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637影视、新媒体与品牌传播综合》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4华工影视新媒体与品牌传播综合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

文思华工考研网
《2014华工影视新媒体与品牌传播综合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
一、文思华工考研网寄语
1、成功,除了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良好心态,还需要坚持和毅力。
2、不忘最初梦想,不弃任何努力,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二、适用专业与科目
1、适用专业: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
2、适用科目:
823影视新媒体与品牌传播综合
三、内容简介与价值
(1)模拟试卷
《模拟五套卷》完全遵循近年考试风格、真题题型、考查范围、命题趋势等进行模拟汇编。
题目难度比真题略为提高,目的在于让考生模拟考场、查缺补漏。
(2)答案解析
《模拟五套卷》对具体题目配有答案解析,内容详实准确,重点突出,能使考生较好地检验复习效果,能及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
-----文思华工考研网。
华南理工大学《824信号与系统》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y ' (t ) + 6 y (t ) = 3x' (t ) + x(t ) 。求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s(t)的终值 s (∞) ?
二、(20 分)1、对以下三个系统分别确定是否具有无记忆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和 稳定性,并陈述理由。 (1) y (t ) = x(t ) cos(3t + 1) (2) y[n] = x[− n] (3) y (t ) =
海天课堂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知名品牌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824 信号与系统
2013 年《824 信号与系统》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4 年《824 信号与系统》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5 年《824 信号与系统》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6 年《824 信号与系统》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7 年《824 信号与系统》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8 年《824 信号与系统》专业课真题试卷
十. (15 分)设有两个一阶因果 LTI 系统,具有实值的单位脉冲响应 h1 [ n]和h2 [ n] , 它们具有有理的系统函数,其中 H 1 ( z ) = k1 ⋅
z − 0.75 z + 0.75 , , H 2 ( z) = k 2 ⋅ z + 0.75 z − 0.75
k1和k 2 是常数,求一个序列 g[n] ,使其满足下列要求:
x(t ) = e 2t ,−∞ < t < ∞ 时的输出为 y (t ) = ke 2t ,−∞ < t < ∞ ,系统的单位冲激响
应满足微分方程 h ′(t ) + 2h(t ) = e
−4 t
u (t ) + Bu (t ) ,其中 k 和 B 是常数,又已知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新闻传播学考研复试真题答案与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新闻传播学考研复试真题答案与经验其实因为是排名比较靠后,所以复试还是准备了的,因为毕竟复试也会刷人的。
如果你初试排名靠后,复试一定要好好准备。
我初试成绩是381 ,政治67 ,英语74,另外两门110 多120 多。
排名29 ,除去推免11 人,只招20 人。
最后进入复试按1:1.2, 25 个人入复试,刷 5 个人。
笔试:当天早上先审资料再进行笔试,笔试时间10-12 点。
之前的笔试都是媒体改革方面的一道题,让你论述。
今年笔试又改革了,没考这方面,出了 3 道题,大概题目是:1、根据互联网发展,创办一个媒体,说明原因。
2、媒体人转公益,你是如何看待的。
3、沉默螺旋理论在互联网时代是否适用。
三选二来回来。
你擅长哪两个选哪两个就行。
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这几个方面比较容易考到。
最好多关注一些。
面试:下午 2 点开始专业和英语面试。
有先专业面试后英语面试的,也有先英语面试后专业面试的,看学院的安排。
我是先专业后英语。
先自我介绍,再告诉老师你选了哪两个题目。
专业我是 A 组,A 组是4 选2 回答。
B 组听说是 4 选1,多爽啊。
我印象中抽题抽到的题目是:1、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社交媒体如何提高品牌忠诚度?2、新闻纸转变为有用纸,你是如何看的。
3、搜狐视频、腾讯视频、凤凰视频等你喜欢哪个?说明原因?第4 个忘了。
我抽了一二两道来回答。
不过有听到有其他的几个面试题有:你最喜欢的新闻节目。
你对穹顶之下的看法。
大数据或者新媒体,媒体转型的看法之类的。
这是我能记住的一些。
面试主要还是多了解一些东西,多看看老师的论文,基本上就是在这样了。
对了,如果你有作品,最好可以带上作品和简历给老师看。
英语口语:先自我介绍大概2分钟。
老师问问题,你回答就行了,基本上没用准备的时间,就是临场说。
就三个问题。
老师很好,比如有些你说的一个原因,老师看你没了说,就会帮你补充几个其他他认为的原因。
所以不用紧张,大胆开口说就行,不要太在意是不是说错了。
精编版-2014一2018年广东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4一2018年广东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2014年广东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品牌联想度2、VIEW模式3、直接电影4、美国三大广播公司5、社会化网络6、群体极化二、简答题1、劳伦斯·维森特说,品牌神话利用品牌叙事传达一种世界观,一系列超越商品使用功能和认知产品特征的神圣理念。
请以实际案例阐述品牌叙事通常的表现形式及在品牌塑造中的作用。
2、1984年1月,宝洁公司将品牌“海飞丝”延伸到法国,其市场策略采取了在美国相同的营销组合和品牌名称、标志等,但是一直到1989年底,“海飞丝”才占领了法国洗发水市场的1%的市场份额,公司最后退出法国市场。
请问宝洁公司“海飞丝”品牌的海外推广出现了什么问题,应对策略是什么?3、简述格里尔逊与弗拉哈迪关于纪录片电影的不同观点4、简述报人电视与口语电视各自的传播特点。
5、网民上网的心理需求主要有哪些?6、简述媒介融合的含义及现状。
三、论述题2013年,新浪推出“ADBOX”互动功能广告。
新浪广告产品技术总监安琦表示,门户广告依然在进化,新浪门户首页改版,目的之一是为了增加门户广告的互动性,展示广告逐步趋向功能化,成为人与广告精准互动、人与企业品牌精准互动的重要接触界面。
