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就是指

创新教育就是指
创新教育就是指

创新教育就是指: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种做法.

一、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求知欲比知识更重要.牛顿就是对苹果落地感到惊奇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瓦特就是对水沸腾时掀动壶盖的现象感到惊奇,而发现蒸汽是有能量的,从而发现明了蒸汽机.

有好奇心,就有寻求结果的欲望.求知欲是在好奇心的基础上产生的.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这一节课时,可让全体学生每人画一个凸多边形,并动手测量每一个内角的度数,然后说:“不管哪一位同学只要告诉我你画的多边形边数及这个多边形(n-1)个内角的度数,我就能立即猜出剩下一个内角的度数,不信,同学们可以试一试?”由于这个问题新颖,同学们感到惊奇,从而调动了学生认真钻研的积极性,创造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学生想知道问题的结果,而且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得到问题的结果,这样的问题就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学生就会因兴趣而学,而思考,并提出新问题,自觉去解决,去创新.

二、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每个人都有表现欲,都有好胜心,学生也不例外,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要创造适当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信心,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例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出了一道简单题让两位成绩一般的学生到黑板前表演,并同时提出看谁做得好?谁做得快?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课余时间可找一些有趣的难度相对高一点的题目让他们做,并同时提出看谁做得好,思路新,方法简单等要求.在每次活动中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充分表现自我,感受自己胜利的喜悦,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从而培养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利用表扬与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肯定学生主动追求新知识的做法.对于新定的目标,应该是经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的,适合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的.要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新知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在课堂上,要常用表扬用语,如:“很好”、“太棒了”、“真行”等,表示教师的关注和赞许.

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是单纯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只有通过自己理解获得的知识,学生才能进行创新学习.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多样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课件以其形象生动的画面,友好的交互界面和多媒体集成的优势,将文字、数据、图形、图像等信息通过多媒体集成处理,使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同时由于多媒体在很短时间里显示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互动式探讨过程中,得以完善和提高.

六、善于质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容忽视,学生必须正确理解并掌握好基础知识,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质的升华,才能有所创新.创新的前提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质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成功的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不只是让学生验证真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寻找真理.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问题”,学生只会回答问题而不会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却远比回答问题重要.李政道教授说得好,“学问”就是学习提问,切莫将“学问”变成“学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置于学习数学的主人地位,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给学生营造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的好奇、好发现的心理,让学生大胆质疑、探索,鼓励学生勇于向权威挑战.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课堂教学在使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浅谈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对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的作用之大。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便能够激发他们自身去学习,成为学习的内驱力,对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形成,起到了无法比拟的作用。正如华罗庚所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据有关调查分析,造成一些小学生数学学习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正是本文探索的宗旨。

一、理解学生、关心学生

“亲其师而信其道”,平等、和谐且富有父母般温情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

动性就要受到压抑。所以,新理念下的教师应知道: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更应该注重情感的交流,教师主要的角色应为学生的学习而服务的,教师要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更多是积极鼓励、平等和宽容,尤其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面,教师应改变自我和威严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分真情。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和苦心,在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逐渐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

二、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对成功的体验是提高兴趣的最佳强化物。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能促进数学知识、方法的掌握,反过来,掌握了数学知识方法又会激励和增强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步步获得成功,尝到了甜头,亲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增强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学困生”。而大多“学困生”性格活泼,爱说爱动,平时在家里无话不说、无所不谈。但上课时,变得羞怯、拘谨,他们害怕说得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针对学生这一心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运用各种方法提高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和自信

心,这样,班上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显示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舞台。数学因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习数学需要循序渐进,只有在学习上克服大大小小的困难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了学习信心,才会出现“越学越爱学”的境地。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使每位学生充分发展,增多每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三、让学生参与教学

在教学中要注意兴趣的保持,运用良好的导入方法激趣后,都需结合知识的生长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逐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发展到“我会学”,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如在学习图形面积时为学生设计参与的机会,人人制作学具,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操作。在推导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公式时,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推导,不仅在参与公式的推导中理解了公式,同时也有机地把图形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掌握了量与量之间、形与形之间、量与形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保持学习的兴趣。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教育学生运用学到的抽象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这正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初步的几何知识,去理解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到商店里观察“商品标价”,也可观察“菜篮子价格”等生活实际来加深认识。在学习“统计表”后,可调查统计本校和社会上有意义的事物,经过数据整理,制成能说明问题、有实际价值的统计表。这样,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不但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而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心理品质。

