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cpu

合集下载

深入认识CPU

深入认识CPU

第三代酷睿I处理器
• I7面向高端发烧用户,采用四核八线 程,性能最为优异
• I5面向中端性能级用户,性能比I7弱
• I3面向主流用户,为双核四线程,不 支持睿频加速技术。
酷睿处理的命名方式
• 酷睿处理器的命名方式,沿用了
早期的命名方式,以第三代Core
I7 3770K 为例子,
• Core 是处理的品牌 • I7是定位标识
• 3770K中的3代表第三代,3770是该处理
器的型号,
• K是不锁倍频版• S源自节能版 T是超低功耗版深入认知CPU AMD CPU
• CPU的微架构和制作工艺直接决 定了CPU的效能。
入门级的奔腾系列
• 全新的奔腾G系列CPU包含: • G630、G640、G860
• 二代Sandy Bridge架构 • G2010 G2020 • 三代Ivy Bridge架构
第三代酷睿I处理器
• 2012年4月发布第三代酷睿处理器 • 第三代酷睿处理器和前两代一样, 也分为高、中、低端三个系列:
• 速技术2.0,其性能可达第一代 Core i5/i3集显的1.5-2倍;
• 第三代酷睿处理器的显卡性能
比二代提高至少1倍,在应用程 序上性能提高了20%,并县支
持三屏独立显示、USB3.0等。
入门级的奔腾系列
• 全新的奔腾G系列CPU,集成了 “核心显卡”,功耗优秀,性能
卓越,成为入门CPU的首选。
深入认知CPU Intel CPU
CPU中央处理单元
• 是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 核心,同时它也是计算机中 最复杂的部件,它的进步代
表了整个计算机的进步。
Intel CPU
• Intel公司生产的CPU很多,不

CPU介绍

CPU介绍

CPU就是电脑组成
1.算术逻辑单元ALU 2.寄存器组 RS 3.控制单(Control Unit) 4.总线(Bus)
一,输入单元
用来读取给电脑处理的资料或程式 二,处理单元 用来执行计算;比较和判断等运算功能 三,输出单元 将电脑的运算结果和处理好的资料输出 四,记忆单元 用来储存资料或程式的地方 五,控制单元 按作业程序指挥上述单元的运作及交换 资料通道的传送
什么样子呢?
——走近CPU,认识CPU...
什么是CPU?
CPU:Center Process Unit的缩写
为中央处理器。也做叫微处理 器。指具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功 单击添加副标题 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单击添加副标题
CPU是正方 形的,半 个手掌那 么大,厚 度很薄, 是手掌厚 度的三分 之一吧 上 面是平的, 银白色, 下面有很 多小刺, 金黄色的,

cpu2

cpu2

5
IBM首次将8088芯 首次将8088 1981年,IBM首次将8088芯 片用于PC机器中, 片用于PC机器中,开创了全新 PC机器中 的个人电脑时代。第一台IBM 的个人电脑时代。第一台IBM PC采用了主频4.77MHz的 采用了主频4.77MHz PC采用了主频4.77MHz的Intel 8088,操作系统是Microsoft 8088,操作系统是Microsoft 提供的MS DOS。IBM将其命名 MS提供的MS-DOS。IBM将其命名 个人电脑( 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 不久“ Computer)”,不久“个人电 的缩写“PC”成为所有个 脑”的缩写“PC”成为所有个 人电脑的代名词
4
2、Intel 8086/8088 、
1978年Intel公司推出了 年 公司推出了8086微处理器,集成了 微处理器, 公司推出了 微处理器 28000个晶体管,16位的寄存器与数据总路线,每秒 个晶体管, 位的寄存器与数据总路线 位的寄存器与数据总路线, 个晶体管 执行80万条指令 但是价格太高,一般人买不起。 万条指令, 执行 万条指令,但是价格太高,一般人买不起。 1979年Intel公司又推出了 公司又推出了8086的廉价版本 的廉价版本8088微 年 公司又推出了 的廉价版本 微 处理器,集成了29000个晶体管,内部寄存器以 位 个晶体管, 处理器,集成了 个晶体管 内部寄存器以16位 运行,但支持的是8位的数据总路线 每秒执行33万条 位的数据总路线, 运行,但支持的是 位的数据总路线,每秒执行 万条 指令,价格也较为人们所接受。 指令,价格也较为人们所接受。
第2章 CPU 章
主要知识点: 主要知识点: 认识CPU 一、认识 二、CPU 的发展 三、CPU的工作原理 的工作原理 四、CPU的技术参数 的技术参数 五、CPU的分类 的分类 六、CPU的型号和品牌 的型号和品牌 七、CPU的超频 的超频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cpu的额定频率 -回复

