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观察日记
蚕宝宝观察日记范文(精选11篇)

蚕宝宝观察日记范文(精选11篇)蚕宝宝观察日记范文(精选11篇)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
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蚕宝宝观察日记范文(精选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蚕宝宝观察日记1今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买了八个蚕宝宝。
他们非常可爱。
我很高兴回到家,马上把蚕宝宝放进一个小盒子里。
我希望他们迅速成长。
5月14日星期一,阳光明媚今天,我买了一包桑叶,兴高采烈地把它们放在蚕宝宝的嘴边。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吃桑叶。
后来我发现它们的嘴太小,桑叶也太大,所以我把桑叶一片一片地撕成小块,放在盒子里。
他们津津有味地吃着。
吃饱后,他们又拉屎不文明了。
5月17日,星期四,阳光明媚时间一天天过去。
今天我把桑叶放在他们面前,但是他们没有吃桑叶,好像他们生病了。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蚕宝宝正在脱“旧衣服”和换“新衣服”,并从灰色变成白色,皮肤越来越皱。
6月2日星期六,阳光明媚今天,我一到家,就给蚕宝宝送桑叶。
他们就像厌食症患者。
原来,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好的角落,并准备茧。
我看见他们高昂着头,挺起胸膛,慢慢摇晃着头,嘴里吐出一根银线。
过了一会儿,他们把丝绸缠绕成椭圆形,并把自己裹在里面。
丝绸伤口越厚,白色茧越好。
6月17日星期日,阳光明媚今天,我在茧上发现了一个洞。
怎么回事?我疑惑地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蛹在茧里,蛹长大后变成了蛾。
”我往盒子里看,看到一只蛾子在休息。
它的翅膀是白色的,它的头上有黑色的触手。
6月27日,星期三,阳光明媚我看见蛾子旁边有十几个黑色的小颗粒。
母蛾生下了婴儿,但母蛾会慢慢死去。
我多么希望蛾妈妈能永远陪着蚕宝宝!蚕宝宝观察日记2春天来了,养蚕的季节又到了。
学校门口有卖蚕宝宝的,妈妈给我买了几只白胖胖的蚕宝宝。
蚕宝宝有个圆圆的小脑袋,全身白白胖胖的,背上有许多斑纹,像一只只小眼睛看着我,可爱极了!蚕宝宝有些挑食,它只吃桑叶,吃桑叶时,它的头高高扬起,一会儿桑叶就被它吃完了,它吃桑叶的声音:“你听沙沙沙沙,那声音像春雨滴落大地,悦耳动听。
养蚕的观察日记(精选8篇)

养蚕的观察日记(精选8篇)养蚕的观察日记(精选8篇)一天即将完结,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
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养蚕的观察日记(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养蚕的观察日记13月22日气温27度星期日今天,我把蚕卵拿出来,铺在白纸上,放在一个纸盒里,盖上扎好孔的盖子,放在桌上。
注意不能让太阳晒到。
蚕卵逐渐变大、变白、透明。
3月23日气温27度星期一蚁蚕孵出来了,我把准备好的新鲜桑叶切成条状喂给蚁蚕吃。
注意:一定要让蚁蚕吃饱吃好,喂养的桑叶一定要保持新鲜干燥,并要经常清理粪便和残叶。
3月24日气温27度星期二又过了一个星期,蚕宝宝有一些反常,不吃桑叶,有时一动也不动。
这就是蚕宝宝要蜕皮的现象。
