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计算校核(新荷载规范)

合集下载

单柱式式标志结构计算书

单柱式式标志结构计算书

单柱式式标志结构计算书1 结构概况1.1 结构尺寸1) 立柱:规格:∅89x4.5x2300 (mm)2) 标志板:矩形265x340x3.01.2 计算控制1) 结构重要性系数:Ro = 1.02) 设计风速:V = 30.6 (m/s)1.3 结构总体图2 校核内容和标准2.1 计算校核主要依据[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3]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6]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7]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GB/T 6892[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9]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3360-01)2.2 材料机械性能钢材的物理性能指标2.3 材料强度设计值钢材的强度设计值[Q235](N/mm^2)2.4 螺栓设计强度连接螺栓的强度设计值(N/mm^2)2.5 地脚螺栓设计强度地脚螺栓的强度设计值(N/mm^2)2.6 刚度校核标准结构刚度设计值(mm)3 荷载计算3.1 永久荷载考虑有关连接件及加劲肋等的重量,所有上部结构的总重力按照110%计。

1) 标志板重力:G1 = 0.007(kN)2) 立柱重力:G2 = 0.211(kN)3) 上部结构总重力:G = (G1 + G2) * 1.1 = 0.240(kN)3.2 风荷载标志板(1)F wb1=γoγQ ⎝⎛⎭⎪⎫12ρCV2×A1000= 0.043(kN)式中:ρ-----------------------1.2258(g/m3)γO-----------------------1.0γQ-----------------------1.4C-----------------------1.2V-----------------------30.6(m/s)A-----------------------0.09(m2)立柱(1)F wp1=γoγQ ⎝⎛⎭⎪⎫12ρCV2×A1000= 0.029(kN)式中:ρ-----------------------1.2258(g/m3)γO-----------------------1.0γQ-----------------------1.4C-----------------------0.8V-----------------------30.6(m/s)A-----------------------0.18(m2)4 立柱根部受力计算1) 立柱根部由标志板风力引起的弯矩:M x1 = 0.093(kN*m)2) 立柱根部由立柱风力引起的弯矩:M x2 = 0.029(kN*m)5 立柱强度校核5.1 荷载计算:1) 垂直荷载:N = γ0γG*G = 0.288(kN)2) 水平荷载:H = 0.071(kN)3) 风荷载引起的弯矩:M = 0.122(kN)5.2 立柱截面信息1) 立柱规格:∅89×42) 立柱截面积:A = 1194.6(mm²)3) 立柱截面惯性矩:I = 0.107×10-5(m4)4) 立柱截面模量:W = 0.240×10-4(m3)5.3 最大正应力验算1) 轴向荷载引起的正应力:σc= NA= 0.241(MPa)2) 弯矩引起的正应力:σw= MW= 5.058(MPa)3) 组合应力:σMax = σc + σw = 5.299(MPa)<f = 215.0 (MPa) [通过] 5.4 最大剪应力验算水平荷载引起的剪应力:τHmax= 2×FA= 0.120(MPa) <fv = 125.0 (MPa) [通过]5.5 危险点处应力验算对于圆柱形立柱截面,通过圆心与X-X轴成45°的直线与截面中心线的交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正应力和剪应力均比较大,应对该点进行应力状态分析。

不同力学模型在幕墙立柱计算中的比较

不同力学模型在幕墙立柱计算中的比较

不同力学模型在幕墙立柱计算中的比较中图分类号:O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摘要:幕墙立柱计算采用简支梁、双跨梁、多跨静定梁、多跨铰接一次超静定梁的计算比较,从而选取最优的受力方式。

关键词:立柱抗弯和抗剪强度计算、立柱刚度挠度的计算。

绪论:幕墙是建筑的外围护结构,目前外墙采用建筑幕墙形式非常普及,本文通过对不同受力力学模型的比较就会发现受力形式不同,对幕墙立柱的选取是不同的,如果在进行设计时,选取相应不同受力力学模型的计算,幕墙立柱将会充分合理使用,这将降低成本,取得较好经济的效益。

