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货币政策的教训

日本货币政策的教训
日本货币政策的教训

日本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引起了各国经济理论界与实际部门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发展以及破裂三个时期货币与财政政策的考察,认为“泡沫经济”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与协调失误有很大关系。在80年代中期,过分强调内外经济协调,导致日元在短时期内急剧升值,为了防止由此而引发的经济衰退,在国内政策上又单纯依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过于保守;在“泡沫经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日本银行恪守传统的货币政策目标,在一般物价水平稳定的情况下,忽视了资产价格的上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在“泡沫”破裂之后,货币政策几乎无所作为,而单纯依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有限。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简要回顾

在80年代中期,由于日本对美贸易大量盈余,日美贸易摩擦日益激化,1985年9月,美日等五国财长与中央银行行长签订“广场协议”(Plaza Agreement),旨在降低美元对日元等货币的汇率,由此导致了日元的急剧升值。日元升值导致了1986年秋季日本经济的短暂衰退,为此,日本政府于1986年11月和1987年2月两次调整法定利率,由原先的5%降低到创纪录的2.5%,同时,广义货币(M2+CDs)增长率在1987年也由8%增长到12%。但是,当时日本的企业设备投资率已经持续数年处于高水平,过剩的资金并没有完全进入生产领域,而是推动了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上涨。80年代初期开始的金融自由化措施也为金融部门的投机行为提供了便利。而资产价格在乐观的预期心理作用下有一种自我推进的机制(self-fulfilling mechanism),结果,“泡沫”越吹越大,大企业、金融机构乃至普通民众纷纷卷入其中,短短数年之间,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上涨了三倍多,见图1

到1989年中期,日本货币当局为了防止普通物价上涨,而且也开始意识到资产价格膨胀的严重性,于5月31日将官方贴现率提高到3.25%,又于年末进一步提高到4.25%,同时大藏省也采取了多项措施限制土地投机。1990年8月,以“海湾危机”为契机,为防止石油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日本中央银行采取了“预防性紧缩政策”,将官方贴现率提高到6.0%,于是早已敏感的资产价格开始暴跌,“泡沫”破裂,金融体系受到重创,并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成为日本经济90年代持续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到1992年中期,由于担心经济持续衰退,日本货币当局重新转向扩张性的金融政策,连续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但是收效甚微。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凯恩斯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才被频繁使用而且寄予厚望。

二、货币政策的被动性与“泡沫”的产生

一般认为,日本80年代后期经济“泡沫”的产生与当时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尤其是创纪录的低利率导致经济体系内出现了过剩的流动性,促发了资产价格的膨胀。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一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货币当局的操作失误,因为当时日本货币政策的实施既受到对外经济政策协调(如美日经济摩擦、日元升值等因素)的制约,又受到国内均衡财政政策的制约,自身的回旋余地很小。从这个意义上说,“泡沫”产生的原因是整个宏观经济政策判断与协调的失误。

(一)货币政策的外部制约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内需有限的岛国,其经济天然具有依靠国际市场的特点,进出口在日本的GNP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影响进出口的日元汇率也就始终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关注的重点。但是,根据经济学原理,在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稳定汇率的对外目标与反周期的对内经济目标具有内在矛盾。因为,货币当局为因应国内经济景气变动而调节国内利率时,必然会导致资本的流动,从而会引起汇率的波动。相反,如果货币当局过于看重汇率稳定,那么,利用货币政策调节国内经济就会受到限制。这一点就是所谓的货币政策的外部制约(P.Kugman,1998)。

从80年代初期开始,在美国由于里根经济学引起了财政赤字大增,利率居高不下,美元汇价明显偏高,美国对日本、西欧出现了大幅贸易赤字,贸易摩擦加剧。为此,1985年9月,美、日、德等五国财长与中央银行行长签订“广场协议”,旨在联手干预汇价,压日元、马克等升值。这一协议虽然没有公开发表,但是还是对市场产生了强烈的“政策宣示效应”。此外,美日两国的长期利差也从5%(1985年9月)下降到4%(1985年底),进而下降到2%(1986年夏)。与此相应,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急剧上升,从1:240到1:200进而突破了1:150。日元在短时期内的急剧升值,导致日本从1986年下半年出现了经济衰退。为了避免日元对美元过度升值,西方7国1987年2月在巴黎签订“卢浮宫协议”(Louver Accord),日本中央银行的官方贴现率降到创记录的2.5%的低水平。但是,事实上,日本1986年的“日元升值衰退”是短暂的,当年底,日本经济即已开始恢复并进入所谓的“平成景气”。也就是在这时,日本货币政策的内外矛盾深刻地暴露出来了。一方面,根据“卢浮宫协议”,日本须使利率下调,另一方面,既然景气已经回升,维持2.5%的超低水平的官方贴现率是很危险的。鉴于此,日本中央银行开始寻找机会诱导利率上升。但是,恰恰在这一时期,准确地说是在1987年10月19日爆发了“纽约股灾”(即black Mon-day)。为了防止世界经济重蹈1929年的覆辙,美日联手大量提供资金干预股市、汇市,使世界经济在极短的时间内躲过了一次大劫难,但是对于日本来说,真正的灾难却刚刚开始。因为在“纽约股灾”之后,人们原先对世界经济的悲观预期迅速转化为乐观的预期,各国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增长,例如,与1987年相比,1988年日本经济从4.3%增长到6.2%,西德从1.5%增长到3.7%,美国从3.1增长到3.9%。在这种形势下,各国纷纷寻找机会,提高利率(例如西德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步将官方贴现率从2.5%恢复到4.5%),但是,只有日本仍然继续维持2.5%的超低水平上,其原因有二:一是害怕提高利率日元的进一步升值,二是认为当时日本的经常项目黑字与对外净资产均居世界首位,如果日本提高利率,资金不能向海外回流,将会引起世界金融动荡。正是这持续的2.5%的超低利率,使得本来资金已很富裕的日本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引发了资产价格的恶性膨胀(铃木,1993)。

由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80年代后期,日本的货币政策为了优先照顾国际目标,彻底牺牲了国内目标,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如果我们再从国内政策协调的角度来看,低利率的初衷是为了防止日元升值和经济衰退,那么,财政政策为什么不可以配合使用呢?这就是我们以下要分析的货币政策的内部制约。