蚕宝宝一般每隔一周蜕皮一次。
经过xx次蜕皮之后,蚕宝宝比以前更白、更胖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就不再吃桑叶了,身体也发亮了,这时的蚕宝宝就要开始结茧了。
3月26日气温29度星期四一早,为了方便蚕宝宝结茧,我用木棍给蚕宝宝搭了一个架。
放学回家,我发现小木棍上有一些凌乱的茧丝,可能是蚕给自己结茧制造的支架吧。
没有两天,蚕越来越小,被它吐出的大量的丝包围住,就这样,蚕茧做好了。
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这就是我所观察到的蚕的生长过程。
养蚕的观察日记25月20日星期四晴今天,我看到白雪商店买蚕,在好奇的驱使下我买了几只小蚕,打算养一养。
我把它们带回了家,它们只有一厘米长,每一个星期换一次皮,换皮好像是在生病,也不吃也不爬,很难受的样子。
过了两天就好了,又开始大吃。
它们吃桑叶很有规律,每吃一口,总是从左到右。
5月30日星期日晴小蚕已经长成五厘米了,它们全身有些黄,甚至还有点灰色。
这时我才发现它们吃东西时,嘴上有一对触角,旁边有六对触角,共八条腿,身体两侧有小黑点,共十六个,很好看。
6月10日星期三晴现在蚕已经长大了,有七厘米长,不再换皮了,白白胖胖的,吃一会儿桑叶就到处爬,总是把头抬得很高,东张西望,好像在寻找似的。
蚕宝宝观察日记(通用5篇)范文精选

蚕宝宝观察日记(通用5篇)3月27日星期三晴前不久,我买了一堆小蚁蚕,又瘦又小的,数也数不清。
蚁蚕估计只有两、三毫米长,身体瘦小,略黑,头部比身体稍大点点,我无法用手去触碰它们,生怕一不小心会把它们捏死了,只有静静地看着它们慢慢蠕动。
它们很乐意吃桑叶,有的从边缘“开工”,有的从中间“开工”。
你们可别小看它,昨天才放下五大片桑叶,今天,叶片就成了一个个的“大窟窿”了。
3月28日星期四晴今天,一大早起床,我就跑去看我的蚕宝宝。
一打开盒子,就发现桑叶上又出现了很多的小洞,这两天来,蚕宝宝长大了不少呢!头部略微变白了,身体没有那么黑,有些发黄,可是身上还是皱皱的,是不是桑叶吃得不够多,营养跟不上呢?怎么还没有长得白白胖胖的呢?倒是盒子里多了许多黑色的小颗粒,嘻嘻,原来蚕宝宝的“便便”是这样的!3月29日星期五晴哇,我一回家还背着书包就去看蚕,它们长得好快,大了许多!蚕的头部变白了,白白胖胖的,真可爱!我可得好好喂,让这些蚕宝宝长得更“强壮”。
我把桑叶一片片地放入蚕盒里,不一会,那些小蚕就灵敏地爬到新叶上面,密密麻麻的,可多了!放入新的桑叶后,我将耳朵贴着聆听,可以听到它们“咔嗞咔嗞”咀嚼桑叶的声音。
那可是我幸辛苦苦才摘回来的桑叶呢,吃得这么香,一定很美味吧!3月30日星期六晴今天很热,蚕会不会热着呢?它们怕热吗?我的蚕没有什么变化,头还是白的,不过我发现它们好像找到了吃桑叶的窍门。
我把桑叶剪成条状,有的蚕从桑叶的边缘开始吃,有的从桑叶的中间开始吃,它们吃得可整齐了,看那样子挺有趣的。
蚕宝宝,你们可要快快长哟!3月31日星期日晴经过这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了蚕宝宝的不少生活习性。
比如它经常会爬到叶脉上,吃桑叶时总是细嚼慢咽;它喜欢吃味道鲜美的桑叶,不喜欢吃叶脉,可能是叶脉太硬,蚕宝宝啃不动的缘故吧!蚕宝宝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就是会寻找特别鲜嫩的桑叶。
今天,因为我没有采到太多新鲜桑叶,所以只能拿了一些昨天的.来喂它们。
蚕的观察日记范文6篇

蚕的观察日记蚕的观察日记范文6篇很快一天又过去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
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蚕的观察日记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蚕的观察日记篇1我家的蚕宝宝已经很肥很大了。
