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4《古诗两首》课课练 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上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一课一练

苏教版六年级上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一课一练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一课一练课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古诗两首》习题精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一、拼音漫游廊。
1.你能写出这些生字吗?jìnǎiluò家翁阳2.下面红色字的读音只有一组全对,请用“V”标出。
忽传涕泪衣裳漫卷即从cuántìsāngjuǎnjí()chuantìshangjuǎnjí()zhuàndìsangjiǎnjì()zuàndìshāngjiǎnjì()二、汉字游览园。
下面红色的字有多种解释,你能根据句子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吗?1.“但”的解释有:A.只B.但是c.姓但悲不见九州同()但爱鲈鱼美()我爱听歌,但不爱唱歌。
()2.“却”的解释有:A.后退B.推辞c再却看妻子愁何在()我见他诚意相邀,就没有推却。
()山高路险,令人望而却步。
()3.“漫”的解释有:A.到处都是B.不受约束;随便c.广阔,长漫卷诗书喜欲狂()漫山遍野都是英勇的战士。
()我们度过了漫长的一夜。
()4.“定”的解释有:A.平静B.平定c.决定王师北定中原日()他一直心神不定()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三、词语多味店。
对本课的两首古诗你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吧,请补充诗句,解释加点诗句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不见。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
四、句子快乐堡。
1.慧眼辨真伪。
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诗中“却看妻子”与现代语言“丈夫妻子”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表达了爱国之情,但诗人的心情一悲一喜,完全不同。
()《示儿》一诗是诗人临终时作的诗,相当于遗嘱。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吗?《示儿》的作者是(),他是()代的爱国诗人这首诗写出作者终生遗憾的是(),他无限希望的是(),表达了诗人渴望()、()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4 古诗两首-课时测评试卷及答案

4 古诗两首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忽传.(chuán zhuàn)蓟.北(jìn jì)涕.泪(tìdì) 漫卷.(juàn juǎn)好.还乡(hǎo hào) 即.从(jìjí)祭.祀(jíjì) 衣裳.(shɑnɡchánɡ)二、看拼音,写词语。
jiājìtìlèi wūxiáluòyánɡxǐyùkuánɡ三、多音字组词。
四、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初闻.涕泪满衣裳。
( )A.有名望的。
B.听见。
C.用鼻子嗅。
2.漫.卷诗书喜欲狂。
( )A.水过满,向外流。
B.到处都是;遍。
C.不受约束;随便。
3.家祭无忘告乃.翁。
( )A.是;就是。
B.于是。
C.你;你的。
五、解释下列词语。
青春:。
万事空:。
但: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定:____________________。
同: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知:____________________。
初:____________________。
涕泪:_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___。
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
妻子:__________________。
漫卷: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模块六、默写古诗。
示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的诗,他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4 古诗两首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二篇

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4 古诗两首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二篇第1题【填空题】填空。
《示儿》的作者是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
从______可以体会出。
你还知道他的诗有______。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生动地表现诗人释放往日积郁,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发生巨大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找出下列句子中写错的字,在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______ ______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背诵《示儿》,并用自己的话填空。
从这首诗中,我们懂得了诗人一生的遗憾是______,他对孩子的嘱咐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读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解释加横线字词的含义:①闻:______②却看:______③漫: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读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古诗《示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案】:【解析】:第10题【语言表达】读古诗《示儿》,用现代文翻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答案】:【解析】:第11题【语言表达】解释下列词语①元知②万事空【答案】:【解析】:第12题【语言表达】用下列词语造句①家祭②无忘【答案】:【解析】:第13题【默写】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14题【综合题】解释划线的字,并在横线上写出诗句的意思。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练习题(优秀模板12套)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练习题(优秀模板12套)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练习题1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小朋友们,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由多姿多彩的画卷,它会向你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
大自然更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它会向你倾诉古老的历史,它会为你指挥前行的方向。
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幅画。
2、学生观察图画,用自已的话说说自已看到的图,看谁说得美。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小诗《望庐山瀑布》,随机引导认识生字“庐、瀑”,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二、感悟读诗并识字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1)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
