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曼格综合征

艾森曼格综合征
艾森曼格综合征

艾森曼格综合征

艾森曼格综合征是一组先天性心脏病发展的后果,症状是轻至中度青紫,于劳累后加重,逐渐出现杵状指。

艾森曼格综合征- 基本介绍

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e)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为先天性心脏病,而是一组先天性心脏病发展的后果.如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持续存在,可由原来的左向右分流,由于进行肺性动脉高压发展至器质性动脉阻塞性病变,出现右向左分流,从无青紫发展至有青紫时,即称之为Eisenmenger综合征.其他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也可有类似的情况.因此,本征也可称之为肺动脉高压性右向左分流综合征.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尚未普及时临床上本征较为多见,近年来已逐渐减少.

艾森曼格综合征- [病理解剖]

除原发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等原有畸形外,可见右心房、右心室均明显增大;肺动脉总干和主要分支扩大,而肺小动脉壁增厚,内腔狭小甚至闭塞.

艾森曼格综合征- [病理生理]

本征原有的左向右分流流量一般均较大,导致肺动脉压增高,开始为功能肺血管收缩,持续存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使右心室和右心房压力增高;肺动脉也逐渐就发生相对器质性狭窄或闭塞病变,使原来的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右向左分流而出现青紫,均有继发性相对性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此种情况多见于室间隔缺损者,发生时间多在20岁以后.

艾森曼格综合征- [临床表现]

轻至中度青紫,于劳累后加重,逐渐出现杵状指(趾),常伴有气急、乏力、头晕等症状,以后可出现右心衰竭的相关症状.

体征示心浊音界明显增大,心前区胸骨左缘3~4肋间有明显搏动,原有的左向右分流的杂音减弱或消失(动脉导管未闭的连续性杂音中,舒张期部分可消失)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分裂,以后可出现舒张期杂音,胸骨下段偏左部位可闻及收缩期反流性杂音.

艾森曼格综合征- [特殊检查]

心电图:右室肥大劳损、右房肥大.

X线检查:右室、右房增大,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均扩大,肺野轻度淤血或不淤血,血管纹理变细,左心情况因原发性畸形而定.

超声心动图:除原有畸形表现外,肺动脉扩张及相对性肺动脉瓣及三尖关闭不全支持本征诊断.

心导管检查:除可见原有畸形外,可确定双向分流或右向分流.导管检查对本综合征有一定危险,因已无手术指征,一般不行此项检查.

艾森曼格综合征-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上晚发青紫结合X线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鉴别诊断主要与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畸形鉴别,一般无亦无困难.

艾森曼格综合征- [治疗]

本征已无手术矫治可能,有条件者可行心肺联合移植.

艾森曼格综合征- [预后]

为先天性心脏病后期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预后不良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者:2010-5-13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艾森曼格综合征肺活检治疗 动脉导管(Ductus arteriosus)位于降主动脉及左肺动脉之间,在胎儿期是循环系统的一重要通路,多于出生后24至48小时内闭合,若数周后仍未闭合,即考虑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出生后,由于体循环压力大于肺循环压力,体循环的血液通过未闭的动脉导管流向肺循环即左向右分流,使得肺循环的血流量增多、压力增高。若不及时闭合动脉导管,增多的肺循环血量形成的剪切力将损害肺血管床,如肺小动脉痉挛、管壁增厚、内皮功能受损、收缩及舒张因子失衡等等,最终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肺阻力进行性上升、右心衰竭。当肺动脉压力达到或超过体循环压力时,即形成双向或逆向分流(右向左)的PDA,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e,ES)。 ES的临床分期如下:(1)双向分流期: Qp/Qs介于1.0至1.5之间,肺动脉压力和阻力均明显升高,此时患者肺总阻力基本在10 wood单位以上,已不适于外科和介入治疗,但通过药物治疗后仍可能具有外科或介入治疗的机会,是目前降低肺动脉压力药物治疗的主要对象;(2)右向左分流期即Eisenmenger期:Qp/Qs<1,肺总阻力显著升高,肺血管表现为不可逆病变,为手术禁忌证,降低肺动脉压力的药物能否延缓此部分患者的寿命甚至逆转肺血管病变,目前尚无明确证据。 PDA合并ES的治疗。如何判断PDA合并ES患者肺血管病变是否可逆,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尽管肺活检是金标准,但临床上很多患者不愿接受,且活检的肺组织不一定是病变的部位;另外国际上最新发表的研究表明循环内皮细胞的数量在不可逆肺动脉高压(pulmon 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组显著高于可逆性PAH组和对照组,循环内皮细胞的数量与年龄、循环祖细胞的数量没有关系。因此,循环内皮细胞的数量可能作为血管反应性的独立评价因子,作为内皮损伤的非侵入性生物标记物,作为先心病合并不可逆PAH的治疗策略的辅助参考指标,但我国目前还很少开展此项检查。临床上各中心多基于自身经验判断。 1一般治疗 保持生理平衡,预防并发症如感染性心内膜炎;避免妊娠、重体力劳动;避免不必要的心脏手术,如果是急诊手术,那么需要有先心病合并PAH诊治经验的医生和有经验的麻醉科医生协助;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吸氧,抗凝尚存争议。 2病因治疗 即治疗原发病,对可逆性肺血管病变的PDA患者,直接矫治心脏畸形是阻止肺血管病变发展的最重要手段,术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可显著降低,随访6个月左右,大多数患者的肺血管病变恢复正常。对于部分PDA合并ES但仍以左向右分流为主的患者,可采取介入试封堵或者手术方式逐步缩小左向右分流的干预策略。临床上我们常用以下试封堵指标来判断PDA合并PAH患者能否手术矫治:(1)肺动脉压下降或不升高;(2)主动脉压不降低;(3)症状、体征没有加重;(4)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需要指出的是试封堵有助于判断P DA合并PAH患者的肺血管病变是否可逆,但不符合试封堵并不能肯定肺血管病变不可逆。我们中心介入封堵过数例PDA合并ES(双向分流以左向右分流的患者),目前这些患者我们已随访了将近2年,患者一般状态良好。超声估测肺动脉压力已降至正常、六分钟步行距离接近正常人水平。对于肺血管阻力非常高,已经存在明显的右向左分流的患者来说,矫治心

