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二年级语文上册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5 苏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婆、绿、邻、居”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机、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
1.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大屏幕出示蝈蝈图)这是什么?出示:“蝈蝈”。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蝈蝈的故事。
揭示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2.教学“盲、婆”。
3、解释“盲婆婆”,做实验体会“盲人”的痛苦与不便,教育学生要爱护自己的眼睛。
4.质疑。
看了这个题目,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
过渡:课文是一首叙事诗。
现在我们来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有没有把大家想知道的事情,告诉我们?1.看图听课文录音朗读。
提问:听了录音朗读你知道了什么?2.交流。
(1)蝈蝈是谁送的?(2)为什么他送蝈蝈给盲婆婆?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1)指4.名5.读生字词。
(2)齐读生字词。
6.试读课文,7.理清文章结构。
(1)揭示四段的意思,(小黑板出示)想一想,怎样填序号。
()“我”的心意。
()“我”送蝈蝈。
()”我”的愿望。
()“我”的信心。
(2)小结。
三、教学生字。
1.出示蝈蝈图,这只蝈蝈是什么颜色的?大屏幕出示“绿”,拼读lü。
提问:你觉得“绿”字哪儿最容易写错?用“绿”组词并说话。
大屏幕出示:绿绿色______是绿色的。
绿()_________2、教学“邻居”。
大屏幕出示:邻居我的邻居家有_____________。
二年级语文上册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5苏教版

复习计划指导思想:为迎接期末升级测试,必须全面、系统、地给学生进行复习,帮助学生掌握、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学以致用,争取期末考取好的成绩。
重难点:1、本学期所学的生字、词语,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能背诵并按课文内容填空。
3、有一定的阅读短文能力,写一段通顺、完整的话。
复习内容:1、能正确认读二类字、正确读、写生字。
正确区分音近、形近字。
2、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熟练背诵课文、每个练习的读读背背部分。
4、学会阅读短文,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5、学会看清图意,写一段语句通顺、完整的话。
复习措施:1、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复习。
2、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备好每节复习课,注意复习习题的趣味性、实效性。
3、抓好两端的学生,(优生与学困生),注重辅导中下生,实行“一帮一”活动,以优带差,以优促优。
4、抓好语文的基本功“听、说、读、写”的训练,抓好“双基”的训练,抓好学生学习的劲头。
第一单元复习复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认读韵文,学会生字,理解词意,积累词汇。
2、了解会意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
★3、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并能按顺序熟记大、小字母,能进行大、小写字母的转换和排序。
★4、掌握贺卡的书写格式,学会较清楚地表达祝贺的意思。
第一课时一、提示各课重点:识字1:(歌)用一排词串说话识字2:(陆、焰、州)用一排词串说话识字3:(桌、斜)(背诵儿歌)会意字的构字规律:两部分合起来表示字义。
你知道哪些会意字?识字4:(铁、脚)(背诵儿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由表示字音的声旁和表示字义的形旁组成。
你知道哪些形声字?二、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1、朗读大、小写字母,快速指读,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2、提示几个容易写错的大写字母:G、K、M、N、P3、判断下面几组字母按字母表排列顺序是否正确,对的达“√”,错的打“×”。
1.A B D C E F G ()2.R S T W V U X ()3.H I J K L M N ()4、根据小写字母写出相应的大写字母a( ) h( ) i( ) r( ) t( )p( ) d( ) k( ) l( ) b( )g( ) n( ) e( ) y( ) j( )5、将下列大写字母按顺序重新排列B F D Q W S M E H T小结做这类题的步骤:边背字母表,边排序,划一个写一个,对齐再背字母表检查一遍三、复习贺卡写法。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本课初备课时共3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理解词语。
课前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自学生字词。
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欢乐童年往日替检查自学效果。
齐读生字词。
各自试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
分小节,理清脉落。
练习。
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本课初备课时共3课时,本课第2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
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重点难点:理解重点词、句。
课前准备:投影片教学过一、精读训练。
看图。
出示投影片。
图上画了那两个人?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盲婆婆神情怎样?分小节学习。
小节指名读。
这一小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小结。
第二小节指名读这一小节有几句话?句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小结。
第三小节指名读,这一小节有几句话?这句当中的歌声是什么意思?出示投影片,图上盲婆婆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第四小节这一小结有几句话?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红领巾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指名朗读,小结。
