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综合训练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一元二次方程综合培优(难度大-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一元二次方程综合培优(难度大-含参考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拓展提高题1、已知0200052=--x x,则()()211223-+---x x x 的值是 . 2、已知0120042=+-a a ,则_________120044007222=++-a a a . 3、若1≠ab ,且07200552=++a a ,05200572=++b b ,则_________=b a.4、已知方程043222=-+-a ax x 没有实数根,则代数式_____21682=-++-a a a .5、已知x x y -+=62,则y 的最大值为 .6、已知0=++c b a ,2=abc ,0φc ,则( )A 、0πabB 、2-≤+b aC 、3-≤+b aD 、4-≤+b a 7、已知8=-b a ,0162=++c ab ,则________=++c b a . 8、已知012=-+m m ,则________2006223=-+m m . 9、已知4=-b a ,042=++c ab ,则________=+b a .10、若方程02=-+q px x 的二根为1x ,2x ,且11φx ,03φ++q p ,则2x ( ) A 、小于1 B 、等于1 C 、大于1 D 、不能确定11、已知α是方程0412=-+x x 的一个根,则ααα--331的值为 .12、若132=-x x ,则=+--+200872129234x x x x ( )A 、2011B 、2010C 、2009D 、2008 13、方程22323=--+x x 的解为 . 14、已知06222=+-y x x ,则x y x 222++的最大值是( )A 、14B 、15C 、16D 、18 15、方程m x x =+-2||22恰有3个实根,则=m ( )A 、1B 、1.5C 、2D 、2.5 16、方程9733322=-+-+x x x x 的全体实数根之积为( )A 、60B 、60-C 、10D 、10-1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522=--a x x (a 为常数)的两根之比3:2:21=x x ,则=-12x x ( )A 、1B 、2C 、21 D 、23 18、已知是α、β方程012=-+x x 的两个实根,则_______34=-βα. 19、若关于x 的方程xax x x x x a 1122++-=-只有一解,求a 的值。

中考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组 综合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组 综合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组 综合题附答案一、一元二次方程1.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k +1)x +k 2+1=0. (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的两根恰好是一个矩形两邻边的长,且k =2,求该矩形的对角线L 的长.【答案】(1)k >34;(2 【解析】 【分析】(1)根据关于x 的方程x 2-(2k +1)x +k 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得出△>0,再解不等式即可;(2)当k=2时,原方程x 2-5x+5=0,设方程的两根是m 、n ,则矩形两邻边的长是m 、n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m+n=5,mn=5,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变形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1)∵方程x 2-(2k +1)x +k 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2k +1)]2-4×1×(k 2+1)=4k -3>0, ∴k >34; (2)当k =2时,原方程为x 2-5x +5=0, 设方程的两个根为m ,n , ∴m +n =5,mn =5,==.【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矩形的性质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4832x nx n --=和()223220x n x n -+-+=,是否存在这样的n 值,使第一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差的平方等于第二个方程的一整数根?若存在,请求出这样的n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存在,n=0. 【解析】 【分析】在方程①中,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用含n 的式子表示出两个实数根的差的平方,把方程②分解因式,建立方程求n ,要注意n 的值要使方程②的根是整数. 【详解】若存在n满足题意.设x1,x2是方程①的两个根,则x1+x2=2n,x1x2=324n+-,所以(x1-x2)2=4n2+3n+2,由方程②得,(x+n-1)[x-2(n+1)]=0,①若4n2+3n+2=-n+1,解得n=-12,但1-n=32不是整数,舍.②若4n2+3n+2=2(n+2),解得n=0或n=-14 (舍),综上所述,n=0.3.解方程:(2x+1)2=2x+1.【答案】x=0或x=1 2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先移项,再利用ab=0的关系求解方程即可.试题解析:∵(2x+1)2﹣(2x+1)=0,∴(2x+1)(2x+1﹣1)=0,即2x(2x+1)=0,则x=0或2x+1=0,解得:x=0或x=﹣12.4.机械加工需用油进行润滑以减小摩擦,某企业加工一台设备润滑用油量为90kg,用油的重复利用率为60%,按此计算,加工一台设备的实际耗油量为36kg,为了倡导低碳,减少油耗,该企业的甲、乙两个车间都组织了人员为减少实际油耗量进行攻关.(1)甲车间通过技术革新后,加工一台设备润滑油用油量下降到70kg,用油的重复利用率仍然为60%,问甲车间技术革新后,加工一台设备的实际油耗量是多少千克?(2)乙车间通过技术革新后,不仅降低了润滑油用油量,同时也提高了用油的重复利用率,并且发现在技术革新前的基础上,润滑用油量每减少1kg,用油的重复利用率将增加1.6%,例如润滑用油量为89kg时,用油的重复利用率为61.6%.①润滑用油量为80kg,用油量的重复利用率为多少?②已知乙车间技术革新后实际耗油量下降到12kg,问加工一台设备的润滑用油量是多少千克?用油的重复利用率是多少?【答案】(1)28(2)①76%②75,84%【解析】试题分析:(1)直接利用加工一台设备润滑油用油量下降到70kg,用油的重复利用率仍然为60%,进而得出答案;(2)①利用润滑用油量每减少1kg,用油的重复利用率将增加1.6%,进而求出答案;②首先表示出用油的重复利用率,进而利用乙车间技术革新后实际耗油量下降到12kg,得出等式求出答案.试题解析:(1)根据题意可得:70×(1﹣60%)=28(kg ); (2)①60%+1.6%(90﹣80)=76%; ②设润滑用油量是x 千克,则 x{1﹣[60%+1.6%(90﹣x )]}=12,整理得:x 2﹣65x ﹣750=0,(x ﹣75)(x+10)=0, 解得:x 1=75,x 2=﹣10(舍去), 60%+1.6%(90﹣x )=84%,答:设备的润滑用油量是75千克,用油的重复利用率是84%.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5.按上述方案,一家酒店四、五两月用水量及缴费情况如下表所示,那么,这家酒店四、五两月的水费分别是按哪种方案计算的?并求出的值.【答案】6.解下列方程: (1)2x 2-4x -1=0(配方法); (2)(x +1)2=6x +6.【答案】(1)x 1=1+2x 2=1-21=-1,x 2=5.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先移项,再加减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完成配方,再根据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2)根据因式分解法,先移项,再提公因式即可把方程化为ab=0的形式,然后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由题可得,x 2-2x =12,∴x 2-2x +1=32.∴(x -1)2=32.∴x -1=.∴x 1=1x 2=1 (2)由题可得,(x +1)2-6(x +1)=0,∴(x +1)(x +1-6)=0. ∴x +1=0或x +1-6=0. ∴x 1=-1,x 2=5.7.小王经营的网店专门销售某种品牌的一种保温杯,成本为30元/只,每天销售量y (只)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的关系式为y =﹣10x+700(40≤x≤55),求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答案】当销售单价为50元时,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利润的最大值为4000元 【解析】 【分析】表示出一件的利润为(x ﹣30),根据总利润=单件利润乘以销售数量,整理成顶点式即可解题. 【详解】设每天获得的利润为w 元,根据题意得:w =(x ﹣30)y =(x ﹣30)(﹣10x+700)=﹣10x 2+1000x ﹣21000=﹣10(x ﹣50)2+4000.∵a =﹣10<0,∴当x =50时,w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4000.答:当销售单价为50元时,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利润的最大值为4000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中等难度,熟悉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8.如图,在Rt ABC 中,90B =∠,10AC cm =,6BC cm =,现有两点P 、Q 的分别从点A 和点B 同时出发,沿边AB ,BC 向终点C 移动.已知点P ,Q 的速度分别为2/cm s ,1/cm s ,且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移动,设P ,Q 两点移动时间为xs .问是否存在这样的x ,使得四边形APQC 的面积等于216cm ?若存在,请求出此时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假设不成立,四边形APQC 面积的面积不能等于216cm ,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BQ 、PB 的表达式,再列出方程,判断根的情况. 【详解】解:∵90B ∠=,10AC =,6BC =, ∴8AB =.∴BQ x =,82PB x =-;假设存在x 的值,使得四边形APQC 的面积等于216cm , 则()1168821622x x ⨯⨯--=, 整理得:2480x x -+=, ∵1632160=-=-<,∴假设不成立,四边形APQC 面积的面积不能等于216cm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方程根的判别方法、理解方程的意义是本题的解题关键.9.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2x 2+4x -1=0;(2)(y +2)2-(3y -1)2=0.【答案】(1)x 1=-1x 2=-12)y 1=-14,y 2=3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方程的特点,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2)根据因式分解法,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然后再根据乘积为0的方程的解法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a=2,b=4,c=-1 ∴△=b 2-4ac=16+8=24>0∴x=2b a-±=4122-=-⨯∴x 1=-1,x 2=-1 (2)(y +2)2-(3y -1)2=0[(y+2)+(3y-1)][ (y+2)-(3y-1)]=0 即4y+1=0或-2y+3=0 解得y 1=-14,y 2=32.10.某商场一种商品的进价为每件30元,售价为每件40元.每天可以销售48件,为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降价促销.(1)若该商品连续两次下调相同的百分率后售价降至每件32.4元,求两次下降的百分率;(2)经调查,若该商品每降价0.5元,每天可多销售4件,那么每天要想获得510元的利润,每件应降价多少元?