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机械运动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复习 机械运动

中考物理复习     机械运动

2. 单位换算关系: (1)长度单位:
①1 km=___1_0_3____m;②1 dm=__1_0_-__1___m; ③1 cm=__1_0_-__2 ___m;④1 mm=__1_0_-_3____m; ⑤1 μm=__1_0_-_6____m;⑥1 nm=__1_0_-__9___m。
(2)面积单位: ①1 km2=__1_0_6_____m2; ②1 dm2=__1_0_-__2 ___m2; ③1 cm2=__1_0_-__4 ___m2;④1 mm2=__1_0_-_6____m2。
3. __停__表______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秒表(停表)读数:首先读出内圈的分钟,再读出外圈的秒,相 加即可。
三、误差 1. __测__量___值和__真__实___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2. 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误差只可以__减__小___,不可以__避__免___。 3.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1)选用_精__密____的测量工具; (2)改进__测__量__方__法____; (3)多次测量求___平__均__值___。
五、运动的快慢
1.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__路__程_____;(2)相同路程比__时__间_____。 2. 速度(v)——表示物体__运__动__快__慢_____的物理量。 ((21))定 速义 度:公式__路_:_程______v__=__与_st_____时____间_______。_之比叫速度。 (3)单位是__米__每__秒_____,符号是__m__/s____;常用单位是
2. (HY八上P14练习3改编)给下面的数据填写合适的单位。 (1)一个人的身高是1.65__米__(_或__m__)______; (2)一扇门的高度是235__厘__米__(_或__c_m__) ___; (3)一张光盘的厚度是1.2__毫__米__(_或__m_m__)___。

物理中考一轮复习精编第一讲:机械运动

物理中考一轮复习精编第一讲:机械运动

第一讲:机械运动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如果物体位置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若位置没变,我们说它是静止的)例1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骑自行车上学B.划破夜空的流星C.人造地球卫星在回收途中烧毁D.火车减速进站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那个物体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2)除研究对象外任何物体都可选作参照物;(3)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例2:(2019•福建)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针对练习1 .(2019•徐州)在商场里,当你站在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时,关于你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B.静止的C.相对自动扶梯是静止的D.相对商场地面是静止的2 .(2019•乐山)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3.(2019•黑龙江)小明操控遥控器使电动遥控飞机匀速上升过程中,遥控飞机相对于小明是(填“静止”或“运动”)的;小明调整遥控器,使飞机急转弯,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

3.相对静止:若两个物体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则它们是相对静止的关系。

(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都是运动的;以卡车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以收割机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2)空中加油机和受油机: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都是运动的;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也是静止的。

例3(2019•广元)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逐渐由一个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2019年4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空间站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 专题一 机械运动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 专题一 机械运动

专题一:机械运动知识点复习(一)物体的简单运动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作机械运动。

2.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标准物体作为参照,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所以,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常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建筑物、树木等作参照物。

4.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公式:v=s/t。

5.匀速直线运动(1)物体沿一直线运动,方向不变且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路程都相等,或者说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一是运动的路径是直线;二是运动的快慢保持不变,即它的速度是一个恒量,任一时刻速度(v)都相同。

路程的表达式:s=vt,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6.平均速度我们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它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的公式是v=s/t。

(二)长度、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测量(1)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停表、机械钟、石英钟、日暑、沙漏等,停表能方便地用手启动和停止,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时间间隔。

(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

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1h=60min,1min=60s,1h=3600s。

2.长度的测量(1)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常用的工具为刻度尺。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3.刻度尺(1)零刻度:刻度尺的起始刻度。

2023年中考物理专项《机械运动》考点精讲(解析版)

2023年中考物理专项《机械运动》考点精讲(解析版)

第01讲—机械运动一、思维导图二、考点精讲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考点1—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2)长度单位:○1基本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单位换算:(3)常考长度估测:○1普通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 m,腿长大约是80 cm;○2教室每层楼高约为3 m;○3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m;○4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3 cm;○5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15 cm;○6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 m;○7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 cm,宽度约为18 cm.考点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如图所示刻度尺的量程为0~10m.2.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如图所示,常见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3.使用(1)看:看量程、看分度值、看零刻度线.(2)放:零刻度线要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3)读:视线要垂直刻度线,若零刻度线已经磨损,测量时可使待测物体的一端对准某一整刻度线,待测物体的长度等于末端所对应的刻度值减去初始端所对应的刻度值。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测量值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测量细钢丝直径、纸张厚度等微小长度时,先测出n个相同长度的物体的总长度L,则有l=L/n。