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2)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
如,在课文下面的和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3)再把生字放入诗中识字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随着提示语“我会认”,学生自愿认读自己会认的生字,并说说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曾见过这个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
在交流中老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3、将开课时看到图时的感情投入诗中,读诗。
自由读、单个读、评读。
4、说说自已通过读诗在脑子中看到了什么?5.个人情感感受巩固识字。
让学生在会认、会写的字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联系自己的情感感受,说说为何喜欢。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熟悉的字组词说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三、示范讲解指导书写生字。
“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
“窗”字字形复杂,学生容易忽视“囱”字上的小撇,建议边示范边领着学生一笔一笔地书空。
六年级语文上册 4《古诗三首》课课练 苏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4《古诗三首》课课练苏
教版
本次课练是针对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的内容。
这节课主要介绍了三首古代诗歌,分别是《登鹳雀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静夜思》。
通过研究这些诗歌,学生可以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艺术魅力。
本次课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了解《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背景和写作目的;
2. 分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领会《静夜思》中的意境描写和修辞手法;
4. 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创作一首古体诗。
在实施课练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策略:
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想象与诗歌内容相关的事物,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情感共鸣;
2. 诗歌赏析:详细解读每一首诗的内容、形式和意义,帮助学
生理解诗歌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
3. 比较分析:将三首诗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
和个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创作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自己创作一首古
体诗,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次课练,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还可以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创作一首古体诗,学生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本次课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培养
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精神。
让我们一起探索诗歌的世界,
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六年级语文上册 4《古诗四首》课课练 苏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4《古诗四首》课课练苏
教版
本文档将介绍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四首》的课课练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课的知识。
课课练内容
本课共包含四首古诗,分别是《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静夜思》和《春晓》。
通过研究这四首诗歌,学生可以感受到古
代文人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每首诗歌后各有几个题目,学生需要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回
答相应的问题。
这些问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作者的表
达方式。
此外,课后还有一些练题目,用于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题对自己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同时也可以加深
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研究建议
为了更好地研究《古诗四首》这一课的内容,建议学生采取以
下研究策略:
1. 仔细阅读每一首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注意题目的要求,确保回答问题时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多加练,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 可以尝试背诵其中的经典句子,以加深对诗歌的体会和理解。
5. 如果对某些内容有疑问,可以向老师请教或与同学进行讨论。
总结
通过研究《古诗四首》这一课的内容,学生可以培养对古诗的
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对待每一课的研究,取得良好的成绩。
六年级语文上册 4《古诗与古文》课课练 苏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4《古诗与古文》课课练苏教版本文档旨在帮助六年级学生研究《古诗与古文》这一课程的课课练内容。
这本教材是苏教版的教材,主要包括了一些古诗和古文的研究。
课课练概述《古诗与古文》这一部分根据苏教版的课程安排,为六年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古诗和古文文本,并通过课课练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
这一部分的内容涵盖了多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文本类型。
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古诗和古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 帮助学生理解古时文人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
-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其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课程内容《古诗与古文》这一部分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不同主题和文本类型。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课程内容:1. 诗歌欣赏:学生将研究并欣赏古代诗人创作的经典诗歌,了解其意境和艺术特点。
