种瓜的时间。
用准确生动富有科学性用准确生动富有科学性的语言写出一段你眼中的的语言写出一段你眼中的春夏秋冬的景色春夏秋冬的景色33收集身边的农收集身边的农谚有关物候的谚有关物候的诗文或记录身边诗文或记录身边的物候现象说的物候现象说说它们包含的物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 穿越到一个陌生的时空, 你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时 何地,你将如何判断季 节呢?
六天。
.
43
(4)分类别
影响物候的四 个因素……首先 是纬度……
作用:运用了分 类别的说明方法, 条理清楚地说明 了影响物候的因 素有哪些。主次 关系如何。
.
44
(5)举例子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 南约1°,但是在大连, 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 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 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 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 无几,但烟台靠海,春 天便来得迟了。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2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2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 呢?它也有语言吗?原来是指草木荣枯,候鸟去 来等现象。像这些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现象, 古代的劳动人们称为“物候现象”。今天,让我们 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她们的语言。
背景了解
《大自然的语言》是现代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 创作的科学小品文。此文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 学及其研究的对象,阐述了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 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说明了物 候学的特性与本质。全文综合运用了多种拟人和 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语言浅显确切、简 洁生动、层次清楚,条理明晰,因而通俗易懂。
物候又分为什么呢?
物候是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季节性 现象和在一年中特定时间出现的某些气象、 水文现象的特征。包括三方面: (1)植物物候,又称为作物物候,如各种 植物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等现 象,农作物生育期中的物候现象。 (2)动物物候,如候鸟、昆虫及其他动物 的迁徙、初鸣、终鸣、冬眠等现象。 (3)各种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 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自然现象。
•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刘占祥《经典阅读的三重
境界》:“重读竺可桢学长的《大自然的语
言》,我们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先贤文化功
底的厚重和语言艺术的高妙。”
重点知识了解
你了解物候学吗?
物候学,它是对周期性生物现象的科学研究, 如与气候状况相关的植物开花、动物迁移。 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光照、降水、温度等 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 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主要指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 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此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 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 的工具,一看到这一题目会有“大自然怎么会 有语言”这样的疑惑。但读了文章会恍然大悟, 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 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 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 自然的语言”。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 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运用了拟 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能引起读 者的阅读兴趣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PPT课件
“前者”指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 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后者”指1921年到1930年十年平 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合作探究
第四部分(11-12)
第11段中研究物候学的几个意义能否调 换顺序呢?
不能调换顺序,文中“首先”“对 于”“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共 四层意思,有重有轻,有主有次,是按 照逻辑顺序来排列的,最后再说对山区 农业发展的意义。所以不能随意调换。
文体知识
说明文
(1)说明文是以_说__明__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分:_事__物__说__明__文___、_ _事__理__说__明__文__;按写作方法分:平__实__性__说__明__文__、
_文_艺__性__说__明__文__。 (3)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_特__征__。 (4)说明顺序包括:_时__间__顺__序__、_空__间__顺__序__、 _逻__辑__顺__序__。 (5)说明文语言具有_准__确__、_周__密__的特征。
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 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 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合作探究
第8段说明了什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 序?
第8段说明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运用了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
合作探究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 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中“凡是”一词 能去掉吗?为什么?
合作探究
第2段说明了什么?语言具有什么特点?产 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第2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 明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 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
第二、三句写出了杏花“传语”、 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与农事 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 形象,情趣盎然。

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58张PPT)

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58张PPT)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
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 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引用
列数字
举例子
引用北京的物候记录,将1962年的山桃、杏花等的 花期与1961年和1960年的作比较,为下文说明物候 观测对农业活动有重大作用做铺垫。
4.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
其实,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来去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让我们跟随竺可桢先生一同 去探究《大自然的语言》。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5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备查 03 字词清单 04 初读课文
05 精读课文 06 课堂小结 07 拓展延伸
学习目标
1.熟记 “翩”“谚”“匿”等字的读音;熟记“翩然”“销声匿 迹”“萌发”“悬殊”等字的字形;理解“销声匿迹”“草长莺 飞”等成语的意思;识记有关竺可桢的文学常识。(重点) 2.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重、难点)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把握课文的说明方法。(重、难点) 4.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 究实证的科学态度。(素养)

