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结构与新技术-汽车相关知识
汽车结构(发动机)及中国汽车的发展前景

汽车结构(发动机)及中国汽车的发展前景学院:机电学院班级:B0902 学号:0612090206 姓名:吴家帅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台汽车是由原动机机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
并且分别举例介绍了各部分的作用。
并简单的介绍汽车发动机新技术(包括顶置凸轮轴,多气门,排气净化技术等),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FSI将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后,通过结合自身自动化的专业知识对目前中国汽车存在的开发缓慢和电动汽车不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原动机,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一、汽车主要结构综述现代汽车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原动机,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
1、原动机(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通常由曲柄连接机构、配气机构、燃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部分组成。
2、传动部分(底盘)底盘是把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并对车辆的行驶、停止起控制作用的部分。
底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叫行驶系,另一部分叫控制系。
行驶系包括传动装置和行驶装置,控制系包括转向装置和制动装置。
3、执行部分(车身)车身是把汽车的各个部分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机件,是承载全车质量的主要部分。
4、控制部分(电器设备)电器设备是为全车提供电源并实施电器系统功能的系统。
电器设备包括两部分:一是电源部分,包括:蓄电池、发电机及电压调节器;二是用电部分,包括:起动机、点火系、照明装置、信号装置等。
二、汽车发动机新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1、发动机概述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
简单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气缸内燃烧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作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
发动机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虽然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还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变,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与发动机融为一体,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各世界著名汽车厂商也将发动机的性能作为竞争亮点。
汽车销售常识

汽车销售常识
汽车销售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领域。
以下是一些关于汽车销售的基本常识:
1.汽车产品知识:销售人员需要对自己销售的汽车产品有深入的了解,包括汽车品牌、历史、行业地位、产品特点、优势、结构、原理等。
同时,对应用于汽车的新技术、新概念,如ABS、EBD、EDS、GPS、全铝车身、蓝牙技术等,也需要有所掌握。
2.贷款与保险知识:在汽车销售过程中,客户经常会关注付款方式和价格问题。
因此,销售人员需要了解汽车消费信贷的相关知识,如贷款对象及条件、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以及还款方式等。
此外,新车保险的选择和推荐也是销售人员必备的知识。
3.维修保养知识:客户在购车时,通常会考虑汽车的维修保养问题。
销售人员应掌握基本的维修保养常识,以便在客户咨询时提供准确的建议。
4.驾驶知识:销售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驾驶知识,了解汽车的基本操作,以便在客户试驾或咨询时提供专业的指导。
5.消费心理知识:了解客户的消费心理对于销售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销售人员应掌握汽车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把握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购车建议。
6.个人形象与礼仪:销售人员的个人形象和礼仪也是影响销售业绩的重要因素。
工装整洁、标准礼仪可以增加客户对销售人员的信任,提高购车意愿。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智能化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1 2
自动驾驶技术 介绍自动驾驶汽车的分级、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 以及其在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效率方面的作用。
