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测试题(蔚志升)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试卷(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试卷(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试卷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修禊.(qì)事流觞.(shānɡ)曲水放浪形骸.(hái) 桂棹.(zhào)枕藉.(jiè) B.齐彭殇.(shānɡ) 临文嗟悼.(dào)孤舟嫠.(lí)妇愀.(qiǎo)然匏.(páo)樽C.萧君圭.(ɡuī) 无物相.(xiànɡ)之山川相缪.(liáo) 庐冢.(cǒnɡ)蜉蝣..(fú yóu)D.字平父.(fù) 舳舻..(zhú lú)千里江渚.(zhǔ)之上酾.(shī)酒横槊.(shuò)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壬.(rén)戌窈窕.(tiǎo)桂棹.(zhào)冯.(féng)虚御风B.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C.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D.匏.(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瑰怪其文慢灭幽暗昏惑仆碑B.沦涟青风徐来逝者如斯清妙C.肴核苍海一粟正襟危坐匏樽D.虚诞若合一契一觞一咏静躁4.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清流急湍畅叙幽情游目聘怀列序时人 B.取舍万殊余音凫凫幽壑潜蛟扣弦而歌之C.世殊事异凭虚御风幽暗昏惑一叶偏舟 D.杯盘狼籍沧海一粟举酒属客旌旗蔽空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有碑道,其文漫灭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6.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游目骋怀..(畅怀)极.视听之娱(穷尽)B.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方.其破荆州(正当)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 七月既望..(农历十五)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无物以相.之(帮助)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火尚足以明.也常在于险远..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六王毕,四海一.C.一觞.一咏始舍.于其址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既其.出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阅读 (一)(20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到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这段文字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作者把什么比作大自然的语言?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物候学下一个定义。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大自然的语言。

”文中有何标志?请找出有关词语。

(3分)(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4.用“//”给第一段划分层次。

(3分)5.第二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两种,每种各举一例.(4分)(1)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语段中划横线的两个短语次序能否调换下?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6分)那白蒙蒙的银河是什么呢?天文学家告诉我们,这是无数密集的小星,在天空绕成一周。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提升练习卷(含答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提升练习卷(含答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提升练习卷(含答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提升练习卷(含答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提升练习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8分)高耸(sǒng shǒng)繁荣(róng yóng)传(chuán zhuàn)统转(zhuǎn zhuàn)身珍(zhēn zhěn)贵煎(qián jiān)豆腐饺(jiāo jiǎo)子二、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17分)mín zú tái wān lóng zhōu rè nao ()()()()bèi ké shāo kǎo jiǎ gǔ jī ròu()()()()三、我会辨字组词。

(12分)州( ) 齐( ) 贴()川()艾()站()钱()币()炒()线()巾()抄()“火”:“灬”:认真观察这两组字,你发现了什么?“心”:“忄”:认真观察这两组字,你发现了什么?五、我会仿写词语。

(6分)请同学们观察“大街小巷”这个成语,你会发现这个成语中和是一对反义词。

下面就请你仿写两个有这样的结构特点的成语吧。

六、我来背课文,填空。

(12分)1.黄河奔, ,珠峰耸。

2.春节到,人欢笑, ,放鞭炮。

元宵节, ,大街小巷。

3.祭祀祖先在节;牛郎织女鹊桥会是 ;吃月饼在节;赛龙舟在。

4.中华美食多得数不胜数。

我喜欢的美食有、、等。

七、口语交际。

(5分)中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在你的家乡,中节有什么样的习俗呢?请你写下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八、课内阅读。

(7分)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测评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测评

第三单元测评(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阅读题(共4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每小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

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

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

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

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

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

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绎就值得玩味多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

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

《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

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的道理。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

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2)(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2)(含答案)