五、创新新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搞好“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结合好生活实际”的基础上,要积极抓住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为他们创设儿童化、生活化的新型课堂主阵地,让他们在轻松、愉快、和谐而又充满生活气息新领域中把书本固定化知识结构转化成贴近

生活的生活化的知识结构。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去领悟到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

(一)创设教学情境。

结构主义课程创始人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学生活动的动力是内在的矛盾冲突。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情境,或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的情境,能有效激活学生活动的欲望,引发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根

据班级实际情况和教材所需创设出生动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让网络进入课堂。

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使学生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使学生能学到更加丰富的、更加使用的知识。对于他们将来踏入社会形成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以上只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思考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幼儿教育的创新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5073568.html, “互联网+”时代下幼儿教育的创新分析 作者:赵永芳 来源:《速读·中旬》2019年第11期 ◆摘; 要: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新幼儿教育已成为幼儿教育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路径之一。“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使得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每个人都可以创造知识、共享知识、获取和使用知识,摧毁了传统守旧的教育生态,正逐步重塑一个开放的新的幼儿教育生态。 ◆关键词:幼儿教育;“互联网+”;创新教育 人们常说科技改变生活,互联网这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已逐渐融入社会各领域中,充分发挥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社会各传统行业也在纷纷拥抱互联网,投入到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中,幼儿园作为一个学前教育机构,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并使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职责,互联网信息传播成本低、速度快、覆盖面广。互联网与幼儿教育的紧密结合可以有效打破信息流通壁垒,有利于幼儿教育机构透明化发展。 一、互联网技术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当前,中小学的网络环境常常设立一些虚拟的情景来促进学习,如PPT幻灯片指导教 学,视频辅助语文教学等等。幼儿园网络环境同样也可以为幼儿创设相同的虚拟环境,如宽阔热闹的马路,动物园等在幼儿园内无法实现的场景,这些虚拟的场景是培养幼儿想象力、提升幼儿学习兴趣的关键。 比如微课以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展开教学,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并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中,无论有没有老师、家长的陪伴,幼儿都能通过观看微课的视频,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并且,由老師按照微课程要求,按照模块化进行授课拍摄,经过后期剪辑转换,形成微课程,做到课堂无幼儿,心中有孩子,弥补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弱点。此外,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多媒体软件鲜艳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悠扬悦耳的音乐,唤起了幼儿高涨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二、互联网技术下幼儿教育的创新分析 (一)正确理解创新教育,科学创设网络情境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创新》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创新》 第一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引言: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创新因而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点。本次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第一节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和协调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首先力图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其次,国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的重要价值视其本身为重要的目的,而非作为获取“知识与能力”的手段。 2、谋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首先用一种整体主义的观点从三大关系上规划培养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培养价格统整的人。其次,新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强调向儿童的生活和经验

