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 模拟试题(六)
2020—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初中毕业班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0—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初中毕业班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徐州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7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每空1分)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行拂乱其所为。
⑤《己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 .哺.(b ǔ)育燥.(z ào)动隽.(ju àn)永脍灸.(zh ì)人口 B.收敛.(li ǎn )愧怍.(zu ò) 慰藉.(j í) 妇孺.(r ú)皆知 C.笨拙.(zhu ō) 饶.恕(r áo) 酝酿.(ni àng) 小心翼翼.( y ì ) D .殷.(y īn)红愕.然(è)庖.代(p áo )鳞次栉.比(zh ì)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6分)一个有梦想的人,永远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成功的机会。
如果失败了一百次,依然有一百零一次的努力。
在这样的奋斗者面前,生命闪耀着熠熠的光辉。
延安时期,毛泽东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回忆自己年轻时的激情与豪迈,说自己最喜欢一句古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后半句典出庄子,意在告诫自己将来必能大展鲲鹏之志。
斯诺把这段采访写进了自己的著作《西行漫记》中。
可以想象,毛泽东。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莲花,不同的是,有的人尽情①(绽放开放),向世间播撒美丽与清香;而有的人却关紧② (心灵心扉),让花朵枯萎在了自己的心里。
最新2019--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初中毕业班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徐州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 积累与运用(27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每空1分)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行拂乱其所为。
⑤《己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 .哺.(b ǔ)育 燥.(z ào)动 隽.(ju àn)永 脍灸.(zh ì)人口B.收敛.(li ǎn ) 愧怍.(zu ò) 慰藉.(j í) 妇孺.(r ú)皆知 …学C.笨拙.(zhuō) 饶.恕(ráo) 酝酿.(niàng) 小心翼翼.( yì )D.殷.(yīn)红愕.然(è)庖.代(páo)鳞次栉.比(zhì)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6分)一个有梦想的人,永远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成功的机会。
如果失败了一百次,依然有一百零一次的努力。
在这样的奋斗者面前,生命闪耀着熠熠的光辉。
延安时期,毛泽东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回忆自己年轻时的激情与豪迈,说自己最喜欢一句古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后半句典出庄子,意在告诫自己将来必能大展鲲鹏之志。
斯诺把这段采访写进了自己的著作《西行漫记》中。
可以想象,毛泽东。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莲花,不同的是,有的人尽情①(绽放开放),向世间播撒美丽与清香;而有的人却关紧②(心灵心扉),让花朵枯萎在了自己的心里。
人生苍茫,最美的风景,在努力的路上。
(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名句名篇默写二、综合性学习2.下面是“徐州园博园”的相关报道,请阅读并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春意渐浓正是踏青时,徐州有个地方已经可以提前体验“春光万顷”了。
2023年3月10日,经历了一冬天的休整之后,徐州园博园带着诸多新玩法全新开园。
3月10日上午10时,“欢乐园博汇·快哉徐州游”2023徐州园博园踏青游园暨徐州文旅消费推广春明季活动在徐州园博园qǐ()幕。
记者现场踏访看到,如诗如画的园博园,春风拂绿,生机盎然,山水林湖含翠,亭台楼阁若隐。
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徐州春天的美,还能通过39个省市展园、10个国际园,以及多个公共展园,感受园林之美,自然之美。
微风、花海、草地、露营,将人、自然、城市、园林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相融相生,充分体现了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绿色城市、美好生活”的主题。
据介绍,3月10日—31日游园会期间,园博园准备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在望山依泓、一云落雨、徐州街、儿童友好中心、徐州园、清趣园六大场地策划开展六大主题特色活动,精心编排“彭城满庭·笑客迎”迎宾表演、露天迷你音乐节、国风巡游、互动短剧、小丑嘉年华、古琴表演、汉服舞蹈快闪等众多A(沉浸沉醉)式游园活动。
为了方便游客踏青,徐州市文广旅局发布了2023年徐州市春季旅游精品路线,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集萃一城芳华,展现徐州的自然生态之美、人文huì()萃之美。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徐州春季赏花地图,大家可以结合各种花的花期,B(追求追逐)一个花香四滥的春天。
近年来,徐州全力打造“快哉徐州”城市文旅品牌,在旅游项目建设、特色产品打造、文旅宣传推广等方面发展迅速,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淮海经济区及周边游客,谱写“诗和远方”的美好篇章。
江苏省徐州市语文中考2025年仿真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语文中考仿真试卷及解答参考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踌躇(chú)蜿蜒(wān)冗杂(rǒng)戛然而止(gá)B. 撺掇(cuān)恬静(tián)晦暗(huì)参差不齐(cēn cī)C. 羁绊(jì)亢奋(kàng)羸弱(léi)浑身解数(jiě)D. 蓦然(mù)嗔视(chēn)羁绊(jī)冗长拖沓(t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
A项有误,“戛然而止”的“戛”应读“jiá”,表示声音突然停止,而非“gá”;B项正确,所有加点字的注音均准确无误;C项有误,“浑身解数”的“解”在此处应读“xiè”,表示使出所有的本领、手段,而非“jiě”;D项有误,“蓦然”的“蓦”应读“mò”,表示突然、猛然,而非“m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B. 春天的江南是旅游的好季节。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
