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且歌且行文学竞答会

合集下载

山海经精卫鸟元素在服饰设计中的表现与运用

山海经精卫鸟元素在服饰设计中的表现与运用

摘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山海经》精卫鸟元素与现代文化进行紧密融合,提升产品设计的美感和内涵,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碰撞之美。

分析并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山海经》精卫鸟元素的历史背景、象征性以及可应用性,再从结合其内涵,从颜色、图案、款式等不同方面进行与现代服饰产品进行结合的创新应用设计及分析。

设计以中国传统文化《山海经》精卫鸟元素为灵感的数字化创意性服饰系列。

《山海经》精卫鸟元素的运用考验的是当今设计师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与使用。

需要结合现代市场上已有的相关经验来做出更好的产品及设计。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山海经》 精卫鸟元素 中国梦 中国风 创新运用中图分类号:TS9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05-0108-04Abstract:To closely integrate the Jing Wei bird el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with modern culture ,improve the aesthetic feeling and connotation of product design ,and let people feel the beauty of the collis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and modern design.Analyze and expou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symbolism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Jing Wei bird element in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hen combine its connotation with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design and analysis of modern clothing product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color ,pattern and style.The design of digital creative clothing series inspired by Jing Wei Bird in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he use of Jing Wei Bird elements in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tests the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by designers today. Need to combine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in the modern market to make a better product and design.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Jing Wei Bird Chinese dream Chinese style Innovation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洑子莲 金 莹* 林 剑 姜 利山海经精卫鸟元素在服饰设计中的表现与运用THE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OF JING WEI BIRD IN CLOTHING DESIGN IN THE BOOK OF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引言中国传统文化在随着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被重视其传承与保护。

宁波市镇海中学

宁波市镇海中学

宁波市镇海中学作者:***来源:《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2024年第04期多彩活動镇海中学的“汉文化节”是校园品牌活动,集知识竞答、话剧比赛、辩论赛、书写大赛等活动于一体,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互通。

力求以多层次、多维度的创意和创新方式激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充分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红楼幽梦,品鉴风致。

通过“大观红楼”知识竞答来推进整本书阅读,丰富阅读《红楼梦》的形式,帮助同学们加强对《红楼梦》整体脉络和重要细节的把握,并加深对“红楼”文化的深层次理解。

鸣锣开场,群星闪耀。

“我是剧人”话剧比赛是“马克剧社”的重头戏。

同学们走出课堂,走上舞台,对经典剧目进行改编与演绎,既向经典致敬,也展现了个性化的解读。

唇枪舌剑,说理思辨。

辩论赛不仅点燃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更激发了大家关注文化传统、思考社会议题的意识,帮助大家提高公共说理的能力和面对复杂问题的思辨力。

纸洇墨香,妙笔生花。

汉字书写大赛,展现汉字形体之美,彰显汉字书写艺术之魅力。

同学们以纸笔为媒介,在一撇一捺之间展现自己对汉字之美的感悟,表达自己对汉字文化的思索。

原题呈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作文题)在生活中,我们会寻找各种指南——旅行时,寻找景点“打卡”指南;休息时,寻找独处充电指南;压力大时,寻找情绪稳定指南……人与人之间未必有着相同的生活境遇,但还是会倾向于寻找经验的依托——指南。

然而有了指南,生活就会变得更好吗?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标题自拟。

审题立意此命题的核心词是“指南”。

从词典义上看,指南指的是“为人们提供指导性资料或情况的东西(如旅游指南、操作手册)”或“比喻辨别方向的依据”。

在这个意义上,指南具有提供指导、指明方向等功能。

写作的重心是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指南?二是为什么我们又不能完全依赖指南?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和立意:1.人与人之间在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上未必完全相同,但对指南的需求是共同的。

创新作文大赛晋级比例

创新作文大赛晋级比例

创新作文大赛晋级比例
在创新作文大赛里,晋级这事儿可是大家都关心的焦点啊!今
年呢,大赛组委会搞了个新花样,说晋级比例就定在参赛选手的百
分之十五。

这样一来,比赛更激烈了,但也给了更多有实力的选手
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

你知道吗?评审团里都是大咖级别的专家和资深老师。

他们看
作品可挑剔了,得有创意、有深度,还得看你怎么用文字表达。


晋级的选手,那可都是真材实料的!
今年这大赛,玩法可是翻新了!除了现场写作,还能线上互动,观众也能来投票。

这样不仅好玩,还让更多人能参与到比赛里来,
看看这些选手到底多厉害!
那些参赛的选手们,一个个都厉害得不行!他们的作品,啥主
题都有,风格也各不相同。

有的写现实,有的写未来,看得人眼花
缭乱。

这些作品,真的让人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
最后啊,经过了好几轮的PK,终于选出了那些能晋级的选手。

