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住宅总进线处装设RCD的必要性
初探漏电保护器(RCD)在建筑工程中的安装与应用

3 . 循 环 设 备 极性 连 接 应 正 确
R C D保护 电路的设备如果极性连接 错误也往往 导致误操作的 R C D 。中国电线 电缆芯通常 不加颜 色 标志 ,很容易错的中性线和 P E 线。 四、 装用 RCD后实施接地和总等 电位联结的必要
性
故障,将导致严重后果的设备和生产线 ,所有 的电
t e l e c t r i c s h o c k . T h e r e f o r e t h e l e ka a e g p r o t e c t o r wi d e l y se u d i n
b u i l d i n g s i s a v e r y i mp o r t a n t t e c h n i c a l me a s u r e .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障 引起 的火 灾 。据 中国 G B 低 压 配 电 设计 规 范 ( G B 5 0 0 5 4 — 9 5 )规定 ,配 电线路应安装接地故 障保 护,为 了满足这一要求 ,如果不 能成线设备 的总 功 率过电流保护5 s切 断接地故 障应安装 R C D 。因此 T T 系统电源进 线必须安装 R C D ;T N系统接地故障电弧 电阻从火灾焦点应该也可以安装 R C D ,由于熔断器, 断路器等过流保护装置 一般 都难 以点燃地 上前弧火 断 电路 。这是大型建筑 ,重点单位是特别重要的。 小楼功率到 R C D 1 V N值线应小于5 0 0 m A ,5 0 0 m A的 , 由于更大 的 电弧能量 足 以引燃 火灾 。它 产品标 准 5 l v n的应该有一个延迟不超过O 1 1 5 S 。 三 、 RCD的安装接线要点 试着按下测试按钮 ,安装后 R C D可以行为 ,而 是发生在该用例 中,拒动或误动经常被安装接线不
浅谈怎样提高建筑电气设计可靠性

浅谈怎样提高建筑电气设计可靠性一、建筑电气设计的基本要求关于建筑电气设计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主要包含了电力系统、照明系统以及配电箱系统,对于这些电气内容的涉及原则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方面:1、首要确保设计的安全电气设计首先应该要遵守安全性原则,它是对建筑电气设计的最基本的要求。
电气设计应该保证在进行任何切换的操作时,可以保证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同时对电气设备的维修以及养护是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一旦发生突出情况,可以切断电源,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人员以及财产的安全。
2、其次是提升供电可靠性在实际使用电负荷的等级中,要在各种运行方式下提高连续性,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3、遵守设置简洁原则性在设计中,我们应该保证电路的简单、清晰,要保证电路开关的操作的简单性和方便性。
避免由于误操作而产生安全事故。
在保证电气设计的简单化原则下,可以进行适当的扩展。
4.遵循科学合理的选择性原则:电气设备的选择性也是应该遵循的原则之一,电气设备的选择性提高必然使的经济性随之降低,因此应该在比较重要的回路考虑选择性。
二、提高建筑电气设计可靠性的有效途径1、要选择合理的供电方式建筑电气设计中供电方式通常有很多种选择,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其一,10kV 高压侧双电源进线。
该供电方式可以通过箱式四工位开关或是分段开美实现环网功能,并经由联络开关柜后变压器。
低压侧通常采用单母线进行分段,正静情况下为分段运行;其二,10kV 高压侧单电源进线,低压侧单母线分段或不分段。
在上述的两种供电方式中,第一种的可靠性比较高,但是前期投资较大,而第二种虽然可靠性较之第一种稍低,但是其总的投资成本较小。
就当前的情况看,笫二种供电方式的可靠性已经基本可以满足—般建筑电气的要求,除非有特殊需要,否则应尽量选择第一种。
2、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选择策略变压器容量和台数是建筑电气设计应考虑的重要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变压器容量和台数,能够保证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满足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要求。
漏电保护RCD的原理应用及选型

漏电保护RCD的原理应用及选型漏电保护装置(Residual Current Device,简称RCD)是一种用于防止漏电电流引起的触电事故的安全装置。
RCD能及时检测到漏电电流,当检测到漏电时,RCD将迅速切断电路,以保护人身安全。
