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工艺规程-风源系统

合集下载

供排风维修技术规范标准

供排风维修技术规范标准

供排风维修技术规范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供排风维修的技术规范标准,以确保供排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工作的安全性。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和设施的供排风系统的维修工作。

2. 术语定义- 供排风系统:指任何用于排除或引入空气的系统,包括通风系统、排气系统等。

3. 供排风维修要求- 3.1 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包括但不限于通风系统维修、设备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 3.2 维修人员应确保在进行供排风维修作业时,安全第一,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 3.3 维修人员应按照制定的维修计划进行作业,并及时记录相关的维修信息和维护记录。

- 3.4 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供排风系统的设备和部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 3.5 维修人员应定期对供排风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排风效果。

4. 维修程序- 4.1 维修前,维修人员应对维修对象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定维修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 4.2 维修人员应根据维修计划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并确保其适用于维修对象的特点。

- 4.3 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循相关的安全步骤和操作指南。

- 4.4 维修完成后,维修人员应对维修结果进行检查,确保维修达到预期效果。

- 4.5 维修人员应及时记录维修信息和维护记录,包括维修的具体内容、所用材料和工具等。

5. 维修质量控制- 5.1 维修人员应对维修质量进行自查和互查,确保维修工作符合技术规范标准。

- 5.2 维修人员应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配合进行维修质量的抽查和评估。

- 5.3 如发现维修存在质量问题,维修人员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维修质量得到改善。

6. 维修安全管理- 6.1 维修人员应了解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维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

- 6.2 维修人员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并正确使用。

- 6.3 维修人员应随时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排除维修中的安全隐患。

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控制原理与检修流程

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控制原理与检修流程

有 的汽车 装有 油水 分离 器 。
气 管 的 真 空 度 较 高 , 体 被 吸 向 右 侧 阀
( 气 管 侧 ) 阀 口气 流 流 通 截 面 减 进 , 少 , 入 气 缸 的 窜 气 量 较 少 , 避 免 吸 以
三、 系统检 修流 程及 技 术 要求
1 常 见 故 障 现 象 .
结 构 如 图 3所 示 , 是 真 空 控 制 单 向 他 计 量 阀 。在 怠速 和 小 负荷 时 , 于进 由
微 粘 连 现 象 。 了 能 减 少 冷 的机 油 蒸 为
气 集 结 在 节 气 门 体 上 , 的 并 固化 ,当汽车 放置 一 段 时 间后 , 就
会 导致 节 流 阀 片 在 节 流 孔 内发 生 轻
拆下通 风 软管 。
( 从 气 门罩 盖 上 拆 下 曲 轴 箱 通 2)
风 阀。
P V阀可随发动机运转状况 自 C 动 调 节 吸 入 气 缸 的 窜气 量 。 C 阀 的 PV
P CV 阀 和 通 风 软 管 进 入 进 气 歧 管 。 发 动 机 工 作 时 , 气 管 处 的 吸 力 将 曲 轴 进 箱 内的混 合 气 吸入 进气 管 , 新鲜 混 与
合 气 一 起 进 入 气 缸 再 次 燃 烧
发 动机 处在 冷机 状 态 时 , 油蒸 机
气 会 在节 气 门 孔 和 节 流 阀 片 上 沉 积
损。
空气 和 窜 出气 缸 的混合 气 先混 合 , 混
合 后 的 气 体 通 过 缸 盖 上 的 出气 孔 、
熄 火 后 , CV 阀 应 该 关 闭 否 则 , 油 P 机
蒸气 容 易挥 发到进 气 管 中。
( P V 阀卡滞 。 2) C 3系 统 检 修 . ( 从 曲轴 箱 通 风 阀 ( C 阀 ) 1) P V 上

轨道交通车辆风源及管路系统—风源系统及附件

轨道交通车辆风源及管路系统—风源系统及附件

c.关闭空气干燥器出口的截断塞门
2
把试验软管连接到测试接口上,并将空气排出
3
把集油器放置在微孔机油滤清器的下方集油
技术要求 防止意外动车 排空管路中压缩空气
4
用适当的工具,松开手动排放装置上的蝶形螺母,沿逆时针方向大约拧4圈
5
通风除掉油污
防止油液污染环境
6
沿顺时针方向手动拧紧排放装置上的翼型螺钉
7
除去手动排放装置和壳体配合面上的残留油污
4.工作原理
压力传感器包含一个压力传感元件和一 个电子元件。 压力传感元件中的不锈钢隔板将气体与 电路隔开。
引脚 信号 范围值
1 电源 12-30VDC
2 闲置

