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专题1课题2 腐乳的制作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试题

课题2 腐乳的制作1.下列有关毛霉的作用,正确的是()①将多糖分解成葡萄糖②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③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④将核酸分解成核苷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将脂肪水解成为甘油和脂肪酸。

2.腐乳因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

下列有关腐乳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也可以防止杂菌污染B.制作腐乳时,容器要进行灭菌,豆腐块装瓶时操作要缓慢以防止豆腐碎裂C.毛霉菌丝大量繁殖可形成有害的“硬皮”,不能食用D.不同颜色的腐乳的制作过程有很大不同,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不会过早酥烂,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A项正确。

豆腐块装瓶时操作要迅速,以防止杂菌污染,B项错误。

毛霉菌丝大量繁殖后形成的“硬皮”对人体无害,可以食用,C项错误。

不同颜色的腐乳的制作过程基本相同,只是加入的辅料有所区别,D项错误。

3.下列是与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为了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排放,保持适当的距离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腐乳口味受影响,每层的加盐量大致相等C.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的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4.根据毛霉在新陈代谢中异化作用的特点,下列哪些措施与其有关?()A.豆腐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B.控制温度为15~18 ℃C.用塑料袋罩时不要太严D.与上述A、B有关,其异化作用过程需要氧气,所以用塑料袋罩豆腐块时应留有一定的缝隙,目的就是供给毛霉必需的氧气。

5.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A.用盐腌制时,加盐太少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C.制作卤汤时,加的料酒过多D.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没有用沸水消毒;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用盐腌制时,加盐太少或制作卤汤时加料酒太少都会导致杂菌大量繁殖。

生物选修1达标训练: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含解析

生物选修1达标训练: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含解析

更上一层楼基础•巩固1.蘑菇、硝化细菌、超级细菌、乳酸菌的代谢类型依次是()①需氧自养型②需氧异养型③厌氧自养型④厌氧异养型⑤兼性厌氧型⑥既可自养又可异养A。

①②③⑤ B。

②①②④C。

②①④② D.①②④⑥解析:从同化作用角度,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其他为异养;从异化作用角度,乳酸菌是厌氧型,其他均为需氧型.答案:B2.制作腐乳过程中,让毛霉生长于豆腐上是制作中较为关键的一步,为了能让毛霉在豆腐上较好的生长,我们一般要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A。

12~15 ℃B。

25~40 ℃C。

40 ℃以上D。

15~18 ℃解析:毛霉在15~18 ℃生长较快。

答案:D3.下列哪项不是加盐腌制的目的()A.析出豆腐中的水分B。

防止豆腐过早的酥烂C。

防止豆腐腐败D。

加速毛霉的生长解析:豆腐坯用食盐腌制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

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腐败变质,能够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

答案:D4.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下列是加入酒的目的是()①调整腐乳口味②抑制微生物的生长③作为发酵原料④使后熟期安全度过,延长保质期⑤使蛋白质变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⑤D。

②③⑤解析:加酒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腐乳后熟期安全度过,延长保质期,同时酒中含有酵母菌,与腐乳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后产生芳香物质、有机酸等,能改善腐乳品质。

答案:B5.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青霉素,可抑制哪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A、酵母菌、霉菌B、病毒、酵母菌C、细菌、放线菌D、大肠杆菌、青霉菌解析:产生青霉素的青霉属于真菌,主要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是使用最广泛的抗生素.答案:C6。

测定3类细菌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3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下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

据此判断:只能在需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A、Ⅲ、Ⅰ、ⅡB、Ⅲ、Ⅱ、ⅠC、Ⅰ、Ⅱ、ⅢD、Ⅰ、Ⅲ、Ⅱ解析:试管中的棉花是通气的,试管上部氧气多,生活的细菌为需氧型,下部几乎不含氧气,生活的细菌是厌氧型,均匀分布的是兼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专题一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后作业布置测试好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专题一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后作业布置测试好用

