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液配制及检测

合集下载

槽液配制调整安全操作规程

槽液配制调整安全操作规程

槽液配制调整安全操作规程槽液配制是化学实验中较为常见的操作,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能够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实验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槽液配制调整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槽液配制的基本要求1. 选用合适的槽液原料,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选择合适的操作容器,容器材料应与槽液原料相容,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3. 根据实验要求和操作要求,选择合适的槽液配制方法和程序。

二、槽液配制前的准备工作1. 仔细阅读实验操作规定和槽液配制的操作要求。

2. 根据实验操作要求,选择合适的操作容器和容器材料。

3. 对所选用的操作容器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消毒处理。

4. 根据操作要求,准备所需的槽液原料和仪器设备,并进行必要的设置和调试。

三、槽液配制的安全操作规程1. 互相协作,事先明确分工和职责,实行“一人一桥”操作。

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实验服等。

3. 了解槽液原料的性质和通用应急处理程序,遇事及时报告和处理。

4. 所选用的操作容器应安放在平稳的操作台面上,避免发生倾斜和倒塌的情况。

5. 操作前要检查所选用的操作容器的完整性和密封性,避免发生渗漏和溢出的情况。

6. 根据实验操作要求,将槽液原料缓慢、均匀地加入到操作容器中,避免溅出和飞溅。

7.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所配制槽液的温度和浓度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控制。

8. 配制槽液后,应及时对操作容器和操作台面进行清理和消毒处理,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四、槽液配制后的安全注意事项1. 将所用的容器等清洗干净,特别注意槽液残留的清洗、消毒处理。

2. 清洗涉及到毒性或腐蚀性较高的槽液时,必须采用防护措施。

3. 将已经使用过的容器分离存放,并妥善处理好槽液残留物,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以上是关于槽液配制调整安全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规定和安全操作要求,及时掌握技能技巧和实验知识,注重实验室内的卫生和环境保护,常常检查和及时保养仪器设备,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实验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硫酸锌硼酸槽液配制步骤

硫酸锌硼酸槽液配制步骤

硫酸锌硼酸槽液配制步骤
硫酸锌硼酸槽液配制步骤如下:
1. 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包括硫酸锌、硼酸、蒸馏水、容量瓶、磁力搅拌器等。

2. 根据需要配制的浓度和体积确定所需量的硫酸锌和硼酸。

一般来说,硫酸锌和硼酸的摩尔比为2:1,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3. 在一个干净的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4. 将容量瓶放在磁力搅拌器上,启动搅拌器。

5. 逐渐加入硫酸锌,同时维持搅拌以保持均匀混合。

6. 待硫酸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适量的硼酸。

7. 持续搅拌,直到硼酸溶解。

8. 检查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是否符合要求,如果需要可以进行调整。

9. 将配制好的硫酸锌硼酸槽液转移到存储容器中,并密封保存。

10. 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
免吸入气体。

槽液配制及检测

槽液配制及检测

槽液配制及检测新槽液的配制:1、脱脂剂的配制:根据槽的大小或工作液用量、浓度计算脱脂剂的用量,在脱脂槽中先加入2/3的水,加热至35-50℃,再边加脱脂剂边搅拌,使之溶解,最后加水到要求的用量并搅拌均匀,取样检测总碱度、游离碱度、PH值;2、表调剂的配制:根据槽的大小和工作液的用量、浓度计算表调剂的用量,在表调槽中先加入1/2的水,再边加表调剂边搅拌,使之溶解,最后加水到要求的用量并搅拌均匀,取样检测PH值;3、磷化液的配制:根据槽的大小或工作液的用量、浓度计算XH-3型磷化液的用量,在磷化槽中先加入1/2的水,将XH-3型磷化液溶解在水中并搅拌,然后加水到要求的用量并搅拌均匀,取样检测总酸度、游离酸度。

槽液参数检测项目和方法1、脱脂剂1.1检测项目:总碱度、游离碱度、PH值1.1.1总碱度检测方法:取10ml脱脂剂槽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至150ml刻度处,再加3-4滴溴酚蓝指示剂,摇匀,溶液为蓝色,用标准液进行滴定,直到溶液变为黄色,即为终点,读出所消耗的标准液的毫升数,即为脱脂剂的总碱度。

