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特选材料)

合集下载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资料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资料
北半球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升,正北落。 南半球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升,正南落。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最高(正午)时在正南,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最高(正午)时在正北

E
N
S
A
规律:判断季节(月W 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A
a
N
46° B
S
规律:
a
s
∠b=(∠1--∠2)/2=某地的余角 ∠a= ∠b + ∠2 =(∠1--∠2)/2+ ∠2 (∠1+ ∠2)/2=太阳直射的纬度


2
1
北半球
练习3:∠1=∠2=22°,求甲乙的纬度
答:甲是北极点,太阳高度相等=22度,说明太阳 直射在北纬22度,刚好极昼的纬度是北纬68度
练习4: 上图表示某地某日太阳运动轨道图,已 知正午太阳位于A点,∠ABS=46°,求观察地点的 纬度____,太阳直射的纬度_____。
NB 夏至B(天顶)
A 春秋分
a EA
冬至
b
N
a A bc c
S
W
N
规律:S北半球某地观察
三条太阳运行轨道面都平行,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A
a bc
A
S
它们与地表的交角相等,即:∠a=∠b=∠c,
该角与当地纬度(A)互余,即:∠b+∠A=90°
B 81°26′ 58° 34°34′
E
N
S
A
W
N
B 夏至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我们站在地球上仰望星空,看到天上的星星好像都离我们一样远。

实际星星和我们的距离有远有近,我们看到的是它们在这个巨大的圆球球面上的投影,这个假想的圆球就称为天球。

它的半径是无限大。

而地球就悬挂在这个天球中央。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所以便以地球为中心来观察所有天体在天球上运动,观测者所在的平面为地表切面,叫做地平圈。

不同位置的观察者地平圈也各不相同。

在太阳系中太阳是中心天球,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是绕着太阳公转的,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地球的本身也在自转,地球的自转轴(地轴),向天球延伸后,在无穷远处与天球交会的两个假想点称为天极。

地球自转的所有轨迹中,周长最长的轨迹定义为地球赤道,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便为天赤道,它与地球的赤道为同一平面。

人类在地球上观测天体,他所处的地面为地平面,通过观测的头顶作一条垂直于地平面的垂直线,这条线与天球相交于两个点,位于观测者头顶的点为称之为天顶,另一点为天底。

这是把地球的地面作为基础面,即使观测者在同一时间观察天体,如果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不同,那么所有天体在天球上表现出来的高度和方位也不同,而且天顶与开底的点也随之变化。

地球的公球使太阳看起来像是在群星之间移动,这种移动的轨迹叫黄道,黄道的天球切面为黄道面,以几何学来描述,它是包含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平均轨道平面。

黄道是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黄道和赤道面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以北半球为例)1、位于赤道上观察到的二分二至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春分秋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

观测点位于赤道时,太阳的运行轨迹与地平圈垂直。

2、观测点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时,太阳运行轨迹均向南倾斜(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观测点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时,太阳运行轨迹均向北倾斜(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正午的太阳有时朝南有时朝北。

即北回归线上,夏至日正午太阳位于天顶,其他日期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推荐下载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推荐下载

通过比较图4和图5,相信可以走出上面提到的误区。

二、把握三种情况六个区域由于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所以我们只分析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这三种情况即可。

六个区域是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的不同,把地球表面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赤道、直射点与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之间(为了方便,以下简称极昼圈,反之简称极夜圈)、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极昼圈、极昼圈与极点之间、极点。

1、太阳直射赤道时此时除了南北极点外,全球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基本一样,差别在于正午时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

具体分析如下图:图6中曲线L1~L3就是太阳视运动日轨迹:除南北极点的任何地方,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曲线L1代表赤道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正午时太阳在头顶,太阳高度角为90度,在图7中为曲线H1;曲线L2代表赤道与南极点之间纬线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正午时太阳在正北,太阳高度角小于90度;曲线L3代表赤道与北极点之间纬线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正午时太阳在正南,太阳高度角小于90度。