自从从奶奶家旅行回来的时候,我和妈妈都惊奇的发现蚕宝宝突然长大了好多好多,吃桑叶的量也大的惊人,一天能吃好多桑叶。
看来,原来长不快都是饿的啊!昨天晚上,我惊喜的发现一条最短最瘦的蚕宝宝竟然开始吐丝造茧了。
后来我想起来,昨天中午我去看它们的时候,这条蚕宝宝就是昂着头,东看看,西看看,原来它是在找造茧的地方啊。
蚕宝宝真聪明啊,它找到了盒子的角落开始吐丝,因为这里有攀附的地方。
我叫奶奶过来看,奶奶撕了一小片宣纸,靠在边上。
我问奶奶这是干嘛用的,奶奶告诉我这可以让宣纸和盒子角落形成三角支撑啊,她还说,如果有麦杆就好了。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的跑去看蚕宝宝,我看见蚕茧已经形成了一个椭圆的球,我发现边上又有一只蚕宝宝在造茧了。
昨天我也照着奶奶放了一片宣纸在盒子的另一个角落,蚕宝宝也用上了,我好开心。
我看到蚕宝宝吐出的丝在光线的照射下,闪闪发亮。
不知道明天蚕宝宝的茧又会是什么摸样的呢?我好期待!蚕的观察日记篇2前几天,我们的作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观察蚕宝宝。
我的科学学具袋有,我就轻轻的倒了20颗在盆子里,卵呈黑色,圆圆的,有一点扁,好像人们一不小心踩了一下似的。
蚕卵很小很小,小得跟芝麻粒一般,掉到地上找也找不到它了。
过了几天,蚕卵变成乳白色,透明的差不多跟米粒一样大,隐约有形。
只要你轻轻的,小心翼翼的碰它一下,它就弹飞了。
有趣极了。
还有它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像蚂蚁,有的像蜗牛的眼睛,还有的像沙龙……再过几天,蚕宝宝出生了。
它幼小的身体慢慢地从卵里爬出来了,它先把头钻出来,然后再把腹足和胸钻出来。
幼虫呈黑色,在灯下闪闪发光,摸它的时候软绵绵的,摸它的时候还以为是坏人,就蜷缩起来。
观察蚕宝宝日记10篇精选

观察蚕宝宝日记10篇第一天今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买回了八条蚕宝宝,非常可爱。
我快乐地回到家中,立刻把蚕宝宝们装到一个小盒子里,我想让它们快快长大。
第二今天,我买回了一包桑叶,兴致勃勃地把桑叶放到蚕宝宝的嘴旁,不知道为什么它们没有吃桑叶,后来我发现它们的嘴巴太小了而桑叶太大了,于是我把桑叶一块一块地撕成一小片放在盒子里,它们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吃饱之后,它们又不文明地拉起屎来。
第三天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今天我把桑叶放到它们面前,它们却没有吃桑叶,好似生病了似的。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原来蚕宝宝在脱掉“旧衣服〞然后更换“新衣服〞,而且从灰色变成了白色,身上长出了一节节皱皮。
第四天今天,我一回到家就把桑叶给蚕宝宝吃,它们像得了厌食症一样,原来它们找好角落准备结茧了。
只见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头慢悠悠地晃来晃去,一条银丝从它嘴里吐了出来。
不一会儿,它们就把丝绕成一个椭圆形,把自己裹在里面。
蚕丝越绕越厚,一个雪白的茧就结好了。
第五天今天,我发现蚕茧破了一个洞,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蚕茧里面是蛹,蛹长大了就变成飞蛾。
〞我往盒子里看了看,真有一只飞蛾在休息,翅膀是白色的,头上还有一个黑黑的触角。
第六天我看到飞蛾旁有十几颗小黑粒,原来飞蛾妈妈生宝宝了,但是飞蛾妈妈就要慢慢地死去了,我多么希望飞蛾妈妈能一直陪伴在蚕宝宝的身边!最近,我有了新宠物—一只只可爱的蚕宝宝。