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来源。 第二节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 1、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2、凸显课程的综合化 课程体系在整体上谋求走向综合化,具体体现为:首先,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课程所坚持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恢复儿童生活的完整性,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儿童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探究主题,过自己的有价值的生活。其次,新课程还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设置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再次,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第三节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构建 1、确立新型的知识观; 2、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3、构建发展式的评价模式 第四节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1、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 2、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3、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许多初中教师对教学考试与素质教育的方向产生疑惑;人的智力因素 与非智力因素是否能有机结合是难点,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抑制另一方的健康发展;而 非智力因素应与智力因素一样,同样有着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双基”教学本身就是素质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课外活动 如何突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如何重视练习与学法指导等,对于以上问题我谈谈 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理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公民,而不是培养高分低能的公民。然而,没 有考试的教育也是不全面的教育,显然也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近年来,随着考试内容及考 试方式的不断改进,高分低能现象也在逐渐减少。 化学教师除了上好课外,还应与学生沟通情感,关心他们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等方面。如 何在突出素质教育的化学教学中驾驭考试呢?一方面,考试所涉及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和自学、思维等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于观察能力、化学实验的 操作技能及德行、体质等难以通过考试检测,学校及教师不要以为抓住了考试就抓住了一切。素质教育抓好了,考试成绩自然会上去的。 二、抓住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系 在人的行为或心理活动中起着动力性和方向性的作用是人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 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兴趣、动机、理想、气质、性格、意志等,它就是非智力因素。而中 学时代,正是智力因素迅速发展,非智力因素逐渐形成、发展和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人们 对待两者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非智力因素则任其自然发展,认为后者是社会和家长的事情;另一种认为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应得到同步发展。 例如,学习化学的良好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就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即 好奇→兴趣→喜爱→爱好→热爱。化学教师往往利用化学实验中的发光、发声、发热、颜色 变化、状态改变、气味等奇异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但好奇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不稳定 的认识倾向,教师又通过形象生动、准确讲授、以及性质联系用途、理论联系实际等手段和 方法加以引导和巩固,逐渐使好奇发展为兴趣。兴趣比好奇要深刻、稳定、具体清晰且有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喜爱、爱好和热爱。当学习成果常与荣誉、理想和抱负联系在一起时,喜爱、爱好和热爱就融有强烈的情感和意志色彩,具有稳定、持久而强烈的动力特征。 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存在着一个开发和引导、稳定和巩固、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三、化学教学如何着眼于素质教育是关键 1. 重视实验教学 有人提出: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 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 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升学考试中对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测试不到而忽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已深有体会: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 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科素养。 2. 重视课外活动

浅谈“中学语文创新教育”

浅谈“中学语文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必将给语文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我的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以人为本” 长期应试教育樊笼中,学生形成了学习和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让学生写,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紧扣教材观点,不敢雷池半步,这就养成了“不是习惯的习惯”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莱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教法灵活,引导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能灵活运用教学机制,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种种“假设”,敢于“冒险”,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地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异义相析,启发创新。“学贵乎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问题就会越积越多,不仅限制了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更是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的职责在“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心存疑虑之时,教师应“相机诱导”(叶圣陶语),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让学生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可贵的创新意识之中。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张扬个性” 个性是指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总和,影响着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活动,因此,个性被称为人类心理行为的动力来源。在学习上。它能促使学生朝着某个目标积极进取,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尽快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包括过于否定、大胆怀疑批判的精神,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张扬学生人格力量。

试论新课改理念下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

试论新课改理念下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 ——十堰市东风高级中学教师:胡开南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从课程要求、课堂目标到师生关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新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在校教育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学校创新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要求要有与新课程标准、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则需要遵循自主性、民主性、解放学生等原则。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教育实施原则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去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时代的浪潮中,中学教育正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根据多年的高中教育经验,我认为,要想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必就须要科学地进行创新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自主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对实施方法进行指导下后,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的过程,主要以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为基础,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依据学生主体意识与能力的发展程度,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整个活动应该体现自主性原则。 首先,教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人类将由教育社会发展为学习社会”。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看起来是学生的事,其实主要责任还是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教学主导性。所以,要帮助学生由“他主”学习模式转变为“自主”学习模式,必须首先扭转教师的传统而陈腐的教学观和教学法,为此,学校规定教师的教要做到“三变”、“四放”、“五控制”。“三变”:一变课堂教学中教师活动的单向性为师生共同活动的多

