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

合集下载

酶工程

酶工程

酶比活力:指在特定条件下每1mg酶蛋白所具有 的酶活力单位。用于比较酶制剂的纯度和活力高 低。
酶活测定基本步骤: 酶活测定基本步骤:
在一定条件下将酶与作用底物混合均匀,反应一段时间 后,测定反应液中底物或产物变化的量。 要点: 1、选择适宜的底物和底物浓度。要求底物均匀,且浓度足 够大。至少为Km的10倍。 2、确定酶反应的pH、温度等条件。保持pH恒定通常用缓 冲液,有些酶还需加激活剂。 3、产物测定或底物含量测定可采用连续方式或间歇方式, 要求快速、简便。如不能立即测出需中止反应。
2.酶的优化生产 酶的优化生产
酶的优化生产是通过各种调控技术使酶的生产在最优化 的条件下进行,以获得更多更好的酶,这是酶工程研究 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条件.常用的方法是对培养基、培养条 件和分离纯化条件等进行优化.然而在生物工程高速发展 的今天,用于生产酶的细胞大多数都是经过基因转移或 基因改造的细胞,传统的方法已不能适应酶工程发展的 要求,必须在代谢调控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先进的调控 技术对酶的生物合成进行全面的调节控制,并采用先进 的生化分离技术,才能达到优化生产的目的.
1.2
酶的基本概念
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待酶的概念--与时俱进 早期发现的酶都是蛋白质,82年发现RNA酶 Ribozyme. 模拟酶:利用有机化学的方法合成一些比酶简单 的非蛋白质分子模拟酶的络合与催化特性。特点 催化高效、结构稳定。85年Bender等人利用环 糊精等模拟出胰凝乳蛋白酶。(催化特性相当) 酶是生物催化剂。
一种酶能够催化一类结构相似的物质进行某种相 同类型的反应。 例如胰蛋白酶选择性地水解含有赖氨酸或精氨酸 的羰基的键。通常消化相关酶都是相对专一的。
二、酶的高效催化能力
酶加快反应速度通常为1014倍,通常在常温常压下反应。 底物 催化剂 温度K 335 294 295 295 反应速度 7.4×10-7 5.0×106 56 3.5×107

(完整word版)酶工程

(完整word版)酶工程

名词解释1。

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

2。

自杀性底物:底物经过酶的催化后其潜在的反应基团暴露,再作用于酶而成为酶的不可逆抑制剂,这种底物叫自杀性底物??3.别构酶;调节物与酶分子的调节中心结合后,引起酶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催化中心对底物的亲和力,这种影响被称为别构效应,具有别构效应的酶叫别构酶4。

诱导酶:有些酶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合成或很少合成,当加入诱导物后就会大量合成,这样的酶叫诱导酶5。

Mol 催化活性: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酶分子中每个活性中心转换的分子数目6。

离子交换层析9比活力11葡萄糖效应13产酶动力学15双向凝胶电泳20固定化细胞21酶化学修饰1.酶的转换数:酶的转换数Kp.又称为摩尔催化活性,是指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的分子数.2.酶的催化周期:酶进行一次催化所用的时间。

3.固定化酶的比活力:指每克干固定化酶所具有的6活力单位数,它是酶制剂纯度的一个指标。

4.抗体酶:又称催化行抗体。

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抗体分子。

抗体是由抗原诱导产生的抗原特异结构免疫球蛋白,要使机体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只要在抗体的可变区赋予酶的催化特性,以及酶的高效催化能力。

是通过人工设计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而获得的一类新的生物催化剂,有些是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

5.端粒酶:是一种核酸核蛋白,包含蛋白质和RNA两种基本成分.其RNA组分包含有构建端粒的重复序列的核苷酸摸板序列,在合成端粒的过程中,端粒酶以其本身的RNA组分为摸板把端粒的重复序列加到染色体DNA的末端上,使端粒延长。

6.核酶:核酸类酶。

为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核糖核酸分子。

它可以催化本身RNA剪切或剪接作用,还可以催化其他RNA,DNA多糖,酯类等分子进行反应。

7.KS分段盐析:指在一定温度和PH值条件下,通过改变离子强度使不同的酶和蛋白质分离的方法.8.B分段盐析:指在盐和离子强度条件下,通过改变温度和PH使不同的酶或蛋白质分离的方法.9.凝胶层析:又称凝胶过滤,分子排阻层析,分子筛层析等。

