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量计算表格(手算)
土建手算工程量表格

2.单价要根据市场行情和实际经验进行估算。
3.总价要根据单价和数量进行计算,确保准确性。
4.其他费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和调整。
5.最后,将所有项目的总价相加,得出总计。
希望这个示例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表格或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土建手算工程量表格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土建手算工程量表钢筋
10吨
4000元/吨
40000元
混凝土
50立方米
450元/立方米
22500元
模板
200平方米
80元/平方米
16000元
人工费
500工日
200元/工日
100000元
其他费用
-
-
5000元
总计
-
-
183000元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在填写表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手工计算大全

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
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
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
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
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
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算法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1:梁钢筋类型:在工程中有地梁、框架梁、连系梁、悬挑梁、圈梁、过梁等等。
梁的平法分类与编号梁的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L XX (XX)\(XXA)或(XXB) 屋面框架梁WKL XX (XX)\(XXA)或(XXB) 框支梁KZL XX (XX)\(XXA)或(XXB) 非框架梁L XX (XX)\(XXA)或(XXB) 悬挑梁XL XX井字梁JZL XX (XX)\(XXA)或(XXB) 框架梁识读:11G101—1 25页KL平面注写表示方式实例集中标注:KL2(2A) 300×650A8@100/200(2) 2B25G4A10 (—0.100)解释:KL2(2A)表示2号框架梁,2跨,且有一端悬挑。
300×650表示该梁为矩形,截面宽为300mm,高为650mm。
A8@100/200(2)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为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双肢箍,这里“/”表示箍筋加密区非加密区采用不同间距。
2B25,表示通长筋,G4A10 ,表示有4根直径为10mm的一级构造钢筋。
(—0.100)表明该梁顶面标高比其结构层标高低0.1m。
原位标注梁上部原位标注:2C25+2C22表示:梁支座上部纵筋同排设置,但有两种直径,其中2C25放在角部,为通长筋;2C22放在中部,为负筋。
“+”连接不同种钢筋直径。
6C25 4/2 表示:梁支座上部纵筋两排设置,上一排纵筋为4C25,下一排纵筋为2C25。
其中上一排纵筋中:两侧的两根钢筋为通长筋,中间的两根为负筋;下一排纵筋中2C25为负筋。
这里“/”表示钢筋分排。
4C25(第三个支座左侧)表示:梁支座上部纵筋同排设置。
其中两侧两根为通常筋,中间两根为负筋。
4C25(第三个支座右侧)表示:梁支座上部纵筋同排设置。
其中两侧两根为通常筋,中间两根为负筋。
梁下部原位标注:6C252/4表示:第一跨下部纵筋两排设置,上一排纵筋为2C25,下一排纵筋为4C25。
钢筋工程量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一、理论部分1、钢筋单位理论质量:是指钢筋每米长度的质量,单位是kg/m。
钢筋密度按7850kg/m³计算。
2、钢筋单位理论质量=(πd²/4)X7850X(1/1000000)=0.006165d²,其中d——钢筋的公称直径。
钢筋弯钩按弯起角度分为180°(旋转90°的“U”)、135°、90°三种。
见图1-103、钢筋锚固长度(LAe 、La )是指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
(如梁内钢筋伸入到柱内)见图1-12所示4、为了便于钢筋的运输、保管及施工操纵,钢筋是按一定长度(定尺长度)生产出厂的,如6m、8m、12m 等,所以在实际施工时必须进行连接。
钢筋的连接包含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搭接等方式。
5、绑扎搭接:是利用钢丝(扎丝)将两根钢筋绑扎在一起的接头方式,其用于纵向受拉的接头。
见图1-186、钢筋计算公式:钢筋质量=∑(钢筋长度X单位理论质量X构件数量),其中钢筋长度——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长度,根据施工图纸及相关尺度图集计算;单位理论质量——钢筋的单位理论质量;构件数量——按施工图纸计算。
7、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配筋,均为双向配筋,其注写规定如下:①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X向配筋以X打头注写,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见图2-8(a)中集中标注的14@200. Y:12@15: 当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打头注写。
见图2-8(b)中集中标注的14@200②当圆形独立基础采取双向正交配筋时,以x&y打头注写;当圆形独立基础采取放射状配筋时,以RS 打头,先注写径向受力钢筋(间距以径向排列钢筋的最外端度量),并在“/”后注写环向配筋。
见图2-9当独立基础底板的边长不小于2.5m时,钢筋长度按基础底板的边长缩短10%,即按边长的90%交错配置,最靠边的钢筋除外。
见图2-4所示。
8、条形基础钢筋标注:条形基础钢筋标注采取集中标注。
钢筋工程量 计算

LB1—指楼板1 H120—指板厚为120mm B—板底受力筋 其中:X方向为φ10@200 Y方向为φ8@200
④φ8@200
原位标注
①φ8@200水平段长度为1700 ②φ8@200水平段长度为1100 指到梁中心线的长度
三、楼 板钢筋的计算 1、板底钢筋计算
板底钢筋的长度计算
锚固长度 板内净尺寸 弯折长度
8、吊筋的计算
吊筋夹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 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sin45°(60°) +2*20d
三、框架梁钢筋计算—屋面框架梁
1、上部通长筋计算
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
≥
φ
φ
构造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一)
“平法”标注梁的识图
WKL6 (5)300× 750
Ф Ф Ф Ф Ф
梁平法标注的含义: 1、集中标注
WKL1(2) 300× 650 2 Ф20 Ф8@ 100/200 KL1两跨,其截面为300× 650,上部2根Ф20的通长 筋,箍筋为Ф8加密区间距 为100,非加密区为200
Ф Ф
Ф Ф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 锚固长度=hc-保护层+梁高-保护层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
≥ φ φ
构造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二)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 锚固长度=hc-保护层+1.7laE
2、下部钢筋的计算
同楼层框架梁下部钢筋计算
3、支座负筋的计算
端支座: 第一排长度=支座锚固+边跨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支座锚固+边跨净跨长/4 中间支座: 第一排长度=2*相邻两跨较大跨的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2*相邻两跨较大跨的净跨长/4
钢筋重量的计算方法

