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03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黄冈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黄冈市2017年春季高一年级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1.【答案】C.【解析】“能行诸侯之贿”、“流通货贿”、“通有无”之意,就是说当时的大商人财力雄厚,可与各国国君做生意,向他们提供商品,并非从事后世所说的贪污受贿之“行贿”。
反过来说,既然这些富商能向各国的君主们提供珍奇商品,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自然就非常密切了。
2.【答案】B 【解析】材料大意是通过适时精细耕作,改善土地效果明显,增加了农业收成,体现了精细耕作的特点,故B项正确;“犁耕”在材料有所涉及,但材料重点强调的是改善土质的方法,A项不及B项准确,且A项“推广”在材料中缺乏依据;C项夸大了其影响;小农生产体现为以家庭为单位、小块土地耕作,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3.【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农、工、商、虞”四者是“民所衣食之原”,强调的是四者均重要,故A项错误,而C项与这一主旨一致;BD两项与材料无关。
4.【答案】D【解析】“利视丝盖百倍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均表明种植棉花(即撞树)较之“蚕桑”经济效益高,故D项符合题意;AC两项夸大了其影响;材料未涉及“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故B项错误。
5.【答案】B【解析】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自觉抵制,故B项符合题意。
AC两项本身正确,但没有涉及到根本;D项说法本身有误。
6.【答案】C 【解析】从表中数据看,机制品出口值增速快,是中国引进先进机器,近代工业快速发展的结果,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出口仅涉及机制品出口值,没涉及出口总值,A项结论缺乏依据;国内外市场的扩大,贸易的发展并不等同殖民化程度加深,B项错误;在当时进口商品中,不少是西方先进机器,D项分析不准确。
7.【答案】B【解析】面对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针对白银外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放弃银本位,实行白银国有政策,故B项正确,A、D项错误;C项不是主要对策。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卷Ⅰ⼀、选择题(35道⼩题,每题2分,共70分)1.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统“⼤下”,建⽴汉朝。
遵循周朝制度,他应⽴下⾯哪个孩⼦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2. 云梦《秦简》载“县、都官、⼗⼆郡免除吏及佐、官属,以⼗⼆⽉朔⽇免除,尽三⽉⽽⽌之。
”材料中官吏的任职⽅式是A.中央任命B.军功受奖C.察举征辟D.科举考试3.“既⾮副贰,⼜⾮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
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上述材料描述的是A西汉的刺史 B.唐朝的刑部 C.北宋的通判 D.明朝的⼚卫4.明清中央集权制度⽇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
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
其原因是它有利于A.控制⼈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B.多民族国家的统⼀和巩固C. 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D.建⽴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5.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只能导致社会的⽆序。
苏格拉底这⼀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他认识到A.民主政治不利于社会稳定 B.雅典民主是少数⼈的民主C.直接民主易导致权⼒滥⽤ D.城邦体制束缚了国家发展6.《⼗⼆铜表法》第七表第⼋条规定:“⽤⼈为的⽅法变更⾃然⽔流,以致他⼈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得诉诸赔偿。
”这表明罗马法A.保护私有财产B.维护平民利益C.袒护贵族特权D.体现政治民主7. 19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内阁⼏乎垄断了全部⽴法提案权。
仅1887~1897这10年问,内阁参加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会议时间的84.5%,致使议员个⼈根本⽆法提出议案。
这反映出A. 议会不再是英国的权⼒中⼼ B.内阁和议会已没有本质区别C.英国代议制民主制更趋完善 D.内阁成为英国实际权⼒核⼼8.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对⼀部宪法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作为⼀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
2016-2017学年度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模拟(3)语文试题

2016-2017学年度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模拟(3)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全册。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读微信,谨防病态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
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允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
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
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坏,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
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黄冈中学2019届文科高一历史测试(2017010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
5分,32小题,共48分,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
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
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2。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C.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D.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3。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
下列描述与“察举制”相关的是(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C.龙生龙,凤生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4。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为达到“人人喜得所愿”,主父偃向皇帝建议()A.实施削藩政策 B.实行郡国并行制C.颁布推恩令 D.废除分封制5.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意味着()A.宰相行政效率提高B.专制皇权的加强C.相权对君权的制约加强D.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6.元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A.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B.削弱了地方的权力C.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 D.强化了君主的权力7.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测试(1)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1)高一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范围:必修1。
