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魔术师_德国平面设计大师格特_冯德利希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μ4

μ4

版式设计中应该能体现视觉的空间
感,而不应仅仅是二维效果的体现,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作品的生命力
b 通过黑,白,灰的关系展示空间
图例
黑色给人往后退的效果, 往往被用作背景。 白色给人往前的感觉, 往往被用在要突出的元 素上。
灰色则象中间层,处于 黑白对比之间。
(四)造型要素
4、版式中的空间构成 版式设计中应该能体现视觉的空间 感,而不应仅仅是二维效果的体现,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作品的生命力 c 通过位置关系展示空间
2、简明易懂
由于平面类的设计只能在有限的空 间里与读者交流,这就要求版面单 纯,简洁,通过对信息的浓缩处理, 精炼表达内容,形成新颖的构思。
图例
画面选择了产 品的图片,产 品名称等几样 必须的元素,
其余的适当省 略了。使版面 的信息得到精 确的提炼。
(三)编排的原则
3、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只讲内容,没有美感的编排呆板、 空洞,脱离内容只讲形式则更糟 糕。
版式设计
第一单元
(一)


版面编排设计是一个很广泛的概 念,它被广泛应用到各个相关的设计 领域,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侧重点, 例如海报招贴设计,它的版式侧重于 图形元素,而报纸杂志则侧重于文字 编排元素,另外,还有产品包装设计, 则是图形,文字,色块相结合的结果。 所以我们定义版面编排设计;
第一单元
版式设计不可能有绝对和机械 的构成方式,我们只有通过不 断尝试和练习,并从中积累经 验,才能得到理想的作品。
(二)版式设计的要求
4、电脑技术的运用,也是编排设
计发展的重要趋势。
图例
图中为我专业一 学生作品,作品 编排运用了计算 机技术,刻意营 造中国绘画中的 干笔触效果,收 到非常好的视觉 效果。

平面海报优秀作品分析

平面海报优秀作品分析

• 2.各类视觉印象海报赏 析:
麦当劳外卖的广告——直观生动。 这是麦当劳叔叔经典坐姿,对脚的 特写——鞋 底沾了泥土表示曾去送外卖。 创意简单明快而且富于幽默感,无需文字解 释就能完整的传达其含义,麦当劳对顾客的 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戒烟宣传海报。 海报中央鲜艳红唇上被烟烧出的焦黑的洞触目惊心,给观者很强的视觉 冲击,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用强烈的对比色彩和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吸烟的危 害,指向性明确,对吸烟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控诉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警告。
平面海报
优秀作品
赏析
德国当代国际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教授 曾经这样说:
"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 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
• 1.福田繁雄海报作品分析: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 部进行元素的置换。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 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 成。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 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 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 这是一张贝多芬音乐 会的招贴海报,整张 招贴采用了并没有采 用艳丽的色彩,这与 贝多芬音乐的特色息 息相关。 • 招贴的图形不规则像 一组即将运动的齿轮, 蕴含着不断涌动着的 巨大力量来诠释贝多 芬的音乐,恰到好处。 • 招贴的图形部分又像 一个音乐厅的俯视图, 将贝多芬的名字和音 乐会的必要信息置入 了舞台的中央,一个 杰出指挥家和交响乐 队仿佛跃然画面。画 面的留白也很到位, 给人留下了想象空间。 • 整张招贴给我的感觉 像是平静下的暗涌, 貌似平静却又富于动 感。

标志案例分析

标志案例分析

1、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靳埭强公司的经营方针渐渐进入更多元化和现代化;设计风格由较表面的中国化,演进为在现代的造型里蕴藏中国文化精神。

新商标的意象是中国的吉祥图案之一,叫做“方胜”。

它是以两个方菱形相互扣叠,八角附有圆珠饰,结构非常完美的图纹。

方形互叠象征设计师与客户的密切合作关系。

八个圆点表现公司多元化经营策略。

简洁而理性的造型,正适合设计公司的形象。

2、中国银行/中银集团靳埭强八十年代之始,中国银行与十二家中资银行合设电脑中枢,将辖下一百多家支行组成电脑化服务的网络,向公众提供非常方便的现代化提存服务。

在这联营的基础上,他们组成了中银集团。

中银的形象是以“中”字代表中国,以古钱币代表银行业,中线象征联系,外圆象征全球发展。

这个商标以简洁而富时代感的形象正好表达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及服务品质的提高,亦具有长远稳健的经营作风。