专题一课题2 腐乳的制作[随堂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豆腐乳的制作,不.正确的说法是()A.毛霉是参与豆腐发酵的主要微生物B.豆腐上长出的白毛主要是毛霉的直立菌丝C.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一般在夏天进行D.现代食品企业是在无菌条件下在豆腐上接种毛霉生产豆腐乳解析:选C豆腐上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18 ℃,因此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一般在春天或秋天进行。

2.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有()A.无机盐、水、维生素B.NaCl、水、蛋白质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蛋白质、脂肪、NaCl、水解析:选C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其在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易被人体吸收。

3.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下列不是其作用的是()A.抑制微生物的生长B.使腐乳具有独特香味C.使腐乳中的蛋白质变性D.使后熟期安全度过,延长保质期解析:选C卤汤中的酒一般为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后熟期安全度过,延长保质期。

酒中含有的酵母菌,可分泌酶,引起复杂的生化反应,生成的酒精、有机酸和脂肪酸发生反应生成酯,从而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4.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的是()①盐的用量②酒的种类和用量③发酵温度④发酵时间⑤豆腐含水量⑥盛豆腐的容器的大小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⑥解析:选C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卤汤由酒和各种香辛料组成。

酒的种类和用量均可影响腐乳的品质。

盐的用量也关系到腐乳的风味和质量,盐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盐浓度过高,则影响腐乳口味。

豆腐含水量过高时,腐乳不易成形。

发酵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时间。

5.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温度控制在15~18 ℃,并保持一定湿度B.腐乳制作中,盐、卤汤中的酒和香辛料不仅起防腐杀菌的作用,还能调节腐乳的风味C.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D.卤汤中香辛料越多,口味越好解析:选D盐、酒和香辛料可以调节腐乳的风味,也有防腐杀菌的作用。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2 腐乳的制作精练(含解析)1(1)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2 腐乳的制作精练(含解析)1(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是参与腐乳发酵的主要菌种B.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制作腐乳可大大缩短制作时间C.在腐乳发酵的全过程中必须保持毛霉的活性D.制作成功的腐乳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解析:选D 毛霉是参与腐乳发酵的主要菌种,A错误;腐乳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5~18 ℃,温度较高的夏季不适宜毛霉发酵,易导致制作失败,B错误;在腐乳制作后期,加盐腌制时不再保持毛霉的活性,C错误;制作成功的腐乳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D正确.2.下列关于腐乳制作中温度控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前期发酵将笼屉的温度控制在15~18 ℃B.发酵过程中温度过低则会导致菌丝生长缓慢C.发酵过程中温度过高菌丝易老化和死亡D.装瓶前,要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进行高温灭菌避免杂菌污染解析:选D 前期发酵要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此温度适宜毛霉生长,A项正确;发酵过程中温度过低,则菌丝生长缓慢,B项正确;发酵温度过高,菌丝易老化和死亡,C项正确;制作腐乳主要利用的就是豆腐块上的毛霉产生的酶,不能进行高温灭菌,D项错误。

3.(2019·北京朝阳区期末)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

为了研究不同菌种对豆豉发酵效果的影响,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观测发酵效果。

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B.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肽键数目会减少C.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厌氧菌D.煮熟大豆可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解析:选C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A 正确;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中的肽键断裂转变为多肽,肽键数减少,B正确;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好氧菌,C错误;煮熟大豆可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D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 测试(教师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 测试(教师版)

选修1专题2课题2腐乳的制作(测)(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1. 下列有关腐乳制作过程加盐腌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食盐能杀死腐乳里面的所有微生物,包括毛霉B. 盐能防止杂菌污染,防止腐乳腐败C. 加盐时随层数的加高而增加食盐的用量D. 加盐可以使豆腐中的水分析出,使豆腐块变硬【答案】A【解析】腐乳制作过程中的主要菌种是毛霉,因此不能将毛霉杀死,A错误;盐能防止杂菌污染,防止腐乳腐败,B正确;加盐时随层数的加高而增加食盐的用量,瓶口盐量最高,C 正确;加盐可以使豆腐中的水分析出,使豆腐块变硬,D正确。