【答案】(1)两次下降的百分率为10%;(2)要使每月销售这种商品的利润达到510元,且更有利于减少库存,则商品应降价2.5元. 【解析】 【分析】(1)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x ,(1﹣x )2为两次降价后的百分率,40元 降至 32.4元 就是方程的等量条件,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设每天要想获得 510 元的利润,且更有利于减少库存,则每件商品应降价 y 元,由销售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详解】解:(1)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x . 40×(1﹣x )2=32.4x =10%或 190%(190%不符合题意,舍去)答:该商品连续两次下调相同的百分率后售价降至每件 32.4元,两次下降的百分率为10%;(2)设每天要想获得 510 元的利润,且更有利于减少库存,则每件商品应降价 y 元, 由题意,得()4030y (448)5100.5y--⨯+= 解得:1y =1.5,2y =2.5, ∵有利于减少库存,∴y =2.5.答:要使商场每月销售这种商品的利润达到 510 元,且更有利于减少库存,则每件商品应降价 2.5 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等式两边的平衡条件,这种价格问题主要解决价格变化前后的平衡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即可.11.校园空地上有一面墙,长度为20m ,用长为32m 的篱笆和这面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圃,如图所示.(1)能围成面积是126m2的矩形花圃吗?若能,请举例说明;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若篱笆再增加4m,围成的矩形花圃面积能达到170m2吗?请说明理由.【答案】(1)长为18米、宽为7米或长为14米、宽为9米;(2)若篱笆再增加4m,围成的矩形花圃面积不能达到170m2.【解析】【分析】(1)假设能,设AB的长度为x米,则BC的长度为(32﹣2x)米,再根据矩形面积公式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答案.(2)假设能,设AB的长度为y米,则BC的长度为(36﹣2y)米,再根据矩形面积公式列方程,求得方程无解,即假设不成立.【详解】(1)假设能,设AB的长度为x米,则BC的长度为(32﹣2x)米,根据题意得:x(32﹣2x)=126,解得:x1=7,x2=9,∴32﹣2x=18或32﹣2x=14,∴假设成立,即长为18米、宽为7米或长为14米、宽为9米.(2)假设能,设AB的长度为y米,则BC的长度为(36﹣2y)米,根据题意得:y(36﹣2y)=170,整理得:y2﹣18y+85=0.∵△=(﹣18)2﹣4×1×85=﹣16<0,∴该方程无解,∴假设不成立,即若篱笆再增加4m,围成的矩形花圃面积不能达到170m2.12.如图,要利用一面墙(墙长为25米)建羊圈,用100米的围栏围成总面积为400平方米的三个大小相同的矩形羊圈,求羊圈的边长AB,BC各为多少米?【答案】羊圈的边长AB,BC分别是20米、20米.【解析】试题分析:设AB的长度为x米,则BC的长度为(100﹣4x)米;然后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试题解析:设AB的长度为x米,则BC的长度为(100﹣4x)米.根据题意得(100﹣4x)x=400,解得 x 1=20,x 2=5. 则100﹣4x=20或100﹣4x=80. ∵80>25, ∴x 2=5舍去. 即AB=20,BC=20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k +1)x +k 2=0①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 的取值范围;(2)设方程①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 1,x 2,当k =1时,求x 12+x 22的值.【答案】(1)k >–14;(2)7 【解析】 【分析】(1)由方程根的判别式可得到关于k 的不等式,则可求得k 的取值范围; (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x 1+x 2=-3,x 1x 2=1,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即()22214410k k k +-=+>,解得14k >-; (2)当2k =时,方程为2x 5x 40++=, ∵125x x +=-,121=x x ,∴()222121212225817x x x x x x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根的判别式与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我市茶叶专卖店销售某品牌茶叶,其进价为每千克 240 元,按每千克 400 元出售,平均每周可售出 200 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 10 元,则平均每周的销售量可增加 40 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品牌茶叶要想平均每周获利 41600 元,请回答: (1)每千克茶叶应降价多少元?(2)在平均每周获利不变的情况下,为尽可能让利于顾客,赢得市场,该店应按原售价的 几折出售?【答案】(1)每千克茶叶应降价30元或80元;(2)该店应按原售价的8折出售. 【解析】 【分析】(1)设每千克茶叶应降价x 元,利用销售量×每件利润=41600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为了让利于顾客因此应下降价80元,求出此时的销售单价即可确定几折. 【详解】(1)设每千克茶叶应降价x 元.根据题意,得: (400﹣x ﹣240)(200+10x×40)=41600. 化简,得:x 2﹣10x +240=0.解得:x 1=30,x 2=80.答:每千克茶叶应降价30元或80元.(2)由(1)可知每千克茶叶可降价30元或80元.因为要尽可能让利于顾客,所以每千克茶叶某应降价80元.此时,售价为:400﹣80=320(元),320100%80%400⨯=. 答:该店应按原售价的8折出售.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15.某产品每件成本为20元,经过市场调研发现,这种产品在未来20天内的日销售量m (单位:件)是关于时间t (单位:天)的一次函数,调研所获的部分数据如下表:这20天中,该产品每天的价格y (单位:元/件)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为:1254y t =+(t 为整数),根据以上提供的条件解决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m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2)这20天中哪一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的销售利润是多少?(3)在实际销售的20天中,每销售一件商品就捐赠a 元(4a <)给希望工程,通过销售记录发现,这20天中,每天扣除捐赠后的日销利润随时间t 的增大而增大,求a 的取值范围.【答案】(1)2100m t =-+;(2)在第15天时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612.5元;(3)2.54a ≤<. 【解析】 【分析】(1)从表格可看出每天比前一天少销售2件,即可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2)根据日利润=日销售量×每件利润列出函数解析式,然后根据函数性质求最大值,即可确定答案;(3)根据20天中每天扣除捐赠后的日销售利润,根据函数性质求a 的取值范围【详解】(1)设该函数的解析式为:m=kx+b由题意得:98=k b94=3k b +⎧⎨+⎩解得:k=-2,b=100∴m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为:2100m t =-+. (2)设前20天日销售利润为W 元,由题意可知,()1210025204W t t ⎛⎫=-++- ⎪⎝⎭21151002t t =-++()2115612.52t =--+ ∵102<,∴当15t =时,612.5W =最大. ∴在第15天时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612.5元. (3)由题意得:()1210025204W t t a ⎛⎫=-++--⎪⎝⎭()211525001002t a t a =-+++-,∴对称轴为:152t a =+,∵每天扣除捐赠后的日销利润随时间t 的增大而增大,且120t ≤≤, ∴15220a +≥, ∴ 2.5a ≥, ∴2.54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熟练掌握各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特征,掌握解决最值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方圆学校九年级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综合测试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方程,x〔x—3〕=5〔x—3〕的根是___________ .22.以下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有.[1] 2y2+y-1=0;〔2〕x〔2x—1〕=2x2;〔3〕∖—2x=l;〔4〕ax2+bx+c=0;〔5〕x- —x2=0 ・23.把方程[l-2x] [l+2x] =2χ2-l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1 2 14.如果一7 ——— 8=0,那么一的值是_________ .X" X X5.关于x的方程[m2-1] x2+〔m—1〕x+2m-1=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6.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χ2—χ-3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的取值围是定_______________ .7. X2-5 | x | ÷4=0的所有实数根的和爰_____________ .8.方程χ4-5χ2+6=0,设y=χ2,那么原方程变形原方程的根为.9.以一1为一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为〔写一个即可〕.10.代数式1χ2+8x+5的最小值爰 ___________ .2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1.假设方程〔a—b〕x2+ [b-c] x+ [c-a] =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必有〔〕.B. 一根为1 C∙ 一根为一1 D.以上都不对A∙ a=b=cχ2 —χ-()12.假设分式~的值为0,那么x的值为〔〕.x -3x + 2A. 3 或一2B. 3C. -2D. -3 或213. [x2÷y2+l] [x2÷y2÷3] =8,那么区?+/的值为〔〕.A. -5 或1B. 1C. 5D. 5 或一114.方程χ2+px+q=0的两个根分别是2和一3,那么χ2-pχ+q可分解为〔〕.A. [x+2] [x÷3]B.〔x—2]〔x—3〕C.〔x-2]〔x+3〕D.〔x+2〕〔x—3]15α, 0是方程χ2+2006x+l=0 的两个根,那么[1+2008(1+/] [l÷2008β+β2]的值为〔〕.A. 1B. 2C. 3D. 416.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和4,第三边是方程χ2-6x+8=0的解,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 8 .B. 8 或10C. 10D. 8 和10三、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每题4分,共16分〕17.〔1〕2 tx÷2j 2-8=0; 〔2〕x〔x-3〕=x;〔3〕∖∣3 X2=6X—Λ∕3; 〔4〕〔x+3〕2÷3 fx+3] —4=0.四、解答题[18, 19, 20, 21题每题7分,22, 23题各9分,共46分〕X18.如果χ2 — 10x+y2-16y+89=0,求一的值.)'19.阅读下面的材料,答复以下问题:解方程χ4-5x2+4=0,这是一个一元四次方程,根据该方程的特点,它的解法通常是:设χ2=y,那么χ4=y2,于是原方程可变为y2—5y+4=0 ①,解得%=1, y2=4.当y=l 时,x2=l, .,.x=±lj当y=4 时,X2=4,.*.X=±2J万程有四个根:Xi=l, X2~ - 1, X3=2, X4=-2.〔1〕在由原方程得到方程①的过程中,利用法到达的目的,表达了数学的转化思想.⑵ 解方程(x2+x] 2-4 [x2+x] -12=0.20.如图,是市统计局公布的2000〜2003年全社会用电量的折线统计图.