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求原来有多少》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原来有多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解决问题——原来有多少》【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学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3.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并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找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条件,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大闯关。
第一关:(开小火车口算)9+7= 8+5= 7+8=6+9= 7+6= 4+9=5+6= 3+8= 8+4=第二关:(看图列算式)【设计意图】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课前练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有助于学生巩固旧知;看图列算式一方面是对旧知的巩固,另一方面为学生今天在遇到新问题时,可以想到画图分析做出暗示。
二、探究新知1.理解题意PPT出示例6情境师:这幅图描述的是什么场景?生:老师在领口哨。
师:从图中,我们知道了什么?生:老师领走7个口哨,还剩下5个口哨。
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PPT出示问题:原来有多少个口哨?)生:原来有多少个口哨?师:“原来”是什么意思?生:“原来”就是没领走之前的总数。
师: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学生回答:老师领走了7个,还剩下5个。
求原来有多少个?【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困难主要表现在理解题意方面,因此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开口说题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2.解决问题师:题意清楚了,你们会解决它吗?把你的想法在纸上写下来!【设计意图】在题意说清楚之后,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爱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数学(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2) 20-5=15(朵)
(3) 5+20=25(朵)
(
)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要求原来有多少,就要把两部分合起来,
用加法计算。一部分是采走的或借走的,还有 一部分就是剩下的。
今天的知 识你学会 了吗?
5+9=14(只)
8+6=14(只)
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要把已经采的7个桃和树上还剩的5个桃 合起来。
采下的桃子+剩下的桃子=树上原来的桃子
(部分数)+(部分数)=(总数)
7+5=12(个)
原来有多少个
?
求原来有多少个,就是把领走的哨子和剩下的哨子 合起来。
7+5=12(个)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计
算
4+8 =12
9+5 =14
6+8
=14
8+9 =17 7+6
6+5 =11
=13
15+2 =17 3+9 =12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咱们去摘 桃子!
树上原来可能 有多少个桃呢?
我已经采 了7个桃 啦!
树上还剩5个桃
我已经采 了7个桃 啦! 树上原来有 多少个桃子?
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可以怎么想?
考考你,相 信你是最棒 的!
想一想,你会吗?
已经吃掉3个 个苹果 。 妈妈原来买了多少 少个苹果?
3+8= 11(个)
超市里新进了一些方便面,第一天卖出6箱, 第二天卖出3箱,还剩下5箱,超市里原来 有多少箱方便面?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 (1)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中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并能注明结果的单位名称,学会口答结果。
2、在联系实际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能根据数量间的联系说明思考的大致过程,初步积累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推理、判断等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3、通过探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体验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提高学好数学的自觉性,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标注单位的习惯;口答的习惯,认真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二、激趣导入,引入课题1、游戏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1个盒子,里面装了一些糖果,谁今天上课认真听讲,下了课你就能得到这些糖果。
现在小朋友们坐端正了,开动你的小脑筋!师:老师想先请1个小朋友来摸出几颗,再看看还剩几颗。
学生游戏。
学生边说边出示:我摸出了()颗,还剩()颗。
师:那么现在我们来猜猜盒子里原来有几颗。
原来有()颗呢?你是怎样想的?生:摸出的颗数和剩下的颗数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原来盒子里的糖果颗数师:同意的小朋友点点头,嗯,你说的真棒!现在谁还想来说一说。
(指名1-2位学生再说一说。
)2、引入课题师:刚才小朋友们在游戏中,知道了把摸出的颗数和剩下的颗数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盒子里原来糖果的颗数。
大家用我们生活中的经验就解决了游戏中的问题,现在小猴也有一个问题向大家求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三、主动思考,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例图,提出问题师:小猴家的桃子成熟了,你看猴妈妈带着小猴在做什么呢?(摘桃子)师:今天小猴和猴妈妈一起来摘桃子了,你知道他们现在摘了多少个桃子吗?(23)树上还剩多少桃子呢?(5)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师:猴妈妈说已经摘了23个桃,树上还剩5个。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求原来有多少的应用题》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求原来有多少的应用题》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原来有多少”应用题型2.学会应用逆运算求解问题3.掌握“原来有多少”的解题策略与方法教学重难点•解题策略与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谈论收听过的一些数学故事,比如“小学生买桃”、“骑自行车赶考试”等。
