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论城乡规划法里的公众参与制度

论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建设是我国各级政府推行依法行政、政务公开、民主决策、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对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科学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保障城乡规划的公平公正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中公众参与制度的背景1、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建设是贯彻《城乡规划法》的法定要求。
城乡规划工作决定城乡空间资源的配置,事关城乡的协调发展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要履行好这些职责,就不能再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封闭型的规划工作模式,而要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实现执政为民的宗旨为目标,以维护好公共利益、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以及公权和私权的关系为出发点,建立城乡规划工作新机制。
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的建立能够保证规划工作的公正、高效和工作人员的廉洁;通过扩大群众的参与度把人民群众对建设项目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私权的维护落到实处;能更大范围地汇集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使城乡规划依据更加充分,视野更加开阔,决策更加科学;能进一步增强城乡规划工作的透明度,让城乡规划决策制定实施过程像阳光一样呈现在人民大众面前,从而让他们更加关注城乡规划,更加方便、有效地监督城乡规划的实施,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2、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是政务公开制度在具体领域的体现和落实。
新时期,城乡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规划部门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这就要求规划部门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的原则,由封闭管理向阳光政务转变,由关门决策向民主决策转变。
公众参与有利于规划政策、规划编制及规划行政许可的科学化、民主化。
通过公众参与,可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与矛盾,完善政策和规划,有利于规划实施;公众参与有利于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可以将规划许可的运作置于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之下,便于利益相关者依法行使其监督权,可以有效防止对规划的随意变更和规划许可的不当,从而有利于遏制权力的滥用。
关于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的探讨

关于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的探讨 内容提要:在城市与乡镇规划中实施(实际的行为)公众参与机制可以可行的协调思想、减少各方之间的矛盾,并且增强市民的参与性和主体意识、提升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性,从而可以包管城市与乡镇规划的更继续可行的实施(实际的行为)。
经过对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和现状的基本描述,和在具体实施(实际的行为)中所遇到的困难的提出进而探索出更行之可行的实施(实际的行为)方法。
本文关键词:城市与乡镇规划,公众参与,可以进行持续发展 绪论 公众参与最初起源于美国和加拿大,为了稳定市民的“不满”情绪,保持社会的安定而出现的一种安抚对策。
后来慢慢上升到寻求一种公共政策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可以进行持续发展。
城市与乡镇规划是一种为了维护城市与乡镇公共好处、实现社会良好发展的公共政策,它一方面具有社会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在其他方面,它又包含了各方好处的不一样诉求,影响这公共好处的可行实现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既然是公共好处的实现,那么公共的主体—公众,在城市与乡镇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实际的行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与乡镇规划法》中明确的提出“政府组织、专家领衔、单位合作、公众参与”的规划原则,规定了在城市与乡镇规划的编制、实施(实际的行为)和监督的整个过程中一定全面的实行公众参与机制,以确保公众相比城市与乡镇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1 我国城市与乡镇规划的公众参与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停发展,公众参与的呼声越来越高,“以人为本”、“####参与”等科学的规划理念也逐渐进入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来。
可是,我国的公众参与机制任然属于刚开始阶段,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还存在部分不足。
1.1 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因为受到群众自身职业、岁数、性别和所处的环境的局限,除了部分相关单位的人员、专业人员大概是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分子以外,其他群众的参与热情明显不高。
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目前在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公众参与意识不强、参与形式单一、信息公开不畅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对策,包括提升公众参与意识、拓宽参与渠道、加强信息公开等,以促进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公众;城乡规划管理;问题与对策引言:城乡规划管理是保障城乡发展有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
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是实现民主决策、提高规划质量的必然要求。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城乡规划管理中公众参与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因此,深入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促进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公众参与概述公众参与是城乡规划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有效提高规划的决策质量,增强社会公正性和公众认同度,促进城乡规划与居民需求的相互适应。
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公众参与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公众参与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够凸显。
一些地方政府和规划部门对于公众意见的采纳度不高,规划决策过程中常常缺乏充分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会。
这导致了公众在规划决策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受到限制。