每天放学回家,我就会迫不及待地跑到蚕宝宝的“房前〞,美滋滋地观察着我的蚕宝宝。
蚕宝宝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褐色的,身体像竹子一样有一节一节的条纹。
爬行时一伸一缩,真是有趣极了。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它们比以前更顽皮了,有时它们会把头昂得高高的,像在说:“我饿!我饿!〞有时一群蚕宝宝会挤在一起,像在玩摔跤游戏。
你看这只胖乎乎的蚕宝宝从这条蚕宝宝身上爬到那条蚕宝宝身上,一刻也不停。
他们现在能吃、能睡、能玩,可有精神了。
有一天放学回家,我突然发现有三只蚕翻着肚皮,脚朝天,一动也不动。
[观察日记蚕400]蚕的观察日记6篇
![[观察日记蚕400]蚕的观察日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846e8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0.png)
[观察日记蚕400]蚕的观察日记6篇篇一:[蚕的观察日记]观察日记100字蚕宝宝2022年6月4日星期四晴我的小盒子里已经排了十三个大大小小的茧了,不过不是五颜六色的,而是黄色和白色的。
今天,茧有动静了,一个蚕宝宝撒了一大泡红色的尿,把茧融化出一个口子,钻出来了。
不过,它不是虫子了,而是一只白色的蚕蛾了。
它扑着翅膀爬来爬去,应该是在叫醒其他蚕宝宝们。
篇二:[蚕的观察日记]动物观察日记蚕的观察日记观察蚕宝宝的观察日记2022年4月5日星期二晴我从来没养过蚕,很想知道蚕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在我的百般请求下,老师终于答应多给我一些蚕,我高兴极了。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观察了起来。
它长着细细的小身子,黑乎乎的鼻子,嘴巴小的看不见,比较特别的是它那短短的脚丫,许许多多连在一起,走起路来整齐极了!老师告诉我,它们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叫“蚁蚕”。
2022年4月6日星期三晴回家的路上我一边走一边想,已经一天不见蚕宝宝了,它们又有怎样的变化了呢?一回到家,我就立刻打开盒子,惊奇地发现,有的蚕宝宝头全都变白了,有的更强壮了,像个大力士,还有的懒嘟嘟的正躺在桑叶上美美地睡觉呢!为了不惊动它们,我只好每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的。
我发现它们经常都是趴在叶脉上的,我想:它们一定是觉得叶脉比较坚硬,更利于爬行吧!2022年4月7日星期四晴今天,一大早起床,我就跑去看我的蚕宝宝。
一打开盒子,就发现桑叶上出现了很多的小洞,这两天来,蚕宝宝长大了不少呢!有一只蚕宝宝可大了,似乎特别的强壮,在桑叶上不停地爬动,好像是那里的国王,要多威风有多威风。
连尾巴都摇摇摆摆,真有趣!其它的蚕宝宝就像士兵,以它那小巧玲珑的身体来保护国王,可强大的国王不需要这些弱小的士兵来保护。
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些蚕宝宝也会变成强大的国王。
2022年4月8日星期五晴经过这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了蚕宝宝的不少生活习性。
比如它经常会爬在叶脉上,吃桑叶时总是细嚼慢咽,它喜欢吃味道鲜美的桑叶,不喜欢吃叶脉,可能是叶脉太硬,蚕宝宝啃不动的缘故吧!蚕宝宝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就是会寻找特别鲜嫩的桑叶。
蚕观察日记(15篇)