中学语文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中学语文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11-03-23T15:11:04.607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第1期供稿作者:李同海[导读] 21世纪的语文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李同海(邯郸县第十二中学河北邯郸 056100) 21世纪的语文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作为母语,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关系着民族兴衰的命运。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能,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加要导之以“创”。它是要在全面优良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迸出智慧的火花。从这种意义上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 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在价值观取向坚持以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的“明天”教育价值观,它不以“重复过去”为已任,旨在人文本质上创造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的人格教育,它努力塑造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强调人格发展的独立品质。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属于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中学语文教育应该顺应21世纪的时代潮流,高扬创新教育的主旋律,肓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创新能力,即创造力,它是人类最高级的一种能力,是各种能力综合的结果,如记忆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以及好奇心等。其中想象力起着重要作用。 中学语文教育的创造能力培养,主要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并且要强化实践性,切切实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①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6月25日)要实施语文创新教育,就必须真正尊重学生人格,民主平等,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查阅工具书,去思考,去探求,去讨论,去争辩,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语文学习过程中,YING导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有能力,使已有的智力在实践中运用中得到重组、得到发展,开发每一个学生创新潜能。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索过程的心理历程,丰富、砺练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准。这种实践的、活动的语文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丰富和改造主体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创新能力的养成、内化的过程。 在语文教育活动中,要通过一篇篇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领悟力。每一篇活生生的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每一篇作品都呈现出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每一篇作品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观念,从“以教师为本位”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从“模式教学”的观念转变为“开放教学”的观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欲,启发、YING导学生各SHU已见,鼓励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素养、生活经验和情感气质,对作品作出各自不同的解读。这种体语、解读的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这是语文课的独特MEI力所在,这本身也是潜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鼓励与肯定也就保护了探索、创新的积极性,而决不能用教师的“权威”、统一的“模式”、所谓的“标准答案”去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语文(尤其是文学作品),是历史的一面明亮的镜子,是生活的多彩画卷,体现着作者关于人世、宇宙如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个性。一代代的人逝去了,但他们的精神笑貌却活生生地存留在语文(文学)里。语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语文(文学)审美感悟,可以从历史的深度认识生活,了望人生,从中汲取营养,接受人文素养的陶冶,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语文教学可以从语文(文学)作品中“复活”历史,甚至可以“创造”历史,从文学作品中体悟远逝了的作者的活生生的精神笑貌,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与学的活动是最富生命活力、最具个性色彩的活动,也是最有创造空间的活动。教师本身应当具有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摒弃应试教学,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自身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教师心中要发始终怀有“育人”、“立人”的崇高目标,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既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既重视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又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观更新了,教师的观察力、想象力、思辨力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有望了。如果教师的思想僵化保守唯上唯书,缺乏创新意识,那是决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 让我们师生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纪中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春天!收稿日期:2011-01-20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学习心得 巴中市南江县东榆小学何英 在不断反思,困惑,再实践的同时,有幸学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让我对“课堂”有了新的理解。它如一盏明灯,再次为我们明确方向,把握新课程理念,重构新课堂教学奠定了信心。 这次学习我深刻领会到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来说,创新的教学设计很重要。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的,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要改变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观念,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泛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校外学习资源,特别强调家庭也是值得重视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创新素质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收稿日期:2001-03-20作者简介:孙丽莉(1955-),女,副教授,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分校副校长。1989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毕业。 创新素质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孙丽莉 (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分校,黑龙江黑河 164300) 摘要:创新素质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创新素质教育原则是创新素质教育规律的体现。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创新素质教育的探索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超越模仿原则,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这些原则在教育和教学中的要求。 关键词:创新素质教育;探索;开放;超越模仿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1)03-0106-02 当今的社会发展,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创新素质教育,以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力争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崭新形象立足于社会,也是大学生普遍的心愿。这种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为实现创新素质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那么要使创新素质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创新素质教育原则是创新素质教育规律的体现,是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 一、探索性原则 探索性原则是指在创新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定情境,让学习者有一个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和教育中坚持探索性原则必须做到: (一)对已有定论的知识和规范大胆质疑,重新思考。在传统教育中,人们往往将已有定论的知识和规范看成金科玉律。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掌握这些结论性知识和规范,而且只重视获知的结果而不重视获知的过程。创新素质教育则不同,即使是对现成知识规范的接受也必须通过一个尝试探索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缺少这个过程就只能是死记硬背。不仅如此,对那些权威定论也可大胆质疑,重新探索、思考。只有在教学与教育中坚持这种质疑、探索精神,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对不确定性问题进行大胆假设、猜测。大学虽然以向学生传授确定性知识为主,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不确定性的问题,并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不确定性问题也会相应增多。坚持探索性原则就必须鼓励学生对那些不确定性问题大胆提出假设、猜测,然后进行论证。不确定性问题本身就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尝试性探索,答案也具有不唯一性。所以要在创新素质教育中充分利用这种不确定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素质。探究精神来源于好奇心,因此要坚持探索性原 则就必须充分利用学生与生俱来和后天培养起来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进行探索的最原始、最持久的动力。每个学生的好奇心并不相同,教师必须加以认真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利用。历史上的创造活动往往都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出的。因此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也离不开对好奇心的激发。 二、活动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创新素质教育必须在丰富多彩、手脑并用的活动中去实现、去完成,活动是将客观现实内化为人心理世界的桥梁和中介。人类也正是通过活动来改造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人类历史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在人类的活动中完成的。正是那些数不尽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加速了人类智力的演进速度。人们通过活动才有机会认识客观规律,并有效地利用这些规律建构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创造性产品。既然如此,怎样开展活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一)抓好典型活动。所谓抓好典型活动,就是指教育者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开展典型活动。比如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典型活动主要是在学习大学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对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性活动。而大学高年级学生的典型活动则主要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如何开展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确有很大影响。所谓活动,必须有活动主体,活动主体必须是活动自始至终的参与者。因此活动的设置必须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能在活动中充当一个角色,而不能仅是部分学生的参与。“寻找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国情,锻炼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动因。如果教育者组织得好,这些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创造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接受人类许多现成知识,而且能够发现建构出一些个体或人类从未有过的产品。 2001年第3期总第101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No .32001 serial .No .101