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渠道不够多样化。
目前,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往往以听取公众意见或举办听证会的方式进行,这种形式单一的公众参与方式难以全面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公众对于城乡规划的知识储备和参与能力相对薄弱。
许多居民对于城乡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决策流程缺乏了解,无法有效参与规划管理过程。
而且,一些公众参与活动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引导,无法提供给公众足够的参与能力和技巧。
2我国公众参与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2.1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识淡薄公众对城乡规划工作的认识和了解不足。
由于城乡规划工作通常是由政府部门或专业人士进行,一般公众对于规划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认识不足。
城乡规划管理中公众参与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规划管理中公众参与的问题与对策发布时间:2022-01-17T08:42:27.899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28期作者:王霞王鹏磊[导读] :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指的是普通公民依法参与城乡规划的决策。
在社会大背景下,王霞王鹏磊山东天诚国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14摘要: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指的是普通公民依法参与城乡规划的决策。
在社会大背景下,国家规划城市范围越来越大,意味着乡村要转变为城市。
在乡村转变为城市的决策上,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体现。
城乡规划通过公众的参与,尽可能多收集公众的意见,使城乡规划的决策趋于人性化,合理化,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城乡规划管理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工作要点1城乡规划管理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分析1.1城乡规划公开时效性有待优化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应当公开信息。
实践中针对拟建工程项目规划审批流程以及操作细则,能公开的部分则公开,不公开的部分则为例外。
当前从拓宽城乡规划公示渠道方面来看,政府对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工作的决心非常的坚决,不仅采用了以往的现场公示模式,而且还通过各种网站以及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公开发布信息,但是公众的知晓率以及参与率等并未达到预期。
通过对市民进行随机访谈,有半数以上接受访谈者未看到过城乡规划局公布的公示牌。
其中一些市民提到,前几年买的期房,后来开发商随意更改了施工方案,当时并不清楚情况、开发商在现场进行公示,结果旁边的商业楼与他们的房子仅一墙之隔,去理论时对方说更改方案已经公示,当时并未提出意见或者建议。
虽然网上也进行了公示,但是市民很难获得信息,基本上没有人在规划局网站浏览。
1.2公众参与的城乡规划内容受限城乡规划工作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知识应用,其中既包括技能层面的内容,也包括层次性结构内容。
城乡规划管理中公众参与的主要问题与应对探究

城乡规划管理中公众参与的主要问题与应对探究发布时间:2022-09-25T07:18:13.686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10期5月作者:李林[导读] 公共参与在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促进规划管理工作相关政策能够真正落地实施,李林佛山市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广东省,佛山市,528000摘要:公共参与在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促进规划管理工作相关政策能够真正落地实施,满足民众的相关诉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本文通过公共参与主动性不强、相关制度不完善、公共参与反馈建议渠道作用不明显,三个方面研究城乡规划管理中公众参与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城乡规划;公共参与;问题;对策引言:城乡规划管理是社会满足民众的生活工作需求,为民众提供便利的一项措施,加强公众参与能够让城乡管理规划更加人性化,提高民众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缩短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1公共参与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主要问题1.1公共参与主动性不强我国民众长久以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不高,存在着旧观念对民众思想的影响问题。
民众在参与社会完善建设方面长久以来的观念为自身人微言轻,自身的建议没有必要,因此,在城乡规划管理进程中针对相关部门的政策措施实施会遇到民众不理解甚至产生冲突的问题,对相关部门带来更多工作量。
当相关部门需要民众意见想法时,由于对民众进行公开的信息不全面并且多为总结性语言,民众不能在有限的信息中提取重点,导致自身不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降低民众对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信任度,让相关部门进行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效果不够尽如人意[1]。
1.2相关制度不完善民众参与社会公共事物的进程中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民众不知道自身意见是否被采纳或者是否被看见,相关部门会如何处理自身意见,在面对民众的意见时,相关部门的态度如何等,民众甚至并不清楚城乡规划管理为自身利益带来的影响,因此,提高我国公众参与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作用需要完善整个流程的法律法规,提高民众对自身参与的重要性的认识,让民众了解自身意见的处理方式,提高公共参与的积极性与相关意见的科学性。
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摘要: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本文首先探讨了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重要性,继而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有效实施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城乡规划;公众参与;政府干预;民主监督;人大参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法制意识不断提高,对于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形式和方法,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城乡规划编制的技术规定上都有全新的、更高的要求。
如何更好的运用公众参与城市建设,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远的意义。
那么,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重要性所谓公众参与就是在社会阶层,公众需求更加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公众参与它重点强调的是公众参与到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和管理实施过程中。
