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应用

合集下载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的效果分析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的效果分析
· 2602 ·
光 明 中 医 2018年 9月 第 33卷 第 17期 CJGMCM September 2018.Vol 33.17
参 考文 献 [1] 黄 薇 ,郑 蓉 ,徐 欢 ,等 .中药 复 方 穴 位 贴 敷 治 疗 冠 心 病 心 绞 痛 的 临
床 效果 [J].中 国 老 年保 健 医学 ,2017,15(5):52-53. [2] 王 劲红 ,孙 刚 ,王 丽 丽 ,等 .五 香 通 络 膏 穴 位 贴 敷 治 疗 冠 心 病 心 绞
816 ,817
[7] 栗 新 ,姜 爱 平 ,魏立 新 .中药 穴 位 敷 贴 与 西药 治 疗 冠 心 病 心 绞 痛 的 心 电图 疗 效 观 察 [J].中 国 中 医 基 础 医 学 杂 志 ,2015,2l(9):
l146.1147. (本 文校 对 :郑蓉 收稿 日期 :2018—04—17)
关键词 :脊 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针灸疗法 ;康复护理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8.17.059 文章 编 号 :1003—8914(2018)一17—2602-02
神经源 性膀 胱主 要是指 机体 发生 神经性 病变 导致 尿道 或膀胱 功 能失 常 ,从 而 引 发 一 系列 并 发 症 的一 种 临床综 合征 。 ,亦 属于 脊髓 损 伤 的 常见 并发 症 ,该 类 患者 常存在 膀胱 储尿 、排尿 功能 障碍 ,给患者 的 日常生 活及 工作带 来 了较大 的 困扰 ,使 其 日常 生 活 质量 严 重 下 降 ,因此 ,对脊 髓损 伤后神 经源 性膀 胱患者 实施 有效 康 复 干预 十分必 要 。我 科对 脊 髓 损伤 后 神 经源 性 膀胱 患者分 别实 施康 复护理 、针灸 联合 康复 护理 ,以探 究 针 灸联合 康 复护理 的效果 ,结果 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随机 将 2015年 8月 17 日一2017年 6月 20日我科 62例脊 髓损 伤 后神 经 源性 膀 胱 患者 分 为实 验组 (32例 )、对 照组 (30例 )。实 验组 32例 患者 年龄 为 36~56岁 ,平 均 (42.75±6.73)岁 ,男 女 分 别 为 22(68.75% )、10(31.25% )例 ;病程 最短 2个月 ,最 长 1年 ,平均 为 (4.24±0.35)个月 。对 照组 30例 患者 年龄 为 35~54岁 ,平 均 (42.69±6.68)岁 ,男 女 分 别 为 23(76.67% )、7(23.33% )例 ;病 程 最 短 1个 月 ,最 长 1年 ,平 均为 (4.19±0.37)个月 。实验 组 和 对 照组 患者 的资料 经对 比显 示统计 值 P>0.05,具有 可 比性 。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发布时间:2022-12-04T03:47:36.944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9期作者:王金妍[导读] 主要研究护理措施、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等,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病患给予针灸治疗和康复护理王金妍郧阳区人民医院,湖北十堰,442500一、摘要主要研究护理措施、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等,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病患给予针灸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状况。

抽取80例在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病人为实验对象,对其实施治疗与护理干预,治疗方式相同,护理措施不同。

其中研究组的40例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并且予以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的40例病患进行针灸治疗,同时接受常规护理措施。

采取不同护理后的具体情况说明,康复护理的满意度情况为39/40(97.50%)例,常规护理满意程度为32/40(80.00%)例。

接受常规护理的病患护理效果为33/40(82.50%)例,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为40/40(100.00%)例。

给予常规护理的并发症为11/40(27.50%)例,康复护理的并发症率为1/40(2.50%)例;由此显示,针灸结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降低膀胱的残余尿量,提高膀胱功能,并且护理满意度较好,护理效果确切,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对疾病的恢复具有一定性的促进作用。

二、引言近年来,神经源性膀胱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患病后病患的排尿功能出现障碍现象,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还容易引发感染,危害性极大。