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已经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创新教育呢?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1.环境“活”,激发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闲暇出智慧。”心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可见,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创造力。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认为,良好的课堂环境应该包括宽松的氛围和创新的情境,二者分别构建了课堂的“大环境”和“小气候”,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创新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1.1 精心营造宽松氛围。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所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员,与学生和平相处,营造出一种宽松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教育”,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根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信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把学生当成一个自主的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因此,学生们有发问的权利,有说“不”的权利,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其次教师要把“微笑教学”带进课堂。一堂课教师柔和的语调、期待的目光、亲切地抚摸、关注地倾听、激励的语言好似一条条情感的纽带,能使师生感情更加融洽,沟通更加顺畅;教师的信任、鼓励、欣赏、赞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产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 1.2 巧妙创设创新情境。求知欲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本身丰富的感染力,巧妙地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兴趣和刨根问底的欲望。2.技巧“活”,发展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这也正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

《互联网 》时代的教学创新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体现了国家和政府最高决策层对互联网推动社会转型进步的高度重视。随后,《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其中提出了要通过互联网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看待“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互联网+”背景下教学创新有什么趋势和热点?如何认识“互联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本刊特邀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为我们分享“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观点。 胡小勇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州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信息化教学创新、微课与翻转课堂、中小学科研指导等。任中央电教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课题评审专家、“教育部-上外”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专家、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智慧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智慧学习环境下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3)、教育部科技司战略研究“信

息化教学有效模式和方法研究(2014)”等项目。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创新;热点;翻转课堂;MOOC;创客 记者:胡教授您好。您认为“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是否会发生进一步的变革? 胡小勇:谢谢您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在“互联网+”背景下,两个明显变化决定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性。 第一个重要变化,是育人目标的变化。什么样的时代,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像几十年前,商店营业员要会打算盘。到了信息时代,就算算盘打得再虎虎生风,这种人才也无法适应便利店的工作。人才培养不能和时代错位,否则就生不逢时,学而无用。有本著作叫做《21世纪技能:为我们生存的时代而学习》。它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生存于21世纪的技能。这包括学习创新技能、数字素养技能、职业生活技能。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交网络、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地球。数字素养技能的内涵将更丰富,更重要。这些无不对培养创新型的时代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第二个重要变化,是和时代同行的学生也变了。2001年,美国北卡大学的马克?普连斯基(Marc Prensky)教授,提出了一个“重新划分人类分类”的新框架。他把“现存于世”