cpu的额定频率 -回复

cpu的额定频率-回复CPU的额定频率:一步一步解析引言: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而作为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CPU的性能和稳定性一直备受关注。

而CPU的额定频率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本文将通过一步一步地解析,来详细介绍CPU的额定频率。

第一步:认识CPU在开始讲解CPU的额定频率之前,首先我们需要对CPU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进行协调工作。

可以说,CPU是整个计算机的大脑,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第二步:理解频率频率是指某一事件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次数,是衡量事件发生速度的基本指标。

在计算机的领域中,频率常常用来描述CPU的工作速度。

CPU的频率越高,它能够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的指令数量就越多,处理能力就越强大。

第三步:什么是CPU的额定频率CPU的额定频率,也叫标称频率,是CPU制造商在产品设计时为CPU设定的工作频率。

它是一个CPU能够稳定工作的最高频率,也是厂商对CPU 性能的一个承诺。

当一个CPU的额定频率为2.0GHz时,表示CPU的内部时钟每秒钟会振荡2亿次。

第四步:影响CPU额定频率的因素CPU的额定频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制造工艺和工艺成熟度:制造工艺的进步和成熟度的提高,可以提供更高的频率和更好的性能。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进步,CPU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升级,这使得制造商能够生产出更高频率的CPU。

2. 散热和功耗限制:高频率的CPU会产生更多的热量,需要更好的散热系统来降低温度。

而且,高频率的CPU通常会消耗更多的电力,这也需要更强大的供电系统。

所以,散热和功耗限制是制约CPU频率的重要因素。

3. 架构和设计:不同的CPU架构和设计对频率的表现也有影响。

3认识CPU(题目与答案)

3认识CPU(题目与答案)

1、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中文全称是中央处理器,也叫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指挥中心,主要功能是执行系统的指令、进行逻辑运算、传输和控制输入/输出操作指令等。

CPU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脑运行的速度和效率。

2、1971年,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片微处理器4004。

它能同时处理4位数据。

3、1978年,Intel公司首次生产出16位的微处理器,并命名为i8086。

4、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芯片,它是80x86系列中的第一种32位微处理器,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寻址高达4GB内存。

5、Intel在1993年推出了32位80586微处理器,命名为奔腾(Pentium),代号为P54C。

6、为了强占低端市场,INTEL公司1998年全新推出了面向低端市场,性能价格比相当厉害的CPU——Celeron,赛扬处理器。

7、主频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地说也就是CPU的工作频率,单位是MHz。

外频,即CPU与计算机其他部件(主要是主板)之间同步进行的速度。

8、主频=外频×倍频。

17、现在市场上INTEL CPU主要有三大家族: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家族、英特尔® 奔腾® 处理器家族、英特尔® 赛扬® 处理器家族。

18、INTEL Core 2 Quad Q8200属于四核处理器。

19、现在市场上AMD CPU主要有三大家族:AMD Phenom(羿龙)™处理器、AMD Athlon(速龙)™ 处理器、AMD Sempron(闪龙)™处理器。