当膀胱周围神经或者控制膀胱中枢神经受损将导致排尿功能障碍,因此称神经源性膀胱。

该病的临床症状为膀胱储尿、排尿功能障碍,属于下尿路感染一种相应并发症的总称,神经系统损伤是致使脊髓损伤后发生神经源性膀胱的关键因素,。

脊髓损伤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就是神经源性膀胱,该病将严重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重者将危及生命安全。

脊髓损伤痉挛型神经性膀胱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

脊髓损伤痉挛型神经性膀胱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
12 7
内蒙古 中医药
脊 髓损伤 痉 挛型神 经性膀 胱康 复护理 的临床 分析
阿依 厦木 古 丽’ 沙得 尔 阎春 燕
摘 要: 的: 目 探讨脊髓损伤( I s) c 患者痉挛型膀胱康复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效菜。方法: 例sI 5 c患者通过综合康复措施: 2 心理护理, 常 日
生活能 力(D ) A L训练 , 训练 , 膀胱 间歇 清洁 导尿及 自家间歇性 清洁 导尿等 相结合 , 进行 膀胱 功 能训练 , 察疗 效 。结果 :5 , 立 了反射 观 4g 建 ] 性 膀胱 , 自 可 主控 制排 尿 , 例病 人 需长期 间断 清洁导尿 , 伴有 尿 失禁 , 有6 l 例 需配合使 用假 性导尿 。 结论 : 学的康 复护理 可避 免 长期 留 科 置 导尿 , 高患者 的 生活质 量 。 提 关键 词 : 髓损伤 ; 脊 膀胱 功 能障碍 ; 清洁 导尿 ; 综合康 复护理
侧 、 压 阴茎龟 头部 或 阴 唇 、 挤 刺激 肛 门后诱 发 排 尿等 。入选 病人 半 坐位 或 坐 位 平 衡 , 以改 变患 者 体 位 , 加 腹 压 , 高 膀 胱 顺应 增 提 均为 意外 伤所致 , 中晚 期 选择 诱 导排 尿 和间 断性 清 洁导 尿 , 病人 性 。 还 可 以训 练 腹肌 肌 力 采 用伸 膝 髋 训 练 ( 髋 3 屈 O度 ) 加腹 增 病 情 稳 定 , 命 体 征 平 稳 , 伴 有 意 识 障碍 , 据 A I 损 分 压 , 少 残余 尿量 。 生 不 根 SA残 以减 级 l 其 中 A级 4例 , 1 I , B级 l 例 , 8 C级 2 例 , 1 D级 9 。两组 病人 21 膀 胱 训练 : 据脊 髓损 伤 时 间将脊 髓 损伤 为 早 期 , 例 .- 3 根 中期 和晚

