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科学中考专题复习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合集下载

中考科学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38张)

中考科学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38张)

【解析】 (1) “水绵伞”离光源距离不同,故本实验验证 的是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2)当“水绵伞”内氧气 较多时,会增大其排开液体的体积,使其所受浮力增大, 故需观测的是“水绵伞”上升到水面所需的时间,据此判 断两个“水绵伞”光合作用的强弱。(3)“水绵伞”没上浮, 可能是浮力太小或重力太大。故可减轻配重,以减小重 力,也可增加光照强度或增加水绵数量等来增加产生氧 气的量,从而增大浮力。
获得如表所示的相关数据。
实验序号
A
B
C
D
试剂
蒸馏水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电流强度/mA 约为0 0. 09
0. 09
0. 09
设计实验方案:各取10 ml NaOH溶液于两个小烧杯中,
分别加入10 ml NaCl溶液和10 ml稀盐酸(所得混合溶液的
体积均约为20 ml),
按照如图所示连接电路,在一定电压下测定两种混合溶
实验方案: _取__少__量__氢__氧__化__钠__溶__液__于__试__管__中__,__加__入__足__量__稀__盐__酸__,_______ _搅__拌__,__然__后__滴__加__硫__酸__铜__溶__液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判断根据: _没__有__视__察__到__蓝__色__沉__淀__产__生__,__即__可__说__明__氢__氧__化__钠__和__盐__酸__产___ _生__了__反__应__(_与__上__一__空__对__应__即__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设计实验方案 1.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科学合理。 (2)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专题五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实验方案的设计1.设计原则(1)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

(2)安全性:实验操作要尽量避免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尽量避免与有害性的物质接触。

若无法避免与有毒物质接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3)可行性:条件允许,实验效果要明显,操作简单,设计的实验方案切实可行。

(4)简约性: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

2.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1)目的明确: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目的已知信息。

(2)选择仪器药品: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组合实验装置性能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实验现象明显。

(3)设计实验步骤:设计步骤,思路清晰,步骤尽可能的少。

(4)记录现象和数据:全面、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记录的实验现象和数据,经过分析、计算、推理和理论论证,得出结论。

3.设计实验的几种方法(1)对比实验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设计中的一种基本方法。

目的是通过实验现象的对比,有利于推理论证结论。

(2)控制变量法实验设计某一问题,常受多个变量因素的制约,为了研究其中某一个因素对问题产生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变量因素逐个进行实验。

综合各个变量因素对问题的影响作出综合性判断。

(3)对比实验法和控制变量法同时应用对同一个问题研究既用对比实验法又用控制变量法。

如课本上燃烧条件的实验设计,既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又利用了对比法。

二、实验方案的评价1.评价要求(1)实验方案理论上科学合理具有严密性。

(2)在实验安全的前提下,操作简单易解。

(3)从经济的角度考虑,节约试剂,节约能源,无仪器损坏,成本低。

(4)从环境角度考虑,对环境无污染。

2.评价细节(1)实验方案在理论上是否科学合理,设计脉络是否严密,无漏洞。

(2)可行性:①原理是否正确,可解;②实验步骤是否简单科学易解;③实验现象是否明显,实验结果是否与实验目的一致。

(3)实验成本:①是否从节约角度使用仪器和药品、药品的利用率是否较高;②实验中是否有节能措施。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 引言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是科研和工程项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从而有效支持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

本文将介绍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2. 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工作的基础,它涉及到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等方面的内容。

2.1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实验工作的出发点,是实验方案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实验目的应该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并符合科学研究或工程开发的要求。

在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该明确实验目的并在后续的设计中保持一致。

2.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是实验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验材料的选择应该与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相匹配,能够保证实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在选择实验材料时,还需要考虑其可获取性、可重复性和成本等因素。

2.3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实验方案设计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了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的采集方法等。

实验方法应该符合科学研究的规范和要求,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设计实验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条件等多个因素。

2.4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实验方案设计的实施指南,它描述了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

实验步骤应该详细、清晰,并包含必要的实验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等。

在编写实验步骤时,应该遵循规范的科技写作要求,以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3. 实验方案评价实验方案评价是对实验方案设计的客观评估和分析,旨在发现潜在问题并提供改进方案。

3.1 可行性评价可行性评价是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主要考虑实验目的的实现、实验材料的可获取性和实验方法的可操作性等。