酶工程习题(答案全)

酶工程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酶: 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2、酶工程:酶的生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

它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技术,是将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微生物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新技术,是借助工程学手段利用酶或细胞、细胞器的特定功能提供产品的一门科学3、核酸类酶:为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核糖核酸分子。

它可以催化本身RNA 剪切或剪接作用,还可以催化其他RNA,DNA多糖,酯类等分子进行反应4、蛋白类酶:为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它只能催化其他分子进行反应。

5、酶的生产:是指通过人工操作获得所需酶的技术过程。

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产酶,动植物培养产酶,酶提取和分离纯化等6、酶的改性是通过各种方法改进酶的催化特性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酶分子的修饰,酶固定化,酶非水相催化等7、酶的应用:是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物质或者不良物质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酶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以及酶在各领域的应用等。

8、酶的专一性:又称为特异性,是指酶在催化生化反应时对底物的选择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结构相似的底物进行某种类型反应的特性。

亦即酶只能催化某一类或某一种化学反应.9、酶的转换数:酶的转换数Kp。

又称为摩尔催化活性,是指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的分子数二、填空题1、根据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的不同,酶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类。

2、核酸类酶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是__________,蛋白类酶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是________________.3、进行分子内催化作用的核酸类酶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酶活力是_______________的量度指标,酶的比活力是_______________的量度指标,酶的转换数的主要组分是________________的度量指标。

酶工程

酶工程

第一章绪论酶工程:酶的生产、改性和应用的技术过程。

酶的生产(enzyme production):通过各种方法获得人们所需的酶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产酶、动植物培养产酶和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等。

酶的改性(enzyme improving ):通过各种方法改进酶的催化特性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酶分子修饰、酶固定化、酶非水相催化和酶定向进化等。

酶的应用(enzyme application):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获得人们所需的物质或者除去不良物质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酶反应器的选择与设计以及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等。

酶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细胞发酵产酶,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酶分子修饰,酶、细胞和原生质体固定化,酶的非水相催化,酶反应器和酶的应用等。

酶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经过预先设计,通过人工操作,获得人们所需的酶;并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充分发挥其催化功能。

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亦称生物催化剂。

酶的分类:1、氧化还原酶(oxidoreductase)2、转移酶(transferase)3、水解酶(hydrolase)4、裂解酶(或裂合酶lyase)5、异构酶(isomerase)6、合成酶(synthease)或连接酶(ligase)酶的催化特性:高效性、高度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且活力可调节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底物浓度的影响,酶浓度的影响,pH、温度的影响,抑制剂的影响,激活剂的影响米氏方程式:[S]:底物浓度V:不同[S]时的反应速度V max:最大反应速度(maximum velocity)Km:米氏常数(Michaelis constant)米氏常数Km的意义:☐重要特征物理常数,与酶浓度无关。

不同的酶具有不同K m值☐物理意义:Km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Km值只是在固定的底物,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一定的缓冲体系中测定的,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Km值。

☐K m值近似等于[ES]的解离常数,可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力:K m值大表示亲和程度小,酶的催化活性低; K m值小表示亲和程度大,酶的催化活性高☐从k m可判断酶的专一性和天然底物。

酶工程

酶工程

酶工程:又称酶工艺,是围绕酶所特有的催化性能使其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事业及其其它各方面发挥作用的应用技术,主要为酶制剂的生产和应用。

酶工程的主要内容:1酶的发酵和产2酶的分离纯化3酶和细胞的固定化4酶的分子修饰5酶的发应动力学和反应器6酶电板/酶传感器7酶的应用8有机介质中的酶反应9抗体酶,人工酶和模拟酶使用微生物进行酶生产时,利用微生物的优点:1微生物的种类多,酶种丰富,菌株易诱变2微生物生长繁殖快,易提取酶3培养基价格便宜,微生物培养不受季节,地理限制4发酵生产易自动控制5易获得工程菌,提高酶产率,开发新酶培养基营养成分: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生长因子,产酶促进剂发酵条件对产酶的影响因素:温度,PH,通气量,搅拌,泡沫,湿度提高酶产量的方法:1选育优良的产酶细胞株系2添加诱导物3控制阻遏物浓度4添加表面活性剂5添加产酶促进剂提高植物细胞产物产量的途径:1选择高产出的细胞株2代谢途径的调节3控制细胞生长和分化程度4诱导物或加入前体5两相培养及次生产物的释放6毛状根(发根)培养技术酶发酵动力学:研究在发酵过程中细胞生长速度,产物生成以及环境因子对这些速度的影响。

