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艾灸为什么能治病

合集下载

艾灸是什么原理

艾灸是什么原理

艾灸是什么原理
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将热量传导到人体特定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或促进健康的目的。

艾灸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热量刺激: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刺激穴位和周围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

这种刺激作用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和新陈代谢功能。

2.经络调理:中医认为艾灸的热量能够通过经络系统传导,对
人体的经络进行调理。

经络是连接全身脏腑组织的通道,通过调理经络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达到调整人体功能、促进健康的效果。

3.温药作用:艾草中所含的挥发油和草酸等成分可以在艾灸过
程中挥发,与皮肤及穴位相互作用,产生独特的药理作用。

这些药理成分能够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等,具有一定的药物疗效。

4.激发身体自愈能力:艾灸作为一种刺激疗法,可以促使人体
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例如神经兴奋、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等,从而激发身体自身的免疫和自愈能力。

艾灸可以通过调整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疾病。

总的来说,艾灸的原理是通过热量刺激、经络调理、温药作用和激发身体自愈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以达到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艾灸的原理与应用

艾灸的原理与应用

艾灸的原理与应用1. 艾灸的原理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或者其制成的艾条,将艾热传导到特定部位,刺激经络穴位,达到调理阴阳、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的效果。

艾灸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艾草的特性艾草,即艾叶、艾绒的总称,具有温热的性质,味辛、苦,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渗透力。

燃烧艾草时,产生的热量可以传导到人体皮肤及深部组织。

1.2 经络的特点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可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

艾灸可以刺激经络穴位,促进经络的畅通,达到调理阴阳的目的。

1.3 热量的刺激效应艾灸产生的热量可以刺激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官,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

热量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刺激局部神经末梢,改善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

2. 艾灸的应用艾灸在中医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调理身体的多种不适症状。

以下是艾灸的一些主要应用:2.1 艾灸保健艾灸可以用于保健养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艾灸经常被用来调理肾脏功能、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疲劳等。

2.2 疼痛缓解艾灸可以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肌肉酸痛、关节疼痛、腰腿痛等。

艾灸通过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痛感,达到疼痛缓解的效果。

2.3 艾灸美容艾灸还可以用于美容养颜。

艾灸可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进肌肤代谢,提升肌肤的光泽度和弹性,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2.4 艾灸调理内脏艾灸还可以用于调理内脏功能。

艾灸可以刺激肺经、脾经、胃经等经络穴位,调理对应的内脏功能,如改善消化不良、调节气管炎等。

2.5 艾灸辅助治疗艾灸还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法,配合其他疗法使用,提高疗效。

常见的辅助治疗包括艾灸配合针灸、艾灸配合推拿、艾灸配合中药熏蒸等。

3. 艾灸的注意事项艾灸虽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安全性较高,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3.1 适用人群艾灸适用于大多数人群,但对于孕妇、体虚气血不足、高热、皮肤有溃疡或破损的人群需慎重使用。

同时,老人和儿童也需要选择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艾灸。

艾灸原理及其作用解说

艾灸原理及其作用解说

艾灸原理及其作用解说
艾灸原理及其作用解说:
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使用压缩成棒状的艾叶,点燃艾叶并放置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疗法。

其原理是通过燃烧的艾叶产生的热量和草药物质的作用,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艾灸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 温通经络:艾灸的热量可以温热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调和气血。

它可以帮助舒缓疲劳、舒展肌肉、缓解筋骨疼痛等症状。

2. 疏散寒湿:艾灸的热量能够温暖体内,驱散体内的寒湿邪气。

它可以改善寒湿所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僵硬和冷痹等症状。

3. 补虚固本:某些特定的草药在燃烧时会产生草药的特殊成分,这些成分能够通过经络作用,渗透到穴位和经络中,具有温补的作用,帮助补气血,益阳气,固本培元。

4. 调节内分泌:艾灸疗法的另一个作用是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促进激素的平衡。

