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转动零件的静平衡与动平衡试验的概述

合集下载

刚性转子的平衡

刚性转子的平衡
3
§6-4 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
许用不平衡量的表示方法:
1) 质径积表示法:[mr] 2) 偏心距表示法:[e]
两者的关系:[e] =[mr] / m
A[e] mm/s
1000
[mr]Ⅰ=[mr]b/(a+b) [mr]Ⅱ=[mr]a/(a基本要求:掌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了 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平衡原理。
• 试验方法
• 应将两导轨调整为水平且互相平行; • 将转子放在导轨上,让其轻轻地自由滚动; • 待转子停止滚动时,其质心S必在轴心的正下方,这时在轴心的正上
方任意向径处加一平衡质量(一般用橡皮泥); • 反复试验,加减平衡质量,直至转子能在任何位置保持静止为止; • 根据橡皮泥的质量和位置,得到其质径积; • 根据转子的结构,在合适的位置上增加或减少相应的平衡质量。
1
轮胎平衡机
2
二. 动平衡实验
转子的动平衡实验需要在专用的动平衡机 上进行。通过动平衡机来确定需加于两个平衡 基面上的平衡质量的大小和方位。
当前工业上使用较多的动平衡机是根据 振动理论设计的,并利用测振传感器将转子转 动所引起的振动信号变为电信号,通过电子仪 器解算出不平衡质径积的大小和方位。
动平衡机种类很多,这里不一一介绍。
重 点:掌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难 点:刚性转子动平衡概念的建立。
5

浅谈动平衡试验的原理及验收标准

浅谈动平衡试验的原理及验收标准

浅谈动平衡试验的原理及验收标准摘要:旋转机械是核电站设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关系着整个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本文结合核电站的具体设备,主要介绍了旋转机械动平衡的试验原理及验收标准。

关键词:核电站;旋转机械;动平衡;泵旋转机械设备产生的振动会加速轴承的疲劳和磨损,降低机械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产生噪声,严重时则会发生机械事故。

对核电站而言,主泵,主给水泵,汽轮机等均为大型旋转机械,特别是像汽动辅助给水泵等为高速旋转机械,动平衡对其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当然核电站还有风机,压缩机等旋转机械,其动平衡的方法与水泵相似。

1.动平衡试验原理1.1.概述如果转子刚体是均匀对称的,绕对称中心轴转动,则各点离心力相互抵消。

由于转子本身组织不均匀,或是加工误差,装配等造成质量偏心等都会引起旋转轴线的偏移,从而导致不平衡。

例如一个薄圆盘,若是质量分布不均,不能相互抵消平衡,就可以产生不平衡力,总效果是相当于某一个方向上多出一个当量的不平衡质量。

对于长轴物体,如水泵转子可看成多个不平衡圆盘的组合,不平衡质量的分布呈空间曲线形式。

平衡可以分为静平衡和动平衡,动平衡又可以分为刚性转子平衡和挠性转子平衡。

静平衡是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因此静平衡又称为单面平衡。

动平衡则是在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因此动平衡又称为双面平衡(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多个校正面进行平衡)。

通常水泵转子,汽轮机转子都属于刚性转子,动平衡是在工厂的动平衡机上进行,现场平衡一般是在工作条件下进行,特别是现场维修时更为方便。

1.2.动平衡原理动平衡的目的是平衡不平衡力和力矩,由于转子上的平衡是分布式的,在转子上存在多个不平衡力,可以分别向任选的两个面简化,这两个面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校正面。

通常不平衡量可以由矢量来表示,符号为U,单位通常为g·mm。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验5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动平衡实验》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验5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动平衡实验》

实验五 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动平衡实验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转子静、动平衡概念的理解。

2.掌握刚性转子静、动平衡试验的原理及根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1 导轨式静平衡架或圆盘形静平衡架;2.J10mm 5.2a1311331-=-==Z Zn n i 13n n -=1311331-=-=--=Z Zn n n n i H H H132n n n H -=⎪⎩⎪⎨⎧==∑∑0M F ⎪⎩⎪⎨⎧==∑∑0B A M M mr F 2ω=rcos φ·L 的作用下,使摆架产生周期性的上下振动 摆架振幅大小的惯性力矩为222222cos ϕωl r m M =要使摆架不振动必须要平衡力矩M 2。