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进展

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进展
工作 单位 :410011长 沙市 中南大学湘雅二 院脊柱外科 王卫 星:女,本科 ,主管护师,E—maihxiaohan5295625@sina.COITI 收稿 日期 :2009—03—05
1_3 Bors分 类 法 此 法 是 根 据 病 变 部 位 而 制 定 的分 类 方 法 。分 为 2类 :① 上 运 动 神 经 元 膀 胱 :由 于病 变 在 脊 髓 中枢 (骶 2~4)以 上 而 引 起 的 排 尿 障 碍 ;② 下 运 动 神 经 元 膀 胱 :是 圆椎 和 骶 2~4 神 经 根 或 马 尾 神 经 未 受 损 伤 ,经 盆腔 植 物 神 经 和 阴 部 神 经 的反 射 弧 完 整 ,脊 髓 排 尿 中枢 本 身 或 其 周 围 神经 (包 括 副交 感 和体 神 经 )病 变 引起 的排 尿 障 碍 ,上 述 反 射 弧 消失 或减 弱 。该 方 法 的优 点 是 通 过 确 定 病 变 在 脊髓 的 部位 ,反 映 神 经 源性 排 尿 功 能 障 碍 , 从 而 进 行 分 类 。但 在 临床 上 因神 经 损 害 程 度 、累及 神经 及其 范 围 的不 同 ,常难 以准 确 确 定 病 变 部 位 ,使 得 该 分 类 方 法 的 临 床 应 用 受 到 限 制 。 I.4 Yeongchi分类 法 此 分 类 方 法 是 近 年 提 出 的 新 的 分 类 方 法 , 是根据患者排尿时有无使尿道外 括约肌松弛的能力作为 SCI患 者 神 经 源性 膀 胱分 类 的 基点 。分 为 4类 :① 大 脑皮 层 型 …C’型 :患 者 由于有 残 存 的 大脑 脊 髓通 路 ,故 能 随 意地 控 制 尿 道 外括 约 肌 的 收 缩 与松 弛 。常见 于 不 完全 性 脊 髓损 伤 ,如半 切 综 合 症 和 中央 索 综 合 症 。在 治 疗 脊 髓 损 伤 的 同 时 ,积 极 采 取 生 物 反馈 训 练 、电 刺 激 、针 炙 或 药物 治 疗等 ,预后 较 好 ,可 恢复 正 常 的膀 胱 功 能 。②脊 髓 协 同型 “s”型 :凡 能 通过 对 耻 骨上 加压 的 Crede法 、Valsalva的 屏 气 法 、耻 骨 上 轻拍 法 等 皮肤 或 其 他 刺激 使 尿 道外 括 约 肌 开放 ;行 肛 门牵 张括 约 肌 收缩 训 练 或刺 激 敏 感点 激 发 逼 尿 肌收 缩 ;电刺 激 促 使 膀 胱 收 缩 及 生 物 反 馈 训 练 以 加 强 逼 尿 肌 与 括约 肌 的协 同等 都 属 于 此 例 。此 型 患者 在 尿 流动 力 学 检查 时 ,可 看 到 逼 尿肌 和 括 约 肌 是协 调 的 ,在 完 全 性脊 髓损 伤 中此 型 占 10%~15%。⑧ 截瘫 型 …P’型 :此 型不 具 备 c型 和 s型 的 条件 ,丧 失 了尿道 外 括 约 肌 的皮 层 和 脊 髓 协 同控 制 ,但 具 备 正 常功 能 ,可 通 过 自我 间歇 导 尿 等 方 法 使 尿 道外 括 约 肌 开放 ,多数 完 全性 截 瘫 患者 即属 此 型 。④ 四肢 瘫型“Q”型 :此型患者多不具备 c、S、P型的条件 ,无皮质控制和脊 髓 协 同 ,尿 道 外 括 约 肌 松 弛 ,不 能 通 过 随 意 的 或 会 阴 的 刺 激使 膀 胱 排 空 ,亦不 能 实施 自我导 尿 ,导 尿 仅能 由护理 人员 完成 。尽 管偶 尔 可 通过 牵 张肛 门和用 Crede法 排 空膀 胱 ,但 一 般情 况 下 均需 他

