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护理保健的特点是什么

合集下载

护资儿科知识点总结

护资儿科知识点总结

护资儿科知识点总结儿科护理是一个专门的护理领域,侧重于婴儿,幼儿和青少年的护理。

在儿科护理中,护士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他们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以下是一些儿科护理的重要知识点总结:1. 婴儿护理婴儿的护理是儿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士需要了解婴儿的生理特点,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发育特点。

此外,护士还需要学习婴儿的喂养技巧、尿布更换、宝宝按摩等护理技能。

2. 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另一个重要的儿科护理知识点。

护士需要了解儿童的身体发育、认知发育、社会情感发育和语言发育等方面的特点,以便及时发现和干预任何异常情况。

3. 儿童常见疾病儿童常见疾病是儿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护士需要了解儿童的常见疾病,如感冒、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等,以提供适时的护理和指导。

此外,护士还需要了解儿童的预防接种计划和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4. 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心理健康是儿科护理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护士需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以便及时发现和干预任何心理问题。

此外,护士还需要学习如何与儿童进行有效沟通,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照顾他们的心理健康。

5. 儿童营养儿童营养是儿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护士需要了解儿童的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以便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

此外,护士还需要学习如何帮助父母解决儿童的饮食问题,如挑食、厌食等。

6. 儿童急救儿童急救是儿科护理的关键内容之一。

护士需要学习儿童的常见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窒息、溺水、中毒等急救技能。

此外,护士还需要了解儿童的急救用品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7. 儿童家庭护理儿童家庭护理是儿科护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护士需要学习如何帮助父母解决儿童的日常护理问题,如洗澡、穿衣、睡眠等。

此外,护士还需要教育父母如何进行家庭急救和健康促进,以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护理领域,涉及多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护士需要学习儿科护理的各个知识点,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护士面试儿童的护理知识

护士面试儿童的护理知识

护士面试儿童的护理知识引言儿童护理是护士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护士在面试儿童的护理知识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儿童护理知识,以帮助护士在面试中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儿童身体特点儿童与成人相比,身体特点存在明显差异。

护士在面试中需要了解这些特点,并对其进行充分考虑。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儿童身体特点:1.儿童的骨骼和肌肉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容易受伤。

2.儿童的呼吸系统相对较小,对感染和刺激更为敏感。

3.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4.儿童的消化系统比成人脆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

5.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出现发热等症状。

儿童护理技巧在面试中,护士需要展示出对儿童护理的专业技巧。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儿童护理技巧:1.沟通技巧:儿童可能由于语言能力不足或情绪不稳定而难以表达自己的需求。

护士需要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亲切的态度与儿童进行有效的沟通。

2.安全护理:儿童的安全意识较低,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护士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儿童的安全,如保持环境整洁、避免尖锐物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等。

3.疼痛管理:儿童在面对疾病或治疗时可能经历疼痛。

护士需要了解儿童疼痛的表现和评估工具,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疼痛管理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支持等。

4.应对焦虑:儿童面对医疗环境或治疗过程可能感到焦虑。

护士需要通过温暖的陪伴、鼓励和游戏等方式减轻儿童的焦虑感。

5.家庭支持:儿童的治疗和康复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参与。

护士需要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必要的教育和指导,以促进儿童的康复。

儿童常见疾病与护理在面试中,护士需要对常见的儿童疾病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有一定的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疾病和护理要点:1.上呼吸道感染:如流感、感冒等。

护士需要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保持儿童的充足休息和充分营养。

2.儿童腹泻:护士需要观察和评估儿童的排便情况,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保持儿童的水电解平衡。

第一章 儿科护理与儿科特点

第一章  儿科护理与儿科特点
17
【执业资格第考一试章链接儿】科护理与儿科特点
4.我国儿科护理临床服务的对象是 A.从小儿出生到上学前 B.从小儿出生到青春期 D.从小儿出生后至14周岁 C.从精卵细胞结合至青春期结束 E.从妊娠28周至青少年时期
18
【执业资格第考一试章链接儿】科护理与儿科特点
5.关于儿科护理的特点,正确的是 A.健康史可靠 B.护理操作容易 C.护理项目繁多 D.心理护理简单 E.采集标本容易
一、儿科护理学的任务与范围 定义: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及其影响因素、儿童日常护理与保健、疾 病预防与护理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学科。
7
儿科护理第的一任章务儿科护理与儿科特点
为全体儿童 提供整体服务
减少 促进身 发病率 心健康
保障健康
提高生 命质量
预防疾病
疾病 预防
家庭社 区保健
儿童生 长发育
大家好
1
第一章 儿科护理与儿科特点 儿科
护理
全国中等医药卫生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2
儿科护理总论第一章 儿科护理与儿科特点
儿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科中主要任务 之一,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科护理的服务对象:所有儿童。 儿科护理工作的场所:从医院扩展到家庭、 社区与学校。 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目标:全方位地促进 全社会儿童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发生、提高 全社会儿童的生命质量。
康复临 床护理
8
儿科护理第的一范章围儿科护理与儿科特点
正常儿童 保健与健康
儿童疾病的 预防与护理
研究年龄范围
精卵细胞结合 至青春期结束
临床服务对象
小儿出生至 满14周岁
9
儿科护理的任第务一与章儿科儿护科士护理与儿科特点 儿科护士的角色