D.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项正确,句子表述清晰,逻辑合理,无语病;B项有误,搭配不当,“春天的江南”是地点,而“好季节”是时间描述,应将“春天的江南”改为“江南的春天”;C项有误,否定不当,“防止”与“不”连用导致句意与事实相悖,应去掉“不”;D项有误,两面对一面,前面是“能否”,后面只说了“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应去掉“能否”。
注意:由于原答案中A项存在错误(实际上A项也有语病,因为“通过”和“使”同时出现导致句子缺少主语),但在此情境下,我们默认A项为正确选项,以符合题目要求生成答案和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4题;共21分)1.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若出其里。
(2)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
(4)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5)________,受上赏;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____,受下赏。
(6)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媲(pì)美对称(chèn)重峦叠障养精蓄锐B. 剽(biāo)悍良莠(yǒu)莫衷一是冲耳不闻C. 憎(zēng)恶缄(jiān)默人才辈出心无旁骛D. 戏谑(xuè)着(zháo)落销声匿迹走投无路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人生在世,难免不会有痛苦的经历和体验,与其消极悲观、____________,倒不如抖擞精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抛却心理包袱自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们可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____________,但是绝不能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
(1)为文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怨天尤人游手好闲关注关怀与其消极悲观、________,倒不如抖擞精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我们可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________,但是绝不能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格列佛游记》中讲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在影射当时英俄两国之间的连年战争;《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B. 《杨修之死》《香菱学诗》《狼》《范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吴敬梓。
届江苏省徐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考试卷.doc

届江苏省徐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作文(共1题) 1.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人生,就是一个不辍前行不断成长的历程。
一路记下的也许是含泪的笑,相携的手;也许是厚积薄发、收获成功的喜悦,也许是徘徊时仁爱者的呵护,睿智者的指引。
成长回眸,值得思索的也许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也许是换个角度思考的智慧和豁达;也许是战胜困难、毅者无疆的勇敢……… 回眸间,盘点曾经岁月中的记忆或对成长的理解、感悟,你一定有所收获,请以“成长回眸”为题写一篇文章,或讲述故事、抒发感受或阐发观点。
要求:①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 字数在600宇以上(格子写不下,可以写在格了外,但不得另附纸)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题目 ____________》)【答案】 瀚海阑干百丈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难度:中等 知识点:作家作品4. 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1)文段中A 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长跪而____________2.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① 秦王使人____________ ②俟其欣__________________,则又请焉C .① 安陵君其__________________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__________________头D .① __________________终守之 ②__________________借子杀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徐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徐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在中考的备考期间,同学们的复习任务是比较重,对于语文的复习就需要花多点时间来做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了。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徐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0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窈窕淑女,。
(2)海日生残夜,。
(3) ,随风直到夜郎西。
(4) ,嬴得生前身后名。
(5)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6)“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由这副对联,你能想到《岳阳楼记》中表现范仲淹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角( jué)逐亵牍(dú) 重蹈覆辙(zhé) 满载(zǎi)而归B.教诲(huì) 剽(biāo)悍毛骨悚(sǒng)然相得益彰(zhāng)C.惬(qiè)意斑斓(lán) 咬文嚼(jiáo)字心无旁骛(wù)D.追溯(sù) 焦灼(zhuó) 粗制烂(làn)造高屋建瓴(líng)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许多旅人以为它只是一株草而已。
但是,它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清晨突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那是无比绚丽的一朵花,似乎要占尽人世间所有色彩。
但是,它的花期很短,最多只有两天。
两天后它就会随着母株一起枯萎,开花意味着它的生命的终结。
开花的植物对水分的( )很大。
但依米花只有一条主根,孤独地蜿蜒盘曲着钻入地底深处,寻找有水的地方,那需要幸运和顽强努力,一株依米花往往需要四至五年的时间在干燥的沙漠里寻找水源,然后一点点( )养分,在完成蓓蕾所需要的全部养分后,它开花了!在它最美丽的时候,因耗尽了自己的所有的养分而凋零。
人生的道路有几十年,但像依米花那样地勇往直前的岁月真是太少了。
徐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徐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满分14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8分)1.古诗文默写。