按摩灸联合康复专科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膀胱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按摩灸联合康复专科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膀胱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按摩灸联合康复专科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膀胱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王婷,尤敏,褚小菁,梁月光,夏爱芳,袁丽俐,杨敏,程姐摘要目的:探讨在康复专科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按摩灸观察其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膀胱功能㊁生存质量的影响㊂方法:将68例病人随机分为按摩灸组和康复护理组,每组34例(其中按摩灸组和康复护理组分别脱落3例和2例),康复护理组仅予以常规康复专科训练指导和护理,每日1次,而按摩灸组在康复专科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按摩灸操作,选取的穴位有八髎㊁关元㊁中极,每日1次,干预4周,观察两组病人膀胱功能㊁生存质量以及临床疗效㊂结果: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两组均显示低于干预前(P<0.001),且按摩灸组低于康复护理组(P<0.05),干预后两组每次排尿量明显多于干预前(P<0.001),且按摩灸组多于康复护理组(P<0.001),干预后膀胱残余尿量两组均低于干预前(P<0.001),且按摩灸组低于康复护理组(P<0.001),按摩灸组WHO Q O L-B R E F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康复护理组(P<0.001),按摩灸组有效率为(93.55%),高于康复护理组(71.88%)㊂结论:按摩灸联合康复专科护理的方法优于单纯的康复专科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病人膀胱功能,进一步提高病人生存质量㊂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按摩灸;康复专科护理;膀胱功能;生存质量K e y w o r d s s p i n a l c o r d i n j u r y;n e u r o g e n i cb l a d d e r;m a s s a g em o x i b u s t i o n;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n u r s i n g;b l a d d e r f u n c t i o n;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d o i:10.12104/j.i s s n.1674-4748.2023.27.019脊髓损伤(s p i n a l c o r d i n j u r y,S C I)是一种临床常见急危重症,是致残性高㊁破坏性高㊁病死率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发病率逐年递高[2]㊂在我国脊髓损伤的年发病率是37/100万[3]㊂S C I常导致脊髓损伤节段以下瘫痪㊁感觉异常或缺失㊁神经源性膀胱等[4],其中神经源性膀胱(n e u r o g e n i c b l a d d e r,N B)是由于控制排尿的神经系统出现了一系列病理改变,导致排尿神经控制系统出现紊乱,最终引发的一系列下尿路功能障碍[5],是脊髓损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6]㊂S C I 病人大约80%最终发展成N B[7],对于生活质量影响大,甚至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㊂按摩灸[8-9]将艾灸和按摩两种外治法相结合的温灸器灸法,是在传统按摩灸操作基础上,借助于改良设计的按摩灸治疗器,将艾灸置于按摩灸治疗器中,在艾灸过程中联合按摩手法如点㊁按㊁压㊁推等手法,目前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㊂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按摩灸联合康复专科护理方法,观察其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疗效㊂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68例受试者,来源于2019年6月 2021年10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项目,编号:K J2018A0293;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自然课题项目,编号:2019z r y b22;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自然课题项目,编号:2020e f y z c08㊂作者简介王婷,主管护师,硕士,单位:23006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尤敏㊁褚小菁㊁梁月光㊁夏爱芳㊁袁丽俐㊁杨敏㊁程姐单位: 23006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㊂引用信息王婷,尤敏,褚小菁,等.按摩灸联合康复专科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膀胱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全科护理,2023,21(27):3820-3823.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门诊㊁康复一科和康复二科㊁康复中心就诊的病人㊂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软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按摩灸组和康复护理组各34例㊂本次设计方案已经通过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批准号为2020-z j-12㊂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病人或家属,均在方案干预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㊂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S C I参见‘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11)“[10],N B参见‘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11]㊂中医诊断标准: 癃闭 参见‘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2]㊂1.3纳入标准年龄20~70岁,符合上述中西医的诊断标准;病人在认知方面清楚,可配合治疗㊂1.4排除标准病人存在有严重的心㊁脑㊁肾等重要的器质性病变者㊂病人合并泌尿系统等器质性病变者㊂对艾灸有变态反应者㊂1.5剔除与脱落标准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自行退出的研究者;失访者;临床死亡者㊂2干预方法2.1康复护理组2.1.1间歇清洁导尿遵医嘱予以膀胱容量压力测定(采用自身尿液生成法),由康复专科护士进行操作,根据膀胱容量和压力制订间歇清洁导尿计划,每日导尿次数为4~6次,一般当残余尿量低于100m