2018年广东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题1、VR摄影2、场面调度3、群体极化4、人机交互5、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6、RTB实时竞价二、简答题1、简述文字符号在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传播价值。
2、什么是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二者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
3、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提出一个命题“计算不再只是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请结合现实加以阐释。
4、请从群体协作和共创、共享的角度分析维基平台的优势和前景。
5、请简述品牌接触点管理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并举例说明。
6、请简述品牌内部传播中非正式传播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必要性。
三、论述题材料一:2015年9月24日,首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上海举行。
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考研真题637传播学理论与应用

637
华南理工大学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传播学理论与应用
适用专业:传播学
共1页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小计30分)
1.调查研究法(survey research)
2.知识沟假说(Tichennor, Donohue, & Olien,1970)
3.洗牌作弊法(card stacking)
4.客户拥护度
5.交互式市场
6.数据库营销
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小计60分)
1.什么是两级流动传播?
2.简述语言的特性。
3.简述第三者效果。
4.简要概括从客户态度评估品牌权益价值的几种模型。
5.简述全球背景下整合方式的驱动力。
6.用例证说明品牌接触与品牌网络的关系。
三、论述分析题(每题20分,小计60分)
1.试述议程设置功能的基本涵义,并谈谈你对这一理论在网络传播环境中适用性的认识。
2.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解析畅销书的运作。
3.如何理解“公司努力创造品牌实体,消费者使品牌形象化”。
请结合实例说明。
第1页。
华南理工大学626英语综合水平测试2014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原版)626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英语综合水平测试适用专业: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共12页Part I.Reading Comprehension(60marks,2marks each)Directions:There are6passages in this section.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ome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B),C)and D). You should decide on the best choice and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e.Passage1A new study from the Center for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on Civic Learning and Engagement(CIRCLE)at Tufts University shows that today's youth vote in larger numbers than previous generations,and a2008study from the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adds that increasing numbers of young voters and activists support traditionally liberal causes.But there's no easy way to see what those figures mean in real life.During the presidential campaign,Barack Obama assembled a racially and ideologically diverse coalition with his message of hope and change;as the reality of life under a new administration settles in,some of those supporters might become disillusioned.As the nation moves further into the Obama presidency,will politically engaged young people continue to support the president and his agenda,or will they gradually drift away?The writers of Generation O(short for Obama),a new Newsweek blog that seeks to chronicle the lives of a group of young Obama supporters,want to answer that question.For the next three months,Michelle Kremer and11other Obama supporters,ages19to34,will blog about life across mainstream America,with one twist:by tying all of their ideas and experiences to the new president and his administration,the bloggers will try to start a conversation about what it means to be young and politically active in America today.Malena Amusa,a24-year-old writer and dancer from St.Louis sees the project as a way to preserve history as it happens.Amusa,who is traveling to India this spring to finish a book,then to Senegal to teach English,has ongoing conversations with her friends about how the Obama presidency has changed their daily lives and hopes to put some of those ideas,along with her global perspective,into her posts.She's excited because,as she puts it,"I don't have to wait [until]15years from now"to make sense of the world.Henry Flores,a political-science professor at St.Mary's University,credits this younger generation's political strength to their embrace of technology."