本文将介绍RCD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选型要点。
一、RCD的工作原理RCD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流平衡原理。
在正常情况下,电流通过电源的相线(L)和中性线(N)是平衡的,即两者的电流大小相等。
而当发生漏电时,由于漏电路径的存在,导致电流通过漏电路径流失,导致电流不再平衡。
RCD通过检测相线和中性线之间的电流差异,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漏电。
RCD内部包含一个差动电流变压器和一个触发器。
当电流平衡被打破时,差动电流变压器会感应到电流的差异,并将其转化为电压信号,送至触发器。
触发器会对电压信号进行比较,并在电压信号超过预设阈值时触发切断电路,以避免漏电产生的电击危险。
二、RCD的应用场景RCD主要应用于住宅、商业和工业等场所,旨在保护人们免受漏电引起的触电风险。
以下是RCD常见的应用场景:1. 家庭用电安全:RCD通常安装在家庭的主断路器上,用于保护家庭成员免受电器漏电引起的触电事故。
2. 水电工程:水和电永远都是不可调和的,而水与电接触可能导致危险的漏电。
在水电工程中,RCD可用于检测电器设备是否发生漏电,并在漏电发生时切断电路。
3. 工业设备保护:工业场所通常使用大型电气设备,而这些设备发生漏电的风险较高。
因此,为了保护工人和设备的安全,RCD常被应用于工业设备的电路中。
4. 客户端用电安全:RCD也可以用于商业场所,如餐馆、酒店等,以保护客户免受漏电电气设备的伤害。
三、RCD的选型要点选择合适的RCD非常重要,以下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要点:1. 安装位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通常RCD安装在主断路器上,以保护整个电路。
2. 额定电流:根据电路的额定电流选择合适的RCD,额定电流应与电路的负载匹配,通常为30 mA或100 mA。
住宅小区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住宅小区电气设计要点分析摘要:住宅小区电气设计事关小区居民用电的安全性、舒适性、功能性及经济性,在小区建设时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从小区用电负荷、导线选择及主干线敷设、用户配电箱设计、等电位联结及漏电保护几个方面,对住宅小区电气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住宅小区;电气设计;要点分析1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家用电器种类越来越多,各种智能化、自动化电器进入百姓家庭,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大幅增加了住宅小区的供电容量。
现代小区对于用电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需要提升小区电气设计功能。
因此,住宅小区电气设计不仅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还要具备安全性、可靠性、智能化、经济性,本文对住宅小区电气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为小区电气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2 确定用电负荷住宅小区用电负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要依据地区生活水平、用电习惯、家电使用情况等而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型家用电器如空调、冰箱、洗衣机、液晶(等离子)电视、电烤箱、电热水器、洗碗机、消毒柜等使用较多,一些新的用电设备如健身设备、按摩椅、按摩浴缸、智能坐便器、加湿器等等使用也越来越多,加大了住宅小区的用电负荷。
再者,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别大,生活观念及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电气设备的配备情况也差别较大,因此,用电负荷的确定要依据地区的实际情况。
我国建设相关部门经过调研,对小区住宅套型进行了分类,依据住宅面积及居住空间分为四类套型,并且对不同类套型的用电负荷进行了规定,不同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也制定了本地区住宅建设的实际标准。
在对住宅小区用电负荷进行确定时,要根据户型情况,参照相关标准规定,对于住宅干线用电负荷,要根据接入同一电源的户数来计算确定。
图13 导线选择及主干线敷设对住宅小区电气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用电量的增长,预留一定的用电负荷增长空间。
一些开发商为了降低工程造价,使用铜芯较细的导线,造成用电线路的容量设计偏低,制约了住宅小区的用电量增加。
住宅电气工程设计分析

