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吐量测试报告

合集下载

性能测试报告样例

性能测试报告样例

性能测试报告样例1.引言性能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的测试方法。

本报告旨在对软件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并提供测试结果和性能优化建议。

2.测试目标本次性能测试的目标是评估系统在预定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等指标。

3.测试环境系统配置:-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24-内存:16GB-硬盘:SSD-网络:千兆以太网测试工具:- 压力测试工具:JMeter- 监控工具:VisualVM4.测试场景本次测试使用了以下场景模拟真实用户行为:-场景1:模拟100个用户同时登录,并进行基本功能操作。

-场景2:模拟1000个用户同时访问一个热门页面。

-场景3:模拟500个用户同时上传文件,并监测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5.测试结果5.1场景1场景1的测试结果如下:- 平均响应时间:500ms- 90%用户响应时间:700ms-吞吐量:100个请求/秒5.2场景2场景2的测试结果如下:- 平均响应时间:800ms- 90%用户响应时间:1000ms-吞吐量:1000个请求/秒5.3场景3场景3的测试结果如下:-平均响应时间:2s-90%用户响应时间:3s-吞吐量:500个请求/秒-CPU利用率:60%-内存利用率:70%-硬盘利用率:50%6.性能优化建议根据测试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性能优化建议:-针对场景1,可以考虑优化系统的登录逻辑,减少响应时间。

可以使用缓存技术、并发处理等方式提高性能。

-针对场景2,可以考虑增加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以减少响应时间,或者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分散请求。

-针对场景3,可以考虑优化文件上传的处理逻辑,以减少资源占用。

另外,可以增加服务器的存储容量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7.结论通过本次性能测试,我们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提供了性能优化的建议。

希望这些评估和建议能帮助系统提升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也意识到性能测试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和监测系统的性能。

Seafile性能测试报告

Seafile性能测试报告

Seafile性能测试报告Seafile性能测试报告本测试报告提供了对Seafile服务器端性能的测试结果,包括:文件同步的网络吞吐量,同时在线的同步客户端数量,以及Seafile Web 前端访问的性能。

文件同步性能1.网络吞吐量测试目的:测试Seafile文件同步的网络性能。

软硬件环境:●服务器硬件:单核AMD 2.5GHz CPU,1GB内存,一个7200rpmSATA 硬盘。

●网络:100Mbps 有线局域网●操作系统:Ubuntu 12.04●Seafile 版本:2.1.4,使用MySQL作为数据库测试方法:使用一个客户端连上服务器,通过客户端上传一个100GB大小的文件,观察上传速率。

测试结果:上传速率大约达到10MB/s,表明吞吐量基本达到可用带宽的上限。

此时服务器CPU(单核)的占用率约为60%。

CPU的占用率是由数据在内存中拷贝操作引起的,由于传输速度快,所以CPU使用率会比较高。

注:当多个客户端并发同步时,上述结果不变。

2.同时在线的客户端数量测试目的:测试Seafile在无同步活动时,可以支持的并发在线客户端数目。

软硬件环境:同上一个测试。

测试方法:在局域网内模拟多个并发客户端,在服务器端新建一个资料库,各个客户端都把这个资料库同步下来。

在同步完成之后,调整并发客户端的数目,持续观察无同步活动时能支持的并发客户端数目。

测试结果:3000个客户端同时在线时,服务器CPU(单核)占用率大约为40%,其中Seafile和MySQL各占一半。

这是因为客户端会定期对比服务器上的文件版本,确定是否需要同步。

当客户端数量多的时候,这会带来一定的开销。

吞吐量测试报告

吞吐量测试报告

吞吐量测试报告
版本:
测试目的
本报告主要针对硬件在正常环境下,的实际吞吐量值是否达标真实的了解产品的实际性能。

测试指标及期望
验证现生产R1000机型WIFI 各频率性能
1、WIFI 双向吞吐量达70Mbps以上。

2、WIFI 5G 双向吞吐量达80Mbps以上
测试设备和工具
2.设备设置
1,无线网卡连接PC1地址设置为(IP:,
连接PC2地址设置为(IP:将IxChariot软件设置10条,接收5条发射5条
测试结果
2G吞吐量测试截图
结合测试记录2G平均值均达70M以上
5G吞吐量测试截图
结合测试记录5G平均值均达80M以上。

测试参数
结论概述:
综合测试记录,以上测试性能均达理想要求,所以本批测试判定为通过。

吞吐量测试报告

吞吐量测试报告

吞吐量测试报告
版本:V1.0
测试目的
本报告主要针对硬件在正常环境下,的实际吞吐量值是否达标真实的了解产品的实际性能。

测试指标及期望
验证现生产R1000机型WIFI 各频率性能
1、WIFI 2.4G 双向吞吐量达70Mbps以上。

2、WIFI 5G 双向吞吐量达80Mbps以上
测试设备和工具
2.设备设置
1,无线网卡连接PC1地址设置为(IP:192.168.1.100),
2.DUT 连接PC2地址设置为(IP:192.168.1.200
3.将IxChariot软件设置10条,接收5条发射5条
测试结果
2G吞吐量测试截图
结合测试记录2G平均值均达70M以上
5G吞吐量测试截图
结合测试记录5G平均值均达80M以上。