此时南北极点太阳始终位于地平线上,太阳高度角一直为零。

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①赤道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8曲线L1,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②直射点与极昼圈之间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8曲线L3,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③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8曲线L2,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④极昼圈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8曲线L5;⑤极昼圈与极点之间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8曲线L4;⑥极点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为一个点,始终位于正南方的高空,几乎没有起落的变化,如图9直线H4。

3、太阳直射南半球(情况与太阳直射北半球类似)①赤道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10曲线L1,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②直射点与极昼圈之间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10曲线L3,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③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10曲线L2,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④极昼圈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10曲线L5;⑤极昼圈与极点之间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10曲线L4;⑥极点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为一个点,始终位于正北方的高空,几乎没有起落的变化,如图11直线H4。

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解析(2)

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解析(2)

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解析陆㊀军(大化县第二中学㊀广西㊀河池㊀530800)ʌ摘要ɔ㊀太阳视运动轨迹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牵涉到影子朝向㊁太阳高度角以及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这里我就二分二至日地球六个区域:赤道㊁直射点与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之间(为了方便,以下简称极昼圈,反之简称极夜圈)㊁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㊁极昼圈㊁极昼圈与极点之间㊁极点的太阳视运动轨迹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㊂ʌ关键词ɔ㊀太阳视运动㊀轨迹图㊀极昼圈㊀极夜圈㊀㊀太阳视运动轨迹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很多人都对它不是很清晰,它牵涉到影子朝向㊁太阳高度角以及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所以为大家所关注,这里我就二分二至日地球六个区域:赤道㊁直射点与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之间(为了方便,以下简称极昼圈,反之简称极夜圈)㊁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㊁极昼圈㊁极昼圈与极点之间㊁极点的太阳视运动轨迹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希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帮助㊂一㊁二分日(春分㊁秋分日)的太阳视运动(一)二分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赤道轨迹图为图1中的弧EPW,太阳视运动轨迹经过正东㊁正西方向且垂直于地平面,此时极昼圈正好位于极点,直射点至极昼圈的范围恰好与南北半球的范围重合,而向北倾斜为南半球的视运动轨迹,见图1中的弧EP''W,向南倾斜的弧EP'W为北半球的视运动轨迹图,极点上的视运动轨迹为太阳围绕地平圈一周的圆㊂(二)日出㊁日落的方向由图1可知,二分日时,全球的日出方向均为正东方向,日落为正西方向㊂而此时此刻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日出时间相同,均为6时,日落时间也相同,均为18时㊂(三)太阳高度日变化太阳高度最小值均为日出㊁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o,正午太阳高度为最大值㊂正午太阳高度此时赤道上为最大值900 ,如图1所示øPOS,而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为øP'OS,南半球为øP''O