(2)滚轮法:待测的长度是弯曲的,并且在长度很长的情况下,无法直接测量,可采用滚轮法.例如,测环形跑道的路程,可以先测出一个轮的周长C,再用轮在待测的路程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n,则有s=nC。

(3)化曲为直法:用此方法测弯曲的物体长度、弧长等较方便.具体做法:将柔软的无弹性的细线与被测物体的弯曲部分重合,并在细线上标出与被测弯曲部分重合的起、终点,然后把细线拉直,用直尺测出其长度即为被测物体弯曲部分的长度.考点3—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国际单位:秒(s).其他常用单位:分钟(min),小时(h)等.2.单位换算:1 h=60min=360s.3.常用测量工具:秒表、电子表、机械表、钟表;在操场和实验室,经常用秒表来测量时间.4.停表的读数方法:a.先观察表盘:如图所示,小盘内示数的单位为分,指针转一圈的时间是15 min,分度值为0.5min,大盘内示数的单位为秒,指针转一圈的时间为30 s,分度值为0.1s;b.确定小盘的示数:小盘内指针刚好经过的刻度线所表示的时间即为小盘的示数;c.确定大盘的示数:若小盘内指针处于前0.5 min 内,则大盘内示数在0~30 s读数,若小盘内指针处于后0.5 min 内,则大盘内示数在30~60 s读数;d.读数:停表示数=小盘示数+大盘示数。

(完整word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机械运动

(完整word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机械运动

专题二 机械运动一、知识要点1。

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对于一个物体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跟选取什么样的参照物有关.通常情况下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是选取地面或者是固定在地面上的某一物体,如树木、房屋等为参照物。

2.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2)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tsv =(4)单位:①基本单位:m/s;②常用单位:km/h 、cm/s 等; ③换算关系:1m/s=3.6km/h, 1m/s=100cm/s 。

3。

运动的分类(1)按运动快慢分: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2)按运动路线分: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

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v 是不随s 与t 的改变而改变的恒量,即s 与t 的比值 ts是恒定不变的。

5.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变速运动的快慢可用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

(3)平均速度:⎪⎩⎪⎨⎧==⇒=vs t t v s t s vv 是指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物体在前半段时间速度为v 1,后半段时间速度为v 2,则全程221vv v +=时一物体在前半段路程速度为v 1,后半段路程速度为v 2,则全程vv vv v 21212+=路 可以证明:v 时≥v 路。

(作差、通分、配方)(4)意义: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运动快慢的大致情况,同一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不同的时间段或路程段内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机械运动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机械运动

单位与速度(v )中长度
的单位保持保持一致,时
间(t )的单位与速度(v )中的时间单位一
致;或者先按题设中路程(s)和时间(t )
计算速度(v ),再将速度(v )的单位换算
成题目中速度(v )要求的单位.
全国初中物理教师群437368455
全国初
中物理资料群606082113
(2)求时间:t s.解题关键是v中长度
们慢慢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
以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A. 地面、列车
B. 列车、地面
C. 列车、列车
D. 地面、地面
【解析】若以火车、小明或火车内其他乘客 为参照物,几个同学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 产生了变化,这些同学是运动的,所以小明 看到几个同学慢慢向后退去;当这些同学以 地面为参照物时,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 断产生变化,所以列车是运动的.故选A.
长度、时间、速度的估测考查7次,均在选择 题中考查;其中长度估测考查5次,主要以课 桌、教材、纸张、人民币、腿长为背景考查 高度、长度、厚度的估测;时间估测考查5次, 主要以心脏跳动和脉搏跳动为背景进行考查; 速度考查4次,以中学生百米赛跑、步行速度 为背景进行考查.主要侧重考查物理量的数值 大小的判断和单位的认识.
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是( )
D
A. 1 h B. 5 min C. 50 s D. 10 s
【解析】已知路程和火车运动的速度,直接
利用公式:t s 进行求解, t s 200m
v
v 20m/s
=10 s.
速度公式的应用: (1)求速度: v s. 若题目中对v的单位有要t
求,则需将路程(s)的
例2 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 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 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汽_车____为参照物;以 汽车为参照物,小红和小明是运_动____(选填 “运动”或“静止”)的.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机械运动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机械运动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机械运动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3年11月5日,开州汉丰湖水上欢乐季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在图中,运动员划着桨板奋勇前进,岸边观众欢呼雀跃。

