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1924重大历史事件

合集下载

党史大事记

党史大事记

党史大事记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起作战,领导了全国性的革命,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1923年,中国共产党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章程;1924年4月,共产党联合中国国民党发起了改革运动;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四·一九”政变;1931年9月,中国共产党抗击日寇,发起了抗日战争;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国共产党正式加入国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并在同年10月21日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1956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宣布改革开放政策;196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发动;1976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工作会议,正式改变政策;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开启了经济改革开放之路;1979年,与苏联正式步入正常关系;1992年,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宣布改革开放政策,扩大市场经济试验;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大上通过了改革发展纲领;2008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正式批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2012年11月,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2017年10月18日,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由此写下新的篇章。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6月3日上海工人大罢工1920年夏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建立秋毛泽东在湖南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1月-3月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7月中共“二大”召开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二七”大罢工6月中共“三大”召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5月30日发生“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1925年6月-1926年10月香港工人大罢工1926年3月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蒋介石策动“中山舰事件”5月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6年10月-1927年3月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1月武汉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3月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在汉口)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12月11日广州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冬-1931年秋中央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三次反革命“围剿”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抗战3月日本操纵的伪“满洲国”成立1933年春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反革命“围剿”1934年10月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2月东北抗日联军建立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12月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6年5月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10月全国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12月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开始7月15日中共提出国共合作的抗日宣言8月13日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8月中共洛川会议,颁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抗日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八路军平型关大捷10月八路军创立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胜利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0月中共召开六届六中全会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39年底中共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8-11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1942年中国共产党采取“三三制”原则,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进行反“扫荡”斗争,保卫解放区1943年6月-7月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1944年9月林伯渠代表共产党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组织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8月28日-10月10日国共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10月中下旬上党、邯郸战役,粉碎国民党的局部进攻12月昆明学生发动“一二·一”爱国运动1946年1月10日国共两党签订停战协定政协会议开幕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12月北平学生发动抗议美军暴行的运动1947年2月28日台湾人民举行“二·二八”起义3月-7月延安保卫战,孟良崮战役,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5月全国学生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6月30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7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9月中共全国土地会议召开,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中国亿解放军宣言》发表中共宣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1948年9月-11月辽沈战役11月-1949年1月淮海战役12月-1949年1月平津战役•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而进军令,解放军渡江作战4月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结束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革命终结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年表

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年表
1947 年 6 月 1948 年 9 月~11 月 1948 年 11 月~1949 年 1月 1948 年 11 月~1949 年 1月 1949 年初 1949 年 4 月 21 日 1949 年 4 月 23 日
1949 年 9 月
1949 年 10 月 1 日
平型关大捷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南京大屠杀 台儿庄战役 汪精卫 伪国 民政 府在 南京成立 百团大战 中国共 产党 第七 次全 国代表大会召开 日本宣布投降 中共和 谈代 表毛 泽东 等飞抵 重庆 ,重 庆谈 判开始
1927 年 8 月 7 日
八七会议
1927 年 9 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 年 10 月
秋收起 义部 队到 达井
冈山
1928 年 4 月
井冈山会师
1928 年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 年 9 月 18 日
九一八事变
1931 年
江西
中华苏 维埃 共和 国临
瑞金
时中央政府成立
我国自 己拍 摄了 电影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 年初
国民政 府从 广州 迁到
武汉
1927 年 4 月
蒋介石 在南 京建 立国民政府源自1927 年 4 月 12 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1927 年 7 月 15 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
1927 年 7 月
国民革命失败
1927 年 8 月 1 日
南昌起义
卢沟桥事变
1937 年 8 月 13 日
八一三事变
1937 年 9 月
凇沪会战
备注
1937 年 9 月 1937 年 12 月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史前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早期文化多元发展、互相渗透、融聚一体,炎黄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一、五次侵华战争中的三次战争及影响1、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半封——(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打开中国市场)2、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资本输出为主取代商品输出为主(经济侵略方式改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侵华工具二、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1、1852—1864年,——农民阶级救国——太平天国运动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3、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戊戌变法4、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5、1915—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6、1921年——1949年——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中国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的进程1、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军事技术2、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和民用工业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治制度(走日本人的路)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走美国人的路)5、资产阶级激进派(陈李)——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6、无产阶级(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走苏联人的路)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历程四、孙中山为维护民主与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2、1913年——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独裁3、1915年——护国运动——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4、1917年——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维护《临时约法》5、1920—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6、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五、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段1、(1921——1924年)——建党时期(2个大会1个纲领)2、(1924——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即“国民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3、(1927——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者叫“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道路、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4、(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2个战役、1条统一战线1个大会)5、(1946——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或者叫“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期1、(1949——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3年)——三年抗美援朝战争2、(1949——1956年)——八年过渡时期3、(1956——1966年)——十年建设时期4、(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5、(1976——1978年)——二年徘徊时期6、(1978年——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重要事件

