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乡愁散文:乡愁
有关乡愁的经典散文(通用22篇)

有关乡愁的经典散文(通用22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乡愁的经典散文,欢迎大家分享。
乡愁的经典散文篇1昨天,当代著名学者余光中先生在高雄去世,对于余光中先生的著作我并不是很了解,但是自从学习了那首《乡愁》之后,就再也没有忘记过这首诗,也正是这首诗让我对于故乡或者是家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家乡不仅仅是一个生你养你的地方,或许更重要的这个地方是一个灵魂的归宿,无论以后离开去往哪里,又会走多远,最后还是要回到这个地方,你可以用一生去寻找自己的追求,但永远不变的是你的根。
前两天刷微博时看到岳云鹏发了这样一句话:好累啊,好想吃俺爸做的馍,看看俺庄的风景。
这其实就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甚至还可以和土挂上钩,但是仔细读一下就会觉得这句话意味深沉,饱含了对于家长的思念,和对于家乡的定位。
家乡不就是在经历大风大浪时可以给我们一个安慰的地方吗?在《飘》这部故事中,斯嘉丽面对世事的剧变,她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她选择了回到塔拉庄园,回到这个开始自己一生的地方,即使现在一无所有,即使自己遍体鳞伤,无人接纳,这些都不重要。
她知道塔拉庄园永远不会拒她于门外。
这就是家乡。
乡愁的经典散文篇2一年前,为了心中的理想,我告别了家乡去远方求学,当时竟是那样坚定而没有丝毫犹豫。
一年后,每当遥望星际,思乡的泪如潮水般倾泻时才知道家永远是最温馨的港湾,因为家里总有一道为我们保留的虚掩的门,让我们大胆地出去寻找我们的梦想,去寻找我们的世界。
“故乡的歌是一支悠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容总能以她特有的细腻将情感描绘得恰倒好处。
淡淡的哀怨,浅浅的伤悲,让我分外想家了。
想家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感觉,像一首短诗,但比诗蕴含的情感更浓;像一滴晨露,却比晨露更为剔透晶莹;像一朵蒲公英的小黄花,朴实素雅但不妖娆夺目。
(完整版)余光中乡愁原文及赏析

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 “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 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 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对古典诗词
资源的利用使余光中的诗在整体上呈现出纯美的维度,在文化的框架中也极 有意味。铭文似的语句和速度,纯美的语言,齐整的体式,这些余光中一以贯之 的手法,均源自他始终不渝的“中国情结”。
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 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 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此 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 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 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 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 的“中国情结”。
在《春望》中所写下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蕴含了中国 人民多少的苦难与思念呀。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 的牵挂。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 旧“船票”饱含和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一张张旧“船票”割断了无数 鸳鸯梦。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 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 一方短短的“坟墓”却成了生与死无法逾越的长城,一方矮矮的“坟墓”却成了 叫人销魂的思念。
3/6
4/6
5/6
席慕容《乡愁》原文及赏析

席慕容《乡愁》原文及赏析席慕容《乡愁》原文及赏析乡愁是席慕蓉写的一篇散文,小面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席慕容《乡愁》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来阅读!【诗歌全文】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诗歌赏析】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