在试件上选择圆盘作为平衡平面,加平衡质量m∑=0AM2=+p M M 0cos cos 222222=+p p p p l r m l r m ϕωϕω0cos cos 2222=+p p p p l r m l r m ϕϕ⎩⎨⎧+=-==)180cos(cos cos 02222p p p p p l r m l r m ϕϕϕ〔质量〕和r 〔矢径〕之积称为质径积,mrL 称为质径矩,ϕ称为相位角。

转子不平衡质量的分布是有很大的随机性,而无法直观判断它的大小和相位。

因此很难公式来计算平衡量,但可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图静平衡架其方法如下:选补偿盘作为平衡平面,补偿盘的转速与试件的转速大小相等但转向相反,这时的平衡条件也可按上述方法来求得。

在补偿盘上加一个质量'p m 〔图〕,那么产生离心惯性力对轴的力矩''''='p p p p p l r m M ϕωcos 2根据力系平衡公式〔3〕∑=0A M02='+p M M0cos cos 2222=''''+p p p p l r m l r m ϕϕ要使上式成立必须有⎪⎩⎪⎨⎧'-='-='''=)180cos(cos cos 02222p p p p p l r m l r m ϕϕϕ 〔7〕此时摆架就不振动了,百分表的摆动范围为零。

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报告

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报告

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报告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报告引言刚性转子动平衡是机械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机械系统的稳定性、振动和噪音控制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项关于刚性转子动平衡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刚性转子进行动平衡实验,探究转子的不平衡量对系统振动的影响,并寻找合适的平衡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果。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一台转子平衡机、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转子平衡机通过电机驱动转子旋转,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子的振动信号,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步骤1. 将转子安装在转子平衡机上,并确保转子能够自由旋转。

2. 启动转子平衡机,使转子开始旋转。

3. 通过传感器采集转子的振动信号,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采集系统。

4.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出转子的不平衡量。

5. 根据不平衡量的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平衡方法进行调整。

6.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转子的振动达到要求的范围。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转子的振动数据,并计算出了转子的不平衡量。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转子的不平衡量与振动幅值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当不平衡量较大时,转子的振动幅值也较大;而当不平衡量较小时,转子的振动幅值较小。

为了减小转子的振动幅值,我们采用了两种常见的平衡方法:静平衡和动平衡。

静平衡是通过在转子上加上适当的质量块,使得转子在静止状态下达到平衡。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静平衡对于较小的不平衡量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地降低转子的振动幅值。

然而,对于较大的不平衡量,静平衡的效果较差,需要采用其他平衡方法。

动平衡是在转子旋转的过程中,通过在转子上加上适当的质量块,使得转子在运行状态下达到平衡。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动平衡对于较大的不平衡量效果较好,可以显著地降低转子的振动幅值。

然而,对于较小的不平衡量,动平衡的效果较差,可能会引入额外的不平衡。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刚性转子动平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动平衡测试原理

动平衡测试原理

动平衡测试原理动平衡测试是一种常用于检测旋转机械设备平衡性能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旋转部件在转速下的振动情况,评估设备是否存在不平衡,并确定不平衡位置和大小。

本文将介绍动平衡测试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动平衡测试概述动平衡测试是一种动态测试方法,用于检测旋转机械设备在运行状态下的平衡性能。

通过测量设备的振动情况,可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不平衡,并确定不平衡的产生原因。

动平衡测试不仅能够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还可以减少设备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二、动平衡测试原理动平衡测试原理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和力矩平衡原理。

当旋转机械设备不平衡时,其质量中心与旋转轴的几何中心不重合,会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离心力和离心力矩。

这些力和力矩会导致设备的振动,进而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动平衡测试通过将旋转机械设备与测量仪器连接,测量设备在不同转速下的振动情况。

通过对得到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计算出设备的不平衡量,并确定不平衡的位置和大小。

在实际测试中,通常会使用动平衡仪或振动分析仪等专用设备进行测试。

三、动平衡测试方法1. 单面平衡法:单面平衡法是一种常用的动平衡测试方法,适用于对一侧不平衡的设备进行测试。

该方法先将设备启动至工作转速,然后通过在旋转轴上加上适量平衡质量,使设备在转动过程中减少振动,最终达到平衡状态。

2. 双面平衡法:双面平衡法适用于对两侧不平衡的设备进行测试。

该方法需要在旋转轴的两侧分别加上适量平衡质量,使设备在转动过程中减少振动,最终达到平衡状态。

3. 动平衡仪辨识法:动平衡仪辨识法是一种先进的动平衡测试方法。

该方法利用动平衡仪的高灵敏度和高精度,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振动情况,并根据振动信号反馈进行平衡调整。