艾森曼格综合征

艾森曼格综合征 艾森曼格综合征是一组先天性心脏病发展的后果,症状是轻至中度青紫,于劳累后加重,逐渐出现杵状指。 艾森曼格综合征- 基本介绍 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e)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为先天性心脏病,而是一组先天性心脏病发展的后果.如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持续存在,可由原来的左向右分流,由于进行肺性动脉高压发展至器质性动脉阻塞性病变,出现右向左分流,从无青紫发展至有青紫时,即称之为Eisenmenger综合征.其他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也可有类似的情况.因此,本征也可称之为肺动脉高压性右向左分流综合征.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尚未普及时临床上本征较为多见,近年来已逐渐减少. 艾森曼格综合征- [病理解剖] 除原发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等原有畸形外,可见右心房、右心室均明显增大;肺动脉总干和主要分支扩大,而肺小动脉壁增厚,内腔狭小甚至闭塞. 艾森曼格综合征- [病理生理] 本征原有的左向右分流流量一般均较大,导致肺动脉压增高,开始为功能肺血管收缩,持续存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使右心室和右心房压力增高;肺动脉也逐渐就发生相对器质性狭窄或闭塞病变,使原来的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右向左分流而出现青紫,均有继发性相对性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此种情况多见于室间隔缺损者,发生时间多在20岁以后. 艾森曼格综合征- [临床表现] 轻至中度青紫,于劳累后加重,逐渐出现杵状指(趾),常伴有气急、乏力、头晕等症状,以后可出现右心衰竭的相关症状. 体征示心浊音界明显增大,心前区胸骨左缘3~4肋间有明显搏动,原有的左向右分流的杂音减弱或消失(动脉导管未闭的连续性杂音中,舒张期部分可消失)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分裂,以后可出现舒张期杂音,胸骨下段偏左部位可闻及收缩期反流性杂音.