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
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
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
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
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评价席慕容评论家沈齐认为,对“席慕蓉诗歌现象”的重新解读,旨在对整个常态诗歌写作的重新正名与定位。
长期任运不拘、一味移步换形的中国新诗,正在逐渐清醒中认领一个守常求变的良性发展时期,而常态写作的重要性,也正日渐凸显。
从这一观点重读席慕蓉,便可读出一点尴尬中的启示──市场将前卫姿态由主流推向边缘,时代又将一抹“边缘光影”推为市场的热点;市场无罪,时代无常,席慕蓉只是被动充当了大众诗歌选民们的“最爱”,并无意中开启了人们对常态诗歌写作价值的重新认识──而在这一价值领域中,席慕蓉诗歌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并非错爱与误会。
关于乡愁的散文(精选10篇)

关于乡愁的散文(精选10篇)乡愁的散文1一壶薄酒晕开了离愁,年关时候,有谁共我,听一曲悠悠。
浅泪噎在喉,忘却了春秋,只一心凝望,凝望那千里之外的心舟,那儿有家的温柔。
掬月在手,一缕澄澈,几丝轻柔,散开去,是一地的乡愁。
我轻轻,取乡愁,一杯杯,化入酒;我轻轻,将薄酒,一杯杯,饮入喉,凝入我血肉,再回首,依然是家的温柔。
时钟依旧自在的走,月圆月收,有谁共我,添一笔乡期的“正”字头。
乡梦难休,扰乱了心的静守,深情地怀想,怀想那千里之外的杨柳,那杨柳记录了我童年的春秋。
藏梦在心,一番祈愿,一番对远方梦的追求,梦醒时,是一世的乡愁。
我轻轻,取乡愁,一杯杯,化入酒;我轻轻,将薄酒,一杯杯,饮入喉,凝入我血肉,再回首,依然是家的温柔。
我轻轻,取乡愁,一杯杯,化入酒;我轻轻,将薄酒,一杯杯,饮入喉,凝入我血肉,再回首,依然是家的温柔。
乡愁的散文2最近枞阳文联,寻找乡愁,家乡的味道。
一直想写些东西,提笔又放下。
因为我离家乡并不远,乡愁并不浓。
对于家乡的记忆,熟悉又陌生。
毕业之后,九月份在家乡的乡镇里当一名语文教师,初入茅庐,经过流水似的培训。
主要说的教师礼仪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一群人在会议室天天看视频,在大会议室里聊天。
记得第一次来学校报到时,找了半天才到学校,一路走,每当三轮车从我身边开过,我满怀热情的说声,老乡,带我一程。
当我上了电动三轮车,车速感觉不行了。
不过老乡还是很坚持带我到学校,开头几次的放假,很不适应从学校走到街上,晴天还好点,下雨天,泥泞的道路让我越陷越深。
刚去工作,学校由于在山坡上,夏天蚊子多且大,我就不明白,学校食堂的菜那么差,我们身上的血的营养成分不高,也不知道它们那么大。
学校的生态环境好,有蛇,有老鼠,有各种小东西,来这里,给我普及动物方面的知识,用水的问题,时有时没,每次感觉水都有点问题。
各种槽糕的事,莫名的心烦。
自己也是农村里出来,或许是精神上的陌生,再也找不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儿时的伙伴的逃离,农村文明的渐行渐远,城市里给我带来的浮躁。
余光中《乡愁》赏析

余光中《乡愁》赏析一.作者简介: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
因眷恋母乡,神游古典,自命为“江南人”,亦自称为“五陵少年”。
历任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
作品多次获文学大奖,诗文皆有很深造诣,梁实秋评价说:“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诗集有《舟子悲歌》《蓝色的羽毛》《五陵少年》等。
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思》《掌上雨》《听听那冷雨》等。
二.作品品析: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歌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中,诗歌是情感的铀。
一起来回味品读诗歌的语言美。
《乡愁》一诗语言的质朴之美在于如同口语,富于生活气息;典雅之美又在于精丽,富有独特的韵味,是经过锤炼加工的。
1、时间词美:“小时侯、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词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递增;2、名词的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3、数量词的美:“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在于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4、叠词美:“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的使用,增加了句子的音韵感,富有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5、方位词美:“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显示了空间的距离,反复应用使人感受到一种字字关情、琅琅上口的韵律。
