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的三条公理
《股票作手回忆录》精华语录

《股票作手回忆录》精华语录根据《杰西?李佛摩股市操盘术》、《股票作手回忆录》收集整理1、优秀的投机客总是在等待,总是有耐心,等待着市场证实他们的判断。
要记住,在市场本身的表现证实你的看法之前,不要完全相信你的判断。
2、要想在投机中赚到钱,就得买卖一开始就表现出利润的商品或者股票。
那些买进或卖出后就出现浮亏的东西说明你正在犯错,一般情况下,如果三天之内依然没有改善,立马抛掉它。
3、绝不要平摊亏损,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个原则。
4、在价格进入到一个明显的趋势之后,它将一直沿着贯穿其整个趋势的特定路线而自动运行。
5、当我看见一个危险信号的时候,我不跟它争执,我躲开!几天以后,如果一切看起来还不错,我就再回来。
这样,我会省去很多麻烦,也会省很多钱。
6、记住这一点:在你什么都不做的时候,那些觉得自己每天都必须买进卖出的投机者们正在为你的下一次投机打基础,你会从他们的错误中找到赢利的机会。
7、只要认识到趋势在什么地方出现,顺着潮流驾驭你的投机之舟,就能从中得到好处。
不要跟市场争论,最重要的是,不要跟市场争个高低。
8、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我都有耐心等待市场到达我称为“关键点”的那个位置,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才开始进场交易,在我的操作中,只要我是这样的,总能赚到钱。
因为我是在一个趋势刚开始的心理时刻开始交易的,我不用担心亏钱,原因很简单,我恰好是在我个人的原则告诉我立刻采取行动的时候果断进场开始跟进的,因此,我要做的就是,坐着不动,静观市场按照它的行情发展。
我知道,如果我这样做了,市场本身的表现会在恰当的时机给我发出让我获利平仓的信号。
9、我的经验是,如果我不是在接近某个趋势的开始点才进场交易,我就绝不会从这个趋势中获取多少利润。
10、“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真正重大的趋势不会在一天或一个星期就结束,它走完自身的逻辑过程需要时间。
11、利用关键点位预测市场运动的时候,要记住,如果价格在超过或是跌破某个关键点位后,价格的运动不像它应该表现的那样,这就是一个必须密切关注的危险信号。
【强烈推荐】缠论重点技术总结

缠中说禅的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交易市场建筑在严密的公理化体系上的理论,还原了资本市场的本来面目,让人类的贪婪、恐惧无所遁形。
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只有明确地知道市场当下的行为,才可能逐步化解贪婪与恐惧,而缠中说禅的理论就是可以把交易行为建筑在一个坚实的现实基础上,而不是贪婪、恐惧所引发的臆测上。
一、缠论的核心和精髓缠论的核心在于“走势终完美”。
走势终完美在理论上解决了所有公开的自由经济的金融证券市场,所有走势都是可以精确定位的。
缠论的精髓就是几个结合律。
当走势到达一定程度,这些结合律使得一个走势可能完成的情况“极端的明确与狭小”。
所以学好结合律,才可以在走势的判断上有硬功夫。
与缠论有关的结合律有三种:1、包含K线分型结合律;包含K线分型结合律,走捷径的按照缠师的简单包含K线处理已经足够。
2、笔结合律;笔结合律是最基础的。
不搞清楚笔结合律,缠论就无从谈起。
3、走势结合律。
前面两个结合律是走势定义的第一部分起始函数A0=f1(B)。
而走势结合律则是走势定义的第二部分递归函数An=f2(An-1)。
对于走势必读和必谈的当然就是走势结合律f2。
这也是缠论最精彩、最数学、最具艺术性的地方。
二、缠论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缠师说:操作的节奏是最重要的。
操作,归根结底就是买点买、卖点卖。
而节奏来源自对级别的清楚认识,没有级别,任何的买卖点都是白搭,更别谈什么节奏了。
缠师说:抓住中枢这个中心,走势类型与级别两个基本点,其他都是辅助。
因此缠论的三大分析技术“中枢、走势类型、级别”,通过辅助判断“背驰”以及“均线趋势力度、量价关系进出”的几个指标,从而确认第一二三类买卖点,这就是组成缠论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
(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走势中枢: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
具体的计算以前三个连续次级别的重叠为准,严格的公式可以这样表示:次级别的连续三个走势类型A、B、C,分别的高、低点是a1a2,b1b2,c1c2。
金融经济学十讲——史树中

1、一般经济均衡:假定市场上一共有k 种商品,每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都是这k 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