儿科学名词解释

1、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生后7足天,称为围生期或围产期。 2、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d内,称新生儿期。 3、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生后第1周内由于哺乳量不足、水分丧失及排出胎粪,体重可暂时性下降3%~9%,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4、计划免疫:是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通过有计划地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5、初乳:为孕后期与分娩4~5日以内的乳汁; 6、人工喂养: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而选用牛、羊乳,或其他兽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称为人工喂养。 7、正常足月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周~42周、体重>2500g、 8、Apgar评分:是一种简易的临床评价刚出生婴儿窒息程度的方法,内容包括心率、呼吸、对刺激反应、肌张力和皮肤颜色五项,每项0~2分,总共10分。 9、肥胖—换氧不良综合征:严重肥胖者由于脂肪的过度堆积限制了胸廓和膈肌运动,使肺通气量不足、呼吸浅快,故肺泡换气量减少,造成低氧血症、气急、紫绀、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称肥胖—换氧不良综合征10、持续胎儿循环:严重肺炎、酸中毒、低氧血症时,肺血管压力升高,当压力等于或超过体循环时,可致卵圆孔、动脉导管重新开放,出现右向左分流,称持续胎儿循环。11、中性温度:是指机体维持体温正常所需的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时的最低环境温度。12、胆红素的“肠肝循环”:成人肠道内的结合胆红素,被细菌还原成尿胆原及其氧化产物,大部分随粪便排除,小部分被结肠吸收后,由肾脏排泄和经门静脉至肝脏重新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再经胆道排泄,即胆红素的“肠肝循环”。13、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以慢性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伴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14、原发综合征:是小儿常见的结核类型。结核病变是由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巴管炎组成。X线可见典型的哑铃状“双极影”。15、原发型肺结核:是原发型结核病中最常见者,为结核菌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16、Koplik斑:在疹发前24~48h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散布在对着下臼齿的颊黏膜上,量少,但在1d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黏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具有早期诊断意义。18、生理性腹泻:多见于小于6个月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到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19、三凹征:上呼吸道梗阻或严重肺实变时,胸骨上、下,锁骨上窝及肋间隙软组织凹陷,称为“三凹征”。20、气道高反应AHR:是哮喘基本特征之一,指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如过敏原、理化因素等呈现高度敏感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气道炎症的严重性。21、哮喘持续(危重)状态:哮喘发作在合理应用常规缓解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难者,称为哮喘持续(危重)状态,表现为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征象。22、艾森曼格综合征:左向右分流型先心,当肺动脉压力显著增高时,则产生右向左分流而呈现青紫,即称为艾森曼格综合征。23、肺门“舞蹈”: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时,肺动脉段突出,肺野充血,肺门血管影增粗,X线透视下可见搏动强烈,似肺门跳动,这种现象称为肺门“舞蹈”。24、差异性发绀: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时,即产生右向左分流,造成下半身青紫,称差异性发绀。25、肾病复发:尿蛋白已转阴,停用激素4周以上,尿蛋白又≥150mg/d为复发。26、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多数有前驱感染史,临床以水肿、少尿、血尿及高血压为主要表现。27、肾上腺危象:肾病患儿由于长期应用较大剂量激素,致使其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受到外源性激素的反馈抑制,如有撤药过快、突然中断用药或发生应激情况而未及时加量等因素,处于抑制状态的肾上腺皮质一时不能分泌足够的糖、盐皮质激素,患儿可突然发生休克,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救治,易致死亡。28、选择性蛋白尿:微小病变型肾病时,细胞免疫功能紊乱,静电屏障作用受损,大量血浆清蛋白漏出,但大分子蛋白不能漏出,形成选择性蛋白尿。29、少尿和无尿:婴幼儿每日尿量小于200ml,学龄前儿童每日尿量小于300ml,学龄儿童每日尿量小于400ml为少尿。每日尿量小于30~50ml为无尿。30、非选择性蛋白尿:非微小病变型肾病时,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形成,激活补体及凝血机制,致使肾小球内出现非特异性炎症和凝血现象,损伤肾小球基底膜的分子屏障作用,重者基膜断裂,除中分子清蛋白滤过外,大分子清蛋白也滤过,形成非选择性蛋白尿。31、贫血:是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Hb值的低限6个月至6岁者为110g/L,6~14岁为120g/L,低于此值称为贫血。32、骨髓外造血:小儿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遇到各种感染性贫血或造血需要增加时,肝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肿大,同时出现脾和淋巴结的肿大,末梢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当感染及贫血矫正后可恢复正常。33、生理性贫血:小儿出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暂时性造血功能降低,网织红细胞减少,而且胎儿红细胞寿限较短,红细胞破坏较多,加之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1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34、血清总铁结合力: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转铁蛋白仅1/3与铁结合,此结合的铁称为血清铁,其余2/3仍具有与铁结合的能力,在体外加入一定量的铁可使其成为饱和状态,其所加的铁量即为未饱和铁结合力。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称为血清总铁结合力。 35、肾病综合征N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有以下四大特点:①大量蛋白尿;②低白蛋白血症;③高脂血症;④明显水肿。以上第①、②两项为必备条件。

外科下学期名词解释

1.桔皮样改变:乳腺癌晚期,淋巴液潴留,致乳房肿胀,使皮肤毛囊呈现小凹。 2.纵隔扑动:开放性气胸,呼气吸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出现周期性变化,使纵隔在吸气时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伤侧。 3.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先天发育异常而未能自愈的一组心脏病,其中以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法洛氏四联征常见。 4.艾森曼格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时,随着肺循环阻力的进行性增高,当肺动脉压力接近或超过主动脉压力时,呈现双向或右向左分流,病人可出现发绀,称为艾森曼格综合征,最终导致右心衰竭死亡。 5.法洛四联症:右室漏斗部或圆锥发育不全所致的一种具有特征性肺动脉狭窄和室间隔缺损的心脏畸形,主要包括四种解剖畸形: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 6.嵌顿性疝:疝囊颈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的弹性收缩,又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称为嵌顿性疝,又称箍闭性疝。 7.直疝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是腹直肌外侧边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此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因此易发生疝,腹股沟真疝在此由后向前突出,故称直疝三角。