1.1.2游离碱度检测方法:取10ml脱脂剂槽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至150ml刻度处,在加3-4滴酚酞指示剂,摇匀,溶液粉红色,用NHCL标准液进行滴定,直到溶液变为无色,即为终点,读出所消耗的标准液的毫升数,即为脱脂剂的游离碱度。

1.1.3PH值检测方法:取一定的脱脂剂用电子PH计测试,其读数即为脱脂剂的PH值或用广泛精密的PH试纸,通过比色卡确定脱脂剂的PH值。

2、表调剂检测项目:PH值PH值的检测方法:取一定的表调剂用电子PH计测试,其读数即为表调剂的PH值或用广泛精密的PH试纸,通过比色卡确定表调剂的PH值。

3、磷化液3.1检测项目:总酸度、游离酸度3.1.1总酸度检测方法:取10ml磷化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至150ml刻度处,再加3-4滴酚酞指示剂,摇匀,用标准液进行滴定,直到溶液变为粉红色,即为终点,读出所消耗的标准液的毫升数,即为磷酸液的总酸度。

氧化槽夜化验方法

氧化槽夜化验方法

氧化槽夜化验方法一、除油槽化验方法标准:除油槽的工作点:150-----200分析方法:取工作槽液20ml,放入250ml 锥形瓶中,加水约50ml,再加入酚酞指示剂2---3滴,用1N(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为终点,记下消耗氢氧化钠体积数(ml).计算槽液工作点:w=10×N(NAON)×V(NAON)N(NAON):氢氧化钠的浓度V(NAON) :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数控制:当槽液的工作点低于150时,就要按配比添加除油剂和硫酸。

一、碱蚀槽化验方法碱槽控制标准:NAOH:45-6g/l,AL3+:≦120g/l.测试项目:游离碱、铝离子试剂:葡萄糖酸钠、氟化钾、酚酞1%、1N盐酸标准溶液分析方法:准确移取槽液25ml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水50ml,加葡萄糖酸钠3g,酚酞1%4滴,用1N盐酸标准溶液滴至红色消失(V1),再加入3g氟化钾溶解完全,用1N盐酸标准溶液滴至红色消失(V2)。

计算:游离碱:NAOH(g/l)=20×(V1-V3/3)×N铝离子:AL3+(g/l)=4.5×(V2- V1)×N注:V3=V2-V1;N(HCL):盐酸的浓度;V(HCL) :消耗盐酸的体积数二、酸砂槽化验方法控制标准:工作点在9~11试剂:1%酚酞指示剂、1N NaOH标准溶液测试项目:工作点、氟化氢铵含量方法:用移液管吸取槽液1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纯水50—100ml摇匀,加1%酚酞指示剂3—4滴,用1N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出现粉红色为终点。

计算槽液工作点:W=N(NAON)×V(NAON)N(NAON):氢氧化钠的浓度V(NAON) :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数计算:C(NH4HF2)= (g/l)四、氧化槽化验方法:测试项目:游离酸、总酸、铝离子使用试剂:氟化钾、酚酞1%、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方法:准确移取槽液5mL 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50mL,滴加酚酞4滴,用1N 氢氧化钠滴至粉红色,记下氢氧化钠消耗的毫升数V 1.准确移取槽液5mL 于250mL 于锥形瓶中,加水50mL ,加氟化钾3g,,滴加酚酞4滴,用1N 氢氧化钠滴至粉红色,记下氢氧化钠消耗的毫升数V 2.计算:游离酸浓度(g / L )=9.8×V 2×N总酸浓度:(g / L )= 9.8×V 1×N铝离子浓度(g / L )= 1.8×(V 1—V 2)×N注:N (NAON):氢氧化钠的浓度V (NAON) :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数五、常温封闭槽化验方法:测定项目:PH 值,镍,氟,PH 值于酸度计测得①镍含量:准确移取槽液5ml,加水50mL,缓冲溶液(PH=10)10mL ,紫脲酸氨指示剂少许,用0.01N EDTA 标准溶液滴至紫红色为终点V .计算: 镍含量(g / L )=1000505869.0⨯⨯⨯V N 注:N —EDTA 当量浓度②氟含量:移取槽液25mL ,加入TISAB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25mL,于酸度计测得mV ,再曲线图查得含量。