这k 种商品的供需均衡就得到k 个方程。
但是价格需要有一个计量单位,这k 种商品的价格之间只有k-1 种商品的价格是独立的。
瓦尔拉斯又加入了一个财务均衡的关系,即所有商品供给的总价值应该等于所有商品需求的总价值。
这一关系目前就称为“瓦尔拉斯法则”,它被用来消去一个方程。
2、从“华尔街革命”追溯到1900年▪3、对每一固定收益都求出其最小风险,那么在风险-收益平面上,就可画出一条曲线,它称为组合前沿。
马科维茨理论的基本结论是:在证券允许卖空的条件下,组合前沿是一条双曲线的一支;在证券不允许卖空的条件下,组合前沿是若干段双曲线段的拼接。
组合前沿的上半部称为有效前沿。
对于有效前沿上的证券组合来说,不存在收益和风险两方面都优于它的证券组合。
▪4、夏普:假定所有投资者都以马科维茨的准则来决策,而导出全市场的证券组合的收益率是有效的以及所谓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
这一模型认为,每种证券的收益率都只与市场收益率有关。
5、米勒与莫迪利阿尼:探讨“公司的财务政策(分红、债权/股权比等)是否会影响公司的价值”这一主题。
他们的结论是:在理想的市场条件下,公司的价值与财务政策无关。
后来他们的这些结论就被称为莫迪利阿尼-米勒定理(Modigliani-Miller Theorem,MMT▪无套利假设是指在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中,不存在套利机会(即确定的低买高卖之类的机会)。
因此,如果两个公司将来的(不确定的) 价值是一样的,那么它们今天的价值也应该一样,而与它们财务政策无关;否则人们就可通过买卖两个公司的股票来获得套利。
‘▪布莱克和肖尔斯先把模型连续动态化。
他们假定模型中有两种证券,一种是债券,它是无风险证券,其收益率是常数;另一种是股票,它是风险证券,沿用马科维茨的传统,它也可用证券收益率的期望和方差来刻划,但是动态化以后,其价格的变化满足一个随机微分方程,其含义是随时间变化的随机收益率,其期望值和方差都与时间间隔成正比。
道氏理论

道氏理论的形成过程我们一般所称的"道氏理论",是查尔斯.道, 威廉姆.皮特.汉密尔顿(William Peter Hamilton)与罗伯特.雷亚(Robert Rhea)等三人共同的研究结果.查尔斯.H.道 (1851-1902) 出生於新英格兰。
纽约道?琼斯金融新闻服务的创始人、《华尔街日报》的创始人和首位编辑。
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新闻记者,早年曾得到萨缪尔?鲍尔斯的指导,后者是斯普林菲尔德《共和党人》杰出的编辑。
道曾经在股票交易所大厅里工作过一段时间,这段经历的到来有些奇怪。
已故的爱尔兰人罗伯特?古德鲍蒂(贵格会教徒,华尔街的骄傲)当时从都柏林来到美国,由于纽约股票交易所要求每一位会员都必须是美国公民,查尔斯?H?道成了他的合伙人。
在罗伯特?古德鲍蒂为加人美国国籍而必须等待的时间里,道把持着股票交易所中的席位并在大厅里执行各种指令。
当古德鲍蒂成为美国公民以后,道退出了交易所,重新回到他更热爱的报纸事业上来。
后来,道氏设立了道琼斯公司(Dow Jones & Company),出版《华尔街日报》,报道有关金融的消息。
1900年到1902年,道氏充任编辑,写了许多社论;讨论股票投机的方法,事实上,他并没有对他的理论作系统的说明,仅在讨论中作片段报道。
查理士.道尔在1895年创立了股票市场平均指数--"道琼工业指数".该指数诞生时只包含11种股票,其中有九家是铁路公司。
直到1897年,原始的股票指数才衍生为二,一个是工业股价指数,由12种股票组成;另一个是铁路股价指数。
到1928年工业股指的股票覆盖面扩大到30种,1929年又添加了公用事业股价指数。
道本人并未利用它们预测股价的走势.1902年过世以前,他虽然仅有五年的资料可供研究,但它的观点在范围与精确性上都有相当的成就.道的全部作品都发表在《华尔街日报》上,只有在华尔街圣经的珍贵档案中仔细查找才能重新建立起他关于股市价格运动的理论。
学习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心得体会

学习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心得体会
学习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心得体会
为了能炒股票赚钱,到处寻找技术方法,学习缠论炒股票也是这目的。
缠论的理论体系,形态学部分,揭示了市场的'结构,正如禅师所说,“剥光了市场给你看”。
当初学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必涨的一段,就是说在当下判断,一定立即上涨的一段,学了缠论很失望,没有找到这方法,力度,背驰也是辅助性的,或许大多数正确,但也同时成了主力骗线的工具。
缠论当下对未来的走势向上还是向下的判断结果是什么?就是三种,横向走,下跌,上涨。
种类不多,但等于没说。
也就是说,当下以后无论如何走都是完全符合缠论的市场结构的,这就是市场公理。
有种感觉,学了缠论与没学一样,什么也没学到。
这个就是我所学到的。
只有缠论理论是绝对正确的。