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重要事件

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重要事件1.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

2.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

4.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5.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6.1925年5月30日,上海租界的英国巡捕向游行的群众开枪,激起了全国民众的愤怒,引发了五卅运动。

7.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出师北伐。

8.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北伐军3万多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即南昌起义。

9.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10.八七会议后,赶赴湖南,组织领导秋收起义。

11.1927年10月,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2.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会在莫斯科召开。

13.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即古田会议。

14.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调集军队向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反革命“围剿”,红军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5.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实施战略大转移,即中央红军主力长征。

16.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即遵义会议。

17.1935年8月1日,中国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了“八一宣言”,呼吁全体同胞共同抗日救国。

18.1935年12月,中国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即瓦窑堡会议。

19.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

这次事件被称为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

红色大事记

红色大事记

红色大事记通常是指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历史时期相关的重要事件。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红色大事记:
1.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2. 1927 年 8 月 1 日:南昌起义爆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3. 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经过艰苦的跋涉,于 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

4.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5. 1950 年 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6. 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7.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中国。

8. 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中国。

这些红色大事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历史时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史大事记

党史大事记

党史大事记(1921年—1949年)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举行大罢工。

1922年1月21日至2月2日,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国民党以及中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妇女等革命团体的代表参加了大会。

1922年8月,李大钊、陈独秀等同孙中山等国民党领导会晤,商谈国共合作事宜,孙中山决定实行联俄联共,并邀请共产党员帮助改组国民党。

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在湖南党组织和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的组织领导下,举行罢工。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

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2月7日,军阀吴佩孚进行血腥镇压,制造“二七惨案”。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924年5月5日,设立在广州黄埔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学员开始入学,这是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建立的训练革命军官的学校,为革命军队培养了大批军官。

1924年6月17日至7月8日,共产国际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大钊、王荷波、彭述之、刘清扬出席了大会。

李大钊在讨论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时作了发言。

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日本大班(厂长)率领打手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打伤多人,工人罢工反抗。

28日,中共中央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发动群众举行反帝示威,并成立了上海总工会。

30日,上海学生及其他群众代表举行反帝游行、讲演,租界巡捕开枪镇压,酿成“五卅”惨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帝高潮从上海迅速席卷全国,形成大规模的五卅运动。

中共1921--1949年中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

中共1921--1949年中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

中共在1921-----1949年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1925年孙中山逝世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1927年底广州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5年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7年9月凇沪会战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盛顿会议召开 - 1921年11月12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于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又称太平洋会议。

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参加。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会议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会议最后签订3个条约。

1、《四国条约》。

12月1 3日,美、英、日、法签订《关于太平洋所有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通称《四国条约》。

条约规定,缔约各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一旦遭受别国侵略行动的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

条约批准后,英日同盟即行废除。

2、《五国条约》。

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5国签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即《五国条约》。

规定美、英、日、法、意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为5:5:3:1. 75:1.75。

规定美、英、日在太平洋地区所占有的岛屿的要塞一律维持现状,不得建立海军基地或新的要塞,但日本本土和附近岛屿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除外。

3、《九国公约》。

1922年2月6日,出席会议的9国代表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

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中国完全无阻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的巩固的政府;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这就确认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为列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华盛顿会议拒绝中国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 - 1922年2月2日1922年2月2日,华盛顿会议第三十次全体委员会开会,讨论关于中国要求废除“二十一条”问题。

日本代表币原喜重郎声称,“二十一条”系两国之正式条约,反对会议“重新研究及审查”,仅表示日本同意放弃满蒙筑路借款、聘请顾问、教官等项的优先权,撤回1915年签约时日本政府对第5项之保留。

次日,第三十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即末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声明:中国对于“二十一条”始终视为事实上之压迫,不承认有法律效力,必须废止全约。