车联网技术 阐述车联网的概念、架构和应用,包括车与车、 车与基础设施、车与行人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汽车构造与工作原理 • 汽车性能评价与试验方法 • 汽车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 汽车维护与保养知识普及 • 实践环节:实验操作与案例分析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汽车理论》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
《汽车理论》是汽车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汽车 设计、分析、试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汽车工 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和实践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汽车理论》(第X版),XXX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汽车设计》、《汽车动力学》、《汽车性能试验技术》等相关书籍和期刊。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最新的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以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 术动态。
02
汽车构造与工作原理
汽车总体构造
01
02
03
汽车基本组成
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 和电气设备四大部分。
车身结构
分为承载式和非承载式两 种,以及车身材料、制造 工艺等。
汽车尺寸与参数
包括车长、车宽、车高、 轴距等,以及各参数对汽 车性能的影响。
发动机工作原理
《汽车新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新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1.总学时:32学时2.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二、课程性质《汽车新技术》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必修课程,考试课程。
三、课程定位汽车新技术是汽车后市场的利润增长点,汽车岗位群必备的职业基础。
汽车新技术与故障诊断维修是汽车服务行业最超值的主导业务,是汽车技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最重要的业务素质。
《汽车新技术>>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广泛性。
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领先知识,快速培养专业领先技能。
学好这门课程为学生们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是培养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汽车服务人才的一门重要的职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新技术、汽车制动性能、操纵稳定性新技术与检测、诊断、维修。
汽车仪表、汽车照明新技术。
减少汽车公害新技术。
提高汽车的平顺性和通过性的新技术。
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汽车的使用与维修和汽车评估、营销中。
四、课程基本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熟练使用汽车检测、汽车维修的工量具及仪器设备。
2.技能目标:能熟练掌握汽车驾驶、维修保养等基本操作技能;具备汽车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方面的技能。
3.方法能力目标:了解汽车常见故障的故障现象,能描述和总结;能够分析故障原因,查找故障部位;掌握正确的故障诊断方法和故障诊断流程。
能对汽车各系统重要部位进行调整和检测;培养故障诊断的实践技能,能正确排除常见故障。
4.社会能力目标:能建立与客户的沟通能力与沟通技巧;能够正确地领会顾客所描述的故障现象;能够正确地向顾客表达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能够明白怎样做才能尽快地让顾客认可尤其是陌生顾客的认可;能较好地经营与上级、同事和客户的关系,融洽相处,获得支持与配合。
为了客户的最佳利益,能调整个人行为。
五、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一)先修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掌握一定的汽车构造知识,具备一定的电工电子知识。
汽车工程师知识点总结大全

汽车工程师知识点总结大全汽车工程师是负责设计、开发和测试各种类型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专业人士。
从引擎和底盘到车身和内饰,汽车工程师需要掌握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汽车工程师需要了解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汽车结构与材料汽车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结构和材料,包括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碳纤维等。