道氏理论》的精髓“三大公理”

《道氏理论》的精髓“三大公理”三大公理:1、市场行为包容并消化一切;2、市场行为按趋势方式演变;3、历史会重演。
第一大公理市场行为包容并消化一切预先知道未来的经济发展,其效益非常明显:任何人都可因此获利。
一般市场参与者如果不能正确预期未来的经济活动,财富将持续减少,也无所谓牛市、熊市。
然而,道.琼斯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目前已被一百多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一般的股票交易者可以适当地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并使股票价格的走势循环领先经济循环的变动。
两者在时间上的落差,来自于股票市场具有流动性,经济的调整则不具备这种流动性,因为资金与存货的转换性较为有限。
而在道氏之前,人们一直没有找到能准确衡量经济整体状况的客观尺度。
当时,人们对国民经济整体状况的衡量指标主要是以“价格”为中心的指标体系,包括货币的价格、利率及银行信用等。
但是,价格尺度本身不但具有滞后的特征,而且有经济学家认为,国民经济周期性的供求失衡在很大程度上应归于价格的误导作用。
道氏在一百多年前惊人般正确地指出:“股市的重大变化要领先于国民经济的重大变化。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道氏认为,唯一可以影响股票市场预测精确性的因素,是当权者的意外行为。
这可能是战争,或是货币财政政策的突然变化。
道氏这一见解的科学性已被100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了。
而且多项权威性的数理统计分析也支持道氏提出的股市波动领先于经济周期的观点。
研究证实,股价指数周期领先于国民经济周期3至6个月。
目前,在美国政府建立的国民经济领先指标体系中,股票指数仍是其中12个指标中的核心指标之一。
第二大公理市场行为按趋势方式演变道氏最先提出了趋势的定义:市场行为的变动不是朝一个方向直来直去,特别是价格或指数的轨迹类似一系列前赴后继的波浪,具有相当明显的波峰和波谷。
无论这些波峰和波谷是依次递升,还是依次递减,或者横向延伸,其总方向就构成了趋势。
道氏在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三重运动原理:基本运动、次级运动和日常波动。
行为金融学整理

行为金融学一、传统金融学理论证券市场的典型特征: 不确定性和信息非对称性。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以及APT、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等都是在存在不确定性而不存在信息非对称假设下研究资产定价问题的。
与上述不同,有效市场假说考虑了信息非对称对资产价格的影响:1、市场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强2、具有理性预期的交易者明察秋毫、无所不通,消除了信息非对称3、有效市场假说下的资产定价理论就可以只考虑只存在不确定性而不存在信息非对称性情景下的资产定价问题了。
所以说,有效市场假说是现代标准金融理论核心与基石。
有效市场假说和资产定价的理论基础:1、投资者理性(两层含义):2、理性预期: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认知)是没有偏差的3、市场均衡的条件:期望效用最大化和无套利二、有效市场悖论1、同质信念与交易动机有效市场中引起交易动机是风险偏好,但现实中人们对未来的看法差异(信念差异)是证券交易的主要原因:看涨者买,看跌者卖。
2、无交易定理当交易的唯一动机是信息优势时,则在理性预期均衡状态下不会有交易发生。
3、Grossman-Stiglitz 悖论如果在有效市场上,价格已经完全反映有关的信息,那么市场参与者就没有必要去搜集相关的信息;而如果市场参与者不去搜集信息,那么市场价格就不能完全反映有关的信息。
4、理性假设受到挑战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的投资者并不遵循理性预期要求的理性:其信念更新不遵守贝叶斯理性(比如,启发式思维等),风险偏好不遵循传统的期望效用函数形式(比如凸函数risk aversion),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对投资决策产生显著的影响,等等。
5、来自经验研究的市场“异象”赢者诅咒:通常指在任何形式的拍卖中,赢得拍卖品的中标者出价高于其他中标者,但可能对拍卖品估价过高,支付了超过其价值的价格,从而赢得的拍卖品的收益会低于正常收益甚至为负。
新股折价之谜:新股认购中,无信息的投资者容易遭受所谓“赢者诅咒”式的损失。
【股票分析软件】多空王指标的买卖技巧

【股票分析软件】多空王指标的买卖技巧【核心提示】根据上述原理,多空王指标通过红色“多头市场带”和绿色“空头市场带”的颜色转变及宽窄变化反映出市场多空实力的状况。
1、多空王指标的原理市场的参与者永远分成买方和卖方两部分,他们组成了多头和空头两大阵营,并由此决定了市场的走向。