土润溽暑④
(续表)
三候 王瓜生 麦秋至
举例子
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具体说明物候 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 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打比方
作比较
把生物比作物候观测 的“活的仪器”, 生动形象,突出了生 物在物候观测中的重 要作用。
用生物与气象仪器 作比较,突出了通 过生物观测物候的 特点——灵活多 变,复杂多样。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语言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解读大自然语言,了解生物多样 性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为生物多样性 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利用大自然语言指导生态系统恢复和 重建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可持续性。
应对气候变化
大自然语言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应对 气候变化,制定适应性管理策略。
仿生建筑
仿生建筑是模仿生物形态和结构的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创 造出具有独特美感和实用性的建筑作品,如模仿蜂巢结构 的建筑可以具有良好的隔热和承重性能。
仿生材料
通过模仿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可以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 的新型材料,如模仿贝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可以具有高强度 和轻量化的特点。
05 大自然的气味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种类
01
生物语言
动植物通过声音、行为、化学信号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和交流,如鸟鸣、虫鸣、动物求偶行为等。
03
02
非生物语言
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等现象,以及地震、火山喷 发等自然灾害,都是大自然通过非生物语言传递信息的 方式。
人为语言
人类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和传播自 然界的信息,成为大自然语言的一种扩展形式。
种子传播
吸引传粉昆虫
植物释放芳香气味吸引蜜蜂、蝴蝶等传粉昆 虫,促进繁殖。
某些植物的果实散发出诱人气味,吸引动物 食用并帮助传播种子。
02
01
植物间相互作用
植物通过地下根系释放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实现植物间的相互合作或竞争。
04
03
气味语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A
维持生态平衡
气味语言在食物链中起到关键作用,帮助捕食 者和猎物之间保持平衡。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考点:加点词语(一般为限定性词语)能否删去(能 否替换、有何作用等)
①不能删或不能替换。 ②解释词义。XX词表……,起限制作用。 如“约、左右”表示不确定;“仅、只”为副词,表示限 于某个范围或少数范围;“几乎”表示将近于、接近 于;“大概”表示大致的内容或情况;“大体”表示多数情 形或主要方面;“可能、也许”表示猜测、推测、估计的 情记;“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等等。 ③将词语放在句中说明事物……的特点。 ④删去就不符合原文意思。(避免绝对化/若删去,不符 合实际) ⑤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使文章 内容具体准确,更有说服力
● 本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 通过……(说明方法的具体使用), ● ……(作用)地说明了……(说明内容), 使文章内容具体准确(生动形象),更有说 服力(趣味性)。
析说明方法
句3: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 本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 通过……(说明方法的具体使用), ● ……(作用)地说明了……(说明
文体知识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理说明顺序
理清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默读全文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明更加具体、深刻。 ④作引用:通过引用……资料,鲜明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道理),增强了
说明的权威性、趣味性。 ⑤举例子: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道理),使说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45张PPT)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45张PPT)
3、植物的抽青、发芽等物候现象……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 虑到特殊情况。
1、2题中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第3句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 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本文的语言特点
生动形象:词语优美,描绘的画面生
动形象,多用拟人等修辞手法。
准确严密:措词严谨,用词语从数量、
参考答案: 1.语言生动、优美。这样写既生动、形象地
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关系,也出 色地勾画了大自然的迷人色彩;既以多姿多彩的 画面激起阅读的兴趣,也为下文讲解做好了充分 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2.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
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此外” 一词说程度,表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是除 了经度、纬度、高下差异以外居于次要地位的 又一因素。“平均”一词说范围,表明文中所 述的提早日期是十年的统筹情况,并非专指某 一年。“七种”“十年”“九天”所指明晰, 准确说明了古今差异对物候的显著影响。
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准确严密。
判断说明方法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
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下定义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
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
比1960年迟五六天。
举例子、什么说明方法?

纬度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经度 高下
}(6-10)
古今
学 、 探 索 自
4、研究物候学的意义(11-12)

圈点勾画,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 词语或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加强物候研究促进农业发展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纬度差异
经度差异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大自然的语言
结构梳理
本文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提倡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和研究, 从而促进农业生产。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piān
zài
yán
yùn
hòu
shū

yàn
qiáo
wěi

jīnɡ
字词学习
词语解释
次第: 依次。 翩然: 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 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销声匿迹: 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衰草连天: 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载途: 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既然自然界中的“语言”可以预测许多物候现象,那么就不需要花许多人力物力去研究测量物候现象的仪器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 春天来到人间。
1.第五节有几句话?你能把第一句话换个 说法吗?
2.第五节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3.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告诉人们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大自然的语言 告诉人们什么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晴天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 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谢 谢!
大雁在编队南飞 秋天就在眼前
大雁在编队南飞,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大自然的语言
别以为只有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看见。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 下册第二单元
6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别以为只有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看见。
大自然的语言 告诉人们什么大自然的语言 源自诉人们什么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晴天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个晴天。
大自然的语言 告诉人们什么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晴天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大自然的语言 告诉人们什么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晴天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 春天来到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