蚕观察日记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蚕观察日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蚕观察日记14 月6日星期一晴至今为止,蚕的身体不停地在变粗变大,比蚯蚓大一些了.而蚕也变长了不少.并且我还发现蚕的每节凹下部分变成了银灰色,而凸上来的地方变得越来越白了!4 月7日星期二多云今天,我又对蚕的生活习性作了一些更深的了解.如进食,蚕吃桑叶喜欢先咬出一个半圆形后,再慢慢往里吃去.而且,最近蚕的食量明显变大了,还有吐丝,蚕是先把丝粘在叶子上,再慢慢拉长,就好了.这些丝十分有韧性,可以直接把一天蚕吊起来!另外,我还发现蚕不喜欢群居,更喜欢独居.4 月9日星期四阴转多云其实,蚕的身体也很有趣.比如,蚕能轻松的在叶子边缘爬行,原来是也蚕足上有许多纤细的绒毛.还有蚕腹上的一个圆锥形的小角,听老师说它越直就表面越健康.并且我把它弄弯后它还会变直!还有蚕的嘴巴还可以随意收缩!最后,我发现蚕的身体不怎么动,运动得最多的是蚕的头部. 蚕观察日记2早晨,太阳把一束束金黄的光线照射在我家的窗户上。
我模模糊糊地清醒过来,一来到餐桌上,发现盒子里有像蚂蚁一样的东西,我仔细一瞧,“呀,原来是蚁蚕!”听妈妈说:“说起蚕宝宝,它长大后还可以吐丝,用丝来织衣服。
”我决心来养护它们,连忙拿来一些桑叶,切成一条条的,然后放在盒子里,只见蚁蚕津津有味地吃着,像是饿坏了一样,我仔仔细细地观察着,蚁蚕浑身黑不溜秋的,摸起来软软的,它小口小口地咬着嫩绿地桑叶,好像在说:“这片桑叶可真美味!”过了二天,太阳火辣辣地照射在大地上。
我一见到蚕宝宝,大惊失色,大前天明明是灰姑娘蚁蚕,今天却是白雪公主蚕宝宝了。
我往盒子里瞧,原来蚕宝宝在脱皮。
过了四天,我想:不知道蚕宝宝怎么样了?迅速把头伸进去,闻了闻,“呀,好臭呀!这是什么味道呢?”我看了看,原来是大便的,黑黑的,凹凹凸凸的,我想:原来蚕宝宝还会拣大便呀!这次养蚕收获可真大呀!蚕观察日记3古代,在中国的蚕丝价值连城,连西方的黄金都比不上。
养蚕成长观察日记(通用28篇)

养蚕成长观察日记养蚕成长观察日记(通用28篇)一天即将过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养蚕成长观察日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养蚕成长观察日记篇1今天,那条不会动弹的蚁蚕还是没有丝毫动静,用叶片轻轻一扫,竟滚出很远。
它的身体其实早已经僵硬了,只是我不愿接受事实而已,今天我算是为它宣布正式死亡,但是还将它保存在蚕盒里一天,明天再扔吧。
同时还宣布一条蚁蚕失踪,因为我找不到它的踪迹。
还有一条看起来也不行了,不过这条,我更愿意理解为要蜕皮了。
其余的四条小蚕依然在不停地挪动着,好象不知疲倦似的。
餐巾纸上还留下了它们的不少粪便。
这些粪便呈纯黑色,比沙子小得多,轻轻一吹,这些小颗粒竟跑得无影无踪。
为了观察,我时常打开蚕盒,用放大镜仔细照着,不知道它们对这种举动是不是感到惧怕,惧怕到什么程度?这几天气温都太低(对于它们的生活来说),而且周围声音嘈杂,时而有强烈的灯光照射着,我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它们的正常生活。
对于它们来说,现在已经是明星了,我们倒更像港片里的狗仔队,不停地骚扰着,不停地探求它们的秘秘。
今天那三条二龄蚕已有6毫米了,头部呈黑色,较小,不容易观察到更多的细节特征。
胸部比头部和腹部大,也比较长,三对钩爪就长在这里。
腹部有七节,长短差不多,四对腹足就长于此,具体长在哪几节上,有待于明天的进一步观察。
这些小蚕既然已经排泄了,当然也就在进食了,这从蚕叶上可以得到一点结论。
但是蚕叶并没有我想象的被啃食许多,叶边也少有被啃食过的那种缺口。
许是蚕儿的胃口小,吃不了更多的桑叶。