2. 古文阅读:学生将读取并理解古代文人的散文和文章,探索其中的思想和情感表达。
3. 写作训练:学生将通过写作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包括写诗、写文章等。
研究建议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古诗与古文》这一课程:1. 课前预:在上课之前,学生可以提前阅读相关的课文,了解其主题和内容,为课堂上的讨论做好准备。
2. 讨论交流: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与同学一起探讨诗歌和文章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3. 多读多写:在课外,学生可以多读一些古代的诗歌和文章,同时通过写作练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注重语言表达: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注意修辞和文采的运用。
总结通过学习《古诗与古文》这一课程,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程中积极参与,发现其中的美、感受其中的情感,并能够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业讲析课件第4课 古诗两首_苏教版 (共17张PPT)

•
A 课后练习单
二、阅读方法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诗中提到的地名有: ____河__南__、__河__北__、__剑__外__、__蓟__北__、__巴__峡__、__巫__峡__、__襄__阳__、__洛__阳。
A 课后练习单
4.如何理解诗人“漫卷诗书”这一动作? _____对__于__一__位__原__是__“_读__书__破_万__卷__”_的__人__来__说__,__“_漫__卷__诗___ _书__”是__一__种__极__为__反__常__的__举__动__。__这__一__不__合__常__理__的__动__作__,___ _恰_当__地__把__诗__人__大__喜__欲__狂__的__心__态__逼__真__地__表__现__出__来__。______
B 本课练习题
(六)片段练笔。 结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并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后激动、欢喜的样子。(120字左右) 示例:那是一个明媚的早晨,枝头的小鸟已经开始欢乐地歌唱。听 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时候杜甫正在看书,他激动得涕泗横流,湿 了衣裳,并情不自禁地大叫:“啊,胜利喽!”他高兴得像发了狂 一般,一把揽过妻子和儿女,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们的眼里尽是 闪闪的泪花。接着他胡乱地卷起一堆诗书,一路小曲,急忙去买回 家的船票。 点拨:主要是让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整体把握,可从诗句的意思入 手,再发挥自己的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古诗两首
1. 拼音小关卡。
用“____”标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剑外忽传.(chuán zhuàn)收蓟.(jì yì)北
(2)初闻涕.(tì dì)泪满衣裳.(shàng shɑng)
(3)却看妻子.(zǐzi)愁何在
2.名人纪念馆。
课前搜集资料,完成填空。
(1)杜甫,代诗人,人称“”。
字,自称“”,河南府巩县(今河
南巩义市)人。
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
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有《》,存诗首。
(2)陆游,诗人。
字,号,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始终坚持,
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中年入蜀抗金,军队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其词作量虽不如诗篇巨大,但却和诗一样贯穿了精神,“气吞残虏”。
3.课文蹦蹦床。
《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都是。
但两者的表达方式不同,《示儿》是通过表达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表达的。
4.课文传真机。
默写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并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诗描写了诗人听到了延续了七年的得到平复的消息后
的心情,反映了诗人的思想,被后人称为“”。
诗中“,。
”两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感到喜悦而归心似箭的心情。
5.精彩展示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死去元.知万事空()A.主要 B.本来
但悲不见九州同.()A.相同 B.统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A.收复 B.决定
(2)该诗是诗人陆游的绝笔诗,诗中嘱咐儿子日后在“家祭”时记得告诉他的事是“”(填诗句)。
而他明知死后万事皆空,还对此念念不忘,说明作
者。
(3)根据《示儿》所表现的内容,想象陆游临终前与儿子交谈的情景,写一段对话。
陆游:
儿子:
陆游:
儿子:
6.诗句对对碰。
根据提示搜集资料,并摘抄在横线上。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他还写了《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两
个黄鹂鸣翠柳)等诗篇,请你从中选择一首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能背出陆游的另外一首爱国诗吗?比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把你能背的默写一首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美文欣赏屋。
读一读,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并把这首宋词背诵下来。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回大地,京城却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也惊心。
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1)本诗前两句写都城的荒凉景象,饱含感叹;后两句写思念亲人,充满离情。
其中“,”写诗人因为感伤国事而对春天的到来感到
惊心;而“,”则表达诗人对妻儿的无比思念。
(2)春天到来,小鸟鸣叫,应该给人带来美好的感觉,诗人却“对花溅泪”“闻鸟惊心”,这是为什么呢?
(3)反复吟诵该诗,选择最切合该诗中心的答案,在括号内打“√”。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叛军的憎恨。
()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
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眷念家人的思想感情。
()
参考答案与提示
1. (1)chuán jì(2)tìshɑnɡ(3)zǐ
2. (1)唐诗圣子美少陵野老诗史杜少陵集1400余 (2)南宋务观放翁抗金爱国主义
3. 爱国之情悲喜
4. 安史之乱欣喜若狂热爱祖国生平第一首快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 (1) B B A (2)王师北定.中原日至死不忘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心愿
7.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因为国度沦陷,家人离散,春天再美,心情也
不好。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