它可以帮助改善内分泌失调导致的症状,如月经不调、失眠等。

5. 强化免疫力:艾灸的热量和草药的成分可以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

艾灸还可以增加白细胞的产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自愈力。

总的来说,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热量和草药的作用,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温通经络,有助于缓解病痛,促进健康。

然而,在使用时应遵循专业人士的指导,避免不当的使用和潜在的风险。

艾灸什么原理

艾灸什么原理

艾灸什么原理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理气活血:艾灸可以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热量和烟燃烧产生的草木香气,刺激皮肤及经络,使气血得以顺畅运行。

这种热量可以穿透至深层组织,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2. 理阳明经荣卫气血:中医认为艾灸能够刺激经络系统,特别是阳明经,通过调理荣卫气血来缓解一些病症。

阳明经是人体最宽最主要的经络,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经络内气血流通,调节阴阳,达到平衡人体的效果。

3. 温经散寒:艾灸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通过艾叶的温热作用,达到温补作用。

寒气在体内的积聚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使人感到乏力、怕冷等症状。

艾灸可以通过温热作用恢复正常的气血运行,改善寒邪影响。

4. 平衡阴阳:中医理论认为,健康状态是一个平衡的状态,而疾病则是阴阳失衡所致。

艾灸可以通过温热的作用提高阴阳之间的平衡,调整人体的机能,增强免疫力。

总的来说,艾灸通过热量、烟气和香气的作用刺激皮肤和经络,调节气血运行,恢复阳明经荣卫气血的平衡,温经散寒,平衡阴阳,达到促进健康、缓解疾病的效果。

艾灸治疗的原理

艾灸治疗的原理

艾灸治疗的原理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被认为具有温通经络、疏散寒湿、益气活血等功效,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喜爱。

那么,艾灸治疗究竟是如何产生疗效的呢?本文将探讨艾灸治疗的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古老而神奇的疗法。

一、艾灸的起源与作用机制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起源于古代中华文明,据史书记载,艾灸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艾灸是以温热艾草与人体经络相互作用,通过灼热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作用机制:1. 温通经络:艾草本身富含特有的有效成分,当艾草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热量温热经络,进而促进血液循环和经络的通畅。

这种理论与中医理论中的“寒则痛、热则舒”相符合。

2. 疏散寒湿:中医认为,人体受寒湿之邪侵袭时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艾灸可以通过加热刺激,排除体内的寒湿,改善寒湿引起的疾病。

3. 益气活血:艾灸可通过温热效应,促进气血的运行,增强气血的营养供应,以达到益气活血的作用,从而促进机体的康复和疾病的治愈。

二、艾灸治疗的适应症艾灸作为一种传统医疗手段,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实践中。

根据不同的病证情况和治疗目的,艾灸可以用于以下一些疾病的治疗:1. 风寒感冒:艾灸可以通过温热作用,缓解病人身体的寒冷症状,促进体内寒邪的排出,有助于缩短感冒的病程。

2. 风湿痛症:艾灸可以疏通经络、温热肌肉,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风湿痛症带来的不适。

3. 女性病症:艾灸可以舒经活络、温热子宫,调理经血,缓解经期不适或月经不调等问题。

4. 消化系统疾病:艾灸对胃肠道功能调节有一定作用,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胃肠不适症状。

三、艾灸的注意事项艾灸作为一种疗法,在使用时需要一些特定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疗效的有效。

1. 选择艾草:艾草的品质对艾灸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应选择质量好、无异味、无霉变、无杂质的艾草。

2. 室内艾灸:艾灸治疗应在室内进行,确保环境安静、通风良好,以免引起意外和不适。

为什么艾灸能治疗疾病

为什么艾灸能治疗疾病

为什么艾灸能治疗疾病?
陆敏说,经过几十年研究发现,经络是管网状的,里面是空的,真气像水一样在里边走。

当经络不通时,某些穴位就像河流里出现了一个坑,气到了这里,就像水在坑里一样形成涡流。

经络正常时是不占地方的,而如果出现了涡流,压迫神经,就会觉得难受、胀。

照片子是照不出来的,这就是机能性病变。

气不行则血不行,血到了这里也逐渐瘀积,膨胀得越来越大,就出现了气血混在一起,变成增生,囊肿。

再进一步,密度越来越大,变成肌瘤、肿瘤。

再进一步,就成了癌症。

这里气血聚积,下边就等于断了水,气达不到四肢,于是造成四肢苍白无力,手凉脚凉,甚至瘀血坏死。

艾灸第一能温经络、去湿寒、能治病还能祛邪。

第二,能治重症。

陆敏举例说,有位老年男性病人,糖尿病晚期,腿都黑了,要截肢,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两条腿都正常了。