2. 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一般可以食用B.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C. 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D. 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败变质【答案】C【解析】实验室制作的腐乳可能灭菌不彻底,一般不宜食用,A错误;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应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增加盐量,接近瓶口处的盐要铺厚一些,B错误;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C正确;加料酒主要为了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同时还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D错误。

3.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腐乳时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发挥作用B.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5℃C.后期发酵时间长短与盐用量、卤汤成分等有关D.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答案】B【解析】腐乳的制作原理:起主要作用的是真菌中的毛霉,还有其他微生物,A正确;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18℃,B错误;后期发酵时间长短与盐用量、卤汤成分等有关,C正确;为防止杂菌污染,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D正确。

4.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答案】B【解析】A、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A正确;B、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制作腐乳,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B错误;C、加盐和加酒都能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C正确;D、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以防杂菌污染,D正确.5.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三种传统发酵食品的共同点是()A.菌种均可来自于自然环境B.均需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发酵C.保证在无氧环境下发酵D.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加【答案】A【解析】A、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菌种均可来自于自然环境,A正确;B、果酒制作的适宜温度是18~25℃,果醋制作的适宜温度是30~35℃,腐乳制作的适宜温度是15~18℃,B错误;C、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果醋发酵过程都是有氧发酵,C错误;D、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群密度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最后减小,D错误.6.下列对腐乳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前期发酵,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B.豆腐块分层摆放,逐层加盐,层数加高盐量不变C.卤汤中的酒量应控制在12%左右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要用沸水消毒,装瓶后密封,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答案】B【解析】前期发酵,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此温度不适于细菌、酵母菌和曲霉的生长,而适于毛霉慢慢生长,A正确;豆腐块分层摆放,逐层加盐,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得厚一些,以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B错误;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C正确;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用沸水消毒,装瓶后密封,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都能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课后训练:专题1 课题2腐乳的制作 Word版含解析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课后训练:专题1 课题2腐乳的制作 Word版含解析

课后训练一、选择题1.适于毛霉生长的条件及场所是()。

①15~18 ℃②一定湿度③富含淀粉的食品上④碱性土壤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含水量不同,下列哪种含水量的豆腐适合用来做腐乳?()A.70% B.80% C.60% D.40%3.在腐乳的后期制作过程中添加酒的目的是()。

①防腐②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③利于后期发酵④满足饮酒需要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4.豆腐“毛坯”装瓶时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动作要迅速小心B.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C.加入卤汤后,瓶口不用密封,因为其内有盐,不会再滋生其他微生物D.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5.制作红腐乳的过程中需要用盐腌制豆腐块,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食盐作用的是()。

A.刺激人的味觉B.激活蛋白酶C.抑制杂菌生长D.保持腐乳形状6.市售腐乳有时口感不好,豆腐较硬,不可能的原因是()。

A.发酵时间短B.菌种老化C.豆腐块含水量高D.调味品加入量不足7.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温度控制在15~18 ℃,并保持一定湿度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C.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D.卤汤中香辛料越多,口味越好8.吃腐乳时,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由什么形成的?()A.腐乳外层蛋白质凝固形成B.细菌繁殖形成C.人工加配料形成D.霉菌菌丝繁殖于表面而形成9.下列有关卤汤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卤汤是决定腐乳类型的关键因素B.卤汤是由酒和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C.卤汤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并有增加腐乳营养的作用D.卤汤也有防腐杀菌作用二、非选择题10.某实验小组自己动手制作腐乳,他们精心挑选豆腐,并切成合适的豆腐块,放置在笼屉中,将温度控制在15~18 ℃,保持一定的湿度,几天后发现豆腐块表面已长满毛霉,然后就把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摆放在瓶中,严格控制每层的盐含量并保证均衡。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选修一(人教版 检测):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选修一(人教版 检测):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Word版含答案