8.腹股沟直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9.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并可进入阴囊。 10.股疝: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 11.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指以暂时的或简单的方式,不进一步增加过多损伤来控制腹部损伤,如出血和腹腔的污染等,使之不再进一步发展,从而有利于复苏和后期确定性手术的进行。 12.一点癌:早期胃癌时,癌灶小,仅在胃镜粘膜活检时诊断为癌,但切除后的胃标本虽经全粘膜取材未见癌组织,称为一点癌。 13.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的血流受阻、血液淤滞时,则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的增高。临床上表现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吐、腹水等。 14.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胆囊动脉、右动脉、副右肝管在此区穿过,是胆道手术极易误伤区。 15.Glisson 纤维鞘: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胆管的管道分布大体上相一致,且被其共同包裹 16.第二肝门:三条主要的肝静脉在肝后上方的静脉窝进入下

儿科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围生期: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1周的胎儿与新生儿 2.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一周内如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 3.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时期 5.中性温度:指机体代谢氧和能量消耗最低并能保持体温正常的最适环境温度 7.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黄疸,部分尚未结合胆红素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9.原发综合症:由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巴管炎组成 10.小儿腹泻: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加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 1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既出现腹泻,出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大便软为正常 12.三凹症:吸气时胸阔组织凹陷,上呼吸道梗阻至严重肺实变时,胸骨上下,锁骨上窝及肋间隙软组织凹陷 13.艾森曼格综合症:当右室收缩压超过左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离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紫绀 15.法洛四联症:右室流出道梗阻,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 16.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17.原发型肺结核:为结核杆菌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 18.原发综合征:为结核杆菌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之一,由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巴管炎组成。 20.4:3:2液:4份0.9%氯化钠,3份10%葡萄糖,2份1.87%乳酸钠(或1.4%碳酸氢钠)。 21.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地损失,血清钠为130~150mmol/L。 22.生长发育:生长指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 23.生理性体重下降:是指新生儿生后一周内因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

影像诊断名词解释精讲

一、名词解释 1.螺旋CT(SCT): 螺旋CT扫描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称为螺旋扫描。 2. CTA:是静脉内注射对比剂,当含对比剂的血流通过靶器官时,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三维重建该器官的血管图像。 3.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是指利用血液流动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无创造影技术。常用方法有时间飞跃、质子相位对比、黑血法。 4.MRS:磁共振波谱,是利用MR中的化学位移现象来确定分子组成及空间分布的一种检查方法,是一种无创性的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物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新技术。 5.MRCP:是磁共振胆胰管造影的简称,采用重T2WI水成像原理,无须注射对比剂,无创性地显示胆道和胰管的成像技术,用以诊断梗阻性黄疽的部位和病因。 6.PTC: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在透视引导下经体表直接穿刺肝内胆管,并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管系统。适应症: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扩张。 7.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透视下插入内镜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再通过内镜把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乳头,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胰管;适应症:胆道梗阻性疾病;胰腺疾病。 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像技术。 9.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 10.血管造影:是将水溶性碘对比剂注入血管内,使血管显影的X线检查方法。11. HRCT:高分辨CT,为薄层(1~2mm)扫描及高分辨力算法重建图像的检查技术 12.CR:以影像板(IP)代替X线胶片作为成像介质,IP上的影像信息需要经过读取、图像处理从而显示图像的检查技术。 13.T1: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14.T2:即横向弛豫时间常数,指横向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至37%所经历的时间,是衡量组织横向磁化衰减快慢的尺度。 15.MRI水成像:又称液体成像是采用长TE技术,获取突出水信号的重T2WI,合用脂肪抑制技术,使含水管道显影。 16.功能性MRI成像:是在病变尚未出现形态变化之前,利用功能变化来形成图像,以达到早期诊断为目的成像技术。包括弥散成像,灌注成像,皮层激发功能定位成像。