设计人员不应简单以简支梁或双跨梁进行幕墙立柱的计算,实际建筑中应是多跨静定梁或多跨铰接一次超静定梁的受力计算,避免计算中材料的无为浪费。

为使比较方便统一,我们选取同一位置分格的幕墙立柱进行比较。

论文主体基本参数取北京新建口腔医学院综合楼计算;本工程按C类地形考虑,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取:αmax=0.16。

计算点基本参数:计算点标高:100m;立柱跨度:L=4000mm;立柱左分格宽:1100mm;立柱右分格宽:1100mm;立柱计算间距:B=1100mm;板块配置:中空玻璃6+12A+6 mm;立柱材质:6063-T5;选用立柱型材的截面特性选用立柱型材号:60/150系列型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a=90MPa型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τa=55MPa型材弹性模量:E=70000MPa绕X轴惯性矩:Ix=4173330mm4绕Y轴惯性矩:Iy=842340mm4绕X轴净截面抵抗矩:Wnx1=53583mm3绕X轴净截面抵抗矩:Wnx2=57857mm3型材净截面面积:An=1411.5mm2型材线密度:γg=0.03811N/mm型材截面垂直于X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t=6mm型材受力面对中性轴的面积矩:Sx=34589mm3塑性发展系数:γ=1.00幕墙承受荷载计算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计算:wk=βgzμzμs1w0上式中:βg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βgz=1.6019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1.6966μs1: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A)=μs1(1)+[μs1(10)-μs1(1)]logA w0:基本风压值(MPa),取0.00045MPa;计算支撑结构时的风荷载标准值A=1.1×4=4.4m2wk=βgzμzμs1w0=0.00131MPa计算面板材料时的风荷载标准值A=1.1×1.38=1.518m2wk=βgzμzμs1w0 =0.001424MPa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qEAk=βEαmaxGk/A作用效应组合S=γGSGk+ψwγwSwk+ψEγESEk幕墙立柱按简支梁计算简支梁:幕墙立柱单跨用一处连接件与主体结构连接,单跨立柱在连接处向上悬挑一段,上一层立柱下端用插芯连接支承在此悬挑端上,计算时取简支梁,计算简图对结构作了简化。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

目次1总则2术语、符号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4城市桥梁设计可变荷载附录A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1总则1.0.1为改进城市桥梁设计荷载现行方法,采用按车道均布荷载进行加载设计,以达到与国际桥梁荷载标准相接轨的目的,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在城市内新建、改建的永久性桥梁和城市高架道路结构以及承受机动车辆荷载的其他结构物的荷载设计。

1.0.3本标准规定的基本可变荷载,适用于桥梁跨径或加载长度不大于150m的城市桥梁结构。

1.0.4本标准的设计活载分为两个等级,即城-A级和城-B级。

1.0.5城市桥梁设计荷载,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作用结构承受各种荷重和变形所引起力效应的通称。

2.1.2荷载各种车辆、人、雪、风引起的重力,包括永久性、可变性和偶然性三类。

2.1.3永久荷载在设计有效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忽略不计的荷载。

2.1.4可变荷载在设计有效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荷载,按其对桥梁结构的影响程度,又可分为基本可变荷载(活载)和其他可变荷载。

2.1.5偶然荷载在设计有效期内,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将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

2.1.6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结构达到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时,引起结构的效应等于材料的抗力时作为设计条件的设计方法。

2.1.7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结构在正常工作阶段,裂缝、应力与挠度达到最大功能时的设计方法。