二、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爱心。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本课初备课时共3课时,本课第3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苏教版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教学难点:学习生字、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词卡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指导书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人们都很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种种困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失明老人的事二、提出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4、送给盲婆婆的蝈蝈2、解释题意,教课题中的生字蝈蝈是一种虫儿,身体绿色,能发出清脆的声音.盲:mang是眼睛瞎了的意思.婆婆:pō,是老年妇女。
盲婆婆是一位失明的老年残疾人。
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盲婆婆的生活是多么的不便.是谁送给盲婆婆蝈蝈的?为什么要把蝈蝈送给盲婆婆?蝈蝈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吗?3、听录音范读课文,感知诗歌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初读指导1、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笔标好节序,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2)会读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读,互相帮助。
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绿色邻居替我给您领着童年难忘乐呵呵喜滋滋流淌咯咯(2)指名读,教师纠正读音:“您、邻"声母不同,韵母相同。
“邻、领”声母相同,韵母不同。
“难”是边音且是前鼻音。
“绿”的声母是边音.“滋"是平舌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4)齐读生字词3、各自试读课文4、指名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教师及时评价。
5、男女生比赛读。
6、理通全文脉络。
(1)这首诗共有16行,分成几个小节?每小节有几行?(2)指名读4个小节,分别说说每小节讲了什么?(3)小结:(略)四、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词卡片:婆、绿、邻、居、替、您、领、童、难、忘(2)、指名读生字词,分别给他们找朋友。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蝈蝈的生长发育过程;2.理解蝈蝈是有生命的,也需要被关注;3.学习描述蝈蝈具体的方法;4.通过朗读《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篇文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爱和责任,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出来。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学习描述蝈蝈的具体方法;2.难点:通过细致的观察,将蝈蝈的特征和生长发育联系起来。
三、教学准备1.课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2.课件:图片、文字描述;3.教具:放大镜、显微镜、管子、昆虫标本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通过图片或口头描述向学生展示蝈蝈;2.教师以问题形式导入话题,引起学生关注:小动物也有生命吗?为什么?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送给盲婆婆的蝈蝈》;2.学生跟读、理解、品读。
第三步:学习描述方法1.教师介绍观察蝈蝈的方法:用放大镜观察蝈蝈的外观特征,并用显微镜观察蝈蝈的构造;2.教师分别向学生展示蝈蝈的身体构造、腿部构造、眼睛构造等,并进行解释。
第四步:课文解读1.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对蝈蝈的描述,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所获得的知识;2.学生阅读课文,带着问题,理解课文细节、人物心理。
第五步:交流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蝈蝈为什么会让作者感到亲切?作者是怎样与蝈蝈相处的?为什么?2.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论。
第六步:拓展1.教师展示昆虫标本,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生活习性;2.学生进行探究,观察昆虫标本,并记录发现。
五、教学总结本课通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朗读和精细观察蝈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爱和责任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希望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发挥出这种精神,并关注身边的小动物、植物,尽自己的一份力,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2017部审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教学设计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教学内容: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个帮助残疾人。
三、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
四、教法教具:观察法、朗读指导法生字卡片、小黑板,录音带、投影。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今天的社会,人们都非常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难处。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的事。
二、板课题,解题。
1、学生字“盲”,学生书空。
2、齐读课题。
3、解释“盲婆婆”“蝈蝈”的意思。
三、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读一读。
2、出示小黑板:读生字词。
(指明读、齐读、开火车读)3、自读课文,分段。
4、指名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5、看下面四小节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出示小黑板)()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6、指名到黑板上填写。
7、小结。
四、指导写生字。
1、分析字形。
“野”里字旁。
“替”上下结构。
教师范写。
“喜”教师边示范边讲述。
2、同样方法学习其它的字。
五、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一、精读训练1.看图。
(1)图上画了什么人?(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神情怎样?他右手提着什么?蝈蝈是什么颜色的?(3)盲婆婆神情怎样?她的手势、动作说明了什么?(4)小结图意。
2.分段学习。
第一段(1)指名读。
(2)这一段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3)小结。
(4)齐读第一节。