它可称得上是个真实的形象;亦能与份属相成而出类拔萃;现今看来也可以肯定,它应是个恒久的形象。

3、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石汉瑞这是一所国际业务性质的银行,商标设计是非言语传递的简练几何形,从“时间沙漏”形的行旗图案取得设计灵感。

4、牛奶公司石汉瑞这是一所食品制造上和销售商机构。

商标字体设计简单清晰,箱头字(stencilled form)形应用起来方便又经济。

除商标字体设计外,设计者亦有一组粗细渐变的平行线,作为辅助图案。

应用项目以运输工具类别较多。

设计手册运用了一些实物彩图,增强了解实际问题的效果;也正好说明了设计手册应是试用后的实况记录,而不是虚构的幻象。

5、裕景地产有限公司靳埭强这是一所发展商业及住宅房地产的企业。

商标设计以E字母设计成震卦(有利于土地事业),而字母图案中的白空间,亦可看到“土”字,表现了企业的本质。

6、猛龙牛仔裤靳埭强这是一个牛仔裤的品牌,产品行销国际,在美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大陆都广受欢迎。

原本的商标和标准字体是典型美国西部牛仔风格,不适合现代牛仔裤市场。

要配合便服时装和女性顾客的市场拓展策略,品牌形象需要一个中性的现代格调,商标设计以有个性的标准字为主,配上的V字图形是源自已经注册的牛仔裤后口袋车线式样。

优秀字体设计作品及介绍

优秀字体设计作品及介绍

优秀字体设计作品及介绍字体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和信息传递的工具。

优秀的字体设计作品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还能够传达出设计师的情感和思想。

本文将介绍一些优秀的字体设计作品,并对其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作品一:手写体字手写体字是一种非常具有个性和艺术性的字体设计形式,它通常由设计师或普通人在纸上手写而成。

这种字体设计形式具有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设计师的情感和思想。

代表作品: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海报字体设计特点分析:该字体设计采用了非常具有个性的手写体形式,通过运用不同的笔触和颜色,表现出了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设计师还巧妙地运用了字体的形态和结构,使得整个字体设计既具有艺术性又符合文字的可读性。

二、作品二:现代几何字现代几何字是一种非常简洁、现代、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字体设计形式。

这种字体设计形式通常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如矩形、圆形、三角形等)来构成字形,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美感。

代表作品:苹果公司标志字体设计特点分析:该字体设计采用了非常简洁的几何形状构成字形,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粗细,表现出了一种非常强烈的现代感和科技感。

同时,设计师还巧妙地运用了字体的形态和结构,使得整个字体设计既具有视觉美感又符合文字的可读性。

三、作品三:传统书法字传统书法字是一种非常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字体设计形式,它通常采用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形式来构成字形,具有非常强烈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

代表作品: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字体设计特点分析:该字体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书法形式,通过运用不同的笔触和墨色,表现出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

同时,设计师还巧妙地运用了字体的形态和结构,使得整个字体设计既具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又符合现代设计的审美需求。

四、总结以上三种字体设计形式各具特色,分别代表了不同风格和特点的字体设计。

手写体字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现代几何字具有简洁、现代、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而传统书法字则具有非常强烈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

德的各种字体写法

德的各种字体写法

德的各种字体写法
德的各种字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 德国字体(Deutsche Schrift):这是德语语言地区最常用的字体,也是德国的官方字体。

它特点是字母间距较小,字形清晰,笔画直线简洁。

2. 耐克体(DIN字体):这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德国公共交通领域的字体。

它的特点是字母间距相对较大,字形均匀,笔画直线简洁,视觉效果明显。

在设计和排版领域非常受欢迎。

3. 康伯斯体(Kabel字体):这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标志和商标设计的字体。

它的特点是字母笔画流畅,字形简洁,视觉效果优雅。

4. 弗兰克林体(Fraktur字体):这是一种传统的德语黑体字体,常用于德国历史悠久的文学作品和古籍中。

它的特点是字母笔画线条交错,形状复杂,给人古朴庄重的感觉。

5. 高斯林体(Gotham字体):这是一种比较现代的字体,被广泛用于德国的广告和品牌设计中。

它的特点是字母笔画直线简洁,线条粗细均匀,视觉效果干净利落。

这些是德语地区常见的字体写法,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要来选择使用。

优秀字体设计案例及解析

优秀字体设计案例及解析

优秀字体设计案例及解析
字体设计在印刷、广告、品牌以及数字媒体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各种
不同的字体设计样式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风格,为品牌或作品赋予独特的身份感。

