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双(二羟基丙基)-2,3,5,6-四碘对苯二甲酰胺的合成
半花菁荧光团的合成

半花菁荧光团的合成
半花菁荧光团是一种新型有机荧光材料,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光电子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半花菁荧光团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一、半花菁荧光团的合成方法
1. 合成方法一
首先将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氢溴酸反应生成甲酰溴,然后将其与半花菁、三丁基胺在四氢呋喃中进行反应,反应产物进行水解,即可得到半花菁荧光团。
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的优点,但反应时间较长。
2. 合成方法二
首先将半花菁与溴化铝进行反应,生成半花菁铝配合物。
然后将半花菁铝配合物与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胺在乙腈中进行反应,反应产物进行水解即可得到半花菁荧光团。
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简单、产率高的优点,但溶剂有毒,需注意操作安全。
二、半花菁荧光团的应用
1. 生物医学应用
半花菁荧光团的荧光性能优异,可以在生物体内进行荧光成像。
同时,半花菁荧光团在生物环境下有很好的稳定性,不易受到温度、PH值、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因
此,半花菁荧光团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用于肿瘤诊断、癌症治疗等。
2. 光电子学应用
半花菁荧光团还具有优异的电荷传输和载流子传输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学领域,用于光电器件的制备。
例如,可以将半花菁荧光团作为有机电阻、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主体材料,制备高性能光电器件。
总结:半花菁荧光团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材料,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和电荷传输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光电子学等领域。
其合成方法较多,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合成。
但需要注意操作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带来危害。
plga连接pei合成方法

plga连接pei合成方法PLGA(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能。
PEI(聚乙烯亚胺)是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基因转染能力。
将PLGA与PEI连接起来可以构建一种新型的基因传递载体,具有较好的基因转染效果和生物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一种以PLGA连接PEI的合成方法。
准备所需材料和试剂:PLGA、PEI、N,N'-二甲基乙二胺(DMEA)、二氯甲烷(DCM)、二乙基碳酸酯(DC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等。
第一步,制备PLGA-COOH。
将PLGA溶解在DCM中,加入DCC 和NHS,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2小时,然后用氯化甲烷洗涤得到PLGA-COOH。
第二步,制备PEI-NH2。
将PEI溶解在DMEA中,加入DCC和NHS,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2小时,然后用二氯甲烷洗涤得到PEI-NH2。
第三步,连接PLGA和PEI。
将PLGA-COOH和PEI-NH2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加入DCC和NHS,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2小时,然后用氯化甲烷洗涤得到PLGA-PEI。
通过减压浓缩和冻干得到PLGA-PEI粉末。
将粉末溶解在PBS缓冲液中得到PLGA-PEI溶液。
PLGA连接PEI的合成方法简单易行。
通过PLGA与PEI的连接,可以使得基因传递载体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和基因转染能力。
由于PEI的阳离子特性,可以与DNA分子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实现基因的高效转染。
而PLGA的生物降解性能可以避免基因载体在体内长时间滞留,降低对组织的毒副作用。