(二)货币政策的内部制约

第一,从理论上看,80年代受货币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常常受到怀疑。例如,根据Mundell-Fleming模型,在浮动汇率制下,金融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是无效的。因为宽松的金融政策可以通过国内利率的下降,促进资本流出,使本币贬

值,刺激出口。相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产生挤出效应提高国内利率,促进资本流入,导致本币升值,抑制出口。

其次,财政政策的更为现实的制约是,日本在80年代为了解决以前积累的庞大的财政赤字,提出了“重建财政”的口号,财政当局一直坚守紧缩的财政政策。国债余额对GDP 之比,1986年达到最高记录(42.7%)之后,持续下降,1990年底为38.1%。其结果是,金融机构对投资对象减少了,资金运用的竞争更加激烈,风险更大。

野口(1993)对此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思想实验”:假设1986年以后日本国债余额对GDP的规模保持不变,那么,到1990年末,日本的国债余额将比实际值多20兆日元,这一数字正好相当于日本全国性银行在80年代后期对不动产业的新增贷款额。这一现象并不是单纯的巧合。如果国债的发行保持原有的规模,银行业的一些不正常贷款,从而资产的投机炒作很有可能避免。再假设,如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国债发行,有可能增加国内利率上升的压力,引起日元升值,减少经常项目收入,从而减少了对外投资的实际值。但是,这一缺口完全可以通过增加国内公共投资来补充。而且,这一时期财政政策可以利用日元升值带来的好处,增加社会资本,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国民整体的福利水平。相反,如果单纯着眼于日元升值给出口部门造成的损失,从国民整体的角度看是不全面的。

遗憾的是,针对广场协议以后的日元升值,日本宏观政策选择中企图单纯依靠金融政策进行调节,财政当局拘泥于均衡财政政策,使得货币政策的实施几乎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如果我们再进一步从日本80年代宏观经济中各主要部门在资金分布的格局看,这一时期,民间部门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储蓄过剩,应当运用财政政策予以适当吸收,而扩张性货币政策本身就是危险的。因此,对于80年代后期的日元升值,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角色如果能够互换,或许可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的资产价格膨胀。

(三)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

最后,需要指出并引起注意的是,尽管这一时期日本的货币政策存在种种失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得出结论,认为日本的中央银行是有意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如果说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之初,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受制于对外经济协调,那么,在1987、1988年当资产价格已经大幅上涨时,这一政策的维持则与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目标认识有关。根据传统经济理论,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主要是维持币值稳定,防止通货膨胀,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中都没有将资产价格的变动纳入中央银行监测的视野。因此,从1986-1988年,虽然资产价格不断上涨,但是,一般消费物价指数却稳定在1%的水平之下,只有当通货膨胀开始出现时,中央银行才开始采取紧缩政策(例如,1989年5月开始提高贴现率),但是,这对于抑制资产价格来说确实是为时太晚了。本文认为,日本中央银行的这一失误具有非常重要的普遍意义,在金融资产存量日益增加的现代社会中,货币政策如何权衡一般物价水平(作为流量的商品与劳务价格)与资产价格水平,如何看待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三、扩张性财政政策与90年代的长期萧条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背景

尽管日本的股票、土地等资产价格自1990年下半年开始持续暴跌,中央银行也许是对此前的“泡沫”心有余悸,一直到1992年中实行的都是紧缩的政策。但是,随着日本经济增长的减缓和停滞,紧缩的货币政策再次成为批评的对象。人们要求中央银行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事实上,从1991-1995年,官方贴现率降了9次,到1995年8月已降到创纪录的0.5%的低水平。然而,由于大企业生产能力过剩、销售困难,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愿借款,因此,货币供应量增长缓慢。低利率起不到促进投资的作用(Ito,1997)。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自1992年以来频繁发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期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过程与效应

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为了扩大需求,以扩大公共投资为核心,共进行了8次综合经济景气对策,规模之大空前绝后,堪称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典型,见表1。

表1 90年代日本的综合经济对策(兆、%)

事业规模(占GDP比重)公共投资的扩大公债发行额综合经济对策(1992年8月)10.7(2.31) 8.6 2.26 综合经济对策(1992年8月) 13.2(2.83) 10.62 2.25 紧急经济对策(1993年9月) 6(1.28) 5.15 3.62 综合经济对策(1994年2月) 15.25(3.21) 7.2 2.18 紧急日元升值经济对策 7(1.41) 2.83 经济对策 14.22(2.89) 12.81 4.7 综合经济对策(1998年4月) 16.65 12 紧急经济对策(1998年11月) 23.9 17.9

注:1~6项引自石弘光(1997);7-8项系笔者根据有关资料补充。

从表1可以看出,自1992年以来,日本用于大规模经济景气对策的支出总计已经超过100兆日元。

从公共投资的波及路径看,首先,公共投资增加,在短期内会引起等额的GNP(需求)的增加(图2①),因为公共投资会转化为从事相关项目的人员的所得以及提供各种生产资料的供应商的收入,这一过程会持续下去,引起所谓的乘数效应。其次,收入增加引起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和对外国债券需求的增加(图2②)。而外国债券的需求(例如美元债券)增加,会导致美元升值,给日元造成贬值压力(图2④)。此外,公共投资的增加由于刺激了国民需求,会导致国内利率的上升(图2③),这会从两个方面对GNP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利率上升,使得国内设备投资低下;另一方面,利率上升增加了对国内债券的需求,减少对外国债券的需求(图2⑦)。外国债券的减少,会造成外币贬值,对日元形成升值压力,从而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降低GNP水平。从图2可以看出,公共投资对经济的影响错综复杂,以上只是简单的理论分析,具体的分析需要依赖更可靠的实证研究。事实表明,日本90年代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效果显然不甚理想。经济增长率从低增长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恐怕在于“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资产价格收缩状态,作为对泡沫时期大量设备投资的减少,经济体系需要对资本存量进行调整。但是,就财政政策本身来说,也还有值得仔细分析的地方。衡量财政政策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政策乘数。从日本政府和民间的一些实证分析结果来看,虽然结论稍有出入,但基本趋势相同,即公共投

