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灾害学案

合集下载

中国的生物灾害(教案)

中国的生物灾害(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中国的生物灾害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领域:生物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灾害的定义、类型及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我国主要的生物灾害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4.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生物灾害的定义与类型2. 我国主要的生物灾害及其影响3. 生物灾害的防治措施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灾害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生物灾害的定义与类型。

3. 课堂讲解讲解我国主要的生物灾害及其影响,分析生物灾害的成因。

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生物灾害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关注生态保护,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生物灾害的防治措施。

3. 课堂讲解讲解生物灾害的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4. 互动环节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中生物灾害的防治措施及效果。

5. 总结提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近年来生物灾害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成果。

2. 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针对生物灾害的防治措施。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检查学生对生物灾害定义、类型及特点的掌握情况。

2. 技能应用:评估学生分析实际案例、提出针对生物灾害防治措施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是否表现出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保护意识的态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生物灾害相关内容。

2. 网络资源:关于生物灾害的最新研究、案例分析等。

3. 图片资料:生物灾害实例图片。

4. 实验器材:用于展示生物灾害防治方法的实验器材。

八、教学建议1.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灾害案例进行分析。

中国的生物灾害学案(人教版选修5)

中国的生物灾害学案(人教版选修5)

2.5 中国的生物灾害 学案【学习目标】1. 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

2. 基于洪涝和旱灾对农业的危害,理解生物灾害加剧我国农业灾情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农作物病虫害1、农作物病虫害的类型有哪些?2、阅读教材图2.41—2.43分析农作物病虫害灾情东西相比有何差异,原因是什么?二、森林病虫害1.危害⎩⎨⎧损害⑧破坏⑨2.主要害虫三、蝗灾与鼠害1、蝗虫的发生与旱涝有什么样的关系?2、两大类鼠害区的分布地区及种类如何?【课堂检测】1.关于于蝗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蝗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 B .危害最严重且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灾害 C .东亚飞蝗对我国华北、华东危害最大D .多雨天气利于蝗虫幼虫成长,所以蝗灾经常与水灾链性发生2.关于我国水稻病害的正确叙述是( )A .主要分布在南岭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班序 姓名1 2 3 4 5 6 78松 毛 虫类型 分布海拔 气温 常发区 低于⑩____米 ⑪____以上 偶发区⑫________米10℃~25℃C.长江以南双季稻种植区危害最为严重D.北方无水稻病害发生3.下列属于我国棉铃虫常年重发区的是()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辽宁D.四川4.下列虫灾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的是()A.黏虫B.松毛虫C.蝗虫D.稻螟5.有关我国蝗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历史上造成过重大灾难的害虫首推蝗虫②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已基本消灭③由于蝗虫有远距离迁飞特征,因而不能用飞机来灭蝗④历史上蝗灾曾经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6.黄淮平原农业区域为重蝗灾区的原因主要是( )A.农药灭虫效果差 B.旱涝灾害多发 C.飞蝗天敌少 D.周边地区飞入多7.鼠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已造成很大威胁,我们应加强灭鼠保粮工作,下列措施中最科学的是( )A.加大毒鼠强的投放力度 B.人人参与,捕捉老鼠C.将地面硬化,让其无藏身之地 D.生态灭鼠,保护和饲养老鼠的天敌8.我国下列地区中,森林鼠灾危害最严重的是()A.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B.东北东部、华北大部、西北C.东北东部、华北中部、西北D.东北中部、华北北部、西北9.(2011年山东十七市联考)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生物灾害(教案)

中国的生物灾害(教案)

中国的生物灾害(教案)章节一:生物灾害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生物灾害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认识我国主要的生物灾害种类。

教学内容:1. 生物灾害的定义与分类2. 生物灾害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 我国主要的生物灾害种类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生物灾害的概念和例子。

2. 讲解生物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3. 分析生物灾害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 介绍我国主要的生物灾害种类。

5.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对生物灾害的了解和经验。

章节二:植物病虫害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分类和发生原因。

3. 认识我国常见的植物病虫害。

教学内容:1. 植物病虫害的定义和特点2. 植物病虫害的分类和发生原因3. 我国常见的植物病虫害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植物病虫害的概念和例子。

2. 讲解植物病虫害的定义和特点。

3. 分析植物病虫害的分类和发生原因。

4. 介绍我国常见的植物病虫害。

5.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对植物病虫害的了解和经验。

章节三:动物疫情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疫情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动物疫情的分类和传播途径。

3. 认识我国主要的动物疫情。

教学内容:1. 动物疫情的定义和特点2. 动物疫情的分类和传播途径3. 我国主要的动物疫情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动物疫情的概念和例子。

2. 讲解动物疫情的定义和特点。

3. 分析动物疫情的分类和传播途径。

4. 介绍我国主要的动物疫情。

5.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对动物疫情的了解和经验。

章节四:病害植物和害虫的防治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病害植物和害虫的防治方法。

2. 掌握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 认识常见的病害植物和害虫防治剂。

教学内容:1. 病害植物和害虫的防治方法2. 物理防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3. 化学防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4. 生物防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5. 常见的病害植物和害虫防治剂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病害植物和害虫的防治方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中国的生物灾害》word学案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中国的生物灾害》word学案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中国的生物灾害》word 学案1【学习目标】 了解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难——蝗灾和鼠害的危害和地域分布状况。