(1)填写统计表:2000 -2003年市全社会用电量统计表:年份200020012002200313.33全社会用电量〔单位:亿kW-h〕〔2〕根据市2001年至2003年全社会用电量统计数据,求这两年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保存两个有效数字〕.用电量(亿kW ∙ h)2520151052000 2001 2002 2003 年份21.某商场服装部销售一种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3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降价销售,经调查,每件降价1元时,平均每天可多卖出2件.〔1〕假设商场要求该服装部每天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2〕试说明每件衬衫降价多少元时,商场服装部每天盈利最多.22.设a, b, c是4ABC的三条边,关于x的方程Lx?+括x+c—'a=0有两个2 2相等的实数根,方程3cx+2b=2a的根为x=0.〔1〕试判断4ABC的形状.〔2〕假设a, b为方程χ2+mχ-3m=0的两个根,求m的值.23.关于x的方程fχ2+〔2a-l〕x+l=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5, x2.⑴求a的取值围;〔2〕是否存在实数a,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如果存在,求出a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根据题意,得△=[2a-1] 2-4a2>0,解得av'.4・•・当a<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a— 1 〔2〕存在,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X2互为相反数,那么X1÷X2=--=0a ①,解得经检验,&二;是方程①的根.当a=:时,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羽与X2互为相反数.a上述解答过程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错误之处,并解答.24、如图,A、B、C、D为矩形的4个顶点,AB = 16cm, BC=6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点P以3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一直到达点B为止;点Q以2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经过多长时间P、Q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0cm?25、如图,在aABC 中,ZB = 90° , BC=12cm, AB = 6cm,点P 从点A 开场段BA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移动,设点P、Q移动的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ZiAPQ与4AOB相似?24〔2〕当t为何值时,ZXAPQ的面积为一个平方单位?2、有一边为5cm的正方形ABCD和等腰三角形PQR, PQ=PR=5cm, QR=8cm, 点B、C、Q、R在同一直线1上,当C、Q两点重合时,等腰三角形PQR以lcm/s 的速度沿直线1按箭头方向匀速运动,〔1〕t秒后正方形ABCD与等腰三角形PQR重合局部的面积为5,求时间t;〔2〕当正方形ABCD与等腰三角形PQR重合局部的面积为7,求时间t;B QC R3、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四边形OABC 是等腰梯形,CB H OA, OA=7, AB=4, ZCOA=60°,点P 为x 轴上的一个动点,点P 不与点0、点A 重合.连结CP,过点P 作PD 交AB 于点D,⑴求点B 的坐标沐⑵当点P 运动什么位置且鲁《求这时点P 的坐标;答案:1. Xι=3, X2=102,〔5〕 点拨:准确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即含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整式方程.3. 6χ2-2=04. 4 —2点拨:把一看做一个整体.X5. m≠ ± 16. m>-- 点拨:理解定义是关键.127. 0点拨:绝对值方程的解法要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 8. y2 — 5y+6=0 Xi — ^∖∕2 f X2二一Λ∕2 , X3- , X4~ 一 Λ∕3 9. x 2-x=0〔答案不唯一〕 10. -2711. D 点拨:满足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二次项系数不为0. 12. A 点拨:准确掌握分式值为0的条件,同时灵活解方程是关键.13. B 点拨:理解运用整体思想或换元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要注意χ2+F 式子本身的属性.14. C 点拨:灵活掌握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思想特点是关键. 15. D 点拨:此题的关键是整体思想的运用.16. C 点拨:此题的关键是对方程解的概念的理解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的运用. 17. ⑴ 整理得〔x+2〕2=4,即 0+2〕=±2,.*.x 1=0, x 2=~4〔2〕x 〔x —3〕— x=0,x 〔x —3—1〕=0, x 〔x —4〕=0, ∙*∙ Xl =0 9 X2=4 9〔3〕整理得 G χ2+ \/3 — 6χ=0,时,4OCP 为等腰三角形,求这时点P 的坐标;(3)当求P 率动什幺住聂时,使<ZCPD=ZOAB,DX2—2λ∕3 x+l=0,由求根公式得X1= V3 + λ∕2 , X2= \/3 — V2 .〔4〕设x+3=y,原式可变为y2+3y-4=0,解得力二-4, y2=l,即x+3=—4, x= —7.由x+3=l,得x=-2.二原方程的解为xi= -7, x2=-2.18.由x2- 10x+y2- 16y+89=0,得〔x—5〕2+〔y—8〕2=0,x 5∕.x=5, y=8,> 819.〔1〕换元降次〔2〕设χ2+x=y,原方程可化为y2-4y-12=0,解得yι=6, y2= -2∙由x2+x=6,得xi= -3, X2=2.由x2+x= — 2,得方程X2÷X+2=0,b2-4ac=l-4×2=-7<0,此时方程无解.所以原方程的解为、二-3, X2=2.20.⑴〔2〕设2001年至2003年平均每年增长率为x,那么2001年用电量为14.73亿kW ∙ h,2002 年为14.73 [l+x]亿kW ∙ h,2003 年为14.73 [l+xj 2亿kW ∙ h.那么可列方程:14.73 [l+x] 2=21.92, 1+X=±1.22,∕.xι=0.22=22%, x2=-2.22〔舍去〕.那么2001〜2003年年平均增长率的百分率为22%.21. [1]设每件应降价x元,由题意可列方程为〔40-x〕∙〔30+2x〕=1200,解得X]=0, X2=25,当x=0时,能卖出30件;当x=25时,能卖出80件.根据题意,x=25时能卖出80件,符合题意.故每件衬衫应降价25元.〔2〕设商场每天盈利为W元.W=〔40—x〕(30+2x] =-2X2+50X+1200=-2[X2-25X] +1200=-2 [χ-12.5] 2+1512.5 当每件衬衫降价为12.5元时,商场服装部每天盈利最多,为1512.5元.22. ∙.∙,χ2+扬x+c-'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 2判别式=[y[b ] 2—4×一[c -------------- a] =0,2 2整理得a+b-2c=0 ①,又3cx+2b=2a 的根为x=0,**- a—b ②.把②代入①得a=c,Λa=b=c, ∙∙∙4ABC为等边三角形.〔2〕a, b是方程x2+mx-3m=0的两个根,所以I∏2-4X〔一3m〕=0,即f∏2+12m=0,∕.t∏ι=0, m2=-12.当m=0时,原方程的解为x二O〔不符合题意,舍去〕,∕.m=12.23.上述解答有错误.〔1〕假设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那么方程首先满足是一元二次方程,二.&2壬0 且满足〔2a-1〕2—4a2>0, .,.a< 一且a#0.4〔2〕a不可能等于!.2〔1〕中求得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同时a的取值围是av,且aK0,4而a=—> 一〔不符合题意〕2 4所以不存在这样的&值,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互为相反数.。

中考数学专题题库∶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题库∶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题附答案

一、一元二次方程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1.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三边分别为a 、b 、c ,其中ɑ=4,若b 、c 是关于x 的方程x 2﹣(2k +1)x +4(k ﹣12)=0的两个实数根,求△ABC 的周长. 【答案】△ABC 的周长为10.【解析】【分析】 分a 为腰长及底边长两种情况考虑:当a=4为腰长时,将x=4代入原方程可求出k 值,将k 值代入原方程可求出底边长,再利用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可求出△ABC 的周长;当a=4为底边长时,由根的判别式△=0可求出k 值,将其代入原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出b+c 的值,由b+c=a 可得出此种情况不存在.综上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当a =4为腰长时,将x =4代入原方程,得:()214421402k k ⎛⎫-++-= ⎪⎝⎭解得:52k =当52k =时,原方程为x 2﹣6x +8=0, 解得:x 1=2,x 2=4,∴此时△ABC 的周长为4+4+2=10;当a =4为底长时,△=[﹣(2k +1)]2﹣4×1×4(k ﹣12)=(2k ﹣3)2=0, 解得:k =32, ∴b +c =2k +1=4.∵b +c =4=a ,∴此时,边长为a ,b ,c 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分a 为腰长及底边长两种情况考虑是解题的关键.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4832x nx n --=和()223220x n x n -+-+=,是否存在这样的n 值,使第一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差的平方等于第二个方程的一整数根?若存在,请求出这样的n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存在,n=0.【解析】【分析】在方程①中,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用含n 的式子表示出两个实数根的差的平方,把方程②分解因式,建立方程求n ,要注意n 的值要使方程②的根是整数.【详解】若存在n 满足题意.设x1,x2是方程①的两个根,则x 1+x 2=2n ,x 1x 2=324n +-,所以(x 1-x 2)2=4n 2+3n+2, 由方程②得,(x+n-1)[x-2(n+1)]=0, ①若4n 2+3n+2=-n+1,解得n=-12,但1-n=32不是整数,舍. ②若4n 2+3n+2=2(n+2),解得n=0或n=-14(舍), 综上所述,n=0.3.解下列方程:(1)2x 2-4x -1=0(配方法);(2)(x +1)2=6x +6.【答案】(1)x 1=1+2x 2=1-21=-1,x 2=5.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先移项,再加减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完成配方,再根据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2)根据因式分解法,先移项,再提公因式即可把方程化为ab=0的形式,然后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1)由题可得,x 2-2x =12,∴x 2-2x +1=32. ∴(x -1)2=32.∴x -1=±2.∴x 1=1+2,x 2=1-2. (2)由题可得,(x +1)2-6(x +1)=0,∴(x +1)(x +1-6)=0.∴x +1=0或x +1-6=0.∴x 1=-1,x 2=5.4.已知两条线段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8120x x -+=的两根,(1)解方程求两条线段的长。