通过不断调整平衡质量的位置和大小,最终实现设备的平衡状态。

四、动平衡测试的应用动平衡测试广泛应用于各种旋转机械设备的制造、维修和运行过程中。

具体应用领域包括:1. 发动机制造和维修:动平衡测试可以用于发动机的制造和维修过程中,保证发动机的平衡性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寿命。

动平衡静平衡

动平衡静平衡

动平衡静平衡动平衡与静平衡一. 静平衡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

二. 动平衡动平衡时,转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校正面同时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在转子动态时允许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

动平衡也叫双面或多面平衡。

三.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

它的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

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费用。

那么如何进行转子平衡型式的确定呢?需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和依据来确定:1.转子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特别是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以及转子的支撑间距等。

2.转子的工作转速关转子平衡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如GB3215、API610、GB9239和ISO1940等。

3.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在GB9239平衡标准中,对刚性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定义为:如果盘状转子的支撑间距足够大并且旋转时盘状部位的轴向跳动很小,从而可忽略偶不平衡(动平衡),这时可用一个校正面校正不平衡即单面(静)平衡,对具体转子必须验证这些条件是否满足。

在对大量的某种类型的转子在一个平面上平衡后,就可求得最大的剩余偶不平衡量,并除以支撑距离。

如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这个值不大于许用剩余不平衡量的一半,则采用单面(静)平衡就足够了。

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转子只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1)一个是转子几何形状为盘状;(2)一个是转子在平衡机上做平衡时的支撑间距要大;(3)再一个是转子旋转时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要很小。

对以上三个条件作如下说明:(1)何谓盘状转子主要用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来确定。

在API610标准中规定D/b<6时,转子只做单面平衡就可以了;D/b≥6时可以作为转子是否为盘状转子的条件规定,但不能绝对化,因为转子做何种平衡还要考虑转子的工作转速。

动平衡和静平衡的概念

动平衡和静平衡的概念

动平衡和静平衡的概念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动平衡和静平衡,这俩可是很有意思的概念哦!你看啊,动平衡就好像是一个在舞台上尽情跳舞的人,要让身体的各个部位协调舞动,不能有丝毫的别扭。

想象一下,要是这人的手脚不协调,那跳起舞来得多滑稽呀!动平衡就是要让旋转的物体,比如轮子呀,在高速转动的时候也能稳稳当当,不会出现抖动或者晃动。

这可太重要啦!就好比你骑着一辆轮子不平衡的自行车,那一路上肯定是颠簸得不行,能把你屁股都给震疼咯!那静平衡呢,就像是一个安静地坐在那里的乖宝宝,稳稳当当,一动不动。

它要求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各个部分所受的重力能够相互平衡。

比如说一个跷跷板吧,如果两边的重量不一样,那肯定是一边高一边低,没法平衡呀。

静平衡就是要让这种不平衡消失,让物体能够稳稳地待在那里。

咱们生活中可到处都是动平衡和静平衡的例子呢!你想想家里的电风扇,要是扇叶不平衡,那转起来还不得跟地震似的呀!还有汽车的轮子,要是不平衡,那开起来不仅不舒服,还可能对车子造成损害呢!再看看那些大型的机器设备,要是不平衡,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动平衡和静平衡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哦!这需要精心的设计和精确的测量。

就跟咱做人一样,要想在生活中稳稳当当,也得不断地调整自己呀!得让自己的心态平衡,不能一会儿高兴得要上天,一会儿又沮丧得不行。

而且哦,达到动平衡和静平衡可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呢!就像人会变,物体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失去平衡呀。

比如说使用时间长了,零件磨损了,或者受到了外界的冲击。

这时候就得重新调整,重新让它们回到平衡的状态。

这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了,也得赶紧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找回平衡呀!你说,动平衡和静平衡是不是很神奇?它们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呢!它们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和谐。

所以呀,咱可得好好重视这俩概念,让我们的生活也像那些平衡良好的物体一样,稳稳当当,顺顺利利的!总之,动平衡和静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概念

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概念

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概念《静平衡和动平衡,你知道吗?》“哎呀,这个轮子怎么转起来怪怪的呀!”我看着那有些摇晃的轮子,不禁嘟囔起来。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小伙伴们在公园里玩耍。