S且值的范围00至900之间,数值大小由直射点向两极逐渐递减㊂(四)影子朝向及日影范围的变化二分二至日,赤道上视运动轨迹经过正东㊁正西方向且与地平面垂直,影子仅朝向正东和正西两个方向,范围为位于正东正西方向上的一条线㊂南半球轨迹向北倾斜,影子朝向及范围由正西方向绕物体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正东方向,北半球则由正西方向绕物体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至正东方向,日影范围各占半圆㊂二㊁夏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一)夏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移至北回归线,太阳视运动轨迹也随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而向北移动㊂此时赤道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为图2所示的弧E'PW',并垂直于地平面㊂直射点到极昼圈位于北半球,与北半球运动轨迹图向南倾斜,见图2中的弧E'P'W',直射点到极夜圈的轨迹图则向北倾斜,见图2中弧E'P'W'㊂此时极昼圈为北极圈,刚好出现极昼现象,其视运动轨迹图为与地平面相切于正北方向上的圆,见图3中的圆①,而极昼圈到极点的图像为略向南倾斜南高北低的圆,见图3中圆②,北极点为平行于地平面的圆,见图中圆③㊂(二)夏至日日出㊁日落方向由于视运动轨迹向北移,无极昼地区的日出方向为偏东北方向,日落为偏西北方向㊂极昼圈至极点日出方向为正北方向,日落方向正北,极点则无明显的日出和日落㊂(三)夏至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在无极昼地区太阳高度日出日落为太阳高度最小值为均为00,正午太阳高度为最大值,数值由直射点到极昼圈逐渐降低㊂极圈到极点的太阳高度均大于00,日出为最小值㊂极点则全天太阳高度相等㊂(四)影子朝向与日影范围变化夏至日,在无极昼地区,各地的日出方向均为偏东北方向,日落为偏西北方向㊂而对应的影子朝向及范围:直射点到极昼圈为由西南方向绕物体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至东南方向,范围大于半圆㊂直射点到极夜圈的影子则由西南方向绕物体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东南方向,影子范围小于半圆㊂而极昼圈内影子为以物体为一个焦点绕物体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的椭圆,极点的影子则为以物体为圆心绕物体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圆㊂三㊁冬至日,各地太阳视运动轨迹:(一)冬至日视运动轨迹图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赤道上的太阳视运动仍为垂直于地平面的半圆,见图4中的弧E'PW'㊂直射点到极昼圈(南极圈)的视运动轨迹为图4中弧E'P''W',直射点至极夜圈(北极圈)为弧E'P'W'㊂极昼圈上的视运动轨迹向北倾斜且与地平面相切于正南方向上的圆,见图5中的圆①,极昼圈至极点内为略微向北倾斜北高南低的圆,见图5中的圆②,极点视运动轨迹为平行于地平面的圆,见图5中圆③㊂(二)日出日落方向由于太阳视运动向南移,无极昼地区日出方向为偏东南方向,日落为偏西南方向,极圈至极点上的日出日落方向均为正南方向,而极点则无明显的日出与日落㊂(三)太阳高度日变化冬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与冬至日大致相同,无极昼地区日出日落为最小值为00,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极点逐渐降低㊂极昼圈的太阳高度均大于00,日出为最小值,正午为最大值,极点全天太阳高度都相同㊂(四)日影方向及日影范围变化:冬至日,直射点至极昼圈的日影方向为由偏西北方绕物体向逆时针方向转至偏东北方向,日影范围大于半圆,直射点至极夜圈的日影方向则为由西北方向绕物体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至东北方向,影子范围小于半圆,极昼圈内的日影方向为以物体为一个焦点的绕物体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的椭圆,极点上影子则是以物体为圆心的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圆㊂参考文献[1]㊀刘丹. 太阳周日视运动图 与 日太阳高度变化图的判读[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09(Z1) [2]㊀卢大亮.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及其判读技巧[J].高考(政史地).2007(09)㊃103㊃㊀读写算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2年㊀第4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综合理论研究㊀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解析作者:陆军作者单位:大化县第二中学 广西 河池 530800刊名: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英文刊名:Duyuxie年,卷(期):2012(43)1.刘丹“太阳周日视运动图”与“日太阳高度变化图”的判读 2009(z1)2.卢大亮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及其判读技巧 2007(09)引用本文格式:陆军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解析[期刊论文]-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2(43)。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PPT课件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PPT课件