测试参数
结论概述:
综合测试记录,以上测试性能均达理想要求,所以本批测试判定为通过。

吞吐量实验报告

吞吐量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网络测量课程实验报告实验二端口吞吐量测试第4班第7组2020年10月11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吞吐量概念及测试原理;2.了解和学会使用renix软件测量吞吐量,并将误差控制在1%以内;3.掌握测试和探索不同因素对端口吞吐量(不同单位下)的影响4.理解端口吞吐量与数据包长度,接口类型的关系。

二、实验所用仪器及实验环境华为S5720三层交换机,renix软件,测量仪器。

三、实验基本原理及步骤 基本测量方法如下图所示:DUT测试仪器网线本实验基于RFC2544协议文件测量端口转发时延,对时延的定义如下图所示: Throughout :通过renix 软件配置数据帧,我们可以配置的变量有:数据包长度、接口类型。

在不同的接口类型下分别测试,测试方法是通过不断减小负载直至不丢包,得到在在不丢包情况下的最大传输速率,即吞吐量根据RFC2544,根据接口类型有不同的数据包长度可供选择。

在本实验中,以太网接口和ipv4接口的数据包的长度有如下选择:64, 128, 256, 512, 1024, 1280, 1518(字节)。

本实验的重点为“如何将误差控制在1%以内”,方法如下:当负载减小到无丢包时,根据已知数据可以判断实际吞吐量的大致范围,并根据实际吞吐量的范围,确定出误差在1%时的波动范围。

因此,当有丢包和无丢包对应的负载差值小于波动范围时,既可确定在该情况下得到的吞吐量的误差小于1%。

四、实验数据记录(一) ipv4测量结果--测试数据包长度对转发时延的影响数据表长度分别取值如下(单位:字节):64 128 256 512 1024 1280 1518(其余参数:时戳位置:Head Head)64128负载69.4%时,不丢包负载70%时,丢包128负载69.4%时,不丢包负载70%,丢包256负载70%,不丢包负载70.6%,丢包512负载70%,不丢包负载70.6%,丢包1024负载70.6%,不丢包负载71.3%,丢包1280负载70.6%,不丢包负载71.3%,丢包1518负载70.6%,不丢包负载71.3%,丢包结果分析:帧长/字节有丢包无丢包6470.6% 70.0%12870.0% 69.4%25670.6% 70.0%51270.6% 70.0%102471.3% 70.6%128071.3% 70.6%151871.3% 70.6% 为更直观显示表中数据,绘图如下:由图知,帧长度为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的数据流的吞吐量(bps )相等, 即吞吐量(bps )不随帧长的增加而变化。

吞吐量测试报告

吞吐量测试报告

吞吐量测试报告1. 简介本文档是针对某个系统进行吞吐量测试的报告。

吞吐量测试用于评估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请求数量,可以帮助了解系统的性能表现和瓶颈。

2. 测试背景在本次吞吐量测试中,我们选择对某个在线购物平台进行测试。

该平台是一个B2C电商平台,主要提供商品浏览、购买、支付等功能。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我们希望通过吞吐量测试来评估系统是否能够支撑高并发请求。

3. 测试目标我们的测试目标包括: - 评估系统在正常运行时的吞吐量表现; - 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并提出优化建议; - 验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判断是否能够支持未来的用户增长。

4. 测试环境和工具为了进行吞吐量测试,我们搭建了以下环境和使用了相应的工具: - 服务器:使用一台具备足够性能的服务器,确保不会成为测试的瓶颈。

- 软件:使用JMeter作为性能测试工具,用于模拟大量用户请求。

- 脚本:编写自定义的JMeter脚本,模拟真实场景的用户行为。

5. 测试过程和结果5.1 测试步骤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吞吐量测试: 1. 确定测试场景:选择一些常见的用户操作,例如浏览商品、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等,形成一系列完整的用户场景。

2.编写JMeter脚本:根据测试场景,编写JMeter脚本,模拟用户行为,包括请求路径、请求参数等。

3. 配置测试计划:设置并发用户数、测试持续时间等参数,对系统施加压力。

4. 启动测试:运行JMeter脚本,开始进行吞吐量测试。

5. 监控系统性能:使用监控工具对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控,包括CPU使用率、内存占用、网络流量等。

6. 收集测试数据:记录吞吐量、响应时间等关键指标,并根据需要绘制性能曲线图。

7. 分析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和性能曲线图,分析系统的性能表现,并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5.2 测试结果经过吞吐量测试,我们得到了以下测试结果: - 平均吞吐量:系统在测试期间平均每秒处理请求数量为 XXX。

性能测试--吞吐量

性能测试--吞吐量

性能测试--吞吐量吞吐量指在⼀次性能测试过程中⽹络上传输的数据量的总和。

对于交互式应⽤来说,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在容量规划的测试中,吞吐量是⼀个重点关注的指标,因为它能够说明系统级别的负载能⼒,另外,在性能调优过程中,吞吐量指标也有重要的价值。