必修二单元三一、基础题1. 以下加点字注音完整正确的一组是()A. 清流激湍( tu ān )流觞曲水( shāng)放浪形骸(hé)临文嗟悼( ji ē)....B. 苏子愀然( qi ǎo)孤舟嫠妇( l í)酾酒临江( shī)横槊赋诗( shuò)....C. 轻鲦出水( ti áo)麦陇朝雊(gòu)北涉玄灞( bà)黄檗人往( bì)....D. 褒之庐冢( zhǒng)有穴窈然( yǎo)盖音谬也( miào)何可胜道( shēng)....2. 以下各组词语书写完整正确的一组是()A. 瑰怪其文慢灭仆碑阴暗昏惑B. 沦涟露湿清皋曩昔天机清妙C. 肴核杯盘狼藉匏樽正襟危坐D. 虚诞若合一契静躁 0一觞一咏3. 以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以内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 然是中有深趣矣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4. 以下句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所以游目骋怀(奔驰)极视听之娱(穷尽)...B. 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方其破荆州(正当)..C. 故山殊可过(经过)猥不敢相烦(打搅)...D. 有怠而欲出者(懒惰)无物以相之(帮助)..5. 以下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完整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 火尚足以明也常在于险远..B.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六王毕,四海一..C. 侣鱼虾而友麋鹿始舍于其址..D.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顺水而东也..6. 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 此乃歌夫“长铗回来”者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C. 尽吾志也而不可以至者,能够无悔矣。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以故后来名之曰“褒禅”。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7. 以下句式与例句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020年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提升练习二

2020年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提升练习二

第三单元提升练习(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8分)高耸.(sǒng shǒng)繁荣.(róng yóng)传.(chuán zhuàn)统转.(zhuǎn zhuàn)身珍.(zhēn zhěn)贵煎.(qián jiān)豆腐炸酱.(jiàng jàng)面饺.(jiāo jiǎo)子二、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17分)mín zú tái wān lóng zhōu rè nao()()()()bèi ké shāo kǎo jiǎ gǔ jī ròu()()()()三、我会辨字组词。

(12分)州( ) 齐( ) 贴()川()艾()站()钱()币()炒()线()巾()抄()四、写出两个带下列偏旁的字并回答问题。

(10分)“火”“灬”认真观察这两组字,你发现了什么?“心”“忄”认真观察这两组字,你发现了什么?五、我会仿写词语。

(6分)请同学们观察“大街小巷”这个成语,你会发现这个成语中和是一对反义词。

下面就请你仿写两个有这样的结构特点的成语吧。

六、我背课文,填空。

(12分)1.黄河奔, ,珠峰耸。

2.春节到,人欢笑, ,放鞭炮。

元宵节, ,大街小巷。

3.祭祀祖先在节;牛郎织女鹊桥会是 ;吃月饼在节;赛龙舟在。

4.中华美食多得数不胜数。

我喜欢的美食有、、等。

七、口语交际。

(5分)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在你的家乡,中秋节有什么样的习俗呢?请你写下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八、课内阅读。

(7分)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卷(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卷(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是( )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⑵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选择题(18 分,每小题3 分) 第Ⅰ卷⑶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⑷侣鱼虾而友麋鹿⑸西望夏口,东望武昌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修禊(qì)事流觞(shānɡ)曲水放浪形骸(hái) 桂棹(zh o) 枕藉(jiè)B.齐彭殇(shānɡ) 临文嗟悼(d o) 孤舟嫠(lí)妇愀(qiǎo)然匏(páo)樽C.萧君圭(ɡuī) 无物相(xi nɡ)之ft川相缪(liáo) 庐冢(cǒnɡ)蜉蝣(fú yóu)D.字平父(f ) 舳舻(zhúlú) 千里江渚(zhǔ)之上酾(shī)酒横槊(shu )2.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清流急湍畅叙幽情游目聘怀列序时人B.取舍万殊余音凫凫幽壑潜蛟扣弦而歌之C.世殊事异凭虚御风幽暗昏惑一叶偏舟D.杯盘狼籍沧海一粟举酒属客旌旗蔽空⑹顺流而东也⑺死生亦大矣⑻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⑼有泉侧出⑽常在于险远⑾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⑿则其至又加少也⒀火尚足以明也⒁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⒂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A.⑴⑺⑽/⑵⑷/⑶/⑸⑼/⑹⑻⑾/⑿⒀/⒁⒂B.⑴⑺⑽/⑵⑶⑷/⑸⑼/⑹⑻/⑾⒀/⑿⒂/⒁C.⑴⑺⑽/⑵⑶/⑷/⑸⑹⑼/⑻⑾/⑿⒂/⒀⒁D.⑴⑺⑽/⑵⑷/⑶⑸⑹⑼/⑻⒁/⑾⑿⒂/⒀⑩惟江上之清风,与ft间之明月4.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于会稽ft阴之兰亭②死生亦大矣③仰观宇宙之大④固一世之雄也⑤而今安在哉?⑥月出于东ft之上⑦客有吹洞箫者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⑩然力足以至焉A.①⑥/②④⑧⑨/③⑤/⑦/⑩B.①⑥/②④⑤⑨/③⑦/⑧/⑩C.①⑥/②④⑨/③⑦/⑤/⑧/⑩D.①⑥/②④⑦⑨/③/⑤/⑧/⑩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⑤白露横江,水光接天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⑦所以游目骋怀⑧望美人兮天一方⑨仰观宇宙之大A.①②③④⑨B.⑤⑥⑦⑧⑩C.①③⑥⑦⑨D.②④⑤⑥⑧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咸:全,都)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其次:水边)③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相信)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由:发生感慨的原因)⑤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农历十六日)⑥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顺流而上)⑦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卒:最终)⑧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合)⑨而卒葬之(卒:死)⑩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代词,指欲出者) A.①②⑤⑦⑨B.③⑥⑧⑨⑩C.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二、(12 分,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 综合测试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 综合测试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撮.唇(cuō)坟茔.(yínɡ)蹂躏.(lìn)驮.马(tuó)B.尘寰.(huán)莴苣.(jù)乳酪.(lào)惬.意(xiè)C.鬃.毛(zōnɡ)牝.马(pìn)厮.咬(sī)毡.房(zhān)D.杀戮.(lù)践.踏(jiàn)倏.忽(shū)石罅.(xià)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伺候伺机而动侍奉世态炎凉B.拾零拾人牙慧翱翔遨游太空C.祥和举止安祥轻佻轻车熟路D.清爽神清气爽倾泻一泻千里答案:C3.选出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这位女同学打开笔记夹,看了看,说:“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