资的乘数随着时间的推移是逐步递减的。例如,比较权威的经济企画厅计算,1951一1971年间,公共投资乘数为2.27,1966-1982年间为1.47,1983-1992年间为1.32。又据1996年日本《经济白皮书》分析,1993-1994年间,公共投资大约拉动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公共投资约占GDP 8%,而且比上一年度增长15%,因此,经济1%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公共投资本身(8%× 15%=1.2%),它对民间需求的波及效果很不明显。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从产业结构变化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第二产业,经济结构呈现出服务业化、软性化特征,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减弱。例如,从产业关联表看,80年代以来,中间产品投入的比率不断下降,因此,公共投资引起的最终需求变化对于经济的波及效应自然会被削弱。

第二,由于日本经济国际化程度很高,国内的产品与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因此,国内的财政政策效果有抵消。具体地说,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导致国债发行的增加,从而引起国内债券价格下跌和长期利率上升,刺激国际资本的流入,导致本币升值,进而刺激进口、抑制出口,不利于经济增长。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孟德尔一佛莱明效应”(Mundel -Fleming Effect)。

第三,近年来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也对通过发行公债而实施的刺激景气政策提出了怀疑。例如,根据R?巴罗的“国债中立定理”,人们对于未来具有理性预期的能力,如果政府在目前通过发行国债、减税等方式进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人们就会预期到将来政府会增加税收,出于维持将来的生活水平或遗产动机等,人们将增加储蓄,减少当前消费,而边际消费倾向的减小显然会限制公共投资的乘数效应。

此外,随着经济萧条的长期化和严重化,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非常悲观,尽管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刺激经济,但是企业的投资意愿还是很难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日本经济自90年代初资产泡沫崩溃以来长期萧条,由于货币政策作用甚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再次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然而,事实证明,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也非常有限。于是,有论者提出,日本目前已处于典型的“流动性陷阱”,非通货膨胀之类的“猛药”不能救治(P.Krugman,1998)。

四、几点结论

本文围绕日本“泡沫经济”,分析了其发生与治理过程中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的各种问题,现简单小结并引申如下:

第一,就宏观经济政策的技术层面看,一方面,由于货币政策过于顾及对外目标,并受到财政政策的制约,终于引发“泡沫”;另一方面,当“泡沫”崩溃,经济陷入萧条时,货币政策又几乎完全不起作用,单纯的财政政策自然效果有限。从这个角度看,日本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与协调的失误似乎难脱干系。

第二,本文认为,与政策的一些操作失误相比,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的失误更为严重。自凯恩斯理论流行以来,人们几乎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凡经济衰退必宏观扩张。但是,

事实上,如果我们简单地考察一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就会发现,所谓衰退就是存在GDP 缺口,这一缺口从表面上看是总需求不足,但是本质上应是总供给出了问题,说明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因此,凯恩斯政策实际上是用总量扩张的办法来解决结构失衡的问题,存在着内在矛盾。当然,如果在经济严重衰退,市场自身力量难以调节时,适当的总量扩张有助于经济的短期稳定,为结构调整赢得时间,自然有其作用。但是,过度依赖扩张性的宏观政策,有可能掩盖、拖延结构矛盾,给未来的经济运行造成更大的不稳定。

循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再来看日本80年代以来的经济问题。事实上,日本经济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赶超任务的完成,“后发优势”利用殆尽,增长率即已趋缓,经济结构升级的问题非常突出。80年代中期的日元升值,从汇率的长期决定理论(即购买力平价理论)来看有其必然性。汇率的上升固然在短期内影响经济增长,但是如果政府能利用这一机会改善国民生活、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等,此后的日本经济可能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80年代以来,一方面,日本经济结构中像高速增长时期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产业较为缺乏。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在美国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产业比重在制造业中已经超过30%,有力地促进了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而日本这一比重只有10%左右。另一方面,从制度上看,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的是一种官民协调的体制,政府较多地干预市场经济活动。这种做法在经济发展初期实行“赶超战略”时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对某些产业过多的行政保护限制了市场机制,导致整个经济成本很高,竞争能力削弱,经济结构、金融体系、经济制度弊端丛生,积重难返。所有这些都是长期供给方面的问题,但是与短期的需求不足现象混在一起并被后者所掩盖,因此政府执着于传统的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自然有限,而且为将来的经济运行留下了沉重的负担。

