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必胜课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革命烈士诗二首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革命烈士诗二首

教学目标1.学习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革命灵魂,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甘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课后题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领会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投影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革命烈士叶挺将军和陈然同志在狱中写的。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忠心耿耿,英勇顽强,坚定机智,最后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在狱中面对死亡,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写下了动人的诗篇。

这两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和誓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

二、学习《囚歌》。

㈠揭题、解题:《囚歌》是叶挺同志1942年11月21日写的。

(出示《囚歌》)囚是什么意思?囚歌是什么意思?(囚,被囚禁的人。

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㈡简介作者:叶挺:广东惠阳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

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皖南事变时因负伤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自由。

同年4月8日自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㈢录音范读。

㈣讲读《囚歌》。

1.讲读第1节。

①指名读第1节。

划出一组对比句。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两句用什么和什么对比?(用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作对比)诗中人指什么样的人?狗又是比喻什么样的人?作者为什么把叛徒比作狗?(作者把叛徒比作狗,表现对叛徒的极度厌恶和痛恨)门和狗各自比喻什么?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人进出的门指革命者所走的道路;为狗爬出的洞指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②敌人对待革命者和叛徒各持什么态度?从诗句中哪两个词语中年看出来?(对待革命者是监禁迫害,对待叛徒是给予所谓的自由。

部编版数学五年级暑假第14讲.必胜策略.优秀A版

部编版数学五年级暑假第14讲.必胜策略.优秀A版
根,接下来对方取 a 根,巍巍就取 6-a 根即可; 法 2(重点):奇偶性,显然,每次只能取走奇数根,55 只能是奇数个奇数的和,于是巍巍 胜. 想想练练:桌子上放着 60 根火柴,甲、乙二人轮流每次取走1 ~ 3 根.规定谁取走最后一根火柴谁 获胜 .如果双方都采用最佳方法,甲先取,那么谁将获胜? 【分析】乙胜,和对方凑 4
智猪博弈
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 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 10 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 2 个单位的成本, 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 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 7∶3;小猪先到 槽边,收益比是 6∶4。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小猪选择等待还是按控 制按钮。
● 2 3 4 5 6 … … 2007 2008
【分析】由于每人每次移动的格数都不能是合数,所以移动的格数有以下情况:①1;②唯一的偶质 数 2;③奇质数.所以每次移动 1、2 或者 3 格是符合题意的,而移动 4 或者 4 的倍数格不 合题意.那么每次移动的格数除以 4 的余数为 1、2 或 3.所以巍巍有必胜策略:巍巍先移 3 格,这样还剩下 2004 格(4 的倍数格);以后涛涛每移动 4n k 格( k 1、2 或 3),巍巍就 移动 4 k 格,这样每次巍巍移动后还剩下 4 的倍数格,而涛涛每次移动后剩下的格数都不 是 4 的倍数,所以要移完 2004 格,最后肯定是由巍巍完成,所以巍巍获胜.
例2
桌子上放着 55 根火柴,巍巍、涛涛二人轮流取,每次可取走 1 根、3 根或 7 根,规定谁取走最后一 根火柴谁获胜.如果双方都采用最佳方法,巍巍先取,那么谁将获胜? 【分析】显然,每次只能取走奇数根,55 只能是奇数个奇数的和,于是巍巍胜. 想想练练:桌子上放着 56 根火柴,巍巍、涛涛二人轮流取,每次可取走 2 根、6 根或 14 根,规定 谁取走最后一根火柴谁获胜.如果双方都采用最佳方法,巍巍先取,那么谁将获胜? 【分析】显然,每次取走的都是偶数,但都不是 4 的倍数,因此可以将总根数和取的根数都除以 2,

五年级奥数(仁华版)上 第九讲 数学游戏

五年级奥数(仁华版)上 第九讲 数学游戏

拓展练习
• 如果是5×5的 方格呢? • 我们仍然可以用 倒推法来分析
倒推法的相关题目
• 课本220页例2的拓展 5×5方格 • 习题的第3题8×8 方格 9×9 方格 • 练习册104的1、3、4、8、9、10
二、简化讨论法
甲乙两人玩下面的游戏,:有两堆玻璃球, 一堆8个一堆9个,甲乙两人轮流从中拿取, 每次在哪从同一堆拿,个数(大于0)不限。 规定拿到最后一个球的人为输。问如果甲 先拿,他有无必胜的策略?
一、倒推法
• 倒推法是解决游戏必胜策略问题的最常用 的一种方法。我们以两个例子来讨论什么 是倒推法: • 例1、有一个叫做抢“30”的游戏。甲、乙 二人轮流从1开始,每人每次只能报1个数 或两个数,谁先报到30,谁就获胜。问: 怎样才能取胜?
我们可以从下表或写出这30个数进行分析, 很直观:如果我们把30叫做获胜的数位 (简称胜位)前面的胜位一目了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所以必胜得策略是:让对方先报数, 根据对方所报的数字报适当的数字,使 每一轮所报的数字数是3个。
换句话说,这时一个先报必输的游戏