可行性评价的结果将影响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开展和修订,以确保实验的成功进行。

3.2 可靠性评价可靠性评价是对实验方案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主要考虑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科学研究之专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讨论【中考导航仪】①学会依照实验目的、原理,正确选择仪器、药品、控制技术条件,并对仪器装置进行科学的连结。

中考说明②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初步结论;能对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讨论和改良。

围绕考纲我们应掌握以下要点:①能依照所要研究的详细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

②能讨论化学实验方案,反思讨论过程,讨论研究结果。

解读考纲③能对所获取的事实与凭证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

④能用书面方式比较明确地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⑤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物质的查验与鉴别:会查验氧气、二氧化碳;会查验碳酸盐、铵盐;会依照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

实验设计题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是近来几年来中考取较难的一种型题。

主要察看有关基本实验操作的有机结合的问题;依照供应的仪器、药品设计实验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依照题目的要求设计实验对某物质进行鉴别、判断、除杂、分别和提纯。

中考察看的热点:一是联系生命题展望活实质设计实验对某些物质进行鉴别和提纯;二是依照实验目的和有关实验仪器装置,设计实验组装仪器,进行定性分析。

题型主要有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验题。

中考的命题趋势:给出正确的实验方案描绘实验现象,归纳出实验结论;给出实验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给出实验方案,讨论方案的合理性、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正确性,并改良实验方案等。

【教材放大镜】知识点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⑴提出问题⑵猜想(假定)设计实验【⑶制定计划、⑷进行实验、⑸收集凭证】⑹讲解与结论⑺反思与讨论⑻表达与沟通(迁移与知识的拓展)。

作为研究题,一般其实不需要完满具备以上八个步骤,平时因题目的需要而选择其中重要的步骤表现。

2.考试要求(源自《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素目标⑴提出问题1.能从平时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独立地或经过启示发现一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中考总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基础) 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基础) 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基础)【考纲要求】1.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了解实验设计的几种类型,学会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2.了解实验设计评价的原则。

3.掌握对比实验设计和条件控制实验设计;了解实验设计的改进和创新,【知识网络】多种仪器连接方式的设计气体制备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的设计混合物分离方法的设计物质性质探究实验的设计明确目的原理选择仪器药品思路方法设计装置步骤记录现象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评价理论上是否可行评价操作是否简便实验评价评价是否安全可靠评价原料是否经济评价是否给环境造成污染【考点梳理】考点一、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基本要求:(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过程必须科学、严谨、合理。

(2)安全性:实验操作要尽量防止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尽量避免与有毒物质接触。

若无法避免有毒物质,则应采取安全措施,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体伤害。

(3)可行性: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真正切实可行,所选药品、仪器、装置经济可靠。

(4)简约性:实验设计应简单易行。

装置简单,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

2.实验方案设计的几种思路:(1)对比实验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设计的一种基本思路,有利于实验现象观察对比,有利于推理论证结论。

如某学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下图进行实验。

(2)控制变量实验设计:一个问题常常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为了研究每一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程度,常常采取控制变量法逐个检验,每一个现象只说明一个问题,换一个条件再检验。

综合各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作出综合性的判断。

如课本上燃烧条件实验设计和铁的生锈条件设计都是控制变量实验设计。

(3)综合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多方面的问题,如设计一个组合实验探究某一混合气体的成分、某一气体的性质和组成等。

3.实验设计题的类型:(1)单项实验设计题:设计实验求证某一单项问题,或求证某一规律。

设计的特点是围绕某一问题设计一个指向很单一的实验,而且实验通常一步到位。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概要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概要

15
核心考点整合





【例 3】(2014·枣庄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对氢氧化钠溶
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马猜想:溶质有 NaCl、HCl、NaOH
小程猜想:溶质只有 NaCl
小宫猜想:溶质有 NaCl、HCl
小尚猜想:溶质有 NaCl、NaOH
3
核心考点整合