W 地平圈
0
12 24 时刻
图5
N
2h°
S
图4
W 地平圈
图6
2
1
设:某地极昼多时,∠1=30 °、 ∠2=10°,求:1、某地的纬度 2、求太阳直射的纬度
规律七:
〔∠1+ ∠2〕/2=太阳直射的纬度
⑵极昼圈与极点之间地区的太阳周日视运动状况
在极点与极昼圈之间的极昼地带,全天24小时太 阳高度角都大于0°,其中日最小太阳高度角与 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等于阳光直射点纬度数的2
倍,此时处于极点与极昼圈之间地带的某地点太 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及太阳视运动图如图7、图8 太〔阳高南度角半球图〕和图9〔北半球图〕所示。
h1
h2
W
S
h2
h1
NS
0
12
24 时刻
图7
E 地平圈
图8
W
h1
h2 N
E 地平圈
图9


2
1
北半球
练习1:∠1=∠2=22°,求甲乙的纬度
答:甲是北极点,太阳高度相等=22度,说明太阳 直射在北纬22度,刚好极昼的纬度是北纬68度
继续
夏至 春B秋分 冬至
E
N
S
A
W
规律1-3:观察地点在赤道上,那么太 阳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继续
东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东南升起
冬至
E
N
A
西北落下
W
S
西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 •二分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 •冬半年从东偏南升起,从西偏南落下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寰球末年太阳视疏通轨迹图剖析之阳早格格创做很多人皆对付太阳视疏通轨迹不是很浑晰,它涉及到影子往背、太阳下度角以及场合时的估计等知识,所以为大家所闭注,那里便对付寰球所有纬度上末年所有时刻太阳视疏通一天之内的轨迹图举止比较仔细的剖析,期视对付大家的明黑有所助闲.共时如有分歧过失之处请诸位指正,不堪感激.一、前提知识储备太阳视疏通轨迹跟太阳直射面的位子有间接的闭系,所以要把太阳视疏通轨迹弄领会,最先要把课本上二分二至日太阳映照图弄明黑.从上头三个图要领会以下那些知识面:1、取朝昏线相接的纬线上,日出日降时太阳下度角为整;反之不取朝昏线相接的纬线上,日出日降时太阳下度角不为整,如图1北极圈以北的纬线上,图3北极圈以北的纬线上;2、上头三个图既反映了场合时为12时的太阳下度角大小,也反映了场合时为0时的太阳下度角大小;换个角度道,上头三个图既反映了场合时为12时的太阳视圆背,也反映了场合时为0时的太阳视圆背.其中场合时为0时的太阳视圆背战太阳下度角对付于正在极昼范畴以内的场合蓄意思;3、有人有那样的误区“既然太阳光为仄止光芒,所以寰球所有天面的太阳视圆背是相共的.”,那个瞅面错正在不思量“天球表面为直里”的果素.通过比较图4战图5,疑赖不妨走出上头提到的误区.二、掌控三种情况六个天区由于太阳视疏通轨迹跟太阳直射面的闭系,所以咱们只分解太阳直射赤讲、北半球、北半球那三种情况即可.六个天区是根据太阳视疏通轨迹的分歧,把天球表面分为六个天区,分别是:赤讲、直射面取刚刚佳出现极昼的纬线圈之间(为了便当,以下简称极昼圈,反之简称极夜圈)、直射面取极夜圈之间、极昼圈、极昼圈取极面之间、极面. 1、太阳直射赤讲时此时除了北北极面中,寰球太阳视疏通轨迹图基原一般,不共正在于正午时太阳下度角的大小分歧.简直分解如下图:图6中直线L1~L3便是太阳视疏通日轨迹:除北北极面的所有场合,太阳从正东降起,正西降下.直线L1代表赤讲上的太阳视疏通轨迹,正午时太阳正在头顶,太阳下度角为90度,正在图7中为直线H1;直线L2代表赤讲取北极面之间纬线上的太阳视疏通轨迹,正午时太阳正在正北,太阳下度角小于90度;直线L3代表赤讲取北极面之间纬线上的太阳视疏通轨迹,正午时太阳正在正北,太阳下度角小于90度.此时北北极面太阳末究位于天仄线上,太阳下度角背来为整.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①赤讲上太阳视疏通轨迹如图8直线L1,东北日出,西北日降,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②直射面取极昼圈之间太阳视疏通轨迹如图8直线L3,东北日出,西北日降,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③直射面取极夜圈之间太阳视疏通轨迹如图8直线L2,东北日出,西北日降,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④极昼圈上太阳视疏通轨迹如图8直线L5;⑤极昼圈取极面之间太阳视疏通轨迹如图8直线L4;⑥极面的太阳视疏通轨迹为一个面,末究位于正北圆的下空,险些不起降的变更,如图9直线H4.3、太阳直射北半球(情况取太阳直射北半球类似)①赤讲上太阳视疏通轨迹如图10直线L1,日出东北,日降西北,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②直射面取极昼圈之间太阳视疏通轨迹如图10直线L3,东北日出,西北日降,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③直射面取极夜圈之间太阳视疏通轨迹如图10直线L2,东北日出,西北日降,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④极昼圈上太阳视疏通轨迹如图10直线L5;⑤极昼圈取极面之间太阳视疏通轨迹如图10直线L4;⑥极面的太阳视疏通轨迹为一个面,末究位于正北圆的下空,险些不起降的变更,如图11直线H4.注:1、从刚刚佳出现极昼局里的纬线(简称极昼圈)启初,到极面的范畴内(包罗极昼圈,不包罗极面),不实实意思上的日出、日降,日出即日降,日降即日出.而且皆是正北(北半球)或者正北(北半球)日出日降(一天之内太阳下度角最小),正午时(一天之内太阳下度角最大)太阳位于正北(北半球)或者正北(北半球).共时那个范畴内(不包罗极昼圈,包罗极面)一天之内太阳下度角的变更不再是从整启初.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了一个天面——北极面战二个时刻——有极昼局里的日出日降时刻中,北半球正在一天之内的太阳视疏通轨迹为:(以下时间均为场合时)6时往日位于东北圆,6时位于正东圆,6时~12时位于东北圆,12时~18时位于西北圆,18时位于正西圆,18时以来位于西北圆.3、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了一个天面——北极面战二个时刻——有极昼局里的日出日降时刻中,北半球正在一天之内的太阳视疏通轨迹为:(以下时间均为场合时)6时往日位于东北圆,6时位于正东圆,6时~12时位于东北圆,12时~18时位于西北圆,18时位于正西圆,18时以来位于西北圆.。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很多人都对太阳视运动轨迹不是很清晰,它牵涉到影子朝向、太阳高度角以及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所以为大家所关注,这里就对全球任何纬度上全年任何时刻太阳视运动一天之内的轨迹图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希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帮助。