3 输出信号 4-20mA
压力传感器把气压或液压转变成相应的电 4
闲置

压信号。
4.工作原理
压力传感器可用来测量0-10bar范围内的气体压力,在0和10.00巴之间 ,相应的输出信号范围为4至20mA
检查司机室内总风压力表 显 示 的 压 力 值 在 750-900 kPa之间
找到供风模块上的安全阀
沿与弹簧力相反的方向旋松排放螺栓e,打开阀座V,并从排气口B
排出气体
检查管螺纹和阀体是否被损坏
确保铅密封完好无损
确保阀体a上的标识清楚
6 如果阀门打开,并开始排气,表明安全阀的工作状态良好
7
如果发现安全阀有被损坏的迹象,或者如果规定的排气压力或关闭 压力值超出技术规范的要求,就必须更换安全阀
8 重新拧紧排放螺栓e
压力传感器
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机维护与运用
1.供风系统附件
微孔油过滤器 安全阀 压力传感器 截断塞门 检修与维护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施工工艺标准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施工工艺标准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施工工艺标准1.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施工准备2.1仪器仪表要求及主要仪表工具:2.1.1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鉴定文件。

2.1.2严格执行计量法,不准在调试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仪器仪表。

2.1.3必须了解各种常用测试仪表的构造原理和性能,严格掌握它们的使用和校验方法,按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测试。

2.1.4综合效果测定时,所使用的仪表精度级别应高于被测对象的级别。

2.1.5搬运和使用仪器仪表要轻拿轻放,防止震动和撞击,不使用仪表时应放在专用工具仪表箱内,防潮湿防污秽等。

2.1.6测量温度的仪表;测量湿度的仪表;测量风速的计仪表;测量风压的仪表;其它常用的电工仪表、转数表、粒子计数器、声级仪、钢卷尺、手电钻、活扳子、改锥、克丝钳子、铁锤、高凳、手电筒、对讲机、计算器、测杆等。

2.2作业条件2.2.1通风空调系统必须安装完毕,运转调试之前会同建设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全部符合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才能进行运转和调试。

2.2.2通风空调系统运转所需用的水、电、汽及压缩空气等,应具备使用条件,现场清理干净。

2.2.3运转调试之前做好下列工作准备:2.2.3.1应有运转调试方案,内容包括调试目的要求,时间进度计划,调试项目,程序和采取的方法等;2.2.3.2按运转调试方案,备好仪表和工具及调试记录表格;2.2.3.3熟悉通风空调系统的全部设计资料,计算的状态参数,领会设计意图,掌握风管系统、冷源和热源系统、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2.2.3.4风道系统的调节阀、防火阀、排烟囱、送风口和回风口内的阀板、叶片应在开启的工作状态位置。

2.2.4通风空调系统风量调试之前,先应对风机单机试运转,设备完好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调试工作。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文件大唐集团制〔2005〕4号关于印发《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集团公司各分支机构、子公司,各直属企业:为加强集团公司系统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局面的稳定,制定《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二OO五年一月二十五日主题词:集团公司安全管理规定通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 2005年1月25日印发附件: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局面的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重大危险源分为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集团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品,且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规定,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件规定,属于申报登记范围内的设备、设施、场所、危险品等。

集团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指:除国家规定的危险源以外,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火灾、爆炸、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以及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设施、场所、危险品等。

国家、集团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范围见附表1、2。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各分支机构、子公司,各直属企业。

第二章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第四条集团公司的工作职责(一)组织全系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二)制定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三)建立健全集团公司系统重大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完善预测、预警、预案工作;(四)部署、组织制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及开展演练,组织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五)组织或参加重大危险源造成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六)对直接监督管理的重大危险源做到可控在控。

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从大的方面讲:
关键在于管理 重点在于落实 中心在于全员参

管理 落实 全员参与
“关键在于管理”
首先你要知道,管理的关键点(容易引发事 故的点)在哪里?
能源介质的停、送环节
特种作业 员工精神状态
突发事件的处理 教育培训要到位
重点在于落实
主要落实 检修作业的现场实施
1、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的落实; 2、检修组织措施的落实;
净。 6、应对设备进行试压、试漏、调校安全阀、仪表和连锁装置,
并记录。
第三章 常见的检修伤害跌、砸、碰伤、机械伤害 触电 中毒、腐蚀、窒息 火灾、爆炸
防止高空摔跌、砸、碰伤事故
1. 脚手架应合格; 2. 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工具袋; 3. 工作面下面应有围栏、安全警示标志或其它防
8.拆卸前应先熟悉所拆部位的结构,零部件之间的 相互关系和作用,并严格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 防止盲目拆卸或方法不当而造成关键零部件的损坏。 拆卸下来的零部件应妥善放置,防止生锈、变形同 时还要考虑便于寻找。 9.拆卸时应遵循“由上到下”、“由外到内”、 “由部件到零件”的原则进行,对不易拆卸或拆后 降低连接质量和损坏的应尽量避免拆卸。 10.电机欲冲击零件时,必须垫上软衬或用软材料 做的锤子或冲棒,以防损坏零件表面。 11.在修理过程中,首先应对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进 行清洗,然后对尺寸和形位精度及损坏情况进行检
当在一处作业时,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 是否采取措施控制了?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 整个检修组织在检修中是否贯彻落实本身
中心在于全员参与
任何一个环节、一个工序、一个人的工作质量, 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检修安全。
要做好安全无事故,就必须调动起大家的安全意 识,只有全员参与安全,大家才都会安全。