PLGA连接PEI的合成方法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和材料比例来控制PLGA与PEI的连接效率和载体性能。
此外,可以通过改变PLGA和PEI的分子量和比例,进一步调控载体的荷载能力和基因转染效果。
PLGA连接PEI的合成方法为制备新型基因传递载体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途径。
这种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基因转染能力,有望在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糖类化合物合成中常用保护基的脱除

糖类化合物合成中常用保护基的脱除2008-12-04 17:00一、苄醚类除了极少情况下以外,苄基在寡糖合成中是作为永久性保护基的,最后可以催化氢化脱去。
而在苄基苯环的邻对位附加一些基团可以使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对氨基苄基类:对三甲基乙酰胺基苄基(PAB),酸稳定,用2,3-二氯-5,6-二氰-1,4-二苯醌氧化除去。
对叠氮基苄基(Azb)和对叠氮基间氯苄基(ClAzb):氧化断裂,在酸性环境下稳定,转化为氨基正离子后便可通过氧化选择性的离去。
对卤基苄基:与苄基一样稳定,经过钯催化氨化后很容易就被质子酸或路易斯酸除去,后来Wong 引入了纳米钯使得苄基从树脂上选择性的脱下成为可能。
改成卤素取代基,又可以增加此类基团的选择性。
以上所有新的苄基保护基,在寡糖合成中能作为临时保护基,被选择性脱除,它们也已经在固相合成复杂寡糖和和支链糖结构中,作为临时保护基得到应用二、碱不稳定保护基乙酰基(Ac),苯甲酰基(Bz)和三甲基乙酯(Piv)保护基:作为具有邻基参与基团功能的保护基,被广泛用于寡糖固相合成。
用过量的甲醇钠即可脱去,在很短时间内能定量地得到游离羟基.三甲基乙酯(Piv)作保护基偶联时没有酰基迁移和原酸酯现象,脱保护可以用甲醇钠。
在可溶性聚合物载体上,也有报道用1,5-二氮双环[5.4.0]-十一-5-烯(DBU)或Hünig碱的,还有用胍和盐酸的。
氯乙酰基(CA):可以在甲氧基乙醇中用硫脲脱去。
苯氧乙酰基:在CPG上合成寡糖时用过量的胍反复处理便可脱去乙酰丙酯(Lev):作为保护基可以促进a选择性,脱保护用甲醇钠,醋酸缓冲的肼也可以将其选择性脱去。
能和9-芴-甲氧基酰基(Fmoc)在固相合成上联用。
三氯乙氧基酰基(Troc):可用甲醇钠脱去。
在活化锌相对温和的条件下也可以脱去。
9-芴-甲氧基酰基(Fmoc):很早就在肽合成里作为氮保护基,最近在寡糖固相合成里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可用20%三乙胺脱去,肼和醋酸的二氯甲烷/甲醇溶液也可以将其脱去,而对保护基乙酰丙酯(Lev)没有影响。
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合成路线

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合成路线n-羟基丁二酰亚胺(也称为N-甲酰基丁二酰亚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药物合成以及染料、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合成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合成路线。
合成的第一步是合成亚胺化合物。
首先,将苯甲酰氯和氨气反应生成苯甲酰胺,然后将苯甲酰胺和氰化钠置于无水醇中,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反应,生成苄基氰并再加亚硫酸钠将其转化为通过氨解得到苄胺。
最后,利用N,N-二碳酰亚胺将苄胺进行亚胺化反应,生成苄基亚胺。
接下来的第二步是对苄基亚胺进行酰胺化反应。
将苄基亚胺与碳酰二氯化铝反应,生成苄基丁二酰亚胺的中间体,即苄基-N,N-二碳酰亚胺。
该反应通常在无水碳酸钠存在下进行。
第三步是苄基-N,N-二碳酰亚胺的水解反应。
将苄基-N,N-二碳酰亚胺和碳酸氢钠溶液一起加入反应器中,加热反应,生成n-羟基丁二酰亚胺。
该反应是通过酰胺环的断裂以及水的加入实现的。
这条合成路线总结了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合成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反应条件的选择、反应物的质量和纯度、酯还原剂的选择与用量控制等方面的细节,以确保合成路线的有效性和产率的最大化。
此外,还需要对反应的副产物和废弃物进行处理和处置,以保护环境和提高反应的可持续性。
总结起来,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合成路线主要包括亚胺化合物的合成、酰胺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这一合成路线经过多次反应和步骤,需注意反应条件的选择和实验操作的技术要求,以及产品的后处理等方面,以确保合成的效果和产物的纯度。
同时,还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合成的可持续性,遵守相关的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碘普罗胺合成路线图解