他们接下来要去更高级别的比赛里继续拼,真是让人期待啊!希望
他们能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咱们中国的文学事业加油助力!。

2024届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4届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4年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卷命题: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经典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

中华经典承载了古圣先贤的志向、智慧与才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渊薮。

而经典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亦有其超越时空的传世性和普适性。

诞生于齐梁之际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元典,中国文章学巨著,中华文化宝典。

这条精雕细刻的“文龙”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依然优美耐看,“灵动多姿”。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古典诚然是过去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兴趣和研究是现代的,不但承认过去东西的存在并且认识到过去东西里的现实意义。

”(钱钟书语)《文心雕龙》为新文论建设树立“经典范式”。

海通以来,“西学东渐”。

传统的“诗文评”被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所替代,范畴、术语、命题以及表述方式都发生了质的转换。

这种转换更新了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催生了“文学理论”学科的独立,具有正面意义。

但伴随而来的是“以西律中”的“强制阐释”,文学与文论的民族特点被遮蔽,以至于某些研究者对中国文论产生了隔膜,一味地“竞新逐奇”,自觉或不自觉地切割与中国传统文论的联系。

尽管通行的文学理论教材也吸纳了“意境”等个别中国文论范畴,并引述“诗文评”的只言片语;其实不过是给西式文论做注脚,“虽轩翥出辙,而终入笼内”。

建设新文论,固然要“别求新声于异邦”,望今以制奇;亦须“资于故实”,参古以定法。

而《文心雕龙》为新文论建设树立了“经典范式”。

《文心雕龙》由“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剖情析采”和《序志》等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文之枢纽”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这五篇可视为“文原论”;“论文叙笔”自《明诗》至《书记》,先“文”后“笔”,这二十篇可视为“文体论”;“剖情析采”从《神思》至《程器》,先“情”后“采”,这二十四篇可视为“文术论”。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批评最先面对和关注的就是文学作品,批评者只有“走进”作品,通过对作品仔细认真地“细读”,才能真正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意蕴,并将其揭示出来。

“走进”作品首先要建立在“认同”基础上,只有“认同”了作品,才能“走进”那些有意义、有价值、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

当然,批评者不但要“走进”作品,还要“走出”作品,把对作品的感受传达给读者,而且要传达得真实、准确,符合作品本身的意蕴,而不是批评者的一种主观隐想。

文学评论的理想境界应是“与小说家的创造精神会合”,然后再进一步与作品中所表现的“创造精神会合”。

实现“与小说家的创造精神会合”,就需要“走近”作者。

“走近”作者,是全方位的“走近”:一方面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性格秉性;另一方面,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生活环境。

文学批评要“走进”作品、“走近”作者,其最终目的是要“走向”读者。

“走向”读者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方面,它要为读者提供关于具体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的细致而深入的解读,让读者明白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为什么是好的,又具体好在哪里。

另一方面,批评者又是一个传达者,批评者要把自己从作品中所发现的美传达给读者。

(摘编自张奎志《走向与作品、作者、读者相遇合的文学批评》)材料二:在学术体制和出版制度的规约下,文学批评呈现出过于显豁的专业主义倾向,已从学术生产线上的“尖兵”蜕变为一个四平八稳的“文书”。

李健吾曾这样描述文学批评家的使命:“不是摧毁,不是私人作战,而是建设,而是和自己作战。

”更进一步,我们还要关注的是,当下文学批评隐含着危机,作为文学批评的主体,批评家在这样一个年代应该何为,批评家的任务成为最值得追问的问题。

本雅明、伊格尔顿在对文学批评的本质和功能认识上有很大差异,但他们在对批评的社会功能上,有着较为一致的认识,那就是打破批评的专业主义和视批评为一个“封闭的花园”的做派,认为批评应该与社会保持生动丰富的交流,果敢介入社会事务。

浙江省第七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决赛即兴演讲题库

浙江省第七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决赛即兴演讲题库

浙江省第七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决赛即兴演讲题库(2019)演讲主题句(30句):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第三十三章》)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韩非子·喻老》)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9.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