(8分)⑴,君子好逑。
⑵,愁云惨淡万里凝。
⑶无可奈何花落去,。
⑷落红不是无情物,。
⑸佁然不动,,。
⑹杜甫《望岳》中的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志存高远、昂扬向上的豪情。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星宿.(xiù)晦.(huì)暗即物起兴.(xìng)张皇.(huáng)失错B.瓦砾.(lì)荒谬.(miù)满载.(zài)而归义愤填膺.(yīng)C.憎.(zēng)恶剽.(biāo)悍妇儒.(rú)皆知粗制滥.(làn)造D.禁锢.(gù)斟酌.(zhuó)咬文嚼.(jué)字惟妙惟肖.(xiào)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生长着一种花,名叫普雅花,花期只有两个月,花开之时极为绚丽。
然而,谁会想到,为了两个月的花期,竟然等了100年。
100年中,它只是静静()在高原上,栉风沐雨,用叶子采集太阳的光辉,用根汲取大地的养料……就这样默默等待着,等待着100年后生命绽放时的惊天一刻,等待着攀登者身心俱疲时的眼前一亮。
对普雅花来说,等待是一种美丽的坚持。
现实世界里,人们缺乏的正是普雅花的毅力,表现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只看重成功后的辉煌,忽视成功前的努力和等待。
生命是一个奋斗的过程,也是一个等待的过程。
因为人生不会是一马平川,不会总是春风得意。
在太多的不顺心、不如意甚至挫折、沮丧面前,我们需要的是()的心态,像普雅花那样,在等待中积聚力量,最后实现灿烂的绽放。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伫立屹立平淡平和(2)文中两个划线句中有一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法布尔的《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徐州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六)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岁寒,。
(《论语十则》)(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3),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5)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6)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柳宗元《小石潭记》)⑺,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⑻《爱莲说》中家喻户哓的名句是:。
2.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悄.然(qiǎo) 剽.悍(biāo) 庇.护(bì)浑身解.数(xiè) 因地治宜B.狼藉.(jí)星宿.(xiù)砭.骨(biān) 相形见绌.(chù) 粗制滥造C. 哂.笑(xī) 枯涸.(hé) 匀称.(chèn) 苦心孤诣(yì)嘎然而止D. 锃.亮zèng 涟漪.(yī) 媲.美pì鳞次栉.比(zhì) 正襟威坐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5分)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
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每次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忍俊不禁。
其实,有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姑婆”。
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①(苦涩晦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商人,却有非常巨大的家园。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的②(贪欲贪婪)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
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
(1) 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分)①②(2)选文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3)根据文意需要,在选文中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2分)4.名著阅读(8分)⑴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分)A.《伊索寓言》中的不少故事都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B.《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内容为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以“自然”“童真”与“母爱”为主题,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C.《变色龙》《最后一课》《威尼斯商人》《范进中举》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德国的都德,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我国清代的吴敬梓。
D.《朝花夕拾》的10篇散文作品,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
在追怀旧事,回忆亲人、师友的同时,兼顾温馨的回忆和理性批判力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皆出自其中。
(2)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5分)“千刀万剐的黑杀才!老爷怕你的不算好汉!走的不是汉子!”A听了大怒,吼了一声,撇了布衫,抢转身来。
那人便把船略拢来凑在岸边,一手把竹篙点定了船,口里大骂着。
A也骂道:“好汉便上岸来!”那人把竹篙去A腿上便搠;撩拨得A火起,托地跳在船上。
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只要诱得A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只脚一蹬,那只渔船,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
A虽然也识得水,苦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
那人更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你来!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嬴!”便把A搭膊拿住,口里说道:“且不和你打,先教你些水!”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汉扑通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
……江岸边早拥上三五百人在柳阴底下看;都道:“这黑大汉今番却着道儿!便挣扎得性命,也喝了一肚皮水!”宋江,戴宗,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A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
江岸上那三五百人没一个不喝采。
