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考行测练兵:反面论证法在片段阅读中的用法

合集下载

驳论及反面论证

驳论及反面论证

现场训练:
下面是一场“愚公是应该移山还是搬家”的辩论赛正方认为“愚公应该 移山”。针对正方的论述,请你站在反方立场,加以论辩。要求:①语 言准确连贯;②观点鲜明;③不超过100个字。
正方:愚公应该移山,移山体现了人类以顽强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必胜 信念去克服困难、改造世界的精神,所以我觉得愚公应该继续移山而不 是搬家,搬家只是逃避问题的一种表现。
刻意追求”,针对正方的论述,请你站在反方立场,加以论辩。要求:①
语言准确连贯;②观点鲜明;③不少于100字。(6分)
正方:我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首先,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先天的个性都有缺陷,刻意 去追求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就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有志青年的自觉行 为;其次,人不是产品,不是机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难免让 人产生厌烦,我就是我,与众不同才是每个人的个人魅力所在, 但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唯有通过“习”才能“相 远”,这个“习”就是刻意追求,这个“相远”就是个性的差异。 所以我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本语段的对比对象是
,分别从


三个方面做了细致的对比,从而说明
对于学习
Hale Waihona Puke 的重要性。(明确“蚓”“蟹”,作者从自身条件、现状和原因三个方
面做了细致的对比,从而说明专心致志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例二:“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
现场训练: 请用正反对比的方法从反面进行论证。 灾难之下,最见人性。有人趁着混乱, 大赚横财;有人为了保官, 欺上瞒下;有人惊慌失措,有人避之不及。但是,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笔记)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笔记)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一)中心理解题(片段阅读)转折关系、主题词、因果关系,必要条件、程度词、并列关系、行文脉络(对比择优)提问方式:这段文字主要/旨在/重在/意在/想要说明(论述、强调)的是……这段文字的主旨/主题/观点/核心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最准确的一项是……解题思路:寻找中心句(有中心句-同义替换(90%以上)、无中心句-全面概括)解题技巧:重点词语(关联词、主题词、程度词、高频词),行为脉络(中心句、分述句)1、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可是…………不过…… ……然而…………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殊不知、截然不同、截然相反、全新的研究、一种误解、相对而言理论要点:转折之后是重点逆向思维:转折前后意思相反很多人认为、大多数人认为、表面上、以前、看似+转折把转折之前的内容反过来即为正确答案错误选项特征:转折前的内容围绕例子的表述围绕原因的表述围绕背景的表述主题词缩小/放到无中生有时态偷换略读句特征:例子:比如、例如、诸如、譬如等原因:因为、由于、冒号、破折号等背景:近年来、随着、在……背景下等2、主题词:文段围绕其展开一般高频出现多为名称前有引入或后有解释说明3、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而、估(而)、于是、可见、导致、致使、使得、造成(消极)理论要点:结论是重点文段结构:结论句在尾句:90%以上为文段中心句结论句在开头/句中,之后仍其他语句之后的语句是进一步解释说明,此时中心句仍为结论句;之后又出现了并列、因果、转折,需结合多种关联词共同分析句+解释说明;结论句+其他关联词/其他观点4、必要条件(对策)对策标志词及行为脉络反面论证的用法典型格式:只有……才……理论要点:必要条件是重点,必要条件即“只有”和“才”之间的部分是重点对策标志词:应该、应当、必须、需要、亟须、亟待+做法通过/采取……手段/途径/措施/方法/方式/渠道,才能……呼吁、倡导、提倡、提醒、建议+做法前提、基础、保障、关键问题标志词:挑战、瓶颈、软肋、难题、不足、缺陷、困境、匮乏等对策行为脉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重点)+解释说明(意义效果)对策(重点)+正反论证/原因论证/举例论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没有对策,对策在选项中)对策不是万能,要有针对性反面论证:(对策的变形)典型格式:如果/倘若/一旦……+不好的结果具体应用:把前面的做法反过来,即为正确答案5、程度词标志词:更、尤其、正是、特别是、真正根本、最(核心、突