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组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组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组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一、一元二次方程1.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三边分别为a 、b 、c ,其中ɑ=4,若b 、c 是关于x 的方程x 2﹣(2k +1)x +4(k ﹣12)=0的两个实数根,求△ABC 的周长. 【答案】△ABC 的周长为10. 【解析】 【分析】分a 为腰长及底边长两种情况考虑:当a=4为腰长时,将x=4代入原方程可求出k 值,将k 值代入原方程可求出底边长,再利用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可求出△ABC 的周长;当a=4为底边长时,由根的判别式△=0可求出k 值,将其代入原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出b+c 的值,由b+c=a 可得出此种情况不存在.综上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当a =4为腰长时,将x =4代入原方程,得:()214421402k k ⎛⎫-++-= ⎪⎝⎭解得:52k = 当52k =时,原方程为x 2﹣6x +8=0, 解得:x 1=2,x 2=4,∴此时△ABC 的周长为4+4+2=10;当a =4为底长时,△=[﹣(2k +1)]2﹣4×1×4(k ﹣12)=(2k ﹣3)2=0, 解得:k =32, ∴b +c =2k +1=4. ∵b +c =4=a ,∴此时,边长为a ,b ,c 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 ∴△ABC 的周长为10.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分a 为腰长及底边长两种情况考虑是解题的关键.2.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22(21)1y x k x k =--++的图象与x 轴有2个交点. (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2,x x ,且它们的倒数之和是32-,求k 的值. 【答案】(1)k <-34;(2)k=﹣1【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交点得个数,让y=0判断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然后根据判别式△= b 2-4ac 的范围可求解出k 的值;(2)利用y=0时的方程,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直接列式求解可得到k 的值.试题解析:(1)∵二次函数y=x 2-(2k-1)x+k 2+1的图象与x 轴有两交点,∴当y=0时,x 2-(2k-1)x+k 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2-4ac=[-(2k-1)]2-4×1×(k 2+1)>0. 解得k <-34; (2)当y=0时,x 2-(2k-1)x+k 2+1=0. 则x 1+x 2=2k-1,x 1•x 2=k 2+1,∵=== 32-, 解得:k=-1或k= 13-(舍去), ∴k=﹣13.由图看出,用水量在m 吨之内,水费按每吨1.7元收取,超过m 吨,需要加收.4.如图,在Rt ABC 中,90B =∠,10AC cm =,6BC cm =,现有两点P 、Q 的分别从点A 和点B 同时出发,沿边AB ,BC 向终点C 移动.已知点P ,Q 的速度分别为2/cm s ,1/cm s ,且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移动,设P ,Q 两点移动时间为xs .问是否存在这样的x ,使得四边形APQC 的面积等于216cm ?若存在,请求出此时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假设不成立,四边形APQC 面积的面积不能等于216cm ,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BQ 、PB 的表达式,再列出方程,判断根的情况. 【详解】解:∵90B ∠=,10AC =,6BC =, ∴8AB =.∴BQ x =,82PB x =-;假设存在x 的值,使得四边形APQC 的面积等于216cm , 则()1168821622x x ⨯⨯--=, 整理得:2480x x -+=, ∵1632160=-=-<,∴假设不成立,四边形APQC 面积的面积不能等于216cm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方程根的判别方法、理解方程的意义是本题的解题关键.5.解方程:(x +1)(x -1)=x.【答案】x 1,x 2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方程的特点,根据平方差公式化为一般式,然后可根据公式法求解即可.试题解析:(x +1)(x -1)=x 2-2x-1=0∵a=1,b=-c=-1 ∴△=b 2-4ac=8+4=12>0∴∴x 1x 2.6.阅读下面的例题,范例:解方程x 2﹣|x|﹣2=0,解:(1)当x≥0时,原方程化为x 2﹣x ﹣2=0,解得:x 1=2,x 2=﹣1(不合题意,舍去). (2)当x <0时,原方程化为x 2+x ﹣2=0,解得:x 1=﹣2,x 2=1(不合题意,舍去).∴原方程的根是x 1=2,x 2=﹣2请参照例题解方程x 2﹣|x ﹣10|﹣10=0.【答案】x 1=4,x 2=﹣5. 【解析】 【分析】分为两种情况:当x≥10时,原方程化为x 2﹣x=0,当x <10时,原方程化为x 2+x ﹣20=0,分别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详解】当x≥10时,原方程化为x 2﹣x+10﹣10=0,解得x 1=0(不合题意,舍去),x 2=1(不合题意,舍去);当x<10时,原方程化为x2+x﹣20=0,解得x3=4,x4=﹣5,故原方程的根是x1=4,x2=﹣5.【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去掉绝对值符号.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正整数,求m的最小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解析】【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情况与根的判别式关系可以证出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根据题意利用十字相乘法解方程,求得,再根据题意两个根都是正整数,从而可以确定的取值范围,即求出吗的最小值.【详解】(1)证明:依题意,得.,∴.∴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由.可化为:得,∵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正整数,∴.∴.∴的最小值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的个数关系和利用十字相乘法解含参数的方程,熟知根的判别式大于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判别式等于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或只有一个实数根,判别式小于零无根和十字相乘法的法则是解题关键.8.如图,要利用一面墙(墙长为25米)建羊圈,用100米的围栏围成总面积为400平方米的三个大小相同的矩形羊圈,求羊圈的边长AB,BC各为多少米?【答案】羊圈的边长AB,BC分别是20米、20米.【解析】试题分析:设AB的长度为x米,则BC的长度为(100﹣4x)米;然后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试题解析:设AB的长度为x米,则BC的长度为(100﹣4x)米.根据题意得(100﹣4x)x=400,解得 x1=20,x2=5.则100﹣4x=20或100﹣4x=80.∵80>25,∴x2=5舍去.即AB=20,BC=20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9.工人师傅用一块长为10dm,宽为6dm的矩形铁皮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容器,需要将四角各裁掉一个正方形.(厚度不计)求长方体底面面积为12dm2时,裁掉的正方形边长多大?【答案】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dm,底面积为12dm2.【解析】试题分析:设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dm,则制作无盖的长方体容器的长为(10-2x)dm,宽为(6-2x)dm,根据长方体底面面积为12dm2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裁掉的正方形边长.试题解析:设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dm,由题意可得(10-2x)(6-2x)=12,即x2-8x+12=0,解得x=2或x=6(舍去),答: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dm,底面积为12dm2.1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4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k的取值范围;(2)如果k是符合条件的最大整数,且一元二次方程x2-4x+k=0与x2+mx-1=0有一个相同的根,求此时m的值.【答案】(1)k<4且k≠2.(2)m=0或m=8 3 .【解析】分析:(1)由题意,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列出关于k 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求得对应的k 的取值范围;(2)由(1)得到符合条件的k 的值,代入原方程,解方程求得x 的值,然后把所得x 的值分别代入方程x 2+mx -1=0即可求得对应的m 的值.详解:(1)∵一元二次方程(k-2)x 2-4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6-8(k-2)=32-8k >0且k-2≠0. 解得:k <4且k≠2.(2)由(1)可知,符合条件的:k=3,将k=3代入原方程得:方程x 2-4x+3=0,解此方程得:x 1=1,x 2=3.把x=1时,代入方程x 2+mx-1=0,有1+m-1=0,解得m=0. 把x=3时,代入方程x 2+mx-1=0,有9+3m-1=0,解得m=83-.∴m=0或m=83-.点睛:(1)知道“在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中,当△=240b ac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240b ac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40b ac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是正确解答第1小题的关键;(2)解第2小题时,需注意相同的根存在两种情况,解题时不要忽略了其中任何一种情况.1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204x m x m +++-=.(1)若此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求没m 的最小整数值; (2)若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1x ,2x ,且满足22211221184x x x m x +=--,求m 的值. 【答案】(1)-4;(2)m=3 【解析】 【分析】(1)利用根的判别式的意义得到△≥0,然后解不等式得到m 的范围,再在此范围内找出最小整数值即可;(2)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12(1)x x m +=-+,212124x x m =-,然后解关于m 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确定m 的值. 【详解】解:(1)∵221(1)204x m x m +++-=有两个实数根,∴221(1)41(2)04m m ∆=+-⨯⨯-≥,∴290m +≥, ∴92m ≥-; ∴m 的最小整数值为:4m =-;(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12(1)x x m +=-+,212124x x m =-, 由22212121184x x x x m ++=-得: ()22211121844m m m ⎛⎫⎡⎤-+--=- ⎪⎣⎦⎝⎭∴22150m m +-=, 解得:3m =或5m =-;∵92m ≥-, ∴3m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两根时,则12bx x a +=-,12c x x a=.