1.CPU选购原则①认清需求,看清定位,结合自己的应用和财力综合考虑,做出合理的选择CPU没有必要一味的追求高频高能,选择什么样的CPU首先考虑自己的电脑用途。

CPU介绍

CPU介绍

CPU介绍对于一台电脑系统,CPU的作用就像心脏对我们一样重要。

我们选购电脑时总要首先问,是486还是586,是100还是300,是MMX还是3D—NOW!,这些指的就全是CPU的指标,CPU在整个微机系统的核心作用,足以作为划分CPU档次的标准,这使它几乎成为各种档次微机的代名词。

我们可以说,CPU的性能大致反映出我们的微机系统的性能,这对我们的选择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1、什么是CPU?CPU是英语"CentralProcessingUnit"的缩写,其中文的直译为”中央处理单元”,CPU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运算和逻辑运算,其物理结果包括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

在逻辑运算和控制单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

在这里,并不需要弄清楚CPU的复杂原理,我们只是从性能参数的挑选方面对其进行一些必要的认识。

2、CPU主要的性能指标:主频:即CPU内部核心工作的时钟频率,单位一般是兆赫兹(MHz)。

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参数,我们通常所说的233、300、450等就是指它。

对于同种类的CPU,主频越高,CPU的速度就越快,整机的性能就越高。

由于内部的结构不同,不同种的CPU之间不能直接通过主频来比较,而且高主频的CPU的实际表现性能,还与外频、缓存等大小有关,带有特殊指令的CPU,则相对程度地依赖软件的优化程度。

外频和倍频数:外频即CPU的外部时钟频率。

CPU的主频与外频的关系是:CPU主频二外频X倍频数,外频是由电脑主板提供的,486的外频一般是33MHz,40MHz,Pentium主板的外频一般是66MHz,也有主板支持75各83MHz。

而目前Intel公司最新的芯片组440BX可以使用100MHz甚至更高的时钟频率。

另外VIA公司的MVP3、MVP4,APPLOPRO等一些非Intel的芯片组也开始支持100MHz的外频,一些主板由于技术精良,工艺先进,可以超频1/3以上稳定使用,成为超频爱好者的首选。