我持续观察5分钟,三条蚕不停地从桑叶的背面爬到正面,又从正面爬到反面。
偶尔停留在叶子的边缘,并不开口,却又扭头前行。
大蚕们把不停地进食当作自己的工作,然而这些小蚕们却把主要时间花在了嬉戏、玩乐上,我联想到小猫小狗乃至小孩子,他们不都是这样吗?难道这天性在小蚕上也同样存在吗?蚕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个把月,它们利用这短暂的几天来享受童年的快乐,也是我们乐于接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蚕宝宝观察日记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蚕的一生1.卵:刚产下的卵为淡黄色,呈扁平椭圆形,厚度约,直径约,卵的颜色会逐渐变深,若未受精的卵则不会变色。
2.蚁蚕(一龄蚕):蚕卵刚孵化出来身上有毛,呈黑色,称蚁蚕或毛蚕,约3mm,第二天之后体色逐渐转白约经四天蜕皮成为二龄蚕。
3.二至五龄蚕:蚁蚕蜕皮后,成为二龄蚕,体色转为白色,以后每蜕皮一次就增加一龄,在幼虫连蜕四次后进入五龄蚕,每蜕一次皮身体的成长就加大些许,尤其四、五龄时期的成长更明显。
4.蚕蛹:蚕进入五龄之后,约七天开始吐丝结茧,约2-3日内蚕会在茧中再蜕一次,然后化为蚕蛹,身体变短,变胖,呈茶褐色,约经过十日蚕蛾便可羽化。
5.蚕蛾:蚕蛾是家蚕的成虫,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一对翅膀,但由于发育不全,无法飞行。
3月23日星期四第二天观察蚕卵:蚕卵是圆的,蚕卵上面有小坑儿,纸上黄色的是蚕蛾繁殖后代时留下的体液。
蚕卵有黑的也有白的。
黑色里面有东西,白色的空了。
3月24日星期五第三天小蚕出生了:小蚕努力把头从蚕卵里钻出来,接下来好像轻松些,不过也要经过一段时间,把蜷缩的身体慢慢从卵壳里扭出来,最精彩的时刻就是蚕尾出壳。
只见小蚕使劲向外挣着身子,尾巴好像黏在壳里很牢,于是聪明的小蚕就把头转回来,转呀转,柔软的身体整整转了180度,靠身体的弯曲弹性把尾巴从壳里拔出来。
我赶紧把他们送入盒子里,唯恐把它们饿坏了。
3月25日星期六第四天换桑叶:早上发现那些桑叶焉了,我赶紧给它们换新叶子。
几只小黑蚕正缓缓蠕动,我赶紧把它们放进桑叶里,小蚕生下来就要吃的,千万不能让它们饿坏了。
小蚕大多是在早上出生的。
我把叶子上的小蚕轻轻用毛笔扫下来放到蚕盒的新叶子上。
3月26日风第五天这几天温度低了,我一直担心小蚕的安危。
怎么看小蚕都没长的样子,只有换完叶子的时候才喜欢活动,其余都安静地趴着,好像睡着的样子。
不知道小蚕除了蜕皮的时候要睡眠外,平时要不要睡觉呢我查了查资料,原来小蚕在温度低的情况下会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3月27日大风降温第六天讨教如何提高小蚕成活率:今天我到学校找陈彤,向他请教为什么他的蚕成活率这么高。
他告诉我:我在盒子底上铺上一层桑叶,铺的严严实实的,小蚕放中间,上面再铺上桑叶,这样小蚕就不会被干死了。
3月28日星期二第七天天还是很冷,小蚕们很少活动。
熟悉了这些小蚕,在窗前,偶尔能看到它们缓慢活动,那尾巴是它们的支点,小蚕用尾巴扒住叶子,把上身抬起来左顾右盼的,那时在明亮的光线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它胸部有3对足,腹部有5对。
小蚕的头胸腹部细看起来还是很清晰的。
头部黑亮亮的,胸部短,比腹部要粗些,而且已经开始变白。
腹部细长颜色较黑。
3月29日星期三第八天观察小蚕爬行:小蚕爬行的时候总喜欢先用尾巴扒住叶子,然后头部向前把身体伸长,变细,再把尾巴抬起身体前缩,像一个大波浪翻到前面。
看来,对于小蚕的各种行动,他的尾巴是他最主要的帮手和支点。
4月1日星期六第十天昨天小蚕死了十几条,都怪我。
看上面的叶子一直很新鲜,结果我就没给换,没想到一下子死了这么多,特伤心。