也考查了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和根的判别式.12.解方程:(x 2+x )2+(x 2+x )=6. 【答案】x 1=﹣2,x 2=1 【解析】 【分析】设x 2+x =y ,将原方程变形整理为y 2+y ﹣6=0,求得y 的值,然后再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详解】解:设x 2+x =y ,则原方程变形为y 2+y ﹣6=0,解得y 1=﹣3,y 2=2.①当y =2时,x 2+x =2,即x 2+x ﹣2=0, 解得x 1=﹣2,x 2=1;②当y =﹣3时,x 2+x =﹣3,即x 2+x+3=0, ∵△=12﹣4×1×3=1﹣12=﹣11<0, ∴此方程无解;∴原方程的解为x 1=﹣2,x 2=1. 【点睛】本题考查了换元法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设出元化简原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阅读材料:若22228160m mn n n -+-+=,求m 、n 的值.解:22228160m mn n n -+-+=,222(2)(816)0m mn n n n ∴-++-+= 22()(4)0m n n ∴-+-=, 0,40m n n ∴-=-=, 4,4n m ∴==.根据你的观察,探究下面的问题:(1)己知2222210x xy y y ++++=,求x y -的值.(2)已知△ABC 的三边长a 、b 、c 都是正整数,且满足2268250a b a b +--+=,求边c 的最大值.(3) 若己知24,6130a b ab c c -=+-+=,求a b c -+的值. 【答案】(1)2(2)6(3)7 【解析】 【分析】(1)将多项式第三项分项后,结合并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根据两个非负数之和为0,两非负数分别为0求出x 与y 的值,即可求出x ﹣y 的值;(2)将已知等式25分为9+16,重新结合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根据两个非负数之和为0,两非负数分别为0求出a 与b 的值,根据边长为正整数且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求出c 的长;(3)由a ﹣b =4,得到a =b +4,代入已知的等式中重新结合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根据两个非负数之和为0,两非负数分别为0求出b 与c 的值,进而求出a 的值,即可求出a ﹣b +c 的值. 【详解】(1)∵x 2+2xy +2y 2+2y +1=0∴(x 2+2xy +y 2)+(y 2+2y +1)=0 ∴(x +y )2+(y +1)2=0 ∴x +y =0 y +1=0 解得:x =1,y =﹣1 ∴x ﹣y =2;(2)∵a 2+b 2﹣6a ﹣8b +25=0∴(a 2﹣6a +9)+(b 2﹣8b +16)=0 ∴(a ﹣3)2+(b ﹣4)2=0 ∴a ﹣3=0,b ﹣4=0 解得:a =3,b =4∵三角形两边之和>第三边∴c <a +b ,c <3+4,∴c <7.又∵c 是正整数,∴△ABC 的最大边c 的值为4,5,6,∴c 的最大值为6;(3)∵a ﹣b =4,即a =b +4,代入得:(b +4)b +c 2﹣6c +13=0,整理得:(b 2+4b +4)+(c 2﹣6c +9)=(b +2)2+(c ﹣3)2=0,∴b +2=0,且c ﹣3=0,即b =﹣2,c =3,a =2,则a ﹣b+c=2﹣(﹣2)+3=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如图,在△ABC中,∠B=90°,AB=6 cm,BC=8 cm,若点P从点A沿AB边向B点以1 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沿BC边向点C以2 cm/s的速度移动,两点同时出发.(1)问几秒后,△PBQ的面积为8cm²?(2)出发几秒后,线段PQ的长为cm ?(3)△PBQ的面积能否为10 cm2?若能,求出时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 2或4秒 cm;(3)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设P、Q经过t秒,使△PBQ的面积为8cm2,则PB=6-t,BQ=2t,根据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S△PBQ=12BP×BQ,列出表达式,解答出即可;(2)设经过x秒后线段PQ的长为cm,依题意得AP=x,BP=6-x,BQ=2x,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3)将△PBQ的面积表示出来,根据△=b2-4ac来判断.【详解】(1)设P,Q经过t秒时,△PBQ的面积为8 cm2,则PB=6-t,BQ=2t,∵∠B=90°,∴12(6-t)× 2t=8,解得t1=2,t2=4,∴当P,Q经过2或4秒时,△PBQ的面积为8 cm2;(2)设x秒后,PQ= cm,由题意,得(6-x)2+4x2=32,解得x1=25,x2=2,故经过25秒或2秒后,线段PQ的长为 cm;(3)设经过y秒,△PBQ的面积等于10 cm2,S △PBQ =12×(6-y)× 2y =10, 即y 2-6y +10=0,∵Δ=b 2-4ac =36-4× 10=-4< 0, ∴△PBQ 的面积不会等于10 cm 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熟练的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是本题解题的关键.15.阅读材料:各类方程的解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把方程转化为x=a 的形式。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一元二次方程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一元二次方程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

一、一元二次方程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x+a ﹣1=0.(1)当a=﹣11时,解这个方程;(2)若这个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 1,x 2,求a 的取值范围;(3)若方程两个实数根x 1,x 2满足[2+x 1(1﹣x 1)][2+x 2(1﹣x 2)]=9,求a 的值.【答案】(1)123,4x x =-=(2)54a ≤(3)-4【解析】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即可求出答案;(2)根据判别式即可求出a 的范围;(3)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详解:(1)把a =﹣11代入方程,得x 2﹣x ﹣12=0,(x +3)(x ﹣4)=0,x +3=0或x ﹣4=0,∴x 1=﹣3,x 2=4;(2)∵方程有两个实数根12x x ,,∴△≥0,即(﹣1)2﹣4×1×(a ﹣1)≥0,解得54a ≤:; (3)∵12x x ,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222211221122101011x x a x x a x x a x x a -+-=-+-=∴-=--=-,,,.∵[2+x 1(1﹣x 1)][2+x 2(1﹣x 2)]=9,∴221122229x x x x ⎡⎤⎡⎤+-+-=⎣⎦⎣⎦,把22112211x x a x x a -=--=-, 代入,得:[2+a ﹣1][2+a ﹣1]=9,即(1+a )2=9,解得:a =﹣4,a =2(舍去),所以a 的值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2.从图象来看,该函数是一个分段函数,当0≤x≤m 时,是正比例函数,当x >m 时是一次函数.【小题1】只需把x 代入函数表达式,计算出y 的值,若与表格中的水费相等,则知收取方案.3.有一个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36人患了流感.(1)求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2)如果不及时控制,第三轮将又有多少人被传染?【答案】(1)5;(2)180【解析】【分析】(1)设平均一人传染了x 人,根据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36人患了流感,列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和经过两轮传染后的人数,列出算式求解即可.【详解】(1)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 个人,根据题意得:x+1+(x+1)x =36,解得:x =5或x =﹣7(舍去).答: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5个人;(2)根据题意得:5×36=180(个),答:第三轮将又有180人被传染.【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并列方程.4.观察下列一组方程:20x x -=①;2320x x -+=②;2560x x -+=③;27120x x -+=④;⋯它们的根有一定的规律,都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我们称这类一元二次方程为“连根一元二次方程”.()1若2560x kx ++=也是“连根一元二次方程”,写出k 的值,并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 ()2请写出第n 个方程和它的根.【答案】(1)x 1=7,x 2=8.(2)x 1=n -1,x 2=n .【解析】【分析】(1)根据十字相乘的方法和“连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找到56是7与8的乘积,确定k 值即可解题,(2)找到规律,十字相乘的方法即可求解.【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k =-15,则原方程为x 2-15x +56=0,则(x -7)·(x -8)=0,解得x 1=7,x 2=8.(2)第n 个方程为x 2-(2n -1)x +n(n -1)=0,(x -n)(x -n +1)=0,解得x 1=n -1,x 2=n.【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与十字相乘联系密切,连根一元二次方程是特殊的十字相乘,中等难度,会用十字相乘解题是解题关键.5.某商场一种商品的进价为每件30元,售价为每件40元.每天可以销售48件,为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降价促销.(1)若该商品连续两次下调相同的百分率后售价降至每件32.4元,求两次下降的百分率;(2)经调查,若该商品每降价0.5元,每天可多销售4件,那么每天要想获得510元的利润,每件应降价多少元?【答案】(1)两次下降的百分率为10%;(2)要使每月销售这种商品的利润达到510元,且更有利于减少库存,则商品应降价2.5元.【解析】【分析】(1)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x ,(1﹣x )2 为两次降价后的百分率,40元 降至 32.4元 就是方程的等量条件,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设每天要想获得 510 元的利润,且更有利于减少库存,则每件商品应降价 y 元,由销售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详解】解:(1)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x .40×(1﹣x )2=32.4x =10%或 190%(190%不符合题意,舍去)答:该商品连续两次下调相同的百分率后售价降至每件 32.4元,两次下降的百分率为10%;(2)设每天要想获得 510 元的利润,且更有利于减少库存,则每件商品应降价 y 元, 由题意,得()4030y (448)5100.5y --⨯+= 解得:1y =1.5,2y =2.5,∵有利于减少库存,∴y =2.5.答:要使商场每月销售这种商品的利润达到 510 元,且更有利于减少库存,则每件商品应降价 2.5 元.【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等式两边的平衡条件,这种价格问题主要解决价格变化前后的平衡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即可.6.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1=0.