2.1.8容许应力设计按各种材料截面达到容许应力时的设计方法。

2.1.9效应结构或构件承受内力和变形的大小。

2.1.10抗力结构或构件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

2.1.11桥面铺装桥梁上部结构面板上铺设的防水层与摩损层。

2.1.12行车道板承受行车重力的板式结构。

2.1.13重力密度物质单位体积的重力。

2.1.14车道横向折减系数多车道桥面在横向车道上,当不同时出现活载时,结构效应应予折减的系数。

吊装受力计算及安全性能校核

吊装受力计算及安全性能校核

吊装受力计算及安全性能校核根据吊装工程设备重量等吊装参数,本次吊装从安全角度考虑,主要是门式桅杆的横梁中部受集中荷载P ,应按简支梁校核其抗弯强度,受力简图如下:一、受力计算:P -计算荷载P -K 1K 2(Q+q )K 1-动载系数,考虑选用载荷K 1取1.2K 2-荷载均衡系数,采用单组滑轮吊装时K 2=1Q -吊装设备最大重量(已知),Q=2000kg (20KN )i -吊索其自重,q ≈600kg (6KN )∴P=1.2(2000+600)=3120kg=31200N二、安全性能校核(抗弯强度校核),按[]²max =205f N mm M f W ≤校核f -弯曲应力计算值[]f -弯曲应力设计值,按 Q235钢材,钢结构规范规定为:[]²max =205f N mm M f W≤(实际为20#无缝钢管,[]f 应力为210以上) max M -横梁中部最大弯矩1312002500195000004max P L N mm N mm M =∙=⨯=∙= W -横梁(1596Φ⨯无缝钢管),查表: 106cm w =³=106000mm ³ ∴max 19500000183<205²²106000M N N f f mm mm w ⎡⎤⎣⎦==== 故安全!说明:计算时未考虑横梁下斜撑的作用,如考虑斜撑L (跨度)变小,则max M 降低,将更安全。

门式桅杆立柱应力很小(f =25左右,远小于f ⎡⎤⎣⎦=205), 故安全!另:单位滑轮吊装,设备要旋转,必须有防止旋转的措施,避免设备碰撞时外墙(莃墙)!!!。

立柱计算校核

立柱计算校核

立柱计算校核立柱计算校核是指根据新荷载规范对立柱的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和校核的过程。

立柱是建筑结构中承担垂直荷载的主要构件之一,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合理设计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立柱计算的基本原理、新荷载规范以及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立柱计算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强度设计和稳定性设计两个方面。

强度设计是指考虑立柱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满足构件材料的抗弯、抗压和抗剪强度要求。

稳定性设计是指考虑立柱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满足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的要求。

在计算中通常采用最不利荷载组合进行计算和校核。

具体计算方法包括静力分析方法、有限元法和实验方法等。

立柱计算的具体方法可以分为弯曲计算和压缩计算两种情况。

在弯曲计算中,立柱通常受到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的共同作用,需要考虑弯矩和剪力的影响。

在压缩计算中,立柱通常受到竖向荷载的作用,需要考虑压力和稳定性的影响。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确定立柱的截面尺寸、材料性能、支座刚度、荷载形式等参数,以及采用的计算方法和校核要求。

对于已有的立柱结构,需要进行现有结构的评估和校核。

评估包括对于结构受力性能的评估、损伤情况的评估以及安全性的评估等。

校核包括对于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校核,检查结构所承受的荷载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以及结构是否满足使用寿命和抗震要求等。

校核的结果可以用于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为维修和加固设计提供依据。

总之,立柱计算校核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计算和校核立柱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随着新荷载规范的不断完善和更新,立柱的计算方法和校核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和演变,需要设计人员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保证立柱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安全技术规范》JGJ881992.doc

《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安全技术规范》JGJ881992.doc

《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安全技术规范》JGJ88-1992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1992)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简称提升机)的设计、制作符合安全要求和在施工中得到正确使用,保证施工及人身安全,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整修、拆除等工程施工中,额定起重量在2000kg 以下,以地面卷扬机为动力、沿导轨做垂直运行的高、低架物料提升机。