解答思路
• 我们从结果往回分析:如果你想报出30,那么你 上一次必须报到27,这样,如果对方报28一个数, 你可以报29、30两个数;如果对方报28、29两个 数,你就报30一个数。 • 同理,你上上一次应报到24,再往上倒推,你应 当报出21、18、15、12、9、6、3, • 这样,如果你先报,你只能报1或者1、2,肯定 第一次报不到3,所以,先报无必胜,如果对方知 道这个秘密,你必输。 • 只有让对方先报,你根据对方报的数字报数,是 每一轮报的数字个数为3即可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课时教案

第10 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能够从纪念馆、纪念碑、抗战歌曲、纪念日中发现历史信息,追溯历史,感悟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悲痛的记忆、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记忆。

2.感悟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体现的革命精神,认识抗战精神是取得抗战胜利,走向民族复兴的前进动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了解日军屠虐骨肉同胞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心声。

教学难点: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收集抗日英雄的故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学生聆听歌曲《松花江上》。

2.师:从歌曲中,你们听到了什么?3.师:是啊,东北松花江上的人们远离那可爱而富足的家乡,到处流浪。

他们为什么被迫离开家乡而到处流浪呢?(生:九一八)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像九一八这样的一些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让我们勿忘国耻。

4.揭示课题: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勿忘国耻(一)日军侵华战争暴发1.师: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的14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大好河山。

人民生灵涂炭,国土惨遭蹂躏,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

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就是从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开始的。

2.播放九一八事件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九一八事件的简要经过。

3.思考:从这个视频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4.师:1931年9月18日晚上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

就在这一夜,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奋勇反抗,这是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开端,它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及课课练和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及课课练和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及课课练和答案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结合现实,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2、初步养成尊重历史的好惯。

3、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XXX、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探究中国看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将本课所学内容与之前研究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将抗日战争和之前研究的列强侵华战争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课前查闯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的资料。

2.教师准备:讲授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全民坚持抗战1.教师发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思考:抗战对峙阶段到来以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日军对百姓政府举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进攻:加紧进攻敌后扰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提示:在日本的诱降下,XXX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XXX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3.教师讲述:面对新的情况,XXX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XXX的破坏行动。

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扰战的表现有哪些。

活动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1.教师讲述:扰战胜利后,重庆一家报纸出了一条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

谜底是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结果最后的答案有四个:XXX、XXX、XXX、XXX。

你的意见如何?回顾历史.你能不能有更好的谜底呢?请说明理由。

小学五年级足球课程教案7篇

小学五年级足球课程教案7篇

小学五年级足球课程教案7篇开展足球课可以提高广大教育者对校园足球运动的关注程度,促进校园足球的顺利实施,并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五年级足球课程教案,欢迎大家来阅读。

小学五年级足球课程教案精选篇1教学内容:1、足球传控球练习2、趣味游戏:传递奥运火炬3、发展身体协调性。

4、初步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1、学生能积极参与小足球的学习与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2、通过对足球传控球的练习,使80%的学生能掌握足球传控球的技术。

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心理感受。

教学重难点:脚内侧传球和前脚掌停球的动作方法。

传停球的力度和准确性。

教学过程:一、引导部分(1)热身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让学生充分活动开自己的身体。

(2)教师介绍足球比赛的相关踢法和规则。

二、主体部分(1)踢球入门:学生分成几组,分别开展踢球入门(弓形门)游戏。

看谁踢进门的次数最多。

左右脚都可练习。

(2)足球比赛:A、教师把学生分成四队(红、黄、蓝、绿队)B、教师宣布比赛规则,使学生清楚比赛规则,如:过程中不能推、拉、踢其他小朋友等等。

C、比赛开始,教师组织学生有序的进行比赛,及时的提供帮助。

D、比赛结束,教师鼓励和表扬比赛胜出的学生。

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包括体质上、性格上、协调能力上等。

)对师幼互动的环节:和学生随意的自由交流对足球的认识,参与踢球,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

小学五年级足球课程教案精选篇2【主题由来】在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成了我班学生议论预防“非典”的一个重要主题。