它最早源于美国、加拿大,最开始是借助于公众参与形式来宣泄不满情绪,从而稳定民心,以此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
逐渐的公众参与不仅仅限于这种表达,它开始慢慢地上升了城乡规划制定、决策以及管理民主化的高度,最终是为了促使寻求公众政策的实现。
随着民主法制的发展,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执法已经成为新行政执法形势下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体现的必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既是法制社会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法制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
而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制定、审批和实施也是行使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对国家政务进行有效管理。
其次公众积极地参与到城乡规划过程中,可以满足市民对城市自治的愿望,可以更好地促进民主思想形成民主意识;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可以建立公众和政府对话的窗口,一方面让公众更了解城市建设,以更合作的态度支持政府的规划方案。
另一方面公众为政府进言献策,可以更大程度地给予政府工作上的支持和理解。
我国城乡规划公众参与探讨

摘要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重要阶段,通过让公众参与到决策中,保证法律编制和实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城市规划作为与公民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加强公众参与的程度,实现规划的科学性,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是贯彻落实政治民主的重要体现,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保证城市规划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的关键。
为了保证公众利益的最大化,促进城乡规划发展的科学性,让公众参与到规划的各个层面是必须落实到实处的。
我国城乡规划属于“外来文化”,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在公众参与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
本文就公众参与城乡规划问题,结合国外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发展和经验,对实行过程中的对策做出分析和探讨。
关键字: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参与方式AbstractThrough public participation to improve the democratization and scientific process of decision making, thus promotes as a public policy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become necessa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s a whol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lanning is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is beneficial to build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realize the planning is scientific,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plan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lanning is the key to guarantee the fairness and impartiality of the city planning.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maximization of public interes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s scientific, let all aspect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is to realize the way.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in our country belongs to the "foreign culture", in China's development time is shorter, the face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problems remains to be solved.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foreign experience, to implement the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articipate in the way学生承诺书:目录Abstract (2)一、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1.3研究方法 (2)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三、国外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发展 (3)2.1国外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概况 (3)2.1.1美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3)2.1.2英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方式 (3)2.1.3德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4)2.2国外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经验与启示 (4)三、我国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发展 (5)3.1我国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发展 (5)3.2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北京、深圳 (5)四、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问题 (6)4.1公众参与意识在不足,对制度不了解 (7)4.1.1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参与意识低 (7)4.1.2对城乡规划的不了解 (7)4.2法律体系尚未建全 (7)4.2.1参与规划阶段的范围小 (7)4.2.2反馈机制不健全 (8)4.2.3监管机制不完善 (8)五、完善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构想 (8)5.1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公众参与积极性 (8)5.2扩大城乡规划中公众能参与到规划阶段的范围 (9)5.3增加政府和公众沟通互动的渠道和方式 (9)5.4建立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9)六、结论 (10)参考文献 (10)一、绪论1.1研究背景城市规划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演变成一种政府职能。