美国代表声明:注重门户开放,要求利益均沾。

关于“二十一条”之讨论以无结果告终,仅将3国声明载入会议记录。

中国代表要求终成泡影英国军队撤出华盛顿会议闭幕 - 1922年2月6日这个会议是1921年11月12日开始的。

华盛顿会议也叫“太平洋会议”。

这是继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国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和太平洋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进行再分割的会议。

参加者有美、英、法、意、日、葡、比、荷、中九国。

主要签订了三个条约:一、共同镇压远东人民,首选镇压中国人民的美、英、法、日“四国公约”;二、争夺海上霸权,按一定比例规定海军力量的美、英、日、法、意“五国公约”;三、共同掠夺中国的“九国公约”。

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在中国出现了几个帝国主义共同侵略的局势。

会议为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进一步扩张准备了条件。

孙中山再次下令挥师北伐 - 1922年5月4日1922年5月4日,孙中山下令北伐。

去年10月,孙中山向非常国会提出并通过北伐提案,因陈炯明破坏未果。

今年3月,孙中山临时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改变北伐计划,回师广州。

对陈炯明的错误处理后,本日再次下令挥师北伐,称:徐世昌去岁弄兵湘、鄂,不惜以国家为孤注,以人民为牺牲。

本大无帅受命诸将,分道出师,亲履行间,扫除政治上之黑暗与罪恶,伸国家统一,民治发达。

所认为民贼者,惟世昌与其同党诸人。

当即任命李烈钧为北伐军总司令,许崇智力总指挥。

提出“受国民之托,树立共和,惩治邪恶,民治发达”口号,分兵三路,直取江西。

胡适呼唤好人政府 - 1922年5月13日1922年5月13日,由胡适起草,经蔡元培、李大钊等16人联合签署的题为《我们的政治主张》的“提议”,在胡适主编的《努力周刊》第二期上发表。

“提议”认为,中国政治改革的目标,应该以“好政府”作为现在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

我们应该同心协力的拿这共同目标来向国中的恶势力作战”。

“所谓‘好政府’,在消极的方面是要有正当的机关可以监督防止一切营私舞弊的不法官吏。

在积极的方面是两点:(1)充分运用政治的机关为社会全体谋充分的福利。

(2)充分容纳个人的自由,爱护个性的发展”。

“提议”对今后政治改革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我们要求一个‘宪政的政府’”,“第二、我们要求一个‘公开的政府’”,“第三、我们要求一种‘有计划的政治’”。

现在的具体主张是:“由南北两方早日开始正式议和”,“协商一个裁兵的办法”,“还应该有一个‘裁官’的办法”,“废止现行的复选制,采用直接选举制”等。

随后,胡适等16人草拟一份《政治计划》送呈吴佩孚征求意见,吴已在考虑请部分社会名流组织一个新的“好人内阁”,以辅佐国政。

外交家伍廷芳病逝 - 1922年6月23日1922年6月23日,近代著名外交家伍廷芳在广州逝世。

伍廷芳,字文爵,号秩庸,1842年生,广东新会人。

早年毕业于香港圣保罗书院,187 4年赴英国林肯法律学院学法律,获律师资格,在香港任律师、法官。

后入李鸿章幕府,协办洋务与外交。

历任驻美国、墨西哥、古巴、秘鲁等国公使。

1911年辛亥革命后,赞成共和,与张謇等组织共和统一会,被南方各省推为民军方面议和的全权代表,与袁世凯派出的代表唐绍仪举行南北和谈。

南京政府成立后,任立法总长。

1916年出任段祺瑞内阁外交总长。

1917年出任代总理。

不久南下,与孙中山合作,任护法军政府外交总长兼财政总长等职。

1922年4月,他兼任广东省省长,因在外交上劝阻英美严守中立、勿助陈炯明叛军失败,愤而病发逝世。

中共成立旅欧支部 - 1922年7月9日1922年7月,中共旅欧支部在巴黎成立。

6月,在巴黎正式成立了包括旅法、旅德、旅比三个支部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指示,本月将“少共”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

同时,由已经参加入党的共产党小组成员组成“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由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等人负责。

并出版《少年》、《赤光》等刊物,向旅欧学生、华工宣传马克思主义。

中共发起劳动立法运动 - 1922年8月16日1922年8月16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布《劳动法大纲》。

