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应急调配制度与程序
仪器设备及药品应急调配制度流程

仪器设备及药品应急调配制度流程英文回答:Emergency Allocation Procedures for Instruments, Equipment, and Pharmaceuticals.Purpose:To establish procedures for the emergency allocation of instruments, equipment, and pharmaceuticals to ensure their timely and efficient distribution during emergency situations.Definitions:Emergency Situation: Any event that threatens or causes damage to life, property, or the environment,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natural disasters,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r man-made disasters.Instruments: Laboratory equipment or devices used for analysis, measurement, or other specific purposes.Equipment: Any physical asset used in the operation of a laboratory or healthcare facility.Pharmaceuticals: Drugs or other medication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diseases.Procedure:1. Identification of Emergency:When an emergency situation occurs, the responsible authority or individual shall immediately notify the designated emergency contact person.The emergency contact person shall assess thesituation and determine the need for emergency allocation of instruments, equipment, or pharmaceuticals.2. Quantification of Need:The responsible authority or individual shall estimate the specific instruments, equipment, and pharmaceuticals required to meet the immediate needs of the emergency.The request for allocation shall includ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items needed, quantities, and estimated time of need.3. Allocation Process:The designated allocation committee shall review the request and determine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requested items.If the requested items are available, the allocation committee shall authorize the emergency release of the items to the responsible party.If the requested items are not available, the allocation committee shall explore alternative sources of supply or consider rationing measures.4. Distribution Logistics:The responsible party shall arrange for the immediate distribution of the allocated items to the designated location.The distribution shall be conducted in a timely and secure manner to ensure the items are utilized effectively.5. Tracking and Reporting:The allocation committee shall keep accurate records of all emergency allocations.The responsible party shall provide regular updates on the utilization of the allocated items and any changes in the need.6. Post-Emergency Recovery:Once the emergency situation has subsided, theresponsible party shall return any unused allocated items to the designated storage location.The allocation committee shall review the emergency allocation process and identify any areas for improvement or optimization.中文回答:仪器设备及药品应急调配制度流程。
仪器设备及药品应急调配制度流程

仪器设备及药品应急调配制度流程The emergency allocation of instruments, equipment, and drugs is a critical aspect of any healthcare system. It involves the rapid deployment of necessary resources to respond to urgent and unexpected medical situations. 仪器设备及药品的应急调配是任何医疗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对急需资源的迅速部署,以应对突发的医疗情况。
In the event of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such as a disease outbreak or natural disaster, the availability and proper allocation of medical supplies can greatly impact the ability of healthcare providers to effectively respond and save lives. 在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例如疾病爆发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医疗用品的供应和正确分配对医护人员有效应对并挽救生命的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
One key aspect of an emergency allocation system is the development of clear protocols and procedures for identifying, access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necessary resources. This may involve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mergency stockpile of medical supplies, as well as a well-defined chain of command for making allocationdecisions in a timely manner. 应急调剂系统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制定明确的协议和程序,用于识别、获取和分发必要的资源。
医院急救设备调配应急预案及程序

医院急救设备调配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应急措施
1.医院遇到突发事件发生,各科室因患者治疗的紧急需要,或急救设备出现突发故障无法正常使用时,应及时报告设备科。
2.本预案涉及的急救设备主要包括: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微量注射泵等。
医务部、护理部、设备科、院总值班室应常备《医院急救设备一览表》,并标明设备名称、数量、型号、所属科室及联系电话,以备应急需要。
3.设备科应负责协助进行急救设备运送工作,确保急救设备的及时到位。
4.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设备科在备用急救设备不足时,应及时与医院总值班联系,协调从其他科室调配闲置急救设备。
急救设备所在科室,应提供相应技术支持,并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指导、协助各调用科室正确操作使用。
各科室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拒绝调用本科室未在使用的急救设备。
5.当医院遇到重大突发事件而全院急救设备又无法满足各科室使用时,设备科应及时联系紧急购置。
6.急救设备使用完毕,调用科室应做好急救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并及时通知设备科收回设备。
7.设备科应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对本预案进行补充改进。
二、实施要点
1.及时报告;
2.清楚各急救设备储备及运行情况。
3.统一调配。
三、急救设备应急调配流程图。
急救设备及药品紧急调配制度和程序