电大创新教学作业标准答案

电大创新教学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广义的创新教育,指对人的创造力的开发,主可指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狭义的创新教育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新品质、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同时,在认知结构和人格结构中,培养构成创造力所需要的一些特质。 2.联想:从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 3.指导—自学教学: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所设计的一种教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的教学过程,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辅以教师的有效指导。这种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学到的技能技巧。 4.直接式学习法:根据创新的需要而选修知识,不搞繁琐的知识准备,与创新有用的就学,没有用的就不学,直接进入创新之门 5.创新性学习指导:教师在教学中,侧重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性的学习方法,养成创新性学习习惯。 6.直观探索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物、图像或模型等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7.提问—讨论教学:由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先提出有争议性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最后达到澄清事实,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 8.模仿学习法:学生按照别人提供的模式样板进行模仿性学习,从而形成一定的品质、技能和行为习惯的学习方法。 9.整校制教学创新:以一个学校为基本单位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教学创新模式 10.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11.引导—探究教学:以探究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钻研,着眼于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的活动。 12.智力因素:关于认识过程本身所必须的心理因素,如感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它们共同构成学习活动的操作系统,承担知识的加工处理,保证认知过程的顺利进行。13.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全面发展教育。 14.情境激发教学——教师依据教材,以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15.质疑—发现教学:以智力多边互动为主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其中,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质疑、学生相互之间的质疑以及学生自我的质疑等多种交互关系。 16.探源索隐学习法:在学习中,学生为了积极地掌握知识,采用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对所接受的某项知识出处或源泉进行认真的探索和追溯,并经过分析、比较和求证,从而掌

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1-06-16T16:13:13.89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8期下供稿作者:田春林[导读] 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田春林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中学056000 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基本目标。在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上,化学教育肩负着很重要的任务。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轨,就要求化学教师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化学知识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积极探索实现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使得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 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教师集化学元素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于一身,他既应该具有化学工作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具有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中学化学教学的任务以及教育界三面向的需要,中学化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可概括为:1、热爱化学教育事业,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2、具有扎实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广博的相关学术知识,知识结构完整、合理;3、熟悉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并能用以指导化学教学工作。 二、制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要使学生喜欢化学、学习化学,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学习内容的可接受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化学教育目标。化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应是:1、懂得化学的价值;2、学会化学交流的语言;3、能安全使用化学药品;4、初步掌握化学的基本体系和知识框架;5、了解基本的化学思想和方法;6、初步形成与化学学习相关的能力。确定了合理的教学目标只是教学的起点,促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才是教学过程的终点。 三、改革化学教学方法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益。”作为化学教师不单是教化学,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怎样学化学。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1、积极使用“自学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并为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有用的思维模式,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求真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改变学生完全被动接受的局面。 2、“教育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发现新的思维方式”(克罗韦尔语)。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精选少量且形成层次结构的习题,通过方法指导,让学生走出题海,加强对学生进行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包括培养学生由宏观到微观、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推理判断能力,对化学概念和规律的运用和迁移能力、自学能力等等。 3、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整个素质的基础,它包括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教学时知识的传授和训练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水平,既不能超前,也不随意拓宽,应以化学实验为中心,充分利用实物、图表、摸型等直观教具以及投影仪、电脑等电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创造精神,把学生心理发展纳入健康轨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4、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大课堂教学信息密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 5、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功能。实施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是衡量素质教育是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通过化学哲学本身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利用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关于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如酸雨、温室效应、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意识。 四、加强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的教育 科学、技术、社会(STS)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是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在化学中进行STS教育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实现:利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学习化学知识,利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教学内容(知识、概念、原理等)的抽象性、形式性赋予现实性,与沸腾的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中善于联系和渗透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化学对现代文明发展的贡献;把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联系起来,指出化学元素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带学生走出课堂参观考察,了解化学应用和化学对社会的影响,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化学。 五、加强实验教学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说过:“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要在教师指导下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做化学元素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准备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切实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这些都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验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实验机会,包括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改成边讲边实验,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自通过实验发现规律,甚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放实验室。

聚焦“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

聚焦“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面临着一场信息革命,传统产业行业即将面临信息革命的冲击实行转型什级,一些行业和企业即将为适应信息化的形势实施整改并组,教学要紧跟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发展。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战略思维,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人才支撑,作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要紧紧围绕互联网+的战略思维导向,面向人才市场需求,立足当前实际,转变教学思维、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人才市场竞争能力,是当前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我从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角度出发,就抓紧人才培养,把教育融入“互联网+”的模式,谈谈一些教学看法。 一、转变教学理念,形成人才培养的科学导向。 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单一教学模式向多元的教学向多元的教学模式向转变,实施同专业不同方向、同专业不同层次、同专业不同类别,因人施教、因势施孝、因需施教,注重共性教育的同时兼顾个性教育,针对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的内在潜能确定学生的重点发展方向,一些学生适合理论研究、一些学生适合教育教学、一些学生适合从事其它工作,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内在潜能和兴趣爱好确定个性发展发方向,采取鼓励引导、辅助激化等办法,激发