6、另外,“乡愁是……”这一句式又营造了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三.拓展阅读:1.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节选听听,那冷雨。
看看,那冷雨。
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
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
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
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乡愁》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乡愁》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乡愁》课文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日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乡愁》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抄写诗作,感知诗行、诗节等作品外观特征;2.通过诵读诗作,体验这首诗回环往复的声韵特色;3.通过替换喻体,探究本诗运用的表达手法和效果。
【课前准备】复印余光中《乡愁》手迹及40岁左右青年照(本诗写于作者43岁时),制作PPT。
(手迹和照片见百花文艺出版社《余光中集》第一卷、第五卷书前照片页)印发本课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诗歌PPT投影余光中《乡愁》手稿,导入新课,简介余光中及其创作手稿。
让学生照着手稿把诗歌抄写在笔记本上。
抄好后,要求轻声读一读,用笔勾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诗句。
二、读诗之外观观察学生是“横抄”还是“竖抄”,借此点出现代诗歌“诗行”和“诗节”的概念,明确诗行和诗节是现代诗歌重要的表达手段。
明确:这首诗一共4小节,共16行。
外观布局排列整齐,一行行、一节节排列下来,给人爽朗之感。
三、读诗之声韵齐读诗歌,边读边感受,说说这首诗在声韵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一般回答是押韵。
辨析何为押韵――韵母相同的字。
)明确:此诗并不押韵。
追问:此诗并不像常见诗歌那样采用押韵的方式,但为什么读起来会有如押韵一样的、和谐顺畅的声韵效果?(教师带领学生勾画诗歌每小节相同的句式以及重复的诗句,圈出表明时间的词: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明确:这首诗音律上的特点是回环往复。
正因如此,读起来有一种回环上升、层层推进、和谐悦耳、一唱三叹的音韵美感。
学生再读。
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

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余光中《乡愁》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一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
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关于余光中《乡愁》鉴赏,至今都还有人在细细品味和理解。
我们会慢慢的懂得乡愁是一本历史的巨著,它送给我们的不仅是沙漠甘泉,也给人间的旅人浇灌上心智的露水。
寄愿乡愁伴随人类思想者的新生而在精神的坟冢中重新复苏,不要再让我们人类丢失为数不多的几亩梦田。
第一小节,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沧桑,略带“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第二小节,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
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第三小节,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第四小节,文章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
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A、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诗人四个人生阶段。