儿科学名词解释

儿科学名词解释 1.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内,称新生儿期。 2.生理性体重下降:指胎儿圣后1周内因奶量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 暂时性体重下降称为 3.三凹征:指吸气性呼吸困难时,出现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在吸气时间内凹陷 4.脱水:是指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由于水的摄人量不足和(或)损失量过多 所致,除失水外,还伴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5.口服补钠盐(ORS):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以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一种溶液,其 理论基础是基于小肠的Na离子葡萄糖偶联转运机制,即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膜上存在着Na-葡萄糖共同载体,此载体上有Na和葡萄糖两个结合位点,当Na和葡萄糖同时与结合位点相结合时即能转运,并显著增加钠和水的吸收。 6.新生儿: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的婴儿 7.早产儿:指胎龄≥28周<37周的新生儿 8.围生儿:包括围生期的胎儿及出生后7天的婴儿 9.小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婴儿 10.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至90百分位之间的 11.高危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12.正常足月儿:指胎龄≥37周并<42周,出生体重≥2500g并≤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 活产婴儿 13.原始反射:是新生儿出生时已具备的多种暂时性反射,包括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 反射,拥抱反射等,一般生后数月消失 14.中性温度:是指机体维持体温正常所需的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时的最适环境温度 15.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 过5-7mg/dl,即可出线肉眼可见的黄疸 16.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并发 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17.胎粪吸入征(MAS):是由胎儿在宫内或产时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而导致以呼吸道机 械性阻塞及化学性质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以生后出现呼吸窘迫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18.人工喂养:4-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完全采用配方奶粉 或其他兽乳,如牛乳羊乳鸟乳等喂养婴儿,称为 19.腓反射:以叩诊锤骤击膝下外侧腓骨小头上腓神经处,引起足向外侧收缩者即为阳性 20.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由于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 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上以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为特征 21.呼吸暂停:呼吸停止在20秒钟以上,伴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青紫 22.持续胎儿循环:严重肺炎,酸中毒、低氧血症时,肺血管压力升高,当压力等于/超过体 循环时,可致卵圆孔,动脉导管重新开放,出现右向左分流。称为 23.佛斯特征:又称面神经症,是以手指尖/叩诊锤骤击患儿颧弓与口角间的面颊部,引起眼 睑和口角抽动,为面神经征阳性 24.陶瑟征: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5min内该手出现 痉挛症状属陶瑟征阳性 25.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简称新生儿冷伤,系因寒冷或多种疾病所致以低体温和皮肤硬 肿为主要临床表现,重症可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26.染色体病:是由于先天性染色体结构畸变和(或)数目异常而引起的疾病。常造成机体多 发畸形,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和多系统的功能障碍,故又称为染色体畸变综合征

儿科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差异性紫绀: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少或停止,产生肺动脉血流逆向分流入主动脉,患儿呈现下半身青紫,左上肢有轻度青紫,右上肢正常 小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平均体重两个标准差的新生儿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又称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寒冷和(或)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重症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早产儿多见 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格检查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为1周左右 Roger病:即小型室缺,缺损直径小于5mm或缺损面积<0.5cm2/m2体表面积。缺损小,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量少,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 Pneumonia: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性中、细湿啰音。重症患者可累及循环、神经及消化等系统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及中毒性肠麻痹等 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的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 Downs Syndrome: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是人类最早被确定的染色体病,在活产婴儿中发生率约1:600~1:1000,母亲年龄越大,发生率愈高 生长迟缓: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数减1个标准差 免疫缺陷病:因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和免疫分子(可溶性因子白细胞介素、补体、免疫球蛋白和细胞膜表面分子)发生缺陷引起的机体抗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秋季腹泻:即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常见的病原 高危儿: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Koplik斑:即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早期具有特征性的体征,一般在出疹前1~2天出现。开始时见于下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为直径约0.5~1.0mm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常在1~2天内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于出疹后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 联合免疫缺陷病:该组疾病中T和B细胞均有明显缺陷,临床表现为婴儿期致死性感染,细胞免疫和抗体反应均缺陷;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尤以T细胞为著 髓外造血:在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 中性温度:机体代谢、氧及能量消耗最低并能维持体温正常的最适环境温度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临床上以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为特征,常伴有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 社区获得性肺炎:指无明显免疫抑制的患儿在院外或住院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无症状性急性肾炎:为亚临床病例,患儿仅有显微镜下血尿或仅有血C3降低而无其他临床表现 迁延性腹泻:腹泻病程达2周~2个月 环形红斑:环形或半环形边界明显的淡色红斑,大小不等,中心苍白,风湿热时出现在躯干和四肢近端,呈一过性,或时隐时现呈迁延性,可持续数周 马牙:在新生儿口腔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可见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颗粒或斑块,系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属正常,可自行消失,不宜挑刮

儿科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 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科学。 胎儿期:从精子和卵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出生称为胎儿期。 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至出生后28天止。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大于或等于1000克)至出生后7足天。 婴儿期:出生后到满一周岁之前。 幼儿期:一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 第二章:生长发育 头围:指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饶头一周的长度,与脑和颅骨的发育密切相关。 上臂围:指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比一周的长度。 骨龄:通过X线检查不同年龄小儿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并将其标准化。 性早熟: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10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 性发育延迟:女孩14岁以后,男孩16岁以后无第二性征出现。 第三章儿童保健 儿童保健:是研究小儿发育规律及其生长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小儿疾病,促进健康 的一门学科。 儿童计划免疫: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情况指定的免疫程序,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幼儿体中以确保获得可靠地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主动免疫:是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产生相应的免疫能力。 被动免疫: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受传染源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