第三,艾灸能治急症。

第四,艾灸能治死症。

陆敏说,研究发现,艾灸的烟是个纳米级别的东西。

任何物体到了纳米级别,就有了极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皮肤、骨骼、脏腑。

纳米级别的艾烟有一个特性,即能够循经自动找到河流里的那个“坑”,然后逆向振动,把不正常的振动频率拉回到正常的频率,“坑”自动消失。

也就是说,艾烟能把经络里紊乱的气流有序化,就像100节电池,扔在地上没电,首尾相接,并连串联,它就有电了。

整合,让它有序化,让气流无始无终在经络里循环,这样就能起死回生。

陆敏强调,
足量的真气在经络中无障碍地循行,这就是生命最重要的指征之一。

艾灸的原理和应用

艾灸的原理和应用

艾灸的原理和应用原理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使用艾叶进行燃烧,通过热能作用于人体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和达到治疗目的。

艾灸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艾叶的特性:艾叶具有辛温的性质,能够温通经络、散寒痹和驱散湿气。

艾叶燃烧产生的热能可以通过穴位渗透到人体内部,起到调理气血、增强阳气的作用。

2.穴位的选择: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经络上的穴位是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

在艾灸中,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灸治。

通过对特定穴位的热刺激,可以调节对应器官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畅通。

3.热能的传递:艾叶燃烧后产生的热能可以通过皮肤渗透到人体内部。

热能的传递过程中,可以达到深度刺激穴位的效果,激活穴位所在的经络,促进气血的循环。

4.热效应:艾灸产生的热效应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组织的新陈代谢。

热能的刺激对于关节、肌肉、筋膜等结缔组织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能够缓解疼痛、消肿、舒缓疲劳。

应用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艾灸在不同疾病和保健方面的应用:1.风寒感冒:在感冒初期,可以选择温经穴位进行艾灸,通过温热的作用促进汗液排出,缓解症状。

2.肩颈痛:艾灸可以有效改善肩颈部的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的紧张,缓解疼痛和僵硬。

3.腰腿痛:艾灸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可缓解腰腿部的不适和疼痛。

4.妇科疾病:艾灸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是一个重要的辅助疗法。

如经痛、不孕症、月经不调等,艾灸能够调节子宫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5.消化系统疾病:对于胃肠功能紊乱、胃痛、胃胀等症状,可以选择艾灸胃经相关的穴位进行治疗,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部不适。

6.神经衰弱:艾灸可以通过温热的刺激作用,缓解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促进身体的放松和休息。

7.保健养生:艾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的疗法,也常用于保健养生。

艾灸可以选择艾穴和经络穴位进行,有助于调节气血、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艾灸治病原理是什么

艾灸治病原理是什么

艾灸治病原理是什么艾灸治疗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式,这样的方式简单快捷,并且效果还特别的好,人用艾灸来治疗疾病的话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许,因为艾灸治疗疾病痛苦不会太大,但是治疗效果却是很不错的,选择用艾灸还可以来治疗很多疾病,那么这个艾灸治病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随着对中医疗法的兴起,大家对“针灸”这个词都已经很熟悉了,可是其实“针”与“灸”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即扎银针和艾草灸的合称,过去的针灸医生是将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的,当成不可或缺的医疗手段,使之相得益彰。

只扎针而不艾灸会使得效果大大降低。

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具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又云“艾火可以灸百病,杀鬼邪”、“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这是说用针和药治不好的病,只有用艾灸才治得好。