他们需要了解这些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它们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2. 汽车动力系统汽车工程师需要了解汽车动力系统的原理和设计。
这包括内燃机、传动系统、变速箱、驱动轴、差速器等。
他们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包括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动发动机等。
3. 汽车底盘系统汽车底盘系统包括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
汽车工程师需要了解这些系统的设计原理、工作原理以及性能和安全要求。
4. 汽车电子系统现代汽车中包含大量的电子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ABS系统、空调系统、车载娱乐系统等。
汽车工程师需要了解这些电子系统的设计原理、工作原理以及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5. 汽车安全系统汽车工程师需要了解汽车的passive 和active 安全系统,包括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
他们需要了解这些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碰撞中的作用和效果。
6. 汽车设计和制造工艺汽车工程师需要了解汽车设计和制造的工艺与流程。
他们需要了解设计软件、CAD/CAM技术、模具设计、焊接、喷漆等制造工艺,并了解如何将设计转化为实际产品。
7. 汽车性能测试与调校汽车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性能测试和调校方法,包括动力性能测试、悬挂系统调校、ABS系统调校等。
他们需要了解测试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
8. 汽车法规与标准汽车工程师需要了解汽车的法规和标准,包括安全标准、排放标准、碰撞测试标准等。
他们需要了解如何符合这些标准,并了解如何进行相关认证和检测。
9. 汽车市场与趋势汽车工程师需要了解全球汽车市场的动态和趋势,包括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技术和新趋势。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 -燃油系统新技术

第二节 喷系统对比的优点 (1)将系统压力从 150bar 提高到 200bar; (2)改善了燃烧噪音; (3)达到EU-6关于颗粒质量和数量的要求(能将炭烟排放降低10倍); (4)降低废气排放(尤其是CO2),使之符合当前和将来的排放要 求; (5)降低部分负荷时的燃油消耗(这时使用MPI-喷射比较有利)。
4、双喷射故障现象与诊断分析参照燃油直喷诊断思路。
第二节 燃油系统新技术
一、缸内直喷燃油系统 (3)缸内直接喷射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分析 缸内直接喷射系统由低压燃油系统和高压燃油系统组成,在排除燃 油系统故障时首先要通过诊断仪和燃油压力表确保低压供油在4.5~ 5.5bar之间;高压燃油系统压力只能通过诊断仪相关数据块来读取,高 压燃油压力应随发动机转速上升而上升其压力应该在50~200bar之间变 化(具体每个车型燃油压力标准请参照相关维修手册)。
一、缸内直喷燃油系统 (2)缸内直接喷射系统工作模式 1)分层燃烧 a.混合气形成工况
第二节 燃油系统新技术
一、缸内直喷燃油系统 (2)缸内直接喷射系统工作模式 1)分层燃烧 a.燃烧工况
第二节 燃油系统新技术
一、缸内直喷燃油系统
(2)缸内直接喷射系统工作模式 2)均质模式 即在所有工况下都采用均匀混合气,燃油与空气的混合发生在进 气行程中,这样燃油和空气就有了更充足的时间来混合,并且可以利 用空气的流动旋转的涡流来击碎燃油颗粒,使之混合更加充分。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
——冷却系统
——燃油系统新技 术
主讲人:
课时
第二节 燃油系统新技术
传统的汽油发动机是通过控制单元采集凸轮位置以及发动机各相 关工况从而控制喷油器将汽油喷入进气歧管。但由于喷油器离燃烧室有 一定的距离,汽油同空气的混合情况受进气气流和气门开关的影响较大, 并且微小的油颗粒会吸附在管道壁上,所以希望喷油器能够直接将燃油 喷入汽缸。先进的缸内直喷式汽油发动机采用类似于柴油发动机的供油 技术,通过一个活塞泵提供所需的100~120bar的燃油压力,将汽油提 供给位于汽缸内的电磁喷射器。然后通过电脑控制喷射器将燃料在最恰 当的时间直接注入燃烧室,其控制的精确度已达毫米级。
精选汽车底盘新技术

可控惯容器 可控惯容器结构示意图
目前,电子控制悬架多是1~2个 参数可调的(调节阻尼或调节刚度, 空气悬架还可以调节车身高度),随 着惯容在悬架系统中的应用,阻尼、 刚度及惯容同时调节已成为可能,并 将与底盘其它子系统实现集成控制。
五大传感器:
转向盘转角传感器——转向的快慢、大小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踏板油门动作传感器 车速传感器——输出与转速成正比的脉冲信号 车身高度传感器——车身与车桥的相对高度 制动压力传感器——制动管路中压力信号
DC全称为Dual Control,即双重控制---保证柔软舒适 性和灵活操控性能的双重控制。
该装置采用电子技术控制弹簧和减振器的工作模式,传 感器不断监测路况、驾驶者的风格及车辆负重,然后DC会 在0.05秒内对四个车轮的悬架弹簧和减振器进行精确的调整。 DC有四种模式可供选择: 1)最软模式:当车速低于15km/h时,可减少轮胎噪音;
(CVT): 无级传动由V型金属传动带和带轮组成, 主、被动带轮的可动部分轴向移动时改变传动带 与带轮结合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传动比
金属传动带
V型金属传动带由许多套在柔性钢带上具有V型侧面金属 片组成,这种金属带传动,两个带轮间动力传递是靠作为
推力块的金属片的推力实现的。
CVT与AT、AMT比较
驱动力