课题2腐乳的制作基础巩固1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曲霉B.酵母C.毛霉D.青霉解析: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答案:C2下列有关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将多糖分解成葡萄糖②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③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④将核酸分解成核苷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可产生多种不同的酶,以利用和分解豆腐中的营养物质。

其中,主要的酶是水解酶类,如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等。

答案:B3腐乳制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杂菌污染。

下列措施不能起抑制杂菌污染作用的是( )A.加入12%的料酒B.逐层增加盐的用量C.装瓶时让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D.用含水量约为70%的豆腐解析: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加入酒,可以抑制或杀灭杂菌;而高浓度的食盐对微生物也有抑制作用,所以在加盐腌制时,越靠近瓶口的位置,加入的食盐量越多;装瓶时让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也是为了杀灭瓶口周围的杂菌,避免污染;用含水量约为70%的豆腐作为原料,是为了使制作成的腐乳成形,与抑制杂菌没有关系。

答案:D4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毛霉是参与豆腐发酵的主要微生物B.传统工艺生产腐乳一般在夏天进行C.现代食品企业是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毛霉生产腐乳的D.加盐腌制可避免腐乳变质解析:用于腐乳发酵的毛霉的最适生长温度是15~18 ℃,夏天温度过高,不适合毛霉生长。

答案:B5豆腐“毛坯”装瓶时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动作要迅速小心B.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C.加入卤汤后,瓶口不用密封,因为其内有盐,不会再滋生其他微生物D.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解析:尽管瓶内有盐,但如不密封,仍会有一些微生物滋生,使豆腐变质。

答案:C6吃腐乳时,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由什么形成的?( )A.腐乳外层蛋白质凝固形成B.细菌繁殖形成C.人工加配料形成D.霉菌菌丝繁殖于表面而形成解析: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毛霉等生长繁殖于豆腐表面,产生大量的菌丝,从而形成一层韧而细致的“皮”。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练习:1.2 腐乳的制作 word版含解析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练习:1.2 腐乳的制作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训练2腐乳的制作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青霉B.曲霉C.毛霉D.根霉解析:参与腐乳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

答案:C2.在腐乳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分泌的“多种酶”起了关键的作用。

下列属于“多种酶”的是()。

A.限制酶B.蛋白酶C.呼吸酶D.DNA聚合酶解析:在腐乳发酵过程中,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由于酶具有专一性,所以分解蛋白质的是蛋白酶,分解脂肪的是脂肪酶。

答案:B3.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A.腐乳制作过程中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以防杂菌污染解析:一般说来,做腐乳所用的豆腐含水量应为70%左右,含水量过大,不易成形。

答案:B4.下列有关腐乳制作中的卤汤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卤汤是决定腐乳类型的关键因素B.卤汤由酒和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C.卤汤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并有增加腐乳营养的作用D.卤汤也有防腐杀菌的作用解析: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前期发酵是相同的,只有后期成熟因卤汤中香辛料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风味的腐乳,且卤汤中的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卤汤中的酒和香辛料都有杀菌作用,卤汤有调味作用,但不会增加营养。

答案:C5.中国各地生产的腐乳风味不同,多带有浓厚的当地气息。

如四川大邑县的唐场腐乳以麻辣香酥见长;河南柘城的酥制腐乳则醇香浓厚;桂林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特点是块小、质地松软、橙黄透明。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影响腐乳风味的因素?()A.香辛料的种类B.盐的浓度C.容器的大小D.酒糟的有无解析:盐的浓度高低,会影响腐乳的口味;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添加酒糟而使腐乳糟香扑鼻;容器大小不影响腐乳的风味。