’”B.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做“跑警报。

”C.不一会,“解除警报”响了:汽笛拉长音,大家就起身拍拍尘土,络绎不绝地返回市里。

D.要走,完全来得及。

——所以雷先生才会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

答案:B4.下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是一个愉快的傍晚,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中都浸闰着喜悦。

B.警报、轰炸,并没有使人产生血肉横飞,一片焦土的印象。

C.生存竞争的规律使一切生物把生存下去作为第一意识,而人却有时候会忘记,造成许多误会。

D.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

答案:A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如今只要随意翻开一本介绍超导理论的书,你都会发现某位科学家的名字,编著者无一例外地将他提出的“超导学说”尊奉为金科玉律....。

B.普京表示,尽管“统一俄罗斯党”在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中独树一帜....,但他不会因此修改宪法以谋求三次连任或延长总统任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把答案写在第二卷上。

第一卷选择题(第1—10题每题2分;第11—20题每题3分。

共50分。

)一、基础知识考查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门当户对(dāng)说(shuó)怿(yì)女(nǚ)美溷藩(hùn)B.汩汩(gŭ)镌刻(juān)粗犷(guăng)句读(dòu)C.自诩(xŭ)冠冕(miăn)孱头(càn)蹩进(pié)D.黏土(nián)按捺(nài)湮没(yān)逡巡(qún)2、下列各项中,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全身贯注恰如其分琳琅满目貌和神离B.刁钻古怪娇揉造作容光奂发趋之若骛C.精益求精居心叵测恍然大悟兴高采烈D.无计于事九宵云外怡笑大方不径而走3、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A.也许毕竟甚至然而B.即使毕竟还有然而C. 也许但是还有而且D.即使但是甚至而且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A.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

B.节日的公园里,到处是人,到处是花,到处是欢声笑语。

C.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他自己的写照。

D.老师在教学中经常告诉我们,要注意文章得写作特点是什么?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各个单位都应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的工作。

B.独立和自主,是我们努力追求。

C.她不但出席了会议,而且发表了生动的演讲。

D.这是充满神奇色彩的小张曾经战斗过的一个地方。

6、在下列空白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的绿色之中了。

A.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B. 大地像一块鲜艳的地毯C. 碧绿的江水推挤着船舷D. 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第7-8题。

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7、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刻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处。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9、下列文学文体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诗风的先河,共305篇。

C.《故乡的榕树》的作者是黄河浪,《师说》的作者是韩愈。

D..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农历每月十五叫“望”,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10、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或师焉,或不焉。

C.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二、现代文阅读与理解(一)①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②这个人的逝世。