L的时候,则指导病人和家属停止进行间歇导尿㊂2.1.2 饮水计划饮水量一般保持在2000m L 左右,每日的饮水时间设置07:00㊁12:00㊁18:003个时间点饮水量为500m L ;10:00和15:00的饮水量为200m L ;20:00的饮水量为100m L ,其他时间一般不给予饮水,若3餐之外有口渴现象,予以少量饮水㊂注意指导病人,在执行饮水计划期间每日严格限制摄入过咸的食物㊂2.1.3 膀胱功能训练根据病人病情指导训练方法,包括:诱导排尿训练㊁手法训练(G r e d e 手压法和V a l s a l v a 手法)㊁反射性的排尿训练㊁盆底肌功能训练以及排尿意识训练等等,所有训练均在康复师指导下完成㊂2.2 按摩灸组按摩灸组在康复护理组基础上进行干预,参考临床实际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取穴双侧上髎㊁次髎㊁中髎㊁下髎,关元㊁中极㊂参照‘经络腧穴学“[13]进行取穴㊂本次研究选用清艾条,每次取长约2c m 的艾条,点燃后放入按摩灸器(专利号:Z L200920253590.3)中,操作步骤如下㊂实施前在病人体表铺上单层纱布,关元㊁中极穴位采用的是按灸法和摩灸法,施术者手持按摩灸治疗器,以单个穴位为着力点,实施过程中注意由轻到重,逐渐用力按压在穴位上,停留30s 后再由重到轻缓缓放松,每个穴位施术时间是5m i n㊂按灸法实施结束后实施摩灸法,在穴位上做缓和而有节奏的环形抚摩活动,每个穴位施术时间是5m i n㊂双侧上髎㊁次髎㊁中髎㊁下髎使用揉灸法和推灸法,揉灸法在穴位上做环旋状的揉动,频率每分钟40~60次,要求动作有节律性,每个穴位施术时间为3m i n,依次对八髎穴位实施揉灸法㊂揉灸实施结束后实施推灸法,推灸法实施时施术者由下髎开始呈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推至上髎,推进的速度宜缓慢均匀㊂推灸时间为5m i n㊂施灸时,采用红外线测温仪对病人皮肤进行实时温度监控,约每2m i n 观察温灸器下的皮肤情况以及艾条的燃烧情况,观察病人皮肤微微泛红㊁不起泡为度,必要时做相应调整㊂每日干预1次,每周干预6次,共干预4周㊂3 疗效观察3.1 膀胱功能指标3.1.1 72h 排尿日记于方案干预前后连续3d ,记录病人24h 内的排尿次数㊁日均单次排尿量以及平均每次排尿量,最后计算3d 的平均值㊂3.1.2 膀胱功能采用B 超系统,监测干预前后两组的膀胱残余尿量㊂3.2 生存质量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 O L -B R E F )[14]进行评分,评估病人的生存质量,内容涉及病人的生理㊁心理㊁社会关系㊁环境4个维度㊂3.4 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22.0软件分析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㊂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t 检验进行数据分析㊂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㊂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著性水平α=0.05㊂4 治疗结果4.1 两组病人一般基线资料比较研究过程中按摩灸组(脱落3例,均系出院后未继续来院治疗)和康复护理组(脱落2例,其中死亡1例,出院后未再来院完成治疗),实际完成数量有63例,其中按摩灸组31例,康复护理组32例㊂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㊂表1 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组别例数 性别(例) 男女年龄(岁)病程(d ) 脊髓损伤节段(例) 颈段胸段腰段按摩灸组3122962.48ʃ15.5843.29ʃ9.048716康复护理组3225758.96ʃ18.6945.79ʃ8.969716统计值χ2=0.426t =0.811t =-1.102χ2=0.043P0.5720.420.2750.9794.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72h 排尿日记指标比较(见表2)表2 两组病人72h 排尿日记指标比较(x ʃs )组别例数 日均排尿次数(次) 干预前干预后日均漏尿次数(次) 干预前干预后平均每次排尿量(m L ) 干预前干预后按摩灸组3111.28ʃ2.415.62ʃ2.136.59ʃ0.232.35ʃ0.3698.44ʃ17.58145.56ʃ14.18康复护理组3212.13ʃ2.367.37ʃ2.176.41ʃ0.364.11ʃ0.28100.42ʃ19.26125.36ʃ17.98t 值-1.414-3.2292.356-21.700-0.4264.89P0.1620.0020.022<0.0010.692<0.001 注:本组干预前后比较,P <0.001㊂4.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指标比较(见表3)4.4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WHO Q O L -B R E F 评分比较(见表4)表3 两组病人膀胱残余尿量指标比较(x ʃs )单位:m L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后按摩灸组31155.74ʃ30.3987.15ʃ19.42康复护理组32163.95ʃ28.30112.26ʃ23.12t 值-1.11-4.666P0.271<0.001注:本组干预前后比较,P <0.001㊂表4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WHO Q O L -B R E F 评分比较(x ʃs )单位:分组别例数 生理领域 干预前干预后心理领域 干预前干预后社会关系领域干预前干预后环境领域 干预前干预后按摩灸组318.51ʃ0.8712.84ʃ1.098.59ʃ1.0714.47ʃ1.109.06ʃ1.0114.84ʃ1.028.79ʃ0.7015.12ʃ0.91康复护理组328.21ʃ0.7011.72ʃ0.878.89ʃ0.8212.94ʃ1.139.28ʃ0.6312.62ʃ1.058.93ʃ0.8412.58ʃ0.81t 值1.5004.505-1.2515.443-1.0348.528-0.70711.716P0.139<0.0010.216<0.0010.305<0.0010.482<0.001注:本组干预前后比较,P <0.001㊂5 讨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是因脊髓损伤后导致的排尿活动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受到损害,从而引起的一系列膀胱功能障碍的表现[15]㊂该病对病人的睡眠质量㊁肠道功能㊁情绪等方面产生影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16]㊂艾灸是一项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已有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显示艾灸是干预神经源性膀胱的一项有效措施[17-18]㊂按摩灸是一种将按摩手法㊁艾灸与器械的有效结合,有效发挥艾灸的渗透性以及按摩的作用,是本院特色治疗之一[19]㊂而间歇导尿[20]㊁膀胱功能训练[21]是促进脊髓损伤膀胱功能恢复的有效康复护理措施㊂因此,本研究将按摩灸联合康复护理用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以期观察其疗效㊂5.1 按摩灸联合康复护理对病人膀胱生理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中通过为期4周的干预,结果显示,两组病人72h 