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2章 第3节 课时1

合集下载

人教版 必修 化学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 必修 化学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必修化学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

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

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

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是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是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二)、学生分析1、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只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高中化学 第2章第3节 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 第1课时课前学案 鲁科版必修2

高中化学 第2章第3节 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 第1课时课前学案 鲁科版必修2

第2章第3节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第1课时课前学案
【课程目标】知道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已经熟悉的气体(如O
2、NH3等)的实验室制法,并根据氯气的性质总结实验室制氯气的原理、净化、收集和尾气处理等方法;
2、通过探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初步体会制备新物质的一般思路;
3、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1、阅读教材P47并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储备,思考下列问题:
⑴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⑵请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化学反应都有哪些应用?
2、回顾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制成“知识小卡片”,上课交流展示。

3、四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比较(要求每种气体分别制成知识小卡片,便于上课交
流)
气体
【交流研讨】结合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初步推测: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是什么?【预习反馈】通过预习你存在的疑惑有哪些?。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共21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共21张PPT)
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表示,也可用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所用的 时间来表示。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般是利用气压的原理,在图2装置中,关闭A处分液漏斗活塞, 将注射器的活塞拉出一定距离,过一段时间后再松开活塞,如活塞回到原位,说明气 密性良好,否则漏气,所以正确。(涉及到注射器的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热水
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各装入3mL5%H2O2,滴加2滴做催化剂的1mol/LFeCl3溶液,然 后一支放入冷水,一支放入热水,一支不变,如上图,观察现象:
高中化学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反应方程式: 2H2O2 = 2H2O +O2
现象
结论
热水中
常温 冷水中
产生气泡速率增大, 带火星火柴复燃
碰撞理论解释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催化剂是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自身的组成、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 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催化剂有正、负之分,正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负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速率。我们通常所说的催化剂是正催化剂。
其它条件不变时,使用正催化剂,改变了 反应,机降理低了 反,应使的很活多化普能通分子变成 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 ,使活化分增子大间的有效碰撞频率变大,反应速率增大。
2FeCl2+2HCl+H202==2FeCl3+2H20
由此可见,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催化剂先与反应物反应生成了中间产物
(FeCl2),然后中间产物再与反应物反应,催化剂又重新生成,催化剂的量和性质都 不变,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但没有改变反应的实质(整个过程还是过氧化氢的分解)。
高中化学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解的速率
例5.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 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2011年高中化学 第2课时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011年高中化学 第2课时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一、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中有化合价升降 有化合价升降的元素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中有化合价升降的元素 如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 (如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 成的分解反应等)。 成的分解反应等)。 0 +1 +2 0 +1 +1 +1 +1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剂: O2 、H2SO4 (浓) 、HNO3、 Cl2 、 KMnO4 还原剂:金属单质、 CO、 还原剂:金属单质、C、CO、H2
练习:
• 1.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 1.指出氧化剂 还原剂、氧化产物、 指出氧化剂、 产物。 产物。 • 1)2KI+Cl2=2KCl+I2 2KI+ 2KCl+ • 2)Cl2+H2O=HCl+HClO HCl+ • 3)PCl3+Cl2=PCl5 • 4)Cu+4HNO3(浓)=Cu(NO3)2+ Cu+ )=Cu( Cu 2NO2↑+2H2O • 5)Cl2+2NaOH=NaCl+NaClO+H2O 2NaOH=NaCl+NaClO+
氧化剂从还原剂处得到电子自身被还原变成还原产物 氧化剂从还原剂处得到电子自身被还原变成还原产物。 还原产物。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失去电子或有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失去电子或有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或有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自身被氧化变成氧化产物 还原剂失去电子自身被氧化变成氧化产物。 氧化产物。