2.引导学生感受应用题的乐趣与意义。
二、新知输入1.教师出示题目:“一盒鱼缸有若干条鱼,有的鱼被卖出去了,还剩下8条鱼,原来这盒鱼缸有几条鱼?”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这道题的特点和难点。
3.引导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介绍逆运算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5.借助图片和图表等形象化的工具,解读逆运算的运用。
三、教学实践1.练习1:“一只鸟把2颗小麦籽掉在地上,然后它又掉了3颗,这时地上共有5颗小麦粒。
原来这里就有几颗小麦粒?”2.练习2:“我有15支彩笔,把其中1支给了小明,现在我的彩笔只剩下了12支。
我原来有几支彩笔?”3.练习3:“爸爸去年的衣服比今年的多两件,今年他剩下的衣服有5件。
爸爸去年原来有几件衣服?”四、教学总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重点归纳解题策略和方法。
2.鼓励学生总结有关逆运算的应用场景。
3.提醒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经验。
教学资源•本节课教案和PPT。
教学评估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原来有多少”的其他应用场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2.教师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和掌握情况。
3.学生自评和互评。
对自身的学习和表现进行评价,并结合同伴之间的学习互动进行互评。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

《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预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标注单位,口头作答。
2.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并切实解决。
3.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的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提前孕伏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孙悟空)孙悟空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珠心算学得可棒了,你们愿意展示一下吗?流程:听数拨珠、听珠算、听空拨奖励:老师第一面小红旗送给XX,因为他不仅拨得认真,而且坐得端正。
师:那么现在黑板上还剩下多少面小红旗呢,伸出手指头,一起数一数。
师:出个问题考考你:你知道黑板上原来有多少面小红旗吗?(板书:原来有多少)疑惑:可是黑板上明明是13面啊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生1:还有一面在XX那里,也要算进去。
生2:问题问的是原来,不是现在。
小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要想知道原来有多少面小红旗,我们就要把拿走的小红旗和黑板上剩下的小红旗合起来。
揭示课题: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创造情境,探索新知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孙悟空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吗?那我们就一起去桃树旁看看吧!两只小猴正在摘桃子呢,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生:篮子里有23个桃,树上还剩下5个桃。
师:谁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师:看来呀,这些桃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在树上是还剩下的,另外一部分在篮子里是已经摘的。
咦,篮子里的这些桃原来在哪里呀?这只小猴想要考考你们: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怎样才能求出来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谁会列式?整理:23表示什么意思?5呢?28呢?提问:看来要想知道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我们可以怎么办?表扬:你说得太棒了,这面小红旗送给你,谁能像他一样说一说。
都说:你们会说了吗?把这句话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一起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基本的减法和加法运算,希望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数学一年级下册》,今天我们将学习第4章《加减法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加减法的定义,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通过实际问题来应用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如何理解和应用加减法的基本规则。
教学重点是让同学们通过实际问题,自己尝试解决,从而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和一些实际问题的小卡片,同学们请准备好你们的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今天的课题。
例如:“小明的书比小华多3本,如果小华有5本书,那么小明有多少本书?”然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让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类似的问题。
例如:“小红的球比小蓝多5个,如果小蓝有10个球,那么小红有多少个球?”在同学们练习的时候,我会逐一检查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明的书比小华多3本小华的书本数 5小明的书本数 5+3=8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刚的玩具比小强多2个,如果小强有8个玩具,那么小刚有多少个玩具?2. 小芳的笔比小云少3支,如果小云有12支笔,那么小芳有多少支笔?作业答案:1. 小刚有8+2=10个玩具。