如⼀个⼤型⼯⼚,他们的⽣产效率与⽣产速度很快,⼀天⽣产10W吨的货物,结果⼯⼚的运输能⼒不⾏,就两辆⼩型三轮车⼀天拉2吨的货物,⽐喻有些夸张,但我想说明的是这个运输能⼒是整个系统的瓶颈。

但是,⽤吞吐量来衡量⼀个系统的输出能⼒是极其不准确的,⽤个最简单的例⼦说明,⼀个⽔龙头开24⼩时,流出10吨⽔;10个⽔龙头开1秒钟,流出0.1吨⽔。

当然是⼀个⽔龙头的吞吐量⼤。

你能说1个⽔龙头的出⽔能⼒远超10个⽔龙头?所以,我们要加单位时间的限制,每秒/出⽔量,这就引出了⼀个新的概念--吞吐率。

吞吐率单位时间内⽹络上传输的数据量,也可以指单位时间内处理客户请求数量。

它是衡量⽹络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吞吐率⽤“字节数/秒”来衡量,当然,你可以⽤“请求数/秒”和“页⾯数/秒”来衡量。

其实,不管是⼀个请求还是⼀个页⾯,它的本质都是在⽹络上传输的数据,那么来表⽰数据的单位就是字节数。

但是从业务的⾓度看,吞吐率也可以⽤“业务数/⼩时”、“访问⼈数/⼩时”、“页⾯访问量/⼩时”来衡量。

例如,在银⾏卡审批系统中,可以⽤“千件/⼩时”来衡量系统的业务处理能⼒。

那么,从⽤户的⾓度,⼀个表单提交可以得到⼀次审批。

这⼜引出来⼀个概念---事务。

事务就是⽤户某⼀步或⼏步操作的集合。

不过,我们要保证它有⼀个完整意义。

⽐如⽤户对某⼀个页⾯的⼀次请求,对某系统的⼀次登录,对商品的⼀次确认⽀付过程。

这些我们都可以看作⼀个事务。

那么如何衡量服务器对事务的处理能⼒。

⼜引出⼀个概念----TPSTPS (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事务或交易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的重要指标。

CHARIOT测试网络吞吐量

CHARIOT测试网络吞吐量

CHARIOT测试网络吞吐量CHARIOT产生并模拟真实的流量,采用End to End的方法测试网络设备或网络系统在真实环境中的性能。

能够广泛应用在交换机、路由器建立的有线网络以及无线网络,甚至是VOIP 等高新技术中,测量这些网络各个方面的功能和性能。

它可提供端到端、多操作系统、多协议测试、多应用模拟测试,应用范围包括有线网、无线网、广域网及各种网络设备。

可以进行网络故障定位、用户投诉分析、系统评估、网络优化等,能从用户角度测试网络或网络参数(吞吐量、反应时间、延时、抖动、丢包等)。

以下用实例说明一下chariot的使用:运行平台: PCA:Windows XPPCB:Windows XP (虚拟机上安装)PCB:Windows XP (虚拟机上安装)注:Chariot支持多操作系统,比如XP/2000/20003等,其客户端软件Endpoint甚至能够在Linux等平台运行。

基本组成:包括CHARIOT控制台和Endpoint。

CHARIOT控制台主要负责监视和统计工作,Endpoint负责流量测试工作,实际操作时Endpoint执行CHARIOT控制台发布的脚本命令,从而完成需要的测试(具体的工作流程图见图1)。

图1实例1:测量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间的带宽任务描述:假设我们要测量网络中B计算机192.168.4.112与C计算机192.168.4.113之间的实际带宽。

操作步骤:第一步:首先在B、C计算机上运行CHARIOT的客户端软件Endpoint。

运行endpoint.exe 后,任务管理器中多了一个名为endpoint的进程。

第二步:被测量的机器已经准备好了,这时需要运行控制端CHARIOT,我们可以选择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也可以在B或C计算机上直接运行CHARIOT(图2)。

本实例CHARIOT 运行在A计算机(192.168.4.82上)图2第三步:在主界面中点击“New”按钮,进行基本的设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吞吐量测试报告
版本:
测试目的
本报告主要针对硬件在正常环境下,的实际吞吐量值是否达标真实的了解产品的实际性能。

测试指标及期望
验证现生产R1000机型WIFI 各频率性能
1、WIFI 双向吞吐量达70Mbps以上。

2、WIFI 5G 双向吞吐量达80Mbps以上
测试设备和工具
设备名称数量规格
台式机2台XP 系统
无线网卡1台300M双频无线网卡网线4条
POE交换机1台8口支持482A功率屏蔽箱1台自动式屏蔽箱
吞吐量软件1套NetIQ Chariot 版串口线1条
AP1台现生产R1000机器
2.设备设置
1,无线网卡连接PC1地址设置为(),
连接PC2地址设置为(
3.将IxChariot软件设置10条,接收5条发射5条
测试结果
2G吞吐量测试截图
结合测试记录2G平均值均达70M以上
5G吞吐量测试截图
结合测试记录5G平均值均达80M以上。

测试参数
结论概述:
综合测试记录,以上测试性能均达理想要求,所以本批测试判定为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