答案:C6.腐乳制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杂菌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腐乳的制作[基础全练]1.参与豆腐发酵的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酶类主要有( )A.蛋白酶和淀粉酶B.蛋白酶和脂肪酶C.脂肪酶和淀粉酶D.肽酶和麦芽糖酶解析:毛霉等微生物在参与豆腐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酶主要是蛋白酶和脂肪酶。

答案:B2.下列关于腐乳发酵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腐乳发酵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如毛霉、青霉、曲霉等B.发酵后期需要密封腌制,由此可推知毛霉为厌氧型生物C.发酵过程中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D.发酵过程中毛霉和青霉为竞争关系解析:A项正确,腐乳发酵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如毛霉、曲霉、青霉等)参与,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毛霉;B项错误,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生物,后期发酵利用的是其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酶;C项正确,发酵过程中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D项正确,毛霉和青霉共同生活在豆腐上,它们之间是竞争的关系。

答案:B3.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下列关于装瓶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入卤汤后,瓶口不用密封B.动作要迅速小心C.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D.整齐摆放好豆腐解析: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要防止杂菌污染,故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

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封瓶时,为防止瓶口被污染,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故选A。

答案:A4.下列有关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和酒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盐能杀死腐乳里面所有的微生物B.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C.酒含量越高越有利于腐乳的成熟D.卤汤中酒含量应该控制在21%左右解析:用盐腌制时,食盐可以防止杂菌污染,但不会杀死所有的微生物,同时它还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A错误、B正确。

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杂菌繁殖快,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C、D错误。

答案:B5.下列关于腐乳制作中温度控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期发酵将笼屉的温度控制在15~18 ℃B.发酵过程中温度过低则会导致菌丝生长缓慢C.发酵过程中温度过高菌丝易老化和死亡D.装瓶前,要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进行高温灭菌避免杂菌污染解析:A项正确,前期发酵要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此温度适宜毛霉生长;B项正确,发酵过程中温度过低,则菌丝生长缓慢;C项正确,发酵温度过高,菌丝易老化和死亡;D项错误,制作腐乳主要利用的就是豆腐块上的毛霉,不能进行高温灭菌。

答案:D6.下列不属于腐乳制作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是( )A.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清洗干净后再用沸水消毒B.在卤汤配制时加入酒C.封瓶时要迅速小心,瓶口要通过酒精灯的火焰D.发酵的温度控制在15~18 ℃解析: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有多种,制作腐乳的各种用具的灭菌和消毒,卤汤中加酒,装瓶时操作迅速、小心,瓶口要通过酒精灯的火焰等都是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

发酵的温度控制在15~18 ℃,主要是因为该温度有利于毛霉等微生物的代谢,故选D。

答案:D7.如图为腐乳制作的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一二三四A.流程一中,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在现代腐乳生产时通常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B.流程二中,需要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且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减少盐量C.流程三中,卤汤是由酒和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其中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同时也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D.流程四中,密封时,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再用胶条密封瓶口,以防瓶口被污染解析:熟悉腐乳制作流程及相关操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接种优良的毛霉菌种制作而成的,A正确;流程二的具体操作是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B错误;卤汤中需加入酒和香辛料,其中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同时也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C正确;流程四中,密封时,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再用胶条密封瓶口,以防瓶口被污染,D正确。

答案:B8.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其风味和品质的因素有( )①盐的用量②酒的种类和用量③发酵温度④发酵时间⑤香辛料的用量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C.①②⑤ D.③④解析:盐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避免后期制作时豆腐块过早酥烂,同时又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变质,盐的多少会影响腐乳的品质和口味,①正确;酒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使得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酒的种类和用量会影响腐乳的风味,②正确;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15~18 ℃,此时适宜毛霉生长,③正确;发酵时间决定了腐乳是否成熟,也能影响腐乳的品质,④正确;⑤香辛料可以防腐杀菌,也能调制腐乳的风味,⑤正确。

故选A。

答案:A9.请根据腐乳制作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1)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该微生物产生的用于腐乳制作的酶主要是______________。