酶的分离纯化: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一是抽提,即把酶从材料转入溶剂中来制成酶溶液;二是纯化,即把杂质从酶溶液中除掉或从酶溶液中把酶分离出来;三是制剂,即将酶制成各种剂型。

三个基本原则:1、注意防止酶的变性失活:(1)除少数情况外,所有操作必须在低温下进行,特别是有机溶剂存在时更要特别小心;(2)大多数酶在PH<4或PH>10的条件下不稳定,故不能过酸过碱(3)酶溶液常易形成泡沫而使酶变性,故应防止泡沫的形成(4)重金属能引起酶失活,有机溶剂能使酶变性,微生物污染,蛋白质使酶变性,都必须予以防止2、酶的分离纯化的目的是将酶以外的所有杂质尽可能除去,因此,在不破坏所需酶的条件下,可使用各种“激烈”手段。

此外,由于酶和它的底物,抑制剂等具有亲和性,当这些物质存在时,酶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发生了一定变化,从而提供了更多条件和方法可供采用3、酶具有催化活性,检测酶活性,跟踪酶的来龙去脉,为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条件提供了直接依据。

酶工程

酶工程
4交联法:利用双/多功能试剂在酶分子间或酶与载体间,或酶与惰性蛋间进行交联反应以制备固定化酶。
酶电极具有测试Biblioteka 一、灵敏、快速、简便、准确的优点,并且稳定性较好,可以使用几十次到几百次
酶在有机介质中的催化特性: 底物专一性、对映体选择性、区域选择性、键选择性、热稳定性、PH特性
有机介质中酶催化反应的条件及其控制
酶的固定方法主要有五种:吸附法、包埋法、结合法、交联法。
各自概念和特点
1吸附法:利用各种固体吸附剂将酶或含酶菌体吸附在其表面上,而使酶固定化的方法称为物理吸附法,简称吸附法。
物理吸附法制成的固定化酶,酶活力损失少,但酶易脱落,很少实用价值。
2包埋法:将酶或含酶菌体包埋在各种多孔载体中,使酶固定化的方法称为包埋法。
1.酶在有机介质中可以催化多种反应,主要包括合成反应、转移反应、醇解反应、氨解反应、异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裂合反应等。
酶在有机介质中的各种催化反应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酶的种类和浓度、底物的种类和浓度、有机溶剂的种类、水含量、温度、PH和离子强度等。必须控制好各种条件并根据情况变化加以必要的调节控制。
氨基酸置换修饰的作用
1. 通过修饰可以提高酶活力2通过修饰可以增强酶的稳定性3通过修饰可以使酶的专一性发生改变
酶分子的物理修饰:通过各种物理方法使酶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的方法称为酶分子的物理修饰。
固定化酶与一般的水解酶相比具有的优点:
1极易将固定化酶和底物、产物分开;2产物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工业设备;3可以反复使用;4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5酶反应过程可以加以严格控制;6可以增加产物的收得率,提高产物质量;7酶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酶工程

酶工程

(4)便于提高酶制品获得率 由于微生物具有较强 ) 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可以通过适应, 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可以通过适应,诱变等方 法培育出高产量的菌种.另外,结合基因工程, 法培育出高产量的菌种.另外,结合基因工程, 细胞融合等现代化的生物技术手段, 细胞融合等现代化的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完全按 照人类的需要使微生物产生出目的酶. 照人类的需要使微生物产生出目的酶. 正是由于微生物发酵生产具有这些独特的优点, 正是由于微生物发酵生产具有这些独特的优点, 因此目前工业上得到的酶, 因此目前工业上得到的酶,绝大多数来自于微生 如淀粉酶类的α一淀粉酶 一淀粉酶, 一淀粉酶 一淀粉酶, 物,如淀粉酶类的 一淀粉酶,β一淀粉酶,葡萄 糖淀粉酶以及异淀粉酶等都是从微生物中生产的. 糖淀粉酶以及异淀粉酶等都是从微生物中生产的.
由米氏方程可知,当反应速度等于最大反应速度一 由米氏方程可知, 半时, 半时,即V = 1/2 Vmax, Km = [S] 上式表示,米氏常数是反应速度为最大值的一半时的 上式表示,米氏常数是反应速度为最大值的一半时的 底物浓度. 底物浓度. 因此,米氏常数的单位为mol/L 因此,米氏常数的单位为mol/L. mol/L. 不同的酶具有不同Km 不同的酶具有不同Km值,它是酶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Km值 物理常数. 物理常数. Km值只是在固定的底物 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 值只是在固定的底物, pH条件下 Km值只是在固定的底物,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 一定的缓冲体系中测定的, 一定的缓冲体系中测定的,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 Km值 Km值. Km值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程度:Km值大表示亲 值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程度 Km值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程度:Km值大表示亲 和程度小,酶的催化活性低; Km值小表示亲和程度 和程度小,酶的催化活性低; Km值小表示亲和程度 酶的催化活性高. 大,酶的催化活性高.