免疫力。 基因病:遗传物质的改变仅涉及基因水平。 染色体病:指染色体数目,形态或结构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体细胞遗传病:是指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改变所致的疾病。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过程中酶缺陷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而得名,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的出疹性疾病,传染性极强,临床特征为皮肤和粘膜相继出现并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 流行性腮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于乙型脑炎病毒引起引起,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系统急性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由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临床以突发高热,嗜睡,反复惊厥,迅速发生休克和昏迷未特征。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 原发性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初次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原发性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菌侵犯脑膜所引起的炎症,常为血行播散所致的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 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 急性颅内压升高:简称颅内高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脑实质和或颅内液体量增加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急性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小儿时期的常见急症之一。是指累及呼吸中枢和或呼吸器 官的各种疾病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出现低血氧症,或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并存,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前提下,心肌收缩力下降使排心

艾森曼格综合症

艾森曼格综合症 艾森曼格征治疗现状 艾森曼格征是指由于肺血管阻力升高导致肺动脉压力上升,伴随双向或反向分流通过一个大的心内或心外的先天性心脏缺损。这是经由未被矫正的先天缺损体肺分流的结果。有几种先天性缺损伴随高风险的肺血管疾病,如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通道缺损.近三分之一的未行先心病矫治的病人,即指未做心脏手术或心脏移植或死于非心源性诱因,这些病人中的三分一死于肺血管疾病. 历史回顾1897年艾森曼格报道第一例后来被称为艾森曼格综合症的病例。这一例病人是一个有紫绀和体力活动受限的32岁男性。这一患者在一段时间的咯血后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并最终死亡。后来的尸检证实一个巨大的膜部室间隔这一缺损伴有主动脉骑跨。其它内科医生后来描述这一情形超过下整个世纪。在1947年,Bei ng等人观察了5例病人并追加描述了全身水平的肺动脉压力的概念及解剖学定义。自那时期起艾征被定义为一个巨大的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系统高压导致的反向心室内分流。 在1958年,Paul Wood描述这一复合征。通过一些不同类型病例包括心脏和大动脉的缺损,这些都导致肺动脉高压伴随肺血管阻力上升(>800dynes.s/cm5)。这一复合征于是被重命名为艾森曼格综合征。并被定义为系统水平的肺动脉高压。由于肺血管阻力上升伴随反响或双向分流,通过任何巨大的体肺分流例如一个病人伴随动脉导管未闭,也包含在这一定义内。这一新定义含有不可逆性或无法手术的这么一类有先天性心脏疾病的患者。 今天尽管我们对艾征的病理生理方面的理解和对此病的治疗已有了许多进步。但仍没有治疗措施能阻断此病的进展。一旦确诊为该病,除了进行肺脏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此病伴随很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自然病程: 艾征自然病程有一个很大的跨度,尽管总的来讲,其生存率对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大多数病人能生存到三到四个十年,而且尽管非常少但仍有报道个别病人生存到第七个十年。 当同时合并一个潜在的染色体畸形如21三体综合症,这种病人经常比没有染色体畸形的病例生存的时间短。在艾征作为一个主要的临床基本概念出现后,先天性心脏病的自然病史研究开始实施。第二次自然病史研究(1993)继1958~1969第一次疾病自然史研究(1993)支持艾征病人自其被诊断后仍有生存几个十年;及54%的病人(在98个未手术的室缺病人+艾征)的病人在艾征被诊断后仍存活20年。 Clarson等在以前的研究中也支持这一观点。他们认为10~19岁艾征病人在被诊断后5年存活率95%;年龄超过20岁者5年存活率为56%。 目前尽管唯一的治疗这种疾病措施是肺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在过去的10年间几项进步已能促使病人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伴随着活动能力的提高。 病理生理学:

儿科名词解释

胎儿期:从精子和卵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出生称为胎儿期。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大于或等于1000克)至出生后7足天。 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 高危儿(high risk neonate)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密切观察的新生儿。 正常足月儿是指胎龄满37~41周出生,体重在2500~4000g,无任何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 小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者,凡已足月而体重在2500g以下者为足月小样儿。 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初生数日内,因丢失水分较多及胎粪排出,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出生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体重。 混合喂养:因母乳不足或其他原因不能全部以母乳喂养,而部分用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称分补授法和代授法。 头围:指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饶头一周的长度,与脑和颅骨的发育密切相关。 上臂围:指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比一周的长度。 初乳:按WHO规定,产后最初4d内分泌的乳汁为初乳,质稠色黄,相对密度较高,含脂肪少,含蛋白质多,主要为免疫球蛋白. 蛋白质-能量营养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是指因缺乏能量和蛋白质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常伴有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指当维生素D缺乏、血钙下降而甲状旁腺代偿分泌亦不足时,则低血钙不能恢复,总血钙<1.75-1.88mmol/L时即可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手足搐搦、喉痉挛,甚至全身性惊厥。 高危儿: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 Apgar评分:是一种简易的临床评价高出生婴儿窒息程度方法,内容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对刺激反应、肌张力和皮肤颜色,每项0-2分,总共10分 先锋头:又称产瘤,是由于分娩使头皮循环受压血管通透性改变及淋巴回流受阻引起的皮下水肿,所以发生在头先露部位,出生时即可发现,肿块边界不清、不受骨缝限制、柔软、压之凹陷、无波动感,出生后2-3天即消失。 原始反射:是指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的反射,如觅食反射,吮吸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呼吸暂停:呼吸停止20秒钟以上,伴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青紫 中性温度:指机体代谢氧和能量消耗最低并能保持体温正常的最适环境温度 新生儿红斑:生后1~2天。在头部,躯干及四肢出现大小不同的多形性斑丘疹.1~2天自然消失。皮脂腺堆积在鼻尖,鼻翼,额面部形成小米粒,大小黄白色皮疹,新生儿粟粒疹。 遗尿症:正常小儿2-3岁起已能控制排尿,如5岁以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即为遗尿症。大多发生在夜间熟睡时,称为夜间遗尿症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发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在出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全身感染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mg/dI可出现肉眼可见黄疸,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是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母乳性黄疸: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2-3周达高峰,停母乳3天后胆红素下降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指新生儿娩出时吞下母血,于生后不久发生呕血与便血 马牙:在口腔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颗粒,是由上皮细胞堆积或黏

名词解释

骨髓外造血:常于婴幼儿期造血需求增加时出现,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及幼稚粒细胞,当病因去除后,贫血恢复,上述改变全部恢复正常。 生理性体重下降:常见于新生儿生后一周内,因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胎粪排出等,可出现体重暂时性下降(不超过正常体重的10%),至生后7~10天内恢复至出生时的体重。 生理性贫血:常出现于生后2~3个月时,由于1.生后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2.胎儿红细胞寿命短,易被破坏,3.生后发育迅速,血循环量迅速增加的原因导致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都较低,为生理现象,可自然度过。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生长发育良好,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步正常。 生理性黄疸:1.一般情况好,2.多于生后2~3天出现,3.消退时间:足月儿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可延迟到4周,4.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221umol/L(12.9mg/dl),早产儿<257umol/L(15mg/dl)。病理性黄疸:1.出现早(生后24h内),消退时间晚: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2.病程重(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221umol/L,早产儿>257umol/L),3.进展快(每日上升>85umol/L),4.直接胆红素>34umol/L,5.黄疸退而复现,具备以上一项者即为病理性黄疸。 bone age骨龄:指用X线检查测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数目、形态的变化,并将其标准化。 高渗性脱水:血钠浓度>150mmol/L时的脱水,失水大于失电解质,表现为细胞内脱水严重,临床特征:1.脱水症状相对较轻,2.高热、口渴明显、皮肤干燥,3.神经系统症状明显,4.见于高热、不显性失水多、医源性。 Eisenmenger syndrome 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正常症状下不出现青紫,当分流量增大导致肺动脉高压,使右心的压力超过左心,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紫绀,即为艾森曼格综合征。严重循环充血: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严重表现,由于水、钠潴留,血浆容量增加,循环负荷过重所致,出现气急、心率增快、肺部湿罗音,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吐粉红色泡沫痰、心脏扩大、奔马律、肝大、水肿加剧。 Basic planned immunization 基础计划免疫:指小儿1岁以内应该完成的免疫接种,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差异性青紫: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时,分流量大时导致肺动脉高压,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力时,肺动脉血流逆向分流入主动脉,由于动脉导管位于降主动脉住,故出现下半身青紫较上半身明显,即为差异性青紫。 硬脑膜下积液:是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1岁多见,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多见,其特征有:1.有效治疗3天体温不退或退而复升,2.病程中进行性颅压增高或意识障碍,惊厥等。头颅透光检查或CT辅助检查,硬膜下穿刺可确诊。 肾炎性肾病:是肾病综合症的一种型别,除了具备肾病综合症的“三高一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度浮肿)外,还具有高血压、血尿、氮质血症、补体降低的任何一种改变。此型多发生在学龄期,病理改变多为非微小病变型,多对激素治疗不敏感,预后较差。 单纯性肾病:是肾病综合症的一种型别,只具备典型的肾病综合症的“三高一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度浮肿),不具有高血压、血尿、氮质血症、补体降低的任何一种改变,此型多发生在学龄前期,病理改变多为微小病变型,多对激素治疗敏感,预后较好。 primary complex:即原发综合症,是小儿原发型肺结核的一种类型,包括: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巴管炎,胸部X片呈“哑铃状”或“双极影”,现在较少见。肾病综合症: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对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而出现