槽液配制及检测

槽液配制及检测

槽液配制及检测●新槽液的配制:1、脱脂剂的配制:根据槽的大小或工作液用量、浓度计算脱脂剂的用量,在脱脂槽中先加入2/3的水,加热至35-50℃,再边加脱脂剂边搅拌,使之溶解,最后加水到要求的用量并搅拌均匀,取样检测总碱度、游离碱度、PH值;2、表调剂的配制:根据槽的大小和工作液的用量、浓度计算表调剂的用量,在表调槽中先加入1/2的水,再边加表调剂边搅拌,使之溶解,最后加水到要求的用量并搅拌均匀,取样检测PH值;3、磷化液的配制:根据槽的大小或工作液的用量、浓度计算XH-3型磷化液的用量,在磷化槽中先加入1/2的水,将XH-3型磷化液溶解在水中并搅拌,然后加水到要求的用量并搅拌均匀,取样检测总酸度、游离酸度。

●槽液参数检测项目和方法1、脱脂剂1.1检测项目:总碱度、游离碱度、PH值1.1.1总碱度检测方法:取10ml脱脂剂槽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至150ml刻度处,再加3-4滴溴酚蓝指示剂,摇匀,溶液为蓝色,用0.1NHCL标准液进行滴定,直到溶液变为黄色,即为终点,读出所消耗的标准液的毫升数,即为脱脂剂的总碱度。

1.1.2游离碱度检测方法:取10ml脱脂剂槽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至150ml刻度处,在加3-4滴酚酞指示剂,摇匀,溶液粉红色,用0.1 NHCL标准液进行滴定,直到溶液变为无色,即为终点,读出所消耗的标准液的毫升数,即为脱脂剂的游离碱度。

1.1.3PH值检测方法:取一定的脱脂剂用电子PH计测试,其读数即为脱脂剂的PH值或用广泛精密的PH试纸,通过比色卡确定脱脂剂的PH值。

2、表调剂2.1 检测项目:PH值PH值的检测方法:取一定的表调剂用电子PH计测试,其读数即为表调剂的PH值或用广泛精密的PH试纸,通过比色卡确定表调剂的PH值。

3、磷化液3.1检测项目:总酸度、游离酸度3.1.1总酸度检测方法:取10ml磷化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至150ml刻度处,再加3-4滴酚酞指示剂,摇匀,用0.1NNaOH标准液进行滴定,直到溶液变为粉红色,即为终点,读出所消耗的标准液的毫升数,即为磷酸液的总酸度。

氧化槽夜化验方法

氧化槽夜化验方法

氧化槽夜化验方法一、除油槽化验方法标准:除油槽的工作点:150-----200分析方法:取工作槽液20ml,放入250ml 锥形瓶中,加水约50ml,再加入酚酞指示剂2---3滴,用1N(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为终点,记下消耗氢氧化钠体积数(ml).计算槽液工作点:w=10×N(NAON)×V(NAON)N(NAON):氢氧化钠的浓度V(NAON) :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数控制:当槽液的工作点低于150时,就要按配比添加除油剂和硫酸。

一、碱蚀槽化验方法碱槽控制标准:NAOH:45-6g/l,AL3+:≦120g/l.测试项目:游离碱、铝离子试剂:葡萄糖酸钠、氟化钾、酚酞1%、1N盐酸标准溶液分析方法:准确移取槽液25ml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水50ml,加葡萄糖酸钠3g,酚酞1%4滴,用1N盐酸标准溶液滴至红色消失(V1),再加入3g氟化钾溶解完全,用1N盐酸标准溶液滴至红色消失(V2)。

