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杜牧,十里扬州

合集下载

扬州古诗词名句

扬州古诗词名句

以下是一些关于扬州的古诗词名句:
1.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出自:杜牧《赠别·其一》
2.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出自:杜牧《遣怀》
3.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出自:郑遨《朝退》
4.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出自:张祜《题扬州禅智寺》
5.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出自: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6.玉人贪睡坠钗云,无奈高高冷镜分。

--出自:秦观《南歌子·玉漏迢迢尽》
7.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出自: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8.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出自:李嘉祐《登高邮南楼寄严九龄司空》
9.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

--出自:杨无咎《柳梢青·嫩绿清新》
10.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出自:韦庄《忆昔》。

关于三生的35个诗句

关于三生的35个诗句

关于三生的35个诗句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道德经》2.出水莲花比性灵,三生尘梦一时醒。

——徐夤《赠月君》3.勿谓寰中底么麽,三生恩怨不能欺。

——李弥逊《次韵赵道夫待制放鱼之作》4.笑袅袅繁声,三生儿女,恩怨流连。

——王旭《木兰花慢·听姜惠甫摘阮》5.三生梦,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卢挚《节节高·题洞庭鹿》6.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7.风调才情,青楼一梦,杜牧三生。

——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8.几许华年,三生醉梦,六月凉秋。

——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9.一笑斋名,三生旧梦,思满春空。

——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10.百年倦客,三生习气,今古到头谁是。

——张元干《永遇乐·月仄金盆》11.想世间百岁人,似石上三生梦。

——汪元亨《双调·沉醉东风》12.梦已三生破,神应九品升。

——释文珦《桐州先师塔》13.堂堂身世事,渠谩说三生。

——张栻《和择之看雪》14.堂堂身世事,渠漫说三生。

——林用中《至上封》15.三生尘梦醒,一锡衲衣轻。

——牟融《送僧》16.三生石上梦,记是复疑不。

——黄庭坚《和答莘老见赠》17.一念情痴终不悔,三生缘在好相偎。

——刘雄《情人节次韵黄仲则绮怀赠瑶十六首·其三》18.一死频烦衰白报,三生不为落红悲。

——方回《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物有先时有后时》19.有般汉闻与么告报,便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释月涧《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一》20.捐君花下三生约,偿我人间一寸金。

——汪精卫《惜时一章》21.我本三生同行愿,随缘一念犹相应。

——范成大《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一名胜》22.元是兜率桥头,三生藏里夜明珠。

——释祖钦《觉初上人》23.三生慈悯鱼十千,却来世间吁可怜。

人文史话丨三生杜牧,十里扬州

人文史话丨三生杜牧,十里扬州

人文史话丨三生杜牧,十里扬州晚唐诗人杜牧,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他生于相门之家,二十三岁凭借一篇铿锵有力的《阿房宫赋》进士及第;他在官场郁郁不得志,却被后世评价“个性张扬,如鹤舞长空,俊朗飘逸”。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为后世留下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他一系列描写扬州的佳作。

江苏扬州在唐朝是仅次于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的第三大城市,位于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和商业都很发达,而且风景秀丽,一直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

与扬州有渊源的文人有很多,杜牧要算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了。

他两度在扬州生活,有喜有悲,留下了很多广为传诵的诗篇。

公元833年,三十一岁的杜牧出任淮南节度使的推官,第一次正式来到扬州,做公文起草方面的工作。

他本就是个大才子,对文字工作驾轻就熟,这份差事很容易胜任。

从前,他在学习读书工作之余为《孙子兵法》作注,写诗抒发政治观点,关心军国大事,但在繁华富庶的扬州,冗杂的政务并没有围绕着他,杜牧风流俊赏的天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

据《唐才子传》记载,他每天流连于秦楼楚馆,上峰怕他惹上麻烦,特意派便衣跟着他暗中监护。

好在他虽然放浪形骸,但为人正直,从未惹出事端。

扬州闲逸雅致的格调与风流潇洒的杜牧相得益彰。

他笔下许多有关扬州的俊采飞扬的诗篇,如“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都来自于这一时期的生活体验。