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能力提升案 认识CPU 习题与答案

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能力提升案 认识CPU 习题与答案

认识CPU-能力提升案(3)-1一、选择题1、“Intel Core i7 8700K”中CPU标识“K”的含义是()A.代表该处理器的编号B.代表定位标识C.代表低功耗版D.代表可超频2、关于“Intel Core i7 2920X 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i7”代表CPU品牌B.第一个“2”代表第二代C.“X”代表四核D.“M”代表至尊版3、下列关于CPU的主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PU的主频,也叫时钟频率,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B.CPU的主频高,CPU的运算能力就一定强C.CPU的主频表示的是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D.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的关系是:主频=外频×倍频系数4、(2018年高考题)CPU指令集中,可有效提高浮点运算速度的是()A.SSE系列指令集B.EM64T指令集C.MMX指令集D.CISC指令集5、(2018年高考题)CPU性能指标中,用于表示CPU与外界数据传输速度的是()A.主频B.外频C.倍频D.前端总线频率6、某型号的CPU,外频200MHz,前端总线频率800MHz,倍频系数15,其主频为( )A.12GHZB.3GHZC.800MHzD.200MHz7、CPU与北桥芯片间的数据通道是指()A.主频B.外频C.FSB(前端总线)D.Cache8、关于CPU的相关内容,说法错误的是()A.按照处理信息的字长可以分为六位、十六位、三十二位和六十四位B.可以分为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C.相当于人的大脑D.控制整个计算机的主要是算术逻辑单元9、CPU的主要功能是()A.所有部件都在其基础上运行B.对系统操作指令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C.同步传送数据D.缓存正在使用的数据10、CPU运作的4个阶段不包括()A.提取B.解码C.执行D.存储11、关于倍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提高倍频可以使主频上升B.可以在1.5~23倍范围之间,不能更高了C.主频与外频之间的比值D.数值以0.5为一个间隔单位12、CPU的基准频率是()A.主频B.时钟频率C.外频D.倍频13、关于FSB频率,说法错误的是()A.CPU和内存之间数据总线传输时钟频率B.又称为CPU的外部时钟频率C.与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有很大关系D.范围在400~1066MHZ14、关于缓存,说法错误的是()A.缓存均由静态RAM组成B.内部二级缓存运行速度只有主频的一半C.二级缓存容量会影响CPU的性能D.用于暂时存储CPU运算时的部分指令和数据15、决定CPU能够使用多大容量的内存或者说决定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大小的参数是()A.主频B.前端总线频率C.总线宽度D.缓存16、当前32位地址总线的CPU理论上可以访问的存储空间是()A.2 GBB.4 GBC.8 GBD.16 GB17、关于现阶段CPU的封装形式,说法错误的是()A.仅仅是一个外壳B.包含散热机制C.CPU和主板连接的平台D.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CPU的最佳性能18、关于CPU内核,说法错误的是()A.由单晶硅制造B.双核CPU的性能不如两个单核的CPUC.CPU所有的计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内核执行D.多核处理器的主要优势是处理多线程、多任务上19、在命名方式上,第一代Intel core i系列采用的形式是()A.字母加4位数字B.4位数字加字母C.字母加3位数字D.三位数字加字母20、在 Intel酷睿i系列CPU命名中,字母Q表示()A.四核B.至尊版C.低压版D.低频21、下列关于前端总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前端总线是连接CPU与内存之间的总线B.前端总线频率直接影响着CPU与外界的数据传输速度C.虽同属于频率,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实质上是不一样的D.前端总线频率越高,越能充分发挥CPU的性能22、(2006年高考题)在P4计算机中,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率是()A.前端总线频率B.外频C.主频D.倍频23、(2007年高考题)下列关于CPU叙述中,错误的是()A.高速缓存是一种速率比内存条更快的动态RAM芯片B.主频=外频*倍频系数C.CPU的工作电压分为内核电压和I/O工作电压D.CPU扩展指令集著名的有MMX、SSE、3D NOW!24、要提高CPU的性能,CPU厂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提高CPU的时钟频率B.增加 Cache的容量C.采用超线程技术D.以上均是25、(2017年高考题)已知CPU的主频是3.0GHz,倍频系数是15,那么CPU的外频是()A.200MHZB.200KHZC.45GHZD.4.5GHZ26、(2020年高考题)关于Intel(i)Core(TM)i系列CPU的命名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X表示四核B.S表示低功耗版C.K表示至尊版D.U表示低电压版27、平时我们把CPU的时钟率称为()A.主频B.外频C.前端总线频率D.倍频28、为解决CPU与内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而配置的存储设备是()A.BIOS B.CMOS C.CACHE D. FSB29、下列关于CPU的说法错误的是()A.CPU的主频是指CPU的时钟频率,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B.CPU的主频越高,CPU的运算能力就一定强C.CPU的主频等于外频与倍频系统的乘积D.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30、关于CPU封装技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CPU封装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最佳性能和提供一个与主板的连接平台B.传统意义上的封装形式对于芯片来说仅仅是一个外壳,是机械结构性的保护C.CPU的封装除了结构特性外,还包含了散热机制D.现阶段的CPU的封装还不能提供CPU与主板的连接平台31、以下有关CPU内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PU所有的计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内核执行B.双核实际上可以简单理解为是将两个单核的CPU封装在一个芯片里面C.多核处理器是在一颗CPU上集成了多个完整的执行内核,相当于多个CPUD.多核处理器的主要优势是在处理多线程、多任务上,集成的多个物理内核还能提高处理器的整体性能32、下列有关高速缓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内部缓存是封闭在CPU芯片内部的高速缓存B.CPU二级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模块C.CPU二级高速缓存速度只有主频的一半D.高速缓存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复杂33、以下有关超线程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超线程技术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单个物理核心模拟成两个核心B.超线程的性能等价于双核心CPU的性能C.超线程技术是在一颗CPU同时执行多个程序而共同分享一颗CPU内的资源D.采用超线程技术,当两个线程都同时需要一个资源时,其中一个要暂时停止34、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的性能指标是()A.主频B.外频C.总线宽度D.FSB频率认识CPU-能力提升案(3)-235、CPU可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A.高度缓存B.SRAMC.内存D.硬盘二、简答题1、CPU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2、简述CPU的工作原理?3、简述CPU的高速缓存的工作原理?4、比较双核心CPU与超线程技术?5、计算机的其他配置不变,增大CPU的高速缓存,就能大幅度提高CPU的性能,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6、有人说CPU的主频越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CPU的整体性能也越好,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7、采用超线程技术后,计算机的性能就能达到两个CPU的性能,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8、(2016年高考题)CPU内部高速缓存分为哪几级?请写出它的工作原理?9、前端总线频率。