蝗灾与鼠害1.蝗灾(1)危害⎩⎪⎨⎪⎧ 危害农作物和① 严峻威逼② 、③ (2)性质:危害最严峻的④________性生物灾难(3)种类⎩⎪⎨⎪⎧ 飞蝗:危害最严峻,成灾率⑤ 东亚飞蝗:对我国危害最大(4)分布⎩⎪⎨⎪⎧要紧分布区:华北和⑥ 各省重灾区:⑦ 平原的农业区 (5)成因 前期⑧______ 少雨 ⇓ 雌蝗产卵后期 多雨⇓⑨________蝗灾爆发2.鼠害(1)危害:糟践⑩____________,破坏草原并危害林木,传播⑪________,危害人体健康。

(2)特点:面积广、⑫________、危害大,对农、林、牧业造成的缺失相当严峻。

(3)分布鼠类 分布 常见鼠种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东北、⑬________和西南区的大部、华东和⑭________的全部褐家鼠、⑮________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 西北区的大部、⑯________大部,东北、⑰______区的边缘地带小家鼠、 ⑱______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我国的蝗灾蝗灾是重要的生物灾难之一,它们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还对草场、森林造成严峻威逼。

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我国蝗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我国历史上造成过重大灾难的害虫首推蝗虫②由于农业现代化的进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已差不多消灭③由于蝗虫有远距离迁飞特点,因而不能用飞机来灭蝗④历史上蝗灾曾经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难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2.有关飞蝗的生活适应的叙述,正确的有()A.群聚和远距离迁飞B.群聚和近距离生存C.散居和远距离迁飞D.散居和远距离生存考查点2我国的鼠害3.黄淮平原农业区域为重蝗灾区的缘故要紧是()A.农药灭虫成效差B.旱涝灾难多发C.飞蝗天敌少D.周边地区飞入多4.鼠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已造成专门大威逼,我们应加强灭鼠保粮工作,下列措施中最科学的是()A.加大毒鼠强的投放力度B.人人参与,捕捉老鼠C.将地面硬化,让其无藏身之地D.生态灭鼠,爱护和饲养老鼠的天敌方法技巧练方法图解法分析蝗灾与旱灾的关系关于蝗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蝗灾是危害最严峻的爆发性生物灾难B.危害最严峻且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灾难C.东亚飞蝗对我国华北、华东危害最大D.多雨天气利于蝗虫幼虫成长,因此蝗灾经常与水灾链性发生方法技巧“摸索”教材P601.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以事实说话。

中国的生物灾害-中图版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

中国的生物灾害-中图版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

中国的生物灾害-中图版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一、生物灾害基本概念生物灾害是指生物环境中发生的、对人类和物种造成经济和社会损失的事件。

生物灾害包括病害、害虫、害兽、荒漠化、沙漠化、土壤侵蚀等。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生物灾害给中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病虫害对农作物造成的直接损失巨大,包括减产、死亡等。

荒漠化、沙漠化和土壤侵蚀对土地的破坏也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

二、中国的主要生物灾害1. 病害(1)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和稻红叶病毒引起的,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

每年中国水稻产量的10%以上会因为稻瘟病受到影响。

(2)棉花灰霉病棉花灰霉病是由棉花灰霉菌引起的,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棉花病害之一。

每年中国棉花产量的5%以上会因为灰霉病受到影响。

2. 害虫(1)棉铃虫棉铃虫是一种重要的棉花害虫,危害棉花。

每年棉花产量的10%以上会因为棉铃虫受到影响。

(2)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重要的传病害虫,传播稻瘟病、稻黄扁叶病等。

每年中国水稻产量的10%以上会因为稻飞虱受到影响。

3. 荒漠化中国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荒漠化国家之一。

目前,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到2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0%以上。

4. 沙漠化中国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到13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3.6%以上。

沙漠化造成的土地贫瘠、植被破坏等问题十分严重。

5. 土壤侵蚀中国是世界上土地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土壤侵蚀造成了大量农田的减产和荒漠化等严重问题。

三、生物灾害防治(1)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主要包括土壤保持、植被恢复和治理工程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地质量,增加土地保护能力。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主要包括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害虫和病菌的侵害,促进作物生长。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利用天敌和捕食者控制害虫和病菌的数量。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同时可以提高作物品质。

四、总结生物灾害给中国农业生产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也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中国的生物灾害-中图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

中国的生物灾害-中图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

中国的生物灾害-中图版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介绍中国的生物灾害,包括生物灾害的定义、类型、原因以及防治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生物灾害的现状和影响;
2.认识生物灾害的类型和特点;
3.掌握生物灾害的原因和发生机理;
4.了解生物灾害的防治措施和应对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生物灾害的类型和原因、防治措施和应对方法。