【定义】凡是反应中原子或离子有电子得失(或偏移) 定义】凡是反应中原子或离子有电子得失 或偏移) 电子得失( 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NaCl的形成过程 NaCl的形成过程
失电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2.1《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课件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2.1《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课件3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问题情境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灭火,亦能点火。
2Na2O2+2H2O=4NaOH+O2↑
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如热能、光能等。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问题一 有没有热能转化成化学能的反应呢?
或者说有没有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呢?
放出热量的反应 ——放热反应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吸收热量的反应 ——吸热反应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资料收集——想一想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大部分化合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的置换反应
可燃物的燃烧反应 缓慢氧化还原反应(食 物腐败、铁的生锈、葡 萄糖体内氧化)
Ba(OH)2·8H2O+2NH4Cl =BaCI2+2NH3↑+10H2O
理论探究 1.宏观
资料卡片: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不同的物质不
仅组成不同、结构不同,所包含的化学能也不同。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必然不同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过程中必然有能量的吸收或放出
通常表现为吸热或放热 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 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理论探究
化学反应
物质变化 (质量守恒)
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 主要
热量变化
放热反应
实验
宏观
提供能量、
微观
动力
吸热反应
化工生产、 研制新物质
试一试
已知断开1molH-H键需要吸收436 kJ,断开1molClCl键吸收243kJ,形成1molH-Cl键放出能量为431kJ。 判断反应H2+Cl2=点=燃2HCl的热量变化。

必修2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化学平衡的建立

必修2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化学平衡的建立

t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思考并讨论
H 2 + I2 2HI是一个可逆的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会如何变化? 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浓度会如何变化? 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会如何变化? 请试着把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图画在同一张图上。

v
t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思考并讨论

图中的焦点意味着什么? 如果正逆反应速率相等,那么任一物质生成和消耗的 速度会相等么? 如果物质消耗和生成的速度相等,浓度还变化么? 如果浓度不发生变化,速率还发生变化么? 请将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画在同一个坐标系内。
v
t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VA = 2mol/(0.5Lx20s) = 0.2mol/(L·s)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思考并讨论



对于上面题目,我们计算的是瞬时反应速率还是平均 反应速率? 随着反应的进行,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浓度是升高了还 是降低了? 如果仅考虑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随着反应的不断 进行,反应速率升高还是降低? 你能够做出反应速 v 率变化的图像么?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化学平衡的建立
Duty Honor Love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小练习
某化学反应A2(g) + B2(g) = 2AB(g)在固定容积 为0.5L的容器中反应20秒,结果如下: A2(g) + B2(g) = 2AB(g) 6mol 初始n : 3mol 0mol 2mol 4mol 变化n : 2mol 终了n : 1mol 4mol 4mol

高三化学复习《化学2》 第2章 第3节化学反的利用科技

高三化学复习《化学2》 第2章 第3节化学反的利用科技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高三化学复习<化学必修2> 第2章第3节化学反的利用科技【本讲信息】一. 教学内容: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必修2>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的利用1. 利用化学反制备物质2. 氯气的制法3. 化学反为人类提供能源4. 原电池原理二. 教学目的1. 认识利用化学反造福人类2. 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原理3. 了解化学反提供能源有哪些用4. 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5. 预计考查分子的合成三. 教学、难点 1. 如何利用化学反物质,氯气的室制法。

2. 怎样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四. 考点分析本节内容在高考中主要考查点是:1. 室制备氯气的反原理和尾气处理方法,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

2. 原电池工作原理,原电池中的电极反,电极的判断和原电池的用。

五. 知识要点人类利用化学反,不但要利用化学反产生的物质,还要充分利用化学反过程中产生的能量。

在化学反中,能量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通常有热能、电能。

〔一〕氯气的制法1. 氯气的室制法〔1〕反原理:()OH2ClMnClHCl4MnO2222+↑+∆+浓〔2〕装置如图装置中所盛试剂及其作用:C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D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或枯燥氯气〕;F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的氯气。

〔3〕验满方法如果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可在瓶口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来检验,也可以用湿润的布条〔褪色〕来检验。

〔4〕步骤①组装仪器使之构套装置:I. 组装仪器的顺序是:“先左后右、先下后上〞;II. 气体在洗气瓶中的走向是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一要在装入药品之行。