我们发现了一个废旧的自行车,大家就好奇地摆弄起来。

我蹲在自行车旁边,仔细地观察着那个轮子。

“这是怎么回事呀?”小伙伴明明凑过来问。

“我也不知道呀,感觉它不平衡似的。

”我皱着眉头说。

这时,一旁的亮亮突然说:“我好像听我爸爸说过什么静平衡和动平衡,会不会和这个有关系啊?”“静平衡?动平衡?那是什么玩意儿啊?”我一脸疑惑地看向亮亮。

亮亮挠挠头:“哎呀,我也不是很清楚,就是听我爸提过。

”“哼,那我们自己研究研究呗!”我不服气地说。

于是,我们开始围着这个自行车的轮子研究起来。

我一会儿摸摸这里,一会儿碰碰那里。

“哎呀,要是能搞清楚这静平衡和动平衡,那该多有意思呀!”我自言自语道。

明明也点头说:“对呀对呀,感觉好神奇呢!”我们就这么一边研究,一边讨论着。

虽然我们还不太明白这两个概念到底是什么,但我们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想到,这就好像我们的生活呀!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不平衡的事情,就像这个轮子一样,会摇摇晃晃的。

但只要我们去努力研究,去寻找解决的办法,也许就能让它重新平衡起来。

静平衡和动平衡,虽然现在我还不能准确地给它们下定义,但我知道它们一定很重要。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要找到自己的平衡,不管是内心的平衡,还是与他人相处的平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稳稳地向前走,不会摇摇晃晃,不会跌倒。

我相信,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我们一定会更加清楚地了解它们,并且运用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刚性转动零件的静平衡与动平衡试验的概述————————————————————————————————作者:————————————————————————————————日期:刚性转动零件的静平衡与动平衡试验的概述1. 基本概念:1.1 不平衡离心力基本公式:具有一定转速的刚性转动件(或称转子),由于材料组织不均匀、加工外形的误差、装配误差以及结构形状局部不对称(如键槽)等原因,使通过转子重心的主惯性轴与旋转轴线不相重合,因而旋转时,转子产生不平衡离心力,其值由下式计算:C=(G/g)×e×ω2=(G/g)×e×(πn/30)2--------(公斤)式中:G------转子的重量(公斤)e-------转子的重心对旋转轴线的偏心量(毫米)n-------转子的转速(转/分)ω------转子的角速度(弧度/秒)g-------重力加速度9800(毫米/秒2)由上式可知,当重型或高转速的转子,即使具有很小的偏心量,也会引起非常大的不平衡的离心力,成为轴或轴承的磨损、机器或基础振动的主要原由之一.所以零件在加工和装配时,转子必须进行平衡.1.2转子不平衡类别:1.2.1静不平衡——转子的惯性轴与旋转轴线不相重合,但相互平行,即转子重心不在旋转轴线上,如图1a所示.当转子旋转时,将产生不平衡的离心力.1.2.2动不平衡——转子的主惯性轴与旋转轴线主交错将产生不平衡的离心力,且相交于转子的重心上,即转子重心在旋转轴线上,如图1b所示.这时转子虽处于平衡状态,但转子旋转时将产生一不平衡力矩.1.2.3静动不平衡——大多数情况下,转子既存在静不平衡,又存在动不平衡,这种情况称静动不平衡.即转子的主惯性轴与旋转轴线既不重合,又不平行,而相交于转子旋转轴线中非重心的任何一点, 如图1c所示.当转子旋转时,将产生一个不平衡的离心力和一个力矩.1.2.4 转子静不平衡只须在一个平面上(即校正平面)安放一个平衡重量,就可以使转子达到平衡,故又称单面平衡.平面的重量的数值和位置,在转子静力状态下确定,即将转子的轴颈放置在水平刀刃支承上,加以观察,就可以看出其不平衡状态,较重部份会向下转动,这种方法叫静平衡.1.2.5转子动不平衡及静动不平衡必须在垂直于旋转轴的二个平面(即校正平面)内各加一个平衡重量,使转子达到平衡. 平面的重量的数值和位置, 必须在转子旋转情况下确定,这种方法叫动平衡.因需两个平面作平衡校正,故又称双面平衡刚性转子只须作低速动平衡试验,其平衡转速一般选用第一临界转速的1/3以下。