2.教学难点:生物灾害的原因和发生机理。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授课、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5.1 课前导入
通过讲述生物灾害的影响、新闻案例或者视频来引起学生对此类灾害的关注。

5.2 概念解释
1.生物灾害的定义;
2.生物灾害的分类及特点。

5.3 生物灾害的原因和发生机理
1.生物灾害的起因;
2.生物灾害的发生机理;
3.生物灾害的危害。

5.4 生物灾害的防治措施和应对方法
1.生物防治的原则;
2.生物防治的方法;
3.综合防治方法。

5.5 案例分析
通过对历史上的生物灾害案例进行分析,了解生物灾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5.6 总结
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生物灾害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工具
投影仪、PPT、讲义、黑板、笔等教学工具。

七、教学评估
采用课堂小测和作业的形式,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

八、教学扩展
通过宣传、实地考察等方式,提升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5.2.4中国的生物灾害学案

5.2.4中国的生物灾害学案

2.4中国的生物灾害编写人:宋涛审核人:李晓春学习目标:1.了解危害中国农作物的主要虫害、虫害造成的危害、虫害的分布。

2.了解鼠害及中国鼠害发生的主要地区。

3.了解外来物种的入侵及其带来的危害。

重、难点分析1.学习重点:中国主要生物灾害的类型、危害及主要分布地区。

2.学习难点:蝗虫、螟虫、黏虫等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一、虫害的分布与危害1.蝗虫(1)分布:蝗虫的多发区为和的沿海滩涂,、、河的沿岸滩地,、的低洼地。

(2)危害:对农作物造成灾害。

(3)防治:和。

2.水稻螟虫(1)分布:是我国的主要害虫,近年有向扩散的趋势。

(2)危害:造成水稻、,甚至大面积死亡。

(3)防治:、和。

3.黏虫(1)分布:主要分布在华南到东北的广大。

(2)危害:严重。

(3)防治:、和方法。

4.松毛虫(1)分布:广泛。

(2)危害:危害森林。

二、鼠害的分布与危害1.鼠害的危害:糟蹋粮食、造成、破坏。

危及和的安全、传播。

2.鼠害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及等。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1.读课本图2-4-1和2-4-2,描述中国历史上蝗神庙与蝗灾分布的关系;中国历史上蝗神庙与蝗灾分布的特点;为什么这些地区多蝗灾?★★★2.鼠害对草原地区有哪些危害?第三部分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我国东北地区农林业病虫害较少的原因是()A.纬度高,气温低B.生物天敌多C.人口多,诱捕多D.农药灭害强★★2.下列灭蝗措施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的是()A.捕杀成虫B.农药灭虫C.点火焚烧D.投放天敌★★★3.有关我国蝗灾现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黄河河滩、沿海滩涂是危害最重的地区B.近年来,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蝗虫在我国已基本消失C.我国现今可实施飞机灭蝗D.受异常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蝗灾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4.黄淮平原农业区域为重蝗灾区的原因主要是()A.农业灭虫效果效果差B.旱涝灾害多发C.飞蝗天敌少D.周边地区飞人多★★★5.有关我国鼠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农田鼠类每年吃掉的粮食与我国每年进口的粮食数量大致相等B.鼠害只会加剧草原退化,草原退化不会使鼠类密度增加C.近年来,由于灭鼠技术得当,我国林业鼠害已越来越轻D.鼠类不会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某地洪涝过后,水位降落和干旱,出现大量适于某种害虫生活和繁殖的荒地、草滩,引发害虫灾害。

《中 国的生物灾害》 教学设计

《中 国的生物灾害》 教学设计

《中国的生物灾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生物灾害的主要类型,如蝗灾、鼠灾、病害、虫害等。

(2)掌握生物灾害的成因、危害及分布规律。

(3)学会运用地图、资料等分析生物灾害的特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生物灾害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的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中国主要生物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

(2)生物灾害的分布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

2、教学难点(1)分析生物灾害的成因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探讨生物灾害的防治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蝗灾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生物灾害的了解,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生物灾害的概念和类型(1)讲解生物灾害的定义,强调是由生物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害的灾害。

(2)介绍中国常见的生物灾害类型,如蝗灾、鼠灾、病害、虫害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2、蝗灾(1)展示蝗灾的图片和资料,介绍蝗灾的危害,如破坏农作物、影响粮食产量等。

(2)分析蝗灾的成因,包括气候因素(干旱、高温等)、生态环境破坏、蝗虫的繁殖能力等。

(3)探讨蝗灾的分布规律,重点介绍我国蝗灾的主要发生地区。

3、鼠灾(1)讲述鼠灾的危害,如啃食农作物、传播疾病等。

(2)分析鼠灾的形成原因,如栖息地破坏、食物来源丰富、繁殖能力强等。

(3)了解鼠灾的分布特点,以及不同地区鼠灾的类型差异。

4、病害和虫害(1)以常见的农作物病害和虫害为例,如小麦锈病、水稻螟虫等,介绍病害和虫害的危害。

(2)讲解病害和虫害的发生原因,包括气候条件、农作物品种、种植方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