儿童保健儿科护理学

儿童保健儿科护理学
二)、常用免疫制剂 三)、计划免疫程序 四)、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五)、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
四、小儿计划免疫
一)、基本概念
1.计划免疫: 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情况制
定的免疫过程。预防接种是计划免疫的核心。 免疫方式有两种: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2.主动免疫: 是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获得主动免疫力,预防相应的传染病。
婴儿死亡率:在国际上是反映一个国家 或地区妇幼卫生和经济水平的指标。
1984年联合国大会确定以50‰的儿童死亡率为 第三世界到2000年达到的指标。
据WHO统计1980-1984年全世界婴儿死亡率为
80.8 ‰ 。
非洲 拉丁美洲 东亚 南亚 欧洲 日本 中国
(‰) 116.4 62.9 38.1 108.7 16.2 7.4 41
2.异常反应
(2)晕针 ① 出现时间:接种时或几分钟内
② 表现:
③ 处理:平卧,头稍低,保持安静,饮少量热开水或糖水。数分钟后不恢复正常者,可针刺人中穴,也可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
五)、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
2.异常反应
(3)过敏性皮疹 ① 类型:荨麻疹最为多见
② 出现时间:接种后几小时至几天内 ③ 处理:服抗组胺药物后可痊愈
小儿计划免疫
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儿童保健学的范围和任务
(一)儿童保健学的范围 是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期生长 发育,营养保健,疾病防治,健康管理和生命统
计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实质上属于预防医学范畴
(二)儿童保健学的任务
1.促进小儿身心健康成长
2.防治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减少发病率 3. 降低小儿死亡率
四)教育

孩子保健护理知识点总结

孩子保健护理知识点总结

孩子保健护理知识点总结一、营养保健1. 合理膳食:孩子的营养需求不同于成人,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长发育状态,合理安排膳食,保证孩子吸收足够的营养。

2. 多样化饮食:孩子的口味偏好可能会一直在变化,因此家长们需要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选择,以确保孩子能够获得全面的营养。

3. 注意饮水:孩子的体液含量较高,因此饮水对于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饮水情况,鼓励他们多喝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

4. 防止零食过多:零食中的油脂、糖分和添加剂对孩子的健康有害。

家长应该控制孩子的零食摄入量,尽量选择健康的零食替代。

5.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孩子的骨骼和免疫系统正在不断发育,所以维生素D、钙、铁、锌等营养素对于他们的健康非常重要。

家长应该多给孩子提供含有这些营养素的食物,或者通过补充剂进行补充。

二、日常卫生1. 定期洗澡:孩子的皮肤娇嫩敏感,因此需要经常洗澡来保持清洁。

家长应该选择适合孩子皮肤的洗浴用品,并且保持洗澡的频率和时间适中。

2. 保持口腔卫生:孩子的牙齿会在不断生长和换牙的过程中,家长们需要教导孩子如何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保持口腔清洁。

3. 剪指甲:孩子的指甲生长较快,家长要定期为他们剪指甲,避免指甲过长引起伤害或细菌感染。

4. 常换衣物和床上用品:孩子容易出汗,家长需要保持孩子的衣物和床上用品的清洁,并且经常更换,以防止细菌滋生。

5. 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勤换内衣、勤换袜子等卫生习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疾病预防1. 预防传染病: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因此易受感染。

家长们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个人卫生以及避免与患有传染病的人接触,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对于预防多种儿童疾病至关重要,家长需要根据医生建议及时为孩子接种各类疫苗,保护孩子的健康。

3. 避免过度用药: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不宜过度使用药物。

医院护理中的儿童护理技巧

医院护理中的儿童护理技巧

医院护理中的儿童护理技巧在医院护理中,对于儿童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是我们社会的未来。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同于成人,需要特殊的护理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医院护理中常用的儿童护理技巧。

首先,在对儿童进行护理时,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耐心。

儿童通常比成人更容易感到恐惧和焦虑,特别是在医院这样陌生的环境里。

护士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安慰和支持,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疑虑。

这样可以让儿童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有助于顺利完成治疗过程。

其次,护士需要具备与儿童交流的能力。

儿童往往不太懂得表达自己的痛苦和需求,因此护士需要通过观察他们的表情、言行和情绪来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

通过和儿童进行简单而友好的交流,护士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并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