了解电脑CPU的基本知识

了解电脑CPU的基本知识

了解电脑CPU的基本知识电脑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核心组件之一,扮演着控制和执行计算机指令的角色。

正确理解和掌握电脑CPU的基本知识对于提升电脑使用效能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脑CPU的基本概念、构造和性能参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电脑CPU。

一、电脑CPU的基本概念电脑CPU,全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计算机最重要的硬件设备之一。

它是实际控制计算机运行的“大脑”,负责解释和执行计算机的指令集,以及处理运算、逻辑判断和数据传输等任务。

二、电脑CPU的构成电脑CPU主要由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寄存器组成。

1. 控制单元(Control Unit):负责从内存中取指令、解码指令、分配资源和控制数据传输等任务。

2. 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负责进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并能够根据运算结果进行分支跳转和条件判断等操作。

3. 寄存器(Register):是CPU内部的高速存储器,用于存放指令、数据和地址等信息。

常见的寄存器包括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等。

三、电脑CPU的性能参数电脑CPU的性能参数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速度和运行效能。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电脑CPU性能参数:1. 时钟速度(Clock Speed):是指CPU每秒钟完成一个时钟周期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时钟速度越高,代表CPU单次处理任务的能力越强。

2. 核心数量(Number of Cores):现代CPU通常会设计为多核心的结构,每个核心可以独立执行任务。

核心数量越多,代表CPU具备同时执行多任务的能力。

3. 缓存(Cache):是CPU内部的高速存储器,用于存放频繁使用的指令和数据。

缓存越大,能提供的有效数据越多,CPU执行任务的速度也会相应提升。

4. 架构(Architecture):不同的CPU架构具备不同的特点和优化方向,例如x86架构和ARM架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电脑CPU架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cpuCPU即中央处理器。

CPU发展至今,其中所集成的电子元件也越来越多,上万个晶体管构成了CPU的内部结构。

那么这上百万个晶体管是如何工作的呢?看上去似乎很深奥,但归纳起来,CPU的内部结构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

CPU的工作原理就象一个工厂对产品的加工过程:进入工厂的原料(指令),经过物资分配部门(控制单元)的调度分配,被送往生产线(逻辑运算单元),生产出成品(处理后的数据)后,再存储在仓库(存储器)中,最后等着拿到市场上去卖(交由应用程序使用)。

CPU是整个微机系统的核心,它往往是各种档次微机的代名词,CPU的性能大致上反映出微机的性能,因此它的性能指标十分重要。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有:1.主频,倍频,外频:一般说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越快。

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

三者关系是:主频=外频x倍频。

2.内存总线速度: 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速度。

3.扩展总线速度: 指安装在微机系统上的局部总线如PCI总线接口卡的工作速度。

4.工作电压: 指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

早期CPU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随着CPU主频的提高,CPU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以解决发热过高的问题。

5.地址总线宽度: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对于486以上的微机系统,地址线的宽度为32位,最多可以直接访问4096 MB的物理空间。