(《吕氏春秋·用众》)1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礼记·大学》)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1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1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1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1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遗诏敕后主》)1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杂诗》)17.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18.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王勃《滕王阁序》)1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2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2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25.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2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主观题型梳理及方法练习++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主观题型梳理及方法练习++

论述类文本主观题型梳理与及方法练习一、问题分析1.限时读懂(读懂内容、把握思路)的能力有待提高。

2.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较弱。

3.归纳概括能力有待提高。

4.把握观点、理解分析能力较弱。

5.精准答题、准确转述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知识补充1.怎么做才能做到精准答题?(1)做阅读标志,快速整体把握文章:抓关键词句,作简要勾画。

(2)审清题目要求找准答案信息。

读题要仔细,看清命题的具体要求,要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有何限制,审题时不能漏掉一个字。

千万不能用扫视的方式审题,因为那样就有可能漏掉有用信息。

最好在心里一个一个字的默读题目,必要时要动笔作标记。

在相关的词语下打上着重号,以提醒自己。

审题时以下几个环节不可忽视:看问题、看要求、看分值、看有无字数限制。

(3)整理答题的思路:提问的角度与文本阐述的角度是什么关系?应该怎样把它们接上轨?需要引用文章的哪些材料?需要对原材料作什么筛选、概括、引申或转述?(4)组织答题语言:题干对答题语言有什么特殊要求,该分几点答(往往要参考该题的赋分),是否对准了答题的点,需要什么关键词,表述是否完备并简洁。

(5)复查验证答案。

这个环节往往被我们忽视,事实上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答案拟好后首先要做的是验证一下所答是否是所问,防止答非所问的情况出现。

其次,要通过复查来发现并更正拟出来的答案中的病句、错别字。

在这里特别要提出来的是,在试卷上答题前最好先拟个草稿,否则辛辛苦苦思考出来的答案语句不通,错别字明显,那岂不可惜?2.答案表述的技巧(1)截。

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2)改。

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3)写。

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才能悟出答案。

歌唱比赛主持词结束语五篇(最新)

歌唱比赛主持词结束语五篇(最新)

【篇一】歌唱比赛主持词结束语女:今天我们赞美青春男:今天我们歌颂美好女:今天我们憧憬希望男:今天我们展示自信女:感谢所有班级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男:也感谢在场的评委,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女:我祝愿各位领导。

老师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男:我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业有成女:我祝愿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漂亮男:我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女:让我们记住这激情的时刻男:让我们留住这美好的记忆女:我们坚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男:我宣布校园歌咏比赛圆满结束【篇二】歌唱比赛主持词结束语男:我们的比赛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女:嗯,是啊,我们的选手都是实力唱将,不相伯仲,这也给我们评委老师的工作带来了不少难度呢。

男:所以,为了舒缓一下大家紧张的神经,我们进行一个小插播,再次迎来深受大家喜爱抽奖环节女:(笑)下面有请--学院--老师上台,为我们抽取今晚另外五位幸运的同学。

(抽奖中)男:谢谢--老师,恭喜这五位幸运的同学。

女:经过两轮激烈的厮杀,最后八位选手突出重围,他们分别是来自某院的某某。

--------在最后一轮的冠亚军争夺赛中将会为我们带来今晚最精彩的视听盛宴,让我们屏住呼吸,拭耳以待。

首先有请来自某院的某某为我们带来《某歌》,掌声有请。

(冠亚军争夺赛进行)【幕后】男:(武小絮老师对整场比赛进行点评)(感谢老师的点评)谢谢武老师的中肯且专业的点评,相信大家听了都受益良多,女:比赛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相信各位同学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冠亚军人选,但是在宣布比赛结果之前,还有大家期待已久的终极大奖,花落谁家呢?我们有请与--老师为大家抽出两个最终大奖。

掌声有请。

谢谢老师,恭喜中奖同学。

男:今晚比赛的最终结果,此刻已经尘埃落定了,(看选手)八位选手你们紧张吗?今晚八位选手的精彩表现都是在场所有观众有目共睹的,相信无论之后宣布的结果如何,你们都已是无冕。

