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NaOH水溶液蒸发装置的设计

目录符号说明 (2)第一节概述 (3)一、蒸发及蒸发流程 (3)二、蒸发操作的分类 (4)三、蒸发操作的特点 (4)四、蒸发设备 (4)五、蒸发器选型 (5)第二节工艺流程草图 (5)第三节三效蒸发器得工艺计算 (5)一、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 (5)二、估计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差 (6)(一)各效由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6)(二)各效由于溶液静压强所因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7)(三)流体阻力产生压降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8)(四)各效料夜的温度和有效总温差 (8)三、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的计算 (8)四、蒸发器的传热面积的估算 (9)五、有效温差的再分配 (10)六、重复上述计算步骤 (10)(一)计算各效溶液浓度 (10)(二)计算各效溶液沸点 (10)(三)各效焓衡算 (11)(四)蒸发器传热面积的计算 (12)七、计算结果 (12)第四节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计算一、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12)二、循环管的选择 (13)三、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13)四、分离室直径与高度的确定 (13)五、接管尺寸的确定 (14)(一)溶液的进出口 (14)(二)加热蒸气进口与二次蒸汽出口 (14)(三)冷凝水出口 (14)第五节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 (14)一、气液分离器 (14)二、蒸汽冷凝器 (15)V (15)(一)冷却水量·l(二)冷凝器的直径 (16)(三)淋水板的设计 (16)第六节主要设备强度计算及校核 (17)一、蒸发分离室厚度设计 (17)二、加热室厚度校核 (18)符号说明)./(////)./(22C m W K kg J h mh s m g f h kg F h kg D mD m d C kg kJ c m b ︒---------︒--总传热系数,二次蒸汽的焓,高度,重力加速度,校正系数,无因次原料液流量,加热蒸汽消耗量,直径,加热管的内径,比热容,管壁厚度,英文字母误差,无因次温度损失,对流川热系数,希腊字母质量,单位体积冷却水的蒸汽次溶质的质量分率,无因质量流量,蒸发量,分离室的体积,流体得体积流量,蒸发体积强度,-︒-∆︒--------εαCC m W m kg X x hkg W h kg W m V s m V s m m U S )./(////)./(233333饱和的秒污垢的压力流速,温度,管心距,溶液的温度(沸点),传热面积,污垢热阻,气话潜热,雷诺系数,无因次总传热速率,热通量,普兰特准数,无因次绝对压力,蒸发系统总效数,管数,溶液质量,子周边上的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管长度,-----︒--︒--︒-----------S s s p s m u C T m t Ct m S W C m R kg kJ r R W Q m W q P Pa p n n s m kg M mL e r //).(//)../(222壁面的水的体积的蒸汽的外侧的最小的最大的平均的液体的冷凝器的内侧的沸腾的平均的下标水流收缩系数,无因次因次管材质的校正系数,无密度,表面张力,粘度,导热系数,热利用系数,无因次----=-------------︒--w w u v o m L K i B av m kg mN sPa C m W min max //.)./(3ϕφρσμλη第一节 概述一、蒸发及蒸发流程蒸发是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含有不挥发性杂质(如盐类)的溶液沸腾,除去其中被汽化单位部分杂质,使溶液得以浓缩的单元操作过程。
硝酸钾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

天津农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KNO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3系别:食品科学系专业:学生姓名: 学号:起迄日期:2010 年 5 月25日~2010年 6 月5日****:***教研室主任:xx课程设计任务书(4)主要辅助设备选型,包括气液分离器及蒸气冷凝器等。
(5)绘制KNO3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流程图及蒸发器设备工艺简图。
F ,0x ,0t 11 22t3x ,3t1T 2T 3T(6)对本设计进行评述通过对此次化工课程设计的学习,让我不仅巩固了化工原理的基础知识,更懂得如何活学活用,通过自己的头脑和思路让设备拥有所需要的用途,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仅是对这一门功课的学习,更让我了解到各学科都要学以致用,学会如何想如何用,怎样用,怎样好用。
为以后更好的学习工作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学会word 的使用,学会了公式编辑器,懂得了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和怎样方便快速的计算,都是通过这次设计得到的体会,我会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让以后的学习工作更有效率。
(四)参考文献:1) 贾绍义,柴诚敬等。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2) 柴诚敬,张国亮等。
化工原理(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 郁浩然 化工计算 中国石化出版社 19904) R .H .PERRY 化学工程手册(第六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2xx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小4号宋体,20磅××××××××××××××××××××××××××××××××××××××××××××××××××计划:起迄日期工作内容天津农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设计题目设计时间系别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XXXXX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用A4纸(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般应包括设计方案、设计过程、设计结果、设计体会、参考文献等,不同专业可根据本专业课程设计题目的特点,自行规定设计说明书的具体内容。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年产量112000吨NaOH水溶液蒸发装置的设计