在以下,我将分享两个优秀的字体设计案例,同时对它们进行解析。

案例一: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Neue 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计领域的无衬线字体。

它的设计简洁、清晰,并具有高度的可读性。

Helvetica Neue 的字母形状均匀平衡,轮廓线条
圆润,使得文字在不同的大小和背景下都能保持清晰锐利。

这种字体设计具有时尚简约的特点,适用于多种设计风格,从品牌标志到海报设计都能有出色的表现。

案例二:Bodoni
Bodoni 是一种衬线字体,以其精致的笔画和高度的对比而闻名。

它的字母形状优美而高雅,线条细腻,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感。

Bodoni 的设计风格凸显了古典
与现代的结合,使得它在大型标题、书籍封面以及高端品牌设计中都能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优雅和奢华。

通过这两个案例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字体设计对于传达品牌或设计作品的特
定风格和情感非常重要。

无论是简约现代还是古典雅致,都需要选择合适的字体来体现。

在字体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到文字的可读性和视觉吸引力,并与整体设计风格相协调。

字体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可以为品牌、设计作品或文本增添独特的
魅力。

选择合适的字体,可以为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和美感享受。

随着技术的发展,字体设计领域也在不断创新,我们可以期待更多令人惊艳的字体设计案例的出现。

Helvetica字体设计风格

Helvetica字体设计风格

Helvetica字体设计风格-字体中国缩小放大Helvetica是由米耶丁格和爱德华德·霍夫曼(Eduard Hoffmann)在瑞士哈斯铸造所(Haas’sche Schriftgießerei)所制做。

作为排版铅字制作的。

当时人们熟悉的是「国际字体风格」(也称为「瑞士风格」),比如Josef Muller-Brockmann在1896年推广Akzidenz Grotesk这类在50多年前制作的无衬线字体,并由德国铸造所Berthold持续进行市场推广。

因此哈斯希望能设计一套新的无衬线字体能够与Akzidenz Grotesk在瑞士市场上竞争。

最初的名称是「Neue Haas Grotesk」,意为「哈斯的新无衬线铅字」,后来哈斯的德国母公司斯滕佩尔(Stempel)在1960年曾考虑将名字改为Helvetia(源自拉丁文的“瑞士”一词),不过最终改为Helvetica,在拉丁文中意味"瑞士的",以使其更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

现在,Helvetica由Linotype公司所拥有,Stempel是它的子公司。

纪录片电影导演盖瑞·胡斯崔特(Gary Hustwit)制作了一部关于Helvetica的同名纪录片。

[1][2]该片在2007年上映,纪念字体开发50周年。

特点Helvetica被视作现代主义在字体设计界的典型代表。

按照现代主义的观点,字体应该“像一个透明的容器一样”,使得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专注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而不会关注文字本身所使用的字体。

由于这种特点的存在,使得Helvetica适合用于表达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在平面设计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用途Helvetica被广泛用于全世界使用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的国家。