简单来说,当买方力量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多头的上升市场就此形成;当卖方力量占据绝对优势时,空头的下降市场将持续发展;当买卖双方力量相持不下时,市场就会在多空双方的反复拉锯中上下波动。
2、多空王指标的组成根据上述原理,多空王指标通过红色“多头市场带”和绿色“空头市场带”的颜色转变及宽窄变化反映出市场多空实力的状况。
3、多空王指标的操作原则股价总是沿趋势方向运行——这是技术分析三大公理之一,而多空王指标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够清晰揭示出股价的趋势,同时指出操作原则:(1)股票为下降趋势时,该指标表现为持续向下的绿色带,此时表明空方占据主导地位,投资者应避免操作以持币观望为主。
(2)股票为横向运动时,该指标的红绿带带宽较窄,且红绿带通常会交替出现,这表明多空双方力量平衡,趋势方向不明时投资者需谨慎操作。
(3)股票为上升趋势时,多空王指标表现为红色带持续向上,此时表明多方占据绝对优势,投资者可以积极入市以买进持有为主。
4、多空王指标买卖技巧(一)多空王指标的买入技巧1.反转回踩技术要点:(1)多空王指标由绿带变红带;(2)股价突破绿带后回踩红带;(3)回踩位置正好触及红带或跌至红带内。
图1如图1,中视传媒(600088)日线走势图显示,位置A就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突破回踩”买入点,而后面的B、C、D、E等位置都属于回踩红带的买点,可视之为加仓点而不是重要建仓位置,这是因为回踩次数越多、时间不断延长,买入风险也随之增加。
该买点应用时需要注意:当股价跌至红带之内说明走势偏弱,此时可适量买入,但如果收盘价跌穿红带则应放弃买入或止损出局。
图2如图2,歌华有线(600037)日线图显示,在位置A、B和C处皆出现反转后回踩失败的走势,因此按“反转回踩”买点介入者应当立即止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票市场的三条公理公理,是指依据人类理性的不证自明的基本事实,经过人类长期反复实践的考验,不需要再加证明的基本命题。
公设,是指人类定义的基本规则,通过定义、规则或者法律等形式固定下来,并为所有人所遵守。
以现代观点看,公设也是公理。
公理构成人类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石。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公元前300年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的《几何原本》。
它是欧洲数学的基础,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
书中包含了5条公理、5条公设(近代数学已经不再区分公理和公设,统称公理)、23个定义和48个定理。
欧氏几何5条公理:1.过两点能作且只能作一直线;2.线段(有限直线)可以无限地延长;3.以任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可作一圆;4.凡是直角都相等;5.同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若在直线同侧的两个内角之和小于180°,则这两条直线经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一定相交。
按照欧氏几何学的体系,所有的定理都是从确定的、不需证明的基本命题即公理演绎出来的。
在这种演绎推理中,对定理的每个证明必须或者以公理为前提,或者以先前就已被证明了的定理为前提,最后做出结论。
它标志着几何学已成为一个有着比较严密的理论系统和科学方法的学科。
这种演绎推理思维为我们提供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将其运用到对股票市场的规律认识中,可能会推导出一些大部分人都觉得惊讶的结论。
在这里,我们模仿欧氏几何的演绎思维,提出股票市场的三条公理(公设),并分别对其进行解释。
这里的公理可能并不严格符合数学上公理的定义,但并不影响我们发现股票市场最本质的规律。
公理一:企业存在的首要价值是获得盈利,优秀企业的内在价值长期是增长的。
解释:企业,是指以盈利(不止是账面的盈利,更指实在的现金流)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时间、空间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政府组织、非盈利性组织并不符合企业的定义,也不具备以盈利为首要目的的基本特征。
除了盈利之外,企业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盈利投入扩大再生产,这也是企业追求盈利的原始动机所决定的。
因为扩大再生产的存在,也使得企业获得巨大盈利后,依然能够保持净资产收益率不会因为获得盈利而下降。
优秀企业区别于一般企业特征是,不但追求并且能够通过不断进行扩大再生产获得高质量的盈利。