湖南师范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年产量112000吨NaOH水溶液蒸发装置的设计学生姓名周鹏指导老师罗大志学院树达学院学号 200721180135专业班级 07制药工程1班完成时间2009年10月《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栏评定基元评审要素评审内涵满分指导教师实评分评阅教师实评分设计说明书,40% 格式规范设计说明书是否符合规定的格式要求5 内容完整设计说明书是否包含所有规定的内容5 设计方案方案是否合理及符合选定题目的要求10工艺计算过程工艺计算过程是否正确、完整和规范20设计图纸,40%图纸规范图纸是否符合规范 5 标注清晰标注是否清晰明了 5 与设计吻合图纸是否与设计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10 图纸质量设计图纸的整体质量的全面评价20平时成绩,10% 上课出勤上课出勤考核 5 制图出勤制图出勤考核 5答辩成绩,10% 内容表述答辩表述是否清楚 5 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是否正确 5100综合成绩成绩等级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负责人(签名) (签名) (签名)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说明: 评定成绩分为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和不及格(<60)目录1前言 (1)2设计任务 (2)2.1设计任务 (2)2.2操作条件 (2)3设计条件及设计方案说明 (3)4物性数据及相关计算 (3)4.1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 (3)4.2估计各效蒸发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度差 (4)4.3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的初步计算 (7)4.4蒸发器传热面积的估算 (8)4.5有效温度的再分配 (8)4.6重复上述计算步骤 (9)4.7计算结果列表 (12)5主体设备计算和说明 (12)5.1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13)5.2循环管的选择 (13)5.3加热管的直径以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13)5.4分离室直径和高度的确定 (15)5.5接管尺寸的确定 (16)6附属设备的选择 (18)6.1气液分离器 (18)6.2蒸汽冷凝器 (18)7三效蒸发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20)8参考文献 (22)9后记及其他 (22)10附录 (23)1 前言蒸发器可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工、轻工等行业的水溶液或有机溶媒溶液的蒸发,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例如中药生产的水、醇提取液等)。
三效蒸发装置课程设计

三效蒸发装置课程设计目录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3)二、蒸发器的形式、流程、效数论证 (4)三、蒸发器工艺设计计算 (5)四、蒸发器工艺尺寸计算 (13)五、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 (19)六、课程设计心得 (21)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NaOH水溶液蒸发装置的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设计任务处理量: 24000 (kg/h)(6000,7200,24000)料液浓度: 10.6 (wt%)(4.7,,10.6%,)质量分率产品浓度: 23.7 (wt%)(23.7%,30%)质量分率加热蒸汽温度 158.1 (?)(151,158.1)末效冷凝器的温度 59.6 (?)(49,59.6) 2、操作条件加料方式: 三效并流加料原料液温度: 第一效沸点温度33各效蒸发器中溶液的平均密度:ρ=1014kg/m,ρ=1060kg/m,ρ123=1239kg/m 3加热蒸汽压强: 500kPa(绝压) ,冷凝器压强为 20 kPa(绝压)22各效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K=1500W/(m?K),K=1000W/(m?K),K=600W/123 2(m?K)各效蒸发器中液面的高度: 1.5m各效加热蒸汽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
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并忽略热损失。
3、设备型式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4、厂址四川绵阳5、工作日:每年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蒸发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2、蒸发器的工艺计算: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3、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4、主要辅助设备选型,包括气液分离及蒸气冷凝器等5、绘制工艺流程图及蒸发器设计条件图7、设计结果汇总8、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9、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二、蒸发器的形式、流程、效数论证 1.蒸发器的形式:中央循环管式2(蒸发器的流程:三效并流加料3.效数论证:在工业中常用的加热方式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蒸发》单元操作设计任务书班级 姓名一、设计题目:NaOH 水溶液 三效并流 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处理能力: 15000 kg/h NaOH 水溶液2、物料条件NaOH 水溶液的原料液(初始)浓度:X 0= 12 %(w) ; 浓缩(完成)液浓度: Xn= 38 %(w) ; 加料温度: 沸点 。
(原料液温度为第一效沸点温度)3、操作条件加热蒸汽压强: 500 kPa冷凝器压强: 16 kPa各效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K 1=1600W/(m 2·℃),K 2=1000W/(m 2·℃),K 3=600W/(m 2·℃)。
各效加热蒸汽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
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并忽略热损失。
各效蒸发器中料液液面高度为:1.5m 。
每年按30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厂址:宁波地区。