下面由我们来宣布最后的冠亚季军以及人气奖名单。

女:(宣布人气奖,男:季军,(连我也好紧张啊)女:亚军,男:冠军)(RAIN)女:请评委老师上台为七位获奖选手颁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小说”之名,始见于?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论语》 答: B.《庄子》
39
5. “荷花淀派”和“山药蛋派”是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很深的两 个文学流派,其代表作家分别是? A.孙犁 赵树理B.丁玲 沈从文 C.赵树理 孙犁D.沈从文 丁玲 答: A.孙犁 赵树理 6.在杜甫的春望中,表现长安春日 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 情的诗句是? 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 醒何处”的下面两句?
答:杨柳岸,晓风残月
10
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 数百年”是清人( )的诗句。
A.钱谦益 B.顾炎武 C.赵翼 D.王夫之
答:C.赵翼 8.“人间四月芳菲尽”的下一句是 什么?
答:山寺桃花始盛开
11
3
1.成都某著名古迹门口有这样一副 名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 对古今情”,它说的是( )。 A.杜甫 B.薛涛 C.诸葛亮 D.李冰 答: C.诸葛亮 2.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与下列哪个节日有关?( ) A.中秋 B.重阳 C.清明 D.上巳 答: A.中秋
4.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包含一个典故, 请问是讲了哪两个人的故事? 答:向秀和嵇康
47
5.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 痍,诗中圣哲”说的是? A.杜甫 B.白居易 C.屈原 D.辛弃 疾 答: A.杜甫 6.“一粥一饭当思来者不易”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5
11 1.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传神地
表现儿童天真和顽皮可爱的句子是? 答: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中以无尽的流水喻无穷的忧愁,形象地 写出诗人内心的愁苦的诗句是? 答: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46
3.我国四大名亭中的“爱晚亭”是 因为谁的诗句而成名的?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白居易 答: C.杜牧
17
5.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 讳的故事?( )​ A.一字千金 B.一诺千金 C.一饭千金 D.一掷千金 答: A.一字千金 6.“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 器,那么“爵”有几只脚? A.三只 B.四只 C.两只 D.五只 答: A.三只
18
7.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 基本线索是( )
答: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7
9.“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下 面一句是什么? 答:千载谁堪伯仲间
28
7
1.盛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是谁? A.李白 B.王继 C.高适 D.岑参 答:D.岑参 2.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与成语“源头 活水”有关且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 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 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上一 句是什么? 答:商女不知亡国恨
14
7.下列文学家中,不属于“唐宋八大 家”的是 ( )。 A.欧阳修 B.王勃 C.柳宗元 D.王安石 答: B.王勃 8.佛经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 屠”,浮屠指的是( ) A.酒的代称 B.佛塔 C.屠夫 D.屠苏 答: B.佛塔
37
9 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
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A.智取红孩儿 B.三打白骨精 C.真假美猴王 D.大闹天宫 答:D.大闹天宫 2.在《水浒传》众多人物形象中,被 称为“青面兽”的是? A.杨 志 B.吴用 C.武松 D.鲁智深 答: A.杨 志
38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下 面一句是什么? 答: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A.江水的流动过程 B.月亮的升落过程 C.花林的空间变换 D.白云的飘浮显隐
答:B.月亮升落的过程
8.“一朝春去红颜老”的下一 句是什么? 答:花落人亡两不知
19
5
1.“楚河”和“汉界”在今天 的哪个省?( )​ A.湖北 B.河南 C.河北 D.湖南 答: B.河南 2.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 发现的? 答:药材
42
3.有人说,这是一本会让你哭的书,有人 说,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父亲用感情 的一砖一瓦垒起来的一座坟。这本书指的 是哪本书? A.《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B.《傅雷家 书》C.《苦难不在人间》D.《风土与山河》 答: A.《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4.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 指的是? A.男子的配偶 B.妻子儿女 C.妻子和儿子 答: B.妻子儿女
29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牛”一句出自谁?
A.叶圣陶 B.文天祥 C.郭沫若 D.鲁迅
答:D.鲁迅 4.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 天的哪里? A.吐鲁番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D.柴达木盆地 答: A.吐鲁番盆地