儿科名词解释

儿科名词解释 1.周生期:怀孕28周到出生以后的一周 2.新生儿期:从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生后足28天止,称新生儿期 幼儿期:1~3周岁;学龄前期:3周岁~入小学期(6~7周岁);学龄期:6~7周岁~青春期(12~14周岁) 3.婴儿期:从出生至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 4.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称为 青春期 5.生长:是指小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 6.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 7.足月儿:指胎龄满37周岁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8.早产儿: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 9.过期产儿:指胎龄超过42周的新生儿 10.高危产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11.胆红素脑病(核黄疸):血中胆红素≥3.42mmol/L,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 组织的病理性损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12.母乳性黄疸:指与母乳喂养的有关的特发性黄疸,临床主要特征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 久即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足月儿多见 13.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新生儿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 身性感染 1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症: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和骨样组织钙化障碍,产 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1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又称佝偻病性低钙惊厥,因维生素D缺乏而甲状腺又不 能代偿,因此血中钙离子降低,而出现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症状,如惊厥、手足肌肉抽搐式喉痉挛等,多见婴幼儿 16.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该病主要指鼻、鼻咽和 咽部的急性感染 17.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所致的肺部炎症,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 以婴幼儿多间 18.急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气管同时受累 19.原发综合征: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 20.咽结膜热: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病毒性结膜 炎,多见于4-9岁儿童和青少年,于夏、冬季节。(由3,7型腺病毒所致,常发生在春夏季,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多有咽痛、发热,眼部刺痛等,一例或两例滤泡性眼结膜炎) 21.喘憋性肺炎:又称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各种致病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 以喘息,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 22.轻型腹泻:多次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引起的,每日大便多在10次以下,呈黄绿色稀 糊状或蛋花汤样便,有酸臭味,量少 23.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每日大便10次以上,多者可达数十次,大便呈水样 式蛋花汤样,量多,有黏液 24.等渗性脱水:水、钠丢失比例相等,血清钠浓度基本正常 25.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的婴儿,外观虚胖,除大便次数增多外,不影响生长发育, 精神、食欲及体重增长良好

中公卫生临床资料库--艾森曼格综合征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6396334.html, 艾森曼格综合征--中公卫生临床资料库中公卫生人才网今天带大家一起学习《艾森曼格综合征》。 自1897年医生维克多艾森曼格报道世界第一例这类综合征患者距今已有近130年,该患者是一位32岁的年轻男性,诊断为充血性心衰,最后死于咯血,尸检发现室间隔膜部存在较大缺损。那么,到底何谓艾森曼格综合征呢?这种综合征是如何导致心衰死亡的呢?今天中公卫生人才网为大家做简单介绍。 艾森曼格综合征是在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的基础上,由于右心室前负荷逐渐增大,长期可导致肺动脉痉挛,右室流出道梗阻,进而压力上升,当右心内压力超过左心时,原本左向右的分流逆转形成右向左分流,这时,未经肺循环氧合的静脉血灌入左心,再直接泵入体循环中,使得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到静脉血水平,患者全身组织脏器供氧不足,出现水肿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同时,循环中大量非氧合血红蛋白引起患者出现青紫发绀。根据异常通道的大小不同,分流量也各不相同,患者表现轻重不一。轻者,活动耐力下降,长此以往出现心力衰竭等问题。重者,全身循环迅速衰竭而死亡。 艾森曼格综合征可见于各类中重度的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或者患儿,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对于这类患者,在艾森曼格综合征出现后除了原发疾病外,必须关注体循环的压力,也就是动脉血压,尤其是平均动脉压,只有维持高于肺循环压力的体循环压力才能减少甚至抑制分流的逆转,减轻缺氧紫绀的症状。 【多选题】艾森曼格综合证可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A.AECOPD B.房间隔缺损 C.室间隔缺损 D.炎症性肠病 【答案】BC。解析:艾森曼格综合征可见于各类中重度的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或者患儿,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由于长期的左向右分流,使得右心前负荷增高,右心代偿性增厚,右心压力增高,当超过左心后,原本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右向左分流,出现发绀、胸痛、活动耐力减退甚至猝死。 以上是关于艾森曼格综合征的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此类知识,欢迎关注中公卫生人才网! 中公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备考资料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