注:提升高度30m以下(含30m)为低架;提升高度31~150mm为高架。

第1.0.3条提升机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2.0.1条制造提升机应先提出设计方案,并有图纸、计算书和质量保证措施。

第2.0.2条提升机应有产品标牌,标明额定起重量,最大提升速度、最大架设高度、制造单位、产品编号及出厂日期。

第2.0.3条提升机吊篮与架体的涂色应有明显区别。

第2.0.4条提升机出厂前,应按规定进行检验,并附产品合格证。

第2.0.5条安装提升机架体的人员,应按高处作业人员要求,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第2.0.6条提升机在安装完毕后,必须经正式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2.0.7条使用单位应根据提升机的类型制订操作规程,建立管理制度及检修制度。

第2.0.8条使用单位应对每台提升机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其内容应包括:验收,检修,试验及事故情况。

第2.0.9条应配备经正式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证的专职司机。

第三章结构设计与制造第一节结构设计第3.1.1条提升机钢结构(以下简称结构)的设计,应满足制造、运输、安装、使用等各种条件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其结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3.1.2条结构设计时应考虑下列荷载:一、工作状态下的计算荷载。

包括:自重、提升荷载和工作状态下的风荷载;二、非工作状态下的计算荷载。

浅谈斜玻璃幕墙的计算

浅谈斜玻璃幕墙的计算

浅谈斜玻璃幕墙的计算如今,建筑幕墙的运用随处可见,它打破传统的建筑造型模式,给予建筑外立面很强的观赏性、艺术美和现代感;它本身的重量较轻,安装简易、维护简单方便,与传统的墙体施工相比大大的缩短了工期,易于实现旧建筑的改造和更新的需要。

建筑师们对建筑效果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很多工程在设计时都使用了倾斜的玻璃幕墙,然而在我们做结构计算时有些软件往往不会有倾斜玻璃幕墙的专项计算。

为了避免此类幕墙软件给幕墙设计师带来的结构计算的不便,我们幕墙设计师必须要对斜玻璃幕墙进行严格的计算校核。

一、内倒斜玻璃幕墙的计算如下:1.计算简图2.计算单元选取墙角区,立杆间距W=1119mm,玻璃分格a×b=1050×2865mm,立杆受力模型为简支梁结构L=4922mm;幕墙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75°。