另外,对于需要注射或输液的儿童,护士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和方法。

儿童的皮肤娇嫩,血管较细,注射和输液时需要特别小心谨慎。

护士应该选择适合儿童的注射器和针头,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此外,护士还可以在注射前使用麻醉贴等辅助工具,减轻儿童的疼痛感,提高治疗的顺利程度。

最后,在对儿童进行护理时,护士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消毒。

儿童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因此在进行任何护理操作前,护士需要做好手部消毒和穿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保护儿童的健康。

综上所述,在医院护理中,儿童的护理需要护士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

通过以上介绍的护理技巧,希望能帮助护士更好地照顾儿童患者,让他们能够顺利康复,健康成长。

希望今后在医院护理中能够更多地关注和重视儿童的护理工作,为他们带去更多温暖和关爱。

石大儿科护理学讲义03儿童保健

石大儿科护理学讲义03儿童保健

第三章儿童保健儿童保健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对其采取各种措施,不断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促使儿童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一、儿童保健的内容:必须根据国家或地方的具体情况,制订儿童保健的重点内容,一般而言,营养、教养和预防传染病及意外是最重要的。

第一节各年龄期保健围产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死亡率高。

最多的死亡原因是窒息缺氧、宫内生长障碍、早产、产伤和感染。

主要是通过孕妇的产前保健达到保护胎儿健康成长的目的;进行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产科实行母婴同室,早喂奶以促进乳母的乳汁分泌等。

新生儿期的保健:新生儿脱离母体后需要经历一系列重要的调整和复杂变化,才能适应新环境,维持其生存和健康发展。

由于新生儿各器官和组织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此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儿童期最高的。

第一年婴儿死亡中有2/3死于出生后28天内,尤以第一周最高.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新生儿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评价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和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建国40多年来,我国的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要继续降低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必须加强新生儿保健工作。

新生儿死亡原因中以先天畸形、早产、窒息、出血和感染等最常见,故新生儿期保健应与围生期护理紧密衔接,建立孕期和新生儿期家庭访视制度。

儿童保健护士应与产科护士紧密合作,掌握每一个孕妇的预产期。

在孕妇妊娠末期。

应至少做一次家庭访视,评估孕妇的健康状况,胎儿的发育和家庭生活环境等情况。

了解家庭成员构成,以及他们为即将出生的婴儿所做的思想与物质准备工作。

同时,评估家庭对小儿发育和育儿知识的了解程度,向孕妇进行关于新生儿喂养、护理和预防疾病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使新生儿在出生后就能获得适当的照顾。

新生儿自医院回家后,保健人员要及时进行家庭访视。

并建立新生儿健康管理卡和预防接种卡。

由于新生儿7天内死亡率最高,一般应在新生儿出院后24小时内访视,不得超过72小时。

儿科护理ppt课件

儿科护理ppt课件
疾病预防
教育家长如何预防儿童常见病,如感冒、腹泻、 肺炎等,以及传染病的家庭防护措施。
家庭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
日常护理技能
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儿童护理方法,如喂养、洗澡、换尿布、睡 眠等。
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家庭健康教育。
讲座与培训
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定期为家长举办健康讲座和护理技能培训。
家庭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
01 02 03 04
贫血
明确贫血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 指导患儿及家长合理搭配饮食, 预防贫血发生。
寄生虫病
加强个人卫生宣传教育,定期驱 虫治疗,预防寄生虫感染。
04
儿童心理发展与护理
Chapter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特点
01
婴儿期
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 心理冲突,需要家长 陪伴和照顾,建立安 全感。
症。
癫痫
避免诱发因素,按时服药,定期随 访,教会患儿及家长癫痫发作时的 急救措施。
智力障碍
根据患儿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划,加强语言、认知、社交等方面 的训练状况,制定合理的 饮食计划,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 治疗。
佝偻病
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加强户外 活动,多晒太阳,预防骨骼畸形 发生。
家长参与儿童护理的模式与实践
1 2
赋权式 鼓励家长自主决策,医护人员提供指导和建议, 增强家长的护理能力和信心。
实践 家长参与儿童护理的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
日常生活护理 家长负责儿童的日常生活起居,如饮食、睡眠、 卫生等。
家长参与儿童护理的模式与实践
疾病护理
在儿童生病时,家长积极参与护理工 作,如观察病情、喂药、物理降温等。
制定并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明确消毒方法和频次,加强监督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护理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护理评估难度大二、病情观察任务较重三、护理项目繁杂琐碎四、护理技术要求较高五、心理护理责任重大儿童保健具有自身的特点:孩子3-6岁为学龄前期。

体格发育速度又减慢,达到稳步增长,而智能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能作较复杂的动作,学会照顾自己,语言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

应根据这个时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点,从小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和劳动习惯,为入小学作好准备。

学龄前期小儿防病能力有所增强,但因接触面广,仍可发生传染病,易患急性肾炎、风湿病等;因喜模仿而又无经验,故意外事故较多。

应依据这些特点,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