第I卷本卷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大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B.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C.嫡长子继承制是最好的权力交接制度D.强调嫡长子继承制出现的必然性2.据史书记载:秦变周法,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
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
又设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为丞相副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秦朝开始设置“三公”官职B.皇帝集所有大权于一身C.丞相是皇帝主要的行政助手D.御史大夫掌政令决策权3.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
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下列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行省制逐渐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4.据《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抄者,皆下于阁。
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
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测试(1)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1)高二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范围:必修3。
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A.提倡民本B.呼唤仁爱C.强调理性D.倡导美德2.下表列举了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下面属于该流派思想的是◎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短暂的辉煌◎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3.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
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C.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D.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4.2000年,在丰县梁寨镇出土的由徐州地区唯一的文状元李蟠撰写、刻于康熙五十四年的石碑载:“吾祖籍程子院。
程子院者,宋明道先生(程颢)讲学处也。
”当时“明道先生”讲学可能阐述的思想是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知行合一”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说:“宋代绘画风格与欧洲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时的艺术相比,对我们来说完全是近代的,整个宋代对艺术的态度基本上是近代的。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161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拟三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全册。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读微信,谨防病态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
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允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
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
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坏,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
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湖北省黄冈市16-17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图片)—

湖北省黄冈市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2017年春季高一期末考试数学(文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BADD CDCDC BC二、填空题13.x-2y+3=0 14.3:1 15. 16.三、解答题17.解:(1)由已知得方程ax2+bx-1=0的两根为,且a<0,所以;解得a=-6,b=5; ……5分(2)……10分18.解:(1)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α,由已知有,又0≤α<π,所以,所以斜率,……3分所以直线方程为,……5分即x-3y+4=0或x+3y+4=0; …… 6分,若只有一个答案给3分.(2)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P(2,0),Q(0,-4), …… 8分由截距式方程得PQ的方程为,即2x-y-4=0. …… 12分19.解:由正弦定理得(2sinB-sinA)cosC=sinCcosA, ……2分即2sinBcosC=sinAcosC+sinCcosA=sin(A+C)=sinB,又sinB≠0,所以…… 4分又0<C<π,所以;……6分(2)…… 9分因为,所以当时,y取得最大值, ……11分此时△ABC为直角三角形. …… 12分20.证明:(1)因为四边形BB1C1C为正方形,所以E为B1C的中点,又D为AB1的中点,所以DE为△AB1C的中位线,所以DE∥AC,……3分又,所以DE∥平面AA1C1C; …… 6分(2)因为AA1⊥底面ABC,且ABC-A1B1C1为三棱柱,所以CC1⊥底面ABC,又,所以CC1⊥AC,……7分又AC⊥BC,BC∩CC1=C,,所以AC⊥平面,……8分又B,所以AC⊥BC1,又四边形BB1C1C为正方形,所以BC1⊥B1C,分②表示可行域内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由图知最大值为,最小值为,所以的范围为…… 12分22.(1)由已知有,即,则当n≥2时,,两式相减得a n=n+5,又a1=S1=6,也符合上式,所以a n=n+5, …… 3分设{bn}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R n,则由已知有,所以b5=17,所以,所以b n=b3+3(n-3)=3n+2 ; ……6分(2)由(1)得,所以…… 9分由T n单调递增得的最小值为,所以恒成立即,所以k的最大整数值为18. …… 1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3)高一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范围:必修1。
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
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B.主要通过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2.据《三国志》载:公年190年春正月,豫州刺史孔铀、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等同时起兵,各有数万兵力。
这反映了当时的刺史A.已经参与地方军政大权B.已不具备监察地方的权力C.代表朝廷监控反叛势力D.对各郡守已没有控制能力3.古代中国在行政区划划分时,有“山川形便”“犬牙交错”两个原则,“山川形便”指的是以自然地理中的山川形势为行政区划的边界,“犬牙交错”就是打破自然地理格局,使行政区划形成交叉形态,防止地方割据。
观察下面元代疆域图判断,元代行省设置的目的是A.防范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B.改变之前地方无权状态C.促进区域内经济文化交流 D.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4.有历史学家这样总结古代的选官制度:“(当)子弟孱弱(时),(君)擢才卒伍;道德沦丧,取诸孝廉;帝权危卵,联姻门阀;士族虚弊,科举大彰。
”这说明古代创新选官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扩大统治基础 B.完善政府职能C.提升官员素质 D.维护专制统治5.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承旨书谕”,上谕下发有“明发”和“廷寄”两种。
“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加封,加急传递。
