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第一篇 考点系统复习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2021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第一部分-第五单元-第18课时-常用仪器与实验基本操作

不能加热
(续表) 仪器
用途
注意事项
酒精灯
用于加热
详见本讲考点2的“物 质的加热”部分
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
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 ___清__洗__干__净___,再去吸
滴瓶 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 取其他液体;滴瓶上的
液体药品
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
不可用水冲洗
铁架台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
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物右码;加砝码时,先 大后小(精确度为__0_.1___g)
量筒:10 mL量筒的精确度为__0_.1___mL 漏斗(或分液漏斗)
镊子(取_块____状固体)、药匙(取__粉__末__状固体)、 胶头滴管(取少量_液__体___)
试管夹、铁架台、坩埚钳 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等
(2)刷洗:须转动或上下移动___试__管__刷___,但用力不能过猛。 (3)洗涤干净的标志:内壁上附着的水既不___聚__成__水__滴___,
也不__成__股__流__下____。
5.实验室安全知识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浓 酸 : 用 大 量 的 水 冲 洗 → 涂 3% ~ 5%
浓酸、浓碱溅到皮肤或 的NaHCO3溶液
—
(续表) 仪器
漏斗
试管夹 玻璃棒
用途 用作加液器,将液体注入小 口径容器中;用于过滤
用于夹持试管 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注意事项 不可加热 防止烧损和腐蚀
—
温馨提示 玻璃棒在初中实验中常见的作用
实验操作
作用
固体配制溶液
搅拌,加快溶解
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搅拌,使混合均匀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搅拌,加快反应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复习默写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简化和符号化表示。
默写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九年级化学知识点的化学方程式,供参考:1.金属与非金属的单质反应:-钠与氯化铜反应:2Na+CuCl2->2NaCl+Cu-铁与硫反应:Fe+S->FeS2.金属活动性序列和金属的置换反应:-镁与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铜与硫酸反应:Cu+H2SO4->CuSO4+H23.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HCl+NaOH->NaCl+H2O-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4.金属碱式氧化物与非金属酸的中和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氢氧化铝与硫酸反应:Al(OH)3+H2SO4->Al2(SO4)3+3H2O5.金属碳酸盐与酸的反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碳酸镁与硫酸反应:MgCO3+H2SO4->MgSO4+H2O+CO26.金属氢氧化物与酸的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2NaOH+HCl->NaCl+2H2O-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OH)2+H2SO4->CuSO4+2H2O7.钙、镁与水的反应:-钙与水反应:Ca+2H2O->Ca(OH)2+H2-镁与水反应:Mg+2H2O->Mg(OH)2+H28.酸与金属碱的反应:-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磷酸与氢氧化镁反应:H3PO4+Mg(OH)2->Mg3(PO4)2+2H2O9.氯水与亚硫酸钠的反应:Cl2+2Na2SO3+H2O->2NaHSO4+2NaCl10.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反应:-铜电解:Cu2++2e-->Cu-氯电解:2Cl-->Cl2+2e-以上只是一些九年级化学知识点的化学方程式示例,还有很多其他化学方程式需要掌握和复习。
2024年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初三化学全套课件

2024年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初三化学全套课件2024年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初三化学全套课件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与生活:介绍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化学学科的发展史。
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室规则、实验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实验安全知识。
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空气的成分、含量及意义,空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3、氧气的制取实验: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原子、分子的概念和性质:原子的概念及性质,分子的概念及性质。
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周期和族的概念及元素周期律。
3、化学式与化合价:化学式的概念及化合价的概念和规律。
四、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1、水的组成和性质:水的组成成分及意义,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水的净化实验: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3、硬水和软水:硬水的概念及软化的方法。
五、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1、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方法。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六、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等。
2、碳的化学性质:碳的稳定性、氧化性等。
3、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4、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用途。
七、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和灭火: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燃料和能源:常见燃料的种类和能源的利用。
3、化石燃料和石油:化石燃料和石油的开采和利用。
八、第八单元金属材料1、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2、合金的性质和用途:合金的概念及性质和用途。
3、金属的冶炼实验: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系统复习-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学案