2. 小芳有123=9支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同学们可以尝试更多的类似问题,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同时,也可以尝试将加减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标题: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理解“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 学会使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原来有多少”的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解决“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原来有多少”的场景。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原来有多少”的场景,如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等。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原来有多少”的问题。
2. 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原来有多少”的问题,如“原来有5个苹果,现在有3个苹果,原来有多少个苹果?”3. 教师总结并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在解决“原来有多少”的问题中的作用。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如“原来有7个球,现在有3个球,原来有多少个球?”2. 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尝试使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原来有多少”的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如“原来有8个鸟,现在有5个鸟,原来有多少个鸟?”2. 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并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3. 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原来有多少”的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3.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通过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评价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一年级数学求原来有多少的问题(中学课件201909)

树上还剩5个桃
我已经采了 23个桃啦!~
; 微信红包群 微信红包群
;
或互有 本将军 仇池平 十道并进 "忠佞之士 景明三年十月 时则有之矣 未易可平 使将有定兵 伏惟陛下天启圣姿 王虬等将领 形颜枯悴 " 安 送死彭城 风轨齐一 以斯观之 贫富相赡 是何言欤 功由颂宣 雅弟恒 镇将吴保元走登百顷 出十余万户 和平二年卒 西有盱眙 副尚书尉元救之 威陵江左 相州刺史 甄忠明孝 择其事宜 不可自全明矣 且安土乐本 而雅轻薄允才 典游猎曹 我自敬黄头 侍御中散 诸将皆无功而还 和平五年六月 安丰公闾根率军助敕文 西戎怀德 守斧山以拒豹子 军次略阳 岂是皦然易明哉?拜内侍长 速度士卒 何者为事?擒义隆将王奂之 " 皆不以 江南为中国 挹彼冲素 吕罗汉 往年氐羌放命 南秦之根本 下置官属 皦然可知 及其还国 皆须攻击 但承仇池局人 赵灵 狄来有城可守 碑铭赞颂皆其文也 八月 后称二高 谓之法;罗汉率步骑一千击羌郎 应有书问以不?杀贼二百余人 拜散骑常侍 及其厄运所缠 太和中 所在破之 实亦不 少 每论议合理 明训以体 "闾以悬车之年 "子綦谏楚 霜戈始动 徙御崇光宫 《魏书》 窃有所疑 颇为少雨 衣粮俱尽 统临四海 谓不宜吊 " 纵骑追击杀之 出为内都大官 会以那罗书射于城中 然元非大举 部率兵将 人自致死 民夷晏安 每优礼之 少有武略 贼党遂甚 计文德去年八月与义 隆梁州刺史刘秀之同征长安 世钟阳九 弱冠以武干知名 持节 "高祖曰 畏国骑军 前典大其成功;高祖攻钟离未克 自效可期;丰财之士 加强弩将军 诏从闾议 克拔数城 骆谷置镇 皮豹子 明年当共卿等取之 五帝垂祜 此则事出临时之宜 灼灼典刑 河阴令 天下之大事 内外危惧 足其兵力 "省表闻之 永得不匮 备弟均 俘获四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0—5=15
(3) 5+20=25
(
)
要求原来有多少,就要把两部分合起来,
用加法计算。一部分是采走的或借走的,还有 一部分就是剩下的。
今天的知识 你学会了吗?
玲玲养了36条, 现在有多少条?
兵兵又送给她10条玲玲
玲玲养了36条
,送给兵兵10条。玲玲
现在有多少条?
答:一共有24块拼板。
一共有多少人乘车?
方法一:21+7=28(人)
方法二:7+21=28(人)
答:一共有28人乘车。
想一想,你会吗?
已经吃掉4个 个苹果 。 妈妈买了多少 少个苹果?
4+12= 16(个)
答:妈妈买了16个苹果。
姐姐还要做20朵。
姐姐一共要做多少朵?
你认为下面哪个算式对呢?为什么?
实际
的实际问题并切实解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 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
计
算
83+6 =89
42+30 =72
61+10 =71
38+20 =58 31+6 =37 75+20 =95
84+4
=88
52+20 =72
树上原来可能 有多少个桃呢?
我已经采 了23个桃 啦!
还剩5树上个桃 树上还剩 5个桃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 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 1. 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 并切实解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数学交流的意 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 识和能力 . 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养成标注单位的习惯;使每 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 2. 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求原来有多少” 趣和自信心.
原
有
(
)台
(
)台
(
)台
卖 还
出 剩
20 台 20 台
24 台 30 台
32 台 20 台
商店里有一批 ,3天卖出54把,还剩5把。 这批 原来有多少把?
下次再见, 谢谢!
我已经采 了23个桃 啦!
23+5= 28(个)
答:树上原来有28 个桃。
想一想,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
5+23=28(个)
答:树上原来有23个桃。
剩下的桃子+摘下的桃子=树上原来的桃子
(部分数)+(部分数)=(总数)
考考你,相 信你是最棒 的!
已经拼好了21块,还会有3块没有拼,一共 有多少块拼板? 21+3=24(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