而且艾灸不管是阴虚、阳虚的病都可以治,艾灸对百病都有效。

艾灸是前人给我们留下宝贝,然而今人居然弃而不用!实在是太可惜了。

现在有不少有心人在进行传统中医方面的发掘,他们用许多不争的中医治病奇迹,希望颠覆现在西医一统天下的局面。

现在传统中医接受的人越来越多了,中医文化又开始重见光辉。

可能有人会说,你说得也不对,我们的中医院还是不少的,中医师也是很受欢迎的。

传统中医的精髓是什么,是辩证施治!去年有位患者因肾阳虚,后背及臀部、腿部甚觉寒气袭人,再热的天都要垫坐棉坐垫,我曾用走罐法用于她的后背及大腿部,效果很不错。

只是此人病史很长,又不能坚持一定的疗程,所以难以去根。

而她平时又疏于保养,是她旧病复至的诱因所在。

此人心境浮燥,不能静下心来从本而治,总想用峻猛之药缓解症状,重标不重本,致使病症迁延不愈。

于是我建议她去中药铺买些艾条,常点燃艾条熏烤脐下的关元穴。

这个穴位很好找,我要她用自己的手掌的四指合拢,横放在肚脐下边缘,在四横指下处艾灸,此处即是关元穴。

取穴的方法她一下就学会了,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手?我告诉她,每人的身体高矮不一,手的大小也会有区别,用自己的身体某部分作尺度,来量自己的身体某部分是最佳的一种方法,四横指为三寸,这个寸不是我们常说的丈量东西的寸,这个寸中医里叫身寸,是以各自的身体为尺度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艾灸治病养生原理
《内经》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说阳气是生命的根本。

阳气的是否充足与人体的衰老和疾病甚至死亡的发生,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阳气算作一百,那么人从生到死,就是阳气从一百到零的过程,也就是说人从生到死,从健康到疾病,就是阳气的消耗过程。

故而养生贵在于保养阳气、强壮阳气。

阳气强壮固密,营卫调和,就可以防御外邪之;脾阳健壮,就可运化精微,营养;肾阳充足,能够推动整个机体气血的循环运行,五脏,强壮身体,使人之寿命延长。

这正是中所讲的“阳精若壮千年寿”“阳精若在必能生”养生境界。

代燧人氏以艾绒钻木取火,见艾可以产生火,古人就把太阳称为天之阳,把艾称为地之阳。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灸火连续燃烧,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又因和脏腑相互联系,能使阳气通达。

特别是关元穴,是足三阴与任脉之会,又居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称之为,故灸此温热之气,能直达精宫以助元阳。

元阳,为之真阳,是阳气活动的动力。

也可以说关元,是阳气之源,不懈的灸关元,可以打通,大补元阳。

再加上艾灸的特殊配方,使得艾燃烧时产生特殊频率的辐射,使其补阳之力更加显著,从而达到养生壮阳之功。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

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

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
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防病保健
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

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艾灸治病的原理是什么?
答:中医认为人之所以生病,全是因为“经络不通,阴阳失和”,也就是西医说的“新陈代谢受阻,血液循环放慢”。

经络闭阻不通,气血流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组织的肿胀、疼痛。

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的肢体和脏腑、组织,又会引起肢体的麻木、萎软、拘挛或者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失去平衡。

身体为什么会出现不适或疾病?几乎全是经络不畅,出现瘀阻。

艾灸是通过热量的共振传导,打开瘀阻的经络,让经络恢复畅通。

艾灸理疗中,经隧在立体螺旋的热旋流照下,经脉里会瞬间增压,以强大的压力冲破瘀阻点,使得经脉重新流畅,热量带动气血沿经络快速前行,达到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的效果。

经络通了,身体自然康复。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养生治病首要扶阳”“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阳气若足千年寿”……在市面上热销的养生保健书籍中,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

确实,阳气对人体至关重要。

《黄帝内经》中《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阳者,卫外而为固”。

也就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若天上没了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

人的寿夭就要落实在阳气上面。

长寿的人往往是阳气足的,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

我们的身体壮不壮实,能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