(1)当b=a+2时,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2)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a ,b 的值,并求此时方程的根.【答案】(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b=-2,a=1时,x 1=x 2=﹣1.【解析】【详解】分析:(1)求出根的判别式24b ac ∆=-,判断其范围,即可判断方程根的情况.(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240b ac ∆=-=,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a ,b 的值即可.详解:(1)解:由题意:0a ≠.∵()22242440b ac a a a ∆=-=+-=+>,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答案不唯一,满足240b ac -=(0a ≠)即可,例如:解:令1a =,2b =-,则原方程为2210x x -+=,解得:121x x ==.点睛:考查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根的判别式24b ac ∆=-, 当240b ac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240b ac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240b ac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7.解方程:(x 2+x )2+(x 2+x )=6.【答案】x 1=﹣2,x 2=1【解析】【分析】设x 2+x =y ,将原方程变形整理为y 2+y ﹣6=0,求得y 的值,然后再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详解】解:设x 2+x =y ,则原方程变形为y 2+y ﹣6=0,解得y 1=﹣3,y 2=2.①当y =2时,x 2+x =2,即x 2+x ﹣2=0,解得x 1=﹣2,x 2=1;②当y =﹣3时,x 2+x =﹣3,即x 2+x+3=0,∵△=12﹣4×1×3=1﹣12=﹣11<0,∴此方程无解;∴原方程的解为x 1=﹣2,x 2=1.【点睛】本题考查了换元法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设出元化简原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阅读下面内容:我们已经学习了《二次根式》和《乘法公式》,聪明的你可以发现: 当a >0,b >0时:∵)2=a ﹣b ≥0∴a +ba =b 时取等号.请利用上述结论解决以下问题:(1)请直接写出答案:当x >0时,x +1x 的最小值为 .当x <0时,x +1x 的最大值为 ; (2)若y =27101x x x +++,(x >﹣1),求y 的最小值; (3)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OB 、△COD 的面积分别为4和9,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答案】(1)2;﹣2.(2)y 的最小值为9;(3)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为25.【解析】【分析】(1)当x >0时,按照公式a +b ab a =b 时取等号)来计算即可;当x <0时,﹣x >0,1x->0,则也可以按公式a +b ab a =b 时取等号)来计算; (2)将y 27101x x x ++=+的分子变形,分别除以分母,展开,将含x 的项用题中所给公式求得最小值,再加上常数即可;(3)设S △BOC =x ,已知S △AOB =4,S △COD =9,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知:S △BOC :S △COD =S △AOB :S △AOD ,用含x 的式子表示出S △AOD ,再表示出四边形的面积,根据题中所给公式求得最小值,加上常数即可.【详解】(1)当x >0时,x 1x +≥1x x⋅=2; 当x <0时,﹣x >0,1x ->0.∵﹣x 1x -≥1x x ⎛⎫-⋅-= ⎪⎝⎭2,∴则x 1x +=-(﹣x 1x -)≤﹣2,∴当x >0时,x 1x +的最小值为 2.当x <0时,x 1x +的最大值为﹣2. 故答案为:2,﹣2.(2)∵x >﹣1,∴x +1>0,∴y 27101x x x ++=+()2(1)5141x x x ++++=+=(x +1)41x +++()411x x +⋅+5=4+5=9,∴y 的最小值为9. (3)设S △BOC =x ,已知S △AOB =4,S △COD =9 则由等高三角形可知:S △BOC :S △COD =S △AOB :S △AOD ,∴x :9=4:S △AOD ,∴S △AOD 36x =,∴四边形ABCD 面积=4+9+x 36x +≥36x x⋅=25. 当且仅当x =6时,取等号,∴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为25.【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对不能直接应用公式的,需要正确变形才可以应用.9.解方程:x 2-2x =2x +1.【答案】x 1=2,x 2=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方程,求出系数a 、b 、c ,然后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最后根据求根公式x =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方程化为x 2-4x -1=0.∵b 2-4ac =(-4)2-4×1×(-1)=20,∴x =42±=, ∴x1=2,x 2=210.元旦期间,某超市销售两种不同品牌的苹果,已知1千克甲种苹果和1千克乙种苹果的进价之和为18元.当销售1千克甲种苹果和1千克乙种苹果利润分别为4元和2元时,陈老师购买3千克甲种苹果和4千克乙种苹果共用82元.(1)求甲、乙两种苹果的进价分别是每千克多少元?(2)在(1)的情况下,超市平均每天可售出甲种苹果100千克和乙种苹果140千克,若将这两种苹果的售价各提高1元,则超市每天这两种苹果均少售出10千克,超市决定把这两种苹果的售价提高x 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使超市销售这两种苹果共获利960元,求x 的值.【答案】(1)甲、乙两种苹果的进价分别为10元/千克,8元/千克;(2)x 的值为2或7.【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列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解.【详解】(1)解:设甲、乙两种苹果的进价分别为a 元/千克, b 元/千克.由题得:()()18344282a b a b +=⎧⎨+++=⎩解之得:108a b =⎧⎨=⎩答:甲、乙两种苹果的进价分别为10元/千克,8元/千克(2)由题意得:()()()()410010214010960x x x x +-++-=解之得:12x =,27x =经检验,12x =,27x =均符合题意答:x的值为2或7.【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中等难度,列方程是解题关键.。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一元二次方程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关于x 的方程x 2﹣2(k ﹣1)x +k 2=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 (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x 1+x 2=1﹣x 1x 2,求k 的值.【答案】(1)12k ≤;(2)3k = 【解析】试题分析:(1)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可得240b ac ∆=-≥,代入可解出k 的取值范围; (2)由韦达定理可知,()2121221,x x k x x k +=-=,列出等式,可得出k 的值.试题解析:(1)∵Δ=4(k -1)2-4k 2≥0,∴-8k +4≥0,∴k ≤12; (2)∵x 1+x 2=2(k -1),x 1x 2=k 2,∴2(k -1)=1-k 2, ∴k 1=1,k 2=-3. ∵k ≤12,∴k =-3.2.解方程:(x+1)(x ﹣3)=﹣1. 【答案】x 1=1+3,x 2=1﹣3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方程的特点,先化为一般式,然后利用配方法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整理得:x 2﹣2x=2,配方得:x 2﹣2x+1=3,即(x ﹣1)2=3, 解得:x 1=1+3,x 2=1﹣3.3.已知x 1、x 2是关于x 的﹣元二次方程(a ﹣6)x 2+2ax+a=0的两个实数根. (1)求a 的取值范围;(2)若(x 1+1)(x 2+1)是负整数,求实数a 的整数值. 【答案】(1)a≥0且a≠6;(2)a 的值为7、8、9或12. 【解析】 【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与判别式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 1+x 2=﹣26a a + ,x 1x 2=6aa + ,由(x 1+1)(x 2+1)=x 1x 2+x 1+x 2+1=﹣66a - 是是负整数,即可得66a -是正整数.根据a 是整数,即可求得a 的值2. 【详解】(1)∵原方程有两实数根,∴,∴a≥0且a≠6.(2)∵x 1、x 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6)x 2+2ax+a=0的两个实数根, ∴x 1+x 2=﹣,x 1x 2=,∴(x 1+1)(x 2+1)=x 1x 2+x 1+x 2+1=﹣+1=﹣.∵(x 1+1)(x 2+1)是负整数, ∴﹣是负整数,即是正整数.∵a 是整数,∴a ﹣6的值为1、2、3或6, ∴a 的值为7、8、9或12.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能根据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关于a 的不等式是解此题的关键.4.发现思考: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的两边分别是方程x 2﹣7x+10=0的两个根,求等腰三角形ABC 三条边的长各是多少?下边是涵涵同学的作业,老师说他的做法有错误,请你找出错误之处并说明错误原因. 涵涵的作业解:x 2﹣7x+10=0 a=1 b=﹣7 c=10 ∵b 2﹣4ac=9>0∴x=2b b 4ac 2a--=732±∴x 1=5,x 2=2所以,当腰为5,底为2时,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为5,5,2. 当腰为2,底为5时,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为2,2,5. 探究应用:请解答以下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的两边是关于x 的方程x 2﹣mx+m 2﹣14=0的两个实数根. (1)当m=2时,求△ABC 的周长; (2)当△ABC 为等边三角形时,求m 的值.【答案】错误之处及错误原因见解析;(1)当m=2时,△ABC 的周长为72;(2)当△ABC 为等边三角形时,m 的值为1. 【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不能为2、2、5. (1)先解方程,再确定边,从而求周长;(2)是等边三角形,则两根相等,即△=(﹣m)2﹣4(m2﹣14)=m2﹣2m+1,可求得m.【详解】解:错误之处:当2为腰,5为底时,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为2、2、5.错误原因: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1)当m=2时,方程为x2﹣2x+34=0,∴x1=12,x2=32.当12为腰时,12+12<32,∴12、12、32不能构成三角形;当32为腰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为32、32、12,此时周长为32+32+12=72.答:当m=2时,△ABC的周长为72.(2)若△ABC为等边三角形,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m)2﹣4(m2﹣14)=m2﹣2m+1=0,∴m1=m2=1.答:当△ABC为等边三角形时,m的值为1.【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运用.解题关键点: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等腰三角形性质.5.按上述方案,一家酒店四、五两月用水量及缴费情况如下表所示,那么,这家酒店四、五两月的水费分别是按哪种方案计算的?并求出的值.月份用水量(吨)水费(元)四月3559.5五月80151【答案】6.