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1.2 人口合理容量7-湘教版

合集下载

人口容量(人口增长,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

人口容量(人口增长,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

水资源是估算我国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依据。
咖喱
牛排
资源环境承载力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消费水平而言的。
生活消费水平越高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其中西线调水来解决西北缺水,预计调水成功后,西北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可增加一个亿,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案例1
因素2——科技发展水平
科技发展水平高可提高资源利用率
最主要的因素
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正相关
资 源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科 技
经 济
文化水平
开放程度
消费水平
环境承载力
资源
人口合理容量
03
01-地球上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
尽管当今世界的资源、环境问题相当严峻,但“地球村”的人口仍然在不断地增长那么,地球上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究竟有多大?
(1)分析占里侗寨人口长期保持在 700 左右的原因。(2)占里侗寨寨规规定一对夫妇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的依据是什么
(1)分析占里侗寨人口长期保持在 700 左右的原因。
(2)占里侗寨寨规规定一对夫妇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的依据是什么
当地的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
面积小,资源不足,一对夫妇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是为了减轻人口过多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不足问题,其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2、自然资源的数量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
3、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自然资源的限制条件不一样。
土地资源—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不可替代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
人口增长科技发展
水资源—人类必需,总量很大,但能直接利用的淡水却很少

湘教版新课标地理必修2全册教案

湘教版新课标地理必修2全册教案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口爆炸的事实。

(2)了解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以及人口容量的特点。

(3)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4)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5)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众多文字材料、照片、图表、录像等,采用感觉上强烈的对比冲击让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地球人口爆炸的事实、原因以及后果,引导学生得出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提高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尝试让学生从众多资料和自己的知识积累,发现人口爆炸、环境对人口如何限制、地球能容纳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切实弄清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

(3)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通过对各自见解的对话、协商,完善对事物的理解,构建起新知识。

所以本节课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成为学习和探索的主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通过观察图片、影像资料、动手计算等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3)关心我国和自己家乡基本人口国情,从内心树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2、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3、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难点:1、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2、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教学过程与方法】近几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超过了60亿,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相同点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制约因素相同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资源 科技 经济 文化水平 开放程度 消费水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 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思考】我们学习估测人口合理容量,首先要服务地方,造 福家乡。作为一名益阳人,大家认为我们本地的人口保持什 么样规模比较合理?谋求人口、资源、坏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能做些什么? (提示:从个人层面思考)
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与其 他因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科技发展水平 决定开发数量
环境
人口的生活和 文化消费水平
决定消耗数量
资 源
最主要 的因素
人口 容量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原因有: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活动探究】
分组讨论,影响人口增长的环境和资源因素有哪些?探究人口过度 增长带来了哪些环境资源问题?
要求:1、用思维导图记录讨论的结果; 2、派代表上台展示讲解讨论结果。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2 人口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 1.2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1.2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必修2

二、环境的限制性
人类 活动
人口的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 人均消耗量也显著增加
自然 资源
矿产资源
环境

土地资源 淡水资源
物能然资源质量
人类 社会
废弃物
人口过快增长→人均资源减少(a.人均土地减少,农业土地减少;
b.矿生产物大资量源消耗,甚至趋于枯竭;c.可利用水资源少,污染加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你是否完全认同马尔萨斯的观点。如果 按照马尔萨斯的观点,将会有什么结果?
阅读:P11面表格“自然资源的演变”,思考活动 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 范围都在不断变化。上表是某西方学者对自然资源概 念的演变所做的一个概括性总结。
就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而言,将来会发 生什么样的变化?但……?
人均耕地减少 粮食需求量加大 城市膨胀 建设用地增加 开垦新耕地
人均耕农地药减、少化肥用量增加
土壤污染加剧
工矿规模扩大
植被破坏
土壤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耕地总面积减少 图1-6 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
粮食产量下降
请简要说明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
判断正误:
➢因为土地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资源,所以属于 非可再生资源的范畴。随着人口增加,人类对 土地资源的需求增加,土地在不断减少。
这片草原所能够承受最大牛羊数量是一定的, 能供养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数量也是一定的。
草原承载力
最大牛羊数量
最大人口数量 一片草原
最大经济规模
最大人口规模 一个区域
环境承载力