大纲中要求工人有集会、结社、罢工等权利,实行8小时工作制、保障工人最低工资和享受劳动保险以及保护女工、童工等。

大纲规定,禁止雇佣16岁以下的男女工,禁止18岁以下的男女工担任剧烈、有害卫生及法定工作时间外的劳动,重工的法定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等。

8月初,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给众议院发出《关于劳动立法的请愿书》,要求国会在宪法中规定保护劳工的条文。

请愿书说:“同人等素从事劳工运动,连年来亲睹国内劳工饱受暴力摧残之惨状,深知国内劳工无法律保护之痛苦,加以感受操政柄者之巧于舞文玩法,益觉得劳动法案规诸宪法之重要。

为全国劳工请命计,为国家立法前途计,理合拟具劳动法案大纲19条,依法请愿贵院尽量采纳通过,规诸宪法。

”22位国会议员对此举表示支持。

大纲发布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向全国工会发出《关于开展劳动立法运动的通告》,要求各地工会讨论《劳动法案大纲》,并向工人广泛宣传,征求工人的意见。

唐山铁路、煤矿、纱厂、洋灰厂等工会首先响应,组织起唐山劳动立法大同盟。

武汉、上海等地也纷纷响应,并举行游行、集会,通电全国,要求将《劳动法大纲》纳入宪法。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世 - 1922年8月22日1922年8月22日,《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正式出版。

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全译本,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初版不过一个月就全部售完。

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

1922年2月,担任浙江一师国文教员的陈望道,带着戴季陶提供的日译本《共产党宣言》,还有陈独秀通过李大钊从北亨大学图书馆借出的英译本,回到故乡义乌分水塘,什始潜心翻译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经过两个多月的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终于译完了。

29岁的陈望道抵沪后,即将《共产党宣言》译文连同日文、英文版交给李汉俊和陈独秀校阅,根据他们提出的意见,陈望道又认真地改订了一遍,使译文精益求精。

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 - 1922年8月24日1922年8月24日,京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北段)长辛店(今属北京市)3000余名工人,在共产党人邓中夏等领导下举行罢工。

工人向路局提出开除总管、工头,承认工人俱乐部有推荐工人的权利,增加工资等要求。

军阀政府派军警强迫工人复工,工人组织纠察队同军警展开斗争。

罢工坚持2天,使南北交通断绝,路局被迫全部接受工人的条件,罢工取得胜利。

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 - 1922年9月4日孙中山在上海三次召集中国国民党改组的会议,讨论研究改组方案。

1922年9月4日,孙中山在上海召集各省国民党负责人53人,讨论改组国民党问题,陈独秀、马林、张太雷均应邀参加。

孙中山解释了联俄、联共政策,马林讲了话。

与会者一致同意改组国民党。

9月6日,陈独秀被孙中山指定参加由丁惟汾、张秋白等9人组成的国民党党务改进起草委员会,起草国民党改组方案并草拟国民党党纲和党章草案。

9月18日,孙中山在上海发表了“致国民党员书”的党内通信,信中沉痛地回顾了同陈炯明的分歧、陈炯明叛变的始末及严重后果。

他说,民国奋斗三十年来,虽屡经失败,然“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役者”。

他在信中提出了今后的对策方针,并作了自我批评,“任用非人,变生肘腋,致北伐大计,功败垂成,当引咎辞职”,并决定联俄联共,彻底改组国民党,以重新振兴国民党的威望,实现国家的统一。

胡适提出联省自治主张 - 1922年9月10日1922年9月10日,胡适在《努力周报》第19期上发表的《联省自治与军阀割据》一文中说:“我们的朋友陈独秀是反对联省自治的。

……他自己断定中国政治纠纷的根源在于‘封建式的大小军阀各霸一方,把持兵权财权政权,法律舆论都归无效,实业教育一概停顿。

我们要很诚恳的替他指出:他所举的只是纠纷的现状,并不是纠纷的根源;只是乱,并不是乱源”。

胡适认为,“今日只是督军总司令的权大,而地方的权极斜,“军阀的权限所以大到这个地步,是因为地方没有权”,“裁制军阀与打倒军阀的一个重要武器在于增加地方权限,在于根据联省自治的联邦制”。

“增加地方的实权,使地方能充分发展他的潜势力,来和军阀作战,来推翻军阀。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 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是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和株萍铁路局的简称。

安源煤矿属汉冶萍公司管辖,是二十年代中国最大的产业,拥有工人12000余人;株萍铁路局职工1100余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