住宅电气工程设计分析摘要: 本文对住宅建筑电气设计技术提出的新概念与新要求,分析了住宅建筑中配电系统的设计要点,包括供配电设备容量的选择,并介绍了适合于住宅小区电气设计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措施。
关键词:电气设计技术电气安全住宅智能化合理计量装置1住宅智能化住宅智能化,令其在跨世纪以后的相当长一个时间段内能保持其技术先进性。
在构思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方案时,不拘泥不同的定义及各种提法,而是从智能建筑本质出发,充分考虑业主各种需求,以求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结构上优秀、技术上先进,有扩展的可能,且经济合理。
住宅小区用户繁多,各用户对智能建筑功能的要求各不相同,着重点差异较大,对网络系统的需求、构架要求亦不相同,因此,在用户要求不明的情况下,不宜先行设计ca系统的网络机房及相关设备,避免给业主造成投资过大及浪费。
综合布线系统犹如人体内的神经系统,是实施ca、oa系统的基础条件。
通常是根据住宅小区的平面图及各住户对语音点、数据点设置的要求进行综合布线,并通过对管理区子系统的确定,以及主干光纤以及大对数电缆对各个管理区的连接,使住宅小区成为智能化、网络化的小区。
对一般的住户是设计两个语音点、一个数据点,大面积的住户还需酌情增加。
在工作区内语音及数控点全部采用五类信息模块安装及采用五类线敷设,以达到高速信息的传输,并能够保证语音及数据点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小区设有中央监控中心,可以将机房设备间子系统的主设备设在监控中心内,其与每个管理区子系统间通过光纤及大对数电缆以星形拓补的方式进行连接,实现100mb/s速率的传输,从而保证每个管理区的信息能在高的速率下进行工作。
2合理的配电系统新开发小区一般住宅的安装容量为6kw/户,住户进户开关选32或40a,其进户线截面不小于6mm2铜芯绝缘线,通常设计为bv-3×10mm2。
室内的配线不小于2.5mm2。
电度表选用与微机抄表系统接口的宽负荷表10(40)a。
在电子时代的今日,很难估计会出现什么新的家用电器产品,特别是厨房用电设备。
浅谈RCD在配电装置中的应用

浅谈RCD在配电装置中的应用剩余电流保护器(简称RCD),俗称漏电开关,是日常生活用电中为了避免因电路中留有电流而造成的电击、火灾、电气设备的损坏的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断路器。
剩余电流保护器在国内主要有电磁式和电子式两类;并且它们的动作原理不同,前者属于故障电流型而后者属于故障残压型。
电磁式电流保护器,依靠剩余电流产生的磁场来削弱磁铁的磁场,达到一种平衡的时候,弹簧上的铁片就会弹起,带动脱扣器动作,从而使断路器跳闸,切断漏电电路的回路。
电子式RCD与电磁式电流保护器不同,它是流入电流和流出电流不同的时候,磁环的次级绕组上才生电压,经过电子电路产生足够的功率以后,使得短路跳闸,切断故障回路。
这两种剩余电流保护器各有特点,电磁式RCD,不需要有电源辅助,安装的时候进出线没有太多要求,可以倒接,本身抗干扰能力比较强;而电子RCD,灵敏度很高,耐震性比价好,但是容易受外界电磁场干扰,并且安装的时候进出线不能倒接,而且,为了保护辅助电源,在它有RCD电源供电的时候,RCD应该安装在熔断器的前面。
1.剩余电流保护器在配电装置上的安装范围一般地,以下配电装置上需要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家庭中的进线开关处或者插座的专用回路,宾馆、招待所里面的插座,学校里面的插座,医院里面一般用电设备插座(手术室和急救用电设备除外);便携式用电设备;工程施工现用电设备;水汽湿度大的恶劣的环境中的用电设备;有火灾或者爆炸隐患的场所的用电设备。
以下配电装置上不能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消防电气设备,医院的手术室和急救用电设备。
消防电气设备,使用的时候,一般情况都比较复杂,不能因为在救火的时候发生了接地故障,剩余电流保护器就切断电源,不让救火,这情况明显是不行的。
医院的手术室,不论什么情况,手术进行的过程都不能中间暂停,而一些急救用电设备,也同样可能会因为中间的自动错误的判断而造成设备的不能运行而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所以,都不能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
高层建筑地下室潜污泵装设RCD问题探析

图1某高层建筑地下室潜污泵平面布置图
地下停车库排水主要包括:车辆出入口敞开 部分汇集的雨水,冲洗的污水,扑灭火灾时消火
栓系统和喷淋系统的积水等。相应的排水设施 主要为排水沟、集水坑和潜污泵等%4&o潜污泵大
• 30 •
・电气安全・
致有3种安装方式:移动式安装,自动耦合固定 安装,固定干式安装。集水坑内设置的潜污泵多 采用自动耦合固定安装,地下室潜污泵即为此种 安装,自耦装置底座固定于水池底部,出口与出 水管道相连,进水口与水泵耦合,安装时水泵沿 导轨下滑,到达底座进水位置,通过泵的自重自 动耦合密封,维修时可随时吊起泵而无须维修人 员进入水坑% 5&。
1潜污泵末端安装RCD的争议点