高中地理 1.2 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湘教版必修2(1)

高中地理 1.2 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湘教版必修2(1)

1.2 人口合理容量 学案(湘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一、“人口爆炸”1.描述对象:20世纪显现的近100连年来世界人口①______的现象。

2.人口的指数增加:即世界人口的“②__”形曲线增加,特点是开始时数量比较③____,但专门快就会④________________。

二、环境的限制性1.缘故⎩⎪⎨⎪⎧ ⑤ 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⑥ 的 需求与日俱增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的⑦ 增加2.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1)缘故:自然资源是⑧________的。

(2)要求:人类与自然之间应当做立⑨________________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3)表现三、人口的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1)概念:指在必然的自然资源和____________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域所能容纳的________人口数量。

(2)特点:__________、相对性、__________。

2.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______地利用资源、环境并取得最大______效益的情形下,必然地域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指一按时期内,在__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______规模的大小。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人口爆炸”1.以下对马尔萨斯人口学说的评判,正确的选项是( )A.马尔萨斯“两种级数说”活着界人口增加进程中全然不存在B.马尔萨斯成心夸大人口繁衍力与土地生产力的庞大不同C.马尔萨斯人口学说荒唐至极,毫无心义D.马尔萨斯“两种级数说”作为一种趋势,在一按时刻、地址和条件下是确实存在的考查点2 环境的限制性2.环境对人口增加的限制性,要紧表现为( )A.人类生存空间相对有限B.资源供给相对有限C.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D.人类科技水平还不高考查点3 人口容量3.人口容量的特点有( )A.相同性、临界性、警戒性B.绝对性、临界性、可变性C.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D.相对性、季节性、警戒性考查点4 人口的合理容量4.以下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它是指在必然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域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B.它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形下,一个地域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C.它是指地球空间能容纳的人口数量D.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确实是人口合理容量方式技术练图示法巧记阻碍人口容量的因素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都是制约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地理湘教版高一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_第一章_第二节_人口合理容量_word版含解析

地理湘教版高一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_第一章_第二节_人口合理容量_word版含解析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人口爆炸”1.“人口爆炸”的概念“人口爆炸”指人口剧增,通常是指数式增长,给环境带来压力。

人口学家用来描述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出生率大大超过世界人口死亡率的情况。

2.人口膨胀的三大原因(1)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居民的计划生育要求得不到满足。

目前发展中国家至少有1.2亿已婚妇女和相当一大批未婚育龄妇女,她们迫切希望有更多、更先进、更方便的手段来控制生育,却无法得到良好的计划生育服务。

据估计,在今后50年里,由这一原因而导致的人口增长将占新增人口的1/3。

(2)很多国家的家庭由于受传统观念、宗教势力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希望有一个或保持一个大家庭。

据估计,今后50年里因为这一原因而多增加的人口约占20%。

(3)育龄妇女的绝对数很高。

近年来,人们普遍有一种误解,不少人只从统计数字中看到全球人口的增长率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2.2%下降到现在的1.4%,妇女的平均生育人数也从20世纪50年代的5个孩子减少到约3个孩子,却不知由于现在全球的总人口已大大多于以前,育龄妇女绝对数很高,世界总人口的绝对增长数也很高。

3.人口的指数增长从历史发展来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称为人口的指数增长。

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

显然,人口如此爆炸式的增长决不能长时期持续下去,如图1-9所示。

图1-9知识拓展马尔萨斯人口学说马尔萨斯并不认为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为人类提供衣食来源的动植物以算术级数增长是一个一般规律。