内燃机车风源净化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内燃机车风源净化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DF10D 型和GK1E31型内燃机车风源净化系统均是由JKG1型空气干燥器、油水分离器、电磁排污阀和各种阀等组成,它对机车的正常运行具有很大作用,但也易发生各种故障。

如何正确判断故障并处理,是实际工作中需面临的课题。

笔者对实际运用中出现的一些故障现象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风源净化系统的处理和检修效率,并指出维护要点。

1风源净化系统工作原理压缩空气的净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般要经过冷却、油水分离和干燥3个环节。

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参数应尽量做到合理的匹配。

DF10D 型和GK1E31型机车的净化系统布置在第一总风缸之前,从而可以解决第一总风缸的排水和锈蚀问题,同时还可以使空气压缩机达到无负荷起动目的[1-2]。

风源净化系统装置见图1。

JKG1型空气干燥器是一种无热再生双塔式可连续工作的压缩空气除湿装置,由干燥塔、电控器、进气阀、排气阀、电空阀等组成,它是风源净化系统的重要部件,用以清除压缩空气中的油分、水分、砂尘、飘尘等有害杂质。

经过净化后的空气可避免机车、车辆空气管系产生冷凝水而发生冻结和锈蚀现象,消除压力空气的输送和阀类卡死等故障,防止因空气中的杂质而引起的制动失灵。

因此,采用该装置对保证行车安全、延长制动机检修周期和使用寿命有良好的效果。

空气干燥器的运行与空气压缩机的工况相联系。

当风泵输送压缩空气时电气控制器工作,这时一个电空阀处于得电供气状态,另一个电空阀处于失电排气状态,进、排气阀工作,从油水分离器出来的压缩空气进入干燥塔,两塔交替进行干燥,然后经过干燥的空气进入总风缸备用。

由电控器控制,当空气压缩机工作时间与干燥器的转换周期(90s )相同时,自动转换,另一个干燥塔开始运行,如此两塔交替进行,见第74页表1。

内燃机车风源净化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王磊收稿日期:2019-03-08;修回日期:2019-04-09作者简介:王磊(1970-),男,山西运城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设备管理研究,E-mail :2754256620@ 。

风表检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风表检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风表检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前言风表检修工作是与风力发电等相关行业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进行风表检修工作时,保障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风表检修工作的安全技术操作,确保风表检修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

二、操作前准备1. 在进行风表检修工作前,首先需要确保已经参加了相关的安全培训,并且熟悉本操作规程的内容。

2. 确认风表检修工作所需的工具、设备已经准备齐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3. 在开始工作前,需要对风表所在位置的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危险物质或者障碍物存在。

三、工作环境安全措施1. 在工作现场设置标示牌,提醒他人注意,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2. 在风表检修工作现场,应该统一着装,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工作服、安全鞋、安全帽、耐酸碱手套等。

3. 操作人员在工作时,禁止穿戴任何松散的衣物,以免被卷入旋转的机械部件中。

四、风表检修操作1. 检修工作应按照风表检修工作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严禁擅自更改检修方法或者跳过重要的检修步骤。

2. 检修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不得擅自开关或者拆卸设备。

如需开关或拆卸设备,必须获得相关负责人的批准和指导。

3. 在检修过程中,禁止触摸高温部件,若需接触高温部件,需佩戴耐高温手套,并保持手套的干燥。

4.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专心、细心。

若发现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予以报告,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五、应急措施1. 在发生任何事故或意外情况时,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紧急报警。

2. 在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3. 在紧急情况下,应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计划进行紧急疏散,并确保人员的安全。

六、操作完毕与清理1. 在检修工作结束后,应该对工作现场进行清理,清除周围的垃圾、工具等杂物,确保工作现场的整洁。

2. 对使用过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清点,如有损坏或者失效的设备,应及时报告并更换。