若说龙舟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运动员B.湖水C.岸边的树木D.终点的广告牌2.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A点行驶到E点的过程中,每隔相同的时间所在的位置。

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v DE>v CDC.汽车行驶得越来越慢D.v AE>v BE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的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C.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便可消除误差D.态度认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4.无人驾驶小巴是杭州亚运会期间特色的交通工具,为参赛选手、观众、工作人员等提供优质的服务。

如图所示,是无人驾驶小巴正在行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小巴为参照物,沿途的路灯杆是静止的B.以小巴内坐着的乘客为参照物,小巴是静止的C.以宽敞干净笔直的马路为参照物,小巴是静止的D.以马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小巴内坐着的乘客是静止的5.诗词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仅依据下列诗句中的描述能估算出物体运动速度的是()A.坐地日行八万里B.天台四万八千丈C.千里莺啼绿映红D.桃花潭水深千尺6.小红坐在列车甲中,先后观察到另一辆列车乙的运动情况如图(1)、(2)所示,请根据图中所示情景判断,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①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反,甲的速度大于乙②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③甲相对于站台静止,乙相对于站台运动④甲相对于站台运动,乙相对于站台静止A.只有③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7.轿车与卡车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如图所示。

若轿车速度保持不变,卡车突然减速,此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卡车相对于路牌向东运动B.卡车相对于轿车保持静止C.轿车相对于卡车向东运动D.路牌相对于轿车向西运动8.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速度为4m/sB.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静止C.若乙、丙的路程之比为2:3,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6D.若乙、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3,则乙和丙的路程之比为1:69.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新听课记录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

新听课记录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

新听课记录: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 知识与技能:深入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参照物、速度等。

2. 科学探究:提升学生分析运动状态和解决运动学问题的能力。

3. 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将机械运动知识应用于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导入1.1 教师行为:展示不同物体的运动视频,如行驶中的汽车、行走的人等,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的描述方式。

1.2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视频,讨论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1.3 过程点评:通过视频观察,激发学生对机械运动概念的兴趣。

教学过程2.1 教师行为:复习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强调参照物的重要性。

2.2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记录机械运动的相关知识。

2.3 过程点评:确保学生理解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4 教师行为:讲解速度的概念,包括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并介绍速度的计算方法。

2.5 学生活动:学生学习速度的概念,参与课堂练习,计算给定运动的速度。

2.6 过程点评:通过讲解和练习,加深学生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2.7 教师行为:通过例题讲解,展示如何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计算速度。

2.8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例题,尝试自己解答,并讨论解题方法。

2.9 过程点评:通过例题讲解和学生解题,提高学生解决机械运动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机械运动的概念:物体位置的变化。

参照物的作用:判断物体运动的基准。

速度的定义: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

例题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分析和速度计算的典型题目。

作业布置3.1 教师行为:布置学生搜集生活中物体运动的例子,并尝试计算其速度。

3.2 学生活动:学生搜集例子,计算速度,并准备课堂分享。

3.3 过程点评:通过搜集和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课堂小结4.1 教师行为:总结机械运动的基础知识和中考复习的重点。