3.风荷载计算此处按常规软件及最新规范计算(省略)4.面板玻璃计算此处局部按常规软件及最新规范计算(省略)1.中空玻璃强度校核:σ: 外侧玻璃所受应力:采用S W+0.5S E组合:σ=1.4×σWK+0.5×1.3×σEK×(1/ sin α)σ: 内侧玻璃所受应力:采用S W+0.5S E组合:σ=1.4×σWK+0.5×1.3×σEK×(1/ sin α)5.固定片(压板)计算此处按常规软件及最新规范计算(省略)6.硅酮结构密封胶计算此处局部按常规软件及最新规范计算(省略)1.硅酮结构密封胶宽度的计算:C s1: 结构胶在风载荷作用下的粘结宽度 (mm)C s1=(W+0.5×q E)×a/(2000×f1) ×(1/ sin α)C s2: 结构胶在自重效应下的粘结宽度 (mm)C s2=1.35×25.6×(B t_l+B t_w)×(a×b)/(2000×(a+b)×f2)×(1/ sin α)2.胶缝厚度在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校核:t s: 结构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粘结厚度t s=θ×h g×ψ/(δ2×(2+δ2))0.5×(1/ sin α)7.幕墙立柱计算此处局部按常规软件及最新规范计算(省略)1.幕墙立柱强度的校核:A. 内套承载力计算:校核依据: σ=N×10/A n+M×103/(1.05×W n) ×(1/ sin α)B. 外套承载力计算:校核依据: N×10/A n+M·E a·Y a1/(E a·I a+E s·I s)/1.05×(1/ sin α)2.幕墙立柱刚度的校核:d f: 立柱最大挠度d f=5×q Wk×H sjcg4×1000)/(384×(E a×I a+E s×I s))×(1/ sin α)3.立柱与主结构连接:N: 连接处总合力(N):N=(N12+N22)0.5×(1/ sin α)8.幕墙预埋件截面面积计算此处局部按常规软件及最新规范计算(省略)锚筋截面积计算总值: 依据GB50010 10.9.1-1和10.9.1-2等公式计算A s1=V/(αr×αv×f y)+N/(0.8×αb×f y)+M/(1.3×αr×αb×f y×Z) ×(1/ sin α)A s2=N/(0.8×αb×f y)+M/(0.4×αr×αb×f y×Z) ×(1/ sin α)9.幕墙预埋件焊缝计算此处局部按常规软件及最新规范计算(省略)角焊缝强度校核:((σf/βf)2+τf2)0.5×(1/ sin α)10.幕墙横梁计算此处局部按常规软件及最新规范计算(省略)1.横梁剪应力的校核:τx=V y×S x/(I x×t x) ×(1/ sin α)τy=V x×S y/(I y×t y) ×(1/ sin α)2.横梁刚度的校核:由风荷载作用产生的横梁水平方向挠度:d fw=q wk×W fg4×1000/(0.7×I x×120) ×(1/ sin α)自重作用产生的挠度:d fG=5×G K×W fg4×1000/(384×0.7×I y) ×(1/ sin α)11.横梁与立柱连接件计算此处局部按常规软件及最新规范计算(省略)1.横梁与立柱间连结(1)横向节点(横梁与角码)N1: 连接部位受总剪力:采用S w+0.5S E组合N1=(Q w+0.5×Q E)×1000×(1/ sin α)(2)竖向节点(角码与立柱)N: 连接处组合荷载:采用S G+S W+0.5S EN=(N12+N22)0.5×(1/ sin α)二、内倒斜玻璃幕墙的计算如下:1.计算单元选取墙角区,立杆间距W=1119mm,玻璃分格a×b=1050×2865mm,立杆受力模型为简支梁结构L=4922mm;幕墙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15°。

立柱抗剪计算1

立柱抗剪计算1

显竖隐横玻璃幕墙设计计算书设计:校对:审核:批准:二〇一一年六月一日基本参数1.1幕墙所在地区:惠东巽寮(凯兴酒店配套办公楼)1.2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幕墙属于外围护构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依照上面分类标准,本工程按B类地形考虑。

1.3抗震烈度:根据国家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版),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αmax=0.16。