排尿日记指标中按摩灸组病人在日均排尿次数㊁日均漏尿次数㊁每次排尿量方面明显好转,且通过B 超检查显示病人的膀胱残余尿量有效改善,提示按摩灸组联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膀胱功能,减少膀胱残余尿量㊂这与任亚锋等[22-23]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㊂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依据,本次穴位选取的是八髎㊁关元㊁中极㊂八髎位于骶尾部,是膀胱经的腧穴,能够增强膀胱顺应性,有利于膀胱经之气血运行㊂关元㊁中极穴是循证医学中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最为核心的腧穴组合[24]㊂这与冷军等[25]在研究中选用中极㊁关元的 任脉灸 可改善病人症状㊁提高膀胱安全容量㊁降低残余尿量的结果一致㊂5.2 按摩灸联合康复护理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不仅在生理上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对病人心理㊁社会价值㊁生活质量也产生影响㊂本次课题研究不仅重视病人膀胱生理功能的恢复评估,同时注重病人心理㊁生活质量的评价,在WHO Q O L -B R E F 指标上,按摩灸联合康复护理治疗效果均优于单纯康复护理组,提示按摩灸结合康复护理效率高于单纯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这与曾芳芳等[26]的研究结果一致㊂总之,通过本研究发现按摩灸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病人依从性良好,可主动配合治疗,在改善病人膀胱功能的同时让病人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病人治疗的信心,利于病人重建后期康复的希望,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㊂但是本次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本次研究设计中样本量较少,为单中心的研究设计,此外研究中仅观察住院期间病人的疗效,未进行后期的随访研究,未来研究将进一步完善设计,以期获得高级别的临床证据㊂参考文献:[1] 魏新春,周云,吴建贤,等.电针膀胱经腧穴联合膀胱治疗仪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康复,2021,36(7):396-400.[2] L IH L ,X U H ,L IY L ,e ta l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t r a u m a t i cs p i n a l c o r d i n j u r y i nT i a n j i n ,C h i n a :a n 18-y e a r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 of 735c a s e s [J ].J S pi n a l C o r d M e d ,2019,42(6):778-785.[3] 陈星月,陈栋,陈春慧,等.中国创伤性脊髓损伤流行病学和疾病经济负担的系统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18(2):143-150.[4] 孙善斌,陈四芳,陈冲,等. 通督调神 灸法干预脊髓损伤肠道障碍: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针灸,2020,40(1):3-7.[5]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神经源性膀胱护理实践指南(2017年版)[J ].护理学杂志,2017,32(24):1-7.[6] MY E R S JB ,MA Y E R E N ,L E N H E R R S ,e ta l .M a n a g e m e n t o p t i o n s f o r s p h i n c t e r i c d e f i c i e n c y i n a d u l t sw i t h n e u r o g e n i c b l a d d e r [J ].T r a n s lA n d r o lU r o l ,2016,5(1):145-157.[7] L E IH ,F U Y ,X U G ,e ta l .D i f f e r e n tt y p e so fa c u pu n c t u r ea n d m o x i b u s t i o nt h e r a p y f o r n e u r o g e n i c b l a d d e r a f t e r s pi n a lc o r d i n j u r y :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n e t w o r k m e t a -a n a l y s i s s t u d y p r o t o c o l [J ].M e d i c i n e ,2020,99:e 18558.[8] 贺成功,龙红慧,徐斌,等.贺氏针灸器械源流考[J ].河南中医,2019,39(7):993-996.[9] 代言静,贺成功.按摩灸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浅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3,14(3):23-25.[10] K I R S H B L UMSC ,B U R N SS P ,B I E R I N G -S O R E N S E N F ,e ta l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s t a n d a r d sf o rn e u r o l o g i c a l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s pi n a l c o r d i n j u r y (r e v i s e d2011)[J ].JS pi n a lC o r d M e d ,2011,34(6):535-546.[11] 那彦群,叶章群,孙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 ].20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46.[1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9.[13] 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 ].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03.[14] 刘嘉欣,夏萍.WH O 生存质量量表在我国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3):203-206.[15] 阚方,刘艳,张照庆,等.电针联合个体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失禁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20,34(16):2954-2957.[16] R E D S H AWJD ,L E N H E R RS M ,E L L I O T TSP ,e t a l .P r o t o c o lf o rar a n d o m i z e dc l i n i c a lt r i a li n v e s t ig a t i n g e a r l y s a c r a ln e r v e s t i m u l a t i o n a s a n a d j u n c t t o s t a n d a r d n e u r o ge n i c b l a d d e r m a n a g e m e n tf o l l o w i ng a c u t es p i n a lc o r di n j u r y [J ].B M C U r o l ,2018,18(1):72.