七、总结与反思风表检修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要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内六角扳手将温控阀外部螺堵拧开;
2.更换温控阀阀芯组件;
3.更换螺堵紫铜垫,O型圈;
4.拧紧外部螺堵,不渗漏油
检查阀芯
两年后更换磨损件、密封件
更新磨损零件及密封件
更换
序号
壹星公司
检修工艺规程
共7页
第5页
文件编号:YX-YFD-JX01
版本号
A0
部件名称
检验标准
检修方法(使用设备、工具)
日检
周检
5.按拆卸的反顺序安装冷却器。
检查
清洁
拆下
检修
检修或更换
更换
12
电机
运转平稳,无阻滞现象,声音均匀和谐、无异音,外表面无污损、碰伤,连接牢固。
拆装工作步骤:
1.切断电源,拆除电机接线;
2.拆除电机;
3.解体电机联轴器,风叶轮;分别拆除电机前、后端轴承座盖板,端盖,转子;
4.根据部件磨损及电机使用时间,确定更换轴承;定子线圈清漆、烘干与更换;转子平衡检查;
日检
周检
月检
年检
中修
大修
9
最小压力阀
运行时,能让系统快速升压至450-600kPa , 然后向外供气,在小于450kPa时,系统压力表指针应无移动,当大于600kPa时,指针应向数值增加方向摆动;
停机时,快速止回,避免高压气返回系统。
在拆卸工作前注意:
1.关断电源,须待子系统压力卸尽,机组已冷却。
2.拆除最小压力阀阀座的螺丝;
3.装上新的油过滤器,并按顺时针方向用手旋紧。
检查
检查
检测
更新,见检修方法
更换
更换
5
油细分离器
同上
同上
检查
使用2年更新
5
6
回油观油镜
1.空压机工作时,从回油观油镜中应看到有油流动。停机时不倒流。
2.无漏油
拆装工作步骤:
1.用开口扳手拧松,回油观油镜管接头螺母;
2.更换后重新连接油管。
目视检查
使用2年拆下检测或更换
3.取出最小压力阀各组件,检查各组件有无损伤与明显磨损;
4.更换损伤,磨损件与密封件;
5.更换平垫,并重新装好;
6.开机检查开启压力
检查,
两年后更换磨损件、密封件
更新磨损零件及密封件
更换
10
温控阀
机体内油温80±3℃时,直通路开启通向冷却器,通道开启;81℃全开启,开启后测试油温,应稳定数值波动范围小。
目视
检查
2
管路气密性检查
无漏气或润滑油渗漏
1.将检漏剂喷在硬管与接头连接处,应无冒泡现象。
2.仔细检查油管,用干净棉布擦拭,检查应无油污。
检查
2
管路气密性检查
无漏气或润滑油渗漏
3
空气滤清器
1.检查空气滤清指示器是否红色;
2.打开后盖,检查滤芯是否固定好;
3.空滤器外壳完好无损。
拆装工艺步骤:
1.打开空气滤清器后盖;
3.用开口扳手装上经检查合格的安全阀并拧紧。
使用2年拆下检测或更新
更换
更换
8
进气阀
开机时:
进气阀门打开,工作正常,无异音;
停机时:
约14秒钟,系统压力卸压,降至0.3M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下,能听见卸荷声,无喷油现象。
拆装工作步骤:
1.拆除与进气阀相连接的高压气管和螺丝;
2.拆解进气阀,更换阀内的各种O型密封圈;
2.应2分钟交替工作一次,对应再生排放阀开启。
3.电磁阀正常排污。
干燥器拆装工作步骤:
1.拆下干燥器输入、输出连接管;
2.用六角扳手拆下干燥器吊架;
3.用六角扳手拆下干燥器端盖(不带气缸的一边);
4.倒出吸附剂;
5.将漏斗放置在孔中,倒入新的吸附剂;
6.重新装回密封圈和端盖并紧固;
7.安装、测试
按标准2、3项内容检查
3.检查圆锥、圆柱弹簧与各个组件有无磨损痕迹,必要时更换;
4.按拆解的反顺序组装进气阀并装在机头上;
5.进行开、停机检查
检查
使用两年后拆下,更换磨损件、密封件
检查,更新磨损零件及密封件
更换
序号
壹星公司
检修工艺规程
共7页
第4页
文件编号:YX-YFD-JX01
版本号
A0
部件名称
检验标准
检修方法(使用设备、工具)
同日检
按标准1、2、3项内容检查
清洁滤芯、更换滤芯
更换滤芯
更换滤芯及吸附剂及磨损件
过滤器拆装步骤:
8.逆时针方向拆下滤筒;
9.逆时针方向转动拆下滤芯;
顺时针装入新滤芯和滤筒。
序号
壹星公司
检修工艺规程
共7页
第7页