由图看出,用水量在m 吨之内,水费按每吨1.7元收取,超过m 吨,需要加收.7.(问题)如图①,在a×b×c (长×宽×高,其中a ,b ,c 为正整数)个小立方块组成的长方体中,长方体的个数是多少? (探究)探究一:(1)如图②,在2×1×1个小立方块组成的长方体中,棱AB 上共有1+2=232⨯=3条线段,棱AC ,AD 上分别只有1条线段,则图中长方体的个数为3×1×1=3. (2)如图③,在3×1×1个小立方块组成的长方体中,棱AB 上共有1+2+3=342⨯=6条线段,棱AC ,AD 上分别只有1条线段,则图中长方体的个数为6×1×1=6. (3)依此类推,如图④,在a×1×1个小立方块组成的长方体中,棱AB 上共有1+2+…+a=()a a 12+线段,棱AC ,AD 上分别只有1条线段,则图中长方体的个数为______. 探究二:(4)如图⑤,在a×2×1个小立方块组成的长方体中,棱AB 上有()a a 12+条线段,棱AC上有1+2=232⨯=3条线段,棱AD 上只有1条线段,则图中长方体的个数为()a a 12+×3×1=()3a a 12+.(5)如图⑥,在a×3×1个小立方块组成的长方体中,棱AB 上有()a a 12+条线段,棱AC上有1+2+3=342⨯=6条线段,棱AD 上只有1条线段,则图中长方体的个数为______. (6)依此类推,如图⑦,在a×b×1个小立方块组成的长方体中,长方体的个数为______.探究三:(7)如图⑧,在以a×b×2个小立方块组成的长方体中,棱AB 上有()a a 12+条线段,棱AC 上有()b b 12+条线段,棱AD 上有1+2=232⨯=3条线段,则图中长方体的个数为()3a a 12+×()b b 12+×3=()()3ab a 1b 14++.(8)如图⑨,在a×b×3个小立方块组成的长方体中,棱AB 上有()a a 12+条线段,棱AC上有()b b 12+条线段,棱AD 上有1+2+3=342⨯=6条线段,则图中长方体的个数为______.(结论)如图①,在a×b×c 个小立方块组成的长方体中,长方体的个数为______. (应用)在2×3×4个小立方块组成的长方体中,长方体的个数为______. (拓展)如果在若干个小立方块组成的正方体中共有1000个长方体,那么组成这个正方体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多少?请通过计算说明你的结论.【答案】探究一:(3)()a a12+;探究二:(5)3a(a+1);(6)()()ab a1b14++;探究三:(8)()()3ab a1b12++;【结论】:①()()()abc a1b1c18+++;【应用】:180;【拓展】:组成这个正方体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64,见解析.【解析】【分析】(3)根据规律,求出棱AB,AC,AD上的线段条数,即可得出结论;(5)根据规律,求出棱AB,AC,AD上的线段条数,即可得出结论;(6)根据规律,求出棱AB,AC,AD上的线段条数,即可得出结论;(8)根据规律,求出棱AB,AC,AD上的线段条数,即可得出结论;(结论)根据规律,求出棱AB,AC,AD上的线段条数,即可得出结论;(应用)a=2,b=3,c=4代入(结论)中得出的结果,即可得出结论;(拓展)根据(结论)中得出的结果,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探究一、(3)棱AB上共有()a a12+线段,棱AC,AD上分别只有1条线段,则图中长方体的个数为()a a12+×1×1=()a a12+,故答案为() a a12+;探究二:(5)棱AB上有()a a12+条线段,棱AC上有6条线段,棱AD上只有1条线段,则图中长方体的个数为()a a12+×6×1=3a(a+1),故答案为3a(a+1);(6)棱AB上有()a a12+条线段,棱AC上有()b b12+条线段,棱AD上只有1条线段,则图中长方体的个数为()a a12+×()b b12+×1=()()ab a1b14++,故答案为()() ab a1b14++;探究三:(8)棱AB上有()a a12+条线段,棱AC上有()b b12+条线段,棱AD上有6条线段,则图中长方体的个数为()a a12+×()b b12+×6=()()3ab a1b12++,故答案为()()3ab a 1b 12++;(结论)棱AB 上有()a a 12+ 条线段,棱AC 上有()b b 12+条线段,棱AD 上有()c c 12+条线段,则图中长方体的个数为()a a 12+×()b b 12+×()c c 12+=()()()abc a 1b 1c 18+++,故答案为()()()abc a 1b 1c 18+++;(应用)由(结论)知,()()()abc a 1b 1c 18+++,∴在2×3×4个小立方块组成的长方体中,长方体的个数为()()()2342131418⨯⨯⨯+⨯+⨯+=180,故答案为为180;拓展:设正方体的每条棱上都有x 个小立方体,即a=b=c=x ,由题意得33(1)8x x +=1000, ∴[x (x+1)]3=203, ∴x (x+1)=20,∴x 1=4,x 2=-5(不合题意,舍去) ∴4×4×4=64所以组成这个正方体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64.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已知得出规律,题目较好,但有一定的难度,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8.阅读下面的例题, 范例:解方程x 2﹣|x|﹣2=0,解:(1)当x≥0时,原方程化为x 2﹣x ﹣2=0,解得:x 1=2,x 2=﹣1(不合题意,舍去). (2)当x <0时,原方程化为x 2+x ﹣2=0,解得:x 1=﹣2,x 2=1(不合题意,舍去). ∴原方程的根是x 1=2,x 2=﹣2请参照例题解方程x 2﹣|x ﹣10|﹣10=0. 【答案】x 1=4,x 2=﹣5. 【解析】 【分析】分为两种情况:当x≥10时,原方程化为x 2﹣x=0,当x <10时,原方程化为x 2+x ﹣20=0,分别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当x≥10时,原方程化为x 2﹣x+10﹣10=0,解得x 1=0(不合题意,舍去),x 2=1(不合题意,舍去);当x <10时,原方程化为x 2+x ﹣20=0,解得x 3=4,x 4=﹣5, 故原方程的根是x 1=4,x 2=﹣5.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去掉绝对值符号.9.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x ﹣2=0…①(1)若x =﹣1是方程①的一个根,求m 的值和方程①的另一根; (2)对于任意实数m ,判断方程①的根的情况,并说明理由.【答案】(1)方程的另一根为x=2;(2)方程总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理由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直接把x=-1代入方程即可求得m 的值,然后解方程即可求得方程的另一个根;(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可以转化为判别式△与0的关系进行判断. (1)把x=-1代入得1+m-2=0,解得m=1 ∴2--2=0.∴∴另一根是2; (2)∵,∴方程①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解一元二次方程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10.已知关于x 的方程(a ﹣1)x 2+2x +a ﹣1=0. (1)若该方程有一根为2,求a 的值及方程的另一根;(2)当a 为何值时,方程的根仅有唯一的值?求出此时a 的值及方程的根. 【答案】(1)a=15,方程的另一根为12;(2)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把x=2代入方程,求出a 的值,再把a 代入原方程,进一步解方程即可;(2)分两种情况探讨:①当a=1时,为一元一次方程;②当a≠1时,利用b 2-4ac =0求出a 的值,再代入解方程即可. 【详解】(1)将x =2代入方程2(a 1)x 2x a 10-++-=,得4(a 1)4a 10-++-=,解得:a =15.将a=15代入原方程得24x2054x5-+-=,解得:x1=12,x2=2.∴a=15,方程的另一根为12;(2)①当a=1时,方程为2x=0,解得:x=0.②当a≠1时,由b2-4ac=0得4-4(a-1)2=0,解得:a=2或0.当a=2时,原方程为:x2+2x+1=0,解得:x1=x2=-1;当a=0时,原方程为:-x2+2x-1=0,解得:x1=x2=1.综上所述,当a=1,0,2时,方程仅有一个根,分别为0,1,-1.考点: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解一元二次方程;3.分类思想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综合试题

一元二次方程综合试题

一元二次方程综合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若x 0是方程ax 2+2x+c=0(a≠0)的一个根,设M=1-ac ,N=(ax 0+1)2,则M 与N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为( )A .M >NB .M=NC .M <ND .不确定2.若关于x 的方程x 2+(m+1)x+1/2=0的一个实数根的倒数恰是它本身,则m 的值是( ) A .-5/2 B .1/2 C .-5/2或1/2 D .13.若x=-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3/2ax-a 2=0的一个根,则a 的值为( ) A .-1或4 B .-1或-4 C .1或-4 D .1或44.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 2+4x-3=0时,原方程可变形为( )A .(x+2)2=1B .(x+2)2=7C .(x+2)2=13D .(x+2)2=195.一元二次方程x 2-6x-5=0配方可变形为( )A .(x-3)2=14B .(x-3)2=4C .(x+3)2=14D .(x+3)2=46.方程x 2+x-12=0的两个根为( )A .x 1=-2,x 2=6B .x 1=-6,x 2=2C .x 1=-3,x 2=4D .x 1=-4,x 2=37.一元二次方程x 2-4x=12的根是( )A .x 1=2,x 2=-6B .x 1=-2,x 2=6C .x 1=-2,x 2=-6D .x 1=2,x 2=6 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 2-6x+8=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A .8B .10C .8或10D .129.已知3是关于x 的方程x 2-(m+1)x+2m=0的一个实数根,并且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恰好是等腰△ABC 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 的周长为( )A .7B .10C .11D .10或1110.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kb+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kx+b 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A B . C .D .1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方程(k-1)x 2+4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5B .k<5,且k≠1C .k≤5,且k≠1D .k >512.a ,b ,c 为常数,且(a-c )2>a 2+c 2,则关于x 的方程ax 2+bx+c=0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无实数根D.有一根为01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kx-k的大致图象是()A.B.C.D.14.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k≥-1 B.k>-1 C.k≥-1且k≠0D.k>-1且k≠015.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4x+c=0一定有实数根的是()A.a>0 B.a=0 C.c>0 D.c=016.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1=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1B.k>1 C.k<1 D.k≤11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m2=0有两个实数根x1、x2,则m2(1/x1 + 1/x2)=()A.M4/4 B.− m4/4C.4 D.-418.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p=0(p≠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分别为a和b,且a2-ab+b2=18,则a/b+b/a的值是()A.3 B.