[17] 牛秋妍,任亚锋,白俊敏,等.灸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21,35(14):2523-2527.[18] 王小丽,唐锐,张燕琴,等.不同艾灸方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排尿功能影响的网状M e t a 分析[J ].循证护理,2022,8(8):1009-1019.[19] 龙红慧,贺成功,崔倩倩,等.按摩灸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瘫26例临床观察[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5):68-72.[20]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神经源性膀胱护理实践指南(2017年版)[J ].护理学杂志,2017,32(24):1-7.[21] 况欣,周峰.艾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尿潴留的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7):77-80.[22] 任亚锋,吴明莉,王磊,等.益元灸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神经源性膀胱间歇导尿术禁忌证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4):2425-2428.[23] 林瑞珠,许建峰,马川,等.重灸关元结合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日记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 ].华西医学,2018,33(10):1272-1276.[24] 韩鹏,付渊博,杨友信,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选穴规律[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20(15):2863-2867.[25] 冷军,魏方月,马赛,等. 随年壮任脉灸 治疗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139-142.[26] 曾芳芳,杨润成.电针㊁艾灸联合个体化康复护理改善老年脊髓损伤神经源性尿失禁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22,54(12):219-224.(收稿日期:2023-04-20;修回日期:2023-09-25)(本文编辑郭海瑞)雷火灸联合经颅刺激在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应用研究班志娟,宋小洁,李彦莹摘要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经颅磁刺激手段治疗脑卒中后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临床效果㊂方法:选取120例脑卒中后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基础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康复治疗基础上行雷火灸联合经颅磁刺激,两组病人均使用膀胱压力容量评定系统进行测定,同时并观察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量表(M B I )评分㊁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㊁24h 排尿日记㊂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M B I 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病人M B I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㊂两组病人膀胱安全容量均得到提升,且治疗组病人的膀胱安全容量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病人的残余尿量均下降,且治疗组病人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的24h 排尿次数㊁24h 漏尿次数均下降,且治疗组病人均低于对照组(P <0.05),而单次尿量均上升,且治疗组病人的单次尿量高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雷火灸联合经颅刺激可有效提升脑卒中后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治疗效果,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病人的膀胱功能,有效调节膀胱排尿㊁储尿功能㊂关键词 雷火灸;经颅刺激;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K e yw o r d s l i g h t n i n g m o x i b u s t i o n ;t r a n s c r a n i a l s t i m u l a t i o n ;s t r o k e ;n e u r o g e n i cb l a d d e r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3.27.020 脑卒中是一种具有高度危害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所造成的患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均在逐年上升㊂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自筹经费课题项目,编号:G X Z Y N 20220568㊂作者简介 班志娟,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535099,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宋小洁㊁李彦莹单位:535099,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㊂引用信息 班志娟,宋小洁,李彦莹.雷火灸联合经颅刺激在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应用研究[J ].全科护理,2023,21(27):3823-3825.健康的严重疾病,其发病率高达70%以上[1]㊂而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P S N B )是一种很容易引起脑梗死的症状[2]㊂P S N B 主要表现为尿频㊁尿急㊁尿失禁㊁尿潴留等,属于脑卒中后无意识障碍病人㊂机体的小便存储与排泄由外周神经(交感神经㊁副交感神经㊁躯体神经)共同调控[3]㊂目前,P S N B 临床上主要常规方法如间歇性导尿,药物疗法如提高膀胱的收缩功能,调节尿道阻力等药物,但存在时间较长效果较慢等问题㊂另外,还有手术治疗但是有可能出现泌尿系统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4-5]㊂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P S N B 治疗手。