国家标准GB 13955—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 护装置安装和运行》对潜污泵装设RCD做出明 确要求后,各地执行情况不一,认识也不一,有的 认为GB 13955—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 装和运行》本身就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认为必须 分清“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设备”的用途,不 重要的设备采用脱扣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但不 能对消防、人防等重要电气设备提出相同要 求%门。有的则认为应严格按照标准GB 13955— 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规定 执行,认为潜污泵明显是一种安装在水中的电气 设备,存在单相接地故障的可能,若有人不小心, 就有可能遭受间接电击,造成人员伤亡,不能因 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小就不采取保护措施 ,因此 潜污泵,包括消防潜污泵必须装设能即时切断电 源的RCD%2&。多地建筑工程电气审图人员也以
再议“RCD”的名称与作用

前言提起“RCD” 三个字母的简称电气圈里的老少没有不知的,主要原因多是认为这是交流配电系统中电击防护的神盾,除此以外,也可能是由于“RCD”是普通低压电气元件,多数电气人并未深究过“RCD”的名称与全部作用。
随着国际电工标准的演变以及我国标准化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本人认为电气工程人员有必要再全面研究一下“RCD”的名称与作用。
PART 1“RCD”的名称及基本保护功能“RCD”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protective Devices)的简称,也是所有采用剩余电流驱动原理电器的统称。
剩余电流(residual current IΔ)是流过剩余电流保护电器主回路的电流瞬时值的矢量和(有效值),是一种发明于上世纪20年代的交流电路接地故障电流的检测方法。
接地故障电流(earth fault current)是由于绝缘故障或其它故障而流入大地的电流。
相对于接地故障电流,还会出现在无绝缘故障情况下,从设备的带电部件流入大地的容性对地泄漏电流(earth leakage current)。
接地故障电流和对地泄漏电流均会造成连接“RCD”负载的主回路中瞬时值的矢量和不为0,即出现剩余电流。
可以使“RCD”在规定条件下动作的剩余电流值就是剩余动作电流(residual operating current)。
“RCD”是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普及的接地故障保护电器之一,采用一体式剩余电流互感器的“RCD”可以在正常运行的配电系统中检测出毫安级的接地故障电流,因此“RCD”可以用于无意触电的电击防护。
“RCD”标准定义了“RCD”一个重要电气指标:额定剩余电流(IΔn) :“RCD”规定的额定频率下剩余动作电流的有效值,在该电流值时, 剩余电流保护电器应在规定的条件下动作,IEC60755标准推荐的优选额定剩余电流值可以从6mA到30A。
根据不同的安装使用标准或要求,选用不同额定剩余电流值“RCD”可以担负起如下功能:(1)额定剩余电流值在30mA及以下的“RCD”主要用于有接地故障电流直接通过人体的末端配电系统或设备直接或间接电击防护;(2)额定剩余电流值在100mA-3A范围内的所有“RCD”主要配电系统中的接地故障保护分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住宅总进线处装设RCD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由于电气故障引发火灾的情况相当严重,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其数量已接近火灾总数的30%,占火灾发生原因的首位。
其中,住宅建筑电气火灾事故也迅速增多,已超过电气火灾的一半。
1990~1992年10月期间,全国发生住宅建筑电气火灾19025起,致使109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9443万元人民币。
中国消防协会电气防火专业委员会为减少民用建筑电气火灾的发生已提出了多项建议,其中不少是针对住宅建筑的。
为此,在1999年颁布并实施的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以下简称《住规》)要求"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其他国家标准规范也有类似的规定。
