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文化生活第2课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文化生活全册复习课件

文化生活全册复习课件
体味文化 文化是什么

文化与

社会

文 化 与 生 活
文化与经 济、政治
三者关系、 文化对社会 发展的作用
综 合 国 力



感受文化 影响特点

影响


文化对
人的影
文化
文化与个人成

塑造 人生 整理ppt
长的关系
1
一、体味文化
1、文化现象无时无处不在,不同区域的文化呈现 不同的特点
2、什么是文化
(3)我国应如何应对: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 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 强大的智力支持。
整理ppt
6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感受文化影响 文化塑造人生
整理ppt
7
感受文化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传统文艺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 (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作用
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整进理步ppt 、妨害人的发展消极作17用。
5、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3、传媒的发展经历的阶段
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传媒开始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标志是
印刷媒体的推广 所谓大众传媒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4、文化交流作用:促进中整理华ppt 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14 展
整理ppt
15

政治:文化生活复习课复习课件

政治:文化生活复习课复习课件

3、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 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有反作 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 响。
(3)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 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越来越重要。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 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性 与文
1、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有哪些?P34-35
文 化 传
化 在 交 流
2、什么是大众传媒?推广标志是什么? 3、文化交流传播的意义?

中 传
4、在文化交流传播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文 化 的
文 化 的 继
继承


与 文
文 化 在
化继
发 展
承 中 发

1、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2、传统文化的特征:P42 3、传统文化作用的二重性: 4、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P42-43 5、如何继承传统文化?P43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 C.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 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2.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 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C )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自然科学 ③ 技术 ④语言、文字 ⑤选举人大代表 ⑥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09福建卷31)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 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 封。《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 了海峡两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由此可见( B )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文化生活第二课

文化生活第二课

2、深远持久
(1)文化对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 活方式的影响都是深远持久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 养的核心和标志,它们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 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 久的影响。(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三观)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并不是说 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三观”一经形成就终生不 变。随着人们生活阅历的变化,人们的文化素养会逐步提 高,人们的“三观”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 • • •
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 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 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 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说明 • ( ) A.终身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
【对点练习】

• • • •
年根将至,如潮的人群依然奔向大小车站, 拥挤着要赶在大年三十前回家。老一辈人依然 有着浓厚的年的情结,一年年地坚守着过年的 习俗,鞭炮、春联、福字、年画、祭祖、拜年、 压岁钱等年的专有事物在他们心中分量依然很 重。材料显示了(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春节的习俗不会改变 D.人们摆脱不了旧传统的束缚
(2011年北京,40)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 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 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 2015)》,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 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 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9分)

《文化生活》第2课课件

《文化生活》第2课课件

• 答案示例一:①人创造文化,文化潜移默化地影 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塑造人生。②坚持喝 倡导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批判铺张浪费的落后 文化。③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 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 答案示例二:①人创造文化,文化影响人。②文 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在 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 活方式和行为。③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 渊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树立勤俭节约的 先进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文 化氛围。
• 如图,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 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实验表明,美国孩 子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组,中国孩子则倾向于把牛和草地 分在一组。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 的特征,牛和鸡都属动物,因此把牛和鸡分在一组;中国 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牛吃草,所以把牛 和草地分在一组。这说明( ) • A.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的交往方式 • B.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的价值选择 • C.文化的差异带来生活方式的差异 • D.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
“三观” 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素质和 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要重视“三观”的培养。
• 众多学子对优秀文化作品的感受并不是完 全相同的,有的学生会萌生进一步触摸传 统文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愿望,有的 学生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个别学生 兴趣并不太高,这是因为( ) • A.文化影响人是深远持久的 • B.文化影响人是潜移默化的 • C.文化影响人是主动感悟的 • D.文化影响人是形式各异的
增强精神力 量
震憾人心
历久不衰持 续推动
物质力量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共32张PPT)优质公开课PPT课件

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共32张PPT)优质公开课PPT课件

区别: 一.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侧重人的主观主观精神感受、促进思想水平提高知识水 平不断拓展等。 例如:文学欣赏、听音乐、绘画赏析、阅读美文、欣赏精美歌
舞和电视剧,使人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侧重具体行动中文化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推动 社会实践的发展。 例如:奥运精神鼓舞奥运健儿不断创造辉煌,激励 着国人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和建设中。
义、信”等内容,至今仍影响着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
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C B.具体深刻的特点
• C.深远持久的特点
D.相对独立的特点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框 感受文化 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2、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3、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特点。根据题中关键信 息“走到天涯海角”“身在异国他乡”“都是一杯杯数千年中 华文化的佳酿”可知,这体现了文化对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 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难以抹去,故①④符合题意。 题干并没有强调文化对不同人的不同影响,也没有强调文化在不 同时代有不同的影响,故②不选。③中“无影无踪”表述错误。
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表现(原因):
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 感染力 和 感召力 ,使人 深受震撼、 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民心灵的火炬、引领 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 力量,激励人们 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感染力和感召力 震憾人心 增强精神力量 物质力量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 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这 种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
第3页共7页
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 ) ①乡愁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②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③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④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4页共7页
学与练 达目标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试题层级
知识点
认知层级
获取和 调动和 描述和 论证和
基综 应
政治 科学 法治 公 共
了理 解解
分 析
评 价
解读信 运用知 阐释事 探讨问