2001-2006年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421]张鑫.2001-2006年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尹小平.吉林大学,2013. 摘要:2008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和主权债务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和恶化,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将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应对经济增长停滞以及通货紧缩的主要货币政策手段。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经济和金融平稳运行时鲜有运用,其内涵是在以利率为核心指标变量的常规货币政策无效时,中央银行刺激国民经济的政策手段。 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美国、日本和西欧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一直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变量,通过政策工具影响市场利率,再由市场利率调节------------------------------------------------------------ 告诉你仅花7天时间搞定专业论文的绝招 1 写论文一定找一个清静的地方闭关。因为是论文是一个完整、逻辑连贯的体系,如果干扰太多,写起来就会很慢,而且心也会很烦。如果在实验室或办公室,杂事太多,估计就是给两个月都写不完。 2 写论文之前最好先做一个报告,阐述一下做论文的思路,因为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你所作的东西用最简要的话说出来,就说明你的思路是清晰的。如果写论文没有清晰的思路,最好先不要写,否则是浪费时间。 3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抓大放小,逐层细化。开始的时候,我论文写得很细,每一个论点的证明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但后来发现不行,一是写起来太慢,二是越写越发现自己沉陷于一个泥潭之中,根本写不下去了。所以我决定放弃,先是简要写出主要需说明内容,很快就能把论文的主体结构完成。感觉很有成就感,于是再把一些需要补充说明的东西逐步逐步加进去,使其丰满。这样,每细化一次,就把论文从头到尾过一遍,有整体感,逐步写下来,论文就写得非常快。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一下,至关重要的是按照第3点完成主体内容,我有一点心得可以分享给大家,您可以淘宝或百度上搜索一家叫“馨雅文献”的店家,他们家最贴心的业务是这样的:只要给出所写论文的题目和关键词,花费100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0-01-06T13:38:43.873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11期下供稿作者:朱晶晶,肖存泉[导读] 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 朱晶晶,肖存泉(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 330013;中国银行福清支行,福建福清 350300) 摘要: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有效性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 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一直持续急升,继2007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8%后,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CPI同比增长8%。中国政府已经将治理通货膨胀视为宏观经济第一要务。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⑴构成CPI的八大商品类别看,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价格。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大部分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⑵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中国企业背负了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动效应,将带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扬。⑶动力市场的紧张推动了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特别是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而且就业刚性增强。 针对CPI高企的现象,2007年提出适度从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年内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以来又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一季度央行累计发行约1.7万亿元央票,正回购额超过1.8万亿元。银行为回收流动性采用了这么多政策,但必须看到,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依然严重。仅到11月末,外汇占款已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31 639.4亿元人民币,扣除央行净回笼的2.63万亿元,仅外汇占款一项,基础货币新增约5 000亿元。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基础货币余额只是增速放缓,但是绝对量还是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可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挑战。 一、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对冲工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但是,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持有结构不合理使得国债缺乏足够的操作规模,且多为中长期国债,而适用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短期国债却很少。2007年,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所回笼资金5.14万亿,但净回笼仅为8 200亿元,比去年增加不到一成。原因在于今年有高达3.6万亿元的央行票据到期,如果再加上正回购量,则到期资金量高达4.4万亿元。因此,虽然通过央行票据等收回了部分流动性,但这些央票以后还会到期,只是把更猛烈的流动性问题给推迟了,因此,很难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压下去。 (二)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信贷资金供求情况,制定和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我国再贴现操作实行总量比例控制、期限比例控制和投向比例控制,再贴现所占基础货币的比重偏低。这一操作规则在中国人民银行对再贴现限额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的管制下,显得缺少灵活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再贴现政策的活力。 (三)利率政策。⑴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加息虽然可以回笼流动性,但还不能真正反映资金供求状况,难以灵活有效地带动经济主体行为进行调整,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非常之小。作为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所经历的所有调整时间点上的名义利率和扣除同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幅度后的实际利率,从2007年,实际利率一直呈负值,并且负值水平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意味着信贷成本、资金成本偏低,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增长,与从紧的货币政策不符。 ⑵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与扩大,人们存钱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单是储蓄,资金还会向其他金融市场分流。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和财富的积累,消费需求逐步升级以及提前消费的观念,带动了对房地产和汽车的消费,使居民更愿意采取银行消费贷款的行为。因此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得不敏感且利率弹性较小,从而货币政策失效。⑶央行今年连续五次调高准备金率而未采取加息,也是对当前经济“把脉”的结果。因为,人民币在不断升值的同时美元连续降息,中美利差进一步加大,国际热钱大举进入中国,因此缩窄了人民币加息的空间,制约了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空间。 (四)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此项政策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3月末仅为2%,比上年年末低1.3个百分点。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需要。从历史经验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都在2%以上。因此,目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已相对不足。而目前17.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二十年来最高,商业银行的头寸显得不足,未来提高法定存款准金率的空间已经很小。 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政策的独立性和透明度 研究表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大,其实施货币政策的效率就越高。而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够,在行使货币政策时受到多方干扰。在我国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安排下,在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同时还要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尽量公开中央银行采取的措施和操作的相关信息,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增强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公众形成合理的预期。 (二)发展完善货币市场

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概述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布通货膨胀率、汇率或货币政策目标以及根据自己的操作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时不受政策的干预,在解决中央银行与政府间矛盾时存在公开的和透明的程序,并且中央银行的管理和财务是独立的。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相对的,指中央银行在运用国家赋予的职能,作为一国经济领域的核心领导者自主、连续、不受干扰进行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有利于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从而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如果一国的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其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将存在不一致性。我国至今仍然未能解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独立性依然偏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相对于国务院而言,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策权,对于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重大货币政策事项只有制定和执行权,但没有最终决策权。而这种最终决策权以及重大与非重大货币事项的确定权都操在国务院手中。所以,我国中央银行难以摆脱政府对货币发行的干预,其货币政策的制定是为了配合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应对金融危机。政府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中央银行作为资金的供应机构,迫使中央银行发行大量货币,使得中央银行的自身经济目标无法实现,缺乏自己的独立性。 其次,我国中央银行从属于财政,成为财政透支的工具,缺乏经济独立性。当财政出现赤字时则向中央银行透支,中央银行对其资金运用缺少可供操作的具体法律保障,其后果将可能导致经济的通货膨胀加剧,使得人民币贬值,削弱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另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国家经济发展计划,配合财政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等,这使得中央

日本经济泡沫的历史过程

第一章日本经济泡沫 1.1历史回顾:日本经济泡沫破裂 1985年前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高速成长已经引来了美国的不安。 日本出口打击了美国的制造业,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增加,日美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对外净资产高达1298亿美元。而美国经济在巨大的压力下运行,当年对外净债务高达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正式结束了美国长达70年债权国的辉煌历史。 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经济,美国开始通过一些政治手段压日元升值。 1985年9月,美、日、法、英和联邦德国五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了著名的“广场协议”。此后,日元兑美元迅速升值: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升值111%;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升值89%;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升值41%。 为抵消日元升值给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政府大幅降息。而被日元升值打击得元气大伤的日本出口商为弥补亏空,纷纷从银行低息借贷炒股票。日本股市三年之内涨了300%,房地产也涨幅惊人,东京一个地区的房地产总盘子以美元计算超过了当时美国全国的房地产总值。 由于日元升值,美元贬值,很多日本人为自己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的疯狂购买而沾沾自喜。1989年,日本三菱土地公司甚至重金收购了美国最高的建筑洛克菲勒大楼,“购买美国”的声音喧嚣一时。 但危机正悄悄袭来。 1989年初,为了防止泡沫进一步扩大危害日本经济,日本开始提高利率,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日本股市由最初的下跌,变成恐慌性出逃。股市暴跌,地价急剧回落。 股市的崩溃迅速传导到银行业、保险业,直至制造业。“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许多家庭的财富化为乌有,许多人因偿还不了债务而自杀,日本经济从此陷入了长达二十几年的衰退。在高峰期,日本的GDP相当于美国的71%,2009年,日本的GDP只相当于美国的35%左右。 对于日本经济泡沫的成因,虽然尚存一些争议,但是回看历史,泡沫的产生与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难脱干系。 1.2泡沫经济的崩溃与重生-20年日本走过的路 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此后日元一路飙升。日本的资产价格“泡沫”加剧;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启示 一、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碎成因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国内的各种因素引起的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乃至破灭。 (一)国内资金流动性方面产生严重过剩问题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此前景下,日本的对外贸易顺差也得到扩大,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使日本资金流动性过剩严重,而随着日元的升值,日本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突出,日元升值又导致日本外贸出口受阻,于是,投资者就把大量资金投入见效快,利润高的房地产领域和股市等不动产行业,日元的升值也使外国投资者看好日本,使外国资金大量涌入日本,而外国资本涌入的大多也都是房地产市场。从根源上来说,正是日本国内资金的流动性过剩为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破碎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资金的流动性过剩和不合理投资是房地产泡沫破碎的祸端。 (二)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资金的流动性过剩,日本政府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为了让资金流通得快些使国内的经济向正常化发展,在一年左右的时间,日本政府连续5次降低利率,但政府制定的相关措施并没达到相应目的,投资者仍不愿把资金投入其它行业,资金的流动性过剩仍是严重的问题。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在此状况下,日本政府又提供大量的货币,这进一步造成了资金流动性严重过剩,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大量资金