计算:游离碱:NAOH(g/l)=20×(V1-V3/3)×N铝离子:AL3+(g/l)=4.5×(V2- V1)×N注:V3=V2-V1;N(HCL):盐酸的浓度;V(HCL) :消耗盐酸的体积数二、酸砂槽化验方法控制标准:工作点在9~11试剂:1%酚酞指示剂、1N NaOH标准溶液测试项目:工作点、氟化氢铵含量方法:用移液管吸取槽液1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纯水50—100ml摇匀,加1%酚酞指示剂3—4滴,用1N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出现粉红色为终点。

计算槽液工作点:W=N(NAON)×V(NAON)N(NAON):氢氧化钠的浓度V(NAON) :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数计算:C(NH4HF2)= (g/l)四、氧化槽化验方法:测试项目:游离酸、总酸、铝离子使用试剂:氟化钾、酚酞1%、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方法:准确移取槽液5mL 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50mL,滴加酚酞4滴,用1N 氢氧化钠滴至粉红色,记下氢氧化钠消耗的毫升数V 1.准确移取槽液5mL 于250mL 于锥形瓶中,加水50mL ,加氟化钾3g,,滴加酚酞4滴,用1N 氢氧化钠滴至粉红色,记下氢氧化钠消耗的毫升数V 2.计算:游离酸浓度(g / L )=9.8×V 2×N总酸浓度:(g / L )= 9.8×V 1×N铝离子浓度(g / L )= 1.8×(V 1—V 2)×N注:N (NAON):氢氧化钠的浓度V (NAON) :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数五、常温封闭槽化验方法:测定项目:PH 值,镍,氟,PH 值于酸度计测得①镍含量:准确移取槽液5ml,加水50mL,缓冲溶液(PH=10)10mL ,紫脲酸氨指示剂少许,用0.01N EDTA 标准溶液滴至紫红色为终点V .计算: 镍含量(g / L )=1000505869.0⨯⨯⨯V N 注:N —EDTA 当量浓度②氟含量:移取槽液25mL ,加入TISAB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25mL,于酸度计测得mV ,再曲线图查得含量。

喷粉水槽槽液日常点检表

喷粉水槽槽液日常点检表

喷粉水槽槽液日常点检表一、槽液外观检查1. 槽液颜色:应为透明或淡黄色,不得出现浑浊或混浊的情况。

2. 槽液浓度:使用折光仪检测浓度是否符合要求,正常范围为30-50度。

3. 槽液气味:应为无刺激性气味,若有异常气味应及时处理。

二、槽液温度检查1. 使用温度计测量槽液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一般控制在25-35摄氏度之间。

2. 检查槽液温度是否稳定,不得出现大幅度的温度波动。

三、槽液清洁度检查1. 检查槽液中是否存在悬浮物或杂质,若有应及时清理。

2. 检查槽液表面是否有油脂或浮渣,若有应进行清洁处理。

四、槽液PH值检查1. 使用PH试纸检测槽液的酸碱度,正常范围为7-9。

2. 若PH值异常,应及时调整槽液的配方或添加酸碱度调节剂。

五、槽液泡沫检查1. 检查槽液表面是否有大量泡沫,若有应及时处理。

2. 若泡沫较多,可添加消泡剂进行处理。

六、槽液循环系统检查1. 检查槽液循环泵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存在异常噪音。

2. 检查槽液管道是否有漏水或破损情况,若有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七、槽液过滤系统检查1. 检查过滤器是否清洁,如有堵塞应及时清理或更换。

2. 检查过滤器是否有破损,如有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八、槽液搅拌系统检查1. 检查槽液搅拌器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存在异常噪音。

2. 检查搅拌器是否有松动或磨损,如有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九、槽液添加剂检查1. 检查槽液添加剂的投放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过量或不足的情况。

2. 检查添加剂储罐是否密封良好,是否存在泄漏情况。

十、槽液容器及管道检查1. 检查槽液容器是否有渗漏或腐蚀现象,若有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 检查槽液管道是否有渗漏或破损情况,若有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文章总结:喷粉水槽槽液日常点检表是对喷粉水槽槽液进行日常点检的一份指导文件。