所谓高质量的盈利,可以体现为巨大的盈利、持续的盈利、增长的盈利、加速增长的盈利、强大的潜在盈利能力,或者兼而有之。
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消耗社会资源,现有的社会资源构成现存的社会财富。
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创造出来的将来物质和文化产品构成了将来的社会财富。
由于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特征,又能够带来更多社会产品,所以当前物品的效用要高于未来物品的效用。
货币自然表现出存在时间价值。
货币的时间价值,决定了企业内在价值与企业寿命期内盈利之间的内在关系。
因此,优秀企业的内在价值长期是持续增长的。
公理一成立的逻辑基础,来自于人类对企业和优秀企业的定义,以及资源稀缺带来的货币存在时间价值的必然性。
公理一本身不是股票市场的规律,并不依赖于股票市场的出现,甚至也不依赖于公司这一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
(企业存在三类基本组织形式: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组织形式。
)但股票市场是上市公司股票的交易场所,所以公理一也适用于股票市场中的公司。
公理一符合人们长期反复实践的检验。
公理一表明,优质企业的股权是世界上最好的资产。
公理二:每股股票都代表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股票价格长期来看高度相关于公司内在价值。
解释: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证明其所入股份的一种有价证券,它可以被转让和抵押。
17世纪初,出于对海上贸易风险分担的考虑,最早的股份公司,产生于荷兰和英国成立的海外贸易公司。
股份公司的成功经营和迅速发展,使得荷兰和英国掀起了成立股份公司的浪潮。
到1695年,英国成立了约100家新股份公司。
股票的出现,就产生了股票转让的需求,股票经常化的转让促使股票交易所产生。
1602年,荷兰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桥上进行荷属东印度公司股票的买卖,形成了股票交易所的雏形。
1792年,美国24名经纪人在纽约曼哈顿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订立协定,形成了经纪人联盟,它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
除了特殊的股票和特别的约定以外,股票市场中交易的每一股普通股票,都代表了对某一家企业的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
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所有权是物权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种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三个特征。
因此,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一部分。
买“股票”就是买其“股”那部分所代表的资产属性,而不是“票”那部分所代表的筹码属性。
同时,每一股普通股票代表的这一基本单位的所有权也完全相等,即同股同权。
这是非常重要的规则。
巴菲特说过一段话:“如果我们不能整体收购获得企业控制权时,我们也很高兴能够通过股票市场买入一家伟大企业的一小部分股权。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蓝色钻石‘希望之星’的一小部分所有权,也远远胜过拥有一颗人造钻石的全部所有权。
”原因就在于每一股股票的企业所有权相等。
巴菲特的这段话,重要的部分不是将“希望之星”与人造钻石放在了一起比较,而是将“一小部分所有权”与“全部所有权”放在了一起比较,其实相当于把“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一部分”升华为了“买股票就是买下了整个企业”。
买股票就是买下了整个企业。
那么,我们去买下整个企业的时候,需要做什么事情,我们买其一部分股票的时候,也做同样的事情。
投资者需要做的研究、考量的格局就完全不同了。
投资者的出价也完全不同了。
股票的价格,对应全体股票的市值,也就是整个企业的价格,必然与整个企业的内在价值相关联。
理想情况下,如果一家企业的股票在市场上全流通,理论上是存在通过二级市场买下其全部股票,也就是买下整个企业的可能性。
套利行为本身或者预期套利行为出现,会使得套利空间趋于消失。
极端地试想,茅台的市值有可能跌到1块钱吗?根本不可能,因为套利者马上会买入,立即拿到账上近900亿元的现金,还有每年近300亿元的利润,跌的越多投资者的收益反而就越高。