碘普罗胺合成路线图解赵文龙【摘要】对广泛应用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的合成路线进行了综合论述,依据原料的不同可以归结为两类合成方法:以5-氨基-2,4,6-三碘异酞酸及其衍生物为原料,经过酰化引入氨基甘油和甲基氨基甘油;以间硝基苯二甲酸及其酯化衍生物为原料,经过酰化、芳环碘代合成碘普罗胺.【期刊名称】《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22)003【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碘普罗胺;碘造影剂;合成路线图解【作者】赵文龙【作者单位】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81.1碘普罗胺(iopromide,1),化学名为 N,N′-双(2,3-二羟基丙基)-2,4,6-三碘-5-[(2-甲氧基)乙酰氨基]-N-甲基-1,3-苯二酰胺,是德国先灵葆雅公司研发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1],临床用作X-CT、DSA等检查中的人体组织、器官的增强造影剂[2]。
目前国内碘普罗胺原料药完全依赖进口,国内主要难点是合成过程中无法避免双取代杂质(bismer,5)的产生。
现对碘普罗胺的合成方法进行综合论述。
1 以5-氨基-2,4,6-三碘异酞酰氯(2)及其衍生物为起始原料1982年 U.Speck等[3]以DMF或DMA作溶剂,用5-氨基-2,4,6-三碘异酞酰氯(2)与甲氧基乙酰氯反应,生成5-[(2-甲氧基)乙酰氨基]-2,4,6-三碘异酞酰氯(3),3与2,3-二羟基丙胺反应制得化合物(4),再和 N-甲基-2,3-二羟基丙胺反应得到1(见图1)。
K.S.Hwang等[4]人报道了另外一条合成路线。
前面的步骤仍采用文献[3]方法的5-氨基-2,4,6-三碘苯甲酸二氯化物为起始原料,与甲氧基乙酰氯反应,生成5-[(2-甲氧基)乙酰氨基]-2,4,6-三碘异酞酰氯,其后与2,3-二羟基丙胺反应制得化合物6。
化合物6在乙酸溶剂中与乙酸酐反应生成化合物7(见图1)。
高效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合成

高效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合成在最近几十年,由于新材料的发展,改性的有机材料已经成为关键材料和重要的连接物,广泛应用于现代科技产品的制造和加工。
在这个过程中,高效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DA)是一种重要性能有机化学品,它由苯并二酰胺(1,2-dicyanobenzene,DNB)和二氢苯甲酰氯(o-chlorobenzoic acid,ClBA)通过格氏反应(Grignard reaction)形成。
MDA是一种氯化剂,主要用于塑料的加工和生产,例如柔软性塑料、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等,也用于改性纤维,体现在涤纶、尼龙、腈纶等纤维上,能够提高纤维的热稳定性、耐磨性、光亮度、机械强度等性能。
另外,MDA还可以用于油墨中,用于改善油墨的稳定性、黏性、流动性等性能,保证油墨在机械打印等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分散性。
MDA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格氏反应,即将DNB和ClBA通过格氏反应,形成高效交联剂MDA。
在此反应中,DNB和ClBA被连接成一个芳环体系,形成该高效交联剂MDA。
首先,将DNB和ClBA分别溶于溶剂中,比如乙醇、乙醚或水,然后将混合物加入碱金属(比如钠),使碱金属与DNB和ClBA进行反应,得到甲酰胺和氯苯酮的生成物。
接着,将生成物与另一种碱金属(比如钾)反应,最终形成环状结构MDA。
MDA的合成需要控制反应的温度、时间和比例,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使反应物聚合或发生其他反应,而时间过久则可能会影响最终产物的纯度。
此外,混合物比例也非常重要,太多或太少的ClBA可能会影响MDA合成反应的效率和收率。
MDA的合成,可以使用实验室或工业化的方法,实验室合成通常需要连续的几个步骤,例如分离富集,蒸馏,凝固等,而工业化的合成则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在两种合成方法中,需要考虑不同的反应温度,以及添加一定的添加剂(比如盐酸),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反应的效率和收率。
光稳定剂N,N'-双(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1,3-苯二甲酰胺的酰氯化合成