系统复习―――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一、基础回顾(请认真填写,想不起来的查资料、商量)二、典型例题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014.山东菏泽)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C.甲和丙均为有机物D.甲的化学式为C2H2考点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通过一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化学方程式.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考点3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014.山东烟台)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和一瓶未标浓度的稀盐酸,为测定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和稀盐酸的浓度,他们取9.3g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向锥形瓶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9.3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2)未知浓度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课堂速效达标1.(2014.江苏南京)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2、(2014.广西桂林)二硫化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S2+3O2点燃CO2+2X,,据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A、S2O6B、SO3C、SO2D、S3、解释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生石灰作干燥剂:CaO+H2O=Ca(OH)2B、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CO+Fe2O3=Fe+CO2C、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KMnO4加热K2MnO4+MnO2+O2D、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2NaOH+H2SO4=Na2SO4+2H2O4.(2014.广西贺州)在反应A+B=C+D中,2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C,若要制得5g D,则需要B的质量为()A.5g B.4g C.2g D.3g5、(2014.广西贺州)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发生反应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A B C D6、(2014.湖北宜昌)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D.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7、(2014.湖北十堰).工业上用甲和乙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如图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C2H4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8、(2014.广西南宁)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人教版 精练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8.(2021·柳州第 13 题 2 分)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用
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图中 、 、 分别表示 C、O、H
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CH3OH、CO2 都属于有机物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发生改变
考点 4: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每年必考)
( C)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A.物质 P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数值是 5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在此反应中 N 与 Q 的质量比为 4∶5
7.★已知某纯净物 4.6 g 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 8.8 g 二氧 化碳和 5.4 g 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考点 3: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6 年 24 考)
6.(2021·玉林第 16 题 2 分)如图是二氧化碳在固碳酶的催化作用下转
化为化工原料乙烯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B)
A.反应①结束后氧原子的总数保持不变
B.反应②可能是化合反应
C.该转化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D.在反应前后固碳酶的组成元素不改变
1.(九上 P94 实验 5-1 改编)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化学反
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应选用的药品是
( D)
中考化学专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4 32
x 4g
4X 32 4g
x 4g 4 0.5g 32
(2)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 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D )。
A.27:32:102 B.27:24:43 C.4 :3:2 D.108 :96:204
4Al
4×27
点燃
+ 3O2 =
112.5Kg-100Kg=12.5Kg
答:消耗水的112.5Kg,同时得到氢气12.5Kg。
3、锌与盐酸(HCl)起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实验室用 6.5g锌与足量盐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和氯化锌的质量各是多少?
【解】设: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 ,可制得氯化锌的质量为 y
Zn+2HCl=ZnCl2+H2↑
CaCO3 高温 CaO+ CO2↑
100
56
x
5.6t
100 x 56 5.6t x 100 5.6t 10t
56
答:需要碳酸钙10t。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注意问题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写上“质量”二字,未 知数后面不带单位; 2.写出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注意化 学方程式的完整;
3. 一定要注意用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乘以 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
【解】设: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316
15.8g
K2MnO4+MnO2+O2↑
32 x
316
15.8g
32 = x
x 32 15.8g 1.6g 316
在标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1.6g÷1.429g/L=1.12L
中考化学常考化学方程式汇总

中考化学常考化学方程式汇总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物质之间的符号表示法。
在中考化学中,化学方程式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中考化学中常考的化学方程式的汇总:1.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盐+水例如:HCl+NaOH→NaCl+H2O2.金属与非金属氧化反应: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例如:2Cu+O2→2CuO3.金属与酸反应:金属+酸→盐+氢气例如:2Al+6HCl→2AlCl3+3H24.非金属与酸反应:非金属+酸→盐+水例如:2H2S+4HCl→4H2O+2Cl2+S5.金属与硫酸反应:金属+硫酸→硫酸盐+氢气例如:Zn+H2SO4→ZnSO4+H26.金属与盐酸反应:金属+盐酸→盐+氢气例如:Mg+2HCl→MgCl2+H27.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金属氧化物+酸→盐+水例如:CaO+2HCl→CaCl2+H2O8.羧酸与碱反应:羧酸+碱→盐+水例如:CH3COOH+NaOH→CH3COONa+H2O9.碳酸盐分解反应:碳酸盐→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例如:CaCO3→CaO+CO210.金属与非金属反应:金属+非金属→锐钝相反应例如:2Al+3Cl2→2AlCl311.高锰酸钾与硫酸反应:高锰酸钾+硫酸→锰酸锰+二氧化硫+水例如:2KMnO4+3H2SO4→2Mn(SO4)3+K2SO4+3H2O+5[O]12.碳氢化合物燃烧反应:碳氢化合物+氧气→二氧化碳+水例如:C2H5OH+O2→CO2+H2O13.金属与卤素反应:金属+卤素→金属卤化物例如:2Na+Cl2→2NaCl14.酸与碳酸盐反应:酸+碳酸盐→盐+水+二氧化碳例如:HCl+Na2CO3→2NaCl+H2O+CO215.特殊气体反应: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例如:2H2+O2→2H2O16.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SO2+H2O→H2SO3以上是中考化学中常考的化学方程式的汇总,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记住,掌握这些常考的化学方程式是中考化学的基础,多做相关的习题和实验,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运用。
中考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巩固复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巩固复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中考化学巩固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含详细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图像的对应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 图甲表示电解水实验从开始到断开电源后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B. 图乙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的O2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 图丙表示碳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物质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 图丁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产生氧气质量m与加热时间t的关系2.如果用“”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下列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D.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某物质质量变化关系的是( )A.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B. 将一定质量的红磷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C. 将一定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D. 向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硫酸 4.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水银温度计受热液柱升髙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B食盐加入水中,水变咸了NaCl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C稀HCl、H2SO4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溶液中都含有H+D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原子结构不同A. AB. BC. CD. D5.对以下三个化学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C+O2CO24P+5O22P2O5CH4+O2CO2+H2O.A. 都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温度都需达到着火点 C. 生成物均是气体 D. 反应时均产生蓝色火焰6.向质量为m克的CaCO3和KHCO3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分数为a%的稀盐酸n克,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w克.(已知:KHCO3+HCl═KCl+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一定是1:1B. 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m+n某a%﹣w)克C. 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消耗稀盐酸的总质量均为n克D. 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均为w克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a个CO分子和b个O2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个数和氧原子个数之比是()A.B.C.D. 8.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5O2 =“=“4某+6H2O,可推断某的化学式是( )A. NOB. NO2C.N2O3D. NH39.将6.96g铁的某种氧化物在高温下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5.28g二氧化碳,则这种铁的氧化物应该为()A. FeOB. Fe2O3C. Fe3O4D. 无法确定二、多选题10.如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 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镁粉中分别滴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硫酸C. 等质量的块状石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D. 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11.在等质量的锌、铁中分别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产生氢气的质量随硫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