把制备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作为一个整体来检验气密性。

检验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最末端的导气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热圆底烧瓶〔或点燃酒精灯,对圆底烧瓶微微加热〕,假设导气管的末端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或拿开酒精灯后〕导气管内有一段水柱,那么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高中化学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 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共价键的极性

高中化学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 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共价键的极性

第三节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第1课时共价键的极性[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微观角度理解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

2.通过键的极性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的探析,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1.共价键的极性极性键非极性键定义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发生偏移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的共价键原子吸引电子能力不同相同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成键原子电性显电性电中性成键元素一般是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同种非金属元素举例Cl—Cl、H—H2.分子的极性(1)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2)共价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1.回答下列问题①H2②O2③HCl④P4⑤C60⑥CO2⑦CH2==CH2⑧HCN⑨H2O⑩NH3⑪BF3⑫CH4⑬SO3⑭CH3Cl⑮Ar⑯H2O2(1)只含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只含极性键的是______,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

(2)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__,属于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

答案(1)①②④⑤③⑥⑧⑨⑩⑪⑫⑬⑭⑦⑯(2)①②④⑤⑥⑦⑪⑫⑬⑮③⑧⑨⑩⑭⑯2.(2019·河北唐山一中高二月考)有一种AB2C2型分子,在该分子中A为中心原子。

下列关于该分子的空间结构和极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假设为平面四边形,则该分子一定为非极性分子B.假设为四面体形,则该分子一定为非极性分子C.假设为平面四边形,则该分子可能为非极性分子D.假设为四面体形,则该分子可能为非极性分子答案C解析3.简要回答表面活性剂的去污原理。

答案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会形成亲水基团向外,疏水基团向内的胶束,由于油渍等污垢是疏水的,会被包裹在胶束内腔,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油渍脱离,达到去污目的。

1.键的极性判断(1)从组成元素判断①同种元素:A—A型为非极性共价键;②不同种元素:A—B型为极性共价键。

(2)从电子对偏移判断①有电子对偏移为极性共价键;②无电子对偏移为非极性共价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反应中有物质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B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变化
D .在HNO 3、N 2O 4、NaNO 2、NO 、N 2和NH 4Cl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4、+3、+2、0和+3价
2.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BaCl 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 .盐酸和氧化铁反应
C .铁片放入CuSO 4溶液中
D .氢气还原CuO
3.下列反应中,S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是( )
A .Zn +H 2SO 4===ZnSO 4+H 2↑
B .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C .H 2S +CuSO 4===CuS ↓+H 2SO 4
D .S +O 2=====点燃SO 2
4.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H 2还原CuO 的反应只属于还原反应
B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3CO +Fe 2O 3=====高温2Fe +3CO 2既是
置换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C .3O 2=====电火花2O 3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5.下列反应中,氯元素全部被氧化的是( )
A .2P +3Cl 2===2PCl 3
B .2NaCl=====电解2Na +Cl 2↑
C .NaOH +HCl===NaCl +H 2O
D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6.P 单质在反应4P +3KOH +3H 2O===3KH 2PO 2+PH 3中的变化是( )
A .被氧化
B .被还原
C .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 .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都正确的是( )
8.NaBH 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 4+2H 2O===NaBO 2+4H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提示:NaBH 4中H 元素为-1价)( )
A .NaBH 4中的H 得到电子,转化为H 2
B .NaBH 4中的Na 失去1个电子
C .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 .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能力提升]
9.实验室制Cl 2反应为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

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MnO 2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B .每生成1 mol Cl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C .每消耗1 mol MnO 2,转移电子4 mol
D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时,生成标准状况下Cl 2的体积为11.2 L
10.过氧化氢溶液可作为采矿业废液消毒剂,如消除采矿废液中剧毒的氰化钾,反应方程式为KCN +H 2O 2+H 2O===A +NH 3↑(已配平),请回答:(提示:KCN -3、H 2O -1
2)
(1)生成物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填写“是”或“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是,则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