2 幕墙承受荷载计算2.1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幕墙属于外围护构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计算:wk =βgzμzμs1w……7.1.1-2[GB50009-2001 2006年版]上式中:w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Z:计算点标高:10m;βg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高度不足5m按5m计算):βgz =K(1+2μf)其中K为地面粗糙度调整系数,μf为脉动系数A类场地:βgz =0.92×(1+2μf) 其中:μf=0.387×(Z/10)-0.12B类场地:βgz =0.89×(1+2μf) 其中:μf=0.5(Z/10)-0.16C类场地:βgz =0.85×(1+2μf) 其中:μf=0.734(Z/10)-0.22D类场地:βgz =0.80×(1+2μf) 其中:μf=1.2248(Z/10)-0.3对于B类地形,10m高度处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βgz=0.89×(1+2×(0.5(Z/10)-0.16))=1.78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A类场地:μz=1.379×(Z/10)0.24当Z>300m时,取Z=300m,当Z<5m时,取Z=5m;B类场地:μz=(Z/10)0.32当Z>350m时,取Z=350m,当Z<10m时,取Z=10m;C类场地:μz=0.616×(Z/10)0.44当Z>400m时,取Z=400m,当Z<15m时,取Z=15m;D类场地:μz=0.318×(Z/10)0.60当Z>450m时,取Z=450m,当Z<30m时,取Z=30m;对于B类地形,10m高度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1.000×(Z/10)0.32=1μs1:局部风压体型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第7.3.3条:验算围护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一、外表面1. 正压区按表7.3.1采用;2. 负压区—对墙面,取-1.0—对墙角边,取-1.8二、内表面对封闭式建筑物,按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0.2或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弯矩 166183.71 M1 水平应力 3.7695947 σ1 自重应力 σx 11.469495
单位(N,mm) 挠度限值
总应力 15.23909 σ σ 自重挠度 风挠度 uy 0.1671447 ux= 自重下 铝型材 钢型材 2.68 2.68
Q235钢型材强度设计值215M
6063-T6铝型材强度设计值140M
h1= 分 格 高(h1=h2) h2= H= 垫块距横梁端部距离 自重集中力标准值 自重集中力设计值 悬窗上横梁自重下弯矩 平面内自重弯距 平面外风荷载弯距 a= Pk = P= Mx= Mx= My=
2000 600 2600 250 920 1104 825240 276000 2529452
-T5铝型材强度设计值85.5MPa
垫块距横梁端部距离 自重集中力标准值 自重集中力设计值 悬窗上横梁自重下弯矩 平面内自重弯距 平面外风荷载弯距
a= Pk = P= Mx= Mx= My=
单位(N,mm)
二、横 梁(上下梯形荷载) 风荷载标准值 风荷载设计值 地震设计值 荷载组合 平面外线荷载标准值 平面外线荷载设计值 自重 悬窗上横梁自重线荷载设计值 悬窗上横梁自重线荷载标准值 分 格 宽
风荷载下挠度 10.5845531
挠度限值 铝型材 钢型材
注:
Q235钢型材强度设计值215M
6063-T6铝型材强度设计值140M
6063-T5铝型材强度设计值85.5M
悬窗上横梁 213520 213520 8540 8540 206000
49.560723 42.753716 92.314439 1.5748389 1.0722801
mm mm mm mm N N N.mm N.mm N.mm 1300
单位(N,mm)
三、横 梁(三角形、梯形组合荷载) 风荷载标准值 Wk= 风荷载设计值 地震设计值 荷载组合 平面外三角形线荷载标准值 平面外梯形线荷载标准值 平面外三角形线荷载设计值 平面外梯形线荷载设计值 自重 悬窗上横梁自重线荷载设计值 悬窗上横梁自重线荷载标准值 分 格 宽 分 格 高(h1=h2) W= qk= W+0.5qk qk1= qk2= q1= q2= Gk/A= qG= qGk= B= h1= h2= H= 垫块距横梁端部距离 自重集中力标准值 自重集中力设计值 悬窗上横梁自重下弯矩 平面内自重弯距 平面外三角形风荷载弯距 a= Pk = P= Mx= Mx= My1=
Wk= W= qk= W+0.5qk qk= q= Gk/A= qG= qGk= B=
2.278 3.1892 0.208 3.2932 2.9614 4.28116 400 1.248 1.04 2300
kN/m2 kN/m2 kN/m
2 2
抗震设防烈度
地震影响系数α
max