但这一电气安全要求,却引发了许多电气技术人员的讨论,作为一名电气工作者,笔者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1防电气短路火灾以防接地故障为主我国电气火灾以线路短路火灾居多,因此防电气火灾的重点是防短路起火,要求低压配电线路都装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面对如此之多的电气火灾人们要问,低压配电线路上的过流保护电器为何没起作用?实际上,低压线路的电气火灾大半由接地短路即接地故障引起,尤其当故障回路出现电弧时。
接地故障虽属短路的一种,但它与带电导体之间熔焊的金属性短路也有本质的区别,是带电导体和大地、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以及与地有联系的非电金属管道、构件等之间的短路。
金属性短路故障可以通过过流保护装置进行防范。
对于接地短路故障,中国消防协会电气专业委员会1997年第二届第二次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是这样说的,"接地短路故障因回路阻抗大,往往形成电弧型放电,产生的故障电流小,致使常规过流保护装置不能有效动作,因而容易造成电气火灾。
实际上短路引起的火灾中这种接地短路故障引起的火灾占50%以上。
"因此可以看出,不少短路火灾发生主要是由接地故障引起的。
综上所述,防范短路起火的重点是防接地故障起火,特别是电弧型接地故障,这点对于我国线路质量差、维护管理不善的住宅电气火灾的防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住宅总进线处应装设RCD下面根据《住规》和《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6)(以下简称《低规》),国际电工标准以及国外资料来分析住宅总进线处是否应装设RCD。
国家标准《低规》第4.1.1条规定,配电线路应装设短路、过载和接地故障保护,作用于切断供电电源或发出信号。
住宅总进线处属于配电线路,也应装设接地故障保护,对于电弧型接地故障而言就是应装设RCD。
国际电工标准IEC60364-5-53第531.2.4条规定"TT系统内如果只装一个RCD,它必须装设在电源进线处,除非电源进线处至RCD的线路和设备是双重绝缘的。
"《纪要》也建议"在一般建筑物内除插座回路上装设一级30mA瞬动漏电保护器外,应规定在(各楼层)电源进线处装设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300~500mA,毫秒级延时动作防火漏电保护器。
大型建筑可在进户电源处再增设一级防火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宜大于1A,延时不超过1s,以防范整个建筑物内可能发生的接地短路故障火灾。
"这自然包括住宅。
原国际电工委员会第64技术委员会主席,曾来我国讲学的奥地利的G·Biegelmeier教授所著的《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措施》一书第14章中专门谈到RCD特别适用于住宅,住宅总进线处应装设RCD来保护整个电气系统。
它不仅可以防止接地故障火灾,而且能够作为插座回路RCD的后备保护。
2001年第1期《大众用电》刊登过一起电气事故:1999年12月湖北宜昌市某住宅由于接在5楼的PE线在3楼与相线短接,致使5楼一住户在使用电淋浴器时,不幸遭电击身亡。
这是一起典型的接地故障造成的电击事故,由于故障发生在干线,户内的RCD无法起作用,而故障电流不大,住宅进线总熔丝也没有动作。
这类案例最近也发生不少,如果总进线处装设有RCD,完全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香港供电公司规定,只有总RCD的漏电动作电流选择正确才予以供电,根本没有装不装的问题,香港是执行英国标准的。
在发达国家,这是习惯的做法。
至于西门子公司出版的《电气安装技术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第24章居住建筑未提到在总进线处要装设防火RCD,因为根据相关规定,其干线不会发生接地故障,也就没有装设的必要了。
根据以上分析和相关事故,笔者认为住宅电气事故隐患多,又没有电气人员专职管理,其电源总进线处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装设RCD作为总的把关。
3对几个问题的探讨在住宅总进线处装设防火用RCD,是减少我国电气火灾的一项有效措施,但对此持有异议的文章也有见诸刊物的,现就其中一些论点进行讨论。
(1)有的观点认为,住宅房屋为木结构、电气设备多并明敷线路的情况下,应采用防火RCD;若为混凝土结构、暗敷线路、电气设备少或有较好的保护,未必需要装设防火RCD。
这种观点有欠妥当。
总进线采用防火RCD并不是由房屋结构、电气设备多少及线路敷设方式来决定的,而是看其过流保护电器是否已无法满足接地故障的保护要求。
即便是混凝土住宅,也会发生接地故障事故,如前所述那起电气事故。
况且,混凝土住宅内的木家具、布、纸张等都是易燃物,住宅又无电工检测管理,接地电弧起火的隐患极多,故有必要靠总进线RCD来把住最后一道关,消除这种火灾危险;(2)有观点认为,住宅与办公楼、学校、旅店等具有相近的电气火灾机率,住宅总进线装RCD,为何未在国家标准对其它场所有同样要求,也未见国际标准对住宅规定总进线装RCD。