[The Internet]exposes them to more thinking,"he says,"and groups that are like-minded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untry start to come together."That's exactly what the Generation O bloggers are hoping to do.The result could be a group of young people that,like their boomer parents,grows up with9/13a strong sense of purpose and sheds the image of apathy they've inherited from Generation X.It's no small challenge for a blog run by a group of ordinary—if ambitious—young people,but the第1页。
华南理工大学_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12--2017年_考研真题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新闻与传播(专硕) 共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诽谤 2.新闻真实 3.受众 4.传播流 5.镜中我 6.香农-韦弗模式 二、简答(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 1.从案例出发说说你对宣传的认识。 2.如何理解人内传播? 3.大众传播具有哪些重要特点? 4.“上限效果”指的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个假说的看法。 5.结合案例分析信息的近用(access to)权。 6.简述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的理论要点。 三、论述(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有人认为“技术改变了一切” ,有人认为“技术带来了 更大的不公平” ,你对于这些意见有什么看法,试结合实例分析。 2.试从新闻客观性的历史发展脉络出发,谈谈该理论之于中国当前新闻业的意义。 3.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微信传播模式及其利弊。 页
第1 页6Fra bibliotek7华南理工大学 2012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新闻学;传播学 本卷满分:150 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小计 30 分) 1、 新闻真实性 2、 新闻选择 3、抽样调查 4、休眠效果 5、品牌定位 STP 步骤 6、品牌叙事
第
1 页
823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新闻传播学 共 1 页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诽谤 2.新闻真实 3.受众 4.传播流 5.镜中我 6.香农-韦弗模式 二、简答(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 1.从案例出发说说你对宣传的认识。 2.如何理解人内传播? 3.大众传播具有哪些重要特点? 4.“上限效果”指的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个假说的看法。 5.结合案例分析信息的近用(access to)权。 6.简述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的理论要点。 三、论述(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有人认为“技术改变了一切” ,有人认为“技术带来了 更大的不公平” ,你对于这些意见有什么看法,试结合实例分析。 2.试从新闻客观性的历史发展脉络出发,谈谈该理论之于中国当前新闻业的意义。 3.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微信传播模式及其利弊。
2014年考研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学硕真题

新闻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1.《新华日报》2.《纽约时报》3.伯明翰学派4.社交媒体5.沉默的螺旋二、简答题1.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异同。
2.简述史量才的报刊从业活动。
3.简述英国BBC的体制。
4.简评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理论。
三、论述题1.试述20世纪20年代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2.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意义。
3.论述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的变化,并论述主流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艺术。
新闻实务公共部分一、名词解释1.解释性报道2.新闻敏感3.编辑方针4.提要题5.金字塔式结构6.社论二、简答题1.简述新闻报道中选择角度的意义2.简述新闻采访中现场观察的重要性3.简述传统报刊编辑与网络新闻编辑的异同三、论述题请谈谈,我们目前传统报纸中言论版的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言论版改进的看法。
指定选作一一、综合应用题请根据下列材料(新闻发布会内容6日),改写一篇用于7日“早间中国”广播《新闻与新闻摘要》节目的广播稿,时间不超过2分钟。
二、应用写作题全国各地陆续出现雾霾现象,有专家表示,这与特定的地理位置,气候有关,但根本原因,是人们的过度开发破坏导致。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新闻评论,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1200字。
指定选作二一、问答题1.评述半岛电视台的崛起2.简述国际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3.国际新闻解释性报道并谈谈注意那几点二、论述题1.“融媒时代”对国际新闻的生产和传播的影响2.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国际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变化指定选作三一、简答题1.简述新闻频道编排的基本要求。
2.简述网络视频的特点。
二、论述题1.媒介生态环境下,《新闻联播》的新变化2.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新技术对广播电视新闻业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