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了35例不同平面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比较患者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前后的最大排尿量、膀胱容量、残余尿量。

结果 35例患者的膀胱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表现为膀胱容量明显增加,残余尿量显著减少,最大排尿量逐渐增多,其中25例患者逐步恢复自行排尿功能。

结论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明显改善了膀胱功能,降低了泌尿系感染的几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应用,可以得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护理膀胱功能训练【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040-02脊髓是控制逼尿肌和尿道内、外括约肌功能活动的初级排尿中枢所在,也是将膀胱尿道的感觉冲动传导至高级排尿中枢的上行神经纤维和将高级排尿中枢的冲动传导至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下行神经纤维的共同通路。

脊髓损伤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形成神经源性膀胱,容易引起泌尿系炎症,甚至出现肾积水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可以帮助患者早日脱离尿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了35例不同平面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36.6±3.0岁。

所有患者病因均为外伤,其中颈髓损伤8例,胸髓损伤12例,腰部脊髓损伤15例,所有患者均行CT或MRI明确诊断,并排除尿道畸形、尿路梗阻、肾脏疾病等可以导致膀胱功能障碍的疾病。

在原有脊髓损伤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恢复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及功能训练。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探讨宋静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探讨宋静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探讨宋静发布时间:2023-05-17T00:49:55.708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6期作者:宋静[导读]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临床效果。

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应用使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速度得到提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尿动力学指标。

无锡市中心康复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临床效果。

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应用使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速度得到提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尿动力学指标。

关键词:针灸;康复护理;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会引起小腹坠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此类患者采用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膀胱功能,并且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将针灸与康复护理联合应用,通过对穴位进行刺激来帮助患者通经脉、调气血,提高患者的膀胱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

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元膀胱患者采用针灸与康复护理联合的形式进行干预,并分析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1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平均(50.36±5.87)岁,实验组男24例,女19例,平均(50.57±5.62)岁,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

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尿动力学检 查均 示不 同程 度 的神经 源性 膀胱 功能 障碍 ,B
超检查提示膀胱容 量减少 ,有 多少 不等 的残余 尿量 。且均
次, 每次 3 0 m i n ,6次治疗后休息 1天 。两组患 者均连续 治
疗 1月后疗效分析。 1 . 3 观察指标 观察 两组 患者 治疗前 后膀 胱容 量 、残余 尿 量 的变化 ,并监测是否出现不 良反应或 泌尿 系统并发症 。 1 . 4 统计方法 采用 S P S S 1 6 . 0统计 软件 对数 据进 行 处理 , 计量资料 以 ( ± s )表示 ,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 资料 以百 分比 ( % )表示 ,采 用 x 检验 ,P<0 . 0 5认 为差异有统计
康 复 训 练 结 合 针 刺对 脊 髓 损伤 后 神 经 源 性 膀 胱 患者 膀 胱 功 能 的影 响
肖 源
湖南省 常宁市人 民医院 ,湖南 衡阳 4 2 1 5 0 0
f 摘
要】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 ( S C 1 )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 响。方法 :6 9例 S C I 后神经源性膀胱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 5 例 和对照组 3 4例 ,观察组接受综合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 ,对照组仅接 受综 合康复训练 ,连续治疗 1 月后对 比膀胱 功能。结果:观察组 白行排尿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 ;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容量均有 明显上 升 ,残余尿量均 明显 下降 ,与治疗前相 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治疗后两组组 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 ,而残余 尿量则低于对

6 5岁 ,平 均 ( 3 8 . 5±8 . 9 )岁 ;病程 1—6个 月 ,平 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综合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应用
作者:向静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要】目的:仔细比较综合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应用。

方法:以本院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取的9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前者采取传统护理措施,后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质量。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要低于观察组,并且数据分析有变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要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性明显。

结论:针对临床患有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方式,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并且对患者的心理情绪有良好的帮助。

【关键词】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依从性;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207-01
针对患有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来讲,通常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进行治疗,在治疗的期间,可能也会发生反复的情况,这对患者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打击。

然而本院提出的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可以增加患者的治疗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良好的帮助。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