出)等理论要点:程度词所在的词句通常为重点6、并列关系理论要点:概况全面完整迷惑项特征:片面的选项的一般不选文段特征:包含并列关联词,如此外、另外、同时、以及、‘“;“句式相同或相近无明显其他关联词选项特征:(可能性特征)两方面情况:和、及、与、同更多种情况:许多、一些、不同、各种、一系列时间顺序展开的并列VS古今对比时间顺序展开的并列:至少三个方面,且无其他关联词引导(发展过程,历程)夏朝……;商朝……;秦朝……;东汉……;早期……;此后……;如今……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古今对比:两个方面,且有转折/程度词表强调(转折后,程度更重为重点)过去……;现在则是……以往……;但是今天……7、中心理解题中心句及分述句的特征中心句特征:提出观点(对策、结论、评论),明确分述句特征:举例子:“比如”、“例如”、“……就是例证”等调查报告、数据资料等正反论证(可能是分述句,可能是中心句)原因解释并列分述提问方式““以下对文段理解正确/不正确的是““符合/不符合的这段话意思的是““从文段中可以得知/推出的是“等(审题很重要,眼别瞎,心要细)错误选项类型无中生有(与主题无关)偷换概念(替换、混搭)偷换时态将来时(将要、立刻、趋势、以后)完成时(已、已经、了、完成)进行时(正在、在……中、着)偷换逻辑快速解题技巧对比项,可优先比对,一般情况下不符合文意标志词:A比更……,A高于/优于B,利大于弊等相对绝对项绝对表述:一定、必定、都、取代、颠覆……一般不符合文意相对表述:可能、也许、往往、不完全、并非绝对……——一般符合文意表述与实际不符项细节主旨化:优选契合主旨的选项做题技巧优先验证:易定位选项特征:数字、年份、时间、特殊符号、人名、地名、国家名通过提问方式:问“选择正确的“:优先验证温和和委婉表述问“选择错误的“:优先验证”绝对项“”比较项“”因果项“做题顺序:从文体风格来看:晦涩难懂的说明文:建议先看选项,再回到文段做对比相对易懂的议论文:可以先读文段,再看选项从选项特征来看:选项特征明显的,可以先从选项入手(三)语句表达1、语句排序题的解题思路确定首句、捆版集团、逻辑顺序、尾句的方法与应用第一步:根据选项提示对比后确定首句第二步:确定捆绑集团/确定顺序/确定尾句第三步:验证(只验证你基于锁定的答案,而非全部验证)(提示:选项和文段标志结合看)确定首句:下定义(……就是/是指)背景引入(随着、近年来、在……大背景/环境下)非首句特征:关联词后半部分指示代词出现,指代不明确人称代词:他/她/它/他们指示代词:这/那/此确定捆绑集团指代词捆绑(这、那、他、该、其/这些、它们,这些(复数))关联词捆绑(配套出现,单独一个)确定顺序时间顺序(具体年份,朝代,表时间的词语)逻辑顺序(观点+解释说明)、(A和B)确定尾句结论、对策(因此、所以、看来、于是、这、应该、需要)2、语句填空题提问方式: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横线在结尾:总结前文、提出对策横线在开头:需概括文段的中心内容横线在中间:注意与上下文的联系,把握好主题词,保证文段话题一致3、接语选择题重点关注文段最后一句话(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干扰选择特征:文段中已经论述过的内容词语辨析的方法与应用转折关系和递进关系在逻辑填空题中的应用(四)逻辑填空词的辨析、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解释类对应、重点词对应国考、高频率词语汇总1、词的辨析词义侧重(找不同)品行(行为)品性(性格)权力(力量)权利(利益)推脱(逃脱)推托(托辞)固定搭配常用词搭配:爱护/爱戴稀少/稀缺热点词搭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建成)京津冀发展(协同/共同/协同)找准搭配对象(瞻前顾后)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热点词搭配积累:创新驱动;精准扶贫;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命运共同体;统筹城乡发展;乡村振兴;凝聚共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把握时代之魂、关注时代之需、聚焦时代之变、引领时代之风;疫情防控、构建外防输入体系、促进全面复工复产、遏制疫情蔓延;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程度轻重(所填词语的程度与文段意思的轻重保持一致)缺陷、缺点、瑕疵截然相反、大相径庭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中性)所填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保持一致成果、结果、后果趋之若鹜(贬义)争先恐后(中性)不胜枚举(中性)罄竹难书(贬义)2、语境分析关联关系:转折、递进、并列转折(前后语义相反)递进(语义程度前轻后重)两方面并列(同义并列:顿号、逗号;反义并列:不是……而是……、是……不是……、相反、反之等)三方面并列(语义不同:白富美;语义顺承:相识、相恋、结婚、生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对应关系解释类对应(所填词语与解释说明的语句形成语义对应)有标志:即、就是、可以说、无异于、比如、例如等,冒号(:)、破折号(——)无标志:通过前后分句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重点词句对应重点词:指代词(这、此、那、彼)/主题词/形象表达(比如、就像、类似、“”等重点句:完整语句。