题 认同 精神
意识 参与
础 性
合 性
用 性
1
选 择
文化对人影响的


表现Biblioteka 2选 择文化对人影响的


特点

3

优秀文化塑造人 生


选 优秀文化塑造人
2.根据考点,带着问题,再读材料,画出关键词句,提取整合有效信息。 3.分析选项,结合所学知识选择调用与材料信息相匹配的知识点。 4.得出正确答案。 【学生活动 1】按照梳理的思路选出选项。 【预设答案】D 【教师活动 2】完成解答后抽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并解释原因。 【学生活动 2】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思考,回答完后其它同学做补充。 【教师活动 3】出示正确答案,进行总结补充,规范专业术语。 【学生活动 3】根据老师出示的答案,进行修正。
反固学 纳综合
目标二:结合图片和材料,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第 2 课时 复习知识点
一、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一)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一)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 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三、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 提高。 (二)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 目标三:结合材料情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课件最终版ppt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课件最终版ppt

• (2)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表现 A、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B、传统建筑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C、传统文艺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D、传统思想的继承(是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 (3)传统文化的特点
• 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 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 又能够因时而变。
D. 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
方面
B
3.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
窗花、写春联等等,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
到圣诞节,唱圣诞歌等等。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
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展现出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全部内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款时装,居然是改造过的中国旗袍。这表明
()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中西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相互学
习、相互借鉴 C.中华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 D.中西文化已融为一体
B
立意:考查学生对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传 播的认识。
1、什么是文化传播
生活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
文 中 的 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化 文化
商人的贸易活动
在 交 流
传播
2、(2)文化传播的重要 人类的迁徙活动
途径
教育
中 3、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传 (1)大众传媒的形式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播 (2)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文化生活第二课复习课件

文化生活第二课复习课件


5.网络语言、网络游戏、网络情感等 网络文化正悄无声息地进人人们的生 活,由此可见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人们对文化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B
6.之所以要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诚实信用教育,是因为 ①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②先进文化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 力和智力支持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 ④文化塑造人生 ⑤文化影响是消极的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Do you have breakfast? Do you have lunch? Do you have supper?
考点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1)通过文化氛围无形影响 潜移默化≠虚无飘渺 (2)人们能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潜移默化≠消积被动 2、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第一单元
•综合国力
文化
特点
作用
精 人 非 依 神 创 先 赖 形 造 天 性 性 象
•来源 对 人 •表现 •特点 •塑造人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考点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生活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
2013年新课标全国各地高考 题训练 • 1、(新课标卷1)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同学、 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的光荣称号, 老师和同学都对他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 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 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有决定作用。 • ③优秀文化更有利于培养和塑造人的健全性格。 •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2011高考山东卷29)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 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 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 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 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 教育的新基地。 • (6)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 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7分)
• 【答案】 (6)①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 主义教育创始了特定的文化环境; • ②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 义有了新的物质载体; • ③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 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3(2011高考天津卷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 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根据表3左列信息,将下列需 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 我国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 (各写一点即可) • ①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 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 • ②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 • ③积极开拓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 争力和影响力。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这一知识。材料描述了“竖大拇指”和“吃面条出 声”两种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理解,表明D项符合题意。A项否认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共性,是错误的。尽管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 的理解,但随着文化交流的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包容增加,人们可以站 在对方文化立场上看待和评价某些行为,而不仅仅囿于自身文化背景看待一切, 因而B、C两项失之绝对化。
• (2011高考浙江卷31)“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 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理的 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 很正常,面对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 景 •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知识网络 (1)
(2)
(3)
(4) (5)
一、知识网络 (1)
(2)
(3)
(4) (5)
二.【易错易混】
• 误区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学校老师 的教育。
• 注意: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 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 误区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 注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 误区3:学历高低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 注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 的核心和标志。 • 误区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 质和终身发展起决定作用。 • 注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 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 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 误区5:任何文化都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注意: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误区6: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古 今相同。 • 注意: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具体要求和内容也不 相同。
三.【拓展延伸】
• 1、文化素养的表现
• 2、人是有精神的
• (1)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既有物质需 要,也有精神需要。精神生活、精神需要是 人的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的力量 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在人的生存、发展过程中,精神力量起着极 其重要的作用。 • (2)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精神的增强是 统一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必然迸发出强大的 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发人们更加自 觉地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从而丰富精 神世界。优秀文化作品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 界的同时,又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四、【高考题例】
• 1(2011高考北京卷40)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 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 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 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每 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 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 (3)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 (9分)
• (1)文化素养的高低,可以从待人接物、为人处事 上表现出来,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也可以反映一个人 的文化品味的高低。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提高文化 修养,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2)文化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的影响,实际上也就是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世界、改 造世界和人们的思维,也正是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的表现。
• 3)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 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 (9分) • ⑶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 方式,加强汉军宣传教育 ,有助于人们清醒的认 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 行动。 • 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 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 化氛围。 •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答案】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 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 化活动;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 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 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