流入见效快,易吸纳的楼市和股市,对不动产行业的过度投机,使日本的楼市股市价格飙升很快,这又刺激了投资者对房地产业的进一步投资,这对日本的房地产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促进了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时代的到来。 (三)宽松的银行信贷政策加剧房地产泡沫碎裂 在日本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下,致使日本资金在国内极度泛滥,在此状况下,日本的商业银行本应执行信贷紧缩政策,但银行为了稳定和利率的回报,银行执行的却是宽松的信贷政策。由于房地产投资回报率极高,致使银行信贷大量地涌入房地产业。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日本各大银行都扶持房地产业,各大银行争相向房地产业给予大规模的贷款,这导致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加剧化,直至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 (四)中央银行突然的银根收紧政策促使房地产泡沫破灭 在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不断加剧化后,日本政府改变了过去的宽松政策,代之的是日本政府对货币和财政执行紧缩政策并严格限制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投入。在政府的过度干预下,社会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急剧下降,由于资金的供应量下滑过快,致使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快速下降,这进一步导致投资者迅速把资金退出房地产业,于是,房地产业发展的资金链条彻底断裂了,这最终导致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并导致日本的经济发展一度跌入低谷。 二、中国现有的房地产状况与日本房地产的相似之处 从当前情况看,中国现有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与日本房地产是有许

日本10-13年宽松货币政策明细

2010年4月1日—2011年3月31日日本宽松货币政策: 1、继续维持零利率水平,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降至0-0.1%水平; 2、发放大量低息贷款; 3、决定创立35万亿日元基金用于购买各类资产,其中30万亿日元用于向金融机构提供固定利率资金(再贷款),5万亿日元用于购买日本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商业票据等资产。 其中: 1、资产余额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日本银行为应对金融危机、地震等灾害,以增持资产的方式向市场大量投放资金。其中:日本政府债券和贷款分列日本银行的第一、第二大资产项目。 2、负债与资产同步大幅增长,负债以流通中的货币、活期存款为主。 2011年4月1日—2012年3月31日日本宽松货币政策: 1、继续维持“零利率”水平,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保持在0-0.1%的区间; 2、扩大资产购买计划规模,累计增加购买额度35万亿日元,同时将资产购买截止时间推迟至2012年底; 3、增加“增长支持基金工具”的贷款品种和规模,同时将贷款申请的截止时间推迟至2014年3月31日;“股权与非房地产资产抵押贷款” 4、新增“援助灾区金融机构贷款”,宣布向地震灾区营业的金融机构提供总额为1万亿日元、利率为0.1%的低息贷款,并放宽对灾区公司贷款抵押品的合格标准,以支持灾后重建。 5、在原先与美联储的美元货币互换协议基础上,增加与加拿大银行、英国银行、欧洲中央银行、瑞士国家银行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其中: 资产:日本政府证券”和“电子贷款” 1.日本政府证券持续快速增长。由包销的日本政府债券(JGBs)和财政部贴现票据(TDBs)组成,一是基于支持震后恢复重建、欧债危机恶化、日本经济前景不明朗等因素的考虑,日本银行继续通过“资产购买计划”向市场提供资金,并3次扩大JGS的购买规模;二是日本银行还根据2009年3月18日的货币政策决议,每年直接购买21.6万亿日元的JGBs,这些资产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自2010年10月成立资产购买计划以来,日本银行持续买入上述高风险资产以降低风险溢价、弥补市场流动性。 2.电子贷款余额明显下降,该项目主要反映通过资产购买计划、增长支持基金工具、常规公开市场操作以及援助灾区金融机构发放的共同抵押品贷款。一是常规共同抵押品贷款下降较快。二是“资产购买计划”规模增加导致该类贷款实际净增加5.77万亿日元。三是增长支持基金工具方面,使该类贷款实际净增加0.93万亿日元。另外,本年还新发放了援助灾区金融机构贷款0.51万亿日元。 3.商业票据、公司债券、与指数挂钩的交易所交易基金、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大幅增长。自2010年10月成立资产购买计划以来,日本银行持续买入上述高风险资产以降低风险溢价、弥补市场流动性。 4.外币资产增幅较大。主要是日本银行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根据与美联储达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

我国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分析点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是这次会议的一大主题词。在分析明年经济形势时,会议强调,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会议同时指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新常态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变了,决策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也在调整,宏观经济目标将会呈现多元化趋势。” 明年经济工作,既有稳字当头的不变,也有着力点的变化。会议提出“两个坚持”,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稳中更有进。会议提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 分析点二、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 会议强调,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同时,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增长不稳,调结构就缺乏基本前提。”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只有经济保持一定增速,就业和民生才有保障,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才能正常维持,才能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和全面深化改革等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由弱转稳的趋势,出口、消费、投资均有望实现平稳增长,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将支持经济向新常态平稳过渡。 分析点三、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 步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再靠以往大规模投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及外部需求,难以继续维持健康增长。 会议提出,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这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到中高速过渡必然发生的增长动力切换,也是重要的战略部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王军指出,下一步要通过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和民营资本参与投资,从金融、财税、科技、教育等多方面,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分析点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会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

货币政策独立性:一个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独立性:一个文献综述

————————————————————————————————作者:————————————————————————————————日期:

货币政策独立性:一个文献综述-金融银行论文 货币政策独立性:一个文献综述 潘再见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随着我国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深入探讨货币政策独立性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围绕三元悖论、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独立性、资产选择行为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问题等方面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提出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三元悖论;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制度;资本项目开放;冲销干预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5)09-0011-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5.09.0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增长进程中的通货膨胀控制:量化宽松、最优通胀率和宏观审慎政策研究”(13BJY16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经济动态效率检验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研究”(11YJC79063)。 收稿日期:2015-08-03 作者简介:潘再见(1982-),男,福建永春人,金融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一、三元悖论视野下的货币政策独立性 货币政策独立性(Monetary Policy Independence)主要是指一国经济