后来当我翻开里面才发现里面的叶子发黄变坏了。
个别小蚕的肚子死死地黏在叶子上,不知道怎么回事。
4月2日星期日第11天期盼温度快点上来,这样蚕宝宝就能吃上桑叶了,现在都是用榆树叶子、莴笋叶子代替的。
4月3日星期一第12天今天天气缓和多了,蚕宝宝马上就会快速生长起来了。
4月13日星期五小蚕身体发生了变化:这两天发现,喂榆树叶的小吃特别喜欢吃,小蚕的身体颜色也发生了变化,全身灰黄色,身体胖胖的,短些,而吃菠菜叶的小蚕身体黑黑的,细长的。
那些榆树叶上出现了很多小蚕吃的大洞,而以前菠菜叶上不仔细找很难发现吃过的痕迹。
4月25日星期二小蚕宝宝生长了,个头变大了,而且总喜欢爬到叶子底下背面去吃,翻开叶子总能看到几只小蚕趴在背面上呢。
想起以前的小蚕有多少是因为不喜欢吃菠菜叶饿死了呀!4月27日星期四昨天,两个孩子送了我一袋桑叶,赶紧回家给小蚕吃。
发现好几条蚕宝宝已经身体变浅了,胸部以上全变白了,胖乎乎的,但是不像以前那么慵懒,把他们放在一片大叶子上,身体不断活动着,嘴巴一口咬住桑叶怎么也舍不得撒开,要费好大劲才能把它从叶子上拂下来。
4月29日星期六蚕头部颈部已经白的很了,像白墙一样白。
身体的下半部也已经变得浅多了,身体胖胖的,尤其是头部,又大又白,吃起桑叶脖子一动一动的,有时还变换方向。
桑叶上到处都是细小的蚕粪。
蚕喜欢扎在一起吃桑叶。
5月1日星期一早一点稍大的蚕身体已经有厘米长了,体节粗壮了,小爪子也粗了、清晰多了,真是一天一个样。
小盒子里的小蚕最大的不过才5天,到今天也已经身体全部变白(腹部略黄),就连它的胸部3节,腹部5节都能数的出来了,长度有厘米,动作相对比较灵敏。
几天还有一个意外发现:几条蚕的尾巴上长了白色的非常小的像刺一样的小点点。
5月2日星期二今天觉得很奇怪,那些大个的小蚕,有的身体不再变白,而是出现了些黑色,连头也黑了,(仔细观察,其实不是变黑了,而是身体里全部是通透的绿色—叶子,在那身体节间不伸展的时候,一收缩感觉就像颜色变黑了,而身体爬行伸展开的时候就能看的清楚了。
)而且,头部和身体不再像以前那样通明透亮,而是出现了好多皱坑。
5月8日星期一共蜕皮4次成为五龄幼虫(一龄:12~13天;二龄:距第一次蜕皮7天左右三龄:距第二次蜕皮7天左右四龄:五龄:):分到小盒子里的最大的小蚕正在经历第一次蜕皮,大概为12~13天左右,而大盒子里的大蚕已经是二龄蚕了。
蚕蜕皮时懒洋洋的不动了,一直挺胸抬头,保持一个姿势,碰他几次都不肯改变。
5月12日星期五这几天每天早晨都要下几滴雨,天阴阴的,冷得很,小蚕宝宝也明显安静了好多,叶子也吃的少了。
早晨的时候那几条二龄蚕还昂着头,中午回来就只剩下两条没蜕皮了。
皮肤黄黄的,锈锈的,没精神,尾巴部位好像有一簇黄色的毛,但是尾巴更像吸盘,非常有力量的附着一张小网吸在桑叶上。
而且,好像蚕越大蜕皮越快了,而且蜕下来的皮都是黄色的大皮,很明显,不会像第一次蜕皮那样不被注意了。
蚕总是靠尾巴吸盘和网的力量把头部颈部的皮先蜕下来,慢慢拉到尾部。
新蜕皮的蚕皮肤白白净净的,光溜溜的,透着亮,一爬身子就拉的老长。
5月15日星期一今天发现没蜕皮的睡觉的蚕身体都白白胖胖的,光亮而饱满,睡到后来皮肤就变黄了,轻轻一碰,摇摇再睡。
而蜕过皮的蚕就比较难看了,身体褶皱特别多,也比蜕皮前瘦了,可能它睡觉和蜕皮的过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把。
蜕过皮的蚕就又开始不停的吃了。
蚕不光个子大了,拉的大便颗粒也在长大呢!黑色的小长方粒粒。
还发现:给蚕宝宝换叶子的时候发现,不光蚕的尾巴有吸盘,其实它的每只小脚都是吸盘,不管碰到哪,都会黏住,这些小脚不光能爬,还具有保护作用。
蚕的嘴巴原来和我们人的嘴巴一样,是上下大颚的,上下一起动,而不是我以前想象的像蚂蚱一样横着两个大牙一起夹叶子。
这样的结构可能更利于切割桑叶把。
嘴巴灵活的很,有些尖,有时它伸直脖子有时能把嘴巴神的老高,啃着就吃,有时用胸部3对足抱着帮助吃。