在可见的未来,茅台市值不仅不可能跌到1块钱,也不可能跌到300亿元,跌到3000亿元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尽管在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性)。
因此,股票价格长期来看高度相关于公司内在价值。
公理二的前半部分来自于人类对股票和股票市场的规定,后半部分来自于前半部分与价格的价值规律、套利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公理二也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只要时间跨度足够,无论是茅台还是乐视网,股票价格都必然向企业的内在价值回归。
公理三:股票的主观定价规则和边际定价机制,决定了股票价格在短期内具有随机性,完全不可预测。
解释:股票价格如此被人高度关注,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我们在股票行情机上看到的实时价格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开盘价和收盘价如何产生的?每日的股价之间是否有关系?股价的变动是否连续?公司的市值意味着什么?我们先来看看《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
交易规则属于交易所交易机制的根基性文件,可惜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读过和理解它。
交易规则第3.3.5条规定,“客户可以采用限价委托或市价委托的方式委托会员买卖证券。
”这一条规定了股票的主观定价规则,任何人都可以主观地对任何一支股票给出报价,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公允价格是所有人必须遵循的。
一旦涉及到人的主观性,那么随机性就无可避免了。
一个人完全可以因为天气不好,心情不好,或者生病不舒服而以某价格卖出股票。
另一个人也完全可以因为天气好,心情不错,或者发工资了而以某价格买入股票。
而且每一个投资者的报价行为和交易行为都将对全市场的其他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市场是所有具有主观性的交易者的集合,市场现象是一种第二类混沌现象。
股价的波动就像布朗运动一样,是微观世界的随机性在宏观世界的体现。
交易规则第3.6.1条规定:“证券竞价交易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撮合成交。
成交时价格优先的原则为:较高价格买入申报优先于较低价格买入申报,较低价格卖出申报优先于较高价格卖出申报。
”交易所最本质的功能就是撮合交易。
现代电子化的交易所在功能本质上和400多年前阿姆斯特河大桥上股票交易者的聚会没有任何区别。
在这里,价格永远是第一位的撮合因素,只要有一个买入报价高于等于一个卖出报价,交易即可至少部分地达成。
交易规则第4.1.1、4.1.3条规定:“证券的开盘价为当日该证券的第一笔成交价格。
证券的收盘价为当日该证券最后一笔交易前一分钟所有交易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含最后一笔交易)。
当日无成交的,以前收盘价为当日收盘价。
”所以开盘价与前一天的股价没有任何法规约定上的关系(假设不限制涨跌幅)。
收盘价也不是很多人以为的当天最后一笔成交价格,它可以被人为规定,“前一分钟”可以,“前100分钟”当然也可以。
股价完全可以是不连续的,理论上也可以一天或者一个星期没有一笔交易。
我们去看看港股的很多小市值股票,就会发现很多股票可以一两个小时没有一笔交易,有交易的时候就可能使股价呈现阶梯状跳跃。
交易规则第5.2.2条规定:“连续竞价期间,即时行情内容包括:证券代码、证券简称、前收盘价格、最新成交价格、当日最高成交价格、当日最低成交价格、当日累计成交数量、当日累计成交金额、实时最高五个买入申报价格和数量、实时最低五个卖出申报价格和数量。
”这条规则告诉我们,股票行情机上的实时股价,就是最新成交的一笔交易的成交价格。
而且没有任何条款规定这笔交易的数量不能少于多少。
只要它是最新成交的,哪怕只有1股,它就代表了实时股价。
实时股价的含义仅仅是,刚刚有两个人出于某种原因自愿以这个价格成交了一些股票,它并不会告诉你你手里的股票的价值是多少。
市值是一种度量公司资产规模的方式,通行的计算方法是,等于该公司当前的股票价格乘以该公司所有的普通股数量,即总市值= 当前股价*总股本。
但我们并没有找到这计算方法的法规依据。
看来是古今中外约定俗成的一种计算方法。
这种计算方法隐含了股票的“边际定价”机制,即一家公司的每一股股票的市值都等于当前完成的这一笔股票交易的成交价格,这是一个边际量。
举一个极端例子,假设一家公司总股本有1亿零1股,公司老板手中持有1亿股,某股民甲手中持有1股。
在昨天该公司的股价是1元/股,所以公司市值1亿零1元,老板身家1亿元。
今天股民甲不知道什么原因希望以10元的价格卖出手中这1股,而恰好股民乙不知道什么原因愿意以10元钱价格买入这1股。
经过交易所撮合,他们成交了(假设无涨跌幅限制和交易数量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