发动机输出功率 路面附着系数
S 1V1 /V2
措施:控V制滑(V移1 率VSi、1)加/ 速t度
V1——非驱动轮 V2——驱动轮
驱动防滑:—— 控制滑移率
1、静止起步 正确操纵离合器和加速踏板
2、路面一侧很滑、一侧不滑 差速锁
3、两侧很滑 驱动防滑系统+ 差速锁
ASR的主要控制方式
1、发动机输出转矩控制
汽车发动机的新技术概述

最大扭矩456Nm/2800转。
五 可变压缩比技术
1. 绅宝SVC发动机。
SAAB公司的可变压缩比技术称为SVC(saab variable compression)。它的核心技术就是在缸体与缸盖之间 安装楔型滑块,缸体可以沿滑块的斜面运动,使得燃烧 室与活塞顶面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改变燃烧室的客积, 从而改变压缩比。其压缩比范围可从8:1至14:1之间变 化。
VTEC工作原理
当发动机在中低速工作时, 控制系统使主、副摇臂与中间摇 臂分离,利用两侧的低速凸轮A、 B驱动主、副摇臂,压动气门开 启。中间摇臂在弹簧的作用下与 中间凸轮(高速凸轮)一起转动, 但此时由于没有油压作用于同步 活塞,所以中间摇臂与气门的开 闭无关。
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控制 系统使摇臂内部的液压活塞沿箭 头方向移动。此时主、副及中间 摇臂在同步活塞的作用下连成一 体,均由中间凸轮(高速凸轮C) 来驱动,从而获得高功率所需的 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
汽车发动机的新技术
主要内容
1可变配气相位与气门升程 2 电子节气门 3 缸内汽油直喷发动机 4 复合火花点火发动机
1. 可变配气相位与气门升程
1.1 可变进气系统作用:
①能兼顾高速及低速不同工 况,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和降低燃油消耗; ②降低发动机的排放污染;
③改善发动机怠速及低速时 的性能及稳定性。
缺点:结构较为复杂、机油润滑等问题很难解决。 横置的气缸因为重力的原因,会使机油流到底部,使一边 气缸得不到充分的润滑。高精度的制造更高的养护成本, 并且由于机体较宽,因而并不利于布局。
由于活塞水平放置和其自身重力的作用,其水平往返 运行中的顶部和底部与缸套的摩擦程度就不一样,这会使 得缸套的上下两个内面出现不同的磨损,底部会磨损的要 多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氏,1896年创立于巴伐利亚邦的坎普顿(Kempten)。
• 2.ABT的科技实力。 • 3.ABT在中国市场的情况。 • 4.ABT改装成果。
• 6.2 汽车的雪地模式
• 1.早期的自动档轿车的雪地模式。 • 2.现代中高档自动挡轿车雪地模式。 • 3.雪天行车注意事项。
汽车新结构与新技术
目录
• 第1章 发动机新技术 • 第2章 底盘新技术 • 第3章 汽车电子与电气新技术 • 第4章 汽车安全新技术 • 第5章 丰田混合动力系统II • 第6章 汽车相关知识
第6章 汽车相关知识
6.1 ABT改装 6.2 汽车的雪地模式 6.3 汽车标准和协议 6.4 雷达测速原理
6.1 ABT改装
• ABT Sportsline作为Volkswagen 集团改装第一大厂长期 以来致力于赛车及汽车改装市场,提供动力、制动、悬挂 、空气动力学套件、轮毂等改装配件、精品及服务,在不 失原厂设计的理念下,满足改装车迷对个性化的需求,目 前在全世界六十几个国家皆有代理商销售其独家为Audi、 Volkswagen、Seat、Skoda及 Porsche Cayenne的改装 精品及配件,树立了高性能、高品质的口碑。
• X band : 10.525 GHz
• K band : 24.150 GHZ
• Ka band : 33.40~36.00 GHz (频宽 2.6 GHz, 又称 Super-Wind Ka band )
• Laser : 红外线 800~1100nm
• 另外欧规频道有 Ku band : 13.450 GHz (即所谓 Gatso 24 Ku 及 Gatso 33 Ku 两种测速频道, 而所谓的K band与Ka band并不是新的Ku 测速频道)和K band :24.125 GHz。
• 6.4.2 世界的测速频道及测速系统介绍
• 美国联邦电讯委员会 FCC(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 规定世界警用测速频道有S、 X、K 、Ka和Laser五种,各频道的频率 分别为:
• S band : 2.445 GHz (在20世纪 50~60年代使用)
6.3 汽车标准和协议
• 1.SAE诊断标准。
• (1)J1850 - Class B数据通讯网络接口。 • (2)J1930 - 电气/电子系统的各种诊断术语、定义、缩
略语和简称。 • (3)J1962 - 诊断接头。 • (4)J1978 - OBDⅡ解码器。 • (5)J1979 - 电气/电子(E/E)诊断测试模式。 • (6)J2008 - 车辆服务信息的组织。 • (7)J2012 -各种诊断故障码的定义。 • (8)J2186 - 电气/电子(E/E)数据链路安全。
6.4 雷达测速原理
• 6.4.1 雷达与雷射
• 雷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雷达波来侦测移动பைடு நூலகம்体的速度,其 理论基础是多普勒效应理论,也就是一般常听说的多普勒 雷达(Doppler Radar)。
• 雷射的英文为Laser,这个字是由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第一个字母缩写而成, 意思是指,经由激发放射来达到光的放大作用。
• 固定式S 线圈工作原理
• NH系统测速工作原理
• 警车车载系统测速工作原理
• LH系统测速工作原理
• (9)J2190 - 加强型电气/电子(E/E)诊断测试模式。 • (10)J2201 - OBDⅡ解码器的通用接口。 • (11)J2205 - OBDⅡ解码器扩展的诊断协议。 • (12)J2223 - 车载电气线束的连接。 • (13)J2534- 通过车辆编程的推荐规则。 • 2.SAE的各种空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