.1.3转子不平衡产生的原因:1.3.1 设计与制图的误差.1.3.2材料的缺陷.1.3.3加工与装配的误差.1.4转子不平衡产生的不良效应:1.4.1 会对轴承、支架、基体产生作用力.1.4.2 引起振动.但不平衡与质量分布,机架的刚度有关,所以转子不平衡不一定就会产生振动.一般的说来,静不平衡影响大于力矩不平衡的影响.2. 动平衡与静平衡的选择:2.1 一般选取的范围:2.1.1 当转子厚度δ与外径D之比(δ/D )≤0.2时(盘状转子), 需要作平衡试验的,不轮其工作转速高低,都只需进行静平衡.2.1.2 当转子厚度δ(或长度)与外径D之比(δ/D )≥1时(辊筒类转子),只要转子的转速>1000转/分,都要进行动平衡.2.1.3.当转子厚度δ与外径D之比(δ/D)在0.2—1时和当转子厚度δ与外径D之比(δ/D )≥1而转子的转速<1000转/分时,需根据转子的重量;使用功能;制造工艺;加工情况(部分加工还是全部加工)及轴承的距离等因素,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动平衡还是静平衡.一般不重要部位使用的零件,旋转速度较低的转子零件, 设计需要作平衡试验的,一般只按排作静平衡.2.2 按图表选择:(见图2)图2表示平衡的应用范围.下一条线以下的转子只需进行静平衡,上斜线以上的转子必须进行动平衡,两斜线之间的转子须根据转子的重量;使用功能;制造工艺;加工情况(部分加工还是全部加工)及轴承的距离等因素,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动平衡还是静平衡.一般不重要部位使用的零件,旋转速度较低的转子零件,设计需要作平衡试验的,一般只按排作静平衡.3. 许用不平衡量的确定:精度等级Geω①(毫米/秒) 转子类型的举例3.1许用不平衡量的表示方法:评价转子不平衡大小在图纸上可以用许用不平衡力矩表示,即转子重量与许用偏心距的乘积,单位为克.毫米. 也可用偏心距表示,单位为微米.1973年国际标准化协会对于刚性转子相应不同平衡精度等级G的许用偏心距和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旋转机械钢性转子应具有的精度等级分别表示在图3和表1上.可供确定刚性转子许用不平衡量值的参考.静平衡(单面平衡)的许用不平衡力矩为:M=e×G(克/毫米)动平衡(双面平衡)的许用不平衡力矩为:M=1/2(e×G) (克/毫米)式中:e——许用偏心距(毫米,见图3)G——转子重量(克) 图三若转子用许用偏心距表示不平衡大小时,则静平衡的许用值可取图3中的全数值. 而动平衡的校正平面许用值取图3中的数值的一半.(图3可参见附页图3放大图)3.2许用不平衡量控制的误差如下:平衡精度等级允许偏差G2.5~G16±15%G1 ±30%G0.4 ±50%3.3平衡精度的分类:1973年国际标准化ISO推荐”旋转刚性平衡精度”的判断标准中,根据eω乘积为一常数,按2.5倍阶比被分为下11等级,见下表1.表1G0.4 0.4精密磨床主轴,磨轮及电枢,回转仪.G1.0 1 磨床驱动件,特殊要求的小型电枢,磁带录音机及留声机的驱动件.G2.5 2.5 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的转子,发电机的刚性转子,离心式压缩机的转子,机床驱动件,特殊要求的中型和大型的电机转子,小型电机转子,汽轮机驱动的水泵转子.G6.3 6.3 船用主汽轮机齿轮,离心分离机的转鼓、通风机,装配的航空用燃气机轮子,飞轮,水泵叶轮,机床及一般机械的转动件,一般电机转子,特殊要求的发动机个别转动件.G16 16 特殊要求的驱动轴(螺旋桨轴,万向联轴节的轴),破碎机械的转动件,农业机械的转动件,汽车,卡车和机车发动机(汽油机或柴油机)的个别转动件, 特殊要求的六缸和多缸发动机的曲轴驱动件.G4040 汽车车轮,轮纲、整套车轮、驱动轴,弹性安装六缸和多缸高速四冲程发动机③(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曲轴驱动件, 汽车,卡车和机车发动机的曲轴驱动件.G100100 六缸和多缸高速柴油发动机③的曲轴驱动件,汽车、卡车、机车发动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整机转子④G250250 固定安装四缸高速柴油发动机③的曲轴驱动件G630 630 固定安装大型四冲程发动机的曲轴驱动件,弹性安装船用柴油机的曲轴驱动件G16001600 固定安装大型二冲程发动机的曲轴驱动件G40004000 固定安装单数气缸低速船用柴油发动机③的曲轴驱动件②注: 1、若n用转/分, ω用弧度/秒测定,则ω=2πn/60≈n/102、指曲轴驱动件是一个组合件,包括曲轴、飞轮、离合器、皮带轮、减振器和连杆的转动部份等.3、指活塞速度低于9米/秒为低速柴油机发动机, 活塞速度高于9米/秒为高速柴油机发动机4、发动机整机转子其重量包括注②所述的曲轴驱动件的全部重量.3.4在外圆处许用静平衡配重值与平衡精度等级和工作转速度关系式许用静平衡在外圆处配重值计算公式为:m= eω×G/R×10000/n----------g许用动平衡在外圆处配重值计算公式为:m= [eω×G/R×10000/n]/2------ g注:1)后面除2是动平衡的两个端面处的每一端面的动平衡许用配重值。