通过对槽液外观、温度、清洁度、PH值、泡沫、循环系统、过滤系统、搅拌系统、添加剂、容器及管道等方面的检查,可以确保槽液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从而保证喷粉工艺的正常进行。

槽液分析规程

槽液分析规程

槽液分析规程1.指示剂的配制1.1 酚酞(1%)称取4g酚酞,溶于100ml乙醇中。

1.2 淀粉(0.5%)称0.5g淀粉用少量的纯水调匀,以沸纯水稀释至100ml。

(可溶性淀粉在常温下溶解度极小,几乎不可溶,所以必须升温才能溶解。

但是在升温的过程中,可溶性淀粉会在某个温度范围内猛烈吸水成糊状,稍微不注意就会贴着底部再也不能溶解了,所以最好是先让可溶性淀粉粉末分散。

我先用一点儿水将可溶性淀粉润湿分散,再把一瓶子水加热至沸腾,将润湿的可溶性淀粉在搅拌下加入沸水中,再充分搅拌后继续加热至再沸腾,这时候得到的可溶性淀粉冷却到室温时也是分散得很好,无沉淀。

)1.3 甲基橙(0.1%)称0.1g甲基橙溶于100ml纯水中。

1.4 磺基水杨酸(5%)称取5g磺基水杨酸溶于100ml纯水中。

1.5 铬黑T1g铬黑T与99gNaCl混合,110℃烘2h,冷却、研匀。

1.6 紫脲酸铵指示剂1g紫脲酸铵与99gNaCl混合,110℃烘2h,冷却、研匀。

1.7 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称54gNH4Cl于适当的纯水中,加入350ml氨水(d=0.89)以纯水稀释至1000ml。

溶1.8溴甲酚绿指示剂(BCS)(0.1%)称取0.1g溴甲酚绿加20ml乙醇,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ml。

2. 标准溶液的配制2.1 H2SO4标准溶液(1N=0.5mol/L)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900ml纯水,缓缓加入30ml H2SO4(d=1.84),冷却到室温,以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待标定。

2.2 NaOH标准溶液(1N)称取43gNaOH于塑料瓶中,加水溶解后稀释到1000ml,摇匀,待标定。

2.3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N)称取25g硫代硫酸钠(Na2SO4·5H2O)[硫代硫酸钠很不稳定,室温下会与空气中的O2,CO2以及水中的微生物发生反应]于烧杯中,加入少量纯水溶液,加入1gNaHO,用煮沸再冷却后的纯水(除去水中的CO2和微生物,)稀释到10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放置8~14天后标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槽液配制及检测
●新槽液的配制:
1、脱脂剂的配制:根据槽的大小或工作液用量、浓度计算脱脂剂的用量,在脱脂槽中先加入2/3的水,加热
至35-50℃,再边加脱脂剂边搅拌,使之溶解,最后加水到要求的用量并搅拌均匀,取样检测总碱度、游离碱度、PH值;
2、表调剂的配制:根据槽的大小和工作液的用量、浓度计算表调剂的用量,在表调槽中先加入1/2的水,再
边加表调剂边搅拌,使之溶解,最后加水到要求的用量并搅拌均匀,取样检测PH值;
3、磷化液的配制:根据槽的大小或工作液的用量、浓度计算XH-3型磷化液的用量,在磷化槽中先加入1/2
的水,将XH-3型磷化液溶解在水中并搅拌,然后加水到要求的用量并搅拌均匀,取样检测总酸度、游离酸度。

●槽液参数检测项目和方法
1、脱脂剂
1.1 检测项目:总碱度、游离碱度、PH值
1.1.1 总碱度检测方法:取10ml脱脂剂槽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至150ml刻度处,再加3-4
滴溴酚蓝指示剂,摇匀,溶液为蓝色,用0.1NHCL标准液进行滴定,直到溶液变为黄色,即为终点,
读出所消耗的标准液的毫升数,即为脱脂剂的总碱度。