3.解题思路和方法 (1)明确目的、原理——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弄清题给信息。 (2)选择仪器、药品——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4)记录现象和数据——全面、及时而又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 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 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4.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核心考点整合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方案设计题的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解答这类题时,一般 需要学生很好地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掌握操作的原理和实验 的一般步骤,具备较好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常见物质的一些性质 及其制备原理、变化规律等,要全面了解实验方案设计考查的内容、 基本要求和思路方法。 1.考查内容
方案预 估现象
pH=7
有白色 沉 淀生成
方案 结论
小程 猜 想正 确 小宫 猜 想正 确
【方案评价】(2)两位同学中
的方案正确。
【方案反思】(3)请分析错误方案的原因:
(都正确,不作答)。
17
核心考点整合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龙源期刊网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作者:隋家礼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3年第02期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本质,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着重考查: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以及对提供的一些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完善和评价等.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方案设计是指在进行科学实验探究之前,实验者依据一定的目的、要求,运用已有的知识、原理,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其中包括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等).
例1 (2011年广西桂林)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阶段的重要实验.小元同学准确称取7.9 g纯净的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氧气580 mL(标准状况).。

2012年科学中考专题复习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012年科学中考专题复习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参考答案1、只闭合开关S 1,电路如图31甲;同时闭合开关S 1、S 2和S 3,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移至B 端时,电路如图31 乙;只闭合开关S 2,电路如图31丙。

…………………1分⑴灯泡电阻R L =10Ω在甲、乙两图中,电阻R 1不变'11P P =124121R I R I =91可得41I I =31,I 4=1.8A ………………………………1分 总电压U 一定41I I =11R R R L +=31可得R 1=5Ω ……………………………………………1分 U=I 1(R L +R 1)=0.6A ×(10Ω+5Ω)=9V …………………………………1分 ⑵R 2=5I U =42I I U -=A8.12A 9V -=45Ω……………………………………1分 ⑶在丙图中,总电压U =9V 一定,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 2=3V 。

R max =22U U U -R L =V 3-9V 3V ×10Ω=5Ω ……………………………1分 2、(1)减小误差 (2)无关 (3)摆动角度θ、 摆动角度θ大小无关 (4)单摆的摆长越长, 摆动周期越长3、4、(1)①K2(1分)K1 (1分) ②N 或北(1分)送血 (1分)③电(1分)机械 (1分)(2)在时间t = 1 h= 3600 s 内,热交换器提供的热量为Q = cm (t 2- t 1) (1分)= 4.2×103 J/(kg ・℃)× 75 kg×(37 ℃-17 ℃)= 6.3×106 J (1分) 热交换器消耗的功率P=Q/t=1750W (2分)5、(1) 地线 (2)3 0.36 (3) 3×1046、(1)取大一些好(1分) 因为质量越大,下落同一高度时获得的动能越大,击石效果越好。

(1分)(其他说法合理即可)(2)省力 (1分) (3)D (2分)(4)η有用总W W ==ηm gh =%50100/1010m kg N kg ⨯⨯=2×104J …………(1分)7、(1)C (2分) (2)80(2分)(3)①8×108N (1分) 2×1010J (1分)② Pt FS =η=ptFvt ……………………………(1分) =tW t s m N ⨯⨯⨯⨯⨯88100.8/5.0108=50%……………………(1分)8、(1)3.6×106 (2)1.8×107(3)可 磁场 线圈 9、(1)核 裂变 (2)C (3)热传递 (4)1.8×1017 (5)D 10、1 18 不可行 能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将电阻R 0换成滑动变阻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1、力的大小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大气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2、6 500 75
3、(1)变大。

(2)1×103。

(3)漂浮。

由图分析可知,水到8cm时浮力不再增大,而正方体边长为10cm,说明物体没有浸没,所以是漂浮状态。

(4)0.8×103kg/m3。

4、(1)长(2)略(3)正比
(4)可测出单摆来回摆动多次(如30次)的时间,再计算出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
(5)将钟摆的长度调短
5、(1)电压表的示数电压
(2)如右图
(3)改变电源电压
6、(1)肾小球(2)尿素(3)原尿
7、不变不变
8、(1)氧气(2)杀死种子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干扰实验结果
(3)无氧呼吸
(4)用等量消毒液杀菌过的死种子代替实验组中的活种子,其他装置同实验组
(5)1.75[说明:由于气体体积增加,读数减小,即(5.6-2.3+0.2)/2]
9、(1)①溶液蓝色恰好褪去所需要的时间吸收前后玻璃管及颗粒吸收剂、棉花的总质量②然后加入少量碘化钾固体(2)①800 ②抽气速度太快装置气密性较差③将50毫升碘溶液改为5毫升,并将广口瓶改为试管。

10、(1)C(2)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