三、设备型式蒸发器: 中央循环管式蒸汽冷凝器:水喷射式冷凝器四、设计项目(说明书格式)1、封面、任务书、目录。
2、设计方案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蒸发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3、蒸发器的工艺计算: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4、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5、主要辅助设备选型:物料泵、蒸汽冷凝器及气液分离器(除沫器)等选型。
6、绘制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流程图及蒸发器设备工艺简图。
7、对本设计进行评述。
8、参考文献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目录1 设计方案简介 (1)1.1 设计方案论证 (1)1.2 蒸发器简介 (1)2 设计任务 (3)2.1 估算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 (3)2.2 估算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度差 (3)2.2.1 各效由于溶液沸点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4)2.2.2 由于液柱静压力而引起的沸点升高(温度差损失)42.2.3 由流动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5)2.2.4 各效料液的温度和有效总温差 (5)2.3 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的初步计算 (6)2.4 蒸发器传热面积的估算 (7)2.5 有效温差的再分配 (7)2.6 重复上述计算步骤 (8)2.6.1 计算各效料液浓度 (8)2.6.2 计算各效料液的温度 (8)2.6.3 各效的热量衡算 (9)2.6.4 蒸发器传热面积的计算 (10)2.7 计算结果列表 (11)3 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的计算 (12)3.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算 (12)3.2 循环管的选择 (12)3.3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12)3.4 分离室直径和高度的确定 (12)3.5 接管尺寸的确定 (13)3.5.1 热蒸汽进口,二次蒸气出口,其中Vs 为流体的体积流量 (13)3.5.2 溶液进出口,因为第一效的流量最大,所以取其为计算量 (13)3.5.3 冷凝水出口 (13)4 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的选用计算 (15)4.1 气液分离器 (15)4.1.1 本设计采用的是惯性式除沫器,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损失有用的产品或防止污染冷凝液体。
75kta_NaOH溶液三效蒸发装置设计

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确定1.1蒸发操作条件的确定1.11 加热蒸汽压强的确定因加热是必须考虑加热温度的上限和下线,被蒸发的溶液有一上限值,超过温度上限值,会使得物料变质,导致失去本有的物性,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指标,也是确定物料加热蒸气压强的依据,蒸发是一个消耗大量加热蒸气而又产生大量二次蒸气的过程。
再者从节能观点出发,应充分利用二次蒸汽作为其它加热热源,同时要求蒸发装置能够提供温度较高的二次蒸汽,这样既可以减少锅炉产生蒸汽和蒸汽的消耗量,又可减速少末效进入冷凝器的二次蒸气量,提高了蒸汽利用率。
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采用温度较高的蒸汽。
通常所用饱和蒸汽的温度不超过180℃,超过时相应的压强就很高,这将增加加热的设备费和操作费。
一般的加热蒸汽压强在400~800kPa范围内,本设计加热蒸汽压强选用700kPa。
1.1.2 冷凝器压强的确定如果第一效用较高压强的加热蒸汽,则末效可以采用常压蒸发,此时末效产生的二次蒸汽具有较高的温度,可以全部利用。
因而各效操作温度高时,溶液黏度低,传热好。
若一效加热蒸汽压强低,末效应采用真空操作。
此时各效二次蒸汽温度低,进入冷凝器冷凝需消耗大量冷却水,而且溶液粘度大,传热差。
通常冷凝器的最大真空度为80~90kPa。
此次设计冷凝器压强真空度取为85kpa则采用20kPa。
1.2 蒸发流程的确定在化工生产中,大多数蒸发器都是利用饱和水蒸汽作为加热介质,因而蒸发器中热交换的一方是饱和水蒸汽冷凝,另一方是溶液的沸腾,所以传热的关键在于料液沸腾一侧。
要适应各种不同物料的蒸发浓缩,出现了各种不同结构型式的蒸发器,而且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其结构在不断改进和更新。
工业中常用的间壁式传热蒸发器,按溶液在蒸发器中的流动特点,可分为循环型(中央循环管式,悬筐式,外加热型,列文式,强制循环形等)和单程型(升膜式,降膜式,升-降膜式,刮板式等)两大类型。
蒸发器在结构上必须有利于过程的进行,为此在选用时应考虑以下原则:1.尽量保证较大的传热系数,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2.生产能力大,能完善分离液沫,尽量减慢传热面上垢层的生成;3.构造简单,操作维修和清洗方便,造价低,使用寿命长;4.能适应所蒸发物料的一些工艺特性(如粘度,起泡性,热敏性,结垢性,腐蚀性等)。
氢氧化钠三效蒸发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蒸发方案的确定1.1加热蒸汽压的确定蒸发是一个消耗大量加热蒸汽而又产生大量二次蒸汽的过程。
通常被蒸发的溶液有一个允许的最高温度,从节能观点出发,应充分利用二次蒸汽作为后续蒸发过程或者其他加热用的热源,因此采用较高温度的饱和蒸汽作为加热蒸汽是有利的,但通常所用饱和蒸汽温度不超过180C,超过时相应的压强,这将增加加热的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
所以加热蒸汽压强在400-800 C范围之内。
故选择加热蒸汽压强500kPa(绝)。
1.2冷凝器操作压强的确定若一效采用较高压强的加热蒸汽,则末效可采用常压或加压蒸发,此时末效产生的二次蒸汽具有较高温度,可以全部利用。
而且各效操作温度高时,溶液粘度低, 传热效果好。
若一效加热蒸汽压强低,末效应采用真空操作,此时各效二次蒸汽温度低,进入冷凝器冷凝需消耗大量冷却水,而且溶液粘度大,传热差。
故冷凝器操作压强为20kPa (绝)。
1.3蒸发器的类型蒸发器有很多类型,在结构和操作上必须有利于蒸发过程的进行,选型时考虑一下原则:1. 尽量保证蒸发过程具有较大的传热系数,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2. 生产能力大,能完善分离液沫,尽量减缓传热壁面上污垢的形成;3. 结构简单,操作维修和清洗方便,造价低,使用寿命长;4. 能适应所蒸发物料的一些特殊工艺特性根据以上原则选择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其加热室由垂直的加热管束构成,在管束中央有一根直径较大的管子,称为中央循环管,其截面积为加热管束总截面积的40%-100%当壳程的管间通入蒸汽加热时,因加热管(细管)内单位体积的受热面积大于中央循环管(粗管)内液体的受热面积,因此粗、细管内液体形成密度差,加之加热细管内蒸汽的抽吸作用,从而使得溶液在中央循环管下降、在加热管内上升的连续自然流动。