第二段(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什么"红领巾"说它会唱歌?(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这么说?(4)小结,齐读。
苏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5课《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教学内容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共几课时共3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感受文中小朋友奉献爱心、关人、尊老爱残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掌握生字的间架结构。
教学资源小黑板、生字卡片。
预习设计1.自由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自学生字,按笔顺书空。
3.试着概括地说说诗歌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导入新课5分钟1.谈话交流。
2.板书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3、解题盲婆婆。
(1)理解“盲”。
(2)教学生字“婆”。
(3)体验盲人。
2.介绍蝈蝈。
3.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25分钟1.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1)第一类词语:绿色邻居唱歌难忘童年田野欢乐往日相机理解:难忘:不容易忘掉。
童年:儿童时代。
邻居:住在离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往日:以前的日子,或从前。
(2)指名朗读课文。
(3)分清课文层次。
(4)齐读全文。
三、指导写字 10分钟1.认读生字:婆绿邻居2.帮助识记。
3.汇报交流。
4.学生描红、临写。
(放轻音乐。
)版块一导入课题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每年的5月19日是什么日子吗?(世界助残日)这一天,各地都要开展各种活动,弘扬爱心,更好地关心残疾人。
2.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就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的故事。
(齐读课题两遍。
)3.解释课题(1)盲(máng),眼睛瞎了,看不见东西。
(2)婆,读pó。
上下结构,上面是“波”,下面是“女”。
婆婆,课文里是孩子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3)盲婆婆是一位眼睛瞎了的老年妇女。
请你闭上眼睛,做一分钟盲人,你有什么感受?2.蝈蝈:一种虫儿,绿色,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有的地方称它“叫哥哥”。
3.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谁送的?为什么要送?)版块二初读课文1.提出自读要求。
2017秋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教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谈话导入1.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可爱的朋友(出示蝈蝈的图片),你们认识它吗?根据回答板书:蝈蝈,指导学生读好“蝈蝈",注意轻声。
2.介绍蝈蝈:蝈蝈的名字里有个虫字旁,它是一种小昆虫,住在草丛里,特别喜欢唱歌,人们又称它为“叫哥哥"。
捕捉后装入笼中叫卖,小孩子特别喜欢。
3.揭示课题:今天要把这只可爱的小蝈蝈送给一位婆婆,板书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1)读好课题,注意“的"字不拖音,读得轻而短。
(2)学习“盲"字:“盲"的上半部是“亡",下面是“目"能从字形上猜出来眼睛怎么了?婆婆因为眼睛失明了看不见五彩世界,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没有光明,盲婆婆的生活会有哪些不便呢?(3)再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范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首儿童诗,听听老师怎样读出课文的节奏。
2.初读交流:这位盲婆婆跟课文中的小男孩是什么关系?根据回答出示词卡“邻居"进行学习。
(1)读准字音:“邻"是边音、前鼻音。
(2)理解意思:先指名说说什么是邻居,小朋友家有没有邻居。
出示“居"字的古文字,指一个人弯曲着腿坐着,他在外面走路或者干活累了,回到家坐下来休息休息,“居"字就表示住的地方,新的房子叫“新居",特别老的房子叫“旧居",很小很小的房子叫“蜗居",房子靠得很近,相邻,就成了“邻居"。
(3)体会情感: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好邻居赛金宝",告诉我们邻居之间相处得好,比亲戚还要亲。
盲婆婆是小男孩的邻居,他们也像亲人一样,所以小男孩很关心这位盲婆婆,要把蝈蝈送给她。
3.学生自读:蝈蝈怎样陪伴盲婆婆?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帮助正音,特别关注“邻、您、领"等字的发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第二课时
4.教学准备:多媒体、卡片、课文录音
设计理念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
诗歌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把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设计中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朗读,读出诗歌的美,使学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
教学时既抓住“送蝈蝈”这一叙事主线,又抓住“献爱心”这一情感线索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
激发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助残的美好意愿。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
课前准备
多媒体、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习词串,激发兴趣
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5课《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些词你还记得吗?
出示:
盲婆婆绿色唱歌童年难忘
喜滋滋邻居田野欢乐往日
(1)指名读
(2)重点指导:“您领邻”三个字的读音
(3)学生齐读词语
2.你能用上面的词语说说盲婆婆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设计意图:扎实过好字词关,是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基本目标。
在这个环节上,教师引
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借助词串来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达到以课文为依托赋予词语生命力的目的。
)
二、研读文本
1.师:一位邻居家的盲婆婆的,她看不到蓝蓝的天空,看不到绿油油的小草,在她的世界里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黑色。
她的内心是那样的孤独、难过!可是今天,盲婆婆的心情怎么样?