Pentium Ⅱ/Pentium Ⅲ为36位,可以直接访问64GB的物理空间。

就是内存的空间.6.数据总线宽度: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7.内置协处理器:含有内置协处理器的CPU,可以加快特定类型的数值计算,某些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软件系统,如高版本的AUTO CAD就需要协处理器支持。

8.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

Pentium级以上CPU均具有超标量结构;而486以下的CPU属于低标量结构,即在这类CPU内执行一条指令至少需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时钟周期。

9.L1高速缓存即一级高速缓存:内置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 的运行效率,这也正是486DLC比386DX-40快的原因。

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这也正是一些公司力争加大L1级高速缓冲存储器容量的原因。

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发展历史一、X86时代的CPUCPU的溯源可以一直去到1971年。

在那一年,当时还处在发展阶段的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4004。

这不但是第一个用于计算器的4位微处理器,也是第一款个人有能力买得起的电脑处理器!4004含有2300个晶体管,功能相当有限,而且速度还很慢,被当时的蓝色巨人IBM以及大部分商业用户不屑一顾,但是它毕竟是划时代的产品,从此以后,INTEL便与微处理器结下了不解之缘。

可以这么说,CPU的历史发展历程其实也就是INTEL公司X86系列CPU 的发展历程,1978年,Intel公司再次领导潮流,首次生产出16位的微处理器,并命名为i8086,同时还生产出与之相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i8087,这两种芯片使用相互兼容的指令集,但在i8087指令集中增加了一些专门用于对数、指数和三角函数等数学计算指令。

由于这些指令集应用于i8086和i8087,所以人们把这些指令集统一称之为X86指令集。

虽然以后Intel又陆续生产出第二代、第三代等更先进和更快的新型CPU,但都仍然兼容原来的X86指令,而且Intel在后续CPU 的命名上沿用了原先的X86序列,直到后来因商标注册问题,才放弃了继续用阿拉伯数字命名。

至于在后来发展壮大的其他公司,例如AMD等,在486以前(包括486)的CPU 都是按Intel的命名方式为自己的X86系列CPU命名,但到了586时代,市场竞争越来越厉害了,由于商标注册问题,它们已经无法继续使用与Intel的X86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命名,只好另外为自己的586、686兼容CPU命名了。

1979年,INTEL公司推出了8088芯片,它仍旧是属于16位微处理器,内含2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77MHz,地址总线为20位,可使用1MB内存。

8088内部数据总线都是16位,外部数据总线是8位,而它的兄弟8086是16位。

1981年8088芯片首次用于IBM PC机中,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

也正是从8088开始,PC机(个人电脑)的概念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

1982年,INTE已经推出了划时代的最新产品80286芯片,该芯片比8006和8088都有了飞跃的发展,虽然它仍旧是16位结构,但是在CPU的内部含有13.4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

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皆为16位,地址总线24位,可寻址16MB内存。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芯片,它是80X86系列中的第一种32位微处理器,而且制造工艺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与80286相比,80386内部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后提高到20MHz,25MHz,33MHz。

80386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寻址高达4GB内存。

增加了一种叫虚拟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处理器来提供多任务能力。

出于不同的市场和应用考虑,INTEL又陆续推出了一些其它类型的80386芯片:80386SX、80386SL、80386DL等。

1988年推出的80386SX是市场定位在80286和80386DX之间的一种芯片,其与80386DX的不同在于外部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皆与80286相同,分别是16位和24位(即寻址能力为16MB)。

1990年推出的80386 SL和80386 DL都是低功耗、节能型芯片,主要用于便携机和节能型台式机。

80386 SL与80386 DL 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基于80386SX的,后者是基于80386DX的,但两者皆增加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系统管理方式。

当进入系统管理方式后,CPU 就自动降低运行速度、控制显示屏和硬盘等其它部件暂停工作,甚至停止运行,进入“休眠”状态,以达到节能目的。

1989年,80486 芯片由INTEL推出,这种芯片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实破了100万个晶体管的界限,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