言语必杀技:反面论证

言语必杀技:反面论证

言语必杀技:反面论证湖北华图曾淑萍反面论证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论证某一正面观点的合理性及权威性。

它的辨别标志主要有“否则”“不然”“如果…那么/就…”等引导词,一般引导一个消极的后果。

根据用法,反面论证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略读类,即当反面论证之前出现了作者的正面观点,那么此时正面观点就是文段重点,而反面论证不是阅读的重点,可以略读。

例如,“赶紧起床,否则就要迟到了。

”这句话的重点是赶紧起床,“否则”之后略读。

2007-国家-7. 某公司的经验充分显示出,成功的行销运作除了有赖于专门的行销部门外,还需要有优异的产品、精密的市场调研,更少不了专业的业务部门、公关部门、擅长分析的财务部门以及物流后勤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与支持。

如果行销部门独强而其他部门弱,或是行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和,或是公司各部门无法有效地整合,都会让行销运作无法顺利有效地进行,难以发挥应有的强大威力。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该公司各个部门的有效整合是其成功的关键B.注重团队合作是该公司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C.成功的行销运作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D.行销部门只有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答案】D【解析】文段强调的是如何实现成功的“行销运作”,首句用“除了……还……更……”,表示二级递进的关联词,引导出文段的主题句,即强调其他部门对行销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文段的第二句话用如果引导了一个反面论证,从反面论证了行销部门必须和其他部门配合,由此可知D项正确。

另一种是反推类,即反面论证之前并没有出现表作者观点的句子或者正面观点意思模糊,不能推出正确选项时,那么想要把握文段的意思,可以从反面论证中入手。

比如,“如果你不赶紧起床,就要迟到了。

”这句话没有直接说出正面观点,但我们可以从反面论证中得知其意思是要赶紧起床。

2007-国家-5. 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

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加快速度之绝技(精)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加快速度之绝技(精)

纵观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片段阅读部分,考查的题型主要包括观点主旨型题目 \细节理解型题目。

其中,观点主旨型题目考查最多,占比达 50%以上。

它的考点主要包括归纳文段主要内容、判断作者的态度倾向、提取文段中心观点、概括文段主旨等。

考生要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 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有关背景进行分析, 对文段思路作合理补充或完善, 掌握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抓住本质进行总结概括。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 对于主观型与细节型的题目, 一般可以采用结构分析法、微观把握法。

不管是细节型还是主观型都可以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帮助解题。

一、关注关键词句在解答片段阅读题目的时候, 我们常常可以通过材料中的一些关键信息的提示来找到文段的重点所在, 这种方法称为关键信息识别法。

片段阅读部分的关键信息主要包括数字信息、时间信息、修辞手法、高频词语、处于特殊位置的句子 (包括中心句在文段开头和结尾、标点符号、重要概念。

考生在文段中遇到这些信息, 要格外关注,看其是否提示了文段的重点所在或者是否对概括文段、理解文意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2001年,占世界人口 4.68%的美国人消耗了世界卫生资源的 46.7%,人均卫生费用支出 4873美元 ; 占世界人口 0.5%的加拿大也消耗了 2.22%的世界卫生资源。