如何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呢?我班学生进行了一系列以体育活动为主的探索。

其中学生最喜欢的是足球运动。

在活动中,我们本着“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五年级语文上册生字

五年级语文上册生字

五年级语文上册生字《白鹭》宜:相宜、适宜、事不宜迟。

鹤:白鹤、丹顶鹤、鹤发童颜。

嫌:嫌恶、嫌弃、讨人嫌。

朱:朱红、朱鹭、朱砂。

嵌:镶嵌、嵌在、嵌入。

框:镜框、木框、条条框框。

匣:匣子、镜匣、木匣。

哨:放哨、哨兵、花花哨哨。

恩:恩情、恩惠、恩爱。

韵:韵母、风韵、琴韵悠扬。

《落花生》亩:一亩、半亩、两亩地。

播:广播、播放、直播间。

浇:浇水、浇灌、火上浇油。

吩:吩咐、吩示、吩呶。

咐:嘱咐、安咐。

亭:凉亭、茅亭、亭亭玉立。

榨:榨油、压榨、榨取。

慕:羡慕、爱慕、慕名而来。

矮:高矮、矮小、矮矮实实。

《桂花雨》懂:懂行、懂得、似懂非懂。

兰:玉兰、兰花、义结金兰。

箩:箩筐、稻箩、兜箩。

婆:外婆、公婆、老太婆。

糕:蛋糕、糕点、年糕。

饼:糕饼、大饼、画饼充饥。

浸:沉浸、浸泡、浸透。

缠:缠绵、缠身、胡搅蛮缠。

茶:茶叶、茶水、茶余饭后。

捡:捡柴、捡起、捡破烂。

《搭石》汛:汛情、汛期、防汛兵。

访:采访、访友、访问。

鞋:拖鞋、鞋子、皮鞋。

挽:挽留、挽裤、挽袖。

隔:相隔、间隔、隔三差五。

懒:懒散、懒惰、好吃懒做。

惰:惰性、惰心、怠惰。

稳:稳定、稳重、平稳。

衡:平衡、均衡、衡量。

协:协作、协商、妥协。

《将相和》召:召集、召开、号召。

臣:大臣、臣服、忠臣。

议:会议、议论、不可思议。

宫:皇宫、宫殿、宫廷。

献:奉献、献出、贡献。

诺:诺言、承诺、一诺千金。

典:典礼、字典、典范。

抄:抄写、抄家、抄小路。

罪:犯罪、罪人、罪过。

怯:胆怯、怯场、怯弱。

拒:拒绝、抗拒、拒之门外。

荆:荆条、紫荆花、负荆请罪。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冠:冠军、夺冠、勇冠三军。

俯:俯身、俯视、前俯后仰。

喷:喷出、喷泉、喷涌。

举:枚举、一枚枚、不胜枚举。

箭:火箭、射箭、弓箭。

筒:竹筒、笔筒、万花筒。

束:一束、束缚、装束。

赤:赤道、赤膊、赤胆忠心。

圈:圆圈、铁圈、项圈。

置:布置、设置、置之度外。

《冀中的地道战》侵:侵略、侵犯、侵占。

略:粗略、大略、略知一二。

筑:建筑、修筑、筑路。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优秀教案

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结合现实,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2、初步养成尊重历史的好习惯。

3、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探究中国看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将本课所学内容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将抗日战争和之前学习的列强侵华战争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课前查闯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2.明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明白扰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活动一:全民坚持抗战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思考: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扰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提示: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3.教师讲述:面对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

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扰战的表现有哪些。

活动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1.教师讲述:扰战胜利后,重庆一家报纸出了一条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

谜底是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结果最后的答案有四个:屈原、苏武、蒋干、共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胜课五年级
1、四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5040,求这四个自然数。

2、47÷( )=( )……7,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共有几种不同的填法?
3、把3、5、9、10、22、33这六个数平均分成两组,使每组里三个数的乘积相等。

4、要使75×( )×184×125×60的末尾有7个连续的0,括号里最小应填多少?
5、四个小孩的年龄恰好是四个连续的自然数,他们的年龄之积是360,这四个小孩的年龄之和是多少?
6、王老师带领一班同学去植树,学生恰好平均分成4组。

如果王老
师和同学们每人植树一样多,那么他们一共植树539棵,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7、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780平方厘米,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

已知它的长比宽多4厘米,求它的周长。

8、有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都是以厘米为单位的质数,且宽与高的和与长相等,前面与上面的面积和是361平方厘米。

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9、将750元奖金平均分给若干个获奖者,如果把每人所得的钱数化成以角作单位的数,这个数正好是获奖人数的12倍。

求获奖人数是多少人?
10、一个自然数乘9702,得到一个平方数,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