直到两年后离任,他还特意写诗给朋友,念念不忘扬州的风景:《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首诗至今脍炙人口,几乎成了扬州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扬州因此充满了神秘的美,越发令人心驰神往。

又过了两年,杜牧再次来到了扬州。

此时的他与两年前相比,心态大有不同。

唐朝经历了“甘露之变”,宦官专权加剧,杜牧对国家中兴的期望落了空。

更糟糕的是,他的弟弟杜顗眼疾恶化,在扬州禅智寺修养。

于是,手足情深的杜牧不惜丢了官职,赶来扬州照顾弟弟。

“十里扬州 ,三生杜牧,前事休说。”原文、赏析

“十里扬州 ,三生杜牧,前事休说。”原文、赏析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出自宋代姜夔的《琵琶仙·双桨来时》
原文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唯吴兴为然。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

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

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杜牧与扬州

杜牧与扬州

目录
一、印象扬州
二、印象杜牧
三、杜牧心目中的扬州 四、杜牧在扬州的两面性
印象· 扬州
概况:扬州,中国历史文化名 城,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 486年。素有“竹西佳处,淮 左名都”之称。
经济:唐朝时为全国性的商业 中心.国际性的大都市。号为 全国第一。 名胜:瘦西湖,京杭大运河, 瓜州古渡头,大明寺…
温 柔 乡
《赠别》其一
唐〃杜牧Biblioteka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温 柔 乡
《赠别》其二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伤 心 梦
《遣怀》
唐〃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名人:李白、孟浩然、杜牧、欧阳修、史可法、以郑板桥为首的“扬州八怪”、 鉴真大师……
印象· 扬州
•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的销金库… •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 在扬州”的锦绣地… •是“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 好墓田”的温柔乡…
印象· 杜牧
概 况 : 杜 牧 ( 公 元 803 - 约
伤 心 梦
题扬州禅智寺
唐〃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
杜牧在扬州的两面性
VS
风流才子
•扬州本是风花雪月的脂粉之 乡 •狎妓符合唐朝社会风尚; •使杜牧自身形象更加丰满; •接触平民的机会
冷静政治家
•出身名门,受到良好教育,有抱负; •在欣赏美景时,伴随着对历史兴亡 的沉重思考; •关注政治现实,写下了《罪言》, 《原十六卫》等重要的政论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的意思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的意思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的意思“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琵琶仙·双桨来时》,其古诗全文如下: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注释】旧曲:旧日坊曲。

坊曲,常代指歌妓集聚之地。

桃根桃叶:桃叶系晋王献之爱妾,见辛弃疾《祝英台近》注。

桃根为桃叶之妹。

此处借指歌女。

歌扇:晏几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约,缠绕,邀结,此处意谓沾惹。

约:拦住。

汀洲:沙洲。

啼鴂:悲鸣的杜鹃。

鴂,伯劳鸟:“楚、越间声音特异,啼鴂舌踔噪,今听之恬然不怪。

”屈原《离骚》:“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劳。

”【翻译】江面上荡着双桨划来一只小船,我忽然发现,船上的人好像是我昔日恋人。

她正在用团扇轻轻地去迎接那些飞来飞去的杨花,她的眼神,真是楚楚动人。

春光渐渐去远,沙洲自然变绿,又添几声悦耳的鸟鸣。

遥想当年,在繁华如锦的扬州路,我如杜牧年少时放荡寻欢。

往事早已成烟,思念也无用处。

又一次到了寒食时节,宫廷中恐怕又在分烟。

无奈在我此时满情惆怅,办见季节已经更换。

只能把满腔幽怨付给偷英,任它飞到空荡荡的石阶前。

千丝万缕的细柳,里面乌鸦在此掩身,轻软的柳絮好像在为来去的客人飞舞回旋。

忆起当年出关,与伊人分别的情景,令人难忘!【赏析】宋词独诣之美,在于发舒灵心秀怀之思,极尽要眇馨逸之致。

在中国人文化心灵发育史上,宋词意味着一种新境界。

姜白石词,“天籁人力,两臻绝顶”(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几乎篇篇都是宋词中的珍品。