对于其它场所,《低规》4.1.1条早有规定,见前述;至于国际标准规定住宅电源总进线装设防火RCD,详见《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措施》一书,需要说明的是,该书是80年代出版的,书中提及的奥地利电工标准与IEC60364规定是一致的;(3)还有人建议采用美国的电弧故障断路器(AFCI)来代替RCD。
但AFCI刚开始推出,还不很成熟,且只能用于住宅内20A及以下的分支回路,不能用于电流大得多的建筑物总进线处,况且价格相当高。
而总进线处装设防火RCD比AFCI保护的范围广、技术上比较成熟,在经济上也符合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
北京雪花集团公司下属厂搬迁工程在我国设计院设计完成后,恰逢美国惠而浦公司与雪花公司合资,美国惠而浦公司作为该项目的新业主,委托美国著名的柏克得工程公司对此项目进行重新审查。
审查结果是要求该项目在原低压TN-S系统的基础上,0.4kV侧所有回路中加装RCD。
作为美国的工程公司,为何也没有采用AFCI,反而使用RCD,这是值得思考的;(4)有的观点觉得防止电气火灾,分支线或末端装设RCD比总进线处装RCD方案好。
另建议采用防火规范所规定的如采用不燃材料封闭的电气线路等种种措施,来达到防火要求,降低起火机率。
事实上许多住宅末端已装设了RCD,但接地电气火灾并未减少,就说明干线的接地故障无法切除,许多接地故障均发生在干线中,因此总进线处还是应装设RCD。
建议采用种种措施降低发生电弧性接地故障的机率,接地故障火灾的起火点经常不接地故障点,而是连接不良的PE线连接处或其它处。
此处采取将线路敷设在不燃材料封闭管槽或地下、墙内,采用符合保护要求的配电电器(即动作时要求不产生电弧、电火花的电器),故障点虽不起火,但仍不能防止别处的起火,既费事又增加了许多投资,仍难以避免接地故障电弧起火,在电源进线处装设RCD是彻底解决的办法,因为这些电弧起火的漏洞总是堵不胜堵的。
需要说明的是,有观点主张在总进线处只采用通常的短路、过载和接地保护,而不再装设漏电保护。
似乎漏电保护不是接地保护,只有用过流保护来切断接地故障才是接地保护,这至少在理论上存在误解。
需知这里讨论的是接地电弧火灾,过流保护能有效切断金属性短路,而对电弧型接地故障,即使TN系统也常是无效的。
《手册》第574页专门谈到短路火灾保护是通过过流保护装置来保护的,而接地故障火灾是通过故障电流保护开关(即RCD)来保证的。
大量电弧火灾发生后,发现过流保护电器并未动作也说明了这点;(5)有的观点认为住宅总进线处装设防火RCD给配电系统的选择性带来麻烦,这样全部配电设备统统都得装漏电保护;还认为有消防泵等重要负荷的住宅总进线处不应装设RCD。
《住规》总则有这样一条规定,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与住宅总进线处装设RCD相关的是《低规》,其第4.4.22条明确规定:多级装设的RCD应在时限上有选择性配合,也就符合文中"总进线处采用延时的RCD是保证系统选择性所必须的"。
因此,住宅总进线处装设RCD时,选择性是可以达到要求的,消防泵属二级负荷以上,供电要求不间断,不允许装RCD,因此消防电源应装在总闸的前面。
住宅里如有消防泵,也应按此处理,与装防火RCD无关。
另外,按《低规》规定也可以发出报警信号,以免供电中断;(6)还有观点对防火RCD采用电子式时,操作电源能否保证RCD可靠工作表示怀疑。
电子式的RCD靠接地故障时RCD安装处的线路故障残压来供给跳闸动作的能量,残压太低、能量太小,则RCD可能拒动,但对于防接地电弧火灾而言,这一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因为电弧阻抗大,电压降也大,RCD处的残压自然高,所以电源进线处电子式RCD拒动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其可靠性是无需怀疑的;(7)有观点认为电弧电阻影响接地电弧短路电流大小,电弧长度决定电弧电阻,电弧长度与接地点相-地间的距离有关。
住宅总进线处的接地电弧电流大,可以采用过流保护装置保护。
接地电弧故障的故障电流几乎不能靠过流保护来切断,这是常理。
因为电弧阻抗大,在国外资料中,如发生电弧短路,在作电气计算时220V的相电压降落在电弧上的电压取140V,不但使RCD动作的线路残压高,还限制了故障电流。
故障线路的长短对故障电流几乎没有影响,因此不能冒发生电气火灾的危险指望过流保护能防止接地电弧火灾;(8)有建议将《住规》中防止电气火灾的条文纳入《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防电气火灾的条文不宜因纳入《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而不写入《住规》,《住规》电气部分的最主要目的是保证人身和财产的安全,而其保障安全的主要措施是防电气火灾,将防电气火灾的条文抽走,就是将主要内容抽走,这个规范将不完善。
《低规》有关采用RCD防止电气火灾的条文早已存在,而以前在住宅中很少被执行,只有当《住规》明确规定后,才引起重视;(9)以上有些观点认为不能将住宅电源总进线装设防火RCD作为唯一的保护措施,建议进行修改。
笔者认为这是可以的,例如改为"每幢住宅的电源进线处(总进线上或每回出线上)应装设带延时的漏电保护,作用于切断电源或信号报警"使其要求更加完善。
条文需说明住宅小区内有电气专业人员管理时,可作用于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