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B、小时侯(少年)——母子分离、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后来(中年)——母子死别、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C、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这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托物寄情。
乡愁的散文(通用25篇)

乡愁的散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愁的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愁的散文篇1离开家乡好多年,家乡的记忆愈来愈深……那一花一木,一山一水,袅袅升起的云烟,都在记忆萦绕……记得第一次离开家乡,是高中刚毕业,那年十六岁,带着向往与喜悦,去了父亲工作的城市,邵东。
在那里度过俩年的时光,又去了另一座沿海城市,福建、福州,这里离家乡越来越远,当初,不觉得难过,还有点欣喜,直到后来,随着年龄愈来愈大,才觉得相思苦。
刚到福州,我还会一年回去一次看望父母,但随着儿女诞生,回去的机会,就少了。
记得最长得一次是十年,那年还是接到家里来信,说父亲病得很重,我带着一双儿女,赶了回去。
看到一病不起的父亲,泪水涟涟,要知道父亲从来没病,就连小感冒都没有。
我忙把父亲送进医院检查,医生悄悄地告诉我,没救了,他的脑CT片,检查出瘤,而且不止一个,好几个,已经到了晚期。
无奈,把父亲拖回了家,没过几天,父亲走了。
我哭得非常伤心,后悔这十年,没跟父亲相处。
父亲走后,只剩下母亲。
我依然没有每年回家看她,忙着俩个孩子的学业,等把孩子的学业忙完,又开始带孙子,所以又是几年没回家。
远嫁是一种痛,你无法去理解那种泛味。
当把孙子带大,也步入暮年,这时候,才有时间回家。
每年回家一次看望老母亲,和村里的老人聊天,满满的回忆。
原计划今年二月份回家,结果突然的疫情,回不了,现在不知什么时候,能回去看她老人家。
妈在家在,有妈在回家的脚步也快。
如果没有老人家,回去就成渺茫,家乡就渐行渐远……乡愁的散文篇2中秋又至,正好团圆,但许多人有家不能回。
异乡客,最怕是中秋,浓浓乡愁,似乎是注定了的。
根本就不用学,离开久了,思念深了,自然就想家了,你也不知何时成了多愁善感的人儿,一念乡音起,一语泪双流。
愁归愁,但还是要说声“对不你,又欠你一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家乡愁散文:乡愁
小时候,一个人是不会有乡愁的。
如果没有远离过故乡,一个人也是不会有乡愁的。
下面是有名家乡愁散文,欢迎参阅。
名家乡愁散文:乡愁每到新年的时候,我都会独自一人去铁路的旁边,看着一列列火车载着旅客飞驰而过。
让我心底油然升起回家的念头,想到我的家乡和我的亲人,不知家乡面貌可改亲人是否安康。
我有十几个年头未回过家乡了,再想到家乡的时候我的心里(怦然心动)有一丝丝甜蜜、又有一丝丝的痛,明天回家......在梦里多少次回到亲爱的家乡,那是多么甜蜜、惬意的事情啊,但现实呢?嗨、考虑到自己这几年的漂泊、还是一无所成,也就不敢想、打消了回家的这种念头了。
在外漂泊了这么多年手头没有什么积蓄,却多了许多的惆怅和茫然(思乡之情),其实在外漂泊的人们谁何曾不想家乡啊!一句俗语;落叶归根,道出了流浪者的心声。
在外乡的大街上、每每看到漂泊在外的流浪的人们,有的拿着重重的行囊、拖着疲惫的步伐,还有他们脸上显露出那种淡淡的茫然的和那无助的眼神,不知他们有何感想,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自己内心的酸、甜、苦、辣,(思乡之愁)。
名家乡愁散文:乡愁小时候,一个人是不会有乡愁的。
如果没有远离过故乡,一个人也是不会有乡愁的。
就像那倾园倾圃的玫瑰花,枝上未着花蕾时,不会有划人的
荆棘,不会有让人魂牵梦萦的幽香。
乡愁就是那冷艳的玫瑰花啊。
只有成熟后花蕊怒放,才会散发恒久弥漫的芬芳,既使是零落为泥碾作尘,也会香如故!
直到有一天,我背上简单的行囊走出老屋的旧门,穿过竹叶铺盖的小径,趟过故乡那条美丽的小河,回首留恋地看看家门口蹲着的那条伴我童年的老黄狗,然后含泪转身。
从此我就没入了异乡的风沙,从此我就有了淡淡的乡愁。
许久无人居住的老屋渐渐风化,许久无人行走的小径渐渐消痕,老黄狗早已或野死山岗或成馋人口食,唯有那条清清的小河依然美丽。
不管是风化的老屋,不管是消痕的小径,不管是灰飞烟灭的老黄狗,还是清波粼粼的那条小河,都成为我乡愁最好的载体。
时间愈长,乡愁愈浓。
一如玫瑰花在春风春雨中潜滋暗长,那冷艳的幽香便无处不在了。
打拚奋斗,苦苦的挣扎溅满酸涩的乡愁。
人情冷暖,无助的心灵浸润孤寂的乡愁。
被相爱的人伤害,伤口咕咕流出的是殷红的乡愁。
生离死别之际,漫天的泪雨是丝丝湿淋淋的乡愁。
起风了,我枯黄色的乡愁飘飘落落。
雪飞了,我白皑皑的乡愁铺天盖地。
在纸醉金迷的暧昧酒吧,端一杯透明的红酒,听萨克斯吹响凄婉的乡愁。
独坐寓所狭窄的窗前,仰望天空云破月,俯视院角花弄影,任如水的乡愁挤满忧伤的窗棂。
展卷欲读,我的乡愁是红袖为我置砚添香的盈盈眸光。
浅睡
将醒,我的乡愁是佳人为我叠被铺床的纤纤玉手。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窄窄的邮票,密密连接游子与母亲的血脉亲情;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阻隔不断浪客和祖国的历史传承;是一盘皎洁的明月,永远洒满炎黄儿女滚烫的心房。
那一份挚诚的乡愁,就是太阳的四射光芒,千年万载也山高水长!