文件编号:YX-YFD-JX01
版本号
A0
部件名称
检验标准
检修方法(使用设备、工具)
日检
周检
月检
年检
中修
大修
14
润滑油质量检查
无浮化或碳化,油质清晰,无固体悬浮物出现
换油步骤:
1.让空压机运行5~10分钟后停机,使油温上升以利排放;
2.待确定空压机完全卸压后,断开车辆供给风源系统的动力电源;
3.缓慢地拧松加油塞即可,使空气能顺畅地进入油罐,以利放油;
4.细心地(小心烫伤)旋开放油螺塞,旋上放油嘴以顶开放油塞将油放入置于放油螺塞下面的容器中;
YFD-0.9/9风源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编 制:
校对
审 核:
批 准:
株洲壹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序号
壹星公司
检修工艺规程
共7页
第1页
文件编号
YX-YFD-JX01
版本号
A0
部件名称
检验标准
检修方法(使用设备、工具)
日检
周检
月检
年检
中修
大修
1
外观
1.整机无缺件;
2.紧固件无松动;
3.油位正常;
4.整机无异音、振动,噪音无异常。
2.检查空气滤清器壳体内表面和滤芯是否干净(如果滤芯积尘严重或有油污,则要更换滤芯);
3.对空气滤清器壳体内表面清洁;
4.装入滤芯;
5.装回后盖。
按1项检查
按2项检查
使用1年更换滤芯
更换
更换
序号
壹星公司
检修工艺规程
共 7 页
第 1 页
文件编号
YX-YFD-JX01
版本号
A0
部件名称
检验标准
检修方法(使用设备、工具)
5.组装电机,空载试运行。
按检验标准检查
检修
检修
修理或更换
序号
壹星公司
检修工艺规程
共7页
第6页
文件编号:YX-YFD-JX01
版本号
A0
部件名称
检验标准
检修方法(使用设备、工具)
日检
周检
月检
年检
中修
大修
13
空气净化单元组件
1.用压力露点仪检查,双塔干燥器空气质量应≦-40℃应(从开机至-40℃用时应小于3分钟)。
日检
周检
月检
年检
中修
大修
4
油过滤器
表面清洁,无凹陷无破损;结合面不渗漏油
更新拆卸:
在拆卸工作前必须注意:
A)拆卸油过滤器必须有足够的拆卸空间;
B)空气压缩机必须已经冷却;
C)空压机内压力已泄尽;
D)电源必须处于关断状态。
工作步骤:
1.使用 专用皮带扳手,夹住滤筒;
2.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拆下旧的油过滤器;
更换
更换
序号
壹星公司
检修工艺规程
共 7 页
第 3 页
文件编号:YX-YFD-JX01
版本号
A0
部件名称
检验标准
检修方法(使用设备、工具)
日检
周检
月检
年检
中修
大修
7
安全阀
在设定值±20kPa时动作,压力超过设定值极限时向外排气为正常。
拆装工作步骤:
1.用开口扳手拆下安全阀;
2.将安全阀安装在专用检测工装上检测(经检测数值不符或失效,应更换);
拆装工作步骤:
1.拧松管接头,拆下连接气管;
2.拆下压力控制器;
3.拆下连接线路;
4.在专用气压测试台上检测或调校;
5.重新连线并安装控制器;
6.安装连接气管
检查
检测,两年后拆下或更换
检测、更换
更换
7.5~9.0bar
当系统压力低于7.5bar时,风源系统自行启动运转,供风至9.0bar时自动停机。
5.油放尽后拧紧放油螺塞;
6.加新油至“MAX’油位后旋紧加油螺塞;
7.打开动力电源,开机试运行三分钟后停机,待空压机完全卸压后, 再关断车辆动力电源,旋开加油螺塞,再次检查油位,并补充加油至MAX油位
检查
换油
换油
换油
15
压力控制器
7.0~7.5bar
当系统压力低于7bar时,风源系统自行启动运转,供风至7.5bar时自动停机。
月检
年检
中修
大修
11
冷却器
1.无灰尘或脏物堵住出风口外表面清洁;
2.各油气接头不渗漏
拆装工作步骤:
1.拆除与冷却器连接的油气管道;
2.拆除与导风罩连接的螺丝,卸下冷却器(注意:拆冷却器时,应将油冷却通道中的残留润滑油倒出);
3.用风枪或清洁剂清洗;
4..用往冷却器中注入压缩气体后置于水中检查的方法,检查冷却器通道是否出现泄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