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11、对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句是()A、用“停止思想”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崇敬,对其逝世怀着深切的哀痛之情。

B、这句话点出马克思逝世的具体时间。

C、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恩格斯不忍直接说出,而用讳饰的手法说马克思“停止思想”了。

D、用“停止思想”是为了使文章更含蓄、更形象。

12、对第②段中的两个“对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克思对人类的伟大贡献集中体现在两个“对于”所涉及的方面。

B、前一个“对于”是就马克思亲自参加并领导欧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而言。

C、两个“对于”涉及马克思两大方面的贡献,其位置可以互换。

D、文章的主体部分围绕两个“对于”的内容展开,因而是全文的“纲”。

13、选出对第②段有关内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这个人”和“这位巨人”都指马克思,作者这样行文时为了避免重复。

B、“不可估量”强调了马克思对人类贡献的程度无可企及。

C、“空白”表明马克思的地位和作用,别人无法替代,无法弥补。

D、“不久”突出在很短的时间内,马克思的逝世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影响,仍是揭示马克思贡献的巨大。

(二)教授两只手都插入裤袋,挺直了胸膛问:“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么?”班上当即冷场。

我慢慢地对我的教授说:“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

”他清清楚楚、一字一字地又重复了一遍。

我看着他的脸。

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

我告诉那张脸,我对法兰西人的这种表达方式很陌生,不明白“哪个中国”一说可以有什么样的解释。

“那么,”教授说,“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

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觉到了那种突然冻结的沉寂。

几十双眼睛,蓝的绿的褐的灰的,全都瞪大了来回地盯着三个人,教授,我,我对面那位台湾同学。

“只有一个中国。

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我说。

马上,教授和全班同学一起,都转过脸去看那位台湾人。

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正视了我,连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来:“是的,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

这是常识。

”话音才落,教室里便响起了一片松动椅子的咔咔声。

教授先生盯牢了我,又递来一句话:“您走遍中国了么?”“除台湾省外,先生。

”“那么,”教授侧着身子,搓搓手看着我,“您认为,在台湾问题上,该谁负主要责任呢?”“该是我们的父辈,教授先生。

那时候他们还年纪轻轻的哩!”教室里又有了笑声。

教授先生却始终不肯放过我:“依您之见,台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如今?”“教授先生,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一人做事一人当。

我们的父辈还健在哩!”我说,也朝着他笑,“我没有那种权力去剥夺父辈们解决他们自己酿就的难题的资格。

”14、对第一段划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表现了教授神态的严肃,教学的认真。

B、表现了教授傲慢、挑衅的不友好态度。

C、表现了教授内心软弱、外表严厉的本质。

D、表现了教授上课随意、对学生严厉的特点。

15、对文中有关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慢慢地对我的教授说:“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

”(语言描写)B、几十双眼睛,蓝的绿的褐的灰的,全都瞪大了来回地盯着三个人,教授,我,我对面那位台湾同学。

(心理描写)C、我看着他的脸。

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

(肖像描写)D、教授侧着身子,搓搓手看着我。

(动作描写)16、对这段文字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教授的有关问题,全场的学生都感到紧张和诧异。

B、“我”和台湾同学共同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C、文中对台湾同学的描写,说明他与“我”关系很紧张。

D、教授步步紧逼,“我”则从容机智地应对,最终折服了教授。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素.不闻诗书之训素,向来B、且.矫诏纷出且,并且C、轻重固.何如哉固,本来D、忠义暴.于朝廷暴,显露18、下列各项中没有此类活用的一项是()A、人皆得以隶使之B、安能屈豪杰之流C、亦以明死生之大D、佯狂不知所之者19、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赠谥美显,荣于身后B、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C、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D、不能容于远近20、从句式特点看,与“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不相同的一项是()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B、石之铿然有声者C、人马溺死者甚众D、古之人不余欺也第二卷非选择题(50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21、将第三题文言文阅读理解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四、填空题22、补写下列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⑴、落红不是无情物,。

⑵、春潮带雨晚来急,。

⑶、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⑷、人生自古谁无死,。

⑸、老骥伏枥,,烈士暮年,。

五、作文(3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每个人都有一笔自己的财富,当然这财富不一定就是金钱财、物质财富,它可以是一种本领、一项特长,也可以是富足的时间、可贵的青春。

请以“我的财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