同时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不胜感激。

一、前提知识储备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把太阳视运动轨迹弄清楚,首先要把教材上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图弄明白。

图1图2从上面三个图要清楚以下这些知识点:1、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为零;反之没有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不为零,如图1北极圈以北的纬线上,图3南极圈以南的纬线上;2、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换个角度说,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视方位,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

其中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和太阳高度角对于在极昼范围以内的地方有意义;3、有人有这样的误区“既然太阳光为平行光线,所以全球任何地点的太阳视方位是相同的。

”,这个观点错在没有考虑“地球表面为曲面”的因素。

图4图5通过比较图4和图5,相信可以走出上面提到的误区。

二、把握三种情况六个区域由于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所以我们只分析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这三种情况即可。

六个区域是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的不同,把地球表面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赤道、直射点与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之间(为了方便,以下简称极昼圈,反之简称极夜圈)、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极昼圈、极昼圈与极点之间、极点。

1、太阳直射赤道时此时除了南北极点外,全球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基本一样,差别在于正午时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

具体分析如下图:12618024太阳高度地方时H1H2图6图7图6中曲线L1~L3就是太阳视运动日轨迹:除南北极点的任何地方,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ppt课件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ppt课件
设:太阳直射在10°N (a°N)
问:1、北半球刚好极昼的纬度A是(80°N) 2、A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 (20°)
规律六:刚好极昼的纬线纬度与直射的 纬度互余, 其H=2 ∠a°
24
2
1
北半球
设:某地极昼多时, ∠1(12时的H)=30 °, ∠2(0时的h)=10°
(1)求太阳直射的纬度 先看公式 25
E N
A W
地球侧视图
N



A
S
S
规律1-3:观察地点在赤道上,则太阳 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9
天球立体图