光稳定剂N,N'-双(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1,3-苯二甲酰胺的酰氯化合成刘东峰;陈帅【摘要】N,N'-双(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1,3-苯二甲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本文以间苯二甲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中间体间苯二甲酰氯,然后该中间体与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反应生成光稳定剂N,N'-双(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1,3-苯二甲酰胺.【期刊名称】《信息记录材料》【年(卷),期】2018(019)011【总页数】3页(P18-20)【关键词】受阻胺;光稳定剂;酰氯化;合成【作者】刘东峰;陈帅【作者单位】保定市乐凯化学有限公司河北保定 071000;保定市乐凯化学有限公司河北保定 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4.2451 引言受阻胺类光稳定剂是一类性能优异的光稳定剂,其对高分子类化合物的光氧降解反应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塑料的光稳定效果是其他紫外稳定剂的2~4倍。
此外,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除了具有光稳定作用外,还有抗氧化、吸收紫外线等多种功能,且与紫外线吸收剂和抗氧剂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该类光稳定剂不但不会使树脂着色,而且与许多树脂具有非常良好的相容性,低毒或无毒,更好的满足了薄膜制品、食品包装材料和纤维制品的性能要求,是光稳定剂市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具有非常强大的竞争优势。
其中N,N’-双(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1,3-苯二甲酰胺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种,研究其合成路线及其成产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间苯二甲酸为初始化合物,以二氯亚砜为酰氯化试剂制备中间体间苯二甲酰氯,该中间体再与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低温下反应得到N,N’-双(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1,3-苯二甲酰胺。
本文考察了温度,试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对该反应的影响,具体反应过程如下。
一种利托那韦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利托那韦的制备方法与流程利托那韦(Lopinavir)是一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
它是一个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的蛋白酶活性,阻断HIV复制和繁殖。
以下是利托那韦的制备方法与流程的详细介绍。
1.利托那韦的化学合成是通过多步法完成的。
首先,合成二苯甲酮(Phenylacetic Acid),这是制备利托那韦的起始原料。
二苯甲酮可以通过甲酸甲酯(Methyl Formate)和苯甲醛(Benzaldehyde)在碱性条件下反应而得到。
2.制备二苯甲酰胺(Phenylacetamide)作为二苯甲酮的衍生产物。
二苯甲酮在温和的氨气和甲醇反应条件下,经催化加氢反应生成二苯甲酰胺。
3.利用二苯甲酰胺合成二苯甲酰胺-4-(4-氟苯甲基)-N-甲基-苯甲酰胺(LOP-RENZA)。
在反应中,将二苯甲酰胺和氨气反应生成二苯甲酰胺酰胺,然后与4-(4-氟苯甲基)-N-甲基-苯甲醛反应,生成LOP-RENZA。
4. LOP-RENZA经氢化反应生成利托那韦的中间体。
在反应中,LOP-RENZA与氢气和Pd/C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去除酮基得到利托那韦的中间体。
5.利用利托那韦中间体与N-α-苯基甲基丙氨酸左旋异构体晶体(L-isoleucyl-L-valyl-L-valine,LIV-JPN),反应生成利托那韦。
在反应中,利托那韦中间体与LIV-JPN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利托那韦结构。
6.利托那韦结构通过结晶和纯化过程得到利托那韦药物。
制备利托那韦的流程如下:步骤1:合成二苯甲酮a.将甲酸甲酯和苯甲醛加入反应瓶中。
b.加入适量的碱性催化剂(如氢氧化钠)。
c.在适当的温度和反应时间下反应,生成二苯甲酮。
步骤2:合成二苯甲酰胺a.将二苯甲酮和氨气、甲醇加入反应瓶中。
b.加入催化剂(如Pd/C)。
c.在适当的温度和反应时间下反应,生成二苯甲酰胺。
步骤3:合成LOP-RENZAa.将二苯甲酰胺和氨气反应生成二苯甲酰胺酰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 0 5 7 2 修 订 日期 :0 5 1 — 2 . 2 0 —0 —0 ; 20— 0 0 作 者 简 介 :张来 国 ( 9 9 ) 男 , 1 7 一 , 山东 诸 城 人 , 物 合 成 专 业 硕 士研 究 生 . 药 *通 讯 联 系人 :罗 世 能 ( 9 7 ) 男 , 川 仁 寿 人 , 究 员 , 士 生 导 师. 要 从 事 医 学 影 像 诊 断 药 物 的 研 究 15 一 , 四 研 硕 主