急救设备及药品紧急调配制度和程序1. 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急救设备及药品紧急调配制度和程序,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调配所需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生命。
2. 急救设备和药品清单2.1 急救设备清单:- 心电监护仪- 呼吸机- 除颤器- 注射器- 输液泵- 管道通气设备2.2 急救药品清单:- 心脏急救药品:如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 呼吸道急救药品:如氧气、雾化吸入剂等- 休克急救药品:如多巴胺、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等- 镇痛镇静急救药品:如吗啡、丙泊酚等- 抗生素3. 紧急调配制度和程序3.1 紧急调配责任人的确定- 紧急调配责任人应为经过急救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的医务人员。
- 责任人应定期进行培训,熟悉紧急调配制度和程序。
3.2 紧急调配流程- 当紧急情况发生时,首先负责人应立即通知紧急调配责任人,并明确所需急救设备和药品清单。
- 紧急调配责任人根据清单,联系负责仓库管理的人员,协调紧急供应。
- 仓库管理人员及时准备所需设备和药品,并确保其符合使用标准和有效期限要求。
- 调配完成后,紧急调配责任人进行验收,并将设备和药品交付至急救现场。
3.3 紧急调配记录和反馈- 紧急调配责任人应记录紧急调配的时间、设备、药品等相关信息。
- 调配完成后,责任人应将记录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补充被调配设备和药品。
4. 急救设备和药品的定期维护4.1 急救设备的定期维护- 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生产厂家的要求,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并执行。
- 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校准、故障检查等,确保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能正常运行。
4.2 急救药品的定期检查和更换- 定期检查急救药品的有效期限,并进行更换。
- 药品更换后,应妥善处理过期药品,确保使用的药品符合使用标准和效力要求。
5. 急救设备和药品库存管理5.1 建立库存清单和预警机制- 建立急救设备和药品的库存清单,并设定库存预警值。
- 当库存数量低于预警值时,负责人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补充。
医疗仪器设备应急调配制度

医疗仪器设备应急调配制度
为保证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保障临床医疗工作急救仪器设备应急调配,保证医疗工作顺利开展,结合我院实际医疗工作情况,特制订以下工作制度。
制定医疗设备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由分管院长任应急调配组长,设备科科长任副组长,设备科其他成员为工作人员。
设备科负责应急调配的日常工作,根据应急需要,随时调整仪器设备,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手术室、急诊科和ICU的设备,要求处于完整状态,根据医疗工作的开展,随时补充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完全满足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要求维修人员每天深入到临床科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合理使用医疗设备,使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各种急救医疗设备器械,特别是抢救设备器材,如呼吸机、心电图机、洗胃机、吸痰器、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注射泵、气管插管包等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设备维修人员要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行,完好率达100%.。
急诊科和手术室的抢救设备只限于急诊室、手术室,不允许调配到其他科室使用。
对于其他科室的急救设备和普通设备,采用设备集中管理、按需调配的方法,如内一科除颤仪、外科呼吸机,以及
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等,在闲置时允许在各科室之间调配使用。
这既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又节省了资金投入,同时也保证了临床科室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了医疗设备的管理。
科室之间的设备调配工作要在设备科设备管理员的监管下进行,要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完好,使用科室和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设备管理员要作好记录工作。
应急救治仪器设备及药品调配制度和程序

应急救治仪器设备及药品调配制度和程序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应急救治仪器设备及药品的调配制度和程序,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高效、准确地调配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药品,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
调配制度1. 应急救治仪器设备和药品的调配工作由专门的应急救治调配小组负责,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医疗知识和调配经验。
2. 调配小组按照仪器设备和药品的需求情况,制定调配计划,并进行调配资源的统筹安排。
3. 调配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快速评估急需的仪器设备和药品种类及数量;- 调配所需的人力资源;- 调配的时间安排;- 调配过程中的协调与沟通机制;- 调配后的仪器设备和药品的监管和维护。
调配程序1. 应急情况发生后,调配小组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治仪器设备和药品的调配程序。
2. 调配小组按照事先制定的调配计划,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配工作。
3. 调配小组应与相关单位和机构保持密切的协调与沟通,确保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药品能够及时到位。
4. 调配过程中,调配小组应加强对仪器设备和药品的监管和维护,确保其质量和完好性。
5. 调配结束后,调配小组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调配制度和程序,并进行备案和归档。
管理与监督1. 调配工作由应急救治指挥部或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
2. 相关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调配程序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调配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对于不符合调配制度和程序的行为,应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确保调配工作的正常进行。
结论通过制定应急救治仪器设备和药品的调配制度和程序,可以提高应急情况下的仪器设备和药品调配效率,并确保医疗援助能够及时到达。
在实际应用中,应不断完善和改进调配制度和程序,以适应不同紧急情况的需求。
医院急诊科设备应急调配预案

医院急诊科设备应急调配预案
(一)应急预案涉及的主要急救设备
1、吸氧设备(中心供氧、氧气瓶供氧),吸引设备(中心负压吸引电动吸引器),附属接口套件。
2、呼吸机和简易呼吸器(皮囊),转运呼吸机。
3、除颤器,心肺复苏机。
4、床边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
5、洗胃机。
6、辅助急诊检查医疗设备:床边X光机、B超、检验设备(主要是血球计数仪、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气血分析仪)。
(二)建立应急急救设备调配快速绿色通道和协调机制
应急急救设备的快速调配,科室上报医务部,在院领导的统一指挥下,由设备科与医务部、采购科等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完成。
医务部和设备科负责人有权暂时调用全院所有科室现有的专用应急设备。
其他科室应积极配合,共同建立畅通的应急设备调配快速绿色通道。
(三)应急处理的相关运行程序及措施
设备科维修中心接到急救设备抢修电话时,应该最快速了解清楚抢修科室的仪器故障大致情况,及时通知负责维修人员到场抢修。
如果仪器设备故障较为严重,一时无法马上修复的,应立即通知抢修科室及设备科室负责人,启动调配方案。
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应急调配制度与程序