4.2 学生活动: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分享学习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机械运动中考考查内容:运动的相对性、v=s/t及其变形公式的计算、刻度尺的读数等,试题主要分布在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中.一、考点解读:考点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测量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端,然后用另一端的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得出测量物体的长度了.2.时间的测量3.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少误差的一种基本方法.用公式表示:L=(L1+L2+L3+……+L n)/n.考点2:运动的描述(1)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2)选择不同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不能选择所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考点3:运动的描述—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1)匀速直线运动(1)平时我们所说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对于平均速度应指明是物体在哪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在这种情况下,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二、各个击破命题点1:长度、时间的测量例1:宁宁跑1 500 m 时停表从0走到图1所示位置,他的成绩是________.如图2所示,读数时,正确的视线是________(填“A ”或“B ”).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整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是15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为30秒),并将它们相加.它的准确值为0.1秒.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 kmB .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 dmC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 cmD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m2.下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A .卷尺B .游标卡尺C .螺旋测微器D .挂钟3.(2015南充)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命题点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例2:花样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摆出的漂亮造型,其中一名队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地面B .云朵C .队友D .太阳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参照物的选取;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4.小明坐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地上的房子B .路边的树木C .他身旁的座椅D .走过他身边的乘务员图1 图25.“五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动车.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旁风景树 B.路旁的房子 C.小明乘坐的动车 D.铁轨6.小明乘坐梧州南站开往广州南站的动车,当动车行驶时,看到桌面上的苹果保持静止不动,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铁轨 B.桌面 C.路旁的树木 D.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命题点3:速度及相关计算例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 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 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 km/h.则汽车行驶这120 km( )A.用时为2.4 h B.用时为2.6 h C.平均速度为48 km/h D.平均速度为50 km/h(1)求时间:t=sv,走完全程的时间t等于前一半路程的时间t1加上后一半路程的时间t2,即t=t1+t2. (2)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v=s总t1+t27.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 8.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9.重500 N的小丽,在中考体育必测项目800 m测试中,以3 min 20 s的好成绩跑完全程.求:小丽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每秒?三、整合集训:一、选择题1.小明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旁的树木 B.小明背着的书包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2.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 s内通过了5 m ,第2 s内通过了10 m ,第3 s内通过了15 m ,则这辆小车( )A.在第1 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这3 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C.在这3 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只在第2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3.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长度,记录如下:10.5 cm、10.6 cm、10.8 cm、11.2 cm、10.6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A.10.6 cm B.10.63 cm C.10.7 cm D.10.74 cm4.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运动的顾客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 s内,小华跑得较快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6.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经过4 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A .v 甲>v 乙,s =16 mB .v 甲>v 乙,s =8 mC .v 甲<v 乙,s =16 mD .v 甲<v 乙,s =8 m二、填空题7.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cm.8.某桥全长约1.7 km ,小军骑摩托车以10 m/s 的匀速通过此桥,需_______ s ,以摩托车为参照物,小军是________的.9.设计时速为225 km/h 的“超级巴士”在迪拜投入运营.当它以180 km/h 的速度行驶时,20 min 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 km ;以________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10.在体育中考50 m 短跑测试中,小明看到终点线快速向他靠近,这时他是以________(填“自己”或“终点线”)为参照物的,最终他跑出8 s 的成绩,则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1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如果测得小车到达B 点所用的时间为 2 s ,则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________ m/s ;若在测量过程中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小车在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会偏________(填“大”或“小”).三、计算题12.“五一”期间,小强一家开小车去旅游,接近某市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标志牌说明此处到某市还有2 km ,车辆最大速度不能超过60 km/h),此后小车用1 min 匀速通过一段长为600 m 的路段.求:(1)小车通过该路段的速度; (2)请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小车在该路段是否超速行驶;(3)请写出一句相关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要按交通法规安全驾驶.参考答案一、考点解读考点1 1.刻度尺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①零刻度线 分度值 ③垂直 下一位 ④准确值 单位2.秒(s) 分(min) 时(h) 3.测量值和真实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避免考点2 位置 参照物考点3 1.路程 时间 2.(1)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v =s /t s =vt t =s /v m/s km/h3.6 (2)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平均快慢程度 v 平均=s /t二、各个击破例1 337.5 s B题组训练 1.C 2.D 3.2.50 0.1例2 C题组训练 4.C 5.C 6.B例3 C题组训练 7.A 8.B 9.1010.小丽跑完全程的时间t =3 min 20 s =3×60 s+20 s =200 s ,所以小丽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v =s t =800 m 200 s=4 m/s. 三、整合集训1.B 2.B 3.A 4.C 5.C 6.D 7.2.65 8.170 静止 9.60 超级巴士10.自己 6.25 11.0.2 大12.(1)小车通过该路段的速度:v =s /t =600 m/60 s =10 m/s =36 km/h ;(2)根据标志牌上的数据可知,这段路程限速60 km/h >36 km/h ,因此小车没有超速行驶;(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勿超速行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