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引导。紧紧围绕国家人才战略需求和人才供需矛盾情况,围绕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人才更新换代,实现计算机专业领域人才向多行业、多专业、多方向、多层次、多渠道转移。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为起点,紧紧围绕“互联网+”的战略思维,领会国家政策导向、凸现显专业技术优势、寻求多方合作机遇、实现创新共享发展。坚持把教学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立足专业实际,培养急需性人才,转移过剩性人才、消化饱和性人才、挖掘潜能性人才。“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决定了未来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将成为各行各业的载体和工具,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是推动互联网转化为各行各业成为载体和工具的人才支撑。针对人才市场需求,指导大学生就业方向。把教育形式以学历教育为主转移到以能力教育为主上来。紧密结合“互联网+”的思维,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人才的需求,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人才就业和创业的形势,积极探索工“互联网+教学”,实现教学领域适应信息革命的发展,推动教学转型发展。 二、打牢专业基础,形成人才发展的基本支撑。 把好教学中的教与学两个环节,在重教与重学上同时一功夫,教师在课前备好课,课堂讲好课,在课堂上要把知识点讲全、讲清、讲透、讲深。要做好课前预告、课中辅导、

创新教育思想

专题六创新教育思想 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创新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创新教育思想的演进及事件 三、关于创新教育的含义 四、关于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 五、创新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六、国外创新教育面面观 七、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时代背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1.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 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Economy Based-Knowledge)。 2.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创新 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中将知识的诸多形态归纳为四种类型:“Know 4W”。 ●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记载事实和数据; ●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记载自然与社会原理与规律方面的知识; ●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记载工作的技巧和经验; ●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谁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信息。 3.未来教育的新使命 ●知识经济的特征,决定了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掌握和应 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是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也决定了投资于人,培养和开发人的创新能力及掌握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的实现紧迫性和客观必然性。 (二)国内背景 (1)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 (2)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和功能

二、创新教育思想的演进及事件 (一)创新概念的提出与经济学家的观点 1. “创新”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胤淑仪》中就提到过,是创立或创造新东西的意思。 2. 经济学上的创新:创新的英文是Innovations,是由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1912)提出的用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一个重要概念。 ●技术创新的代表人物爱德温.曼斯非尔德、莫尔顿.卡曼等人把技术创新分为三类:一 是节约劳动的技术创新;二是节约资本的技术创新;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性的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的代表人物兰斯.道维斯和道格拉斯.诺尔斯认为,所谓的制度创新,就是指 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 (二)20世纪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 ●1920年,德国心理学家维特海默《创造性思维》一书中,分析了儿童、成人和一 些名人的创造性思维后,创造力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30年代,人格心理兴起,特别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德和奥尔波特把“自我”概念引入 心理学后,有关人性中创造力的研究就更加引人注意了。 ●50年代开始,创造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60年代,芝加哥大学才对创造力做了系统的对比研究。 ●80年代末90年代初,许多研究创造力的专家学者,又提出了一些关于创造力的新 认识、新理论。 ●创造心理学中关于创造力的两种倾向:一是不把创造力看作一种能力,认为它是一 种或多种心理过程,从而创造出新颖而有价值的产物;另一种观点认为,它不是一种过程,而是一种产物。 (三)我国创新教育思潮的兴起 在我国,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思潮是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布以后形成的。 三、关于创新教育的含义 ●目前,创新教育定义不下百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把创新教育定义为,以培 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另一类则把创新教育定义为,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 ●创新教育的内涵是指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和教育。 四、关于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 ●一是目的不同。创造教育主要指培养有专特长的学生,能够发明创造出具体的东西; 而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创新意识。 ●二是内容不同。创造教育着力于创造技能的教育和训练;而创新教育是着力于提高 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加强创新人格的教育。 ●三是任务不同。创造教育是立足培养少数尖子学生和有专特长学生,使这部分学生 有创造能力、创造成果;而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