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应急调配制度与程序急诊科是医院内最关键的科室之一,常常面临各种突发的医疗事件和紧急情况。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情况,急诊科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急诊器械设备和药品应急调配制度与程序。
1.急诊科仪器设备应急调配制度:急诊科应根据科室的需求和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一份仪器设备应急调配制度。
其中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急诊科仪器设备的目录:列出急诊科拥有的仪器设备,包括血压计、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等。
(2)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规定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明确责任人。
(3)急诊科仪器设备的存储和保管:规定仪器设备的存放位置和保管要求,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易取用。
(4)急诊科仪器设备的应急调配:明确仪器设备在突发情况下的调配流程和责任人。
2.急诊科仪器设备应急调配程序:(1)突发情况发生后,急诊科负责人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紧急处置。
(2)急诊科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判断需要调配哪些仪器设备。
(4)相关科室根据要求将需要的仪器设备送至急诊科。
(5)急诊科负责人接收并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并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1.急诊科药品应急调配制度:急诊科应根据医疗救援的需要,制定一套药品应急调配制度。
其中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急诊科常备药品清单:列出急诊科常备的各类药品的种类、规格、数量和储存位置。
(2)急诊科其他突发事件常备药清单:列出各类突发事件常见的药品种类、规格、数量和储存位置。
(3)药品存储和保管:规定药品存放位置和保管要求,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易取用。
(4)药品应急调配:明确药品在突发情况下的调配流程和责任人。
2.急诊科药品应急调配程序:(1)突发情况发生后,急诊科负责人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紧急处置。
(2)急诊科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判断需要调配哪些药品。
(4)药房负责人根据要求将需要的药品送至急诊科。
(5)急诊科负责人接收并检查药品的完好性,并安排专人负责药品的使用和储存。
以上即是急诊科仪器设备和药品应急调配制度与程序的基本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
仪器设备及药品应急调配制度和程序
一、目的使科室的设施齐全,管理制度完善,责任到人,使之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室。
三、职责
(一)病区设施配置不完善的,科主任或护士长应及时向设备科报告申请。
(二).病区的设施管理责任到人,并有定期检查、登记、签名。
(三).护士长每周进行一次设施、器械的检查,护士每班当面清点交接,发现问题及时请维修工修理,发现遗失,当班护士应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然后向院领导汇报。
(四).对陈旧、磨损的设施使用不便,必须报废的,科主任或护士长应向设备科申请报废、更新。
四、工作程序
(一).病区设施策划及配置,按国家规定的病区设施要求配置病区所需设施及器材。
(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收集设施及器材使用信息,如需要增加的设施、器材,填写购买申请单,送医院领导审批。
(三).护士长负责对购买的设施及器材进行建账管理,并按病区及编号标识在醒目的位置。
(四).护士长建立仪器使用登记本,当班人员负责使用后的清洁及维护,使该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五).使用当中发现故障,及时汇报护士长或科主任,同时汇报器械维修工及设备科。
(六).每种器械、设施定人、定期、定地点、定数量管理,保证各种仪器、材料性能良好。
(七).一切抢救器械、物品使用后,要及时归还原处,清理补充,并保持清洁、整齐。
(八).病区的急救设施不准挪用、外借,非急救设施原则上也不准挪用,若其他科室要作短暂的借用,也要有登记,杜绝以私人的名义借用。
(九).护士长每周全面检查一次科室所有设施、器械,对贵重仪器使用后应有记载。
2、药品类:能保障对外伤、出血、休克、心衰、呼衰、急性肾衰、肝衰、脑衰等相应急诊抢救的药品供应,并保持相对恒定数目。
有关救护车存放急救药品物品,内、儿科出诊箱存放物品、外科出诊箱存放物品表、妇产科出诊箱存放物品及急救小推车备用药品基数、存药等应列表统计,并定期检查。
四、工作程序:
(一).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二).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真作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三).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求救大致原因,并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必要时派出护工)在5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
有关救护车的工作程序详见《救护车的管理制度》。
4.院前急救内容: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有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
1、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强调对症治疗。
①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除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②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体外起搏器的使用,有生命危险的心率失常的药物治疗等)。
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治疗、控制癫痫等)。
④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
⑤脑、胸、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⑥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2、途中救护:
①合理转运分流患者,但对转运伤病员要求快速安全。
②为避免突然刹车时造成车内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受伤,患者的担架应该很好固定,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应该使用安全带或抓牢扶手,患者在车内应根据病情采取坐位、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
③四肢骨折的患者,给予外固定防止颠簸;脊柱骨折的患者卧硬板,以防止脊髓损伤;昏迷呕吐病人,将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时窒息;疑有颈椎骨折的病人,以颈领固定之,避免加重或
造成高位截瘫。
3、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后,如患者已死亡,应详细询问患者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
死亡原因证明由司法部门出具。
4.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时要听从急救指挥中心、交警、公安人员的调度安排,保护有法律纠纷的现场。
5.出诊医护人员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送转医院急诊室后作详细交接,完成院前急救任务后向急救指挥中心报告,返回后及时检查、补充抢救药物和更换物品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