ZH A N G igu 。, LU O La— o ' Shinc g — 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XI M i ha 。 E n— o ,
LI X io y , U a — a
Z OU e。 LI Ya l g . H n —u 。 P i. U —i n E Yo g j n
( . S h o fCh mia n a e il En i e rn S u h n Ya g z i e st W u i 1 1 2, i a 2 in s n 1 c o l e c la d M t ra s g n e i g, o t e n t e Un v r i o y, x 4 2 Ch n ; .J a g u I 2
随着科 学技 术 的 发展 , 别 是 计算 机 成像 技术 特
的发 展 , 医学 影 像 诊断 技 术 在 疾 病 的早 期 诊 断 、 治 疗及 愈后 判断 中起 着 越来 越 重 要 的作 用. 这 些 医 在
在 X线 造影 剂 中 , 肾排泄 的水溶 性 碘造 影 剂 经
是 当前 应用 最广 泛 的造 影 剂. 想 的 X射线 造 影 剂 理 应 具有 造影 密度 高 、 毒性 、 良好 的 耐受 性 、 引 无 有 不
s iu e ofNuce r M e c n W ux 1 63, i a) tt t la dii e, i2 40 Ch n
AbtatN, bs ( , 一 iy rx p o y ) 一 , , , 一erid trp t aa d n N 一 i s c : N 一 i[ 2 3 D h d o y rp 1] 2 3 5 6 tta oee hh lmiea d N, bs r o [ ,一 iy rx p o y ]2 3 5 6一 erid trp taa d r y t ei d b i iain o 1 3 D h d o y rp I , , , ttao oee h h lmie ae n h s e y o n t f s z d o
中图分 类号 : 2 . 3 O 6 5 5
文献标 识码 : A
S n h sso N' s Di y r x p 0 x 1 一 3, 6 Ter id t r p t a a i e y t e i fN, - ( h d 0 y r p y ) 2, 5, - ta o o e e h h lm d Bi
刍
, 谢 敏 浩 刘 晓 亚 , ,
霈 刘娅 灵 何 拥 军 , ,
、
( .江 南 大 学 化 学 与材 料 工 程 学 院 , 苏 无锡 2 4 2 ; .江 苏 省 原 子 医 学 研 究 所 , 苏 无 锡 1 江 112 2 江
2 4 3) 1 06
摘 要 :以 对 苯 二 甲 酸 和 碘 为 原 料 , 质 量 分 数 为 5 的 发 烟 硫 酸 为 溶 剂 , 成 四 碘 对 苯 二 甲 酸 , 以 O 合 再 与 氯 化 亚 砜 反 应 得 到 酰 氯 , 后 与 二 羟 基 丙 基 胺 反 应 , 成 N. ( .一 羟 丙基 )2 3 5 6四 最 合 N 双 2 3二 一, ,,一
碘 对苯二 甲酰胺和 N, 1 3二 羟 丙基)2 3 5 6四 碘 对苯 二 甲酰 胺. 过 元 素分 析 、 外光谱 、 N ( ,一 一 ,, ,一 通 红
核 磁 共 振 氢谱 、 谱 等 方 法 证 实 了其 结 构 . 质 关 键 词 :非 离 子 型 X 射 线 造 影 剂 ; , , ,一 2 3 5 6 四碘 对 苯 二 甲 酰 胺 ; 成 合
V oI No.1 .6 Fe 2 b. 007
文章 编 号 :6 1 7 4 ( 0 7 O —0 0 — 0 1 7 — 17 20 )1 18 4
N, 双 ( 羟基 丙 基 )2 3 5 6 N一 二 一 , , ,一 四碘 对 苯 二 甲酰胺 的合 成
张 来 国 , 罗世 能
维普资讯
第 6卷 第 1期
20 0 7年 2月
江 南 大 学 学 报( 然 科 学 版) 自
Jo r a fS u h r ng z u n lo o t e n Ya t e Unie s t Na u a ce c ii n) v r iy( t r lS i n e Ed to
ee e a y a l ss , R , S a H N M R . l m nt r na y i I M nd
Ke r s:no on c X— a o r s e a; e r ido e e ht l mi e; y t ss y wo d ni i r y c nt a tm di t t ao t r p ha a d s n he i
t r p h i cd , c lc o i e a m d a i .The s r c u e o o e e ht al a i a y hl rd nd a i ton c t u t r fc mpo ds i d ntfe i g un s i e iid by usn
起 或少 引起 副反 应 等特 点 . 目前 国 内 自行 生 产 使 用 的是 三碘 苯 环 类 的离 子 型造 影 剂 ( 泛 影 葡 胺 ) 如
学影 像诊 断技 术 中 , X射线 诊断 检查尤 为 重要 , x 而 射线 造影 剂在 X线 诊断 检查 中起着 关键 的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