1.1.2 游离碱度检测方法:取10ml脱脂剂槽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至150ml刻度处,在加3-4
滴酚酞指示剂,摇匀,溶液粉红色,用0.1 NHCL标准液进行滴定,直到溶液变为无色,即为终点,
读出所消耗的标准液的毫升数,即为脱脂剂的游离碱度。

1.1.3 PH值检测方法:取一定的脱脂剂用电子PH计测试,其读数即为脱脂剂的PH值或用广泛精密的PH
试纸,通过比色卡确定脱脂剂的PH值。

2、表调剂
2.1 检测项目:PH值
PH值的检测方法:取一定的表调剂用电子PH计测试,其读数即为表调剂的PH值或用广泛精密的PH 试纸,通过比色卡确定表调剂的PH值。

3、磷化液
3.1 检测项目:总酸度、游离酸度
3.1.1 总酸度检测方法:取10ml磷化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至150ml刻度处,再加3-4滴酚
酞指示剂,摇匀,用0.1NNaOH标准液进行滴定,直到溶液变为粉红色,即为终点,读出所消耗的
标准液的毫升数,即为磷酸液的总酸度。

游离酸度检测方法: 取10ml磷化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至150ml刻度处,再加3-4滴溴酚兰指示剂,摇匀,用0.1NNaOH标准液进行滴定,直到溶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读出所消耗的标准液的毫升数,即为磷化液的游离酸度。

●槽液的检测周期及更换周期
1、在每天开始生产前必须先检测各槽液参数,并将其记录于运行记录表中,在施工过程中每两个小时对
各槽的参数检测记录一次;但对各槽的温度由于该设备没有自动调节控制仪器,操作员必须特别注意
控制各槽液的温度,以防止槽液温度过高而产生分解现象。

2、各槽液需根据工件处理量的多少或槽液的污染程度更换,一般情况下,脱脂剂是完成2-3列车任务更
换一次,出光剂、磷化液是完成6-8列车的任务更换一次。

水槽一般隔天排放清理一次。

在表面处理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清理脱脂槽液面油污和其它各槽表面污物,必须保持各槽液面干净,以免影响表面处理质量。

●槽液的添加与调整
1、脱脂剂:脱脂槽液中每吨液添加1.2KgXH-19A型脱脂剂,总碱度一般能上升1点,每次添加槽液时,
根据工件处理量及槽液总碱度的消耗量,计算添加脱脂剂量。

2、出光剂:根据工件表面处理状况及PH值变化情况,添加适量的XH-12B
3、磷化液:每吨磷化槽液添加12.5KgXH-3型磷化液,总酸度可上升1个点,每次添加槽液时,根据磷
化槽液的游离酸度和总酸度消耗量计算添加磷化液的量。

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预处理:
现象:工件表面严重油污
解决办法:预处理后,方可进入前处理生产线。

2、脱脂:
现象:工件大面积水膜不连续
问题:①脱脂槽温度低
②脱脂槽液浓度低
③槽液严重污染
解决方法:①提高脱脂液温度、总碱度、游离碱度达到工艺要求;
②增加脱脂时间;
③调整或更换槽液
3、水洗:定期排放水洗槽液,更换新鲜自来水
4、磷化:
现象:①磷化膜露底;
②磷化膜疏松
问题:①磷化液温度较低、较高,酸度不在工艺范围内;
②脱脂不干净;
解决方法:①调整磷化液指标达到工艺要求;
②提高脱脂效果,缩短水洗时间;
实测记录
次数
参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检测时间:日时分
脱脂剂
总碱度15-40(点)游离碱度4-10(点)PH值8.5-9.0
温度(℃)55-65
热水温度(℃)55-65 PH值6.5-7.5
水洗温度(℃)常温PH值6.5-7.5
出PH值≤0.5
光温度(℃)常温
水洗温度(℃)常温PH值6.5-7.5
磷化液
总酸度7-10(点)游离酸度0.5-2.0(点) 温度(℃)35-45
水洗温度(℃)常温PH值6.5-7.5
水洗
温度(℃)常温
PH值6.5-7.5 添加料、换液化学剂用量
操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