相反,他反复指出,如果从抽象可能来看,一切生物,不仅包括人类,同时也包括动植物,都具有以几何级数增长的内在趋势;而如果从实际可能来看,人类不可能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到“人口将按1、2、4、8、16、32、64、128、256、512这样的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将按1、2、3、4、5、6、7、8、9、10这样的比率增加”,但马尔萨斯同时也强调人类对自身繁衍进行“抑制”的极端必要性;尽管生物的繁衍具有以几何级数增长的内在趋势,但“因空间与营养的缺乏而受到抑制”,这一趋势实际上仅仅是一种不可实现的可能性。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说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教学重点1.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理解。

3.由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认识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如何正确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教学过程一、播报《新闻集锦》导入新课教学主持:你一眼,我一眼。

全体同学:你一言我一言。

主持加全体同学:《“地理眼(言)”新闻集锦》每课播报,准点开播。

主持:请看投影(多媒体播放),“零距离”接触——“五一”周庄游客如潮无暇顾及——“某风景区”售票处涌动的人头和挥舞的手臂。

主持:这真是“江山如此多娇,这边‘人头'独高!”,不难看出,这样的游览,既来不了雅兴,也损坏了风景。

为此,《杭州市政府批复西溪湿地保护总体规划》中就规定:“严格限制游客容量。

据计算,景区游人合理日容量为6340人。

对于超出景区高峰日容量的游人,规划建议采取早期预报、劝阻分流、控制进入等手段进行限制”。

……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和资料。

课后链接:论张家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师:今日的《新闻集锦》播报,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一句话概括。

生:学生概括回答略。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共同点都是风景区游人的合理容量问题,的确,各大风景区要想可持续发展,都必须调查论证执行“游人的合理容量”,同样,生活在地球的我们,对地球母亲来讲,也有一个“人口的合理容量”问题。

多媒体显示: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背景:人头涌动、人如潮水的场景)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教会知识只能让学生拥有过去,教会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的面向未来。

”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问题,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提取地理问题,学会从地理资料或图象中,提取有用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就拥有了一双地理眼。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1.2人口合理容量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1.2人口合理容量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①约16亿人
温饱型消费水 ②10亿之内