这表明A.军机处成为内阁的上级机构B.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C.“廷寄”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D.“廷寄”减少了中央决策的失误6.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中”。
材料认为雅典民主A.是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B.是真正的民主和自由C.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D.易形成集体暴政7.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
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贵族和平民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该法的制定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8.2016年,在美国第58届总统竞选中,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战胜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赢得总统选举。
美国的总统大选正如文章《如果你有两头母牛》中所写,“美国人:你有两头母牛,在它们的身上,一头写着民主党,一头写着共和党,它们都很强壮,但永远都不可能相互结合”。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美国的政党政治 B.两个政党在本质上相同C.美国实质上是一党执政 D.美国两党对垒、交替执政9.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共和派力量的强大 B.君主派力量的强大C.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D.法国君主专制的传统十分浓厚10.下图是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
(漫画的说明文字是:“俾斯麦在给钟表上弦,钟表上写着帝国议会、各邦议会。
俾斯麦自言自语‘我忙着处理国事,忘了给钟上弦了。
现在该让它走会儿了’。
”)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了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A.宰相牢牢控制着议会 B.保留较多的封建残余C.君主立宪制度不健全 D.议会是宰相的工具11.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创办的《北华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A.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C.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12.“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3.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下列对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内因说法正确的是A.列强扶植袁世凯B.袁世凯掌握清政府的实权C.临时政府对袁世凯没有约束措施D.革命营垒内部存在意见分歧14.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铲除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共“二大”确立了党的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建。
这一发展变化反映了A.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中共认清了中国国情 D.国民革命的推动15.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刚成立,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
这反映了中共中央A.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B.认识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强大C.存在“左”倾激进主义思想D.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6.蒋介石说:“所谓‘抗战到底’,率直言之,就是要与欧洲战争——世界战争同时结束……我们只有一心一德抗战下去,以承接中国问题随世界战争结束而解决的自然机运。
那时候水到渠成,敌人当然消灭,抗战必达目的。
”这表明蒋介石A.与中共主张相一致 B.坚持积极抗战路线C.坚持片面抗战路线 D.主张依靠国际力量抗战17.下图是近代某次战役的形势图。
下列对该战役反映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A.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伐军的胜利进军B.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C.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D.战略决战中的淮海战役全面展开18.麦克马洪(1808—1893年)签署了一项公告:“巴黎居民们,法国军队来解救你们了。
巴黎自由了!四点钟的时候,我们的士兵们占领了最后一处起义据点。
今天战斗结束了。
秩序、工作和安全将被重建。
”该公告表明A.法兰西第二帝国已宣告灭亡B.巴黎公社曾在巴黎实行专制统治C.法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D.巴黎公社革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19.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晚,彼得格勒市杜马召集联席会议,许多人在发言中提出“现政府完全无能,应当下台,让位给联合内阁”。
一些工人运动领导人则在市消费者协会举行会议,决定建立工人代表苏维埃。
上述情况说明当时俄国A.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C.临时政府丧失群众基础 D.社会主义革命迫在眉睫20.1949年10月21日,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宣布成立,其人员组成情况如下表。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没有民主党派的参与就不能建立新中国B.体现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C.反映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D.体现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推行21.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的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反映出A.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重大变化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基本成型C.国共第三次合作已实现D.中美两国间的最大障碍已解决22.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带。
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B.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3.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
”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24.下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我比你更疼》。
反映了A.苏联在危机中落败实力受损B.苏联和古巴之间关系紧张C.古巴国家安全受到巨大损害D.古巴成为危机的最大赢家25.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意味着A.美国成为全球世界霸主B.美、日、西欧三足鼎立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中国已成为世界大国第II卷二、非选择题(共4个题目,满分50分。
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材料二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
1832年改革法案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867年、1884年改革法案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
1928年,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