蚕两侧的对对黑色小圈点是蚕的气孔。
蚕背部总是一收一缩的,每个节的背部正中间都有一条青色的印,随着呼吸若隐若现,中间好像还充盈着空气,看来,蚕果然是用腹部呼吸的,和蚂蚱类昆虫一样。
5月18 星期四吐丝结茧:早晨换桑叶时,发现大蚕皮肤又变黄了,木木的。
距离第三次蜕皮才刚刚3天呀!原来蚕快做茧了,它蜕皮时间就会越来越短。
轻轻掀开叶子看到小蚕转来转去的在吐丝,一会头在上,一会转到下面,里面的茧渐渐变成黄色。
我把一条刚开始吐丝的蚕宝宝放到一个圆形的大纸盒里,结果,它转来转去一个多小时都没开始吐丝。
把它放到一个有4个角的方盒子里,进去刚好碰到一个角落,它马上就开始吐起来。
它在两个角落中间的平面上先吐了很多丝,然后斜拉出一根斜丝,从平面斜到壁上与壁成为一个稳固的三角形,从后向前拉这样它就能把胸部足放丝上借助丝的力量拉丝了,而不是像前面那样一直把头仰的高高的靠后足的支撑费力的吐丝拉丝了。
如果仔细听,我们还能听见有“嘣嘣”的声音。
这样一个斜面拉出来,它回过头把尾巴搭在丝上,拉出几条同方向的更斜更向远处的长丝,然后横到纸板平面上平拉、斜拉、再平拉。
它时不时把头抬得高高的,在空中晃动几下再低头拉,没几下又回头,头转个方位爬下来向前横8字形向前探索,再回头钻进丝里,又爬上斜面,先扬起脖子用嘴感受寻找,晃来晃去又绕了个圈。
到第二天早晨,它的外网支架早已搭建成功,它在网架角落里已经把黄色的椭圆形外茧搭建成型,而且身体蜷在里面成S形,不停的吐着绕着,一点一点,一部分一部分,时不时转到另一个方位角度,保证对茧子均匀加厚,成为一个细密的网,直到后来把自己完全包裹在里面,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二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因为茧子的厚度完全不透光,我们真的不知道它到底什么时候完工,然后它就可以安静的等待生命的蜕变了。
5月20日星期六做茧的蚕在那天夜里就把蚕茧做完整了,按一按,发现里面的蚕宝宝还在动,不过外面的茧很硬。
有些茧是黄色的有些茧是白色的。
还有一个茧里竟然有两条蚕,在一起吐丝,一起搭建房子。
5月29日星期一今天,我把茧带到学校,一个老师问我蚕茧变蛹了没,我拿起第一个茧子,摇给他听,听到里面的摇动的动静,他说:一定变了。
我也这么觉得,可是舍不得剪开!不过,张老师又拿起两个蚕茧捏了捏,给我提出意见:你的茧子不硬,一捏就瘪进去了,说明你的蚕吐的丝少。
我担心起来“会不会影响小蚕的生命”“不会的,一样能出来。
但是说明你的大蚕到后来吃的叶子不足,夜里也应该起来给它们加叶子让它们吃的越足,吐的丝越多,就能结出硬硬的茧子来了。
”……又长见识了!5月31日星期三蛹化成蛾:(第一只蛾子在结茧后的第13天破茧而出)今天发现大盒子里出现了一只蛾子。
原来第一只蚕茧里的蚕没死!一只略带黄色翅上有花纹的蛾子!一只有着一对羽毛般美丽触角的个头不大的蛾子!有着绒毛般鳞片的蛾子!我把蛾子放到纸上,就扑扇着翅膀到处爬了,它不会飞,它的生命就在于繁殖后代。
拿起蚕茧,空空的,轻轻的,摇一摇,还有哗啦声,从孔里往里看,黑红色,里面还有蛹壳!原来,蛾子爬出来了,壳留在了里面。
蛾子扑扇一会又呆会儿,忽然尾巴一翘,从屁股部位连着喷出一串液体,又一串……忽然想起开始拿来的蚕子纸上一片片的痕迹,这才明白,其实不是雌蛾产卵的血,而是雄蛾繁殖后代的体液。
昨天我剪开一个双蚕茧,一只只剩下皮了,一只还稳稳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皮肤也软软的,头部好像有个围脖,像极了蚕蛾的翅膀,这样不能动的我们猜很快就要变蛾子了。
今天中午到家发现那剪开的茧子里的蚕蛾皮已经裂开了,看不到头(在一头),虽然有这么大的空间透光,它还是按自己想法用嘴巴溶液来融化蚕茧的一头,再慢慢钻出来,看来不会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