美、加两国的卫生资源可谓充足,但是调查显示,当时还有 13%的美国人、 11%的加拿大人没有享受到必需的卫生服务。

在美国, 53%的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费用过高导致的,在加拿大, 32%的未满足者认为,等候时间过长是主要原因。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最有可能想说明的观点是 (A. 不能笼统的将未满足需求作为卫生资源总量供给不足的根据B. 发达国家消耗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卫生资源C. 美、加两国的卫生水平高,卫生资源总量充足D. 世界各国占有与消耗的卫生资源是极不均衡的【解析】文段先用具体数字说明了 2001年美、加两国人数与消耗世界卫生资源的状况, 说明两国的卫生资源充足 ; 接着以数字具体说明卫生资源充足的美、加两国仍有一部分人没有享受到必需的卫生服务 ; 最后解释这部分人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的原因——“费用过高” 或“等待时间过长”。

2014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片段阅读结构分析法

2014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片段阅读结构分析法

2014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片段阅读结构分析法2014年海南公务员考试2014年3月8-14日报名,4月12日笔试。

有准备的考生已经开始制定符合自身要求的公务员备考计划,打有准备的仗。

在公务员考试备考中,多做习题,多加练习,才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片段阅读题在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当中确实是字数最多的一类题目。

许多同学,特别是理工科的同学,见到片段阅读的题干字数如此之多,选项字数亦如此之众,就不由得心生“恐慌”,不知从何处下笔是好。

这种心态万万要不得,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在做到片段阅读题的时候,沉下心来,以“破釜沉舟”之势应对它们,惟其如此,方能以不变应万变,保持清醒的头脑,来面对这根“硬骨头”。

片段阅读的题目取材多为说明文和议论文,而这类文体的最大特征,便是其论述总是会有一个中心论点,并且这个论点往往就隐藏于某句话当中,更有趣的是,这句话就恰恰是我们的首句和尾句。

因此,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与辅导专家提醒广大考生,在做片段阅读感到无从下手时,不妨多多关注题干的首尾句,定能有意外收获。

片段阅读之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可以分为归纳法和两分法。

我们先来看归纳法。

所谓归纳法就是需要将文段各个部分内容加以归纳整合,主要运用于并列关系和解释关系的文段中。

这两种关系的文段其重点内容是分布于文段的各个部分的,需要将各部分内容加和,缺少其中一个部分的内容就不完整,因此如果选项中只有部分文段的信息自然就是错误的了。

再看两分法。

所谓两分法就是将文段一分为二,找到重点与非重点,除了上面讲到的并列和解释关系之外的其他诸如递进、转折、总分都适用。

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关联词语先判定文段属于上面结构,然后就能划分出重点部分的位置了。

比如转折关系的重点就是转折之后,因果关系一般重点在结果,特列就是因果倒置强调原因,总分关系的重点在于总的部分等等。

这样我们就能快速地把握住重点部分内容,而不是把文段翻来覆去读了两三遍还不知所云。

例题1:心理层面上,中国人对自身的确认,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观念,使生命受之于一个体细胞的“克隆”,可能使人们难以接受,并且失却对生命的神圣感。

2014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解题用正反关系

2014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解题用正反关系

2014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解题用正反关系逻辑填空这一题型在省公务员考试中题量稳定在20道题,针对这一部分的题很多学生都觉得很难。

为什么自己接触了这么多年的言语到考试中都不适用了呢?客观地说,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在不断的加大,表现在逻辑填空这部分就是不单单是把词带入到原题干中,对于现在的逻辑填空考察的难度也加深了,除了适合词之外还要有逻辑关系存在其中,一种关系为例:反对关系。

反对的逻辑关系就是在空前或空后找到一种倾向性相反的词,例如;我们要支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________。

同学们很容易就知道此空填“分裂”,因为句意就是要填一个与团结倾向性相反的词汇,也就是此空与前文形成了反对关系。

下面我们来看看反对关系在真题中的运用。

例.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对京剧缺乏了解,不懂得欣赏京剧的美;还有一部分人对舶来品,认为都比国内的好,对于自己国家的传统艺术,却认为是老土的、过时的东西,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另眼相看不屑一顾B.一见钟情充耳不闻C.刮目相看嗤之以鼻D.青眼有加不足挂齿.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及转折词“却”可知所填的两个成语应当为相对关系,即意思相反。