白石对旧日情人的一往情深,正如沈祖棻所说:“蛾眉虽自奇绝,而属意故人,所谓”任他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也。

宋词三百首姜夔的词

宋词三百首姜夔的词

宋词三百首姜夔的词《翠楼吟·淳熙丙午冬》本篇为祝贺”安远楼”落成而作。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冬,武昌安远楼建成,姜夔与友人前去友人前去参加落成典礼,自度此曲以纪事。

十年后,姜夔的朋友在汉阳江边还听到歌女们唱这首词,并能道出词的本事,姜夔得知后很有感触,便补写了题序。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宋词三百首姜夔的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翠楼吟·淳熙丙午冬词牌名:翠楼吟|朝代:宋朝|作者:姜夔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初赐。

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

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

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但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消英气。

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琵琶仙·双桨来时词牌名:琵琶仙|朝代:宋朝|作者:姜夔《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惟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己酉岁,余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八归·湘中送胡德华词牌名:八归|朝代:宋朝|作者:姜夔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

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念奴娇·予客武陵词牌名:念奴娇|朝代:宋朝|作者:姜夔(予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

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

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姜夔的古诗

姜夔的古诗

姜夔的古诗1、《扬州慢·淮左名都》宋代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2、《疏影·苔枝缀玉》宋代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3、《念奴娇·闹红一舸》宋代姜夔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4、《念奴娇·闹红一舸》宋代姜夔余客武陵。

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

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5、《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宋代姜夔巷陌风光纵赏时。

笼纱未出马先嘶。

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

少年情事老来悲。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6、《姑苏怀古》宋代姜夔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7、《暗香·旧时月色》宋代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8、《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宋代姜夔肥水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9、《淡黄柳·空城晓角》宋代姜夔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

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

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10、《侧犯·咏芍药》宋代姜夔恨春易去。

甚春却向扬州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 首诗 应该 是 在 牛僧 孺 的 感 召
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 “ 赢得”两 字间的隐隐不屑, “ 薄幸名”后藏住
的自 嘲后悔之 心 、
下 写 出的 自嘲 之 作 。可 是怪 得 了他
吗? 牛 李 党 争 ,他 陷在其 中挣扎 反
不 过 ,他 是 个 讨 人 喜 欢 的 男
人 ,也有深情 如许。大和九年 ,他要 离开扬 州,赴长安任监察御 史的 某个
临别之 夜 .面对相爱的女子 ,他 写下
死 ,禅智山光好墓 田”的温柔 乡。
复,党争的尴尬,比青楼风月更甚, 政治消磨了一个昂然的青年。十年一
梦。他 觉得 是 ̄ fi " ,然 而那魂 遗落在 彼 处,还 不如遗落在此 处,风月尚可 容 身,政 治却 已无 容身 ̄ Jr r - r
明。”
杜十 写扬 州的 月夜 ,再 没 有 人
她是 十三 岁的 少女 ,娉娉袅 袅
豆 蔻年华 ,但她 究竞是 小女子 、 是歌 女 ,与情 郎 分手 时 ,心 底
的 哀伤 总比他深 明知他 归来
写得 过 他 。 千 载 , 有 多 少 人 从 他 这 里偷 了意去 ,数 不 清 。 “ 二 十 四桥 仍在 ,波 心 荡 、冷 月无 声 。 念桥 边 红 药 ,年 年 知 为 谁 生 。 ” 姜 夔 直 接 将 他 的 诗 写进 了词 里 ,怪 不 得 王 国 维
视 别人 旁物如水似镜 ,他 最爱的还是
休说。”杜牧与扬州,是一场命 中注
定的纠缠 ,需要用一座城 来祭 奠的 离
中不 断承 受煎 熬 ,在放 与 不放 中踟 蹰着 ,所以他会叹 : “ 十年 一觉扬州
镜 中的 自己。