酶工程

酶工程
耗氧速率Ko2:指的是单位体积培养液中的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氧气量。
细胞呼吸强度Qo2:是指单位细胞量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
细胞浓度Cc:指的是单位体积培养液中细胞的量。 Ko2=Qo2?Cc
溶氧速率Kd:是指单位体积的发酵液在单位时间内溶解氧的量。调节溶解氧的方法:1、调节通气量 2、调节氧的分压 3、调节气液接触时间 4、调节气液接触面积 5、改变培养基的性质
12、简述影响酶提取的主要因素?答:影响酶提取的主要因素:酶在所使用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以及酶向溶剂相中扩散的速度。①温度:对酶的提取效果有明显影响。适当提高温度,可提高酶的溶解度,也可增大酶分子的扩散速度,但温度过高,易引起变性失活。0-10℃。②pH:溶液的pH值对酶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有显著影响,为提高酶的溶解度,提取时pH值应避开酶的等电点。③体积:增加提取液用量可提高酶的提取率。提取液的总量一般为原料体积的3-5倍。在酶的提取过程中,含酶原料的颗粒体积越小,则扩散面积越大,有利于提高扩散速度。适当的搅拌,可以使提取液中的酶分子迅速离开原料颗粒表面,从而增大两相界面浓度差,有利于提高扩散速率。适当延长提取时间,可以使更多的酶溶解出来,直至达到平衡。在提取过程中,为了提高酶的稳定性,免致在引起酶的变性失活,可适当加入某些保护剂。
名词解释
酶: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酶工程:酶的生产、改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
酶活力:指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反应初速度。
酶比活: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位质量蛋白质或RNA所拥有的没活力单位数。常用来表示酶的纯度。
酶的生产:是指通过各种方法获得人们所需的酶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产酶、动植物培养产酶和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等。酶的生产方法:提取分离法、生物合成法、化学合成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I、采样时要注意的问题
气候、水分、空气
来源要广
结合产品的特点
标签:地点、时间、气候等
III、目的微生物富集的一些基本方法
富集的目的: 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 得可能。 富集的三种方案:
定向培养:采用特定的有利于目的微生物富集的
条件,进行培养。
当不可能采用定向培养时,则可设计分类学中
酶制剂生产有关的微生物
开发一个新酶,都要经过一系列研究的毒理试验。 目前已同意使用的仅仅少数微生物能用于生产食品用酶。