同样的风格也被移植到希腊字母、希伯来字母和汉字。

加拿大政府的联邦认证制度(corporate identity program)也使用了这个字体及其各种版本。

平面设计大师霍尔格马蒂斯作品赏析PPT课件

平面设计大师霍尔格马蒂斯作品赏析PPT课件
• 1984年 东京IAGDA海报设计展第一名 • 1984-1987年 德国汉堡设计专科学校兼职教授权
威性设计团体 —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AGI)纽 约海报协会会员
第12页/共19页
• 1985 丹麦美术工艺美术馆100年纪念会个展
• 1986 巴黎的德国文化中心个展
• 1994年 被聘为德国柏林艺术大学( HDK )视觉 传达系教授,多次担任巴黎艺术设计学术考试委员 会评委多次担任华沙,大阪,墨西哥,拉赫地,克 罗拉多,富山等国际主要招贴画双年展和海报设计
第10页/共19页
第11页/共19页
• 1966年始,作为一名自由的平面设计师活跃在德 国汉堡,至今已分别在华沙、纽约、华盛顿、布尔 诺、阿姆斯特丹、柏林、巴黎、马赛、东京、科罗 拉多、富山和巴勒摩等世界各地举办作品展,他还 十数次获得国际重要海报三年展和双年展的金奖, 其作品被众多国际大型美术馆收藏,他在设计艺术 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受到世界同行的高度评价。 1980 华沙国际海报金奖
第13页/共19页
• 马蒂斯曾说过:“一幅好的广告,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而不是仅靠文字来注解说 明。”
第14页/共19页
第15页/共19页
第16页/共19页
• 院戏剧海报和音乐海报是马蒂亚斯的主要工作领域。他用海报作品向人们展示图 形、词语、音乐、戏剧的协调一致。他的作品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他知道如何 组织图形中的元素,从而产生丰富的内容和视觉张力。他所用的各种图形元素, 就仿佛是舞台上各种戏剧元素的变化,舞台元素的多样性造就了戏剧的各种形式, 而马蒂亚斯对各种图形元素的使用,精确地诠释了戏剧丰富多彩这一特性。他以 这种独特方式设计的系列海报取得了巨大成功 。
霍尔格·马蒂斯(Holger Matthies,1940~)出生于德国汉 堡,是当代极为重要的海报设计大师。他1961~1966年 (21~26岁)就读于德国汉堡艺术造型大学(HFBK),毕业 后成为一个自由的独立设计师活跃在汉堡,他所取得的成绩 受到世界同行的高度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体魔术师
德国平面设计大师格特 冯德利希作品赏析
毛璞
(新乡学院艺术设计系,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格特 冯德利希是德国为数不多的多年潜心研究字体美学的平面艺术家,他的作品几乎全部由文字元素组成,这与他早年从事字体设计以及长期研究字体与版式的视觉语言分不开。

他善于发现字母形式美的感染力,强调大与小、细与粗的强烈对比,在字母与版式的组合上寻找游戏般的快乐,他的作品充满力量,主题明确,构图严谨,成为我们今天学习的典范。

关键词:格特 冯德利希;海报设计;字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J2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3325(2009)03 0117 02
作者简介:毛璞(1978 ),男,河南沈丘人,德国平面设计硕士,新乡学院教师。

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一、大师的生平
1933年格特 冯德利希出生在德国东部的第二大城市 莱比锡。

莱比锡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早在公元14世纪就因为古登堡发明的印刷机,而逐步成为整个欧洲印刷业的中心。

格特 冯德利希在15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当地的一家印刷厂当学徒,学习排版。

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顺利地通过了学徒期满考试。

这一经历也为他以后的设计风格奠定了基础。

成为排版工人的他一边工作一边上夜校,他的理想是报考!莱比锡平面设计和书籍艺术大学∀,这是一所历史非常悠久的设计学院,早在1947年以前就以书籍艺术在全世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经过两年的努力,1953年冯德利希考入了这所书籍艺术和平面设计界的高级学府。

他在大学主修字体和书籍设计。

五年的大学生活中,格特 冯德利希努力钻研自己的专业,为他以后的辉煌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他以出众的成绩毕业。

在他的毕业创作中有一部分是一套新的印刷字体设计方案,后来被命名为!Antiqua58∀,就是这套字体为他赢得了国际大赛一等奖。

毕业后的冯德利希在埃尔富特以艺术指导的身份开始了他的社会实践。

后来成为自由职业者的他在莱比锡为各种各样的出版社工作。

在这期间他还设计了一些印刷字体,其中他为蒂博阿特铸字厂设计的一套具有中性风格的等线体字!Maxima∀又一次在国际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1971年,38岁的冯德利希回到了他的母校担任讲师。

对于他的出色表现,他的老师 阿尔贝特 卡伯尔教授给予了他这样的评价:他在教学上的巨大成就,就是能够把他在艺术和技术方面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的同事和他的学生们。