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乃至完全融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中,本国货币市场利率是否受到资本流入、外汇储备增加和国际市场利率冲击[1],有学者将其定义为货币政策对外自主性[2]。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理论根基可追溯至米德冲突(Meade,1951),其认为单独使用某项支出调整政策以实现内外均衡,会导致内外均衡目标产生冲突。Mudel(l 1963,1964)和Fleming(1962)构建M-F模型用以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问题,指出一国在实施固定汇率时,若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将导致其不能自主决定货币政策的操作;但若实行资本管制,却会导致货币政策短期内有效,长期无效。Dornbusch(1976)将完美预期假设引入M-F 模型,构建了M-F-D模型。Krugman(1979)基于M-F-D 模型,总结出三元悖论(又称不可能三角),即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以及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至多实现其中两者。 三元悖论引发了广泛讨论。作为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Obstfeld 和Rogof(f 1995,1996)认为,汇率制度将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经济越开放,通货膨胀的跨国传导越明显。Obstfeld(2005)等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各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汇率制度、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选择,认为三元悖论成立[3]。Axe(l 2012)等认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东亚国家可以通过冲销干预,避免出现不可能三角,获得货币政策独立性,但会导致金融部门扭曲;在浮动汇率制度下,通过冲销干预,货币政策不但可实现独立性,也不必以金融部门扭曲为代价。但是,由于中央银行面临大量的冲销成本、外汇储备的估值损失,这导致货币政策独立性必然会受到影响[4]。Klein 和Shambaugh (2013)认为,可采取中间措施以应对挑战,以应对三元悖论的困境,如针对性资本管制、有限的浮动汇率制度。针对性的资本管制或浮动汇率有利于一国实

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根据日文资料整理) 一、泡沫的形成(80年代后期) (一)由「广场协议」引发的快速日元升值和「内需扩大」 ●「日元升值经济衰退」、「产业空洞化」对策 + 美国施加的「条件放宽」、「内需扩大」的要求(「日美构造问题协议」)→财政扩大、金融缓和政策。 ●大幅度的金融缓和政策(低利率、货币供给同比超过10% )→股市投资、地产投资成为了资金的流向地。 ●由金融自由化(特别是大额存款的自由化)引起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企业的「资金管理」。 ●快速日元升值引发的错觉→对美元过度评价(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美元将升值)、 对日元过低评价(缺乏「富裕」的生活实感,日元将贬值)。 (二)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 ●剩余钱财+资产价格上升→企业、个人的「资金管理」、土地投机→资产价格进一步上升。 ●企业的资金调集转移到「直接金融」[←平衡金融(=伴随新股发行的资金调集)变得容易]→大企业的「脱离银行」进行→银行需要发展新的融资对象→向中小企业、房地产融资倾斜。●「双边建立交易」(B/S表上的资产、负债两边扩大):把土地A作为担保进行融资(期待土地A的升值)→买入土地B→(期待土地B的升值)→买入土地C→。 ●资产价格的上升不是泡沫,而是为了从资产中获得收益的上升(例如:「国际金融中心—TOKYO」)。 ●沉迷于「资产效果」的有利之处→造成对勤劳的观念,对企业伦理等的不良影响。 ●批发物价(←日元升值)、消费者物价安定→否定了对通胀的担忧,政策性的疏忽。 二、泡沫的破裂和归结(90年代=「失去的十年」) (一)泡沫破裂的经过 ●股价1989年末达到顶峰,进入1990年后下落。 ●1990年,大蔵省作为地价对策引入了房地产关联融资的总量限制机制→地价下落的诱因 →1992年更是引入了地价税(1998年实际废止)

日本1989年泡沫经济危机的启示

1992年,查莫斯·约翰逊的《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中译本在原版发表10周年后问世,甫经推出,顿时风靡国内发展经济学界。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学人热议“日本奇迹”之成因时,它却正在以一场愈陷愈深的经济萧条贡献给世人一个新的议题——“失去的十年”。 事实上,就宏观统计数据、特别是GDP与政府 负债比率的变化而言,当今日本失去的或许已经是20年了。总体说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历过五大经济危机: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1989年的泡沫经济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危机以及最近的全球经济危机。创伤最深者,莫过于1989年末那场似乎祸起萧墙的泡沫经济大崩盘。1989年底至2001年秋,日经平均指数由38915.87点直线下挫到10195.69点,缩水70%;而1991年至2002年,日本住宅用地价格累积下跌36%,商业用地价格下跌了62%,其中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跌幅高达 52.1%和76.1%。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不仅刺痛了日本社会,也撩动着许多中国人的敏感神经。因为今日中国与经济泡沫破碎前夜的日本有许多类似的表征: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已经开始向海外大规模输出资本、所谓的“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为许多国际学者所追捧……在种种“历史惊人的相似”中,人民币面临的巨大升值压力与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价格飙涨更让人们疑问:“中国会不会是下一个日本?”本文结合时代大背景来透视1989年的危机,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日本经济危机的启示意义。 对比: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马克思主义学者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周期性昭示着这样一个论断:发生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它什么时候发生、诱因又是什么。对于1989年日本经济崩溃而言,通过事后的回顾,许多人得出了《广场协定》签署——日元大幅升值——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飙涨——经济泡沫破碎这样一个线性的因果链。有人甚至以阴谋论的解释认为日本遭遇了一场“货币战争”。这也成为某些经济学家担心中国重蹈日本覆辙的基本逻辑。无疑,他们接受了这样一种假设,那就是当年的日本如果能采取更合理和稳健的经济政策,如暂缓日元升值、及时提高储蓄利率以及其他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本可能降低经济泡沫膨胀的风险。这当然有一定道理,只是,如果站在历史大背景的视角下梳理基本史实,我们或许可以摆脱一味评判经济政策得失的窠臼,对1989年日本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有更全面的理解。 二战后日本遭遇了第一次经济大危机——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这次危机的起点在能源供给领域,对日本整个产业结构的既有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过相比1989年,日本卷入这场危机具有客观上的无奈性,因为当时美苏冷战正在进一步向第三世界蔓延,南北矛盾激化之下,日本作为资本主义阵营的一分子被拖拽进这场整体性的危机。石油危机并没有导致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这恰恰是因为日本尽管经济实力猛增,可尚未被要求在国际经济格局中承担领军性的责任。虽然美日贸易不时擦出火花,可美国及其盟国(特别是一些东南亚国家)相对开放的市场与原料供给一直是日本维持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根本前提。在金融秩序方面,布雷登森林体系虽然渐渐走向末路,但还在确保日本企业享受固定汇率的便利。 到1980年代后半期,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格局多元化的趋势让日本对自身的定位产生了重新判定——它在国际上越来越渴望充当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美国身后的游戏参与者。对此时的日本来说,要实现“政治大国”的身份,首先就要正式确立自己世界经济新中心(至少是中心之一)的地位。1985年,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公告,拉开了日本经济金融全面自由化及国际化的序幕。这是一项壮举,因为在之前的石油危机时代,美日之间曾经就日本减少金融贸易的国内壁垒而进行了拉锯战式的谈判,最后美国是以政治筹码为要挟才取得了有限的成果。由此看来,似乎并不能轻易惋叹说当时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种冒失的经济金融战略,因为就当时历史契机来