-3 C.5 D.-519.已知M=2/9a-1,N=a2-7/9a(a为任意实数),则M、N的大小关系为()A.M<N B.M=N C.M>N D.不能确定20.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长是一元二次方程x2-16x+60=0一个实数根,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A.24B.48C.24或8√5 D.8√521.设x1,x2是方程x2+x-4=0的两个实数根,则x13-5x22+10=()A.-29 B.-19 C.-15 D.-922.关于x的方程ax2+bx+c=3的解与(x-1)(x-4)=0的解相同,则a+b+c的值为()A.2 B.3 C.1 D.423.设a是方程x2+2x-2=0的一个实数根,则2a2+4a+2016的值为()A.2016 B.2018 C.2020 D.202124.若关于x的方程kx2-6x+9=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1 B.k≤1C.k<1且k≠0D.k≤1且k≠025.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2B.m>2C.m<2且m≠1D.m<-226.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5)x2-4x-1=0有实数根,则a满足()A.a≥1B.a>1且a≠5C.a≥1且a≠5D.a≠527.已知关于x的方程1/4x2-(m-2)x+m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方程的根为()A.x1=x2=1 B.x1=x2=-2 C.x1=x2=-1 D.x1=x2=228.已知关于x的方程2x2-(4k+1)x+2k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9/8B.k≥-9/8C.k>-9/8D.k<-9/829.如果关于x的方程mx2+m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等于()A.4或0 B.1/4 C.4 D.±430.关于x的方程(m-1)x2+2x+1=0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2B.m<2 C.m<3且m≠2D.m≤3且m≠231.若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2ax-a2=0的一个根,则a的值为()A.-1或4 B.-1或-4 C.1或-4 D.1或43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3=0时,原方程可变形为()A.(x+2)2=1 B.(x+2)2=7 C.(x+2)2=13 D.(x+2)2=1933.方程x2+x-12=0的两个根为()A.x1=-2,x2=6 B.x1=-6,x2=2 C.x1=-3,x2=4 D.x1=-4,x2=33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8=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A.8B.10C.8或10D.1235.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是()A.2x2-6x+1=0 B.3x2-x-5=0 C.x2+x=0 D.x2-4x+4=036.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根的情况为()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37.(2011•乌鲁木齐)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1=0的一个根是0,则实数a的值为()A.﹣1 B.0 C.1 D.﹣1或138.(2011•潍城区模拟)若三角形三边的长均能使代数式x2﹣9x+18的值为零,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A.9或18 B.12或15C.9或15或18 D.9或12或15或1839.(2011•潍坊)关于x的方程x2+2kx+k﹣1=0的根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k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没有实数根B.k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k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根据k的取值不同,方程根的情况分为没有实数根、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和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三种40.(2013•潍坊)已知关于x的方程kx2+(1﹣k)x﹣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k=0时,方程无解B.当k=1时,方程有一个实数解C.当k=﹣1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D.当k≠0时,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41.(2014•武汉自主招生)若x=3是方程x2﹣3mx+6m=0的一个根,则m的值为()A.1 B.2 C.3 D.442.(2014•楚雄州一模)一元二次方程x2﹣1=0的根为()A.x=1 B.x=﹣1 C.x1=1,x2=﹣1 D.x1=0,x2=143.(2015•石河子校级模拟)把方程x(x+2)=5(x﹣2)化成一般式,则a、b、c的值分别是()A.1,﹣3,10 B.1,7,﹣10 C.1,﹣5,12 D.1,3,2 44.(2015秋•唐山校级期中)将方程2x2﹣4x﹣3=0配方后所得的方程正确的是()A.(2x﹣1)2=0 B.(2x﹣1)2=4 C.2(x﹣1)2=1 D.2(x﹣1)2=545.(2015秋•昌乐县期中)等腰△ABC的三边分别为a、b、c,其中a=5,若关于x的方程x2+(b+2)x+6﹣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ABC的周长是()A.9 B.12 C.9或12 D.不能确定46.(2009•南充)方程(x﹣3)(x+1)=x﹣3的解是()A.x=0 B.x=3 C.x=3或x=﹣1 D.x=3或x=047.(2010•台湾)若a为方程(x﹣)2=100的一根,b为方程式(y﹣4)2=17的一根,且a、b都是正数,则a﹣b之值为()A.5 B.6 C. D.10﹣48.(2011秋•贺兰县校级期中)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ax2+bx+c=0 B.x2﹣y+1=0 C.x2=0 D.1/x2+x=249.(2012•德州校级模拟)用配方法将方程x2﹣6x+7=0变形,结果正确的是()A.(x﹣3)2+4=0 B.(x﹣3)2﹣2=0 C.(x﹣3)2+2=0 D.(x+3)2+4=0 50.(2014•本溪校级一模)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根是0,则a的值为()A.1 B.﹣1 C.1或﹣1 D.1/251.(2014秋•沈丘县校级期末)若(x+y)(1﹣x﹣y)+6=0,则x+y的值是()A.2 B.3 C.﹣2或3 D.2或﹣352.(2011•台州模拟)方程(m2﹣1)x2+mx﹣5=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满足的条件是()A.m≠1 B.m≠0 C.|m|≠1 D.m=±1二.填空题(共10小题)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是2.如果关于x的方程x2-3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实数k的值是.3.若关于x的方程2x2+x-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3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 .5.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为.6.已知关于x的方程x2-x-m=0没有实数根,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7.当x=时,多项式x2+4x+6取得最小值.8.当x取值时,x2+6x+10有最小值,最小值是.9.将代数式x2-4x+2配方的结果是.10.若把代数式x2+2x-3化为(x-m)2+k的形式,其中m,k为常数,则m+k= .7.已知m是关于x的方程x2-2x-3=0的一个根,则2m2-4m= .8.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第三边长是方程x2-13x+40=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9.如果关于x的方程x2-3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实数k的值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二次方程综合训练
1、 ①x 2
=0 ②ax 2
+bx +c =0 ③2x 2
-3=5x ④a 2
+a -x =0
⑤(m -1)x 2
+4x +
2m =0 ⑥21x +x 1=3
1 ⑦12-x =
2 ⑧(x +1)2=x 2
-9 2、将方程(2-x)(x+1)=8化为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
它的一次项是_____,常数项是______。

3、若方程(m+2)x |m|
+3mx+1=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______。

4、方程)0(02
≠=++a c bx ax 根的判别式是 ,求根公式是 。

5、若代数式x 2
+ mx+49是完全平方式,则m= 。

6、若关于x 的方程x 02
=++n mx 的一根为0,另一根不为0,则:( ) A 、m=0,n=0 B 、m=0,n ≠0 C 、m ≠0,n=0 D 、m ·n=0 7、把方程x 0582
=+-x 配方后所得到的方程是:( )
A 、()1162
=-x B 、()1142
=-x C 、()3162
=-x D 、()1642
=-x
8、下列方程有实数根的是( )
A 、2210x x ++=
B 、210x x --=
C 、2
6100x x -+= D
、2
10x +=
9、若三角形的三边长是a 、b 、c 且满足(a-b )(b-c )=0,则此三角形是 三角形 10、解下列方程:
①()2
94490x +-= ②2
2610x x -+= ③(5x-3)2
+ 2(3-5x) = 0
11、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12(2
2
=++++m x m x 有两个不等实根,(1)求m 的取值范围; (2)试判断直线x m y )32(-=74+-m 能否通过A (-2,4),并说明理由。

12、下列方程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k 的取值范围
① kx 2
+2x=1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② 12)21(2
=--x k x k 有两实根
13、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k+2)x+2k=0. (1)求证:无论k 取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
等腰三角形一边长a=1,另两边长b.c 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根,求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14、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011212
=+-+-x m x m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请你求出这
个方程的根
15、x 1、x 2是方程x 2
-3x=1的二根,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


12
11
+x x ②(x 1+3)(x 2+3) ③x 12+x 22 ④(x 1-x 2)2
16、下列方程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m 的值。

① 方程x 2+(m-2)x-3=0的二根互为相反数 ②方程x 2
=3x-m 的一根是另一根的2倍。

③方程x 2
-mx+2m=1两根的平方和为7.
17、化简并求值:
222111
;212
x x x x x x x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