2)其中:m--------许用配重值。

gG--------工件重量。

kgeω-----选定的平衡精度等级数值。

mm/sD/2;R------工件半径。

mmω-----------工件角速度。

弧度/秒ω=n×π/30≈(1/10)nn------------工件转速。

r/min4. 长辊筒许用不平衡量的确定:4.1 长辊筒的类别和动,静平衡的选择:根据一些资料介绍,辊筒的总长与辊面直径之比L/D大于12为长辊筒,L/D大于20为细长辊筒, L/D大于30为超长辊筒.其细长辊筒、超长辊筒,因细长,加工困难,易产生弯曲变形,是造成不平衡的一项重要原因.辊筒的总长-----注:应包括轴径长度辊筒一般是由薄臂管和轴头焊接而成, 长辊筒、超长辊筒的工作速度一般较低,在300-400转/分以下.平衡的选择,根据动,静平衡选择的原则,大部份选用静平衡试验.4.2 长辊筒许用不平衡量的选择:4.2.1长辊筒许用不平衡量的选择,可按上述图3和表1进行选取.例如:6850.11.1-23海绵辊,φD=φ90±0.50;辊面长L=2700;总长3070;静重G=61;工作速度为60转/分.根据动,静平衡选择的原则,L/D大于1,但工作速度很低60转/分,故选取静平衡.根据表1中所述原则,此辊可按“机床及一般机械的转动件,一般电机转子,特殊要求的发动机个别转动件”所同类等级,可选择平衡精度同类等级为G6.3级.再按工作速度60转/分,查对图3,但图3中G.6.3级,最低速度为150转/分,故提高速度等级,按工作速度为150转/分进行查对,查得结果许用偏心量为400μm.即在重心处允许的偏心力矩为M=0.40×G=0.40×61Kg=24400克.毫米.转换成外圆处允许的偏心重为G外圆=M/R=24400/45=542.22克.但从实际平衡作用上看,特别是长辊筒在直径较大,重量较重时,其转换成外圆处的允许的偏心重G外圆数值,一般偏大,满足不了长辊筒实际工作的需要.4.2.2根据日方静平衡加工的经验数据,其长辊筒在辊筒外圆处的许用不平衡量按(1/1000)G进行考核.按上述实例,即外圆处允许的偏心重为G外圆=(1/1000)×61Kg=61克.与上述查表得出的外圆处允许的偏心重为G外圆=542.22克的数值相比,平衡的精度高出近9倍之多,.假设此长辊筒为刚性辊,加工后的直线度为0, 则从外圆允许的偏心重为G外圆=61克,转换成重心处允许的偏心距为e=(61克×R)/G=0.045毫米.即此辊在刚性体的条件下,其重心只允许偏移0.045以下,否则超差不合格.按此精度,以工作速度300转/分,反查图3,得出相当于G1级以上的平衡精度.精度非常高.或根据静平衡的许用配重值公式计算为:m=eω×G/R×10000/n----------g将m=50g,G=61kg, R=45mm, n=60r/min代入则:eω=m/(G/R×10000/n)=50/(61/45×10000/60)=0.2213级即在工作速度60转/分和情况下,外圆处为50克时其精度等级相当于G0.22级,比G1级高,比最高级G0.4级还高1倍之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