日本货币政策

一、日本的货币制度 (一)日本的中央银行 日本银行是日本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882年。1942年颁布《日本银行法》。1949年成立政策委员会。1997年修订《日本银行法》并于1998年4月1日正式生效。日本银行的主要职责是:1)通过保持物价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保证结算系统顺利、平稳运行,从而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 《日本银行法》规定日本银行的资本金为1亿日元,其中政府出资5500万日元,其余的4500万日元由民间出资。出资者的权利仅限于每年分配不超过5%的红利,并且不设股东大会,出资者无权参与经营。在每期的剩余资金中,扣除对出资机构的分红以及公积金之后的余额全部上缴国库。 日本银行总行设在东京。截止2006年底,日本银行在国内有32家分行和14个国内办公室,在国外设有7个代表处。 (二)日元 日本银行发行日元作为日本的法定货币,日元法定货币的面值分别为1000元、2000元、5000元和10000元。另外硬币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和500元六种面值。 二、日本的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目标 根据新《日本银行法》规定,日本银行作为日本的中央银行,其目标为控制现金和货币,维持物价稳定,以促进国民经济建康发展。日本银行设定隔夜信用拆借利率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二)日本的货币政策决定 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及日本银行的管理。委员会成员共9名,由日本银行总裁和两位副总裁以及六名审议委员组成。六名审议委员来自不同的行业背景。委员

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两次会议,讨论关于货币政策的重大决策。会后委员会将公布会议的议事摘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的方针、贴现率的变动以及央行对目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判断。 根据《日本银行法》第55条规定,日本银行将在操作之前公布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的结果,披露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操作期限以及决定利率的手段。除此之外,日本银行还会公布操作的交易对手的资格和要求。公开市场操作之后,日本银行将公布操作的所有数据、包括交易数量和利率。(日本银行对各类须披露的信息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详见参考文献) (三)日本货币政策的实施 日本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来调节金融机构在日本银行准备金账户(CABs)的头寸,继而通过调节货币市场利率来控制货币。同时货币市场利率又会影响各个市场的利率,从而实现整个市场的价格稳定。 1、准备金账户(CABs) 准备金账户的目的是为满足金融机构之间的支付清算,以及达到日本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存款的要求而设立。金融机构通常会通过货币市场的借贷来管理准备金账户。因此日本银行可通过对准备金账户头寸的资金量控制影响货币供应量和货币市场利率。 2、货币市场的公开市场操作 日本公开市场操作由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的货币政策会议决定。操作工具包括买卖短期贴现国债(TBs)、短期政府债券(FBs)、商业票据、日本政府公债(JGBs)等等。一般情况下,日本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目标是保持隔夜信用拆借利率在确定的目标利 率范围内。但从2001年3月起,日本银行开始采取新的操作方法,将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CABs)头寸作为操作目标。2006年3月,日本央行又重新恢复隔夜信用拆借利率为操作目标。 3、日本银行的再贷款

毕业论文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引言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 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而我们中国,自1998年起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 货币政策。即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 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需要,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货币政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国货币政策的出现往往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相 得益彰。稳健的货币政策是98年以后才渐渐稳定下来并付诸实施的,可见在当时的社 会经济环境为其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稳健的货币政策形成的背景 (一)90年代初的房地产热,为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创造了大的宏观环境。 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使得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到了97、98年时 已相当突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性风险等几大风险 交互错杂,又衍生出更多的子风险,而原有的货币政策已经不能与此时的经济环境相 得益彰。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质上,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来自中央政府的多目标约束: 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企改革,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一系列的约束,无疑让政策执行时的 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坚持稳定 物价的单一目标,逐步弱化直至消除多目标约束成为当务之急。 (二)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对稳健货币政策的建立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尽管当时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 贷款需求不足。具体地说,这些结构性问题包括七个方面: 1 1、二元经济结构继续强化,反差过大。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并不是在持 续转化,而是经常出现波动、迁回、反复甚至强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贫 富差距越来越大。 2、区域差距继续扩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区域差距一度缩小,然而在1978一 2005年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GDP占全国比重的平均值分别为56%、26%和18%。在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及其法律制度研究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及其法律制度研究 伏 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北京100029) 摘 要: 货币政策职能是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以中央银行独立的法律地位为前提。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正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我国《人民银行法》的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订、实施、人事任免等方面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与控制,具有较低的独立性。为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新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应进一步提高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并在法律制度层面上予以完善。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独立性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职能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国家 赋予本国央行更高的独立性与法律地位,如英国、日本、韩国、阿根廷、智利等。①自1995 年我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也历经数次重大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将原证券业、银行业以及保险业金融监管职能分别剥离至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使,人民银行则专注于货币政策的制订与执行。 20 世纪90 年代末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在宏观经济、人均GDP 及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却伴随着总体物价持续低迷(通货紧缩) ,房地产、石油、煤、钢等少数商品价格却不断上涨的现象; ②同时,对外贸易的巨大顺差也致使人民币汇率安排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政治压力。③ 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刚刚完成职能调整的人民银行应当如何制订并调整其政策目标、以何种方式保障调控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及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应做出何种调整等问题,是当下我国金 融法律领域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共分三部分,分别讨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职能的核心地位、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目标的关系以及对我国现行人民银行法律制度安排的反思与建议。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职能核心地位 11 货币政策职能的核心地位 从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职能来看,无论是否兼具金融监管职能,货币政策的制订与实施一直是 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美国1913 年《联邦储备法案》第2A 节规定,联邦储备委员会与公开市场委员会应当保持与经济长期增长相适应的货币与信用总量,以促进就业最大化、稳定物价与适度长期利率目标的实现。④欧共体1992 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第105 (1) 条明确规定欧洲中央银行的首要政策目标是保持(物价) 价格稳定, ⑤欧盟各国中央银行作为欧洲银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则负有协助欧洲中央银行这一目标在本国境内实现的义务。⑥ 中央银行的产生完全出于国家对货币控制的需要。现代银行出现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内其实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泡沫。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经济发展出现长达10年左 右的萧条。尽管中日经济有很大的不同,但很多专家仍然警告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一些迹象与泡沫经济破灭前的日 本相似,在深刻了解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前提下,分析我国现阶段与日本那段时期的差异和共性,探索中国预防和应对泡沫经济的措施,从而使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日本泡沫经济介绍 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经历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日本于1984年5月发布《关于金融自 由化和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随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金 融自由化政策,包括外汇资金可自由转换为日元并可作为国内资金使用,实际需求原则的废除,日元转换限制的废除。第二个过程伴随着《广场协议》和金融缓和措施的实施。1985年9月达成《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日本海外投资受到巨额的外汇风险和外汇估价损失。日本政府通过抛售美元、购买日元操作来干预外汇市场和接二连三的调低贴现率等积极的金融缓和措施,引起了国内货币供应量猛增,但猛增的货币供应量并没有通过物价上升(流量)而被吸收,而