而我的乡愁,是原野里无边的小草,葳蕤葱郁,一岁枯荣凭春风;是茂林中长吟的清泉,涓涓媚媚,四季丰瘦由山雨;是夜幕上微小的星辰,闪闪烁烁,年年隐现任日月。
这一掬静美的乡愁,只能是玫瑰的淡雅芳菲,岁岁年年在幽幽散发。
太阳光般的乡愁啊,闪射夺目光芒,浓烈醇醉。
也许强焰会冲坏海外游子愁绪纷纷的心扉,但那样的乡愁是热烈美好的!
玫瑰花样的乡愁呢,散发幽幽芬芳,淡远朦胧。
也许荆棘会划伤异乡异客凄凉哀婉的心房,但如此的乡愁同样是热烈美好的!
有乡愁的心境是滋补的土地,既使与生养的故园天遥地远,也会心存对故乡的拳拳依恋,心树就会盛开枝枝俏丽的玫瑰。
纵然玫瑰的荆棘剌痛心叶,我们也要让流出的热血把乡愁的花蕊浇灌得更加惊艳,让乡愁的幽香愈加恒久弥远,游子异客的心境将会何其纯真美好,对母亲对祖国的情感将会何其地久天长!
有一份浅浅淡淡的乡愁,是美好的!
名家乡愁散文:乡愁总有淡淡的乡愁在心头,乡愁里记挂着年迈的父母,乡愁里散着难以割舍的亲情,乡愁里有淡淡的忧伤,感伤人生的悄然易逝,当皱纹爬上一起长大的发小的脸,当看到曾经年轻的故乡亲人,也被岁月碾得鬓发斑白,我才知道有多久没有看到他们,感到岁月真是无情,人都无法抗拒衰老,
无法不印有岁月的痕迹,也才知道自己也会和他们一样衰老,会很快很快。
乡愁是淡淡的,在青草覆盖的土地上,我在找寻曾经的那一份年少的记忆,曾经的儿时走的小路也已完全变了样,曾经家边的小河已经变成了干枯了沼泽地,曾经的那片柳树林也消失的无影无踪,曾经的大山已经变得很平,不再青不再陡,有很多人我很想念,很想看到他们过的好不好,但都因每次归乡的匆忙而让我没有如愿,常常在梦中梦到那些儿时的朋友,但醒来他们离我好远,远的都不知他们今在何方?每一次都想有足够的时间去探访曾经的同学朋友,老师,邻居,但都未能实现,虽然一切都变了,但看到一切仍然是那样亲切,连土地都觉得是芬芳的,散着一份久违的气息。
乡愁让我感悟人生很多事情不能等待,等的太久就会变了模样,在太多疏忽间就变得面目全非了,真的会有转瞬已如隔世的感觉,我们都在忙碌中过着自己的生活,有很多人很多工作环境会让人每天根本看不到日落日出,都在忙碌着为了挣钱,但时光却在悄然的溜走,当有足够的钱不在为生活奔波时,可以静静的享受阳光时,才发觉已经老的眼睛已经昏花,腿脚已不利索,幸运的人有个好身体可以享受幸福的晚年,不幸的人拖着有病的身体在慢慢老去,回头时才发现人生大半都在忙碌中,在无意于生活的点滴中逝去了,这就是人生,忙碌的人生,所以当还健在,就去享受生活,感受阳光吧,当还有时间就约约朋友,一起感知人生的变换。
乡愁淡淡的,让我知道有很多人都没有离开过那片土地,也
沉浸在她们自己的梦里,并不知外面的世界精彩,并不知这同样的时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沉静的土地养育着沉静的人们,她们在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忧伤着自己的忧伤,我期盼着那里变得更加富有美丽,让我牵挂的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让乡愁变得淡然,变成是一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