3.制约环境最人适口宜容的量的首小要康因型素消是费( 水A )
A.资源 人口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平
③8~9亿人
C.人口数量 D.人口文化消费水平
4.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富的裕数型据消是费( 水A ) ④7亿之内
A.① B.② C.③ D.平④
12年 70亿 13年 60亿 14年 50亿 30年 40亿
(2)分析1830年以 来,世界人口的增 长趋势。
100年 30亿
20亿 10亿
1830 1930 1960 1974 1987 1999 2011
探究一:“人口爆炸”
人口的“J”[自主探究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 、范围都在不断变化。(参考教材P11“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 ,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就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而言,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 化?
5.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C)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几个概念的辨析
1.人口容量: 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
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最适宜人口数量): 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
环境人口容量 B.
越高,人口容量越________;
(2) 说明内蒙古和黑龙江限制人口容量 其中,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 望同学们从自 白了些什么,你还有哪些 让 学 生 讨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并充
结 身做起,做到 迷惑或还有哪些自己的独 论
分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
人与资源环境 特设想?
的协调发展,
树立可持续发
展的观念。
课后练习(选择题)。(分层练习:其中 4 小 课堂练
题为基础题,2 小题为中等题,2 小题为能 思考并作答。 习及课
度”
载力各有什么特点。
投影:两个数
据“中国现有 问题:现在我们有 13 亿人
自 由 发 所以我们仍然要控制人口数量、
人口数和中国 口离 16 亿还有差距。那是
言。
实行计划生育,同时保护环境。
最多承载人口 不是应该很乐观呢?
数”
正确认识人口
问题,并且关
注人口、资源、
环境问题。希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你明
容,回答
容量的三个特点的?
合思维能力。
点”
三个特点
含义
问题:你能计算出我国最
投影:“我国各
多可能承载多少人口?
地区的土地生
启发学生讨论,结
问题:试分析我国东部、 小组合作
产潜力和最大
合原有的知识储备大胆探究,培
西部地区以及南方、北方 讨论。
可能人口密
养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地区,它们的环境人口承
化,根据表格,你能得出 究发言。 大。
什么结论?
转承:然而,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建立良性循环关系,
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问题:同学们能否按照事
学 生 思 考 明白人口增长必然导致耕地总面
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它
完成
积的减少和粮食产量的下降。
投影:“人口增 们之间加上箭头?
长与土地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众多文字材料人口爆炸的事实、原因以及后果,引导学生得出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提高
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尝试让学生从众多资料和自己的知识积累,发现人口爆炸、环境对人口如何限制、
地球能容纳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切实弄清
力题)。 后建议
课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
(3)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
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通过对各自见解的对话、协商,完善对事物的理解,构建
起新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通过观察图片、影象资料、动手计算等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
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3)关心我国和自己家乡基本人口国情,从内心树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
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教材分析
本课结构明确,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一是“人口爆炸”的现实。二是环境的限制性, 着重分析土地、矿产、水资源以及环境对人口的制约。三是人口的合理容量,介绍了地球的 环境承载力以及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人口容量的特点。
学生从矿产资源、水资源、环境
问题:那么人口增长与矿 小 组 合
源减少的动
破坏等得出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
产资源、水资源、以及环 作、讨论、
态关系”图。
的,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
境破坏又有什么样的因果 辩论共同
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
联系呢?用箭头来表示。 完成。
资源持续利用
转承:尽管当今世界的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但人口还在增长,地球上到底能容
纳多少人呢?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究竟有多大?
问题:当今地球人口如此 小 组 合
爆炸式地增长能不能长期
投影课件
持续下去呢?理由是什么
三、
呢?

引入:环境承

问题:那地球到底能容纳
载力、环境承

多少人。世界学者有“乐
载力中的人

观派、悲观派、中间派”
口规模的概

三种观点,你同意哪一派
念以及人口

的观点?
合理容量。
教材版本
湘教版
课题
人口合 年

高一年级
理容量 级

1 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人口爆炸的事实。
(2)了解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以及人口容量的特点。
(3)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4)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5)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

考,完成 近 100 多年来增长得这样快。地
年表”。
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趋

球人口的确“爆炸”了。
势。
授 炸”
二、 课本:“马尔萨 问题:对“马尔萨斯人口
环 斯 的 人 口 学 学说”有两种观点:你赞 练习思考
新境 说”文字资料。 成哪一观点?说明理由。

从辩论中让学生产生疑惑,为环 境对人口的限制性埋下伏笔。

作、讨论、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 辩 论 共 同 奋点 完成。
小 组 合 一方面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全球人 作、讨论、 口容量,培养责任感。同时培养 辩 论 共 同 学生合作的精神,语言表达的能 完成。 力等。
学生阅读
投影:“人口容
教材内
问题:你是怎样理解人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综
量的三个特
限 课制

投影:“自然资 问题:同学们还记得自然 学 生 回
源 概 念 的 演 资源的概念吗?请你说一 答 , 并 不 正确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
变”表格
说。
断纠正。
问题:从概念我们可知随
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高, 小 组 合 作 明确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高,
自然资源的种类在不断变 讨 论 、 探 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在不断扩

学生展示
人口众多的文 问题:世界人口如此膨胀
学生感官上的强烈冲击,学生带
所画的人
字材料、照片、 的原因
着兴趣进入新课。

口变化图
录像等
一、
问题:请你计算世界人口

学生深切体会到地球从来没有像
投影图表:“世 每增加 10 亿所用的时间。


共 同 思 今天这么拥挤,人口也从来不像 界 10 亿人口 根据计算请你分析 1830 年
课程标准: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2、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3、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难点:1、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2、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流程
操作
问题
合作、探 究
效果
投影有关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