kN/m N/mm N/mm N/m2 N/mm N/mm mm
2.234 3.1276 0.156 3.2056 1.8989 1.2287 2.72476 1.76308 300 1.512 1.26 1700 3100 1100 4200 300 790.5 948.6 546210 284580 656213
kN/m2 kN/m2 kN/m
2 2
抗震设防烈度
3-T6铝型材强度设计值140MPa
-T5铝型材强度设计值85.5MPa
悬窗上横梁 213520 213520 8540 8540 206000
60.913349 134.29654 195.20989 3.1152954 5.5552049
35钢型材强度设计值215MPa
3-T6铝型材强度设计值140MPa
水平弯矩 985528.16 M1
水平应力 27.357202 σ1 自重应力 σx 20.305689 σ2 28.84955
水平荷载下应力 55.2662813 总应力 自重下挠度 64.2191813 2.08100013
单位(N,mm) 挠度限值
总应力 47.662891 28.84955 σ σ 自重挠度 风挠度 uy 5.1735666 ux= 2.097938 自重下 铝型材 钢型材 3 3 钢型材 风荷载下 铝型材 12.77778 9.2
E= 分配系数 0.3922083 S1 水平弯矩 M1 472311.73 水平应力 9.6823086 σ1 自重应力 σx 19.655419
单位(N,mm)
总应力 29.337728 9.738495 σ σ 自重挠度 风挠度 uy 2.8379539 ux= 0.316257 自重下 3 3 风荷载下 铝型材 9.444444 钢型材 6.8
风荷载下挠度 3.99438461 注:
Q235钢型材强度设计值215M
6063-T6铝型材强度设计值140M
6063-T5铝型材强度设计值85.5M
横梁组合型材 7 0.08 Ix= Iy= Wx= Wy= 下横料 413342 4328974 13789 46458 70000
型材按节点摆向输入对应参数 上横料 1427116 6708463 22253 71579 70000 S2 M2 σ2 0.607792 自重下应力 86.562942 731925.3 水平荷载下应力 366.302282 9.738495 总应力 自重下挠度 452.865224 3.55696483 Ix= Iy= Wx= Wy= E= 中横梁 112064 112064 3131 3131 206000 悬窗上横梁
6063-T5铝型材强度设计值85.5M
横梁组合型材 7 0.08 Ix= Iy= Wx= Wy= E= 分配系数 S1 0.3896212 S2 M2 下横料 413342 2508702 12945 34309 70000
型材按节点摆向输入对应参数 上横料 1106843 3930121 18849 50968 70000 0.610379 自重下应力 1543924 8.95289996 Ix= Iy= Wx= Wy= E= 中横梁 1027608 3381810 29360 43589 70000 悬窗上横梁
地震影响系数α
max
kN/m N/mm N/mm N/mm N/mm N/m N/mm N/mm mm mm mm mm mm N N N.mm N.mm N.mm
2
850 550 单位(N,mm)
平面外梯形风荷载弯距
My2=
548024N.mm横梁组合型材 7 0.08 Ix= Iy= Wx= Wy= E= 分配系数 S1 0.4334784 S2 M2 σ2 下横料 3562222 3013174 19828 41986 70000
型材按节点摆向输入对应参数 上横料 1108078 3937978 18876 51031 70000 0.566522 自重下应力 217188.9 水平荷载下应力 116.613457 4.05335 总应力 自重下挠度 4.05335 风荷载下挠度 2.47889536 0.09693 风荷载下 铝型材 7.444444 钢型材 5.36 注: 189.247485 2.19056311 72.6340284 Ix= Iy= Wx= Wy= E= 中横梁 92361 92361 3131 3131 206000 悬窗上横梁
一、横 梁(上下三角形荷载) 风荷载标准值 风荷载设计值 地震设计值 荷载组合 平面外线荷载标准值 平面外线荷载设计值 自重 悬窗上横梁自重线荷载设计值 悬窗上横梁自重线荷载标准值 分 格 宽 分 格 高(h1=h2)
Wk= W= qk= W+0.5qk qk= q= Gk/A= qG= qGk= B= h1= h2= H=
1.31 1.834 0.156 1.912 1.7554 2.56208 300 1.98 1.65 1340 3300 2200 5500 300 663.3 795.96 444411 238788 383372.6
kN/m2 kN/m2 kN/m
2 2
抗震设防烈度
地震影响系数α
max
kN/m N/mm N/mm N/m2 N/mm N/mm mm mm mm mm mm N N N.mm N.mm N.mm
35钢型材强度设计值215MPa
3-T6铝型材强度设计值140MPa
-T5铝型材强度设计值85.5MPa
悬窗上横梁 603709 657708 16706 16435 70000
47.045544
146.57754 193.62309 8.9672189 20.538369
35钢型材强度设计值215M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