是急剧扩大了面向不动产的贷款,成了导致存量价格飞涨的原动力。 泡沫经济的膨胀期。银行扩大与中小企业的交易。由于大企业利用通过直接金融方式筹集到的大量资金来偿还银 行借款,因而日本的金融机构迫不得已将重点转向扩大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中小企业中资金需求旺盛的有流通服务行业、建筑行业、不动产行业、金融和保险行业、租赁行业,上述贷款都是抵押贷款,向这些非金融机构贷款和不动产贷款导致了泡沫经济的膨胀。同时,市立银行不经由中小企业而直接扩大以住房贷款为中心的面向个人的贷款。股票期货交易的扩大,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影响下,1988年9月起,开始了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和大阪证券交易所日经平 均股价为对象的股价指数期货交易,更促进了泡沫经济的膨胀。 泡沫经济的崩溃过程。日本的股票市场自1989年12月29日东京证券交易所收盘价创下历史最高纪录(38915.87日元)以来,在一年内股票大幅跌落了两次。接着,三重下跌的结构使泡沫经济彻底崩溃。1990年,在到4月10日为止的时期内,东京股票市场经历了10次股票大幅下跌,在股价下跌的同时,引人注目的是还出现了日元贬值、债券下跌的现象,即所谓的三重下跌。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与当前中国经济的差异

近年来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分析

近年来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分析 2005-8-2 0:0中国财政·邹立文【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 1990年前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高速增长阶段,也打破了“土地”、“消费”和“就业”等日本“神话”,经济进入衰退期。为此,1992-1997财年日本政府实施了价值约60万亿日元的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之后,以阪神大地震灾后重建为契机,加之移动电话和卡拉OK消费的推动,日本经济一度出现好转迹象,实际GDP增长由1995财年的3%上升到了1996财年的4.4%。然而,面对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桥本内阁错误地估计形势、并急于出台了包括提高消费税税率等措施在内的“财政重建”政策,重创复苏中的日本经济,实际GDP增长率1997财年为 -0.4%,而1998财年更为严峻,为-1.9%。1997年7月爆发并迅速蔓延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于日本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日本一些重要金融机构的破产又严重挫伤了日本国民的信心。出口乏力、内需不足,从1997年第四季度开始,日本实际GDP曾连续五个季度下滑。 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实施的经济政策 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的严重衰退,日本政府(桥本内阁和小渊内阁)相应采取了以财政、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扩张性经济政策,旨在尽快摆脱衰退,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主要政策措施有: (一)“综合经济方案” .“综合经济方案”是在1998年4月24日草拟、并在同年6月17日的1998财年“第一补充预算”通过后实施。该方案“含金量”超过16万亿日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和减税合计达12万亿日元。该方案的三个政策目标是:通过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和减税等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处理银行呆坏账。其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扩大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共投资7.7万亿日元用于环境、新能源、信息通讯、社会福利、城区再建、以及灾后重建等项目;另外,政府还放松住房信贷合作金库的贷款环境,促进私人住房投资增长。二是推动所谓的“私人融资便利”,促进私人部门采用新技术、管理方法等。三是减税,特别和持续性的所得税和地方居住税减免额将达4万亿日元。这样,每个独立纳税人将减少纳税29000日元,每个受赡养者将减少纳税14500日元。四是通过自由化、培育风险投资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500亿日元的“紧急就业发展项目”、扩大直接融资比例、“金融大爆炸”、促进土地和证券市场流通(2.3万亿日元)等措施,致力于建立一个富于弹性和创造性的经济结构。 (二)“紧急经济方案” .“紧急经济方案”是在1998年11月16日决定、并在同年12月17日的1998财年“第三补充预算”通过后实施。该方案的项目投资额超过17万亿日元,如果加上减税额,直接政策“含金量”达27万亿日元,这是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济方案。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公共投资、减税和低利率政策。财政政策方面,扩大公共投资、创造需求政策的“含金量”总计约17万亿日元。具体措施是,扩大公共投资,1999财年公共投资额达44.8万亿日元,比上年增长10%。税收政策方面,减税总量超过9万亿日元。其中,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由65%降至50%,公司所得税有效税率降为40%,同时,还出台了旨在鼓励购买住房的税收优惠措施。货币政策方面,日本银行在1998年11月和1999年2月两次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坚持维持零利率政策,以扩大货币供给,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三)“经济再生政策措施”。“经济再生政策措施”是在1999年11月11日起草的,政策所含投资约17万亿日元(加上婴幼保健项目,达18万亿日元)。其政策目的是,将日本现阶段政府部门主导经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