(出示插图一)
生:盲婆婆感到非常高兴
生:她很开心
(一)、学习第一节
1.今天,盲婆婆为什么这么高兴呢?自由读第一节再告诉老师。
生:因为一位小朋友捉了一只蝈蝈,送给了盲婆婆。
2.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蝈蝈?
生:一只很可爱的蝈蝈。
生:一只会唱歌德蝈蝈。
3.“我”捉到蝈蝈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4.“我”送蝈蝈给盲婆婆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生:乐呵呵喜滋滋
师:能通过你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你的快乐吗?
(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教师抓住“乐呵呵”、“喜滋滋”这两个关键词语,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使学生在读中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悟。
)
过渡:这位小朋友为什么要送蝈蝈给盲婆婆呢?听老师朗读第二节
(二)、学习第二节
(师范读第二节)
1.师:他为什么要将蝈蝈送给盲婆婆?
生: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
2.师:在上学时替我给盲婆婆唱歌,那么我不上学时会为盲婆婆做些什么呢?
生:陪盲婆婆散步、给她讲故事
生:帮盲婆婆打扫卫生
……
3.师:为什么用“您”而不用“你”?
生:因为盲婆婆是长辈
生:这个小朋友很尊重她
4.师:所以在朗读的时候要把尊重的意思给读出来。
(学生齐读第二节)
(三)、学习第三节
(出示课件:盲婆婆手捧蝈蝈,站在广阔的田野)
1.师:你看,盲婆婆手捧着蝈蝈,脸上露出微笑,在认真地听着,她似乎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生:她似乎听到了小溪流淌的声音。
生:她似乎会看到美丽的大自然。
生:她好像又回到了童年,听到了小伙伴欢快的声音。
……
2.师:是啊!蝈蝈的歌声使她彷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
她听着想着,心中充满了欢乐,你能把盲婆婆的这份快乐读出来吗?
(指名读第三节)
3.师:这歌声还会把盲婆婆领进哪里呢?
(出示:歌声会,。
)
生:歌声会领您走进春天,闻到淡淡的花香。
生:歌声会领您走进树林,看到可爱的小动物。
生:歌声会领您走进秋天,看到黄澄澄的稻谷。
……
4.师:多么神奇的歌声,让我们一起走进盲婆婆的心中,读出她的欢乐。
(齐读第三节)
(设计意图:以图画、音乐创设意境,将学生带入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感悟后“以评促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受。
同时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
把想象仿写引进低年级诗歌教学的课堂,使课堂充满浓郁的创新气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四)、学习第四节
1.师:蝈蝈唱着动听的歌曲,带着盲婆婆走遍了美丽的田野。
所以说――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
您听,它唱的多好,咯咯,咯咯,咯咯……
2.师:这里为什么用省略号?
生:说明蝈蝈唱的歌很多。
生:希望蝈蝈永远为盲婆婆唱歌,给她带来快乐。
3.指导朗读第四节。
4.师:如果这个小朋友来到我们教室,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吗?为什么?
生:他有爱心,我要向他学习。
生: 他能主动关心盲婆婆,人与人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
三、总结全文:
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位小朋友担心邻居家的盲婆婆孤独、寂寞,捉了一只会唱歌的蝈蝈送给她,给盲婆婆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让我们再次朗读诗歌,记住这个感人的故事,像诗中的小朋友一样学会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师生一起朗读诗歌)
四、指导写字。
1.绿:(1)这个字你是怎样记的?
(2)写好这个字,你要提醒大家什么?
难:(1)说说你是怎样识记的?
(2)左边“又”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替:(1)上面的两个“夫”有什么不同?
(2)“日”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师:请同学们在书上描红,然后在《习字册》上练习。
(提醒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发现生字书写时的难点和易写错的地方,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同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笔顺规则,打好坚实的写字基础。
)
五、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忘( ) 你( ) 邻( ) 古( )
盲( ) 您( ) 郊( ) 居( )
2.练习背诵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板书设计: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送给 我
盲婆婆
教学反思:
语文在小学阶段既承担着语文这门学科的工具性,又承载着教育、感化,人文性的特质。
所以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的学习,不但是一种单向的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是一种双向的情感的传递和交流,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本材料,在孩子以不同形式充分朗读且感知文意的前提下,进行课本的延伸——写诗,让学生在读诗、写诗的过程中去发现美,享受美,捕捉美,创造美。
通过儿童诗的学习,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悟美的心灵,一份创造美的热情!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