(2)加盐腌制时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盐时要控制用量,盐的浓度过高则_________________,盐的浓度过低则____________。

(3)配制卤汤时,酒的含量应控制在________左右,酒精含量过高时,________;酒精含量过低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你完成了腐乳制作,则可以从______________等方面评价腐乳的质量。

解析:(1)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如青霉、曲霉、酵母菌和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加盐腌制时,如果盐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而盐浓度过低,则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会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3)酒精含量过高,会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4)从腐乳的色泽、块形和口味上对腐乳质量进行评价,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无异味、块形整齐等说明制作成功。

答案:(1)毛霉蛋白酶和脂肪酶(2)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时要铺厚一些会影响腐乳的口味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3)12% 腐乳成熟的时间将延长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4)色泽、口味、块形(合理即可)10.回答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问题:(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

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其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________和________。

(2)发酵过程中,需装瓶加盐腌制,瓶子一般采用的消毒方法是________,加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

卤汤除具有一定的防腐杀菌作用外,还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________。

(3)封瓶的时候,需要把瓶口在酒精灯火焰上过一下,目的是_______。

(4)含水量太高的豆腐不适合用来做腐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腐乳的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其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2)发酵过程中,需装瓶加盐腌制,一般采用煮沸消毒法将瓶子消毒。

加盐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腐乳制作的后期加入的卤汤具有一定的防腐杀菌作用,此外还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风味。

(3)封瓶的时候,需要把瓶口在酒精灯火焰上过一下,以防止瓶口被微生物污染。

(4)含水量太高的豆腐在制作过程中容易破碎,不易成形,因此不适合用来做腐乳。

答案:(1)毛霉小分子的肽氨基酸(2)煮沸消毒法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风味(3)防止瓶口被微生物污染(4)含水量太高的豆腐在制作过程中容易破碎,不易成形[素养提升]11.关于毛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毛霉是一类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B.毛霉属于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毛霉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两种D.毛霉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解析: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所有的真菌都有细胞壁,A错误;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毛霉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并可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小分子物质,属于分解者,B正确;毛霉只进行无性生殖,变异的来源无基因重组,在分裂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正确;毛霉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D正确。

答案:A12.腐乳因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

下列有关腐乳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逐层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也可以防止杂菌污染B.装瓶时操作要缓慢以防止豆腐碎裂C.腐乳外部的“硬皮”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D.不同颜色的腐乳制备过程有很大不同解析:A项,逐层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也可以防止杂菌污染;B项,装瓶时操作要快速,以防止微生物污染;C项,腐乳外部的“硬皮”是由毛霉菌丝体形成的,对人体无害,可以食用;D项,不同颜色的腐乳制备过程基本相同,只是加入的辅料有所区别。

答案:A13.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加盐和加酒所发挥的相同作用是( )A.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B.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C.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D.促进蛋白质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解析:腐乳制作的过程中,加盐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加酒的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故选B。

答案:B14.家庭制作腐乳时,常将豆腐平放在铺有干净粽叶的盘内,豆腐块摆好后,再在豆腐上铺上干净的粽叶,将盘置于15~18 ℃的地方,大约5 d后,豆腐表面就会长满白色的菌丝,这里的粽叶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菌种B.杀菌作用C.吸水作用D.增加视觉效果解析:粽叶上附着有毛霉孢子或毛霉,在豆腐发酵过程中可以为其提供菌种,同时还有一定的隔热保温作用。

答案:A15.腐乳是我国独有的发酵食品,是当今国际推崇的高营养食品。

某科研机构研究了腐乳生产过程中不同浓度的食盐对腐乳中氨基酸含量和pH的影响,其中部分数据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后期发酵阶段腐乳氨基酸含量变化注:后期发酵阶段是指从腐乳装瓶后直到成熟的过程。

(1)腐乳制备过程中,加盐可以__________________,使豆腐块变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