80486的时钟频率从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50MHz。

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并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采用了RISC(精简指令集)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

它还采用了突发总线方式,大大提高了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

由于这些改进,80486 的性能比带有80387数学协处理器的80386DX提高了4倍。

80486和80386一样,也陆续出现了几种类型。

上面介绍的最初类型是80486DX。

1990年推出了80486SX,它是486类型中的一种低价格机型,其与80486DX的区别在于它没有数学协处理器(它执行附加的功能或协助主微处理器工作)。

80486 DX2采用了时钟倍频技术,也就是说芯片内部的运行速度是外部总线运行速度的两倍,即芯片内部以2倍于系统时钟的速度运行。

80486 DX2的内部时钟频率主要有40MHz、50MHz、66MHz等。

80486 DX4也是采用了时钟倍频技术的芯片,它允许其内部单元以2倍或3倍于外部总线的速度运行。

为了支持这种提高了的内部工作频率,它的片内高速缓存扩大到16KB。

80486 DX4的时钟频率为100MHz,其运行速度比66MHz的80486 DX2快40%。

80486也有SL 增强类型,其具有系统管理方式,用于便携机或节能型台式机。

Pentium名称的来历在286、386、486这些产品深入人心后,1992年10月20日,宣布Intel第五代处理器被命名Pentium,而不是586。

在此之前,由于386、486系列产品性能出众,AMD生产的处理器也以这些数字命名。

PENT在希腊文中表示"5",-ium看上去是某化学元素的词尾,用在这里可以表示处理器的强大处理能力和高速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Pentimu Pro的一个封装中除芯片外还包括有一个256KB的二级缓存芯片,两个芯片之间用高频宽的内部通讯总线互连,处理器与高速缓存的连接线路也被安置在该封装中,这样就使高速缓存能更容易地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上。

奔腾Pro 200MHZCPU的L2 CACHE就是运行在200MHZ,也就是工作在与处理器相同的频率上。

这样的设计领奔腾Pro达到了最高的性能。

而Pentimu Pro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一项称为“动态执行”的创新技术,这是继奔腾在超标量体系结构上实现实破之后的又一次飞跃。

Pentimu Pro系列的工作频率是150/166/180/200,一级缓存都是16KB,而前三者都有256KB的二级缓存,至于频率为200的CPU还分为三种版本,不同就在于他们的内置的缓存分别是256KB,512KB,1MB。

不过由于当时缓存技术还没有成熟,加上当时缓存芯片还非常昂贵,因此尽管Pentimu Pro 性能不错,但远没有达到抛离对手的程度,加上价格十分昂贵,一次Pentimu Pro实际上出售的数目非常至少,市场生命也非常的短,Pentimu Pro可以说是Intel第一个失败的产品。

INTEL吸取了奔腾Pro的教训,在1996年底推出了奔腾系列的改进版本,奔腾MMX(多能奔腾)。

这款处理器并没有集成二级缓存,而是独辟蹊径,采用MMX技术去增强性能。

MMX技术是INTEL最新发明的一项多媒体增强指令集技术,它的英文全称可以翻译“多媒体扩展指令集”。

MMX是Intel 公司在1996年为增强奔腾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增加了57条MMX指令,除了指令集中增加MMX指令外,还将CPU芯片内的L1缓存由原来的16KB增加到32KB(16K指命+16K数据),因此MMX CPU 比普通CPU在运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序时,处理多媒体的能力上提高了60%左右。

MMX技术不但是一个创新,而且还开创了CPU开发的新纪元,后来的SSE,3D NOW!等指令集也是从MMX发展演变过来的。

在Intel推出奔腾MMX的几个月后,AM也推出了自己研制的新产品K6。

K6系列CPU一共有五种频率,分别是:166/200/ 233/266/300,五种型号都采用了66外频,但是后来推出的233/266/300已经可以通过升级主板的BIOS 而支持100外频,所以CPU的性能得到了一个飞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