E
N
夏至
A
春秋分
W
地球侧视图
A
夏至
地平圈
春秋分
S
冬至
规律1-4:观察地点在极点,则太阳运 行轨道与地平圈平行。
10
2、日出与日落问题
11
东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东南升起
冬至
E
N
A
西北落下
2.一架飞机2月28日10时从a地沿某纬线飞向b,2分钟后,
到达b地的时刻为
从东向西,日期加一天
A.2月28日10时02分
B.2月27日10时02分
C.2月29日10时
D.3月1日10时02分
3.若飞机沿b过a继续绕地球
飞行一周,飞行员看到的二
次日出的周期:
A.大于一个点的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记住)
17
极点上,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 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 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如图乙)。
h
18
太阳日出、日落的方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很多人都对太阳视运动轨迹不是很清晰,它牵涉到影子朝向、太阳高度角以及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所以为大家所关注,这里就对全球任何纬度上全年任何时刻太阳视运动一天之内的轨迹图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希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帮助。

同时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不胜感激。

一、前提知识储备
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把太阳视运动轨迹弄清楚,首先要把教材上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图弄明白。

图1图2
从上面三个图要清楚以下这些知识点:
1、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为零;反之没有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不为零,如图1北极圈以北的纬线上,图3南极圈以南的纬线上;
2、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换个角度说,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视方位,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

其中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和太阳高度角对于在极昼范围以内的地方有意义;
3、有人有这样的误区“既然太阳光为平行光线,所以全球任何地点的太阳视方位是相同的。

”,这个观点错在没有考虑“地球表面为曲面”的因素。

图4
图5
通过比较图4和图5,相信可以走出上面提到的误区。

二、把握三种情况六个区域
由于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所以我们只分析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这三种情况即可。

六个区域是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的不同,把地球表面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赤道、直射点与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之间(为了方便,以下简称极昼圈,反之
简称极夜圈)、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极昼圈、极昼圈与极点之间、极点。

1、太阳直射赤道时 此时除了南北极点外,全球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基本一样,差别在于正午时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

具体分析如下图:
126
18
24太阳高度
地方时
H1H2
图6
图7
图6中曲线L1~L3就是太阳视运动日轨迹:除南北极点的任何地方,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曲线L1代表赤道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正午时太阳在头顶,太阳高度角为90度,在图7中为曲线H1;曲线L2代表赤道与南极点之间纬线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正午时太阳在正北,太阳高度角小于90度;曲线L3代表赤道与北极点之间纬线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正午时太阳在正南,太阳高度角小于90度。

此时南北极点太阳始终位于地平线上,太阳高度角一直为零。

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
126
18
90
24太阳高度
地方时
H1
H2图9H3
H4图8
① 赤道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8曲线L1,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
② 直射点与极昼圈之间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8曲线L3,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
③ 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8曲线L2,东北日出,西北日落,
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
④ 极昼圈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8曲线L5;
⑤ 极昼圈与极点之间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8曲线L4;
⑥ 极点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为一个点,始终位于正南方的高空,几乎没有起落的变化,如图9直线H4。

3、太阳直射南半球(情况与太阳直射北半球类似)
126
18
900
24太阳高度
地方时
H1
H2H3
H4
W
① 赤道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10曲线L1,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
② 直射点与极昼圈之间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10曲线L3,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
③ 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10曲线L2,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
④ 极昼圈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10曲线L5;
⑤ 极昼圈与极点之间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10曲线L4;
⑥ 极点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为一个点,始终位于正北方的高空,几乎没有起落的变化,如图11直线H4。

注:
1、从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纬线(简称极昼圈)开始,到极点的范围内(包括极昼圈,不包括极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日出、日落,日出即日落,日落即日出。

而且都是正北(北半球)或正南(南半球)日出日落(一天之内太阳高度角最小),正午时(一天之内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位于正南(北半球)或正北(南半球)。

同时这个范围内(不包括极昼圈,包括极点)一天之内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不再是从零开始。

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了一个地点——北极点和两个时刻——有极昼现象的日出日落时刻外,北半球在一天之内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为:(以下时间均为地方时)6时以前位于东北方,6时位于正东方,6时~12时位于东南方,12时~18时位于西南方,18时位于正西方,18时以后位于西北方。

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了一个地点——南极点和两个时刻——有极昼现象的日出日落时刻外,南半球在一天之内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为:(以下时间均为地方时)6时以前位于东南方,6时位于正东方,6时~12时位于东北方,12时~18
时位于西北方,18时位于正西方,18时以后位于西南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