α—淀粉酶:黑曲霉、米曲霉、米根霉、枯草芽孢杆菌 和地衣芽孢杆菌
三、基因工程菌培养 I、概述 基因工程菌生产的产品主要有二类,蛋白 质和非蛋白质。 基因操作: 敲除或插入基因片段,代谢工程
细胞因子、疫苗、酶
产品最主要的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此外 还有用于畜牧业、食品或工业用的生物催化 剂。 产品特点: 要求高纯度。如果不纯,病人可能产生的强 的免疫反应或副作用这对人是灾难性的。 有的蛋白转译后还要进行修饰,如糖基化、 磷酸化后才有活性。 附加值高。治疗蛋白最主要的是保证产品的 质量和安全,降低成本并不重要。
III、利用基因工程菌生产的特点 (一)基因工程菌带有外源基因,外源基 因可能在质粒上也可能整合到染色体上, 这些基因可能不稳定。丢失外源基因的菌 往往比未丢失质粒的菌生长快得多,这样 就会大大降低产物的表达。为了抑制基因 丢失的菌的生长,一般在培养中加入选择 压力,如抗生素。 (二)基因工程菌的培养一般分两段。前 期是菌体生长,生长到某一阶段,加入诱 导因子,诱发产物表达。
可以利用的因素。
不能提供任何有助于筛选产生菌的信息,这
时只能通过随机分离的办法。
定向培养的方法
物理方法:加热、膜过滤等。
但主要是通过培养的方法来实现定 向培养的目的。
定向培养的富集方法
1、底物
3、培养时间
2、pH条件
4、培养温度
等一切能提高目的微生物相对生长速 度的手段,培养(固体、液体;分批 连续)后使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 势。
3、低等真核细胞
酵母菌 酿酒酵母是第一个被人利用的生物。现在发 展了其他的酵母如甲醇营养型酵母等 优点 生长快 最大生长速率是大肠杆菌的25%。 个体大 酵母比最大的细菌大,容易从发酵液中 回收。 有简单糖基化能力和分泌蛋白的能力。 缺点 酵母达到高表达水平比大肠杆菌困难,外源蛋白 分泌到胞外也有限。 只能简单糖基化。 当产生的外源蛋白需要复杂的糖基化和翻译后修 饰时,要用动物细胞组织培养来达到。
V、目的微生物富集方法的研究进展
目前土壤中能够培养的微生物不到总数的1%。微生物的
多样性及资源的开发仍然是今后若干年的研究重点。
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手段,在微生物鉴别及特定目标产物
的筛选方面发挥了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16SRNA同 源性分析,基因序列分析及DNA/DNA杂交技术等
In contrast to this traditional approach, modern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allow for DNA library expression screening, which also enables access to enzymes of `nonculturable' organisms. By this strategy, for instance, the company Diversa (San Diego, CA, USA) identised 120 unique esterases/lipases from only 16% of the total DNA obtained from an alkaline soil sample.
第二章 微生物发酵产酶
第一节 酶生物合成的基本理论
一、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三、酶生物合成的调节
一、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转录是以DNA为模板,以核苷三磷酸为 底物,在RNA聚合酶(转录酶)的作用 下,生成RNA的过程。
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翻译: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底物, 在核糖体上通过各种tRNA,酶和辅助因 子的作用,合成多肽的过程。 四个阶段 1、氨基酸活化生成氨酰-tRNA 2、肽链合成的起始 3、肽链的延伸 4、肽链合成的终止
2、G+细菌
枯草杆菌是可替代大肠杆菌的菌种,它是 G+菌,它没有外膜,并且能把蛋白分泌 (excretion)到胞外。它的这一性质对生 产非常有吸引力。
枯草杆菌有许多问题妨碍它在商业上的应 用。主要是枯草杆菌产生大量的蛋白酶, 会很快降解产物。而且枯草杆菌基因构建 比大肠杆菌困难,质粒稳定性也比较差, 所以在使用上有较大的限制。
微生物酶开发的一般程序
(九) 微生物产酶菌种的保藏 (1)斜面; (2)沙土管; (3)冷冻。
实验室工作与 工业化生产之间的差异
一、产酶菌种的要求 :