钢筋重量的计算方法直径(mm)*直径(mm)*0.00617*钢筋长度(m)=钢筋重量(kg)W=(1/4)0.78πD^2 D为钢筋直径厘米结果是公斤/米钢筋重量(kg/m)计算公式:W= 0.006165 ×d×dd = 直径mm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XM,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钢筋算量如何手算

梁1 首跨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2 中间跨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汇编(手算)

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 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 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 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0.54
19819.93
14218.07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调减原圈梁钢筋 WTL1
调减原圈梁钢筋 BL1 计算:
第 1 页,共 10 页(2014-1-23 11:08)
复核:
构件钢筋统计计算表
单位工程名称: 序号 构件名称 位置信息 构件数 量 12 12 -24 -24 2 2 2 -4 -4 20 20 20 -40 -40 12 12 12 -24 -24 24 24 24 验证 0.00 0.00 合计重量 121.24 93.58 22.16 -17.26 21.75 20.21 15.60 3.69 -2.88 79.57 117.47 85.24 36.94 -28.76 54.99 53.70 56.26 22.16 -12.76 150.60 196.08 147.75 2315.08 89.74 38.36 29.52 11.37 50.61 19.26 32.76 13.50 15.67 6.16 75.58 22.38 75.58 22.65 47.00 19.89 172.42 51.93 37.79 10.77 35.43 10.22 38.46 复核: 备注 钢筋规 单位钢 单根长 合计长度 格 筋根数 度 B 14 2 4.18 100.32 19 1.04 237.12 A8 4 -0.26 24.96 B 12 3 0.92 -66.24 A 6.5 2 3.44 13.78 B 16 B 14 2 4.18 16.72 19 1.04 39.52 A8 4 -0.26 4.16 B 12 3 0.92 -11.04 A 6.5 B 14 2 1.65 65.84 B 14 2 2.43 97.20 10 1.08 216.00 A8 4 -0.26 41.60 B 12 3 0.92 -110.40 A 6.5 B 14 2 1.90 45.50 2 2.52 60.48 B 12 11 1.08 142.56 A8 4 -0.26 24.96 B 12 3 0.68 -48.96 A 6.5 B 14 2 2.60 124.61 B 14 2 3.38 162.24 15 1.04 374.40 A8 3673.00 145.53 97.20 47.88 28.80 82.08 48.80 53.13 34.20 25.41 15.60 85.12 56.70 85.12 57.40 76.23 50.40 194.18 131.60 42.56 27.30 39.90 25.90 62.37
调减原圈梁钢筋 WBL1
两端 两端
调减原圈梁钢筋 XL1
两端 两端
调减原圈梁钢筋 XL2
两端 两端 120*400
调减原圈梁钢筋 XL3
两端 两端
2
基础 A轴B=1.1 分布钢筋 A轴B=0.8 分布钢筋 B轴B=0.8 分布钢筋 C轴B=1.1 分布钢筋 D轴B=1.1 分布钢筋 E轴B=1.4 分布钢筋 F轴B=1.4 分布钢筋 G轴B=1.1 分布钢筋 H轴B=1.4 分布钢筋 J轴B=1.4 分布钢筋 K轴B=1.4 分布钢筋 L轴B=1.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A A A A A A A A A A B A B A A A B A B A B A A 10 8 10 8 10 8 10 8 10 8 12 8 12 8 10 8 12 8 12 8 12 8 10 63 6 28 4 48 4 23 6 11 6 32 7 32 7 33 6 73 7 16 7 15 7 27 1.16 8.10 0.86 3.60 0.86 6.10 1.16 2.85 1.16 1.30 1.33 4.05 1.33 4.10 1.16 4.20 1.33 9.40 1.33 1.95 1.33 1.85 1.16
构件钢筋统计计算表
单位工程名称: 序号 构件名称 钢筋分规格汇总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合计 验证 现浇梁 XTL1 12 12 12 12 12 -12 -12 2 2 2 2 2 -2 -2 12 B B B A A B A B B B A A B A B 18 16 14 8 8 12 6.5 18 16 14 8 8 12 6.5 14 2 1 2 10 13 4 10 2 1 2 13 13 4 13 2 4.27 2.38 3.23 1.12 1.12 1.30 0.92 4.87 2.78 3.83 1.12 1.12 1.90 0.92 3.40 6.5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6 8 10 18 20 22 25 28 32 27617.48 7883.26 1638.43 912.84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9588.14 986.17 607.39 138.38 0.00 0.00 0.00 0.00 0.00 18896.50 21423.03 2544.7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2236.37 0.00 2040.84 102.36 28.50 77.40 134.40 174.72 -62.40 -110.40 19.46 5.55 15.30 29.12 29.12 -15.20 -23.92 81.50 7194.91 3111.00 1010.28 810.54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7392.84 1191.85 958.78 276.46 0.00 0.00 0.00 0.00 0.00 4194.68 8454.26 1569.13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46164.74 0.00 1786.08 204.50 44.99 93.54 53.04 68.95 -55.41 -28.76 38.88 8.76 18.49 11.49 11.49 -13.50 -6.23 98.50 11316.20 位置信息 验证 0.00 0.00 合计重量 备注 构件数 钢筋规 单位钢 单根长 合计长度 格 筋根数 量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