30
5.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间 故事集,又叫作什么?( A ) A.《天方夜谭》 B.《圣经》 C.《玩偶之家》 D.《十日谈》 答: A.《天方夜谭》 6.在《水浒传》众多人物形象中,被 称为“黑旋风”的是谁? A.鲁智深 B.李逵 C.宋江 D.吴用 答: B.李逵
40
7.“怀旧空吟闻笛赋”的下一 句是什么? 答:到乡翻似烂柯人
8.李白的《月下独酌》中以明 月和身影反衬诗人孤独的诗句 是? 答: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1
10
1.《论语》中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 虚心好学的精神的一句是? 答: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择其善 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观刈麦》中正面描写刈麦时的艰 苦劳动与紧张,最能表现农民在烈日 下在田间艰苦劳作的诗句是? 答: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8
7.屈原是战国末期哪国人? A.齐国 B.魏国 C.楚国 D.赵国 答: C.楚国 8.杜甫的《三吏》、《三别》是传世的 佳作,其中《三别》是? A.《生死别》、《阳关别》、《垂老别》 B.《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33
8
1.“学而不思则罔”的下一句是什 么? 答:思而不学则殆 2.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 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 答: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34
3.下列选项中,倡导中唐古文运动 的人是? A.司马迁 B.柳宗元 C.韩愈 D.欧阳 修 答: C.韩愈 4.主张“人性本善”的是孟子,那 么,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谁? A.老子 B.孔子 C.孙子 D.荀子 答:D.荀子
23
6
1.“此时无声胜有声”出自于 谁的什么作品? 答:白居易 《琵琶行》 2.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由 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 表现早行之早的句子是? 答诗? A.《湘夫人》 B.《孔雀东南飞》 C.《声声慢》 D.《关雎》 答: B.《孔雀东南飞》
20
3.“春江潮水连海平”的下一 句是什么? 答:海上明月共潮生
4.历史剧《屈原》是谁的作品? A.胡适 B.郭沫若 C.矛盾 D郁达夫 答: B.郭沫若
21
5.“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下 一句是什么? 答:六宫粉黛无颜色 6.女子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答:十三岁
22
7.“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出自哪 里? A.《山海经》 B.《吕氏春秋》 C.《淮南子》 D.《说苑》 答: A.《山海经》 8.李清照《醉花阴》中形容人 极度悲伤,愁苦的千古名句是? 答: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
浙江理工大学
第一届且歌且行文学竞答会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
1
初赛
争分夺秒 每队60秒时间快问快答 答对1题加1分,答错不扣分 激情PK 共抢答五道题 答对加2分,答错或者不答答题机会留 给对手 积分最高的九支队伍晋级复赛
2
争分夺秒
1 5 9 13 17
2 6 10 14 18
3 7 11 15
12
3.“峨眉山月半轮秋”的下一句是 什么? 答:影入平羌江水流 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我们 提出修身养德的基本要求,这句话 出自 ( )。 A.诸葛亮 B.孔子 C.欧阳修 D.孟子 答: A.诸葛亮
13
5.天府之国,历来不乏文人墨客,下 列文学家中,谁不是四川人。 ( ) A.苏轼 B.司马相如 C.杜甫 D.陈子昂 答: C.杜甫
6
7.《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 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 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两句: 答: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 雨涨秋池 8.“问渠那得清如许”的下 一句是什么? 答:为有源头活水来
7
2 1.我国第一所创办国学研究机构
的大学是( ) A.北京大学 B.清华大学 C.厦门大学 D.东南大学 答: A.北京大学 2.“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一句 是什么? 答:山重水复疑无路
8
3.“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下 一句是什么?
答:千金散尽还复来 4.我们通常所说的“韩孟诗派” 中的孟是指:( ) A.孟郊 B.孟浩然 C.孟光 D.孟云卿 答: A.孟郊
9
5.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出 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词,请问这 首词的词牌名是:( ) A.《满江红》 B.《浣溪沙》 C.《蝶恋花》 D.《临江仙》 答:D.《临江仙》
31
7.翠绿的荷花和旭日中,嫣红的荷花 给人以凉爽幽静、清香扑鼻的感觉, 诗人杨万里赞其什么? 答: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8.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巴金“激流三 部曲”的是( ) A.《家》 B.《春》C.《秋》D.《冬》 答: D.《冬》
32
9.在鲁迅的小说中,把封建社会归结 为“一部吃人的历史”,并在结尾喊 出“救救孩子”的呼声的小说是什么? A.《祝福》 B.《阿Q正传》 C.《故乡》 D.《狂人日记》 答: D.《狂人日记》 10.台湾文学作品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A.乡愁 B.爱情 C.社会批判 D.友情 答: A.乡愁
4 8 12 16
3
1
1.资治通鉴是哪个人写的,朝 代是什么? 答:司马光 北宋
2.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问君能有几多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