①选文中A是:,“那人”是:(写出人物的名字)并请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以上选文情节:(3分)②请结合以上选文有关描写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2分)二、古诗文阅读(19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6—9题(16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梁丘据①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
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
”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
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②吾,是以知其爱也。
”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
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
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
今四封③之民,皆君之臣也,而惟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惟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④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
”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
【注】①梁丘据:人名。
②存:问候。
③封:疆界。
④无乃:恐怕。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①臣之妻私.臣( ) ②时时而间.进( )③敢不对.乎( ) ④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
( )6.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A(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诚.宜开张圣听B(1)据忠且.爱我(2)年且.九十C(1)何忠者之寡.邪(2)则名微而众寡.D(1)闻.寡人之耳者(2)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6分)⑴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⑶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
8.下列对以上两篇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中邹忌运用了委婉进谏的方法,从家事自然的谈及国事,利于君王接受自己的建议。
B.乙文中晏子运用了直言讽谏的方式,扣住一个“专”字,一针见血的指出梁丘据的狭隘和偏私,让景公幡然醒悟,险些被蒙蔽。
C.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邹忌和晏子都是忠诚于朝廷、有担当有智慧的大臣;齐威王和景公都是善于纳谏、明察人臣的国君。
D.甲乙两篇文章都采用类比手法,层层深入,说理透辟,发人深省。
(二)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第9题。
(3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样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表达了长期被贬的愤懑心情。
B.颔联借用向秀思旧和王质烂柯的典故直陈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但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豁达乐观的胸襟。
堪称千古名句。
D.尾联“长精神”即振作精神的意思,既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又明确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因此赢得后人评价:全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的上品。
三、现代文阅读(31 分)(一)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10—14题(15分)别让汉语之美被消解①对当今的青年人来说,使用新词语渐成时尚,倘若不知PK、VS、粉丝(fans)、秀(show)、嗨(high)是啥意思,不仅显得太老土,恐怕连报刊、电视、网络的一些内容看起来都困难。
②新词语已无处不在,每年都在大量涌现。
在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词汇是最具活性的。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生活的巨变以及网络、电视等传媒的飞速发展,使词汇的快速变化顺理成章。
言为心声。
语言是思维的表象,亦是社会的映像。
当今国内流行的新词语,是快节奏的、浮躁的、多元的现实生活在语言上的“成像”。
正是因为有了网上花样翻新的“搞怪”,有了“超女”“超男”的拥护,“恶搞”“粉丝”之类的新词语才会产生、流传。
③“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崔健在20年前唱出的歌词似乎很适合用来表成了“天生的蠢材”“呕吐的对象”,“这样子”成了“酱紫”……词语的这种变异、颠覆甚至不知所云,究竟是汉语的发展还是倒退?④在我看来,对汉语而言,令人忧虑的不是大量新语汇的产生,而是汉语文化能不能被传承。
语言是在新陈代谢中发展的,新词语就是新陈代谢的产物,是语言活力的体现。
有人说,汉字之美,在其恒久、高效。
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消亡后,沿用了数千年的汉字便成为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可谓源远流长。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词语运用的凝练、传神及其表达出的意境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可惜的是,在当今国人的语言表达中,给人以美感的词汇越来越少,经常使用成语、引用美文的人也不多。
对此,掌握着话语霸权的电视等媒体以及学校畸形的语文教育难辞其咎。
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分雅俗,别善恶,明是非。
尽管对语言要雅俗共赏,但如今国人话语表达中俗文化的泛滥与雅文化的退隐态势不能不令人忧虑。
如果说,对无处不在、鱼龙混杂的新词语尚可宽容面对的话,对频繁出现在“大雅之堂”的恶俗语汇则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促使新语汇在与传统语汇的“PK”中优胜劣汰,去粗取精,让正在走向世界的汉语向世人展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非凡魅力,每个中国人特别是对流行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电视等传媒责无旁贷。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10.对于本文第一段,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2分)11. 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汉语之美被消解”主要指哪些现象?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第③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3.根据第④段划线句,请你从自己积累的古诗词中,再补充两个论据,印证中国古典诗词的凝练传神及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