可排除BD。

而“刮目相看”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

而题干中并没有新、旧的对比,故用在此处不恰当,排除C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例.前些年翻看先生的这本书时,尽管自己对民国话题有着欲说还休的浓厚兴味,对这本话语剪辑独出心裁的编排方式下潜藏__常常默契会心,但读完仍是感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至理名言戛然而止B、妙言要道耳目一新C、不经之谈百读不厌D、微言大义意犹未尽.【答案】D【解析】关注句中的关联词“尽管……但是……”,可知前后句是转折关系,故排除BC两项,“耳目一新”和“百读不厌”均是褒义,无法与前句构成转折关系。

再根据第二空的搭配,排除A项,“感到戛然而止”搭配不当,故选择D。

【山东华图】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10.14 薛斌 削弱型论证类题目剖析-非因果类

【山东华图】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10.14 薛斌 削弱型论证类题目剖析-非因果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削弱型论证类题目剖析-非因果类我们知道论证类题目一般包括论据、论点和论证,细分的话有加强论证和削弱论证。

削弱论证类题目的解题思路一般包括找论点然后找出削弱论点的选项。

在题目中论点往往是表结果、原因、观点、建议的,或者段落的首尾句以及结合提问方式也可在题干中提炼出论点。

论点包括因果类和非因果类的。

对于因果类的题目削弱方法有因果倒置法、另有他因法、对比试验法。

对于非因果类的题目削弱方法有否定论点、拆桥--断开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或前期无效,否定论据--举反例。

下面通过几个真题来进一步了解非因果类削弱论证题型。

【例题1】市场调查表明,在价格战中,所有名牌汽车的降价幅度不超过15%,所以奇瑞汽车的降价幅度也不超过15%以下哪项最能推翻以上论证?()A.去年奇瑞汽车没有降价B.许多品牌汽车的降价幅度超过15%C.奇瑞汽车不是名牌汽车D.奇瑞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15%【答案】C【解析】削弱论证型。

这个题目是典型的直言命题三段论式的反驳。

若是奇瑞汽车是名牌汽车,则其降价幅度不超过15%,但是若奇瑞汽车不是名牌汽车,其降价幅度是多少就不得而知。

通过拆桥断开论据论点之间联系得到正确答案选择C。

【例题2】科学家们发现,一种曾在南美洲普遍种植的烟草作物比目前的主要烟草作物如红花烟草和黄花烟草,香味更醇正浓厚,刺激性更小,口感更舒适。

科学家宣称,推广这种烟草作物,对那些烟民众多,气管病、肺气肿、肺癌等病的多发地区是很有利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科学家的宣称产生质疑?()A. 许多有名的烟草都原产于南美洲B. 红花烟草比黄花烟草香味更浓郁,刺激性更小,口感更舒适C. 只有8种不同的烟草作物提供了地球上主要的烟草供应D. 这种烟草作物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非常苛刻【答案】D【解析】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烟草作物比目前的主要烟草作物香味更醇正浓厚,刺激性更小,口感更舒适,于是宣称要推广该种烟草作物。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之判断推理 驳论题解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之判断推理 驳论题解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之判断推理驳论题解读重点推荐: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简章/general/91/2292/201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网校课程4折起/bkzt/2014gk/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336756661阜阳教师考试交流群:283349375事业单位交流群:224510618削弱型题目的题干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最能(或最不能)反驳或削弱题干论证或观点的选项。

提问中通常包含“削弱”、“质疑”、“反驳”等字样。

解题可以从削弱论点、论据或论证方式的角度来考虑。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削弱上述论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对上述论述提出质疑?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以下除了哪项,都能反驳上述推论?一、论点/论据(一)题干特点1.题干先介绍一些背景材料后提出论点或者论点是对论据的简单概括;2.题干论点指出某种措施或者通过某一方法达到一个目的。