1、发酵周期短,产量高; 2、容易培养和管理; 3、产酶稳定性好,不易变异退化,不易被感染; 4、有利于酶的分离和纯化; 5、安全性可靠,非致病菌。
(2)利用代谢工程和代谢调节机理来提高微 生物的酶产量;
微生物酶开发的一般程序
(七) 微生物产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3)运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将原有菌株中的目 的基因转移到另外一些对生产环境更适应 性的微生物细胞之内,使其高效表达。
微生物酶开发的一般程序
(八) 微生物酶的提取方法
(1)酶的粗提;
(2)酶的精制。
II、宿主-载体系统 构建基因工程菌,必须选择宿主和表达系统。 要求:翻译后的修饰要简单。
如果用于食品要考虑宿主菌要求安全。
常用的宿主系统有:大肠杆菌
G+细菌
低等真核细胞
哺乳动物细胞
1、大肠杆菌 如果产品翻译后不需要修饰,最普遍选用大肠 杆菌作为宿主。 优点: 人们对大肠杆菌的生理学和遗传学背景了解 得比其他任何生物深。有利于进行复杂的基因 操作; 大肠杆菌有相当高的生长速率,并能长到高 细胞浓度(50g/l); 大肠杆菌能生长在简单的便宜的培养基上。
IV、菌落的选出
从产物角度出发
在培养时以产物的形成有目的的设计培养基
利用简单、快速的鉴定方法,如抗生素
从形态的角度
菌落的外观形态,是微生物的一个重要表征。如多糖 产生菌在适当的培养基上生长,从具有黏液性的菌落外观 上就可以初步识别。
实例: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 文献:产生菌为中性芽孢杆菌,嗜碱芽孢杆菌、放线菌及霉菌 →80℃ 30分钟 处理 ↓ 0.0075%曲利本蓝+1%CMC(羧甲基纤维素),pH10.5 培养3~4天,选择有凹陷圈的菌落。 采样(造纸厂) 26株为组成型 从285个土样中获得62株 36株为诱导型
当细胞分裂时一个子细胞没有接受质粒就出 现分离丢失。 为什么会出现质粒丢失呢? 质粒可分为高拷贝质粒(>20拷贝/细胞)和 低拷贝质粒(有时低到每个细胞一至二个拷 贝)。低拷贝质粒有专门的机制保证在子代 细胞中有相等的分配,高拷贝质粒通常很少 遵循二分法分配到子代细胞。对于高拷贝质 粒,绝大多数子细胞接受一些质粒,也有可 能有的细胞没有接受质粒,出现质粒丢失。 虽然形成无质粒细胞的可能性是低的(每百 万细胞分裂中一个)。
微生物酶的开发
一、应用微生物来开发酶的优点:
(4)特别是当基因工程介入时,动植物细胞中存 在的酶,几乎都能够利用微生物细胞获得。因 此,有计划和仔细地筛选微生物菌种,通常可 以获得能够生产几乎任何一种酶的适当细胞。
微生物酶开发的一般程序
(一) 样品的采集
采样的目的、采样地点、采样方法及采样 的数量。
三、酶生物合成的调节
酶合成调节的类型: 诱导和阻遏 1、酶合成的诱导 乳糖诱导β -半乳糖苷酶的合成 淀粉诱导α -淀粉酶的合成
2、酶合成的反馈阻遏作用 (末端代谢物阻遏、产物阻遏作用)
酶催化作用的产物或代谢物途径的末端产 物使该酶的生物合成受阻。引起反馈阻 遏的物质,称为共阻遏物(辅阻遏物)。 组氨酸对组氨酸合成途径中的10种酶的生 物合成均起反馈作用。
3、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
葡萄糖阻遏β-半乳糖苷酶的生物合成; 果糖阻遏α-淀粉酶的生物合成
第二节 常用的产酶微生物
自然界中目的微生物分离的原则
I、菌种分离的一般过程 土样的采取 → 预处理
→ 培养
→ 菌落的选择
→ 产品的鉴定
目的:高效地获取一株高产目的产物的微生物 问题: 如何使样品中所含微生物的可能性大 如何在后续的操作中使这种可能性实现
大肠杆菌作为宿主的主要问题是
大肠杆菌分泌(secretion)的蛋白通常在 细胞内,当这些蛋白达到高浓度时,会被 水解或形成不溶的包含体。包含体中的蛋 白是不折叠的,不折叠的蛋白没有生物活 性,必须重新溶解并使它复性。
大量的外源蛋白的产生会触发热冲击响 应。热冲击调节子的一种响应是增加蛋白 水解酶的活性。在一些情况下,细胞内蛋 白水解酶使蛋白的降解速率几乎等于产生 的速率。
(四) 菌种的复筛 初筛之后,还要进行复筛。复筛的目的是 在初筛的基础上,筛选产酶量高、性能更 符合生产要求的菌种。 酶活的测定方法的建立尤其重要。
微生物酶开发的一般程序
(五) 对复筛获得菌株的要求 (1)不是致病菌; (2)菌株不易变异和退化; (3)不易感染噬菌体; (4)微生物产酶量高; (5)酶的性质符合应用的需要,而且最好是胞外 酶; (6)产生的酶便于分离和提取,得率高; (7)微生物培养营养要求低。
基因插入载体,转化工程菌
非蛋白质产物大多可以通过代谢工程,改 造细胞的一些基因,如在细胞中插入编码 酶的DNA,产生新的途径或增强某一途径, 从而得到新的化合物或增加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