浅析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浅析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摘要/“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是上世纪60年代率先出现在欧洲的规划实践,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西方已经成为比较完善的不可缺少的规划环节。
然而,在我国“公众参与”尚处于起步阶段。
“公众参与不足”是我国城乡规划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我国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论述公众参与对城乡规划的价值意义,强调了其存在的重要性,浅析目前我国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存在问题解决建议1、概念与本质公众指的是政府为之服务的主体群众,公众参与指的是群众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权利,是一种让社会上的多数人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的生活工作环境息息相关的政策制定及决策过程中去的方法和途径。
公众参与实质上就是公众与项目主持方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
公众参与最先出现在北美国家的规划当中,起初是为了协调平衡各方(尤其是普通民众与政府、投资商之间)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种规划方法,后来发展到作为一种规划技术和规划理念被广泛采用。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实际上是指公众通过合法的手段,参与到城乡规划的各个阶段(全过程),表达自己的意愿,对城乡规划施加影响的过程。
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是指公众参与规划的全部过程和不同领域,其本质是要通过公众对规划制定和实施全过程的主动参与,更好地保证规划行为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性,使规划能切实体现公众的利益要求,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并确保规划工作的成功实施。
总的来说,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是对权利(政府-公众)的分配与再分配,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
2、公众参与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1 公众参与规划意识淡薄城乡规划是体现公众意识,并为公众服务的职业。
从这个意义上讲,公众是城乡规划的主体,他们必须参与城乡规划工作的全过程。
中国历史上臣民文化和官本位文化根深蒂固,公民文化缺失,主人公意识不强,压抑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个性,绝大多数人恪守的原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公众一直认为规划是政府的事情,政府如何投资、如何建设与己无关,城乡规划的各种活动几乎大都与公众分离,常常成为极少数技术专家和领导封闭式自我意志的充分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
要】本文 首先分析 了公众参与的概念 ,然后阐述 了公
众参 与城 乡规划 的必要性 并归纳了我国公众参与城 乡规划 存在的问题 ,最后重 点探讨 r加强城乡规划公众参 与环节
的对策。
脱离 实际而造成判 断错误 ,使规划成果更加科学 。
一
、
公众参与概念
公众 参 与 本质 是 一 种 协 调 对 策 , 即协 调 社 会 阶
与往往局限在钳‘ 对 具体规 划项 目的调查、走访上, 参与面窄。规划 审批 阶段 ,公众也应该享有参与权 , 但 目前参与权还仅仅 只局 限在相 关学术研究机构。
除 此 ,我 国城 乡 规 划 公 众 参 与 立 法 和 监 督 方 面 还 处
于 空 白状 态 ,亟 需 进 行 填 补 。
进行科学有 目的重 要意 见 ,要 优 先 进 行 集 中 会 审 ,
【 Ke y wo r d s 】 u r b a n nd a r u r a l p l a n n i n g , p u b l i c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 C O -
u n t e r me a s u e, r f e e d b a c k
划发展 过程 、决策结果及反馈 意见,才 能避 免规 划 管理者和设计者提供咨询 ,表达 公众 想法 和建议 。 另一方面结合公众利益对城 乡规划提供 限制条件 , 可 以促使政府满足公众需求 。充分 发挥 该组织的作 用是公众参与城 乡规划 的最直接方式 。 3 .规划师角色的调整 在规划编制这个经济 活动过程中 ,政府和 行政
远利益和城 乡基础 设施建设等大方向 。对于一些技
f Ab s t r a c t 】T h i s a r t i c l e a n a l y z e s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p u b l i c p a r t i c i ・
p a t i o n , e x p o u n d s t h e n e c e s s i t y o f p u b l i c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i n u r b a n a n d ur r a l p l a n n i n g nd a s u mm a r i z e s 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p u b l i c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i n u r b n a nd a r u r a l p l nn a i n g i n o u r c o u n t r y . F i n a l l y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t o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p u b l i c p a r t i c i p — a t i o n i n u r b n a a n d r u r a l p l nn a i n g .
浅谈城乡规划 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Di s c u s s on t h e Pu b l i c Pa r t i c i p a t i o n i n U r b a n a n d Ru r al Pl a n n i n g
■ 蒋灿党 ’ 张素敏 ■ J i a n g C a n d a n g ’Z h a n g S u mi n
术 性 较 强领 域 , 公 众 要 想 真 正 参 与 其 中则 需 具 备 一 定 专业 技 能 和 基础 知 识 。 而 当 前 我 国 公 众 普 遍 缺 乏
对生产 的产 品进行选 择、评判。规划师在做 公众参
与 的时 候 要 把 姿 态 放 低 , 要 提 高 与 公 众 沟 通 的技 巧 , 转变 自己 的 角 色 。 使 规 划 变 得 通 俗 , 让 决 策 者 和 百
城乡规 划基 本技 能和知识 ,将大大妨碍公众参与城
乡规 划 的广 度 和 深 度 。 另 外 我 国 公 众 参 与 程 度 有 明 显地 区 差异 , 经济
姓大众都能看懂。只有把规划融入到每个人 的生活 和利益中,才 能做到真正 的规划 。 4 .建立公众意见 的反馈机制 在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 中,要将 建立公众意见
三、 目前 我国城 乡规划公 众参与环节存在 的问题 1 .公众参与城乡规 划的意识和技 能缺 乏 我 国 城 乡 规 划 领 域 内 , 公 众 参 与 范 围 大 都 集 中
在 自身 密切 相 关 事 物 上 , 而 较 少 关 心 城 乡 发 展 的 长
【 关键词】 城 乡规划 公众参与 决策 反馈
的反 馈机 制作为 城乡 规划 公众参 与制 度 的重 点 内 容 。 即 指 政 府 要 加 强 对 公 众 意 见 的收 集 、 整 理 和 备 案 工 作 ,并 且 要 组 织相 关 的专 家 对 公 众 提 出 的意 见
较发达地 区公众参 与意识较强 , 而经济欠发达地 区,
公众 参 与 意识 一 般 较 弱 , 大 多 是 一 副 事 不 关 己态 度 。 2 . 参 与 范 围 覆盖 不 全 面 当 前 公 众 参 与 城 乡 规 划 范 围较 窄 , 不 能参 与 到 城 乡 规 划 全 过 程 中 。在 城 乡规 划 编制 阶 段 , 公 众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