1979年冯德利希被提升为教授,担任书籍设计和平面设计系的主任。

此后他不单单在莱比锡发展他的设计事业,他积极与外界进行接触,并组织各种展览,使他的设计活动逐步国际化。

20多年里,冯德利希在世界上的各种设计大赛中获得了无数的奖项,这也确立了他在世界设计领域中大师的地位。

二、格特 冯德利希的海报艺术
海报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

海报的成本比较低,更换的周期也比较短,同样的情况下海报有更好的宣传效果,所以直到今天,海报还是欧洲重要的宣传手段。

在冯德利希的海报中,文化类海报以及自己命题的政治类海报占据了重要地位。

冯德利希在设计1959年!莱比锡国际书展∀的海报(图1)时,就成功地设计了一个与标题字完美结合的小标志。

他变换书写工具的方向,画出一个上端绘有赫尔曼符号的印刷行会标志,中心部分是翻开的书籍图形。

图中他使用的文艺复兴早期的字体,与标志的线条粗细非常接近,这样使得标志整体给人极其完美的印象,并很好地表现出了书籍艺术的传统。

这一令
117
第22卷第3期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9月Vol.22,No.3JOU RNAL OF X INX IA NG EDUCATION COLLEGE SEP,2009
收稿日期:2009 05 16
人印象深刻的设计与展会组织者的意图完全吻合。

1965年!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采用了这个
标志,这也使他在国际设计界一炮打响。

冯德利希在他的海报设计中,经常把个别版面设计的元素绝对化,使它们在设计中呈现装饰化或者陌生化的效果。

他善于突出字母形式美的感染力,运用组合的方法,强调字体大小和粗细的对比,有选择地加入色彩,进而产生一种令人惊讶的效果。

冯德利希为1971年!莱比锡国际书展∀设计的海报(图2)中使用了四组重复的字母,并刻意将它们放大,使字母构成一幅令人意想不到的具有强烈装饰意味的图形。

他又巧妙地利用色彩的差别来强调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的主题。

而1985年冯德利希为!东德100佳海报展∀设计的海报(图3)。

画面简洁到只有一个巨大的花体P和一个红色的圆形邮戳,再就是几条斜放的文字。

平面设计中有一句名言:少就是多,看似空无一物,却给人一种很多东西蕴藏在里面的感觉。

首先,图中巨大的花体字母,让人为它的美感和韵律感而折服。

其次,红色的邮戳形成了颜色的对比,同时又点明了海报的主题。

再次,几条斜放的文字,让本来可能会沉闷的画面,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

整个海报充满了美学的魅力并具有暗喻的效果。

冯德利希的老师阿尔贝特 卡伯尔教授曾经说,冯德利希特别喜欢使用几乎被人遗忘的古老字体,这些字体在他的设计中出乎意料地产生了非常现代的感觉。

!第一届国际广告柱艺术双年展∀海报(图4)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1986年6月,在慕尼黑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广告柱艺术双年展∀,来自29个国家的艺术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广告柱,展览分布在慕尼黑的大街小巷。

当时,冯德利希作为唯一的东德海报设计家受到邀请。

他的方案是个充满魅力的字母广告柱,在海报中他使用了古老的印刷体和丰富的版面设计。

斯坦尼斯拉夫富有哲理的格言配上精妙的版面设计,让人看后激动不已。

冯德利希在海报的形式上采用点、线、面的版式设计语言。

点,在他的版式中可以理解为一个字母或是一个字母的某个局部;线,可以理解为一行文字;面,可以理解为版式中表现的一组文字、一块空白或是一个大的字母与文字的组合。

冯德利希充分考虑设计元素的形状、方向、大小、位置等诸多方面的变化,用字母、文字、点、线、面去设计版面,使版面呈现简洁、明快的特征。

这张海报还有一个奇妙的地方:人在观看的时候,不可能一下看到海报的全部,通过移动,人们会发现在任何角度看这张海报,它都是完整的,而且都有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美感,颇有观看苏州园林时的那种一步一景、景景不同的感受。

冯德利希不仅在文化类海报上有所建树,而且在政治类海报创作中也有不俗的表现。

冯德利希在自由命题的海报中常常反映社会热点问题。

1994年创作的反战海报#永不再要∃(图5)运用三个!NEVE R∀组成一个残缺的法国纳粹党徽,通过版面运动的导向把观者的视觉引向画面的中心,色彩纯度、明度、肌理等视觉元素的强调与对比,更加突出了海报主题。

冯德利希的海报设计,给人一种直观的感觉。

他的设计摒弃了一切不必要的因素。

他的海报设计基本上都是在和字母打交道,画面异常简单,却又充满韵味。

他把创作的要素限制在字体和版式设计这两方面,产生了令人惊讶的效果,那些与众不同的海报引人瞩目,并发人深思。

这种风格就是冯德利希的标志性风格,也成了那个时代的风尚。

参考文献:
[1]格特 冯德利希,著.从纤细到特粗:格特 冯德利希的版
面设计和平面设计[M].余秉楠,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责任编校王素&
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