溶液在粗细管内的密度差越大,管子越长,循环速度越大。
主要的是溶液的循环流动提高了沸腾表面传热系数,强化了蒸发过程。
且这种蒸发器结构紧凑,制造方便,传热较好,操作可靠等优点,因此选择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40kta NaOH溶液三效蒸发装置设计说明书

前言本课程设计书在高俊老师主编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详细介绍的基础上,经学生认真思考计算编制而成。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书是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多年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的基础上,经过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原理教学团队的不懈努力,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原理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各专业进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作为参考而编写的教材。
本设计书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一般要求,以及蒸发装置流程方案的确定原则﹑物料和热量衡算﹑主要设备工艺尺寸的计算,其内容包含氢氧化钠的三效蒸发装置的规格以及各部分的规格,每一部分都是经过学生详细计算而得。
在本设计书中会向大家详细介绍三效蒸发装置的详细计算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细小的误差,但不会影响对设计的理解。
在设计书的后面会有装置与流程的简图,以便读者更好的理解。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一些错漏和缺陷,希望读者多多谅解,谢谢。
目录第一章.设计方案简介...................................................................................................... - 1 -1.1蒸发器操作条件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蒸发器的类型及其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多效蒸发效数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多效蒸发流程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三效并流蒸发设计计算.........................................- 4 -2.1 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 4 -2.2 估计各效液的蒸汽温度T ......................................- 4 -2.2.1 求各效因溶液沸点而引起的温度损失Δ’...................- 5 -2.2.2 求由于液柱静压力而引起的温度损失Δ’’..................- 6 -2.2.3 由流动阻力引起的温差损失Δ'''.........................- 7 -2.2.4 各效料液的温度和有效总温差...........................- 8 -2.3 加热蒸气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的初步计算......................- 8 -2.4 蒸发器传热面积估算........................................- 10 -2.5 有效温差的再分配..........................................- 11 -2.6 重复上述步骤..............................................- 11 -2.6.1 计算各效料液的质量分数................................- 11 -2.6.2 计算各效料液温度.....................................- 12 -2.6.3 各效热量衡算.........................................- 13 -2.6.4 蒸发器传热面积计算...................................- 15 -2.7 有效温差的再分配..........................................- 16 -2.8 重复上述步骤..............................................- 16 -2.8.1 计算各效料液的质量分数................................- 16 -2.8.2 计算各效料液温度.....................................- 16 -2.8.3 各效热量衡算.........................................- 18 -2.8.4 蒸发器传热面积计算...................................- 20 -2.9 计算结果列表..............................................- 21 -2.10.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的计算................................- 21 -2.10.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算 ....................... - 21 -2.10.2 循环管的选择 ....................................... - 22 -2.10.3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 - 22 -2.10.4 分离室直径和高度的确定 ............................. - 22 -2.10.5 接管尺寸的确定 ..................................... - 23 - 第三章.三效蒸发器结构尺寸结果汇总 ................................ - 25 - 第四章.对设计的评述 .............................................. - 26 - 参考文献 .......................................................... - 27 - 谢辞 .............................................................. - 28 -第一章.设计方案简介1.1蒸发操作条件的确定蒸发操作条件的确定主要指蒸发器加热蒸汽的压强(或温度)、冷凝器的操作压强(或温度)的选定。