(二)解题核心1.直接指出论点/论据错误;2.指出方法不可行或达不到目的。

【例题1】科学家最新发现被命名为“郑氏晓廷龙”的小恐龙是始祖鸟的“亲戚”,与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始祖鸟亲缘关系非常近,通过分析始祖鸟的形态,并对似鸟恐龙和早期鸟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重新分析,得出始祖鸟并非鸟类,而是原始的恐爪龙类。

即始祖鸟是迅猛龙的祖先,而不是鸟类的祖先。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推测的是()。

A.恐爪龙类是一类与恐龙亲缘关系很近的鸟B.恐爪龙类是一类与鸟类亲缘关系很近的恐龙C.兽脚类恐龙的一支演化成植食性恐龙,再演化成鸟类D.始祖鸟标本被命名后,一直被认为是最原始、最古老的鸟类中公解析:注意题干要求选择“最不能质疑”的选项。

分析可知其实题干只表达了一个观点,即始祖鸟并非鸟类,而是原始的恐爪龙类。

A项否定了这一观点,削弱了推测;B项与题干表述的意思一致,加强了题干推测;C项肯定了兽爪类恐龙最后演化成鸟类,削弱了推测;D项对始祖鸟的认识也与题干推测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考行测练兵:反面论证法在片段阅读中的用法培训课程:/guojia/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片段阅读文字信息量大,做这类题型耗费时间长,最终也很难选出正确答案,其实有很多技巧帮助大家快速定位文段重点,节省时间。

综合近几年的联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片段阅读题目类型来看,很多题目的难度在逐年的加大,华图教育专家所讲的反面论证法就是帮助考生快速而准确地排除选项中的干扰项,找出正确答案。

所谓反面论证一种是指从反面去证明作者的观点,也就是说作者是经过论证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觉得自己的论述还不够充分,又从反面去进一步论证,标志性词语是“否则、不然、如果...
没有、如果...不”等,通过反面论证内容的位置可以确定观点的位置,往往在之前,反面论证内容不能纳入正确答案选项。

另一种情况是反面论证前面没有作者的正面观点,此时需要通过反面论证得出正面观点。

“反面论证”是辅证的一种,它的作用是辅助证明作者的观点,因此,这个方法适用的题型是片段阅读中的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读题。

例如下面一些例题:
【例1】某公司的经验充分显示出,成功的行销运作除了有赖专门的行销部门外,还需要有优异的产品,精密的市场调研,更少不了专业的业务部门、公关部门、擅长分析的财务部门以及物流后勤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与支持。

如果行销部门独强而其他部门弱,或是行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合,或是公司各部门无法有效地整合,都会让行销运作无法顺利有效地进行,难以发挥应有的强大威力。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

A.该公司各个部门的有效整合是其成功的关键
B.注重团队合作是该公司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
C.成功的行销运作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D.行销部门只有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

我们能够通过一组递进的关联词语找出主题句是“除了...还...(行销部门)更少不了专业的业务部门、公关部门、擅长分析的财务部门以及物流后勤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与支持”,D选项内容正好是对主题句的同义转换、精减压缩。

同时通过其后的“如果行销部门独强而其他部门弱,或是行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合,或是公司各部门无法有效地整合,都会让行销运作无法顺利有效地进行,难以发挥应有的强大威力”反证论证,更能确定更后面内容是整个文段的重点,很显然选择D项。

A、B所提到的“该公司”是举的例子,例子内容不能纳入正确答案选项。

【例2】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

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

此时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更严重的是使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因丧失公信力而不断下降。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
A. 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遇到的阻力
B. 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
C. 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D. 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

本题无明显主题句,这时候需要看反面论证,因为反面论证的作用为强调作者的观点,因此可以通过反面论证得出作者观点,反面论证强调的内容为“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则后果很严重“政策失效、丧失公信力”,也就是说正面观点是政府不应改变原有政策即应持续贯彻,因此正确选项为B。

通过上述二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反面论证是辅证的一种即分的部分,作用是证明作者的观点,因此考生在做题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快速定位正确答案。

以上即是笔者关于反面论证内容的介绍,历年联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中,反面论证的内容很常见,往往迷惑大家,希望各位考生能掌握这个知识点,相信对即将到来的省考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