7 5・ 2 01 7 1 2 .悦 谈
伤 感 地说 :蜡 烛 有心还 惜 别 ,
替人 垂泪到天明 、 于是 ,一 句 千 古名 句就 在 她
的泪眼愁肠 下锻 炼 出来, 、
蜡烛有心他有情 掌中轻”,他总是落魄,带着潦倒的
潇洒 ,即使在 沉迷风 月的 时候 , 内心
可惜的是,
他是 清白家声的子弟 , 要 娶的也是 良
扬州 ,即使诗仙 李 白写 了 “ 烟花三 月
下扬 州”这样 氤氲 妩媚的 句子 ,也一
样敌不过 。
家女 。总会有一些人 、有些爱 ,是 生 命 的阻滞,一生也无法翻越
即使 “ 二 十 四桥 明 月夜 ,玉人
也是 清醒矛盾的。 少年 时代 的际遇 ,
使他 颇具大家风流浪子 的潇洒 ;儒家
} I L - J 墨 ・ I j 囝文 苑・ 花 漾 国 风
我总在想,如果没有白居易的 词 “ 江南好,最忆是杭州”,没有苏
轼的诗 “ 欲把 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
总相 宜”,没有历代文人香词艳 赋的
粉饰 ,杭 州会不会如此 闻名遐迩 ?

扬 州也 是一样 。 当年 隋 炀帝 为 了观 琼 花 ,开 凿
了《 赠J  ̄ , l - 首》,一是: “ 娉娉袅袅
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 月初 一春风十 里
三 多情 ,也 有 “ 二十四桥明 月夜 ,玉人 生
杜牧诗 中的扬 州既有 “ 春风十
扬十 i , i 路 ,卷上珠 帘总 不如 ,”二是 : “ 多情却 似 总 无情 ,唯 觉 樽前 笑不 成。蜡 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 垂泪到 天
和 人 一样 痴 心 ,有 时候 ,一 座
城 .也 只爱一个人 。
何 处教吹箫”写得华 美斑斓 ,・ } 光若神
思想的熏陶 ,让他始终抱 着济世安源自民 之 志。然而仕途不顺 ,却 让他 在现 实
话 ,他本 身也 不值得 迷 恋 。 因他 不
“ 十 里扬 州, 三 生杜牧 ,前 事
曾。也不肯为青楼女子放下身段——
“ 落 魄 江湖 载 酒行 ,楚腰 纤 细
可 是 ,若 没 有 杜 牧 的 诗 魂 相
许 ,纵然扬 州是千古名城 ,它还会 不
会如此情致婉 转,霍霍地立 在浩渺 的 水烟里 .历 经千年 仍有 自己的风骨 ? 里扬 州路 ,卷上珠 帘总不如 ”的绮丽
何处教 吹箫”的惆・ I  ̄ - . f h 感。
说, “ 古 今 词 人 格 调 之 高 ,无 如 白石 。惜 不 于意 境 上 用 力 , 故 无 言外之 味 ,弦 外之 响 。终 落 第二 手” ,评得 实在 到位 真切 。
总 觉得 扬 州 ,是 杜牧 一 个人 的



遥 遥无期 ,却 不能 有过 分的要 求 ,她 一 定是哭 了,所 以惹他

伤。
◆ 文, 安意如
他 写在 扬 州的 《 遣怀 》 :落魄
务大运河 ,扬 州的繁 华旖 旎随着琼
江湖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

花的芬芳传遍天下 。从此后是 “ 腰缠 十万贯 、骑鹤下扬 州”的销金窟 ,是
“ 天 下 三分 明 月夜 ,二分 无 赖是 扬 州” 的锦 绣 地 。是 “ 人 生只 合扬 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